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命名法

合集下载

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

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

0.1366 0.1419nm
0.1433
7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7.1 含一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
N H
吡咯
S 噻吩
O 呋喃
7.2 含多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
4 N3 4 N 3 4 N3
5
2
N1
5
2
S1
5
2
O1
H
咪唑 噻唑 噁唑
7.3 含一个杂原子的六元杂环
4 5
5 36
4
5
36
4 3
6N 27
(1).成环碳原子总数――环某烷,以二 环为词头,标出环数
(2). 编号从桥头开始,经最长的桥至另 一桥头碳原子,沿次长的桥回到第一个 桥头碳原子,最短的桥上碳原子最后编 号
(3).中括号中从大到小依次标出桥上碳 原子数目,中间用圆点隔开。
1
6 72
5
3
4
1,2,7-三甲基二环[2.2.1]庚烷
直链的称为正某烷, 碳链一端带有两个甲基的称为异某烷, 有季碳原子的称新某烷,
正戊烷
异丁烷
CH3CH2CH2CH2CH3
CH3 CH CH3 CH3
新庚烷
CH3 CH3 CH CH2 CH3
CH3
1.3 衍生物命名法
按甲烷的衍生物命名,通常选择连接烷基最 多的碳原子作为母体甲烷碳原子.
OH
OH
SO3H
OH COOH
NH2
Cl
NH2
对氯苯酚 间氨基苯酚 对氨基苯磺酸 邻羟基苯甲酸
6 稠环芳烃的命名
6.1 萘 6.2 蒽 6.3 菲
8 7
1 2
6 5
3 4
8
9
1

有机化学系统命名法

有机化学系统命名法
Chapter 2
(CH3)2CHCH2CH2OH 异戊醇
(CH3)2CHCHO 异丁醛
(CH3)2CHCN 异丁腈
官能团在碳链的中间时
两边组分的名称加上类名。
醚:CH3-O-C(CH3)3 CH3CH2-O-CH=CH2
甲基叔丁基醚
乙基乙烯基醚
CH3COCH2CH3 甲基乙基酮
酮:
CH3COCH2CH=CH2
官能团分类法
2.1 分类方法
2.1.1 基本概念
碳架: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互相连接成链或 环,是分子的骨架,又称碳架。
杂原子:有机化合物中除C、H以外的原子 如:N、O、S、P等称为杂原子。
官能团:官能团是有机分子中比较活泼易发生化学 反应的原子或基团,官能团对化合物的性 质起着决定性作用,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化 合物有相似的性质。
例如:
CH3
O
C H
O
H3C
C H
O
C H
CH3
三聚乙醛
Chapter 2
CH2 CH n H3C
聚丙烯
CH2 CH n Cl
聚氯乙烯
缩——相同或不同的分子间失去水、醇、氨等
小分子形成的化合物命名所用的介词。
例如:
CH3CH=NHNCONH2 乙醛缩氨基脲
HOCH2CH2-OCH2CH2OH 一缩乙二醇
选取主链
最长碳链原则
主官能团位次
最低系列原则
最低系列原则:主链的不同方向编号,得到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编号系列,比较各系列的取代基的不同位次,最先遇 到的位次最小者定位“最低系列”,最低系列为主链的编 号系列。
Chapter 2
伯、仲、叔碳上连有—OH的化合物分别称为伯醇、仲 醇、叔醇,也称一级醇、二级醇、三级醇。

有机化学命名法

有机化学命名法

因为有机化合物数目众多,结构复杂,理想的名称不仅应该表示分子的组成,而且要准确、简便地反映出分子的结构,因此命名法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常见的命名法有普通命名法、系统命名法和衍生物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现普遍为各国所采用。

1982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一次国际化学会议上制定了一个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并称之为日内瓦命名法,以后几经修改和补充,1974年在伦敦召开的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简称IUPAC)上又加以修订后,特称为国际系统命名法(IUPAC系统命名法)或简称系统命名法。

我国现在所用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是在1980年中国化学会根据日内瓦命法及IUPAC 系统命名法的原则,结合我国文字特点而制定的。

这一方法可以运用于所有一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某些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另有各自特定的命名方法)。

而习惯命名法只适用于含碳原子较少的化合物,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它运用正、异、新、伯、仲、叔、季七个字区别异构体的方法,在系统命名法中表示侧链名称时还是有用的,具体命名方法将在以后章节详细介绍,本节着重介绍我国的系统命名法中常用的化学介词。

化学介词是代表化合物结构组分结合关系的连缀词。

在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关系不会混淆时,介词往往可以省略。

在可省略的情况下,为了说明目的,介词被括在括号内。

下面是我国所用的几个主要介词。

(1)化。

表示简单的两个基之间的化合。

这个介词往往是省略的。

例如,CHCOCl酰氯或氯(化)乙酰;CHCl六氯(化)苯。

(2)代。

表示:①取代碳原子上的氢。

例如,CHClCHCl 1,2-二氯(代)乙烷。

②硫置换碳原子上的氧原子。

例如:CHCHCHSH 丙硫醇或硫代丙醇。

③硫置换羧基碳原子上的氧原子。

例如乙二硫代酸。

(3)合。

表示:①某一化合物与某一基团发生加成作用。

例如,丙酮合亚硫酸钠;HNNH·HO 水合肼;②分子间的加成化合。

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

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

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有机物系统命法是有机化学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学习有机化学必备知识。

目前中学化学教材上介绍的系统命名法比较简单,而在习题教学中却又经常碰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有机物,对于这些有机物,仅掌握教材中介绍的命名原则是无法对它们进行命名的。

1 习惯命名法习惯命名法又称普通命名法,用于比较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采用习惯命名法对烷烃进行命名,通常是根据碳原子数对烃命名,碳原子数在10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分子数在10以上的用汉字数表示。

如CH4、CH3CH3、CH3CH2CH3分别为甲烷、乙烷、丙烷,CH3(CH2)15CH3称为十七烷等。

习惯命名法能直接看出烷烃中所含的碳原子数,比较直观。

习惯命名法的缺点是难以对较复杂的有机物命名。

如:正戊烷CH3-CH2-CH2-CH2-CH 3 异戊烷CH3-CH(CH3)-CH2-CH3新戊烷C-(CH3)4都是戊烷,但这三种戊烷结构不同,互称同分异构体,而习惯命名法要区分开这三种不同的戊烷,就比较麻烦,分别用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区分。

对同分异体较多的烷烃,就很难分开命名.2 系统命名法2.1 选取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链;2.2 从靠近官能团的一端开始给主链碳原子编号,得出主链上支链或取代基的位次号。

编号要遵循“最低系列原则”,即从不同方向给碳链编号时,得到不同的编号系列,比较各系列的位次,最先遇到最小位次者,为最低系列。

例如:(1)这个化合物为3,3, 4 -三甲基己烷,而不是3,4, 4 -三甲基己烷(2).这个化合物为:2,3,3—三甲基戊烷2.3 确定支链或取代基列出顺序。

当主链上有多个不同的支链或取代基时,应先按“顺序规则”排列支链或取代基的优先次序,命名时“较优”基团后列出。

“顺序规则”要点如下:1).比较主链碳原子上所连各支链、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的原子序数的大小(同位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原子序数较大者为“较优”基团。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规则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规则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规则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它们在化学和生物学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为了便于沟通和理解,有机化合物需要按照一定的命名方法和规则进行命名。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规则,并提供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I. 命名方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命名法和非系统命名法。

1. 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基于它们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在系统命名法中,通过规定的命名规则和一系列前缀、中缀和后缀,可以准确地表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1)顺序:按照已有的系统命名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通常从最简单的化合物开始,然后按照它们的结构进行进一步命名。

(2)碳原子编号:对于有机化合物,碳原子一般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编号。

首先找到主链(具有最大数量的碳原子的连续碳链),然后从主链上的一个端点开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号。

(3)取代基命名:如果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上附加了其他基团,需要对这些基团进行命名并指定它们在主链上的位置。

(4)主链命名:有机化合物的主链通常根据碳原子数目和它们的性质命名。

例如,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分别表示含有1个、2个、3个和4个碳原子的直链烃。

(5)功能基团命名: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些基团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和功能。

这些基团也依据一系列命名规则进行命名。

2. 非系统命名法非系统命名法主要使用常见的通用名称来命名有机化合物。

这些通用名称可以根据化合物的特性和用途来命名,但可能会导致不准确或混淆。

II. 命名规则1. 正规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包括以下方面:(1)使用最简单的父链来命名化合物。

(2)对于有官能团的化合物,需要标记官能团的位置,并指定官能团的类型。

(3)使用取代基的前缀来命名有机化合物中的取代基。

(4)遵循一定的优先级来命名化合物的取代基,例如取代基的编号按照字母表顺序排列。

2.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示例:(1)醇类命名规则:以父链的长度和醇官能团为基础,取代基则按照字母表顺序进行命名。

有机物的命名方法

有机物的命名方法
如果主链上有多个羰基,可称为二酮、三酮等。
羰基作取代基时称“氧代”。
羧酸
以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依照碳数(包括羧基)称为某酸。
主链上有2个羧基时,称为二酸。
羧酸酐
以形成酸酐的酸的名称称呼酸酐,再加“酐”字。
(如:CH3CO-O-CO-C2H5——乙酸丙酸酐)
若形成酸酐的两分子酸相同,直接称为“某酸酐”。
按照多环烷烃的规则命名,编号时尽量使重键的位置号最小,再把“烷”字换成“烯”或“炔”即可。
芳香族化合物
苯环系
苯的卤代物、烷基代物等,先称呼取代基的位置号和名称,再加“苯”字。甲基、乙基等简单烷基的“基”字可以省去。(如:1,2-二甲苯)
苯的烯、炔、醇、醛、酮、羧酸、磺酸、胺基代物等,以取代基的原形作为母体,先称“苯”(表示苯基),再称取代基的原形,编号时以取代基为主链,苯环为支链,与取代基相连的碳为1号碳。(如:苯乙烯)
中文的系统命名法是中国化学会在英文IUPAC命名法的基础上,再结合汉字的特点制定的。1960年制定,1980年根据1979年英文版进行了修定。
1:一般规则
取代基的顺序规则
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一般的规则是:
1.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质量越大,顺序越高;
2.如果第一个原子相同,那么比较它们第一个原子上连接的原子的顺序;如有双键或三键,则视为连接了2或3个相同的原子
给杂原子编号,使杂பைடு நூலகம்子的位置号尽量小。
其他官能团视为取代基。
1.带支链烷烃
主链选碳链最长、带支链最多者。
编号按最低系列规则。从*侧链最近端编号,如两端号码相同时,则依次比较下一取代基位次,最先遇到最小位次定为最低系统(不管取代基性质如何)。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它们构成了生命体系的基础,并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准确描述和区分不同的有机化合物,科学家们根据其结构和性质发展出了一套统一的命名法。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本原则和常用的命名规则。

一、碳链命名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以其碳骨架为基础。

碳骨架上的碳原子按照一定顺序排列,根据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直链烷烃、支链烷烃、环烷烃等几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直链烷烃命名的基本规则。

1. 直链烷烃命名直链烷烃是由一条或多条直线状的碳链组成的化合物。

根据碳链中的碳原子数目,我们可以用相应的前缀来命名直链烷烃。

如下表所示:碳原子数前缀1 甲2 乙3 丙4 丁5 戊6 己7 庚8 辛9 壬10 癸在命名直链烷烃时,我们先找到最长的碳链,然后根据其中的碳原子数目选择相应的前缀,最后在前缀前面加上"烷"字后缀。

例如:CH3-CH2-CH2-CH3的名字为丁烷,其中丁表示四个碳原子连成的骨架,烷表示它是一个直链烷烃。

2. 支链烷烃命名支链烷烃是在直链烷烃的基础上,通过在碳链上引入支链(即分支)而得到的化合物。

常见的支链基团包括甲基(CH3-)、乙基(CH3CH2-)、异丙基(CH3CHCH3-)等。

在命名支链烷烃时,我们需要找到最长的主链,并确定主链上的碳原子数目。

然后,根据主链上的碳原子数目选择相应的前缀,并在前缀前面加上"烷"字后缀。

接着,我们需要标记出主链上的支链的位置和支链的名称。

支链的位置用数字表示,以代表该位置碳原子离最近的主链碳原子的个数。

支链的名称用骨架代表,骨架由支链上碳原子数目的前缀和"基"字后缀组成。

例如:CH3-CH(CH3)-CH2-CH3的名字为2-甲基丁烷,其中2表示支链(甲基)连接在主链的第二个碳原子上。

二、官能团命名法除了考虑碳骨架的结构,我们还需要对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进行命名。

有机物标准命名法

有机物标准命名法

有机物标准命名法是根据有机化学中的一些约定规则,对有机分子进行命名的方法。

以下是有机物标准命名法的几个常见准则:
1.碳原子数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基于其碳原子数目。

单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命名为甲烷,两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命名为乙烷,依此类推。

2.功能基团与前缀:有机化合物中的功能基团对命名也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功能基团包括羟基(-OH)、醛基(-CHO)、羰基(-C=O)、羧基(-COOH)等。

根据其所在位置和类型,分别使用缩写或前缀来命名。

3.取代基与编号:在有机分子中,取代基是指取代原子或基团替代有机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的化学基团。

取代基的位置通过编号法来表示。

编号是通过给分子主链中碳原子进行编号,使得取代基所在的碳原子获得最小的编号。

4.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

这些碳原子的连接方式可通过前缀(如直链、支链等)或后缀(如烯烃、炔烃等)来表示。

5.合成前缀与环状化合物:某些有机化合物可被称为环状化合物,其中碳原子形成一个或多个环。

这些化合物通过添加合成前缀(如环丙基、环戊烯等)来命名。

需要注意的是,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非常多样,不同的化合物类别和结构特点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命名法。

在实际应用中,也可能会根据具体需求采用其他专业命名法。

因此,理解和学习有机物标准命名法是有机化学学习的基础之一,同时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要求进行具体命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命名法A部,规定了烃的命名。

包括了无环烃(A-0)、单环烃(A-1)、稠环烃(A-2)、桥烃(A-3)、螺烃(A-4)、集合环烃(A-5)、具有侧链的环烃(A-6)及萜烃(A-7)。

A-0.无环烃A-01.饱和直链化合物和一价基A-02.饱和直链化合物及其一价基A-03.不饱和化合物和一价基A-04.二价和多价基A-1.单环烃A-11.未被取代的化合物及基A-12.取代的芳香化合物A-13.取代芳香烃基A-2.稠环烃A-21.俗名和半俗名A-22.位次编排A-23.加氢化合物A-24.基的俗名和半俗名A-28.带有侧链的稠环烃基的命名A-3.桥烃A-31.二环系A-32.多环系统A-34.桥烃A-4.螺烃A-41.螺化合物(方法1)A-42.螺化合物(方法2)A-43.螺烃基A-5.集合烃环A-51.集合环系定义A-52.两个相同的环系A-53.不相同的环系A-54.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环系A-55.相同的环组成的集合环基A-56.非苯型环系的基A-6.具有侧链的环烃A-7.萜烃A-71.无环萜烃A-72.环状萜烃A-73.单环萜烃A-74.二环萜烃A-75.萜基A-0.无环烃A-01.饱和直链化合物和一价基A-1.1:饱和无环烃(直链及有支链的)类名为“链烷(alkane)”。

头四个饱和直链无环烃为:甲烷(methane)、乙烷(ethane)、丙烷(propane)和丁烷(butane)。

此同系物高级烃的名称由数字词头和词尾“烷(-ane)”组成。

名称举例:(n为碳原子总数)n 中文名英文名1 甲烷methane2 乙烷ethane3 丙烷propane4 丁烷butane5 戊烷pentane6 己烷hexane7 庚烷heptane8 辛烷octane9 壬烷nonane10 癸烷decane11 十一烷undecane12 十二烷dodecane13 十三烷tridecane14 十四烷tetradecane15 十五烷pentadecane16 十六烷hexadecane17 十七烷heptadecane18 十八烷octadecane19 十九烷nonadecane20 二十烷icosane21 二十一烷henicosane22 二十二烷docosane23 二十三烷tricosane24 二十四烷tetracosane25 二十五烷pentacosane26 二十六烷hexacosane27 二十七烷heptacosane28 二十八烷octacosane29 二十九烷nonacosane30 三十烷triacontane31 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32 三十二烷dotriacontane33 三十三烷tritriacontane40 四十烷tetracontane50 五十烷pentacontane60 六十烷hexacontane70 七十烷heptacontane80 八十烷octacontane90 九十烷nonacontane100 一百烷hectane132 一百三十二烷dotricontahectane200 二百烷dictane300 三百烷trictane400 四百烷tetractane500 五百烷pentactane600 六百烷hexactane700 七百烷heptactane800 八百烷octactane900 九百烷nonactane1000 一千烷kiliane1234 一千二百三十四烷tetratriacontadictakiliane2000 两千烷diliane3000 三千烷triliane4000 四千烷tetraliane5000 五千烷pentaliane6000 六千烷hexaliane7000 七千烷heptaliane8000 八千烷octaliane9000 九千烷nonaliane9999 九千九百九十九烷nonanonacontanonactanonalianeA-1.2:由饱和直链无环烃的一个末端碳原子上消除一个氢原子而形成的一价基,作为一类,总称为正链烷基(normal chain alkyls)或直链烷基(unbranched chainalkyls),其名称是由相应的烃名的词尾“烷(-ane)”,改为“基(-yl)”。

例:戊基§pentyl:十一烷基§undecyl:A-02.饱和支链化合物及其一价基A-2.1:饱和支链无环烃是把侧链的基名放在分子结构中最长的链的名称之前来命名。

例:甲基戊烷§methylpentane§下列名称仅在未被取代时才使用:异丁烷§isobutane§异戊烷§isopentane§新戊烷§neopentane§异己烷§isohexane§A-2.2:最长的链用阿拉伯数字由一端起到另一端编号,所选择的方向应使侧链的编号尽可能最低。

当逐个比较具有相同项数的位次(locants)系列是,把最先遇到的不同位次中具有最小编号者,视为“最低的”系列。

此原则应用时,不考虑取代基的性质。

例:§3-甲基戊烷§3-methylpentane§2,3,5-三甲基己烷§2,3,5-trimethylhexane<不是2,4,5-位>§2,7,8-三甲基癸烷§2,7,8-trimethyldecane<不是3,4,9-位>5-甲基-4-丙基壬烷§5-methyl-4-propylnonane<不是5-甲基-6-丙基壬烷>A-2.25:由链烃衍生的一价支链基,把侧链的名称放在具有尽可能最长的直链烃基之前,该直链烃基从具有游离价的碳原子为1开始编号。

例:1-甲基戊基§1-methylpentyl§2-甲基戊基§2-methylpentyl§5-甲基己基§5-methylhexyl§下列基的名称只有在未被取代时才使用:异丙基§isopropyl§异丁基(第一丁基)§isobutyl§仲丁基(第二丁基)§sec-butyl§叔丁基(第三丁基)§tert-butyl§新戊基§neopentyl§叔戊基§tert-pentyl§异己基§isohexyl§A-2.3:如果同时存在两个或更多的不同的侧链,中文名称按次序规则排列,英文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

按字母顺序规定如下:(i)首先将单基按字母顺序排列好,然后插入表示倍数的词头。

例:4-ethyl-3,3-dimethylheptane||4-乙基-3,3-二甲基庚烷(ii)复基的名称以其全名的第一个字母为准。

例:7-(1,2-dimethylpentyl)-5-ethyltridecane||7-(1,2-二甲基戊基)-5-乙基十三烷(iii)若复基的名称由相同的字母组成,则由复基全名中的位次编号决定。

例:6-(1-methylbutyl)-8-(2-methylbutyl)tridecane||6-(1-甲基丁基)-8-(2-甲基丁基)十三烷A-2.4:如果两个或更多的侧链位置相同,则将名称中字母在前的侧链,给予较低的编号,如:4-ethyl-5-methyloctane||4-乙基-5-甲基辛烷4-isopropyl-5-propyloctane||4-异丙基-5-丙基辛烷A-2.5:重复的未被取代的基,用相应的倍数词头来表示。

例如:3,3-dimethylpentane||3,3-二甲基戊烷倍数词头举例:二(di-)、三(tri-)、四(tetra-)、五(penta-)、六(hexa-)、七(hepta-)、八(octa-)、九(nona-)、十(deca-)等若干个取代方式相同复基可用相应的倍数词头——双(bis-)、三(tris-)、四(tetrakis-)、五(pentakis-)等——来表示。

这样的侧链全名可放在括号中或用带撇的数字来表明侧链中的碳原子,例如:(a)用括号而不用带撇的数字:5,5-bis(1,1-dimetylpropyl)-2-methyldecane||5,5-bis(1,1-二甲基丙基)-2-甲基癸烷(b)用带撇的数字:5,5-bis-1',1'-dimethylpropyl-2-metyldecane||5,5-双-1',1'-二甲基丙基-2-甲基癸烷(a)用括号而不用带撇的数字:7-(1,1-dimethylbutyl)-7-(1,1-dimethylpentyl)-tridecane||7-(1,1-二甲基丁基)-7-(1,1-二甲基戊基)-十三烷(b)用带撇的数字:7-1',1'-dimethylbutyl-7-1,1-dimethylpentyltridecane||用带撇的数字:7-1',1'-二甲基丁基-7-1,1-二甲基戊基十三烷A-2.6:在一个饱和支链无环烃中,若有相同长度的链可作为主链,则选择顺序为:(a)具有侧链数目最多的链,例如:2,3,5-trimethyl-4-propylheptane||2,3,5-三甲基-4-丙基庚烷(b)侧链具有最低位次的链,例如:4-isobutyl-2,5-dimethylheptane||4-异丁基-2,5-二甲基庚烷(c)所含较小侧链的碳原子数目最多的链。

例如:7,7-bis(2,4-dimethylhexyl)-3-ethyl-5,9,11-trimethyltridecane||7,7-双(2,4-二甲基己基)-3-乙基-5,9,11-三甲基十三烷(d)具有侧链分支最少的链6-(1-isopropylpentyl)-5-propyldodecane||6-(1-异丙基戊基)-5-丙基十二烷A-03.不饱和化合物和一价基A-3.1:含有一个双键的不饱和直链无环烃的类名为烯(alkene),其命名是把相应的饱和烃名称的词尾“烷(-ane)”改为“烯(-ene)”。

若有两个或更多的双键,则类名为二烯(alkadiene)、三烯等(alkatriene),命名则用“二烯(-adiene)”、“三烯(-atriene)”等为词尾。

链的编号要尽可能给双键以最低的数字。

在环状化合物或其取代产物中,双键的两个碳的位次只差一个单位,在命名中只标明其中较低的位次,当相差多于一个单位时,将其中一个位次放在括号内,至于另一个位次之后见规则A-31.3和A-3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