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解放心灵教育"思想的实践审视
克里希那穆提书阅读顺序

克里希那穆提书阅读顺序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是一位印度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著作涉及哲学、心理学、教育和社会议题等领域。
以下是克里希那穆提的一些主要著作,您可以按照以下顺序阅读:《寻找真相》(The Search for Truth)这本书是克里希那穆提的早期作品,主要探讨了个人如何找到真理和内在的平静。
克里希那穆提在这本书中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生死、自由、爱和孤独等,并提供了一些深刻的思考和解决方法。
《人生核能》(The Power of the Atom)这本书是克里希那穆提在1955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主要探讨了个人如何释放内在的能量,并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发现来追求真理和内在的平静。
《自由的智慧》(The Wisdom of Freedom)这本书是克里希那穆提在1957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主要探讨了自由的概念和人类如何追求真正的自由。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真正的自由不是外在的限制,而是内在的自由,需要通过自我发现和自我超越来实现。
《内心的平静》(The Inner Triad)这本书是克里希那穆提在1962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主要探讨了内心平静的概念和人类如何实现内心的平静。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内心的平静需要通过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来实现,而不是通过外在的追求或抑制。
《人类需要什么》(What the World Needs Now)这本书是克里希那穆提在1964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主要探讨了人类需要什么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和幸福。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人类需要超越自我和欲望的限制,通过自我发现和自我超越来实现真正的内在成长和幸福。
《生命的发现》(The Discovery of Life)这本书是克里希那穆提在1967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主要探讨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生命是一种不断的发现和探索过程,需要通过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来实现真正的内在成长和发展。
克里希那穆提语录的个人感悟

克里希那穆提语录的个人感悟
摘自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里的一段人生励志感悟语录:找出你终身想做的事
我只教一件事,那就是观察你自己,深入探索你自己,然后加以超越。
你不是去了解克的教诲,你只是在了解自己罢了。
——克里希那穆提
一个人是否能够抑制自己不去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同时又得到自由呢?
克里希那穆提:
你知道,弄清楚我们想做什么是世上最困难的事情之一。
不但在青少年时代如此,在我们一生中,这个问题都存在着。
除非你亲自弄清楚什么是你真正想做的事,否则你会做一些对你没有太大意义的事,你的生命就会变得十分悲惨,正因为你过得很悲惨,你就必须从戏院、酗酒、阅读数不尽的书籍、做社会改革的工作以及其他事情来让自己分心。
所以教育者是否能帮你找出你终身想做的事,而不管父母及社会对你的期望?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不是吗?因为你一旦发现真正爱做的事,你就是一个自由的人了,然后你就会有能力、信心和主动创造的力量。
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真正爱做的是什么,你只好去做人人羡慕的律师、政客或这个那个,于是你就不会快乐,因为那份职业会变成毁灭你自己及其他人的工具。
你必须亲自去发现什么是你爱做的事,不要从适应社会的角度来选择职业,因为那将使你永远无法弄清楚自己到底爱做什么。
如果你真的爱做一件事,就不会有选择的问题了。
你心中有爱,让爱自己去运作,它就会带来正确的行动,因为爱是永远不会追求成就的,它也永远不会陷入模仿中。
但是如果你只是任意做一些你喜欢的事,那并不是你真爱做的事。
发现你真正爱做的事,需要很深的专注力及洞察力。
不要从谋生的角度来开始做一件事,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爱做的事,你自然就会得到谋生的工具。
克里希那穆提简介

克里希那穆提在本书中探讨了我们每天都须忙碌、却并不一定都肯投入的工作方式。
置身于疯狂地生产、制造、消费和浪费的世界中时,我们很少有人花时间去想,我们的工作是否在扭曲自己?是否在危害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能否偶尔停下来,欣赏一下生活的美?克里希那穆提这位心灵导师,再次在谋生之道这个重要的人生课题上,让我们分享了他深具哲理的、丰富的、感人的教诲。
……作者:克里希那穆提标题克里希那穆提作品集1 第一部分:克里希那穆提简介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1986)20世纪最卓越的心灵导师。
1895年生于印度,1925年悟道,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的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
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
因此佛教徒肯定他是“中观”的导师,印度教徒认为他是彻底的“觉者”,神智学者则认为他是道道地地的“禅”师。
他的40本著作,全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讲和谈话集结而成,目前已译成了47国文字,在欧美、印度及澳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印度文明的奇葩,20世纪最卓越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作品《谋生之道》九州出版社ISBN 7-80195-247-2B.123定价:22.00 元简短介绍:克氏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其直指人心的智慧,将完全改变你对人生、工作的看法,让你体悟真正的幸福。
主要内容:我们一天之中,至少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读书、在劳动、在伤脑筋。
这是为了什么?只为了一件事——为现在和以后的生计而努力。
所以,谋生之道这个问题,实在是我们每个人最切身又无法漠视的重要课题。
克里希那穆提在本书中探讨了我们每天都须忙碌、却并不一定都肯投入的工作方式。
置身于疯狂地生产、制造、消费和浪费的世界中时,我们很少有人花时间去想,我们的工作是否在扭曲自己?是否在危害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能否偶尔停下来,欣赏一下生活的美?克里希那穆提这位心灵导师,再次在谋生之道这个重要的人生课题上,让我们分享了他深具哲理的、丰富的、感人的教诲。
生命的注释者——克里希那穆提

5 磊 权 :。。 6 屯 。 . 。
生命 白 注释者 l l
克里希郡穆提
的 主人 , 自己 的光 ” ,就 要带 着 自己 的经 验教 训 去 接触 真理 ,不 借助 任何 中介 ,不轻 信不 盲从 ,还 要 去除 自己 的成 见。 所 以 ,他 既 不宣称 自己拥 有真 理 ,也 不宣 称 自
的 局 限 与 制 约 ,通 过 个 人 的 意 识 转 化 , 以获 得 单 纯 而 开 放 的 心 灵 。 他 的 智 慧 和 洞 见 不 断 吸 弓}
呼 吸被 抑 制 在 较 低 水 平 , 而 有氧 呼吸 才刚 刚 开 始 ,
0 4 图5 02 %
全 世 界 各 地 的 人 士 。 但 是 他 一 直 宣 布 他 不 是 权 威 ,他 解 散 为 他 设 立 的 “ 界 明 星 社 ” 宣 布 世 , 真理 乃 “ 路 之 国 ” 无 ,任 何 一 种 形 式 化 的宗 教 、
呼 吸 总消 耗 最 少 。
另 外 , 对 于 种 子 储
藏 , 必 须 保 证 胚 是 处 于 活 的 状 态 ,在 这 个 大 前 提 下 降 低 呼 吸 消 耗 ,而 无 氧 呼 吸 产 生 的 中 间 产 物 , 如 C H OH、 C 3 HOHCOOH ̄ 毒 害 细 胞 , 影 响 发 芽 ; 对 于 农 产 品 H C ( 花 、果 蔬 等 )要 保 鲜 的 ,则 不 宜晒 干 ,生 产 上 常 用 降 鲜 温 来延 长 保 鲜 期 。 善
个 值 时 会 促 进 无氧 呼 吸 作 用 。 所 以 , 生 产 上 把 0, 浓 度 控 制 在 4 左 的 % 右 ,在这 一浓度 下无氧
种 宗 教 ,既 非 东 方 也 非 西 方 ,他 一 直 启 发 人 们 自我 觉 察 和 探 索 ,以 及 放 下 自我 、 宗 教 与 民族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人物简介

克里希那穆提著作的翻译和传播受到了广泛关注
• 他的著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使他的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 他的著作对现代哲学、心理学和宗教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05
克里希那穆提的人物评价与争议
克里希那穆提在印度的声誉与评价
Hale Waihona Puke 克里希那穆提在印度享有很高的声誉
克里希那穆提在印度的评价存在争议
• 他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心灵导师
•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自我”是一个幻觉,是人类痛苦的根源
克里希那穆提通过自己的经历和理解阐述了“无我”的观念
• 他认为自我是一个虚构的概念,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安全感而创造的
• 摆脱自我,才能体验到真正的自由和安宁
克里希那穆提的“无我”观念对现代哲学产生了影响
• 促使人们反思自我和个体的存在,摆脱自我中心的思考方式
• 他的思想对现代宗教和文化的研究产生了启示
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价值
• 他的思想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痛苦和困惑,寻求真正的自由和安宁
• 他的思想对现代哲学、心理学和宗教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谢谢观看
T H A N K Y O U F O R WATC H I N G
Docs
• 有些人对他的思想持怀疑态度,认为他的观点过于极端
• 他的思想对印度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有些人则认为他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启示,对人生和心灵
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克里希那穆提在国际上的评价与争议
克里希那穆提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克里希那穆提在国际上的评价存在争议
• 他被认为是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和心灵导师
• 对现代心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产生了启示
克里希那穆提的“觉知”理论
克里希那穆提系列:爱与寂寞

克里希那穆提系列:爱与寂寞爱与寂寞 20 世纪最纯净的心灵,让整个世界驻足聆听的声音。
印度文明的奇葩, 20 世纪最卓越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克里希那穆提著罗若蘋译作者简介:克里希那穆提一八九五年生于印度,十三岁时由通神学会领养。
通神学会一直宣扬世界导师(world teacher)的再度降临,并且认为他就是这个世界导师。
他很快就成为坚强无畏、难以归类的导师。
他的言论和著作无法归属于哪一种宗教,既非东方也非西方,而是属于全世界。
一九二九年的八月三日,克氏宣布解散专为他设立的世界明星社,退还所有信徒的捐款,他发誓即使一无所有也不成立任何组织。
因为真理不在任何人为组织中,而纯属个人了悟,一旦落入组织,人心就开始僵化、定形、软弱、残缺。
他的另一项惊人宣布是,他否定了所有过去的通灵经验,认为一切心灵现象都是人类接受传统暗示和过去习性的策动而投射的念相。
从此,这位被选为世界导师的克里希那穆提,才真正开始光华四射。
一九三九年二次大战爆发,面对世界的动乱、人类的自相1/ 3残杀,克氏感到刺骨的哀伤以及更为超然冷静的深思,他开始探索真正的教诲,要用最简单而直接的语言带领人们进入那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这位慈悲与智慧化身的人类导师,穷其一生企图带领人们进入他所达到的境界,直到九十岁去世前都还在不停奔波。
一九八六年二月十六日晚九点整,克里希那穆提不可思议的一生结束了。
他留下来的六十册以上的著作,全是从空性流露的演讲集和讲话集,目前已经译成了 47 种语言出版。
在欧美、印度及澳洲也都有推动他志业的基金会和学校。
他们一直强调克氏教诲的重点:人人皆有能力靠自己进入自由的了悟领域,而所谓的真相、真理或道,都指向同一境界。
克里希那穆提,这位被誉为历史上旅行次数最多,晤面人数最多的世界导师,不喜欢被人们称为大师。
他虽然备受近代欧美知识分子的尊崇,然而真正体悟他教诲的人,至今寥寥无几。
目录人际关系中是否有秩序 1 人际关系中是否有秩序 2 快乐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1 快乐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2快乐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3 占有、拥有就是爱吗 1 占有、拥有就是爱吗 2 我们的生命为什么空虚 1 我们的生命为什么空虚 2 爱的可能性是一种完全逃避自我的方法 1 性是一种完全逃避自我的方法 2 性是一种完全逃避自我的方法 3 如何摆脱恐惧 1 如何摆脱恐惧 2 如何摆脱恐惧 3 如何克服寂寞我是空虚的始作俑者 1 我是空虚的始作俑者 2 寂寞是自我封闭的行动关于爱的交...3/ 3。
克里希那穆提书阅读顺序

如果您对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的书籍感兴趣,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阅读顺序:
1. 《自由之源》(The Origin of Conflict)- 这本书是克里希那穆提早期作品之一,探讨了人类内心的冲突和矛盾,以及如何走向内心的自由。
2. 《自由之心》(Freedom from the Known)- 这本书是一本广泛阐述克里希那穆提思想的入门书籍,介绍了他的观点和洞见,以及如何超越传统和条件化思维。
3. 《沉思录》(Think on These Things)- 这本书由克里希那穆提的演讲和对话整理而成,探讨了教育、社会、人类意识以及解决人类问题的途径。
4. 《塑造心灵》(The First and Last Freedom)- 这本书涵盖了克里希那穆提广泛的主题,包括自由、爱、宗教、死亡等,旨在引导读者探索并超越所谓的限制和束缚。
5. 《人与自然》(The Ending of Time)- 这是一本克里希那穆提与物理学家David Bohm的对话录,探讨了时间、意识、觉知和人类存在的本质等深刻议题。
阅读顺序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提供的书籍选择进行调整。
重要的是逐步理解和反思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克里希那穆提最经典的的名言名句

克里希那穆提最经典的的名言名句关于克里希那穆提最经典的的名言名句1、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
----《一生的》2、我认为一个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在世界上,完全不被人知道,没有名气、野心和残酷。
如果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重要,他可以活得相当快乐。
3、内心的富足比起外在的富足要困难多了。
4、Freedom from the known is death, and then you are living.从已知中解脱即死亡,然后你将涅槃重生。
----《重新认识你自己》5、空无者乃者。
----《与寂寞》6、每天都了结那些事,而第二天你的就会新鲜和年轻的。
这样的心灵不会受到伤害,而这就是天真。
7、心理上如果一直想得到确定感,就会助长恐惧。
----《生命之书》8、看看自己的成见、意见、形象、经验,看看这一切如何妨碍你听别人说话。
9、思想不但背负恐惧,也背负快乐。
10、思想是记忆的产物,也是落入时间的一种活动。
因此凡是奠基于思想的.行动,一定是受制的,而且是封闭的。
那么行动有没有可能不带着思想、时间感、算计、自我保护、谴责、辩解、否认等活动,我想你我都思考过这件事。
----《生命之书》11、反抗有两种。
一种是暴力的反抗。
这仅是对于既存的秩序不加了解的一种反作用而已。
另一种是深入的、充满了智慧的心理反抗。
有许多人反抗既存的正统规范,却又落入新的正统规范,落入了更进一步的迷惘和巧加隐饰的自溺自满之中。
----《一生的学习》12、是思想让快乐永存不朽。
13、只有当我没有比较地看着你的时候,我才能真正了解你。
14、重要的并不是问的目的是,而是要清除内在的混乱。
就像一个盲人问什么是光,如果我告诉他什么是光,他就按照他的盲目和黑暗来倾听,但是假如他能看见,那么他永远不会问什么是光这个问题,因为光就在那里。
15、当你拒绝快乐,你就拒绝了所有对美的知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里希那穆提"解放心灵教育"思想的实践审视克里希那穆提解放心灵教育思想的实践审视
克里希那穆提解放心灵教育思想的实践审视
2015-04-15
综合教育论文
克里希那穆提解放心灵教育思想的实践审视
克里希那穆提”解放心灵教育”思想的实践审视李辉(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摘要:印度教育家克里希那穆提解放心灵的教育思想对于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学校教育建设及学生培养都有着极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本文从学校建设、班级管理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对克里希那穆提解放心灵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展开进行审视与思考,希望能够为我国教育工作者带去理论上的便利和实践上的启迪。
关键词:解放心灵的教育;克里希那穆提;教育思想一、学校建设中”悠闲”而神圣氛围的培育在解放心灵教育的开展中,之所以要首先提及学校”悠闲”而神圣氛围的培育,正是基于克里希那穆提关于学校性质的论述。
因为在他看来,学校应该是一个”悠闲”的场所,学校应该成为学生的家,那么,怎么样培育这样一种”悠闲”而神圣的氛围就成为摆在学校建设方面的首要问题。
在克里希那穆提的橡树林学校的教育实践中,他多次强调学校”悠闲”而神圣氛围培育的重要性,”学校从根本上说应是一个闲暇的场所。
闲暇不是随便,不是放松和娱乐,而是从职业和压力中解脱。
只有在闲暇中,学习才是可能的,学生才能从中观察、探索和发现新事物。
”为此,他所指导的橡树林学校被安排在一个拥有宽阔草坪和橘子树的宁静山谷中。
同时,为了使学生对这种氛围感受更加直接。
他强调将这种”悠闲”而神圣的氛围渗透到班级的方方面面。
他说,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如果学生发生品行不端行为然后我们才去做出回应,标志着我们是失败的。
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在这种行为发生之前阻止它”.而这,恰恰需要
在学校甚至班级中创设一种神圣的氛围。
这是”一种特殊、有序、清晰的氛围”,并且”在这种氛围的环境中,用一切方式去关心学生,然后学生将会立刻意识到并用相应的行为进行回应。
学生的态度就像英国谚语所言,有些事就是不应该做”.总之,可以这样说,克里希那穆提”解放心灵的教育”实践的开展离不开学校”悠闲”而神圣氛围的培育,这也是克里希那穆提教育思想的独特之处。
二、班级学生管理中”原因—成效”原则的运用在阐述自己”解放心灵的教育”这一思想时,克里希那穆提常常把教师作为极其关键的角色。
在克里希那穆提的教育思想中,教师承担着交流知识和培育一代新人的双重角色。
与大多数教育者在对待学生管理上的方式所不同的是,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奖赏和惩罚对于行为塑造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是有害的”.因为禁止了对学生的奖赏和惩罚,初任教师面对学生的过错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
克里希那穆提对此向教师建议一种”原因—成效”原则,在这一原则下,学生的行为产生的结果可能对他未来的选择产生影响。
随着在班级学生管理中这一有别于奖惩的”原因—成效”原则被阐述,克里希那穆提橡树林学校的教师对这一原则在不同情境中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
例如,当学生因为在木制走廊奔跑而发出较大响声时,教师不是运用谴责、提醒以及延迟毕业等手段进行处理,而是运用”原因—成效”原则——”让学生回到他开始跑动的那个地方,用行走的方式重新走一遍。
”三、文化学习中多彩课程的设置克里希那穆提强调学习并不仅是为了进行纯学术的智力训练,而且要通过开展”活生生的,适合每个听众的具体的课程”来使学校里的所有学习者——教师和学生共同获得心灵上的绽放。
在克里希那穆提所指导的橡树林学校中,学校的课程开设可谓丰富多彩。
”基本的学术课程仍是完整的’,又增加了科学实验,并且我们配备了专业的老师来充分运用这些仪器和设备。
瑜伽、木工、音乐、戏剧以及法语课等对于渴望学习的学生都变成了可能。
艺术课包括从窑场带来的制陶老师、砂轮以及釉料。
对于学生在保龄球、插花、工艺雕塑等方面的表现令人对他们的独创性和聪明才智感到惊讶。
”总之,随着这些多彩课程的开设,学习者在理智、情感和身体上获得了完全的和谐,心灵的绽放由此自然地到来。
综上所述,我们对克里希那穆提解放心灵教育进行了实践审视。
其”解放心灵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学校教育建设和学生培养都有着极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面对当前我们学校教育中发生的种种怪现象,结合克
里希那穆提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我们不禁会问:我们的学校能不能成为一个”悠闲”而神圣的场所,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恐惧,可以敞开心灵去吸纳整合并获得智慧?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能不能建立一种真正平等的关系,在学校完全的和谐中共同成长和学习?毫无疑问,借鉴克里希那穆提”解放心灵的教育”,我们可以得出肯定的回答。
他的这一教育思想为我们解决当前的教育问题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M].张春城,唐超权,译。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2][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一生的学习[M].张南星,译。
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李辉,1986年出生,男,山西交城人,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外国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