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案例报告

合集下载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在大学新生入学的初期,很多学生会面临着学习适应不良的问题,他们需要在一个新的环境中重新适应学习和生活。

本文主要通过一个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来探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咨询和帮助。

案例描述:小张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大一新生,他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成绩一直很好,但是进入大学后,他面对着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感到非常困惑和焦虑。

他在大学的课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对于一些专业课程的学习感到非常吃力,同时也面临着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困难,他感到很孤独。

小张在家乡的时候,父母一直是他的学业的支持者和指导者,但是现在他感到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无法很好地适应。

咨询过程:小张着手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主动去找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在咨询师的引导下,他描述了自己的困惑和焦虑感。

咨询师首先通过倾听和问询的方式帮助小张表达了自己的困难和感受,然后针对小张所描述的问题,采取了以下的咨询流程:1. 确认问题:咨询师通过和小张的交流,确认了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学习压力大,适应新环境困难,和同学交流困难等。

2. 探索原因:咨询师和小张一起探讨了导致他学习适应不良的原因,包括学习内容的难度,与同学的交流不畅,家庭支持的缺失等。

3. 解决方案:咨询师帮助小张制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调整学习计划,加强学习方法的培养,多参加社团活动和校园活动以促进和同学的交流,同时也建议小张在自己的学业和生活中加强家庭联系,寻求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4. 落实方案:咨询师和小张一起制定了具体的落实方案,并且在咨询的过程中对他进行了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克服适应障碍。

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和努力,小张逐渐调整了自己的学习状态,改善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通过学校提供的辅导帮助,他也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他逐渐适应了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启示:通过这个案例的咨询,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需要学校和社会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1782016年/第二十八期/十月(上)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付霞(天津城建大学天津300384)摘要因适应不良导致焦虑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现象。

求助者在大一下学期出现了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人际交往不适、焦虑烦躁、失眠等问题,内心烦躁前来咨询,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采用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逐渐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经过5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况基本消失,能愉快地生活和学习。

咨询结束后半年,求助者已充分融入大学生活,成绩优秀,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人际关系良好。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不良一般心理问题认知疗法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6.10.085A Case Report of a Case of College Freshmen Maladjustment ProblemFU Xia(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Tianjin 300384)Abstract As a result of maladjustment,anxiety is a common psychological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Patient appeared mo-odiness,interest,and interpersonal problem such as discomfort,anxiety,irritability,insomnia in the next semester freshman ,He was upset for consultation,,He was diagnosed with general psychological ing Baker and Remy cognitive ther-apy changed the patient's mistake cognition.After 5times consulting,patient's anxiety disappeared ,can live and study happily.After half a year,patient had 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university life,took an active part in community activities,had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Keywords college freshmen;maladjustment;general psychological problems;cognitive therapy 1一般资料求助者,男,20岁,汉族,大一新生,独生子,从小学习成绩非常优秀。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案例报告

Ke r s y wo d :maaj s n ;rai h rp ldu t t e ly tea y;c g iv e a irtea y me t o nt eb h vo h rp i
暴 躁 , 亲 争 强 好 胜 , 母 之 间 争 吵 不 断 。 人 学 体 检 母 父
1 临 床 资 料
s n iiiy, a d te s ma i ymp 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 e d c n n o e stvt n h o tc s t m fh a a he a d i s mni. Sh s dag s d a ne a s c lgc lpr b e a e wa i no e sge r lp y hoo ia o l m. Sh e
A c s e o to ldut n f r sma a erp r n maa j sme to eh n f
L U H a —i g I il n
( i nI train lUnvri ,Xi n,S a n i 71 0 7 C ia X ' nen t a iest a o y ' a h a x , 0 7 hn )
摘 要 : 助 者 不 能 接 受 理 想 和现 实 的 差 距 , 习 上缺 乏 动 力 , 求 学 自我 评 价 降低 , 避 人 际 交 往 , 明 显 的 焦 虑 、 郁 情 回 有 抑
绪, 有人 际 关 系 敏 感 和 头 痛 、 眠 等 躯 体 症 状 , 断 为 一 般 心 理 问 题 。采 用 现 实疗 法 和 认 知 一行 为 疗 法 。经 过 4次 失 诊 咨 询 , 体 症 状 得 以缓 解 , 际 关 系 显 著 改 善 , 躯 人 自信 心 明显 增 强 , 理 适 应 能 力 有 了 很 大 提 高 。 心 关 键 词 : 应 不 良 ; 实疗 法 ; 知一 为 疗 法 适 现 认 行 中 图分 类 号 : 3 5 R 9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8 4 2 1 ) 4— 2 7— 3 10 4 9 (0 0 0 0 8 0

[心理学]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

[心理学]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

[心理学]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
案例描述:
小李是一名大一新生,从小到大一直在家里生活,从未离开过父母,来到大学后,他感到非常不适应。

他认为大学生活对他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没有父母的陪伴让他感到非常孤独和无助。

他开始表现出很多适应不良的行为,包括:缺乏自信,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等。

咨询方案:
小李前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处求助,并接受了心理咨询。

咨询师首先进行了心理评估,确认小李存在适应不良的症状,并通过充分了解小李的情况,制定了以下的咨询方案:
1.情绪治疗:咨询师建议小李参加一些情绪管理的课程,加强
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提高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

2.自我认知治疗:通过教育小李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学习如何
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并通过自我反省来提高自己的自我意识和认知水平,帮助他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3.行为疗法:建立小李适应校园生活的行为计划,例如参加学
校社团,多结交朋友,参加各种活动,加强运动,调适饮食,保证早睡早起等。

4.家庭沟通:咨询师与小李父母进行了沟通,介绍了小李的学
习和生活状况,并向他们推荐了一些支持他儿子适应校园生活的方法。

治疗效果:
小李在经过咨询师的指导和治疗后,逐渐恢复了自信,食欲和睡眠也逐渐正常。

他参加了学校的篮球队,更多结交了新朋友,并且参加各种活动,学会了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在不同的场合中逐渐自信起来,他也向父母和家人更加开放地沟通,他觉得自己越来越适应了校园生活。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咨询案例报告

询师通过收集一般资料 , 有针对性地做 心理测验 , 与求助者 商定 了阶段性的咨询 目标 。咨询师主要使 用合理情 绪疗法 ,
支持 求助 者 面对 现 实 , 分 析 不 合 理信 念 , 帮 助 他认 清 问题 的原 因 。通 过 五 次 咨 询 , 咨 询 师 协 助 求助 者 逐 步 改 变不 合 理 信 念, 学 习新 的 合理 的 思 维方 式 , 求助 者 情 绪 困扰 明 显缓 解 。
湖 北函授 大学学报 ( 2 0 1 5 ) 第2 8卷 第 1 6期 总第 1 5 8期

例 大 学 新 生 适 应 不 良咨询 案例 报 告
刘 军
(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 院 , 广东广州 5 1 0 0 0 6 )
[ 摘
要] 本文对一例 因进入大学两月以来睡眠质量 下降, 学习兴趣 下降而引起情绪 困扰 的求助者进行 咨询。咨
黄某 为足月 顺产 , 发 育正 常 , 身 体健 康 , 无重 大 躯体 疾病 史, 母亲孕 、 产期及哺乳期未服用药物 。小学与 中学成 绩优秀 , 其父母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其儿子。 自己对学 习要 求严 格 , 成 绩一直名列前茅 , 但高考那年未考入心仪 的重点大学后选择 复 读一年 , 未如愿 , 后 听 从 父母 劝 告 , 入 读 广 州 某 一 般 高 校 。进 入 大学后 , 开始集体生活。 四、 观 察 和 收 集 到 的 其他 资 料 黄某来咨询时 , 精 神疲惫 , 衣 着得体 , 眉 头紧锁 , 言 语表达 清晰且有条理 , 谈 及学 校生活 中语 速加 快 , 无 幻觉 、 妄想 , 无智 力障碍 , 自知力完整 , 有明确求助要求 。 心理测验结果 : S C L一 9 0 : 躯体 化 2 . 0 , 强迫症状 1 . 2 , 人 际 关系敏感 3 . 6 , 抑郁 2 . 0, 焦虑 3 . 0 , 敌对 1 . 2 , 恐怖 1 . 2 , 偏执 1 . 0 , 精神病性 1 . 2 , 其他 1 . 5 , 总分 1 8 5 , 阳性项 目数 4 4个 , 该测验 结果显示躯体化 , 人 际敏感 , 抑郁 , 焦虑因子分 高于常模 。S A S : 5 4分 , 表示轻度焦虑 。S D S : 5 9分 , 表示轻度抑郁 。 征得 黄某 同意下 , 向其舍友 了解本人情况 , 性格 内向 , 与班 上同学关 系一般 , 不爱讲 话 , 也很少 与外界交 往 , 学 习很 用功 , 晚上九点左右休息 , 半夜易醒 。 五、 评 估 与 诊 断 根据病与非病三原 则 , 来 访者 主观与客 观现实 一致 , 知情

一例大学生入学适应不良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入学适应不良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入学适应不良案例报告F1407 解红勤新生军训完顺利过渡到学习生活之中,2014年12月份,我班郭同学找我要求请假,说近一个多月来情绪低落、头痛、心慌,担心期末考试,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有所下降,食欲下降,睡眠不好,很晚才能入睡.我详细询问情况如下:新生入学,军训完之后,10月中旬正式上课后,我总以为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里应该有很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表现,没想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我觉得同学都自顾自地学习、生活,宿舍里的气氛也很压抑,互相之间好像都冷冰冰的,自尊心也迫使我不愿主动与同学交往,寂寞与孤独使我越发怀念以前的高中生活。

总是忐忑不安,觉得别的同学在背地里说自己的坏话,担心老师不认可自己等等。

学习上的优势也不再显现,现在虽然还没考试,但从回答问题和做作业上就感到自己成绩在班上只能算中等,比我成绩好、知识面宽的大有人在,以前的自信荡然无存,为此感到很痛苦。

近一个多月常感到头痛和入睡困难,心里很着急,怕影响学习,但越急越不行,注意力集中不了,虽然还能坚持学习,但效率很差,有时觉得自己都快撑不下去了,总想回家。

我也不甘心就这么认输,所以就来找老师,希望能得到帮助。

与其他同学聊天反映:该同学好胜心强,追求完美,敏感,多虑,遇事过于细致严肃,易从消极方向进行归因,随着学习内容的拓展,难度加深,加之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干扰,使得曾经是学习尖子生的这位同学,变得不爱说话,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在宿舍呆得时间比较长,喜欢一个人听音乐,不爱和同学聊天,经常错过吃饭时间。

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不太集中。

根据观察及资料的收集,郭同学是个性较内向,情绪不稳定,适应外界环境能力较差,不安于现状,易产生内心冲突,对自己要求很高。

目前情绪状况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人际关系、睡眠等方面产生了影响。

需要老师的关心开导和同学们的友爱帮助。

通过和郭同学的谈话,了解到她以前上高中的时候,上课都有重点的看,老师会指引,成绩特别好,一直受老师的重视,可因为紧张高考失控考砸。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1. 案例背景张小娜是一名大一新生,就读于一所普通高校。

她平时成绩优秀,在高中时期获得过多次奖学金,进入大学后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心仪的专业。

开学后,她逐渐出现了学习适应不良的情况,成绩下滑严重,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大。

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2. 咨询过程张小娜在咨询中描述了自己的情况。

她表示自己进入大学后,课程内容的难度增加,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都需要进行适应。

她曾经尝试过自学和请教同学,但效果都不明显。

她感到很沮丧,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她还提到,她曾经非常自律和积极向上,但进入大学后却变得懒散和消极,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咨询师在了解张小娜的情况后,对她进行了分析和指导。

咨询师提出张小娜需要调整心态和对待学习的态度。

进入大学后,学生们面临的挑战会比高中时期增加,需要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注重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咨询师鼓励张小娜寻找学习的乐趣,建议她尝试一些新的学习方法,如多看一些实践案例,参加一些学术讨论,与专业的老师和同学多交流等。

咨询师也建议她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有计划地复习和做练习,避免焦虑和压力过大。

咨询师提出张小娜需要寻求帮助和支持。

大学的学习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学生们可以从老师、同学和学习辅导中心等渠道获取帮助和支持。

咨询师鼓励张小娜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并与同学组织学习小组,互相帮助和配合。

咨询师还介绍了学习辅导中心和图书馆等学习资源,提醒她利用这些资源来完善自己的学习能力。

3. 咨询结果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张小娜逐渐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学习态度。

她开始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问题,并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

她主动参加学术讨论,并与同学们一起组织学习小组,相互讨论和解决问题。

她也更加主动地向老师请教问题,并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进行自习和复习。

她的学习成绩逐渐有所提高,心理压力也减轻了很多。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Journal of Guangzhou Police College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No.1,2012总第83期Sum83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宋晓明内容摘要:本案例采用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解决大学新生因适应不良所致的情绪障碍问题。

并采用自我管理技术同来访者协商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

通过咨询和评估,来访者的负性情绪、躯体化症状及社会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大学生适应不良合理情绪疗法自我管理技术一、一般资料徐某,女,20岁,汉族,来自江西某县,父母亲都在机关单位工作,大学一年级学生。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近两星期感到寂寞、孤独、心烦,常伴有头痛、胸闷、食欲减退。

个人陈述:2008年9月刚入学时,对新的环境感到很新鲜,忙于安顿自己的新生活,充满期望和热情。

军训虽然较辛苦,体力消耗大,但心情愉快,和同学关系也融洽。

正式上课后,学校有很多的社团组织,自己很积极地参加,在学生会见习,这期间自己的热情一直很高,后来,有位师姐冷不丁的一句“你整天在别人后面屁颠屁颠的有意思吗”,几乎将来访者的热情浇灭,加上在见习期间遇到的一些委屈,来访者感到一下失去了动力,后来退出了学生会的见习和竞选。

宿舍里的气氛很压抑,大家都自顾自地学习、生活,还有一位同学很难相处。

来访者感到大学里的人和以前自己的朋友很不一样,感到大家都很冷漠,心里话无人倾诉,寂寞与孤独使她越发怀念高中生活,更怀念和高中好友之间的情谊。

说到和好友的现状,来访者哽咽了,觉得自己对好友的落榜负有责任,为自己当初的一点私心而没有拉好友一把感到很内疚。

学习也让自己不满意,因为有一位女生无论做哪一个动作都比自己做得好,心里感到很不甘心,也感到很挫败,因为高三时候自己的成绩总是班上最好的。

来访者还感到该女生有意排挤自己,因为有次班级活动该女生通知了自己的室友却没有通知自己。

来访者很想刻苦训练,但是每次都会受到那位优秀女生的影响,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完成动作,无法体现自己的真实水平,心里很焦急、苦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2622 更新时间:2011-8-18摘要:在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转变的过渡时期 ,大学新生会产生诸多不适应和矛盾困惑。

本文在分析大学新生刘某适应不良的表现以及内心矛盾困惑的基础上 ,提出了大学新生尽快适应新生活的心理调适的方法。

关键词:新生适应不良一般心理问题情绪ABC理论一般资料刘某,女,21岁,某大学二年级化工系学生。

爱好写作。

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父母均为企业职员,自小对刘某要求严格。

刘某为家中独女。

刘某小学时成绩优秀,其父母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女儿。

到中学后,成绩不如从前。

由于高考时没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在新的学校适应不良前来就诊。

一、求助者主诉这是什么学校啊?就跟高中似的,要求我们上晚自习,新校区周围什么都没有,学校的配套设施也不全。

还有,学习气氛一点都不好,班上的学生经常逃课、不上晚自习、谈恋爱,没人学习。

我很看不惯他们这样的做法。

感觉自己被骗了一样,那些同学的高考分数比我低那么多,好像还有一些没有上线的也都进来了。

以前跟我一起的朋友最次的都去了工大这样的本科院校。

每次听她们说她们学习有多紧张,大学的生活有多么的丰富,我就很难过。

我觉得自己一直都是一个不错的学生,以前成绩一直在中上,我应该在一个学习氛围很好的大学里,不知道怎么就来到了这样一所破学校。

我以前在高中的时候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现在也没有人关注我这些了,我也懒得写东西了。

我觉得自己十分的堕落。

这段时间,我根本不能好好学习。

我真是受不了,想回去复读,可是担心压力太大,也怕自己来年考不好,可在这边又待不下去,真是烦恼。

现在和宿舍同学的关系也不是很好,真不知道怎么办。

现在,除非天气突然变得很好,或者家里有重大喜事,以及老同学来找我玩以外,我都高兴不起来。

我都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一个学期了,觉得很难受,希望可以得到帮助。

二、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的反应:求助者父母:女儿自小成绩就不错,很好强,家里对她期望很高,高考时可能发挥不好,没能上一本线,连本科线都没上,录取时家里气氛很沉重,但听说这所学校的就业情况很好,还是让她去读了。

可实际情况好像不是太好,她回家总说学校的不好,说自己学不进去,为此也骂过她几次,但还是不见效,听说学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而且这种情况可以来做心理咨询,所以就带她来看看。

咨询师的观察:刘某来咨询时,衣着得体,皱着眉头,话说到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时语速很快,语气中带有很多无奈带有焦虑的情绪反映。

在说明情况时反复说明自己不应该待在现在的学校。

心理检测结果:选择测验为SDS,检测结果总粗分为45分,标准分为56。

三、评估与诊断根据临床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结合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同意,属于主动求医,自知力完整,属于心理正常的范围。

而且求助者的不良情绪是由对新环境的适应不良所引起,间断性出现不良情绪反映半年,在偶尔的新刺激下可以自行缓解,未发生泛化。

而且依据心理测验分数,所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带有抑郁情绪。

1、鉴别诊断:(1)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刘某的心理问题是由对新环境的适应不良所引起,并未发生泛化,因此排除严重心理问题的可能。

(2)与焦虑神经症相鉴别:刘某的心理问题与现实的生活环境有关,并且含有道德色彩,属于常型冲突,可排除神经症的可能,加之刘某未出现运动神经系统不安和植物神经系统的障碍,因此排除焦虑性神经症的诊断。

(3)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刘某的心理问题与其现实的生活环境有关,并且含有道德色彩,属于常型冲突,加之刘某抑郁情绪的持续时间不长,因此可以排除抑郁性神经症的可能。

2、求助者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新环境适应不良(2)认知偏差(3)带有抑郁情绪四、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同家长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降低刘某的抑郁情绪,使求助者适应新的环境,改善其认知偏差,恢复原有的兴趣,改善现在的人际关系。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发展。

五、咨询方案的制定1、主要咨询方法及使用原则(1)合理情绪里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又称“理性情绪疗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们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评价和解释。

结合求助者自身的情况,其心理问题主要由对新的生活适应不良引起,而引起适应不良主要是因为求助者认为现实的情况不符合自己的期待,这样的期待是在求助者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

其中存在着认知偏差或不合理的因素。

加之求助者的情况被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伴有抑郁情绪,以及她求助愿望强烈,都比较适合采用如上的咨询方法。

2、双方权利和义务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的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1)遵守执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3、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六、咨询过程咨询阶段大致分为:1、心理诊断阶段2、领悟阶段3、修通阶段4、再教育阶段具体咨询过程:第一阶段:心理诊断阶段目的:(1)了解刘某基本情况(2)与刘某建立良好咨询关系(3)探寻改变意愿(4)初步探讨刘某的主要问题(5)向刘某初步介绍情绪ABC理论方法:会谈过程(1) 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有关事项与规则。

(2) 与刘某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寻其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3) 向刘某介绍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ABC理论,其主要观点是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

与刘某一起明确她的问题,初步澄清求助者目前的心理状态C,以及使她产生这样心理问题的现实原因A(即对新环境的反感),并对二者之间的认知因素B进行初步分析。

小结:该求助者有很强烈的改变意愿,经过会谈初步明确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明确了ABC理论,初步了解了她的心理问题可能是由自己的错误观念所引起。

第二阶段:领悟阶段目的:(1)加深咨询关系。

(2)进一步明确刘某不合理信念,初步改变求助者认知偏差。

方法:会谈过程:在前一次咨询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对照埃利斯对不合理情绪的归类,刘某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如果事情并非己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事情。

在刘某看来,只有考上好的大学才算是成功的表现,因为没有考上好的大学所以产生了挫败感,并由此导致了抑郁情绪;②不愉快的事总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因素所致,不是自己所能支配和控制的,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带来的困扰也无法改变。

在刘某看来,引起她情绪困扰的原因就是学校的学习气氛不好,并且她认为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她的消极情绪也无法改变并持续的困扰着她;③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决定了她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

刘某认为她曾经是一个怎样的人,现在也应该是,而丝毫没有考虑到新的环境或许向她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刘某的信念中确有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的非理性观念特征。

在这一阶段,应使刘某确信是自己的信念导致了现在的心理问题,自己只有改变不合理信念,才能消除目前的不良情绪。

为了检测求助者是否领悟,让她自己举例进一步说明自己问题的根源。

小结:刘某已经说明了自己现在的问题是由于自己存在一些过分偏激的想法,认识到自己对现在的环境有很多负性的评价,对自己的同学也抱有很多的偏见,也就是这样的观念,使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都很不愉快。

她还举例说:“我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是觉得事情都要很完美才可以,否则就会觉得很不舒服,有时候确实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想法,这令我很苦恼,因为生活中总是有那么多不尽人意。

尤其是自己上了大学以后,更是觉得我的生活糟透了。

可是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第三阶段:修通阶段目的:修正刘某的不合理信念方法:会谈、家庭作业过程:与刘某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并为其改变不合理信念提供指导。

在咨询结束时向刘某布置家庭作业完成RSA自我分析报告。

咨询师:你都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一些不合理的观念了,有试着去改变吗?刘某:虽然知道有些想法很不合理,可是,我觉得那样也没什么不对的呀!每个人都不一样,追求良好的学习环境没错啊!咨询师:你的意思是,为了追求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自己的同学就必须跟自己一样努力,学校就必须为你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是这样的吗?刘某:没什么不对啊!每个人来到大学里就是为了学习知识的,既然这样,就应该无条件的好好学习,学校既然都招生了,就应该对自己的学生负责,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否则就不要招生。

咨询师:你刚才说,每个人来到大学里就是为了学习知识,这是你自己认为还是别的同学也这样想?刘某:(沉默)我觉得就应该是这样的。

咨询师:你说是你觉的,可是别人是不是也这样想呢?刘某:(沉默)但是他们的做法我很不喜欢啊!咨询师:你的意思是,你来到大学希望能好好学习,为了让你开心的学习,所以别的同学也必须跟你想的一样吗?刘某:(沉默)咨询师:他们平时的行为会妨碍到你吗?刘某:这到不会,就是很看不惯,接着心情就会不好,影响自己的学习。

咨询师:其实大学很不同于中学,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除了学习,还能从很多方面完善自己,当然了,我并不是说你喜欢学习是不对的。

只是你想想,别的同学或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说他们会觉得在大学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很重要之类的。

你说呢?刘某:确实是的,我们宿舍有个同学就是学生会的,特别喜欢交际,还说过要趁大学三年好好培养自己与人相处的能力。

其实这女生也不错,就是平时老忙着其他的事情,都不看书,我看了很不舒服。

咨询师:是啊,既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目标,那你还会要求你的同学跟你一样了吗?刘某:这样想,那我也没什么可气的了。

但是想到我中学时的朋友都在很好的学校,会觉得很自卑,又很委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