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交通规划发展浅析
成都交通调研报告

成都交通调研报告成都交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近年来,成都市快速发展,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城市交通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成都市的交通状况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对成都市的交通进行全面调查并提出合理化的改善建议。
二、调研时间和地点调研时间: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10日调研地点:成都市中心和周边主要交通路段三、调研方法1. 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成都市中心和周边的主要交通路段进行实地考察,包括道路拥堵情况、道路建设状况、公共交通设施等。
2. 网络调研:我们通过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了解公众对成都市交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1. 道路拥堵情况:我们发现,成都市中心的部分主要道路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特别是早晚高峰时段,交通状况更加恶化。
道路拥堵导致车辆通行速度缓慢,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困扰。
2. 公共交通设施:成都市的公共交通设施相对完善,包括地铁、公交车等,但在部分线路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此外,公共交通的准点率也需要提高,以提高市民对公交出行的信任度。
3. 道路建设状况:成都市的道路建设相对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道路的宽度不足以满足车辆通行的需求,特别是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
此外,一些路段缺乏交通信号灯,严重影响交通的顺畅性。
4. 交通安全问题: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成都市的交通安全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违规停车、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普遍存在,给市民的出行安全带来了威胁。
五、改善建议1. 加强道路建设:成都市应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入,继续扩建道路,提高车道宽度,以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
在道路建设中应注重各类车辆的通行需求,特别是非机动车道的建设。
2. 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成都市应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增加地铁和公交车的运行频次,提高准点率,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同时,需要加大对公交站点和周边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使其更加便利和舒适。
3. 强化交通管理:成都市应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停车、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成都17号线发展规划方案

成都17号线发展规划方案引言成都市是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也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制定成都17号线的发展规划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成都17号线发展规划方案,并就其建设和运营进行详细阐述。
项目背景随着成都市区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加,公共交通需求也日益增加。
成都市轨道交通系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成都17号线作为其中一部分,将填补现有轨道交通网络的空白,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出行方式。
总体规划路线规划成都17号线的总长度为约80公里,共设站点35个。
其路线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经过成都市的主要交通枢纽和商业区,同时与其他轨道交通线路的换乘站点相连接。
17号线将连接成都市的中心商业区、居民区和重要市郊地区,满足不同需求群体的出行。
建设方案17号线的建设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将建设线路的东北段,包括车站和铁路轨道的铺设。
第二阶段将建设线路的中段和西南段,包括车站和轨道的扩建工程。
第三阶段将对线路进行全面的装修和设备安装,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营。
设计特点成都17号线在设计上注重提高车站的容量和乘客出行体验。
车站将采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包括宽敞的站厅、高效的安检通道和便利的出入口。
此外,成都17号线的列车将采用环保节能的技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建设与运营建设时间表根据初步规划,成都17号线的建设工程将于2025年开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预计于2030年完工。
第一阶段的建设工程将在2025年至2026年之间完成,第二阶段将在2027年至2028年间完成,第三阶段则将在2029年至2030年间完成。
设备和技术成都17号线将采用先进的列车和信号系统,以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车站和列车将配备最新的安全设备和紧急救援系统,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运营管理成都17号线将实行每日24小时的运营服务,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成都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成都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交通运输经济课程设计课程名称:交通运输经济题⽬:成都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学⽣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定稿⽇期:2010年5⽉24⽇Abstract:Based on some information and data about the study of Chengdu transportation and combing with relevant theoretical knowledge on the course of Transportation economy, this papper made the transport demand analysis and supplyanalysis of Chengdu road and railway, gave us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Chengdu's transport in the future, and completed the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for the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of Chengdu simply.摘要:本⽂参考有关学者对成都市交通运输的研究资料及数据,在交通运输经济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做了成都市道路和铁路的运输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给出了对成都市未来交通运输规模与结构的观点,并为成都市交通运输发展做了简单的战略规划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成都市道路铁路需求分析供给分析运输规模运输结构发展战略实施策略⽬录第⼀节成都市社会经济现状第⼆节成都市道路运输⼀成都市道路发展现状⼆成都市道路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三成都市道路⽹络存在的主要问题四针对问题的建议第三节成都市铁路运输⼀铁路运输在我国社会经济和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成都市铁路发展现状三成都市当前铁路运输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分析第四节成都市其他运输⽅式⼀⽔运河运⼆航空运输第五节成都市未来交通规模与结构分析⼀成都市未来交通规模分析⼆成都市未来交通结构分析第六节成都市交通发展战略与实施策略分析⼀发展战略分析⼆实施策略分析第⼀节成都市社会经济现状⽬前,四川地区已初步形成以成都为核⼼的绵阳—德阳—成都—眉⼭—乐⼭城市带,加快了川西平原城镇经济带的城市化进程,使其进⼊良性发展期。
成都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快速路专项规划)环境

成都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快速路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二次公示本)1.规划概况成都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快速路专项规划),属于成都市级针对交通运输领域快速路网的专项规划。
其规划范围涵盖了全成都市域范围,规划目的为:按照成都市“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要求,完善市域快速路网布局,提升市域高快速路网整体运行效率,服务城镇空间四级城市体系,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提供坚实的交通支撑。
具体规划目标为:到2020年,建设形成“3环15射5联”市域快速路网形,快速路通车里程约达1400公里,路网密度约9.7公里/百平方公里。
达到支撑空间结构优化,特色乡镇全覆盖,服务经济地理重塑,产业新城满覆盖的要求,更有力的支撑产业发展。
规划范围为成都市域范围,11区4市(县级市)4县,加上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府新区、简阳市,总面积14334平方公里。
规划基年:2015年;现状分析年:2016年;预测分析年:2017-2020年。
其中,“3环”为二环路、三环路和五环快速路;“15射”为沙西线、成彭快速路、货运大道、青金快速路、成金简快速路、成洛简快速路、成龙简快速路、成简快速路、成资快速路、红星路南延线、元华路南延线、双新快速路、成新蒲快速路(含蒲名路)、成温邛快速路及延伸线、成温崇快速路(含大邑连接线);“5联”为中金简快速路、金简仁快速路、金简黄快速路-籍黄快速路西延线、天温都快速路、天新邛快速路(含大邑支线)。
3环15射5联中青金快速路、成金简快速路、成龙简快速路、成洛简快速路、成简快速路、成资快速路、中金简快速路、金简黄快速路、金简仁快速路、五环快速路、成温崇快速路、成彭快速路、货运大道、沙西线、成温邛快速路及延伸线等、天新邛快速路、天温都快速路、成新蒲快速路、双新快速路等总计19条市域快速路为本次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其余快速路为成都市已有快速路。
成都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成都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成都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2013年1月22日)“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推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加快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成都主枢纽的攻坚时期。
为促进全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根据《国家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四川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市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具体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一五”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时期,全市大力推进综合交通重大项目建设,累计完成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882.5亿元。
截止“十一五”期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0843公里,公路网密度提升至171.9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了“一环八射”高速公路网络。
全市铁路总里程达569公里,铁路网密度提升至4.7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成都铁路枢纽“客内货外”分线运输体系。
双流国际机场开通国内通航城市84个、国际及地区通航城市42个,客货吞吐量位居全国机场第六、国内城市第五、西部城市第一。
建成西部规模最大的综合客运枢纽——成都东客站综合客运枢纽。
基本形成以公路为主体、铁路为骨干、航空为高端的对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市综合客货运输能力持续稳定增长。
“十一五”时期,全市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步伐。
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建成投用,开工建设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彭州支线、离堆公园支线。
全面启动中心城区连接市域二、三圈层的“九路”项目建设,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5160公里,灾后重建农村公路1833公里,农村道路通畅率达95%以上。
全市共开通市域客运班线589条,城乡客运镇通率达100%,村通率达90%以上,城乡公交线路逐步向市域二、三圈层延伸。
地铁1、2号线一期工程建成运营。
中心城区建成公交专用道371.3公里,公交线网总长878.5公里,日均客运量达370万人次。
初步建成智能交通网络基础平台,启动中心城区智能停车诱导系统试点,基本实现了城区主干道的信号联控。
成都最新城镇规划方案

成都最新城镇规划方案引言随着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面临着日益恶化的交通拥堵、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都市政府经过多年的规划研究,终于制定了最新的城镇规划方案,旨在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质。
一、交通规划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成都市政府计划在成都市区新增地铁线路。
根据规划方案,成都将增加数条地铁线路,涵盖市区及周边地区,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
此外,政府还将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并建设更多的步行街和人行天桥,以提升城市的交通便利性和人民的出行体验。
二、生态环境规划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护生态资源,成都市政府将推动城市绿地建设,并加大在城市周边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
在城市规划中,将增加绿化面积,并建设更多的公园和休闲场所,以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供市民们休闲娱乐。
此外,政府还将加大对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扩张规划为了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成都市政府决定推动城市的扩张,并合理规划城市拓展的方向。
根据规划方案,将建设一批新的住宅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同时,将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燃气等,以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四、产业规划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成都市政府将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
在规划方案中,将继续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落户成都。
此外,政府还将加强对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并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以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五、教育规划为了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成都市政府将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在规划方案中,将建设一批优质学校和教育综合体,以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资源。
同时,政府还将加大对教育人才的培养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教育人才来成都工作和发展。
成都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快速路专项规划)环境

1. 规划概况成都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快速路专项规划),属于成都市级针对交通运输领域快速路网的专项规划。
其规划范围涵盖了全成都市域范围,规划目的为:按照成都市“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要求,完善市域快速路网布局,提升市域高快速路网整体运行效率,服务城镇空间四级城市体系,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提供坚实的交通支撑。
具体规划目标为:到2022 年,建设形成“3环15 射5 联”市域快速路网形,快速路通车里程约达1400 公里,路网密度约9.7 公里/百平方公里。
达到支撑空间结构优化,特色乡镇全覆盖,服务经济地理重塑,产业新城满覆盖的要求,更有力的支撑产业发展。
规划范围为成都市域范围,11 区4 市(县级市)4 县,加之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辟区、天府新区、简阳市,总面积14334 平方公里。
规划基年:2022 年;现状分析年:2022 年;预测分析年:2022-2022 年。
其中,“3 环”为二环路、三环路和五环快速路;“15 射”为沙西线、成彭快速路、货运大道、青金快速路、成金简快速路、成洛简快速路、成龙简快速路、成简快速路、成资快速路、红星路南延线、元华路南延线、双新快速路、成新蒲快速路(含蒲名路)、成温邛快速路及延伸线、成温崇快速路(含大邑连接线);“5联”为中金简快速路、金简仁快速路、金简黄快速路-籍黄快速路西延线、天温都快速路、天新邛快速路(含大邑支线)。
3 环15 射5 联中青金快速路、成金简快速路、成龙简快速路、成洛简快速路、成简快速路、成资快速路、中金简快速路、金简黄快速路、金简仁快速路、五环快速路、成温崇快速路、成彭快速路、货运大道、沙西线、成温邛快速路及延伸线等、天新邛快速路、天温都快速路、成新蒲快速路、双新快速路等总计19 条市域快速路为本次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其余快速路为成都市已有快速路。
2. 规划分析本规划符合国家以及成都市产业政策的要求;规划内容、目的及环境保护要求与国家“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四川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四川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等上层规划相符合;同时本规划与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2-2022)、成都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成都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2022-2022)等同层和同类规划在项目建设时序、投资安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相协调。
成都西站周边规划方案

成都西站周边规划方案1. 引言成都西站位于成都市郊区,是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随着成都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成都西站周边地区也需要做出相应规划,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人流和车流。
本文将探讨成都西站周边的规划方案,以提供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2. 目标本次规划的目标是通过优化交通、改善环境、提升生活品质,使成都西站周边地区成为一个现代化、便利的交通中心。
3. 交通规划成都西站的交通系统需要进行优化和扩建,以满足未来人流和车流的增长。
3.1 公共交通在公共交通方面,可以考虑增加地铁线路,连接成都西站与市区各主要区域。
此外,可以增加公交线路,提高公交车频次,以提供更好的交通选择。
3.2 道路规划为了减少交通拥堵,可以考虑在成都西站周边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和主干道,以便快速连接周边城市和旅游景点。
此外,需要规划并修建更多的停车场,以方便来往乘客的停车需求。
4. 建筑规划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便利性,成都西站周边地区需要考虑建设一些商业中心、酒店和住宅区。
4.1 商业中心建设商业中心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业机会和投资,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并满足乘客在出行过程中的购物和餐饮需求。
4.2 酒店成都西站周边地区需要建设更多的酒店,以满足来往旅客的住宿需求。
这些酒店可以分为高档酒店、中档酒店和经济型酒店,以提供不同价格和服务水平的选择。
4.3 住宅区建设一些住宅区可以让乘客在离开车站后有一个舒适的家。
这些住宅区可以包括公寓、别墅和社区设施,以满足不同家庭类型的需求。
5. 环境改善为了提升成都西站周边地区的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有必要进行环境改善工作。
5.1 绿化带建设建设绿化带可以增加成都西站周边地区的绿色面积,提供更多的休闲和娱乐空间,并改善空气质量。
5.2 垃圾处理为了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可以建设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设施,例如垃圾分类设施和焚烧炉,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6. 安全保障为了确保成都西站周边地区的安全,有必要进行安全规划和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成都城市和交通特征分析
成都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成都市中心区城市交通发展特征分析
成都市交通发展影响与动力分析
成都——交通发展影响与动力分析
“成都”变“成堵”?
影响分析 交通供需矛盾加大 公共交通系统发展滞后 慢行交通发展不受重视 道路规划与建设滞后 机动车停车场缺乏 动力分析 偿还历史欠账 支持城市跨越发展 田园城市和可持续发展 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建成区面积 (km2)
61.0 129.0 383.0 395.49 427.7
建设用地 (km2)
43.7 129.0 309.1 327.85 318.7
道路用地
占地(km2) 4.3 13.9 51.0 — — 比重 (%) 9.8 10.8 16.5 — —
1983 1995 2003 2005 2008
“私车第三城”的无奈
成都——城市道路交通
年份 道路总里程 (km) 道路面积(万 m2 ) 人均道路面积 (km) 道路网密度 (km/km2) 道路面积率 (%) 1950 127 89 0.79 7.06 4.94 1957 221 152 0.93 6.31 4.34 1965 289 229 1.21 8.03 6.36 1978 319 293 1.28 5.6 5.14 1990 423 450 1.6 5.72 6.08 1995 698 890 2.89 5.41 6.8 2000 1058 1559 4.64 5.09 7.5 2003 2229 4602 10.17 5.82 12.02 2012 2797 7441 8.57 6.73 13.65
数量(万) 常住人口 1404.76 增加量(万) 293.91 增加比例(%) 17.5 年增长率(%) 2.4
成都规模巨大发展 极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区
土地GDP产 机动车密度 客流量(人 出率(万元 (辆/km2) 次/km2) 2 /km ) 255 1341 4459 7547 10999 — 1210 1998 2189 2509 — 23191 28433 36945 47382
第三产业
总人口(万 人)
市区人口 (万人)
243
(沪)
221.4 544 670.43
960.4 1003.6 1044.31 1082.03 1139.63 1149.07 1173.35
301.5 — 452.57 482.07 520.86 535.15 554.18
1190 17801.02 19500.60 125 北京市 1870.80
混合状 方格状 图 2-3a 八十年代成都早期工业区布局示意图
环状
图 2-4 三个商业区空间布局与交通路网关系示意图
图2-3b 成都中心城土地利用现状图
3
问题与解决对策
问题分析 对策分析
成都—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相互影响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高密度交通系统之间的矛盾 城市密度与城市交通系统之间的矛盾 城市空间形态与交通系统之间的问题 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部分脱节
就业密度 (岗位数 /km2) 1850 3319 4332 6994 7485
1978
4856 5745 5331
2000 2003
成都人口密度情况 2010 533.01
598
8913
-
-
5083
-
1
成都城市和交通特征分析
成都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成都市中心区城市交通发展特征分析
成都市交通发展影响与动力分析
250.5 307.9 452.6 482.07 501.2
城市交通系统变化 空间可达性改变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居民活动特征改变
土地利用格局改变
土地利用特征改变
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形态作用关系示意图
交通方式改进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
1) 步行、人力车促使团状城市形成 2) 自行车和公交促使星状城市向单中心圈层状城市演化 3) 公交和小汽车促使单中心城市向非均衡布局形态演化
私家车 7.9
人均出行时耗 人均出行距离 (千米) (分钟) 31.2 5.2
58.4
36.1 36 29
12.5
54.5 51.5 40.1
27.7
5.9 9.5 14.8
1.4
3.5 3 16.1
28
21.7 23.1 35.6
3.88
3.45 4.52 7.55
2013年4月26日,记者从市交管局获悉,截至4月21日,成都全市机动车 保有量达313.65万辆,其中城区120万余辆;全市汽车保有量233.5万辆 (其中城区114.18万辆),仅次于北京。
道路等级 主干道 主干道 主干道 快速路 高速路 主干道 主干道 主干道 主干道 主干道 主干道
成都——城市公共交通
2010年,成都地铁正式通车,但是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的分担率还很低,在规划层面 需要有重大的发展;2013年,成都建成了二环BRT,运营一年以来,成都二环BRT的日均 载客量已经达到30万人次,几乎达到了中等运量的轨道交通的运量,快速公交成为了一个 成都公交发展的一个重点。 成都市快速轨道交通运营与近期建设线路一览表(2013)年)
深圳市 广州市 13551.21 15420.14
7.7%532 (京) 11.6% 10.5%
153.18
859.07
(广东1) (广东2)
12950.08 14500.23
2371.01 天津市 12885.18182.29 14370.16 4502.60
重庆市
苏州市 12011.65 13015.70
1007.67 (津) 12.5%
9.8%
1181.05 2233.03
267.78
2001.79
(江苏1)
7
8 9 10
11459.00 12656.69
12.3%
(渝)
5555.13 成都市 8138.94 285.1 9108.89 8138.94
杭州市 武汉市 8003.82 7803.98
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汇报
成都市城市发展与交通系统关系简析
——关于西部之心“交通先行”战略的前世今生
2014-6-10
研究框架
1 成都城市和交通特征分析
成都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成都市中心区城市交通发展特征分析 成都市交通发展影响与动力分析
2
成都市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
交通方式改进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 成都城市特征与交通发展关系
3
问题与解决对策
问题分析
对策分析
1
成都城市和交通特征分析
成都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成都市中心区城市交通发展特征分析 成都市交通发展影响与动力分析
独一无二的天府之国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在中国偌大的历史版图上, 成都唯一一座建城以来城址以及名称从未更改的城市。1982年2月15日, 成都成功跻身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行列。被世人奉为“天府之国”。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15000 10000 1990 5000 0 1995
中心城区人 口(万人) 123.35 161.05 180.63 197.58 228.91
建成区面积 人口密度 (km2) (人/km2) 57 74 129 208 383 3448 4421 人口密度(人 /平
方公里)
线路名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 成都地铁1号线南延线 成都地铁2号线 成都地铁2号线东延线 成都地铁3号线一期 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 成都地铁7号线 成都地铁10号线 全长 18km 5.42km 31km 10.8km 20.35km 22.4km 运营状态 运营 预计2015年3月正式投入试运营 运营 2014年底前投入运营 2015年底前投入运营 2015年底前投入运营 建设中 建设中 起讫站 升仙湖、世纪城 天府三街、华阳 犀浦、成都行政学院 林家大堰、龙泉东 红牌楼南、天回镇南 公平、沙河
/website/jt/jtxx.html
2
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
交通方式改进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
成都城市特征与交通发展关系
交通方式改进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
一方面,城市交通方式的改进和道路网络的建设引起整个城市空间可达性 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土地利用的开发,使得城市的空间分布得到基本 确定。
2480.9 2785.3 (四川1) 10.1%
10.0% 8.0%
348.1
9000.00 8343.52
3790.6
(湖北1) (浙江1)
4000.3
成都——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成都常住人口居副 省级市首位,达到1404.76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超过500万。 2010年成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
悠 久 历 史
繁 荣 现 在
崭新 未 来
北 改
成都,别称“蓉城”、“锦城”,简
称“蓉”、“成”。是国家历史文化名 城,物产丰富,享有“天府之国”美誉。
成都现已 成为西部中心城市,西部政治、 商贸、科技、通信、文化、教育、交通、 经济、军事、金融中心,享有“西部之 心”美誉。 2012年,成都入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城 市。
道路区位
环路
三横
三纵
成都市都市区主干路网结构功能 道路名称 道路功能 一环 环路转换 二环 环路转换 环路转换 2.5环 三环 过境与环路转换 四环(绕城高速) 过境交通 新华大道沿线 横向穿城通过 蜀都大道沿线 横向穿城通过 滨江路沿线 横向穿城通过 东城根街沿线 纵向穿城通过 人民路沿线 纵向穿城通过 红星路沿线 纵向穿城通过
表3-1 成都市土地利用结构比较 工业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