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童年往事的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童年往事》主题教案

作文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童年往事》主题教案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很容易在奔忙的生活中失去童年的快乐和无忧无虑。
为了帮助幼儿了解童年的快乐与重要性,同时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教师应该在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中注重童年往事主题教学。
本文将分享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童年往事》主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童年的主题、它的重要性和持续性;2.通过体验、沟通、合作等方式激活幼儿对童年记忆的回忆、感悟和交流的能力;3.引导幼儿在童年往事中思考人生的意义,提升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4.促进幼儿发展语言、生活、思维、艺术、音乐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编写童年故事:以幼儿为主角编写童年故事,通过谈话、模仿和描绘来激发幼儿的童年记忆。
2.童年游戏:选择典型的童年游戏,比如踢毽子、跳房子、打飞机等,带领幼儿体验童年时期的乐趣。
3.绘制童年画:让幼儿回忆童年时期的校园、家庭、街头等场景,绘制属于自己的童年画。
4.展示作品:通过幼儿作品展示、合作分享等方式,让教师和幼儿自由交流,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扶持。
三、教学设计1.童年故事(1)内在意义: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活幼儿的记忆能力。
(2)教学流程:①通过幼儿贴合自己家庭、朋友、特别事件等方面的故事,用图画和文字的方式,帮助幼儿讲述故事的其它人物和环境等。
②教师在童年故事的基础上,向幼儿引出自己的童年记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只是引导和指导,不要代替幼儿谈话。
③绘制自己的童年故事,然后和其他幼儿分享故事。
2.童年游戏(1)内在意义:通过与同龄人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2)教学流程:①教师让幼儿集中注意,介绍游戏规则、背景等。
(比如打飞机,要说明背景和规则)②教师分团队或者小组,让幼儿自行组队,并按照要求开始比赛。
(比如打飞机,三个人组成一组,每组最多打5次,取得40分的组获胜)③调整规则和组别,让所有幼儿都得以参与或完结比赛;并根据结果宣布比赛结果,做出评价。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文章的情感,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明白学生时代应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能概括文章所写的几件事,理出文章的思路。
积累语言材料。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味人物的情态和感受。
三、知识与技能1、能对自己所欣赏的优美语言进行赏析,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1. 重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几件往事,理清作者的思路。
2. 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深厚感情,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教学资源:学生查找的资料、相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令人难忘的岁月。
请大家想一想:你的童年有哪些难忘的或者对你影响较大的人或事情?学生交流。
教师:几位同学积极地回忆了他们儿时的事与我们分享。
是呀,童年的生活令人难忘,童年的事有可能还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于漪老师的依依往事中去感受她童年时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一切(板书题目:往事依依)二、感知理解课文内容1)、走进作者。
学生交流自己查找的作者的相关资料。
2)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把它圈化出来,小组内讨论解决。
如“徜徉、浩淼、雕镂、镌刻、谆谆”等词。
3)、请学生读课文,要尽可能读出文章所包含的作者深厚的感情。
(学生评价朗读)。
4)、组织学生讨论:(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回忆的几件往事。
(组织交流评价),明确:(出示)文章写了观山水画、读《评注图像水浒传》、读千家诗、听国文老师上课等四件往生。
(2)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四件事来回忆呢?这些事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作者写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4)作者在这几件事中表现出了少年时代的哪些乐趣?表现了作者哪些深厚的感情?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评价,师点拨:(2)这几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这些事都和读书有关系,因为“我”少年时代的生活乐趣绝大部分来自读书,这些事让“我”喜爱上了文学并走上了文学之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导学案第1篇】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回忆往事[教学目标]1.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体会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感情,感受他们对小学生活的怀念。
2.通过制作《成长纪念册》这一实践活动,回顾小学六年的校园生活,抒写惜别之情并立下美好志向。
3.在回顾过去的时光里,既充分肯定个人的成长,又懂得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润物细无声的培育、老师辛勤的耕耘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
[教学重难点]回顾小学生活,制作《成长纪念册》。
[教学课时]5课时教学流程环节提示第一板块——回忆往事一、认真阅读“阅读材料”中的两篇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难舍之情。
二、回忆往事。
1.唤起回忆,想想六年的小学生活,填写时间轴,记录值得我们细细回味的动人场景。
2.分享难忘的回忆。
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难忘的老师,难忘的同学,难忘的一节课,难忘的一次活动,或者是关于成长的关键词,如“我懂得”“感动”“后悔”等。
三、制作成长纪念册。
1.明确制作成长纪念册的目的。
2.讨论制作成长纪念册的内容和形式。
3.收集、筛选成长资料。
你选取了哪些照片或资料?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影响?4.根据需要将收集的资料分好类,讨论后确定自己所采用的形式。
5.制作成长纪念册。
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制作出能表现自己个性的纪念册来。
阅读材料,感受作者的感情,激发对成长足迹的回忆之情。
学习根据需要整理收集资料,并制作独一无二的成长纪念册。
第一课时告别校园教学过程一、阅读单元提示,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你们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这熟悉的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六年来,你们从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
这六年中,发生过很多令人激动、喜悦的事,也有过很多令人伤心、难过的事。
童年的回忆教案

童年的回忆教案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回忆童年的生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描述能力。
3.通过回忆童年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成长的过程,并了解到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清楚地回忆童年时期的生活,并能连贯地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利用适当的词汇和短语进行描述,并表达出个人的感受。
教学准备:
课件、回忆童年的图片。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话题
通过观看回忆童年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童年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让学生个别回忆
学生个别回忆童年时期的一个悲喜事情,并在心中模拟对话,记下要表达的内容。
Step 3:学生小组互相交流
学生两两或三人一组,互相交流自己的童年回忆,分享他们的悲喜故事,并相互询问问题。
Step 4:整体分享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将组内分享的故事整理好,准备全班分享。
Step 5:全班分享
各小组代表依次分享自己的童年回忆,全班同学进行倾听和互动。
Step 6: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努力,提出改进的建议。
Step 7:课堂作业
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回忆童年时期的一个悲喜事情,并写下来,准备下节课进行朗读或者互相交流。
教学延伸活动: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童年回忆,绘制一幅彩色画面,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也可以结合音乐或配乐,制作一个简单的视频回忆。
童年往事教学设计稿

童年往事教学设计稿教学设计稿:童年往事1.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回忆和分享童年时的一些有趣和难忘的经历-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合作意识2.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描述童年经历- 学会倾听他人的故事并正确理解3. 教学准备:- ppt幻灯片或者黑板- 手工制作的童年相册或者照片展示板- 预先准备一些童年往事的故事或者图片,用于引发学生的回忆和讨论4.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 准备一些童年往事的图片或者故事,介绍自己的童年往事,让学生对话或者分享一些他们的童年经历。
步骤二:主体活动(20分钟)- 展示手工制作的童年相册或者照片展示板,并简要介绍每张照片的背后的故事。
- 学生通过观看照片和听老师的讲述,尝试回忆和描述自己的童年往事。
老师可以给予一些提示和鼓励。
步骤三:讨论和分享(15分钟)- 学生分组,互相分享自己回忆到的童年往事,并尝试用中文口头表达出来。
-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倾听和分享自己的故事,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步骤四:总结(10分钟)- 教师总结课堂活动的目标和重点,强调童年往事的重要性和回忆的乐趣。
-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保留和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并与家人朋友分享。
5. 课后作业:-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往事的作文,包括一些有趣或者难忘的经历。
- 学生可以结合照片或者图画来补充作文内容,增加视觉效果。
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回忆并分享自己的童年往事,增强了他们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听取他人的故事和分享,培养情感交流和合作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鼓励和提问,帮助学生更好地描述自己的童年经历,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活动,为学生提供互相倾听和理解的机会。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将更加关注和珍惜自己的童年往事,并与家人朋友分享。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教学设计第【1】篇〗难忘小学生活《回忆往事》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了解活动主题,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2.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同学和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同学和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教师:六年间,我们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与同学一起学习、劳动、游戏,共同度过了快乐的小学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感动的情景,重拾当初的感觉。
这次的综合性学习,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难忘的小学生活。
2.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引导学生回忆六年来在校园与老师和同学相处的点点滴滴。
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3.导读:六年的时光,最大的变化就是你们成长了,一路走来,我们留下了许多足迹,如何把这些足迹记录下来呢让我们读读课本给我们的活动建议吧。
二、了解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1.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2.写写难忘的人和事。
3.阅读材料里的文章。
4.制作班级纪念册。
三、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教师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订活动计划。
在制订计划时有哪些要求2.学生汇报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
教师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
(3)制订活动计划。
(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5)活动成果展示。
3.指名反馈。
(1)说一说自己的成长故事。
(2)写一写自己难忘的人和事。
4.小结: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小学时光匆匆而过, 在即将毕业之际,同学们一定想把美好的小学生活留在记忆里,那就让我们设计一本成长纪念册吧!四、明确方向。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积累相关的歌咏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过程与方法:听读、默读相结合,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情感体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到“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少年时代,每个童年都有令人难忘的岁月,同学们的童年有哪些乐趣,能与我们分享吗?今天,我们要跟随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回忆她童年的“依依往事”,去一同感受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一切。
课题、作者二、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
思考:文章记述了哪几件“依依往事”?小时侯:看图画:(1)小屋里的山水画(2)《水浒传》中的一幅幅插图学生时代:读石印本《千家诗》听讲课:(1)听两位国文老师讲课:听教辛弃疾词《南乡子》听教田汉新诗《南归》2、这几件事有什么共同点?都与读书有关。
三、请同学们到文中找一找,这几件事分别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尽量用课文中的词句回答。
看画《水浒》:如临其境、津津有味——单纯而朴素的童真童趣读书《千家诗》:给我以广阔的天地,编织我美丽的生活花环——使我贴近生活热爱生活。
听课: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对这几件往事的回忆,给我们展现了作者当年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中不断地成长的思想情感历程。
真是往事依依。
“依依”是什么意思?留恋。
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往事依依”,难以忘怀?学生找文章首尾部分“记忆犹新”、“铭刻在心”。
文章开头紧扣“依依”,结尾回应“依依”,中间叙事围绕“依依”,在追溯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中,涌动着一股情感的热流。
四、我们从作者的依依往事中可以探寻到她成长的源头。
那就是少年时代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我们的人文修养。
正像赵丽宏在《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的那样: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童年往事

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童年时的自己,感受童年时的快乐和成长。
2.培养幼儿表达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帮助幼儿回忆童年时的生活场景和具体事件。
2.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教学准备:照片或视频资料,讲解材料,纸和笔。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课题1.教师出示一张童年时的照片或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引起幼儿的兴趣。
2.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你们能看出一些什么?”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童年时光,包括家庭、学校、朋友等方面的经历。
Step 2:讲解童年往事1.老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一些幼儿能理解的童年往事,如上学的路上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和朋友一起玩耍的场景等,引发幼儿的共鸣。
2.老师可以选择一两个具体的童年往事进行讲解,如“我小时候在家门口发现了一只小猫咪”,并描述当时的场景和感受。
3.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童年往事,提问:“你小时候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你是怎么感受的?”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Step 3:绘制童年场景1.教师提供纸和笔,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回忆,绘制自己童年时的一些场景,如家中的客厅、学校的操场等。
2.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童年时的场景和感受。
3.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绘制的场景,讲述一些具体的细节和感受。
Step 4:小组分享1.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小组内的幼儿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童年往事。
2.鼓励幼儿互相倾听和提问,增强幼儿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3.鼓励幼儿在分享中互相学习和欣赏,增进彼此的友谊。
Step 5:总结和评价1.教师帮助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如童年往事的表达方式、观察和想象的能力等。
2.鼓励幼儿评价自己在讲述童年往事时的表达和观察能力的提高。
3.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成长中的进步。
教学延伸:1.鼓励家长与幼儿分享自己的童年往事,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童年往事的教学设计
回忆童年往事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1、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
2、体会本文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
情感目标:体验生活中的童真童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同能力目标)
学习设想:课文是作者多自己童年往事的追忆,有无穷的孩童生活趣味,针对这一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细,有整体到局部,从故事内容、主题到写作手法、语言特色进行感知、感受、感悟,让学生勾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从而达到情感升华。
教学用具:电视机、多媒体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展示童年情景
2、引入课文,板书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课件)
4、作者简介(课件)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合作探究)
1、散读课文。
(阅读过程中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都讲了哪些童年往事?
3、试着概括一下这一幕幕趣味盎然的童年故事,并给它们加上小标题。
4、作者想我们展示她的童年生活,蕴含着什么思想感情?
5、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教师抽学生汇报。
明确:
(2)装扮布娃娃、初学识字、自扎小辫、和表妹比唱歌、洗地板、帮妹妹退敌、夏天度假、春天怕梅雨……
(3)玩具风波、多彩童年、可爱玩伴、四季感受····
(4)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纯真童心的赞美之情。
三、重难点探究
(一)对比手法的的理解
1、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有今昔对比,有自己感受与他人态度的对比,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来,分析一下。
2、明确:
(1)第1段与第3段,鲜明的`对比留给人不尽的深思。
(2)第4段与第7段,作者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与现在的孩子生活的单调枯燥形成鲜明的对比。
(3)第11段与第3段,写自己童年没有雨鞋而在梅雨季节的痛苦状况与今天的儿子给他买雨鞋进行“撅嘴跺脚”对比。
(4)第5段,刚识几个字的我读精装英汉大字典的自我陶醉与行人的捂嘴而校;自己梳妆打扮觉得漂亮极了与妈妈等人的“前俯后仰”“差点背过气去”。
这里将自己的感受与旁观者的反应对比,更突出我的稚憨可爱。
(二)幽默生动的语言
1、本文语调诙谐,真切地写出了童年心情,充满童趣,请从文中找出来。
2、结合课本38页练习分析。
四、思路拓展
1、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作者爱劳动的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对他今后有何影响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五、布置作业
1、配套练习
2、小作文《童年往事》
六、板书设计
一、玩耍的乐趣
二、自豪的往事
三、可爱的玩伴
四、四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