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儿歌的鉴赏与创编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章_儿歌 PPT

四、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一)摇篮曲: 1、定义 2、生活中存在的样式? 3、特点。
8
四、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二)游戏歌: 1、定义 2、分哪几类? 3、特点。
9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0
四、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三)数数歌: 1、定义 2、有哪些艺术形式? 3、有什么特点?
(四)问答歌: 1、定义 2、有哪些形式? 3、有什么特点? 4、有哪几种问答方式?
11
四、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五)连锁调: 1、定义 2、有哪些种类? 3、有什么特点?
(六)拗口令: 1、定义 2、有哪些样式? 3、有什么特点?Biblioteka 12四、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七)颠倒歌: 1、定义 2、有什么作用? 3、有什么特点?
• 最初属于民间口头文学。 • 我国最早的儿歌专集----明代吕坤编
著的《演小儿语》 • 1918年北京大学首次命名,从此,
“儿歌”作为儿童文学的体裁名称 沿用至今。
3
扣纽扣 一个眼 一个扣 我帮它们手拉手 结成一对好朋友
拟人
赋予纽扣和 扣眼崇高的 人类感情
4
大西瓜圆又圆 切开就变两大碗 你吃一大碗 我吃一大碗 留下空碗当小船
3、从儿歌的特征入手品味儿歌 4、尊重自己的感觉,整体感受作品 5、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再创
作
15
儿童文学作品表演训练
分析儿歌 要求: 第一阶段:从36-42页中选取一首儿歌,作
出分析。(用作业本完成,分析内容不少 于200字) 第二阶段:根据儿歌的内容,考虑如何进行 教学。 第三阶段:背诵并上台分析
学习要点 学会鉴赏儿歌
第二章_儿歌 PPT

16
elements
17
学习要点 学会鉴赏儿歌
1
第一节 儿歌概说
一、儿歌的含义和功能 1、儿歌是适合婴幼儿听赏念唱、
形体短小的歌谣。它是婴幼儿最早 接触、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
2、功能:发展智力、开阔视野、 丰富知识、训练语言、培养道德情 操
2
二、儿歌的起源和发展
• 儿歌这一名称,始用于“五四”以 后歌谣运动大发展时期。
(八)字头歌: 1、定义 2、为什么会受儿童欢迎?
13
四、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九)谜语歌: 1、定义 2、为什么会受儿童欢迎? 3、有什么要求? 4、有什么作用?
14
第二节 儿歌鉴赏
1、以将来的工作对象——婴幼儿的接 受能力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标准, 选择上乘的优质儿歌
2、深入作品,首先感动自己,然后 才能感动别人
四、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一)摇篮曲: 1、定义 2、生活中存在的样式? 3、特点。
8
四、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二)游戏歌: 1、定义 2、分哪几类? 3、特点。
9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0
四、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三)数数歌: 1、定义 2、有哪些艺术形式? 3、有什么特点?
比喻
具体形象
摄取幼儿生 活的瞬间, 有趣味
5
龙王女儿绿飘带, 随着海浪上岸来。 不愿水晶宫里舞, 愿给人们添道菜。
比喻、押韵
6
第一节 儿歌概说
三、儿歌的主要特点
1、语言浅显,明白易懂 2、篇幅短小,主题单纯
原因 常见的形式 基本句式
3、具体形象,趣味盎然 4、音调和谐,好记易懂
原因 叠词叠句
elements
17
学习要点 学会鉴赏儿歌
1
第一节 儿歌概说
一、儿歌的含义和功能 1、儿歌是适合婴幼儿听赏念唱、
形体短小的歌谣。它是婴幼儿最早 接触、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
2、功能:发展智力、开阔视野、 丰富知识、训练语言、培养道德情 操
2
二、儿歌的起源和发展
• 儿歌这一名称,始用于“五四”以 后歌谣运动大发展时期。
(八)字头歌: 1、定义 2、为什么会受儿童欢迎?
13
四、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九)谜语歌: 1、定义 2、为什么会受儿童欢迎? 3、有什么要求? 4、有什么作用?
14
第二节 儿歌鉴赏
1、以将来的工作对象——婴幼儿的接 受能力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标准, 选择上乘的优质儿歌
2、深入作品,首先感动自己,然后 才能感动别人
四、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一)摇篮曲: 1、定义 2、生活中存在的样式? 3、特点。
8
四、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二)游戏歌: 1、定义 2、分哪几类? 3、特点。
9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0
四、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三)数数歌: 1、定义 2、有哪些艺术形式? 3、有什么特点?
比喻
具体形象
摄取幼儿生 活的瞬间, 有趣味
5
龙王女儿绿飘带, 随着海浪上岸来。 不愿水晶宫里舞, 愿给人们添道菜。
比喻、押韵
6
第一节 儿歌概说
三、儿歌的主要特点
1、语言浅显,明白易懂 2、篇幅短小,主题单纯
原因 常见的形式 基本句式
3、具体形象,趣味盎然 4、音调和谐,好记易懂
原因 叠词叠句
【幼师PPT培训课件】儿歌鉴赏与创作

《推着小车卖钢针》 狗不咬,鸡不亲, 推着小车卖钢针。
谜语是让孩子在猜测中接受教育,发展思维,锻 炼智力,有助于孩子认知事物,掌握概念。
6、连锁歌(调)
儿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运用修辞中“顶真” 手法,将诗句组接起来,形成环环相扣、句句相连 的结构形式。
《做习题》
小调皮,做习题;习题难,;小猫叫,吓一跳; 学文化,怕动脑,看你怎么学得好?
4、问 答 歌
又称问答调、对歌,指那种通过设问作答的形式来组 织的儿歌。
什么动物尾巴短?小兔小兔尾巴短。 什么动物鼻子长?大象大象鼻子长。 什么动物呱呱叫?青蛙青蛙呱呱叫。 什么动物会游水?小鱼小鱼会游水。
这种问答歌既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 也可以帮助他们扩大知识面。
5、谜语歌
儿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以歌谣形式表现的谜语。 不等同于谜语。如:《麻屋子红帐子》
也算儿歌?
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 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带钱。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夜来巴掌声,蚊子死多少。 今天星期四,学校大考试。 考了44,回家看电视。 看见少林寺,也想去试试。 到了少林寺,一拳打成西红柿,还说自己有本 事!
戏谣?
你放的这个屁,惊天动地! 穿过铁丝网,跑到意大利。 意大利的军官正在看戏。 闻到这个屁,真生气。 “谁让你放的这个大臭屁? 拉出去——枪毙!“
10 、 绕口 令
儿歌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拗口令、急口令,因为 把许多近似的双声、叠韵词组织在一起,读起来十 分绕口、拗口而得名。 《南南有个篮篮》
南南有个篮篮, 篮篮装着盘盘, 盘盘放着碗碗, 碗碗盛着饭饭。 南南翻了篮篮, 篮篮扣了盘盘, 盘盘打了碗碗, 碗碗撒了饭饭。
——陈伯吹
2、游戏歌
幼儿文学儿歌(ppt)

2.作家创作的儿歌
例:《野牵牛》
野牵牛,爬高楼; 高楼高,爬树梢; 树梢长,爬东墙; 东墙滑,拥篱笆; 篱笆细,不敢爬; 躺在地上吹喇叭: 嘀哒嘀嘀哒! 嘀哒嘀嘀哒!
(三)儿歌表现的主题
1.知识性儿歌:专门介绍知识的儿歌。
《雄知了》 雄知了 嗓门大
《雨》 天上雨水从哪来, 江河湖泊与大海, 太阳日晒水蒸发, 气温一低落来。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吟唱主体:母歌、儿戏 •作者:传统儿歌(童谣)、创作儿歌 •内容: 知识性儿歌、 教育性儿歌、趣味性儿歌 •行数:绝句体、自由体 •字数句式:三言、四言、五言、六言、
作家创作的此类儿歌, 常常是以童趣为中心, 以奇妙的想象和拟人体 人物相结合
•给开一个小小班。
(李华 《来当调皮小娃娃》)
评:完全是出自幼儿心理的想象,森林里的动物也 象自己一样要上学,还要分班。表现了幼儿对世界 万物的移情。
蒋应武的《鼠妈妈的摇篮》:
(四)儿歌的行数
1.绝句型儿歌:句式工整,四句为一首。 例:《秋风吹膀追追。
歌后
节奏
二、儿歌的发展历史
•我国第一部儿歌专集是明代吕坤收集整 理的《演小儿语》。
•清代郑旭旦最早提出儿歌是天下之妙文
的观点,并编写了《天籁集》。 •五四时期孕育歌谣运动,1918年,冠以 其儿歌名称,此后,儿歌作为儿童文学 的一个专用术语沿用至今。
天籁集
实例
• 刘大白《卖布谣》
一
二
嫂嫂织布, 哥哥卖布。 卖布买米, 有饭落肚。
儿歌鉴赏ppt课件

(听说游戏)
活动目标:
1、能配合儿歌节奏较流利地朗诵和做动作。
2、学会发准"牛""梢""吹"等字音。
3、体验结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边朗诵边做动作,体验结伴游戏的快乐。
幼儿园中班语言《野牵牛》
49
(听说游戏)
活动难点:
知道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能与同伴合作做游
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初步了解牵牛花的特征,
左脚踢,右脚踢,踢个花样多美丽, 踢得出了汗,大家笑嘻嘻 我们好像小白鸽,蓝蓝的天上练习飞 大家都来练身体,身体健康好学习 大家都来练身体,身体健康好学习
44
拉锯调(北京)
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家里唱大戏。 接姑娘,请女婿, 就是不让冬冬去。 不让去,也得去, 骑着小车赶上去。
45
拉锯调(四川)
58
踩高跷 ——常瑞 正月里,好热闹, 村子里,踩高跷。 叔叔扮个猪八戒, 腿儿长长个子高。
走一步,摇一摇, 摇来摇去摔不倒。 爷爷乐,奶奶笑, 小娃娃们追着跑。
生活气息浓郁,把 乡间欢度春节时踩 高跷的热闹情景展 现在人们眼前。剪 裁精当,通过爷爷 乐,奶奶笑,小娃 娃们追着跑。的动 态描写,从整体上 营造出节日的气氛, 儿歌还重点描写了 叔叔扮猪八戒的情 景,给人更具体、 更强烈的印象。
语言口语化
36
摹声词、语气词多; 多用儿童语汇。
37
• 《坐火车》
语言口语化(案 例)
38
小板凳呀摆一排,小朋友们坐上来,我们的火 车跑得快呀,我当司机把车开。(轰隆隆隆, 轰隆隆隆,呜呜)
抱娃娃的靠窗坐,牵小熊的往后挪,皮球积木 都摆好,大家坐稳就开车!(轰隆隆隆,轰隆隆 隆,轰隆隆隆,呜呜)
儿歌课件完整版课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儿歌以音乐和文学为载体,通过优美的旋律和简练的文字,传达 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表现儿童情感与想象
儿歌能够生动地表现儿童的欢乐、好奇、纯真和想象力,帮助孩 子们探索和理解世界。
培养审美能力
儿歌的韵律、节奏和优美的旋律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感受和鉴 赏能力。
儿歌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
传承民族文化
许多儿歌蕴含着民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对于传 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
儿歌具有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朗朗上口、富 有节奏感和音乐性等特点,易于为儿童所接受 和喜爱。
儿歌的起源与发展
01
儿歌起源于古代的摇篮曲和民间口头文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儿童文学的演变 ,儿歌逐渐成为儿童文学中一种独立的体裁。
02
在中国,儿歌的发展历史悠久,古代的《三字经》、《百家姓》等作品都是儿 歌的代表作品。现代的儿歌作品则更加丰富多样,涉及到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
促进认知发展
儿歌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激发 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同时,儿歌中包含的各类 知识元素有助于幼儿认知世界。
传承文化价值观
儿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传递和 传承文化价值观。通过儿歌教学,可以让幼儿了 解和接受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儿歌在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
选择合适的儿歌
创设情境
儿歌教学需要教师具备音乐、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专业素养。因此
,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03
创新与传承
在儿歌教学中,既需要不断创新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同时也
需要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价值观。如何在创新与传承之间取得平衡是
儿歌教学面临的重要挑战。
最新第2章--儿歌教学讲义PPT课件

(催眠曲\摇篮曲)古时称抚儿
歌 圣洁的母爱,美好的情感, 温柔的声调,舒缓的节奏, 优美的旋律,特殊的魅力。
如黄庆云的《摇篮》P22
如:克劳谛乌作词、舒伯特作曲的《摇篮 曲》
尼菲克斯·B·卡顿作词、托·芬多·戛
赖作曲的《睡吧,小宝贝》
付林作词,施光南作曲的《摇篮曲》
特点:由于语音拗口,却又要求清晰,正确、流畅 地念出,稍不留意就会读错或念不下去,引人发笑; 当读得又快又准确时,又产生极大的快感。
功能:结构巧妙,短小活泼,读来佶屈聱牙,听来 幽默风趣,可训练幼儿口齿清楚,吐字辨音正确, 提高口语能力。既是一种巧妙的语言游戏,又是促 进婴幼儿思维敏捷的有效手段。
如:《高高山上一条藤》
高高山上一条藤, 藤条头上挂铜铃。 风吹藤动铜铃动, 风定藤停铜铃停。
6.连锁调(连珠体、连句、衔尾式)
特点: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将上句末尾的词语 作为下句的开头,随韵接合,环环相扣,一气 呵成。
传统儿歌中的连锁调,歌词往往不完整,没 有明确的意思,但句式简短,连用谐音,节奏 鲜明,韵律感极强,生动有趣,顺口易记。
4.问答歌(对歌)
是通过设问作答的方式内容的一种儿歌。 形式是用一问一答或连问连答描述儿童可感知的 事物,启发儿童的想象与思维,培养他们比较、 鉴别事物的能力。如:P23
你姓啥 ?我姓黄。 什么黄?草头黄。 什么草?……
5.绕口令(拗口令、急口令)
含义:是利用一些读音相近的字词造成语音拗口的 儿歌。
一箩麦,两箩麦,三箩打大麦。 噼噼啪,噼噼啪,大家来打麦。 麦子好,麦子多,磨面做馍馍。 馍馍甜,馍馍香,大家都来尝。 噼噼啪,噼噼啪,……
3.数数歌:
这是一种按照数序,结合具体事物造成句子的儿 歌。
歌 圣洁的母爱,美好的情感, 温柔的声调,舒缓的节奏, 优美的旋律,特殊的魅力。
如黄庆云的《摇篮》P22
如:克劳谛乌作词、舒伯特作曲的《摇篮 曲》
尼菲克斯·B·卡顿作词、托·芬多·戛
赖作曲的《睡吧,小宝贝》
付林作词,施光南作曲的《摇篮曲》
特点:由于语音拗口,却又要求清晰,正确、流畅 地念出,稍不留意就会读错或念不下去,引人发笑; 当读得又快又准确时,又产生极大的快感。
功能:结构巧妙,短小活泼,读来佶屈聱牙,听来 幽默风趣,可训练幼儿口齿清楚,吐字辨音正确, 提高口语能力。既是一种巧妙的语言游戏,又是促 进婴幼儿思维敏捷的有效手段。
如:《高高山上一条藤》
高高山上一条藤, 藤条头上挂铜铃。 风吹藤动铜铃动, 风定藤停铜铃停。
6.连锁调(连珠体、连句、衔尾式)
特点: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将上句末尾的词语 作为下句的开头,随韵接合,环环相扣,一气 呵成。
传统儿歌中的连锁调,歌词往往不完整,没 有明确的意思,但句式简短,连用谐音,节奏 鲜明,韵律感极强,生动有趣,顺口易记。
4.问答歌(对歌)
是通过设问作答的方式内容的一种儿歌。 形式是用一问一答或连问连答描述儿童可感知的 事物,启发儿童的想象与思维,培养他们比较、 鉴别事物的能力。如:P23
你姓啥 ?我姓黄。 什么黄?草头黄。 什么草?……
5.绕口令(拗口令、急口令)
含义:是利用一些读音相近的字词造成语音拗口的 儿歌。
一箩麦,两箩麦,三箩打大麦。 噼噼啪,噼噼啪,大家来打麦。 麦子好,麦子多,磨面做馍馍。 馍馍甜,馍馍香,大家都来尝。 噼噼啪,噼噼啪,……
3.数数歌:
这是一种按照数序,结合具体事物造成句子的儿 歌。
儿歌ppt课件

06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应对 策略
儿歌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儿歌市场呈现 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多元化发展
儿歌市场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包括音乐、动画、 游戏等多个领域。
品质化需求提升
家长对儿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更加专业 、有趣、有教育意义的儿歌。
新媒体时代下儿歌传播方式变革
儿歌发展历程与影响
儿歌发展历程
儿歌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儿歌逐渐演变出更多的形 式和内容。在近代,随着儿童文学的兴起和发展,儿歌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 推广。
儿歌影响
儿歌对儿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语 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儿童认识世界、了解生活。同时,儿歌也是儿童与成 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
儿歌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儿歌简介与分类 • 儿歌创作技巧与手法 • 儿歌欣赏与评价标准 • 儿歌教学策略与方法探讨 • 儿歌在家庭教育和儿童成长中作用 •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应对策略
01 儿歌简介与分类
儿歌定义及特点
儿歌定义
儿歌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 诗歌形式,通常具有简短、易懂 、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特点。
歌词质量
歌词内容是否健康、生动、有 趣,是否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
曲调旋律
曲调是否优美、流畅,旋律是 否易于儿童传唱,是否具有感 染力。
艺术表现
演唱者的表现是否生动、形象 ,是否能够引起儿童的共鸣。
教育价值
儿歌是否具有教育价值,能否 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优秀儿歌作品推荐与解读
《小星星》
这首儿歌以其优美的旋律和简洁的歌词深受儿童喜爱,能够激发 儿童对宇宙的好奇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
3
2.抓住儿歌特征去品味儿歌。
(鉴赏时应着重反复诵读、品味,享受儿歌带 给我们的独特美感)
《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不下来。 咪咪咪,猫咪来, 咕噜碌碌滚下来。
精选
4
3.整体感受作品(这一阶段 Nhomakorabea认识、品味、欣赏作品的形 式和内容,获得审美享受的阶段) 语言美、声律美、技巧美、 意象美、意境美等
2、向传统儿歌学习—— 旧瓶装新酒
3、反复修改,去粗取精
精选
20
反复修改,去粗取精
• 一只螳螂, • 举起两把大刀。 • 走了三步路, • 要去割青草。
• 一只螳螂, • 举起大刀。 • 一跳一跳, • 去割青草。
精选
21
儿歌创作——“续写”训练
想象是使儿歌走向生动有趣、富有灵气神 韵的有效途径。有无大胆、独特的想象往 往是检验一首儿歌优劣的试金石。
精选
6
鉴赏儿歌中的稚拙美
《当妈妈》
小佳佳,当妈妈, 背上一个布娃娃。 摔一跤,泪滴答, 娃娃不哭妈妈哭, 不知谁是小娃娃。
精选
7
鉴赏儿歌中的纯真美
《喂》
面包屑,放手心, 我请小鸟吃点心。 小鸟小鸟,啄一下, 痒在手里甜在心。
精选
8
鉴赏儿歌中形象的独特新颖美
《松鼠》 松鼠松鼠,尾巴灵活; 能当板凳,树上坐坐; 能当扫帚,地上拖拖; 能当跳伞,飘飘落落; 能当围脖,暖暖和和。
雨来了,快回家,
(
),
(
)。
( ( ( (
), ), ), ),
雨来了,快回家,
(
),
(
)。
快乐一家子。
精选
23
1、创作一首儿歌,形式手法不限。
2.搜集整理当地流传的儿歌,在班上开儿歌 朗诵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精选
24
谢谢大家!
欢迎提问
精选
25
怎么来?
• 怎么来? • 抱着来? • 怎么来? • 背着来?
• 骑在爸爸肩上来。 • 坐在妈妈车上来。 • 牵着奶奶手儿来。 • 挺着胸膛自己走着来。
精选
15
吃饭不挑剔
小羊爱吃草,小鸡爱吃米。 小兔爱吃菜,小猫爱吃鱼。 我是好孩子,吃饭不挑剔。
精选
16
(二)要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如两首表现四季变化的儿歌:
4.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再创作
(这一阶段是阅读提升与审美创造阶段。) 诵读、品味儿歌的基础上,根据各自文化 背景、生活经验展开类比与联想,进行再 创作,完成儿歌鉴赏的全过程。
精选
5
(1)鉴赏儿歌中的稚拙美
(2)鉴赏儿歌中的纯真美
(3)鉴赏儿歌中形象的独特新颖美
(4)鉴赏儿歌中构思的巧妙别致美
(5)鉴赏儿歌中的语言音乐美
1、春天红花开,夏天变绿海, 秋天满地黄,冬天一片白。
2、大地姑姑爱打扮,身上衣服经常换, 冬天穿上雪花袄,春天换上淡绿衫, 夏天穿上花裙子,秋天换上五彩缎。 脱了这件换那件,大地姑姑真好看。
精选
17
(三)要写得新颖别致,构思巧妙
如两首表现描写小鸭子的儿歌:
1、小鸭子,嘎嘎叫,喜欢下水洗个澡。 两只小脚当浆划,像个船儿水上漂。
精选
11
“一千个读者就有 一千个哈萨克姆雷特”
精选
12
儿歌的创编
精选
13
儿歌是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 一首优秀的儿歌不仅很快口耳相传, 广为诵唱,而且可以代代相继,具有 久远的生命力。学会为孩子们创作儿 歌,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备的专 业素养。
精选
14
学习创作,应把握:
(一)要写得率真自然,浅显易懂
四、儿歌的鉴赏与创编
精选
1
•儿歌鉴赏包括“鉴” 与“赏”两层意思。 我们应如何鉴赏儿歌 呢?
精选
2
1.以将来的工作对象——婴幼儿的接受能力和 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标准,选择上乘的优质儿歌。 (这一阶段活动属于“鉴”的范畴。)
• 幼儿文学是快乐的文学,质朴、奇妙、瑰丽、 富有幻想与童趣。我们成人固然不可能再回到 童年,但要做好婴幼儿与文学的中介,当好婴 幼儿与儿歌之间的“桥梁”,就必须怀着一颗 永不泯灭的童心,以婴幼儿的眼光去观察,以 婴幼儿的耳朵去聆听,以婴幼儿的心灵去感受、 体验,深入理解儿歌,让作品先感动自己,再 经过自己的再创造去感动婴幼儿。
2、小鸭嘎嘎,爱说大话。 嘴能唱歌,脚能画画, 画把雨伞,没有伞把。 唱歌跑调,呀呀呀呀。
精选
18
(四)语言要顺口悦耳,具有音乐性
儿歌是语言的珍珠,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的诗; 写儿歌要准确把握住儿歌的特点; 体裁特点是顺口悦耳,口语化、音乐性。
例如:《孙悟空打妖怪》
精选
19
补充注意: 1、变换视角,避免雷同
续写时,既要符合写作要求,又要不破坏 原来作品的整体风格,避免文不对题、内 容重复、形式错位、押韵不当等问题。
放飞想象,续写下列儿歌:
精选
22
1、补票
老袋鼠,看舞蹈,
买张票,往里跑。
(
),
(
)。
2、雨来了
雨来了,快回家, 小蜗牛,说不怕, 我把房子背来了。
3、快乐一家子
天上白鸽子, 树上红猴子, ( ),
精选
9
鉴赏儿歌中构思的巧妙别致美
《弹钢琴》
黑屋子,白屋子, 小手儿,敲敲门。 屋子跑出七兄弟, 1 2 3 4 5 6 7。
精选
10
鉴赏儿歌中的语言音乐美
《啊呜一口就吃掉》 小老鼠,胖宝宝,每天都要睡懒觉。 睡懒觉,不肯起,妈妈给他送蛋糕。 送蛋糕,还撒娇,爸爸给他挤牙膏。 挤牙膏,刷好牙,太阳已经老老高。 老老高,上学校,半路碰上小花猫。 小花猫,真正凶,老鼠胖得没法跑。 没法跑,吱吱叫,坐在地上等妈抱。 妈没抱,猫来抱,啊呜一口就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