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

合集下载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篇一:写意画是一种以意为主,追求意境深远、意象生动的绘画形式。

在写意画中,用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直接反映了画家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下面是一些关于写意画的用笔方法的建议和拓展:1. 写意画需要体现出画家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因此用笔要简练、概括、流畅。

在用笔时,应该避免过于细腻和繁琐的线条,而是采用简洁明了的线条,以表达出画家的情感和意境。

2. 写意画的线条应该是流畅的,不应该过于生硬或过于圆滑。

线条的流畅度可以反映出画家对画面的把握程度和对笔墨的运用能力。

3. 写意画的线条应该是自由的,不应该受到约束。

线条的自由可以体现出画家的个性和风格,同时也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富有想象力。

4. 写意画的线条应该是变化的,不应该过于单一。

线条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画家对画面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可以使画面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5.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题材和风格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山水风景,可以采用斧劈笔法,对于人物故事,可以采用拖笔手法,等等。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需要灵活多变,注重线条的简练、概括、流畅和自由变化,同时也需要体现画家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可以提高自己的写意画技巧和创作水平。

篇二:写意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以简洁、豪放、自然的笔墨表现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通常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自由度高写意画的创作要求画家具备高超的笔墨技巧和表现力,因此用笔方法需要自由度高。

画家可以使用流畅、婉转的线条表现物体的纹理和质感,也可以使用简练、豪放的笔触表现物体的形象和动态。

在表现自然景象时,画家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和情境进行灵活调整,使用笔方法与画面完美融合。

2. 注重用笔的变化写意画的创作需要画家对用笔的变化掌握得足够熟练。

在表现物体时,画家可以通过不同线条的交叉、组合和运用,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纹理和光影效果。

同时,画家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用笔方式和力度,表现出物体的纹理、质感和动态。

绘画技法的分类

绘画技法的分类

绘画技法的分类中国绘画,分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科,这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

写意画用简练、豪放、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但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它要有高度概括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熟练,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

从唐代起就有这两种绘画风格。

有的介于两者之间,兼工带写,如在一幅画中,松行用写意手法,楼阁用工笔,使两者结合起来,发挥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

按世界性文化艺术进程,中国绘画广义地包涵传统中国画和当代水墨画两大画种,既狭义地相互独立,也有广义地与西方美术融合融汇,其主要表现为艺术构思和图画寓意的显著不同。

工笔画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

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

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唐代花鸟画杰出代表边鸾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

作《牡丹图》,光色艳发,妙穷毫厘。

仔细观赏并可确信所画的是中午的牡丹,原来画面中的猫眼有“竖线”可见。

又如五代画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此见于《圣朝名画评》:“广政中昶命筌与其子居农于八卦殿画四时山水及诸禽鸟花卉等,至为精备。

其年冬昶将出猎,因按鹰犬,其间一鹰,奋举臂者不能制,遂纵之,直入殿搏其所画翎羽。

” 工笔画在唐代已盛行起来。

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一方面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绘画的材料改进。

初唐时期因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米芾的《画史》所载:“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

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

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

《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和油画表现技法的差异。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中外绘画名作,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感受艺术的魅力,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和情趣,了解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的特点。

从而激发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与油画的各自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画的艺术境界,以及油画写实、浪漫风格,掌握欣赏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1、将若干幅形式各异的中国画和油画作品布置在黑板上。

2、投影展示(使课堂中教师及学生展示的绘画作品以更强大的视觉冲击呈现出来,贯穿整个教学与展示过程)3、学生搜集中国画与油画相关的文字资料与知识。

教学过程(一)引言播放《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视频片段,如果有你熟悉的形象就请大声说出来。

在这部片子里,有两个国家要相遇:当法国遇见中国;有两座宫殿要相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有两个皇帝要相遇:当乾隆遇见拿破仑。

今天,在我们的课堂上,还有两种绘画表现形式要相遇:当中国画遇见油画。

你会不会对我们这节课有所好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东西方两种不同的艺术领域,体会中国画和油画的魅力!(二)中国画与油画工具比较1. 认识工具材料(课件演示)同学代表介绍国画颜料、毛笔、墨汁、宣纸、砚台、调色盘、笔洗清水。

中国画是我国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绘画艺术,它是用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绘制出来的,是东方绘画的主要画种。

学生代表介绍油画布、油画笔、油画颜料、调色板、调和油、画架。

油画是用油质颜料绘制的画,能较充分地表现对象的复杂色调和丰富的层次,这就是用来绘制油画的主要工具。

(三)中国画与油画欣赏评述方法1. 辨别中国画和油画《寿桃》《有桃子和苹果的静物》欣赏和评述一幅绘画作品是可以按照一定方法来操作的,我们可以先描述一下画面,分析这种画种是中国画还是油画,对比中国画和油画画面的效果有什么异同点,最后谈谈看法或感受。

请紫禁城组的同学来欣赏和评述《寿桃》这幅画,再请卢浮宫组的同学欣赏和评述《有桃子和苹果的静物》这幅画。

高中美术中国画之写意画

高中美术中国画之写意画
徐 悲 鸿
漓 江 春 雨
-----精品文档------
破墨法:指作画时,当前一墨迹未干之际,又画上另一墨色, 以求得水墨浓淡相互渗透掩映的效果。破墨法又可分 为四法(浓墨破淡墨、淡墨破浓墨、墨破色、色破 墨),各有不同的特点。
浓破淡
-----精品文档------
色破墨
-----精品文档------
生宣上,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
抒发作者的感情。
-----精品文档------
写意画的表现手法:
1、勾: 运笔勾线将物体的外轮 廓、主要脉络勾勒出来,它实际 起到撑起骨架的作用。
2、皴:表现山、石、树的质性, 后来超越了对对象的表现而趋向 特有的形式美。
3、擦:运用擦笔需不见笔,显 出的墨色“松”而“毛”,可 达到苍茫的效果。
主 讲:蓝余堂 忻城县高级中学 -----精品文档------
表现手法 勾勒 渲染
特征
工整细致 精致入微 笔法细腻
-----精品文档------
从表现手法 、艺术特征 来看不同点
-----精品文档------
中国画之 写意画
-----精品文档------
写意画概述
❖ 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意志神韵。写意画多画在
-----精品文档------
逆锋:行 笔笔尖在 前,推动 而行,其 笔道苍老, 疑厚,无 光滑感。
-----精品文档------
写意画的墨色韵味
古代画论中有“五墨”、“六彩”之分。 *五墨是指焦、浓、重、淡、清,这是墨阶,如同 音乐中的音阶。
-----精品文档------
*六彩指黑、白、干、湿、浓、淡。
用笔豪放、洗练
-----精品文档------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美术(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美术(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美术(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用朱红色纸剪成的窗花是属于( )。

A.染色剪纸B.分色剪纸C.单色剪纸D.套色剪纸正确答案:C2.运用线条、色彩等要素,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视觉形式的艺术形式是( )。

A.绘画B.雕塑C.工艺美术D.建筑艺术正确答案:A解析:二维空间是指由长度和高度两个要素所组成的平面空间,只向所在平面延伸扩畏。

3.宗炳的( )提出了“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的创作构思方法。

A.《画山水序》B.《画品》C.《论画》D.《叙画》正确答案:A4.“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是由( )提出的。

A.王绂B.王履C.赵原D.吴伟正确答案:B解析:王履,明初画家,他的绘画思想“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和前人所说“心师:造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相类。

王履能根据自己的身心体会,用如此简洁、精辟的话语点出画理,非常难得,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

答案选B。

5.妇好墓出土的( )雕像,身着华丽衣服,可能是墓主的形象。

A.跽坐玉人B.跽坐石人C.青铜人像D.陶塑人像正确答案:A解析:跽坐玉人出土于妇好墓,用黄褐色和田玉雕成,双手抚膝跪坐,头梳长辫、盘于顶,头上戴箍形束发器,接连前额上方卷筒状装饰,像一个平顶冠。

人的面庞狭长,细眉大眼,宽鼻小口,方形小耳,表情肃穆。

身穿交领长袍,下缘长至足踝,衣袖窄长至腕,腰束宽带,腹前悬长条“蔽膝”,两肩饰动物纹,右腿饰S形蛇纹,背后插一卷云状宽柄器,气度雍容,显然是一个上层奴隶主贵族的形象,也可能就是妇好本人。

答案选A。

6.《写山水诀》是元代画家( )的画论著作。

A.黄公望B.吴镇C.倪瓒D.王蒙正确答案:A解析:《写山水诀》的作者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绘画理论著作。

答案选A。

7.( )是海派之后影响最大的一个画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

A.岭南画派B.京津画派C.写实派D.新派正确答案:A解析:岭南画派是海上画派之后崛起的最成体系,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个画派。

小学美术_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中国古代并没有“中国画”这个词,正是因为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进入中国,为了从本质上区别中外(主要是中西)绘画的不同,就有了“中国画”一词,其对应的词是“西洋画”。

但是,随着对绘画艺术本身以及美术史的研究,中国画演变为包含中国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

本课虽然不要求也不可能完全从文化的角度去欣赏中国画,但是,也决不应该仅仅从表面形式和工具材料的区别上去欣赏中国画和油画的异同。

这其中文人画所代表的绘画追求应该特别关注,所以教材中的“中国画家常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扩展了画面的艺术境界”这句话一定不要忽略。

中国画作品和油画作品除了表现形式上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外,它们的装裱形式也各不相同。

所以,除了欣赏绘画本身外,了解它们各自的装裱形式也很重要。

这在教材中特别进行了对比介绍。

如果说欣赏中国画时,文人画的欣赏对认识了解中国画很重要的话,那在欣赏油画时,欣赏印象派之后至今的当代油画各不相同的表现风格同样重要。

自从明末清初油画传入中国后,特别是近百年来,在中国同样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油画作品。

欣赏当代中国油画可以引入对中国画的感受和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国艺术的精神。

二、教学思路从整体的美术活动过程看,美术欣赏是美术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术创作和美术作品实现其价值和意义的基本环节和途径。

以往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解背离了学生学习规律和新课改的精神。

如何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是美术欣赏课面临的问题。

东方的紫禁城和西方的卢浮宫分别是中国画与油画的艺术圣殿,本课先以视频中大家熟悉的东西方艺术形象入手,用两座艺术圣殿“紫禁城”和“卢浮宫”为载体,将学生分为东西方两支艺术代表队来进行比较,让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来领略、体会东西方文化的魅力,运用对比的方式,巧妙地将绘画的工具材料、内涵特点、画种分类、欣赏方法及表现技法等艺术表现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乐此不疲地在两座艺术圣殿中畅游。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和油画表现技法的差异。

大学生美术鉴赏课重点内容

大学生美术鉴赏课重点内容

1、美术的起源:模仿说、表现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

2、宗教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3、美术作品必然有人工的创造性,审美性,形象性,情感和思想性等主要特征。

美术作品
的这些主要特征使美术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等社会功能等基础。

4、美术分类:从大的方面来说,包括绘画,雕塑,设计艺术,建筑与园林艺术,书艺和摄
影艺术。

从美术的社会功能来说,包括纯艺术(或称鉴赏性艺术),和实用艺术。

从美术的审美特征上说,再现性艺术,表现性艺术。

从技法和材料上说主要有: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连环画,版画,壁画,素描等
5、美术的艺术语言包括:点、线、面、形体、空间、光、色、材质,肌理等。

6、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内容与形式并重,形式决定内容,
只有形式没有内容。

7、风格:美术作品显示出的一种格调;流派是优秀风格群体的显现。

8、艺术风格:艺术作品上整体呈现出来的独特面貌,是艺术家作品成熟的标志。

9、中国传统绘画包括壁画,中国画,或者画在纸上或帛上的画等。

10、魏晋南北朝时,卷轴画开始兴起
11、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形式。

12、写意画用简练的笔触描绘景物
13、南宋四大家:指中国画史上南宋画苑画家李唐、刘松平、马远、夏圭,亦称南宋四家,
简称李、刘、马、夏
14、元代四个突出山水画家:黄公望,倪瓒,吴振,王蒙
15、扬州八怪:郑燮,罗聘,黄慎,李方啥,金农,李啥,汪士慎。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美术真题2013年上半年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美术真题2013年上半年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美术真题2013年上半年一、单项选择题1.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所体现的美术的社会价值是______A.审美价值B.愉悦价值C.认识价值D.教育价值正确答案:D(江南博哥)[解析]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论述了绘画的社会功能问题,突出强调了绘画的社会教育意义。

张彦远提出此言论,他认为绘画的教化作用有助于人的发展和伦理道德的弘扬。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视觉元素的是______A.面B.体C.材质D.节奏正确答案:D[解析] 节奏是变化起伏的规律,是一种感知的内容。

3. 下列所给作品,属于魏晋时期顾恺之的作品的是______A.《女史箴图》B.《秋风纨扇图》C.《捣练图》D.《游春图》正确答案:A[解析] 《秋风纨扇图》是明代唐伯虎的代表作品,《捣练图》是唐代张萱的作品,《游春图》是隋代展子虔的作品。

顾恺之的代表性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

4. 以画墨竹闻名的北宋名家是______A.米友仁B.王希孟C.文同D.黄筌正确答案:C[解析] 米友仁、王希孟以山水画擅长,黄筌是五代时期的花鸟画家,文同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竹名家。

5. 下图的题材属于______A.风俗画B.历史故事画C.山水画D.人物画正确答案:A[解析] 此图是《清明上河图》中的一部分,《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张择端所画的风俗画代表作品。

6. 下列山水画家中,用墨主张“黑、密、厚、重”的是______A.齐白石B.徐悲鸿C.董希文D.黄宾虹正确答案:D[解析] 黄宾虹是我国著名的山水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在山水画创作用墨中追求“黑、密、厚、重”的画面效果。

7. 著名的“沙燕风筝”属于______A.北京B.山东C.天津D.南京正确答案:A[解析] “沙燕风筝”是典型的北京风筝,取材于春天的小燕子形象。

8. 下图属于______A.漆器B.珐琅C.料器D.彩陶正确答案:B9. 下图《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出土于______A.德国B.美国C.西班牙D.奥地利正确答案:D[解析] 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一些小型的雕塑作品,最典型的作品是发现于奥地利威伦道夫的雕像《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

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参与绘画,对写意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写意画主张神似。

写意画注重用墨。

写意画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参与绘画,对写意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传唐代王维因其诗、画俱佳,故后人称他的画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他“一变勾斫之法”,创造了“水墨淡,笔意清润”的破墨山水。

董其昌尊他为“文人画”之祖。

五代徐熙先用墨色写花的枝叶蕊萼,然后略施淡彩,开创了徐体“落墨法”。

之后宋代文同兴"四君子"画风,明代林良开“院体”写意之新格,明代沈周善用浓墨浅色,陈白阳重写实的水墨淡彩,徐青藤更是奇肆狂放求生韵。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写意画代已进入全盛时期。

经八大、石涛、李、吴昌硕、齐白石、朱宣咸等发扬光大,如今写意画已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画法。

写意画主张神似。

董其昌有论:“画山水唯写意水墨最妙。

何也形质毕肖,则无气韵;彩色异具,则无笔法。

”明代徐渭题画诗也谈到:“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据皆吾五指裁。

”写意画注重用墨。

如徐渭画墨牡丹,一反勾染烘托的表现手法,以拨墨法写之。

元代吴镇论画有云:"墨戏之作,盖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与夫评画者流,大有寥廓。

尝观陈简斋墨梅诗云:'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

'此真知画者也。

"写意画强调作者的个性发挥。

扬州八怪以“怪”名世,作画不拘常规,肆意涂写,并以一个"乱"字来表露他们的叛逆精神。

郑板桥曾表白:"近代白丁(民道人)、清湘(石涛)或浑成或奇纵,皆脱古维新特立。

近日禹鸿胪(之鼎)画竹,颇能乱,甚妙。

乱之一字,甚当体任,甚当体任。

"(《郑板桥集补遣》)金冬心画竹也是喜"乱",曾言:"用焦墨竿大叶,叶叶皆乱。

"写意画多以书法的笔法作画,同时写意车的用笔也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形式,所以写意画家多半是书法学。

如郑板桥擅长书法和绘画,相互参融,以画法作书,创隶书间于行楷之中“六分半书”,又以书法的笔法作兰竹,风格明快劲峭。

清人蒋士铨评曰:“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蔬花见姿致。

”写意画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形式。

扬州八怪之一的李,喜在画上作题跋,长长短短,错落有致,使画面更加充实,也使气韵更加酣畅。

“画不足而题足之,画无声而诗声之,互相为用”(葛金《爱日吟庐书画录》),既反映了李绘画的实际,也体现了写意画的基本特点。

近代吴昌硕、齐白石也是兼此四绝的艺术大家。

这种手法在语文中也有运用到,可以用来描写人物,通过刻画人物的性格、气质来描写一个人。

五代石恪的《二祖调心图》即以狂草的笔意,画出深具禅意的作品,到了南宋的画家梁楷发展减笔人物画,开拓新风气,而且创造了大笔泼墨法,成为写意人物画的代表性画家,其作品《泼墨仙人图》、《李太白行吟图》等皆运用豪放而简洁的笔墨,生动的表现出人物的神韵。

近代自扬州八怪以来,也有不少擅长水墨写意人物画的画家,逐渐形成中国人物画的一个主要潮流。

写意人物画宜选用生纸,通常先以炭笔在画纸上轻轻钩画轮廓(如已熟练,则不必用炭笔钩轮廓),然后蘸墨先画主要的线,涂上大的墨色面逐渐加重,再画次要的线与色面,尽量避免用琐碎的笔墨,以免破坏整体统一。

在生纸上作画,一互失败了就很难修改,故用笔用墨时,必须考虑整体的调和该强调的地方(如眼睛)必须画得传神。

用墨画后,再上产色,着色燎应慎重,依据人物的结构、明暗的关系来表达彩色,才能增加色彩的变化,活生生地反映人物的精神和表情。

写意花鸟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之一,是注重内在精神修养,气韵和意境情趣的传统艺术。

是以高度概括、洗练为特征,不苛求工细致微,而是用简练的笔墨,概括的语言求其大形、大神、大气、大质、大势、大趣、大意境,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独特的审美规律及特殊的笔墨语言和表现技法,花鸟画最初只是作为人物画的配景出现的,唐代开始,花鸟画才独立成科,成为中国画的一面不可缺少的大旗。

在中国绘画门类中,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相对来说是比较单纯的,在形象的塑造上有着比较大的自由度,初学中国画者往往先从花鸟画入手,特别是少年儿童,只要有兴趣并稍加学习,很快就会画出一副象样的花鸟画来,但花鸟画的内容题材极为广泛,各种花卉、蔬果、景物、鸟、鱼、虫、各种动物等皆为表现的范围之内,要想画出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作品,除了熟练地掌握用笔用墨技法外,还要理解不同对象的结构特征、不同季节的形、态、神及色彩变化,意趣意境的表现,“灵性”的感悟,这就要求多观察、写生,手中积累大量的素材,才会得心应手。

临摹与写生,是花鸟画学习的两门必修之课,缺一不可,临摹是为了学习前人总结出来的绘画语言和技法技巧,是以学习传统为主,称为“师古人”,初学者从临摹入手,可在短时间内“依着葫芦画成瓢”,不但学习笔墨的技法,还利于初学者对中国画这一形式的理解,还能体会到造型的方法,是学习花鸟画的一个捷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临摹学习,才能应用中国画特定的笔墨形式和技法,得心应手地去表现对象。

临摹有对临、背临、意临,无论那种方法,都应在下笔之前“读画”,即分析、揣摩他人的作品,以达到“胸有成竹”,方能“下笔有神”。

山水画的画法是写实的又是意象式的,具有表现性。

从实质上是用写实手法以求达到“极貌以写物”的境地。

表现山川云树的质量感、空间感及季节与风雨雪等气象变幻之美,是山水画家潜心探求的重要课题。

但是中国山水画的画法不是西方风景画的照相式纯摹写自然,山水画中的山川云树都是经过画家主观意象加工的产物。

正如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所说:“山川自然之物,画图人工之物。

”山水画中山川云树是画家依照自然营造的胸中丘壑。

所以,历来有造就的山水画家多数是本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精神,不断探求自然奥秘,捕捉山情水意,锤炼表现方法和抒写自身性灵的艺术语言。

山水画与其门类传统绘画及书法一样,结构简单而性能丰富的毛笔及水墨是主要工具材料,且画家多有书法素养,从而形成山水画以线条水墨为重的笔墨技巧表现模式,为了主观情感表达,重笔情墨趣和笔墨形式的感人力量。

舍弃削弱自然光景及自然色彩的刻意追求,创造了散点透视和三远法构景方法,以及以少胜多的概括程式,以求主观情感表达的极致和“意境美”的创造。

营造激发共鸣的画中境界,是山水画中之魂。

它体现了人和自然美的关系,反映了自然规律和艺术规律的辩证关系。

谢赫的六条标准“六法”,它们分别是: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摸写。

这里对六法的解释为:气韵生动:指创作上主题明确,表现真实,形象生动。

骨法用笔:指描绘形象上的笔致与线条。

应物象形:指选择题材的合度,观察与描绘对象要深刻细致与正确。

随类赋彩: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准确而必要的著色。

经营位置:指题材上的取舍与组织,画面的构思与安排。

传移摸写:指接受前人的传统。

当然,欣赏是带着时代的眼光的,人们的欣赏情趣也有着时代性,在绘画的表现方法上不同、欣赏者也会提出不同的欣赏要求,画家本身欣赏画的时候一般偏重技巧,而欣赏者是为了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那么欣赏就偏重于画的内容及感染力,不管是从哪一点出发欣赏画,都需要久看细看,用一种研究的眼光来看,才能看出它的奥妙,达到欣赏的目的。

有欣赏经验的人都知道,有的画初看印象不错,还想再看,但看了几次之后却会觉的这幅画没有什么意思,也有的画初看似乎平淡,但看了几次之后,你就会发现它有丰富的内在美。

在欣赏中国写意画时要把握以下几个特点,如此才会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

立意当你看画的时候,首先打动你的是它的立意是否生动,第一印象很关键,如感觉好才使你仔细的看下去,深入地研究下去,如果一幅画给你的印象是呆板的,它怎么能吸引你呢?立意生动是一幅画给人的一种综合感觉,以欣赏的角度来看,所以能被一张画所感染,是因为它的内在美,而这种内在美是通过形式的美表现出来的。

古人说作画必先立意,所谓立意就是画的主题。

画家在作画之前应把意放在笔先,通过绘画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看法,把自然景色和个人的感情结合在一起。

如画梅就要把梅花迎风斗雪和耐寒的品格画出来,画菊要有傲霜的精神,画竹要亭亭玉立,虚心有节,蒸蒸日上。

立意的生动是中国画内在美的流露,这里即有画家的主观因素,又有欣赏者的主观因素,所谓画家的主观因素就是画家对所描绘的客观自然景象的观察、感受、体验,并把感情移入其中。

所谓欣赏者的主观因素,就是欣赏者在看画时所产生的想象和联想。

因为欣赏者看画的角度不一样,以及欣赏者本人的文化修养素质的高下都决定着欣赏水平的高低。

如当代画家李苦禅画的墨荷,水墨淋漓,洒脱奔放,开创了中国近代大写意的一代画风,看上去好像画家在横涂竖抹。

有的欣赏者认为荷叶画的太离形,不符合自然生态的本相。

把叶子改成用绿色就更好,从这一点充分说明了欣赏者的文化品位,我感觉一块水黑淋漓的石头,在有的人眼中可能是无情物,可是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里它却常常显现出一种特定的性格。

形与神形与神一直是中国画创作和欣赏所重视的问题,欣赏中国的写意画用自然景物作为标尺,是不全面的,追求表现对象的形体准确、逼真,并非写意水墨画的主要使命,写意画贵在得意,它不但写出对象的外形,更要写出对象的神情,同时也强烈地包涵着画家自身抒发的意境和意趣。

只求形似,不是艺术。

如动物和植物的标本挂图,可以画的非常准确,但没有人把它们挂起来欣赏。

在欣赏中国写意画的时候经常看到画面的景物变形。

这也是写意画通常运用的手段,变形犹如文学上的夸张手法如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或平时人们激动时常说的心要“跳出来”了一样,它强烈、新奇但依然是自然而近情理。

写意画的构图,通常要随手拈来而清新不俗。

看一幅画的好坏应掌握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①虚实:中国画里虚实关系可以说无所不在,贯穿在一种艺术的始终,没有虚实的辩证统一艺术就失去了节奏,失去了变化,失去了发展。

宾主、疏密、轻重、大小、纵横、开合等等绘画法则,都是从虚实出发,根据虚实的要领进行构图处理的。

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才产生无穷的变化来,有景为实、无景为虚,这是指画面上的虚实;有景、有情,有意化为虚,化虚为实,这是指创作者的构思与欣赏者的联想。

②奇特:构图的不平凡总是发源于画家不平凡的构思。

齐白石晚年曾画过一幅《荷花影》:一株斜出的荷花在水面上映出它的倒影,一群小蝌蚪正集队围绕着新奇的花影亲昵地追逐着,荷花映在水面的影子,它不是跟实物呈顺向的,肉眼从水面上侧视可以见到这花影,而水下的蝌蚪决无察感到这是花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