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影响分析
存款保险制度对河北省辖区银行的影响

求意见 工作 已圆满 完成 ,制度 出台前 的各 项准备 X - 作 已经就
绪 。存 款 保 险 制度 即将 建 立 , 会 给 河 北 省 的银 行 业 带 来 机 遇 的
同时, 也会造 成一 定的风险 。本文主要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对 河
北省银行的影响, 以便 实现 河 北 省银 行 业 长远 发 展 。
金, 当成 员机 构发生经营危机 或面临破产倒 闭时 , 存款 保险机 构 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 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 从 而保护存款人利益 , 维护银行信用 , 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 2 0 1 4年 1 1月 3 0日, 中国发布 《 存款保 险条例 ( 征求意见稿) 》 ,
中图分类号: F 8 3 文献标识码 : A
收 录 日期 : 2 0 1 5 年 2月 1 5日 存 款 保 险 制 度 一 种 金 融 保 障制 度 , 是 指 由符 合 条 件 的各 类 存 款 性 金 融 机 构 集 中 起 来 建 立 一个 保 险 机 构 , 各 存 款 机 构 作 为 投 保 人 按 一 定 存 款 比例 向其 缴 纳 保 险 费 , 建 立 存 款 保 险 准 备
3 、 通过监管提 高银行的经营效率, 有效 处理 问题银行 。一 方面存款保 险制度能够降低挤 兑的可能性, 但 是保险公司却承
运行的不同程度的不足 , 但是越 来越 多的迹象看 出它在实 际运用 中的
标. 金 融时报 , 2 0 1 1 . 3 . 8 .
优势,从最近央行的行动可以看出正在对社会融资规模进行改进, 更
关键词: 存款保险 ; 挤 兑; 信用评级
1 、 抑 制银行挤兑 , 提 升银 行信 任度 。储户尤其是个人储户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对农商行的影响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对农商行的影响篇一:存款保险制度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存款保险制度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从1993年开始着手研究,我国存款保险制度酝酿22年后终于落地,存款保险制度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框架中推出的又一重要制度,这是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防范金融风险,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的重要举措。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性条件,在为商业银行带来规范、高效经营环境,促进金融体系完善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作为商业银行的一员,农村商业银行如何顺应市场发展大势,化解存款保险制度的不利影响,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多重意义长期以来,我国虽然没有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但一直都存在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无论是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还是向银行注资,任何金融机构出现风险,最终都由政府来埋单,中央银行和地方政府承担退出机构的债务清偿。
这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最大缺陷是,隔断了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收益和资金筹集成本之间的制衡关系,蕴含着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
在我国深入推进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利率市场化是市场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未来还将进一步走向全面放开各类利率管制的利率市场化终极目标。
在银行业监管趋紧、流动性压力上升、风险逐步暴露的大背景下,部分商业银行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自身竞争力不强而破产并非危言耸听,为了避免因为个别、少数银行的破产倒闭出现恶性挤兑事件,造成国内银行业的动荡,建立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成为必然的选择。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通过最大程度地强化市场纪律约束,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大大提高公众信心,降低挤兑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国际经验也证明,发达国家在利率市场化之前或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大多数都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浅析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
种隐性的存欹保险。当 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取代隐性的 存款保险而登上 中国 金融市场的舞台时 , 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既剧 & 战, 也是机遇。 1 、政府干预的减少 。国有商 业银行 的信 用一直 以来都代表 着 国家 信用 ,受到政府的隐性担保 ,当出现危机时 ,它们都 能够获得救助 。基 于此 ,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 的业务具有一定的干预权 ,国有 商业银行 的 很多贷款业务都受到 了政府 意图 的影响 。因此 ,当建 立存 款保 险制度 时 ,国有商业银行 由于有 了显性 的担保体系 ,不再依赖 于政府的隐性担 保体系 ,会实现更好的商业化运作 。因此 ,建立存 款保险制度 ,银行能 通过正式的制度安排代替 非正式 的政银关 系,既 能维持存款 者 的信心 , 又能保证 国有商业银行稳 定健康 的运行 。 _ l 2 、提高经营效率。在存 款保险制度 建立 以前 ,国有商业银 行在业 务运行 中并没有什么激 励机制促使其提高效率 。当显性的存款保 险制 度 建立时 ,国有商业银行的低效率 问题会导致其经营绩效下降 ,从而 成为 其与 中小银行进行竞争的一个劣势 。 3 、增加监管资源。对 国有银行 的监 管一直是 我国金融监 管 的重 中 之重 。通常对于银行的监管有三个层次 :银行 内部监管 、社会监 管、政 府 机构监管 。我 国目前 已有专门的银监会对银行进行监管 ,但是 由于国 有 商业银行属于 国家 ,其股东的非人格化导致其 内部监管存 在问题。存 款保险制度的 出台,可 以很好地提供一种新 的市场监管方 式。因此 ,建 立存款保 险制度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监管资源 的不足作 补充 ,以保 证 我国国有银行 的稳定健康经营。 - 2
金融环境对存款保险制度运作的影响分析

四 、存 款保 险与金 融 自由化
金融 自由化是金 融发展和 金融全球 化发展 的基本前提和 内在动力 , 没有金融 自 由化 就没有经 济发展 的活力 。但 是 ,决不 能因此 而否定监管 的积极贡 献 。从 存款保险 制度有效 运作的 角度看 ,提 高银行 特许 权价值 监管程度 H 和防止银 行超过 自己承 受能力 “ 度借债 ”是确保存 款保险制 度有效运 过 金 融监管的成本 一 益分析 收 作 的重要 手段 。发 达国 家金 融监管 体系比较发 达 ,在 金融自 由化 过程中 二 、存款保 险与金融 波动、金融发展 能够 顺利 地实现从 “ 直接控 制 ”向 间接 管理 ”过渡 ,而且在金 融全球 有 关对存款 保险与 金融稳 定性和金 融发展 的关系进 行的实证 分析结 化过 程中处 于领先 优势 ,因而能够容 易发挥存 款保险 的积极作用 。发展 果表 明 ,存 款保险 在监管 松懈的环 境中导 致了金 融波动 ;而在稳健 监管 中国家则不 同 ,金 融监管多 表现为对 金融活动 的直接控 制 ,一旦放 松监 环境 中 ,则 对金融发 展和经 济增长产 生理 想效果 。因此 ,存 款保险 制度 管 就会失去 控制 ,这无疑加 剧了存 款保险基金 的系统性 风险 。因此 ,稳 的实施 需要有 稳健 的监 管 制度相配 套 ,否则 只会加剧 波动性 和阻碍 金融 妥地 实施金 融自 由化并尽I 陕实现监 管制度的 “ 软着陆 ”是发展中 国家金 发展 。存款保 险制度 提供 的保 险越宽 泛 、越 可信 ,所 导致 的金翮部 门的 融 自由化过程 中发 挥存款保险 制度作用 的内在要求 。 波动性 ( 以用私人 部门信贷 或流动 负债来 量化 )越 大 。相 对来说 ,稳 可 利率 市场化是 金融 国际化和 自由化的重要 组成部 分。但从 国际经验 健的监 管环境 能够缓 和与宽 泛的存 款保险相 关的波动 性 ;那 些监管环 境 来看 ,利率市 场化最 直接的 负面影响 就是因竞争 加剧导 致银 行破产 。例 越稳 定的国 家即使存 款保险 制度提供 了宽泛 的保险也 只发生 很小的 甚至 根 本不存在 金融波 动性。 宽泛 的存款保 险对金 融发 展具有 积极 的作用 ,但 其前提 是具备 适当 的监管 措施 。C l ul 等还对 存款保 险与金 融发 展之 间的关 系进行 了实证 分 析 ,并且 评估 了与存款 保险相关 的波动性 增加是 否加速 长期金 融发展 。 评 估结 果显示 ,存款人 觉得相对 安全 、较 为宽 泛的存 款保险制 度所造成 的 波动性将 会 延缓 长期金 融发展 ,而稳健 的监 管环境可 以适当 地替代存 款 人监督银 行的功 能。 因为这里 正的估计 系数确 实意味 着 ,有 良好法制 传 统的 国家在引入 宽泛 的存款保 险之后会 经历较 高的长 期金融发 展 。将 更 多 的储 蓄导 入金 融体 系 ,宽 泛 的存 款保 险对 金 融发 展产 生积 极 的影 响 ,但 其前 提是具备 适当 的监 管措施 。而大 多数 国家 目前都 缺乏这 一安
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知识交流

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影响摘要20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的同时,外资银行也纷纷涌人中国,金融业竞争日益加剧。
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到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中国金融业不断深化改革,提高开放程度,金融的风险累积也越来越大,而这些都要求着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为其保驾护航。
前不久,我国《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笔者借此契机浅谈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哪些影响。
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利益的重要制度安排,是金融安全网的基本组成要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吸收存款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市场机制强化对存款银行经营行为的监督,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所谓存款保险,是指存款银行交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当个别存款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使用存款保险基金依照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及时偿付。
2008 年以来,有关国家和地区不断完善存款保险相关制度,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银行业经营状况良好,总体运行稳健。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市场和公众对我国银行体系的信心,推动形成市场化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促进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
对此,人民银行会同有关方面已经作了长时间深入研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为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研究并认真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
关键词:存款保险;商业银行;影响目录1国内外存款保险制度发展状况及经验借鉴 01.1国外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 01.2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 (1)1.3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 (1)1.3.1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要有良好的法律基础 (1)1.3.2存款保险制度应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 (1)1.3.3存款保险机构对银行的救助应更多采用市场化手段 (2)2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及意义 (2)2.1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2)2.1.1我国储蓄率特征要求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2)2.1.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减轻政府或央行在商业银行倒闭中承担的风险22.1.3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完善我国金融安全网,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 22.1.4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要求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3)2.2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意义 (3)3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利弊影响分析 (4)3.1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影响 (4)3.1.1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稳定一国金融体系 (4)3.1.2有利于保护广大存户利益,总体上增强银行信用 (4)3.1.3有利于革新传统观念,提高了公众风险意识 (4)3.1.4有利于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减轻中央银行的负担 (5)3.2存款保险制度的消极影响 (5)3.2.1存款保险制度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它可能诱发道德风险 (5)3.2.2鼓励银行铤而走险 (5)4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可能带来的影响 (5)4.1负债业务首当其冲 (5)4.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最为深远的影响 (6)4.3缴纳存款保险费对商业银行财务成本的影响应该有限 (6)4.4银行利润受影响但有利长远 (7)5建议 (7)5.1提升资本实力 (7)5.2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7)5.3提升主动负债管理能力 (7)5.4提升多元化的经营能力 (7)5.5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影响1国内外存款保险制度发展状况及经验借鉴1.1国外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在19世纪末,美国国会开始讨论存款保险的话题,美国有14个州在1829年到1917年间就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下国有银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关 键词 : 存 款保 险制度 ; 国有 银 行 ; 货 币政 策 中图分 类号 : F 8 2 2 . 0; F 8 3 2
文 献 综 述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4 - 9 4 8 7( 2 0 1 3) 0 5 - . 0 0 0 4 - 0 4
一
、
下 , 风 险 偏 好 型 的银 行 更 愿 意 参 加 保 险 , 而稳 健 经 营 的银 行 部 愿 意 参 加 保 险 。 自愿 投 保 政 策 将 导 致 参 保 的 都 是 高 风 险 银 行 。存 款 保 险 制 度 的 逆 向 选
贷 渠 道 是 我 国央 行 货 币 政 策 传 导 的 主 要 途 径 。 而 国有银 行作 为我 国货 币政 策传 导 机制 中的 主要 传 导枢 纽 , 央 行 货 币 政 策 能 否 实 现 预 期 目标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取 决 于 国有 银 行 对 货 币 政 策 信 号 的 反 应 是 否主 动 、 敏 感和及 时 。王毓 , 胡 莹 ( 2 01 1) 运 用 协整 检 验及 格兰 杰 因果 检 验 发 现 , 从 对 利 率 传 导 方 面 看 , 我 国国有 银行 对 利 率 改变 的货 币政 策调 控 不 敏感 , 而 股 份 制 银 行 表 现 出 具 有 一 定 程 度 的 传 导 效应 ; 从对 货币供 给量 传 导方 面 看 , 国有 银 行 表 现 出与 以货 币供 给 量 为 代 表 的货 币政 策 的无 关 性 , 而 股 份 制 银 行 对 以 货 币 供 给 量 为 代 表 的 货 币 政 策
择 问 题 直 接 影 响 到 存 款 保 险 制 度 执 行 的 持 续 性 问
题 。对 这 一 问 题 的 解 决 途 径 主 要 是 通 过 实 施 强 制
中美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研究

中美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研究存款保险制度是各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其存款保险制度在设计和实施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探讨其异同之处,以及对各自金融体系的影响。
一、中美存款保险制度的概况1.1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起源于1995年,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
目前,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覆盖了所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对个人和法人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以及储蓄存款进行保险。
存款保险的赔偿标准为每位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的存款,每家银行的核心资本的法定赔偿比例为百分之五十。
2.1 制度设计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采取了明确的机构分工,由两个监管机构共同管理,分别是银监会和保监会,实现了相对分散的监管模式。
而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由FDIC集中管理,实现了单一的国家监管模式。
从制度设计上看,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更加分散,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更加集中。
2.2 赔偿标准中国和美国在赔偿标准上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对每位存款人的存款进行保险,但赔偿比例为百分之五十,而美国则对每位存款人的存款进行全额保险。
这意味着在银行倒闭时,中国的存款人可能会承担一部分损失,而美国的存款人则能够得到全额赔偿。
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存款人的信心和银行的风险承担能力。
2.3 监管效率2.4 金融体系稳定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赔偿比例较低,可能会导致存款人的信心不足,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受到限制。
而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赔偿比例较高,可以有效提高存款人的信心,增强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
从金融体系稳定性来看,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具有明显优势。
3.1 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四、结论中美存款保险制度在设计和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采取了更为分散的监管模式,赔偿比例较低,监管效率较低,可能会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采取了集中的监管模式,赔偿比例较高,监管效率较高,有助于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

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引言:在当今社会,金融领域的发展迅猛,人们的存款保障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
为了保护存款人的权益,许多国家纷纷实施了存款保险制度。
本文旨在探讨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并分析其对金融稳定和公众信心的重要影响。
一、稳定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体系的保护屏障,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银行来说,存款是其重要的负债项,而丧失存款信心会导致银行系统遭受重大冲击,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轻存款人的风险担忧,确保他们在遭遇经济困难时能够恢复存款,并且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二、保护存款人权益的重要手段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在于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
存款人将自己的钱款交给银行,是基于对银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信任。
然而,银行的经营风险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银行无法按时兑付存款。
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能够保障存款人在银行遭受挫折时能够获得合理的赔偿,维护了存款人的权益,增强了金融体系的公信力。
三、提升金融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能够提升金融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为存款人提供了一种在金融风险面前的保护手段,使得存款人在选择银行机构时更加注重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种导向性的选择行为,可以推动金融机构更加注重稳健经营,减少金融风险,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性。
四、增强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和信任存款保险制度对公众信心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
当存款人对金融机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疑虑时,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可以提供一种保障,使得公众对金融体系更加有信心和信任。
公众的信任可以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促使社会资金流动更为顺畅,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结论:存款保险制度作为维护金融稳定、保护存款人权益的重要制度安排,对金融体系和公众信心产生着重要的积极影响。
正确理解、合理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既能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也能增强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和信任,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款保险覆盖范围(占全部存款余额%) 19.0 19.0 23.6 34.3 35.8 40.0 40.0 44.6 60.0 60.0 62.0 72.0 76.1 80.8 85.0 87.9 52.5 52.3
年份 2003 2002 2003 2002 2001 2000 2000 2001 2000 2003 2000 2000 2000 2003 2003 2002
建行 10,045
3716
农行 9,887
3658
中行(境内) 交行 中信 浦发 民生 兴业 华夏 深发展 北京
6,953
3,258 1,909 1,852 1,558 1,303 844 642 664
由于存款保险的上限为 20 万元,因此在一家银行拥有 20 万元以上存款的客户为保护存款的安全,有可能将存款分散 到不同银行,进而造成存款搬家。但是我们预计中期内存款搬家的幅度将较为温和,原因是: ► 中国绝大部分居民的储蓄存款小于 20 万元,但是大部分储蓄存款集中于少数帐户。据央行 05 年的调查,存款在
存款保险限额/人均存款(2003年) 8.7 8.59 8.51 8.36 8.03 7.34 5.16 5.1 5.06 4.88 4.5 4.49 4.02 3.87 3.78 3.76 3.38 3.13 3.04
3.44 3.04
国家 加拿大 丹麦 葡萄牙 日本 智利 塞浦路斯 芬兰 希腊 西班牙 乌克兰 澳大利亚 比利时 德国 爱尔兰 荷兰 黎巴嫩 瑞士 卢森堡
固定费率制;建立初期费率为0.006%,目前一般存款保险费率为0.082% 差别费率制;建议的目标基金水平为受保存款总额的0.3%。以个别银行CAMEL评级为基础实 行差别费率制度,在达到目标基金水平之前CAMEL评级为1,2,3,4&5的银行费率分别为 0.05%,0.08%,0.11%,0.14%;达到目标基金水平之后每年费率分别为 0.0075%,0.01%,0.015%,0.02% 差别费率制;建立初期为固定费率0.05%,目前实行差别费率:0.05%~0.06%
4 参见 2006 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publish/jinrongwendingju/370/1477/14779/14779_.html
2
图表 1: 主要国家存款保险费率比较
美国 日本 香港 台湾
费率制度
差别费率制;最新费率在0.025%至0.45%之间。
►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转变了此前对存款保险制度的消极态度,将加速存款保险制度的落实。由于中国存在事实 上的隐形存款担保,尤其对占据存款市场近 50%市场份额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其经营事实上是以国家信用 为后盾的,存款人并不担心国有商业银行出现支付风险时其存款发生损失。因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对 存款保险制度态度消极。但近期,出于对防范金融体系风险从小银行扩散至大银行等因素的考虑,四大国有银行 明显释放出了不反对存款保险制度的信号。如建行党委书记王洪章在接受媒体采访使表示,“建行对这项政策(指 存款保险制度)是非常欢迎的态度。”2
► 风险差别费率,国有大银行的费率最低,其次是股份制银行,按照香港的经验,这两类银行的费率可能分别为万 分之五和万分之八左右。风险差别费率避免了单一费率体制下低风险机构对高风险机构的补贴,更有利于约束高
1 /GB/70846/16834066.html 2 /20120109/n331551349.shtml 3 /magzi/2010-03/05-7094.html
我们认为,短期内,央行可能会以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作为划分存款保险费率的依据。但中长期 来看,实行风险差别费率就赋予了未来的中国式存款保险公司以一定的监管权限,因此,存款保险制度很有可能发展 成为类似于差别准备金的重要监管工具,这也符合央行“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发一些宏观审慎性政策工具”的 提法,这意味着除了银监会之外,银行未来受到来自央行的监管也将进一步加强。
我们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在今明年推出的可能性较大。
► 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条件。在周小川行长所归纳的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八大条件中, 第一条就是“要有一个充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市场竞争首先一个条件是要有财务硬约束,而不是软约束”。 他特别提到“特别是我国,优胜劣汰的市场退出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市场约束并不是十分有效,对存款人的隐性 担保还普遍存在。”利率市场化会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并加大银行,尤其是存款基础较为薄弱的中小银行的经 营风险,经济周期下行拐点出现后这种风险将被快速放大,因此亟需同步或提前建设存款保险制度。
行业动态
2012 年 1 月 16 日
银行
研究部
箭在弦上,意指利率市场化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分析
行业近况:
据人民网报道1,央行行长周小川也透露存款保险制度将择机推出。央行研究局人士同时表示,“一旦该制度出台, 或许会先在一部分小型商业银行、城商行等金融机构试行。”
评论:
存款保险制度在今明年出台的概率较大
► 从首次提出存款保险制度以来,存款保险制度已经酝酿了接近 20 年,准备已经较为充分。1993 年 12 月,《国 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保障社会公众利益。1997 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提出要研究和筹建全国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机构。2004 年,央行会同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银监会等有关部门,对建立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和论证,提出了建立中国存款保险制 度的基本框架。2005 年 4 月,人民银行对中国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抽样调查,为存款保 险制度设计提供了依据;同时,征求并吸纳了主要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的意见。
图表 4: 财务影响测算
2011年末存款余额(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元) 被保险存款占比 被保险存款余额(十亿元)
存款保险制度初期费率 存款保险支出(十亿元) 提升每年成本收入比,百分点 对每年净利润的影响,%
存款保险制度中后期费率 存款保险支出(十亿元) 提升每年成本收入比,百分点 对每年净利润的影响,%
工行 12,568 37% 4650
20 万元以下的帐户数占全部帐户数的 99.3%。对于大部分存款小于 20 万元的客户来说,不存在转移存款的动机。 ► VIP 客户将在服务和安全性之间取舍。存款余额较高的客户目前在各银行均能享受到优于普通客户的 VIP 服务,
如柜台服务优先、专员理财服务、取现或转帐手续费优惠等。若这部分 VIP 客户将存款分散到不同银行,将失去 上述特殊服务和优惠。因此,VIP 客户需要在服务和安全性之间取舍。从中期来看,中国主要商业银行仍然拥有 隐性的政府担保,客户对存款安全性的担忧不会加剧。因此,我们认为存款搬家的现象会出现,但是幅度会比较 温和。 ► 香港实行存款保险后,未出现存款搬家。香港于 06 年 9 月开始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由于保险限额较低(10 万港 元),即使小银行提供更高的存款利率,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存款搬家现象。2011 年 1 月,香港宣布将保险限额由 10 万港元提升至五十万港元,截止到 2011 年中期,尚未出现明显的存款由大银行转移至小银行的现象。(图表 5) 从监管来看,存款保险制度未来可能发展成为央行对银行加强的重要监管工具
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强制性、风险差别费率、限额保险
综合《2006 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存款保险课题组研究论文3等,我们认为,我国将实行的存款保 险制度主要包含以下三个要点,类似于香港的存款保险制度:
► 强制性,即涵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强制性有利于保证存款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 风险,《2006 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认为,“存款保险应覆盖中国所有的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在境内依法设立 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 。因此,我们认为,存款 保险制度不仅适用于中小银行,也将同时覆盖国有大银行。当然,在初期不排除中小银行先行试点。
风险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行为,也更容易为受保金融机构所接受。《2006 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认为,“在建立 存款保险制度初期,可主要根据投保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及资本充足率实行简单的差别费率,以利于形成正向激 励机制。待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到基于风险评级的差别费率”。我们认为,在存款保险制度建初期,经营较为 稳健、资本充足率水平较高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费率应为最低,其次是股份制银行。关于具体费率,在建 立存款保险初期,即存保基金余额尚未达到目标水平之前,主要国家的费率集中在万分之五至万分之八之间(图 表 1)。我们认为,中国的存款保险费率可能与香港接近,国有大银行约为万分之五,股份制银行约为万分之八。 ► 限额保险,最高赔付限额约为 20 万。全额保险既增加经济负担,也弱化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对风险机构应有的 市场约束,易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应采纳限额保险的方案。事实上,在正 常时期(非危机时期),主要国家均实行限额保险,据统计,截至 2003 年,主要国家最高赔付限额相比人均存款 的比值是 3.4 倍(图表 2)。目前中国人均存款为 6.2 万,则合理的最高赔付限额约为 20 万。 从财务上看,静态测算显示,在开始实施存款保险五年内每年影响银行净利润约 1 个百分点,其中对中小银行影响相 对较大;开始实施存款保险五年后对银行净利润的影响将微乎其微 假定 37%的存款被纳入存款保险保障范围(中国人民银行 2005 年调查显示4,存款在 20 万元以下的账户存款金额占 全部调查存款账户金额的比例为 37.61%;而主要国家存款保险所覆盖的存款占总存款比例的均值为 52.5%)。并且, 采用香港模式区分建立存款保险初期(即存保基金余额尚未达到目标水平 0.3%之前)和中后期(即存保基金余额已经 达到目标水平)。在建立存款保险初期,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农村商业银行的费率分别为万分之五、万分之 八和万分之十一,而在建立存款保险中后期,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农村商业银行的费率分别为万分之一、万 分之一和万分之二。则: ► 假定存款每年增长 14%,商业银行的平均费率为万分之七,则存保基金余额达到目标水平 0.3%需要 5 年左右。 ► 静态测算,在开始实施存款保险 5 年内,即存保基金余额达到目标水平 0.3%之前,上市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每年将 提升 0.5 个百分点,对年净利润的影响为 1%。 ► 在开始实施存款保险 5 年后,即存保基金余额已经达到目标水平 0.3%,上市银行每年的成本收入比将提升 0.1 个 百分点,对净利润的影响为 0.2%。 从竞争格局来看,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可能会引起存款搬家,但我们预计幅度将较为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