2019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二节有性生殖教案苏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有性生殖教案

高中生物有性生殖教案

高中生物有性生殖教案主题:有性生殖目标:了解有性生殖的定义、过程和重要性。

教学目标:1. 能够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2. 掌握有性生殖的基本过程;3. 了解有性生殖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有性生殖的定义;2. 有性生殖的基本过程;3. 有性生殖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2. 理解有性生殖的复杂性。

教学内容:一、有性生殖的定义1. 有性生殖是生物通过生殖细胞的互相结合产生新个体的一种生殖方式。

2. 有性生殖可以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种群的适应能力和进化。

二、有性生殖的基本过程1. 配子的形成:雌性生物和雄性生物通过生殖细胞(卵子和精子)的形成。

2. 受精:卵子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3. 发育:受精卵经过分裂、生长、发育过程形成新个体。

三、有性生殖的重要性1. 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种群的适应能力和生存。

2. 有性生殖可以剔除有害突变基因,减少基因负荷。

教学方法:1. 利用图片、动画等形象化资料进行说明;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3. 实验演示有性生殖过程,加深学生理解。

教学过程:1. 引出问题:什么是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什么区别?2. 讲解有性生殖的定义和基本过程,引导学生理解。

3. 展示有性生殖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了解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过程。

4. 提出问题:有性生殖的重要性是什么?为什么有性生殖更利于种群的生存和进化?5. 让学生思考讨论,并总结有性生殖的重要性。

6. 进行实验演示有性生殖过程,加深学生对有性生殖的理解。

课堂作业:1. 思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并写出2-3点;2. 讨论有性生殖的重要性,给出3个理由。

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有性生殖的定义、基本过程和重要性,通过图片、动画等形象化资料进行说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对有性生殖的理解。

教学中要随时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2章 第2节 有性生殖(第二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2章 第2节 有性生殖(第二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2章第2节有性生殖(第二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1、比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了解高等动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过程。

重点:比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难点:高等动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过程。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比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高等动物个体发育的过程3、细胞学基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1)细胞分化的时间:开始于原肠胚期,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贯穿于生物个体发育的全过程。

(2)细胞分化与全能性的关系: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就越低。

5、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供应及相关物质变化(1)胚胎发育: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所需营养由卵黄提供,后期则由母体通过胎盘提供。

其他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所需营养由卵黄提供。

(2)胚后发育所需营养由个体从环境中摄取。

(3)卵裂时的细胞体积及物质变化①细胞数量随分裂逐渐增多,但细胞体积逐渐减小。

②有机物总重量不断减小,但有机物种类增加。

③DNA含量逐渐增加,其增加量与细胞数量变化一致。

习题精练:1、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A.能否形成生殖细胞B.能否进行减数分裂C.能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2、高等生物的生殖发育周期如图所示,请回答:(1)生物的个体发育是从______________开始的,主要进行__________分裂。

(2)个体发育成熟后通过[ ]__________产生配子,它发生在植物的__________中,动物的__________中。

(3)图中B过程是__________。

青蛙的该过程是在______中进行的,人的该过程在__________中进行。

(4)青蛙的[C]__________过程和[D]__________过程合称为__________,蛙的胚后发育属于__________。

(5)高等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是:卵裂―→__________胚―→________胚(具有________个胚层)―→__________。

生物必修ⅱ苏教版第二章 第二节 有性生殖 精品课件 (1).

生物必修ⅱ苏教版第二章 第二节 有性生殖 精品课件 (1).

硬荚
圆滑
黄色:绿色=3:1
被子植物花的结构:
雄 花药 蕊 花丝
柱头
雌 花柱 蕊 子房 花瓣 花 花萼 冠
花托
花柄
精子进入胚珠的门 户,方向多变
分泌黏液, 刺激花粉产 联系柱头和 生花粉管 子房,属母 本体细胞
胚 子 珠 胚囊 房 珠被 子房壁
内含重要生 殖细胞
珠孔
柱头 花柱
雌性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的一种
卵细胞[1个] 极 核[2个]
答案:B
• 3、如果一定重量的黄豆全部萌发生成豆芽, 黄豆芽中的有机物总量、 有机物种类分别比黄豆中的 • A、多、多 B、少、多 • C、多、少 D、少、少 • 4、番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条件下,第6天子叶展开,第9天幼 叶出现。研究人员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绘成曲 线。下面四个曲线中,正确的是
保护内部胚珠, 保护胚囊, 属母本体细胞 属母本体细胞
开花和传粉
当花蕊发育成熟后,花冠 和花萼张开,露出雄蕊和雌 蕊,这一过程叫开花
花开放后,雄蕊的花 药破裂,花粉散出,落到 雌蕊的柱头上,这一过程 叫传粉
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开花
传粉
花粉粒萌发 长出花粉管 两个精子 进入胚囊 1个精子+卵细胞 双受精
常见知识点
• • • • 种子的形成过程 果实各部分的染色体数目及基因型的判断。 植物个体发育中不同阶段的营养供应。 种子成熟及萌发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 化。
思路
• 分析子房结构、胚的发育过程和胚乳发育过 程的图解,弄清子房、胚珠、胚囊各部分的 结构以及果实、种子、胚、胚乳与幼苗各部 分结构间的关系。 • 以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过程的分析为基础,结 合减数分裂、双受精作用、基因分离定律和 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进行解题思维训练。

苏教版必修2第二节《有性生殖》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x

苏教版必修2第二节《有性生殖》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x

课题:第二节有性生殖(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编号:时间:2013-3-4主备人:李琼洁一年级生物备课组第 3 周第 3 课时总第 5时备课组长签字:宋双峰段长签字:学生姓名__________学生等级:一、学习目标1.简述受精过程。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二、学习重点难点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三、使用说明及方法指导:课前导学、课堂导问、问题引导、反馈矫正、迁移创新和“三三主体性综合课堂模式”四、自主学习内容一.受精——孕育新的生命(A级)1.受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它开始于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的接触,结束于两者________的融合。

2.过程:在受精时,精子的______进入卵细胞,______留在外面。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________相遇,彼此的染色体融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________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______(父方),另一半来自________(母方)。

4.意义:(1)受精使________的缓慢代谢转变为旺盛代谢,从而启动细胞不断地______;(2)受精决定________;(3)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__________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的遗传和______,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1.有性生殖是由亲代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______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双受精作用:是指一个精子与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将来发育成____;另一个精子与________结合,将来发育成胚乳的过程。

双受精是________特有的一种有性生殖现象。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二节 有性生殖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二节 有性生殖学案 苏教版必修2

第二节有性生殖1.受精作用的过程及实质。

(重点)2.植物的双受精作用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重、难点)3.举例说明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一、阅读教材P18~19分析受精——孕育新的生命1.概念: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受精过程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该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其中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4.意义(1)使卵细胞的缓慢代谢转变为旺盛代谢,从而促进受精卵不断地分裂、分化,使新生命逐渐发育为成熟个体。

(2)决定性别。

带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发育为男性,带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则发育为女性。

(3)和减数分裂共同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二、阅读教材P19~21完成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1.有性生殖(1)概念: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特点: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由合子发育成的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

这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3)过程亲本精子卵细胞合子新个体2.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1)含义: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过程。

(2)过程: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同时释放到胚囊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

(3)适用范围:被子植物。

3.绿色开花植物子房的发育(1)果实的形成子房壁胚珠珠被子房果皮种子种皮果实(2)胚乳的发育①一些植物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养分因被子叶吸收而退化,如花生、大豆的种子。

②一些植物种子的胚乳发达,储藏大量的养分,如水稻、小麦、玉米的种子。

(3)胚的发育①实质: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

②发育结果:发育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最后发育成一个新的植物个体。

4.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1)胚胎发育①含义: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

【新】版高中生物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第二节有性生殖教学案苏教版必修2

【新】版高中生物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第二节有性生殖教学案苏教版必修2

第二节有性生殖[学习导航] 1.结合教材P18~19,简述受精作用的过程及意义。

2.阅读教材P19,说出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

3.结合教材P19~21,说出绿色开花植物和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及个体发育过程。

[重难点击] 1.受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2.绿色开花植物和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及个体发育。

通过减数分裂产生了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还需要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完成生命的延续,这就是受精作用。

受精过程是怎样的?不同生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节课。

一、受精——孕育新的生命1.概念: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起点: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

↓细胞膜融合:精子头部的细胞膜与卵细胞的细胞膜融合,随即精子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进入卵细胞内↓卵细胞的反应:卵细胞立即释放相应物质,阻止其他精子进入卵细胞↓终点: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形成受精卵3.结果(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该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2)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父方),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1)受精使卵细胞的缓慢代谢转变为旺盛代谢,从而促进受精卵不断地分裂、分化,使新生命逐渐发育为成熟的个体。

(2)受精决定生物个体的性别(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1.受精的图像分析(1)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涉及细胞膜的什么特性?答案细胞膜的流动性。

(2)不同种类的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能否完成受精作用?答案一般不能,精子和卵细胞可以依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相互识别,卵细胞一般不与不同种类生物的精子融合。

(3)人类的性别是在什么时候决定的?答案受精完成时决定的。

如果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则发育成男性;如果含X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则发育成女性。

2.下图是细胞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过程中的DNA含量变化曲线,请分析:(1)图中表示减数分裂过程的是哪一段?表示受精作用的是哪一段?答案AB段表示减数分裂;CD段表示受精作用。

苏教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有性生殖学案

苏教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有性生殖学案

苏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有性生殖学案?第二节有性生殖?学案张建尚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学习目标】简述受精过程及其意义。

【重点和难点】重点:受精过程及其意义。

难点: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课前预习】1.受精是指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①的过程,它开始于②与③的相互识别,结束于两者④的融合。

受精时,精子的⑤进入卵细胞,而⑥留在外面。

精子入卵后卵细胞立即释放相应物质,阻止⑦。

受精作用进行的场所是⑧。

①受精卵②精子③卵细胞④细胞核⑤头部⑥尾部⑦其它精子进入卵细胞⑧输卵管2.受精使卵细胞的①转变为②,从而促进③不断分裂、分化;受精决定生物的性别,带有④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发育为男性,带有⑤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发育为女性;⑥和⑦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①缓慢代谢②旺盛代谢③受精卵④Y⑤X⑥减数分裂⑦受精作用3.生物的生殖方式主要分为有性生殖和①两类,有性生殖是由亲代产生②,经过③的结合,成为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④的生殖方式。

①无性生殖②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③两性生殖细胞④新个体4.花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其雄蕊由①和花丝构成,前者能够产生②,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③,后者能够产生1个④和2个⑤。

雌蕊授粉后,花粉粒萌发形成花粉管并进入胚囊,释放出两个精子,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

⑥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现象。

①花药②花粉粒③子房④卵细胞⑤极核⑥双受精5.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发育成①,受精极核发育成②,珠被发育成③,胚珠发育成④,子房壁发育成⑤,子房发育成⑥。

①胚②胚乳③种皮④种子⑤果皮⑥果实6.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①和②两个阶段。

前者是指从③发育成幼体的过程,后者是指幼体从④或⑤后发育为⑥的过程。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由于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由合子发育成的后代就具备了⑦这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教案 苏教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生物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教案 苏教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生物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教案苏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教案苏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教案苏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第二节有性生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受精作用的过程及意义;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与果实的形成.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及各个阶段的特点2.能力目标:通过系统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及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回顾初中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以及总结能力,并将初高中知识融会贯通。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受精及生殖的讲述,使同学们感受到生命诞生的不易,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感恩父母。

二、教学重点:有性生殖的生物受精作用的过程及意义.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的各个阶段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与有性生殖的关系.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的各个阶段的特点。

四、课堂导学:(一)受精作用的概念及过程:1。

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的过程。

2.过程:精子的进入卵细胞,留在外面→卵细胞的细胞膜外面出现了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与卵细胞的相遇→二者的会合。

3。

结果:受精卵的染色体数恢复到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是来自( ),另一半来自 ( )。

(二)受精作用的意义:1.受精使卵细胞的转变为,从而启动细胞的分裂.2.受精决定。

3。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 ,对生物的、和,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有性生殖的概念有性生殖:由亲代产生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如受精卵) ,再由合子发育成的生殖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性生殖一、受精——孕育新的生命1.概念受精是指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二、有性生殖和个体发育1.有性生殖及其意义(1)含义: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意义:后代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2.无性生殖(1)概念: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双受精①含义: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过程。

②过程: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释放到胚囊中。

a.一个精子+卵细胞→受精卵→胚。

b.另一个精子+两个极核→受精极核→胚乳。

③适用范围:被子植物。

(2)子房的发育①果实的形成②胚乳的发育a.一些植物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养分因被子叶吸收而退化,如花生、大豆的种子。

b.一些植物种子的胚乳发达,大量的养分储存在胚乳里,如水稻、小麦、玉米的种子。

③胚的发育a.实质: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

b.发育结果:发育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发育成一个新的植物个体。

4.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1)配子的来源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是在精巢和卵巢中经减数分裂形成的。

(2)生殖过程通过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

(3)胚胎发育①含义: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

②过程:包括卵裂、囊胚和原肠胚等阶段。

③三胚层的发育:(4)胚后发育①含义:幼体从卵膜中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出生后发育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②类型:a.直接发育: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较小,如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胚后发育。

b.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如蛙的发育。

一、受精1.结合细胞膜的成分,讨论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精子与卵细胞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什么特性?提示: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2.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是否意味着父、母双方各为后代提供一半的遗传物质?分析原因。

提示:不是。

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

3.判断正误(1)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现象。

(×)(2)绿色开花植物的同一个胚囊中的卵细胞和极核的核遗传物质组成相同。

(√)(3)双子叶植物种子中无胚乳是因为没有受精极核的发育。

(×)二、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1.思考(1)“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此谜语的谜底为花生。

请探讨:①谜语中所描述的是花生的哪几种结构,分别由子房的哪部分发育而来?提示:花生果实⎩⎪⎨⎪⎧⎭⎪⎬⎪⎫麻屋子――→指果皮――→发育为子房壁红帐子――→指种皮――→发育为珠被白胖子――→指胚――→发育为受精卵 子房 ②花生种子与玉米种子相比,缺少哪部分结构?思考其原因。

提示:花生种子无胚乳,因其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养分被子叶吸收而退化了。

(2)有人说,因种子的胚能发育成新植物体,所以种子的成熟就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试分析这句话是否正确。

提示:错误。

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而种子的胚其实已经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了。

2.连线三、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1.用流程图表示蛙胚胎发育的过程。

提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幼体。

2.请在图中填写出原肠胚的三个胚层。

一、受精1.受精前的准备(1)精细胞变形的意义精细胞变形为蝌蚪状的精子,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集中在头部,细长的尾部获得运动能力,利于受精。

(2)卵细胞体积较大的意义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两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使卵原细胞的细胞质更多地集中在卵细胞中,为受精卵提供营养,供早期胚胎发育所需。

2.受精作用的细胞学原理(1)细胞膜和核膜上糖蛋白的识别功能,保证了只有同种生物的两性生殖细胞才能融合。

(2)生物膜的流动性,使两性生殖细胞融合为一个受精卵。

3.受精作用的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的过程。

4.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图解(以动物为例)[特别提醒](1)受精卵是新个体的第一个细胞,其分裂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

(2)精子和卵细胞是亲子代之间联系的桥梁,它们将亲代的DNA 传递给子代。

二、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及发育1.生殖细胞的形成(1)雌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减数分裂 大孢子――→3次有丝分裂8细胞胚囊――→其中有 ⎩⎪⎨⎪⎧ 1个卵细胞2个极核(2)雄性生殖细胞的形成:2.果实和种子各部分发育来源(假设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 )[特别提醒](1)不管是有胚乳的种子还是无胚乳的种子,在种子形成的过程中都有由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的过程,只是有胚乳的种子,胚乳没有被胚吸收,而无胚乳的种子胚乳被子叶吸收了。

(2)胚和胚乳是在双受精基础上发育而来的,包含着双亲的遗传物质。

种皮和果皮都是由母方的一部分结构变化而来,其遗传物质完全由母方提供。

所以种皮、果皮及胚的染色体数目虽然都是2n,但来源不同。

三、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例1]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衰老B.幼鹿经过变态发育过程长出发达的鹿角C.胚后发育过程中伴有细胞分化D.来自原肠胚同一胚层的细胞经分化可发育成不同的组织[解析] 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原肠胚分为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这三个胚层经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最后发育成一个完整的幼体。

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多细胞生物体细胞寿命不等于个体寿命,在个体的任何阶段都有细胞的衰老死亡。

幼鹿经过发育长出鹿角并不属于变态发育。

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又是集中在短期内完成的。

[答案] B[例2] 如图为荠菜胚及胚乳发育过程示意图:(1)图中[16]发育所需营养可由图中[ ]________提供;而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物质主要由图中[ ]________提供,但其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________。

(2)图中[18]发育成为________和________,[19]发育成________,[20]发育成________,[23]发育成________,而图六发育成为________,[11]发育成________,[24]发育成________。

(3)荠菜种子萌发长成幼苗直至开花,在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阶段与此相当的发育阶段称为________。

[解析] 荠菜的受精卵经一次细胞分裂,产生两个细胞,其中近珠孔的是基细胞,远珠孔的是顶细胞;顶细胞将来发育成胚,基细胞将发育成胚柄,胚柄的功能之一是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荠菜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来自于子叶,在被子植物的种子形成和果实发育过程中,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

荠菜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相当于高等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胚后发育。

[答案] (1)[22]泡状细胞[6]子叶[10]胚乳(2)胚胚柄胚乳种皮果皮果实种皮种子(3)胚后发育———————————————[课堂归纳]——————————————网络构建]填充:①受精卵②受精极核③胚④胚乳⑤囊胚⑥原肠胚关键语句]1.受精是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它开始于精子细胞膜与卵细胞细胞膜的接触,结束于两者细胞核的融合。

2.受精卵中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3.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最大的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4.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双受精现象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所特有的。

5.双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

6.有胚乳种子与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在于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是否被子叶吸收,无论哪种种子,胚总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

7.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前者为受精卵到幼体阶段,后者为幼体出生(孵化)到性成熟阶段。

知识点一、受精1.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膜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解析:选A 因为遗传物质并不是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在细胞质内的线粒体中也有少量的遗传物质(DNA),而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所以来自母方的遗传物质比父方多。

知识点二、有性生殖2.下列增加个体数的方式中,不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蕨类植物的孢子生殖B.蜜蜂的孤雌生殖C.蟾蜍未受精的卵细胞经人工刺激后发育成新个体D.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解析:选A 有性生殖的实质是生物能够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无论受精作用是否进行,只要是有性细胞参与实现的生殖现象(包括单性生殖)均属于有性生殖。

知识点三、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3.高等植物胚、胚乳发育和个体发育的起点依次是( )A.受精卵、受精极核、受精卵B.卵细胞、极核、种子C.受精卵、受精极核、种子D.顶细胞、基细胞、种子解析:选A 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只要是通过有性生殖繁殖的生物,它们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不同之处在于被子植物具有特殊的双受精现象。

受精卵既是高等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也是胚发育的起点;受精极核则是胚乳发育的起点。

知识点四、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4.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过程表示胚胎发育,②过程表示胚后发育B.从受精卵卵裂至囊胚形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C.兔子、雄鹰和眼镜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会出现羊膜D.原肠胚时期不进行细胞分化解析:选C 由受精卵发育为幼体是胚胎发育,由幼体发育为成体是胚后发育。

卵裂形成的囊胚总体积基本不变,而每个细胞的体积减小。

兔子、雄鹰、眼镜蛇分别是哺乳类、鸟类和爬行类动物,都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羊膜和羊水能保证其胚胎发育所需的水环境,还具有防震和保护作用。

原肠胚时期会发生细胞分化。

5.高等动物的生殖发育周期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动物的个体发育是从____________开始的,主要进行________分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