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
《小蜗牛慢慢爬》教学设计

《小蜗牛慢慢爬》教学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教学目的:1、掌握基本制作方法,能运用画、卷折、黏合的方法制作一只小蜗牛。
2、在制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养成浅显的设计意识。
3、认识蜗牛,体会卷折纸条与“螺旋形”之间的联想与创造,激发对自然的探索与研究精神。
教学重点:。
纸蜗牛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纸条卷折成螺旋形。
教具准备:1、老师准备:范作、课件、卡纸、粘胶、彩笔、剪刀。
2、学生准备:卡纸、剪刀、粘胶、彩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引起兴趣)1、儿歌导入:《蜗牛与黄鹂鸟》2、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爬的很慢,却又能坚持不懈的小蜗牛。
揭示课题:小蜗牛慢慢爬二、认识蜗牛(出示蜗牛图片)(为蜗牛的制作做准备)1、了解蜗牛基本结构:触角、头、躯干、外壳。
2、蜗牛外壳特点:呈螺旋形,起到保护蜗牛的作用。
我们怎么用卡纸表现出蜗牛壳的这种形状呢?请学生演示。
(老师强调卷法、纸条的长短)(解决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探究精神)2三、自主探究(解决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1、教师展示手工蜗牛成品。
2、请学生小组拆分蜗牛,自主探究蜗牛制作方法。
3、请学生谈谈做法。
4、教师小结。
四、蜗牛制作步骤1、画:选择细长的纸条,并在纸条两面画上重复排列的图形。
(构图饱满,色彩丰富)(出示图:花边)2、卷:将纸条卷着成型并将要固定的位置粘贴好。
3、粘:在蜗牛壳的底部粘好蜗牛的身体。
提示:外壳与身体要大小一致。
4、画:画出小蜗牛的眼睛、嘴巴和蝴蝶结,将蜗牛的触角粘好。
五、花边装饰(让学生认识花边,培养浅显的设计意识)1、(以鱼为例)仔细观察这条花边纹样,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思考回答。
提示:重复排列,有方向感。
2、仔细观察这两条花边纹样,变化的地方在哪里(鱼和水果花边纹样)学生思考回答。
提示:图形和排列方向不同。
3、想一想:按照规律,那只小蜗牛站到队伍里是正确的呢?学生判断。
第 11 课 小蜗牛慢慢爬(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 11 课小蜗牛慢慢爬(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掌握用简单线条描绘小蜗牛的方法。
3.发扬耐心认真的态度,慢慢完成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小蜗牛,并能用简单线条描绘出来。
2.教学难点:让学生认真细致地画出小蜗牛的线条和用线条勾勒出小蜗牛的轮廓。
三、教具准备1.彩色铅笔。
2.白色纸张。
3.小蜗牛的图片或视频等参考材料。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小蜗牛的视频或者让学生观察小蜗牛的图片等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让学生观察小蜗牛让学生观察小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对小蜗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学习线条勾勒引导学生画出小蜗牛的轮廓,先画出小蜗牛的身体部分,再画出小蜗牛的头部、触角、眼睛等细节。
4. 注意细节让学生在描绘小蜗牛的过程中,注意小蜗牛身上的细节。
例如,小蜗牛的壳上有几何形状,触角是直的还是卷曲的,眼睛大小和位置等。
5. 完成作品让学生审视自己的作品,看看是否所有细节都描绘清楚了。
鼓励学生耐心认真地完成作品,如果发现问题,可以修改。
6. 展示作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鼓励同学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效果评估1.观察学生的画作视觉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描绘小蜗牛的方法。
2.倾听学生的互相评论,看看同学们有没有对小蜗牛的细节有深刻的了解和观察。
六、教学后记通过这节课教学,学生们对小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深刻的了解,并且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线描技能。
通过对同学间的评价和欣赏,更加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小蜗牛慢慢爬》课件

小蜗牛慢慢爬
2
蜗牛的基本结构
触角
头 外壳
躯干
3
小蜗牛慢慢爬
螺旋状的壳
4
小蜗牛慢慢爬
5
小蜗牛慢慢爬
(1)在细长的纸条两面画上重复排列的图形。
6
小蜗牛慢慢爬
(2)将纸条卷成蜗牛身体的形状并粘贴好。
7
小蜗牛慢慢爬
(3)剪出小蜗牛的头部和尾部。
8
小蜗牛慢慢爬
(4)在蜗牛身体底部粘贴好头部和尾部。
9
给小蜗牛穿上花衣服
10
小蜗牛慢慢爬
马上动手做起来吧!
11
知识拓展
在生活中观察各种蜗牛的动态并写生蜗牛。
12
展示评价
说说自己的设想、创意。
(1)评别出心裁之作。 (2)评造型巧妙之作。 (3)评材料运用合理之作。 (4)评色彩鲜明之作。13视频Fra bibliotek动物世界合集》
14
教案《小蜗牛慢慢爬》5篇

教案《小蜗牛慢慢爬》5篇第一篇:教案《小蜗牛慢慢爬》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制作方法,能运用画,卷,折等方法制作一只小蜗牛。
2.在制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养成浅显的设计意识。
3.认识蜗牛,体会卷折纸条与“螺旋形”之间的联想与创造,激发对自然的探索与研究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蜗牛的外壳城螺旋形。
教学难点:蜗牛的制作。
教学准备:卡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学过程:一、视频激趣,导入课题1.导入课题: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大家猜猜看,它是谁?(视频画面播放)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爬的很慢,却又能坚持不懈的小蜗牛。
揭示课题:小蜗牛慢慢爬二、认识蜗牛:出示蜗牛的结构图,了解蜗牛基本结构。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小蜗牛吗?那谁来说说你了解的小蜗牛?小蜗牛到底长什么样子呢?生讨论。
师:孩子们说得真好,这位小朋友把蜗牛的特点说的真清晰,今天呀老师特意为你们准备了蜗牛的结构图(出示蜗牛的结构图,了解蜗牛基本结构。
对蜗牛的触角,头,身体,外壳基本形态有初步的认识。
)师:蜗牛是一种软体动物,没有骨头,它的背上有个呈螺旋形的外壳,它的头上一共有两对触角,较长一对触角的顶端长着蜗牛的眼睛,小触角往下一点有个小洞,那就是它的嘴巴,里面长了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
不同种类的蜗牛体形也大小各异,孩子们平常见到的蜗牛只有指甲盖那么大,但非洲有一种大蜗牛可长达30厘米,由于蜗牛行动缓慢,人们常用来比喻一个人动作迟缓像蜗牛爬一样慢。
(板书:慢慢爬)三、展示成品,自主探究。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森林里举行蜗牛选美大赛了,你们想不想带自己的蜗牛去参赛啊?今天,老师请到了上一届比赛的选美冠军。
大家猜猜看,它是怎样做成的?2、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拆分小蜗牛,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样制作的。
学生讨论3、学生总结:蜗牛的外壳是用纸条卷起来的,身体是先剪贴再粘上去的。
教师质疑:是小圈套大圈呢?还是大圈套小圈?哪一种更合适?4、再请一位小朋友们上台拆分小蜗牛,我们一起看看这只是怎样制作的。
小蜗牛慢慢爬术课件

小蜗牛,小蜗牛, 背着房子去旅游。 东张张,西望望, 开开心心慢慢走, 我来动手做蜗牛。
二年级下册第11课
11.小蜗牛慢慢爬
蜗牛的基本结构
触角
外
头
壳
躯干
蜗牛的外壳有什么特点?
蜗牛选美评比要求:
1、谁的小蜗牛最有创意? 2、谁的小蜗牛最漂亮、色彩最鲜艳? 3、谁的小蜗牛做工最细致?
步骤
选择细长的纸条,并在纸条两面画上 重复排列的图形(构图饱满,
在长纸条的两面画上重 复排列的花纹图案,再卷折 成一只可爱的小蜗牛。
课外拓展
利用其它材料制 作一只可爱的小 蜗牛。
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教学反思)湘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教学反思)湘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蜗牛的形态特点,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蜗牛的形态,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蜗牛的结构特点,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蜗牛的形态。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蜗牛的形态结构:蜗牛的壳、身体、眼睛、触角等。
2. 蜗牛的生活环境:蜗牛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
3. 蜗牛的绘画表现:用线条和颜色表现蜗牛的形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蜗牛的形态特点,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蜗牛的形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细节,用线条和颜色表现蜗牛的形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蜗牛的图片、PPT、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蜗牛的形态,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蜗牛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用线条和颜色表现蜗牛的形态。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颜色表现蜗牛的形态,讲解绘画技巧。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蜗牛的绘画作品。
六、板书设计1. 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2. 内容:(1)蜗牛的形态结构:壳、身体、眼睛、触角等。
(2)蜗牛的生活环境:潮湿、阴暗。
(3)蜗牛的绘画表现:线条、颜色。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一幅蜗牛的绘画作品。
2. 家庭作业:观察身边的蜗牛,了解其生活习性,下周课上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蜗牛的形态特点,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蜗牛的形态。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处理:在讲解蜗牛的形态特点时,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

教案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蜗牛的结构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蜗牛的形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蜗牛的基本画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蜗牛的结构特点:蜗牛的身体结构、壳的形状、纹理等。
2. 蜗牛的表现方法:线条、色彩、形状等。
3. 蜗牛的生活环境:蜗牛生长的环境、习性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蜗牛的结构特点、表现方法、生活环境。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蜗牛的形态,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蜗牛实物、图片、PPT、教材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水彩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蜗牛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形态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讲解蜗牛的结构特点、表现方法、生活环境,让学生了解蜗牛的基本知识。
3. 示范讲解: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蜗牛的形态,讲解绘画技巧。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绘制蜗牛,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蜗牛的结构特点和表现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2. 内容:(1)蜗牛的结构特点:身体结构、壳的形状、纹理等。
(2)蜗牛的表现方法:线条、色彩、形状等。
(3)蜗牛的生活环境:生长环境、习性等。
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蜗牛的画作,要求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蜗牛的形态。
2. 观察身边的蜗牛,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写成一篇观察日记。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蜗牛的基本画法,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11课 小蜗牛慢慢爬(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小蜗牛慢慢爬》是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1课的内容,主要任务是引导孩子们去观察生活中的小蜗牛,并通过画画的方式来了解小蜗牛的形态、特点和颜色。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增强对生活的观察力,提高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小蜗牛的形态、特点和颜色,并能正确使用相关词汇描述小蜗牛的特征。
2.掌握画小蜗牛的基本技巧,如线条、染色、涂抹等。
能力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创意思维能力,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来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提高孩子们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水平。
情感目标:1.鼓励孩子们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从小培养生态意识。
2.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和细心,增强他们的集中注意力和意志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1.生活中的小蜗牛2.小蜗牛的形态、特点和颜色3.画小蜗牛的方法教学过程复习与导入(1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的形式来引导孩子们进入课堂。
比如让他们说出他们在生活中见到过的昆虫,并简单介绍一下。
新知呈现(1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或幻灯片,来呈现小蜗牛的形态、特点和颜色,介绍它们生活的习性和特点。
然后,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的形式,让孩子们掌握画小蜗牛的基本技巧,如线条、染色、涂抹等。
实践操作(30分钟)1.给孩子们发放画纸和颜料,让他们动手画小蜗牛。
2.老师可以逐个指导,帮助孩子们纠正错误,完善他们的画作。
总结与展示(5分钟)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画作,并进行点评和评选出最佳作品。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孩子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到户外去寻找各种昆虫,并画出自己的作品。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和指导来对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并按照教学目标和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及时调整和反思。
同时,可以通过课后问卷、作业等方式来了解孩子们对这堂课的学习成果以及对教学方式的反馈,从而进一步改进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 《小蜗牛慢慢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蜗牛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蜗牛;
2.通过画蜗牛,学生能掌握画圆形动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并用基本形画蜗牛;
教学难点:画出蜗牛的不同动态。
主要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导入——实践操作——交流评价——布置作业
教师:请同学们看示范画,画面上的蜗牛是在干什么?上:天空上有什么?(乌云)是什么颜色?
下:草地上有什么?(花草、蘑菇)是什么颜色?
4.课堂习
教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只蜗牛,会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呢?
教师:如默默地爬行,与另一只蜗牛亲热地说话等。
教师:请两名同学说出自己要画的场面。
作业要求:在草地上画出不同姿态的小蜗牛(最少五只)。
2.板书课题:蜗牛
3.新授:
(1)讲解怎样画蜗牛。
演示画法(边演示边讲解)。
画法步骤(用彩色粉笔画):
请同学们练习两遍画法。
(2)讲解怎样画各种姿态的蜗牛。
师: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它们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后爬行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等各种不同的姿态。这些神态各异的蜗牛,我们该如何去画呢?
(出示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
教具准备
1.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活动画一幅。
2.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板书设计)
1.导语:在夏天的雨季里,同学们都见到过蜗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背着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动的姿态,真惹人喜爱。那么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蜗牛。
抬头的
向前爬的
后爬的
低头的
(教师设问,各种姿态的蜗牛哪里在变动?)
(3)教师总结蜗牛动态画法规律。
强调:蜗牛不同动态的画法主要是肉体的变化,圆壳不动,因此画蜗牛先画圆壳,再根据蜗牛的不同动态画出肉体及触角。
(4)启发引导学生绘画:
师:蜗牛喜欢在什么地方爬行?
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让蜗牛自由自在地爬行。
(出示范画: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爬行。)
注意事项:
①抓住蜗牛圆壳和肉体的画法特点。
②注意圆壳和肉体的比例关系。
③色彩要活泼鲜艳。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课外作业:
在生活中观察各种蜗牛的动态并写生蜗牛。
6.板书设计
课题(板书)
演示画蜗牛的步骤
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