篦冷机风量该如何调节

合集下载

第四代篦冷机基本介绍说明书[1]

第四代篦冷机基本介绍说明书[1]

富士摩根第四代步进式稳流篦冷机设计特点及使用经验我公司二线5000t/d生产线配套篦冷机为进口的富士摩根第四代步进式稳流篦冷机(以下简称第四代篦冷机),这是该型号篦冷机在国内5000t/d生产线上的首次使用,故在国内也没有同类产品的使用经验可借鉴。

该篦冷机从2008年4月26日投料运行后,一直问题不断,严重影响了二线的正常生产,我们甚至一度打算放弃使用。

但后来通过对该篦冷机设计特点和有关核心技术的反复论证、计算,于2008年7月进行了首次技术改造,改造比较理想,在此基础上,又于2008年12月进行了第二次技术改造,至,2009年6月,已成功运行10个月,基本无故障,熟料冷却效果较理想,明显优于我公司一线5000t/d生产线所配的第三代充气梁篦冷机,目前二线回转窑产量稳定在6000t/d左右。

现将该篦冷机的设计特点、存在问题和改造过程及效果作一介绍。

1、第四代篦冷机设计特点1.1冷却面积大篦冷机冷却面积为131m2,长,32.8m,宽4m,比一线5000t/d生产线的配套第三代充气梁篦冷机冷却面积大12m2。

1.2自动调节风量的供风方式每块篦板下面安装有一个STAF自动调节风阀,其结构由三部分组成:一个圆形常通风口,一个扇形可人工调整风量的常通风口,及三个不同直径沿立杆在垂直方向可自由活动的重锤式自动调节风阀。

其工作原理为:圆形常通风口是基本风量,是不可调节的%扇形通风口在调试时可以调整,但在运行中不作调整;在篦冷机运行过程中当熟料层发生阻力变化时,三个重锤式调节阀上下运动来自动调节风量,当料层阻力变小时,篦板下阻力减小,重锤受压差增大而自动上升来关闭该篦板的通风量,从而达到自动调节风量的目的,反之亦然。

1.3模块化设计该篦冷机是模块化的设计结构,即整体篦床是由若干标准模块组装而成,每个模块是由若干篦板及一套STAF阀与四连杆传动机构组成,组装简易灵活。

1.4独特的运行方式整台篦冷机有固定篦床和活动篦床组成,固定篦床倾斜布置,活动篦床水平布置,运行方式为交错步进式运行。

通风系统风量平衡调试

通风系统风量平衡调试

通风系统风量平衡调试通风系统的风量平衡调试是指通过调整通风系统的各个风口、风机、风管以及其他元件,使系统达到设计要求的风量平衡。

风量平衡调试是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能够确保建筑物内的空气质量,并提高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

以下是通风系统风量平衡调试的一般步骤:1.准备工作:在开始风量平衡调试之前,需要了解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参数。

同时,要对整个通风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个元件的正常运行和无损坏。

2.测量风量:使用风速仪或其他适当的测试工具,对各个风口、风机和风管进行测量,确定它们的实际风量。

将测得的实际风量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找出风量不平衡的位置。

3.调整风阀和风门:对于风量偏大的风口,可以适当调整风阀或风门的开度,降低风量。

对于风量偏小的风口,则需要适当调整风阀或风门的开度,增加风量。

4.调整风机转速:如果经过调整风阀和风门后,风机仍然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风量,可以尝试调整风机的转速。

通过增大或减小风机的转速,可以调整系统的总风量。

5.检查风管连接:风管连接不紧密或存在漏风现象会导致风量变小,需要及时修复。

可以使用密封胶带或其他密封材料对有漏风的连接进行密封。

6.调整风阻和风道布局:在通风系统中,风道的布局和风阻都会影响风量的平衡。

如果一些风道的风阻较大,可以考虑改变风道的布局或增加风道的直径,以降低风阻。

7.重新测量风量:在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后,需要再次测量各个部位的实际风量,以确保风量已经达到设计要求。

如果仍然存在风量不平衡的情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整。

8.记录和报告:将调试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记录下来,并撰写调试报告。

调试报告应包括系统的实际风量、调整前后的风量变化情况,以及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进行通风系统风量平衡调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使用准确的测试工具进行测量,确保风量数据的准确性。

2.调整风阀或风门的开度时,要逐渐进行,避免调整过大导致风量不稳定。

3.风阀或风门的调整应该是有步骤的,从系统的末端开始调整,逐渐向风机处调整。

篦冷机急冷段配风的技改效果

篦冷机急冷段配风的技改效果
2 0块 篦 板 用 F A冷 却 风 机 冷 却 .第 2 ~ 5块 篦 板 用 I l3 F B冷 却 风 机 冷 却 ) 1 改 造后 篦 板 冷却 风 机分 布 情 况 见 图 2其 中第 l l ( —2 块 篦板 用 F A冷却 风 机冷 却 . 1— 4 篦 板用 F B冷 1 第 32 块 I
将 备 用 风 机 投 入 使 用 . 原 来 的 2台 风 机 供 风 f 将 1台 吹 2 0块 篦 板 , 1台 吹 1 另 5块 篦 板 ) 改 为 3台 风 机 供 风 ,
l 7 l 3 9 5 1 l 8 1 4 l 0 6 2 l 9 l 5 l 1 7 3 2 0 1 6 1 2 8 4 3 3 3 0 2 7 2 4 21 3 4 3 l 2 8 2 5 2 2 3 5 3 2 2 9 2 6 2 3
果 不 错 。但 近 1年 来 . 着 优 化 操 作 . 整 工 艺 参数 等 随 调

3 改 造 后 的 效 果
改 造后 . 固定 篦 板 的冷却 风 量 增加 了 4 %左 右见 图 0
3 提高 了冷 却效 率 , 出篦 冷 机熟 料温 度 由 2 0C左 右 . , 使 0。 降低 到 10C左 右 : 高 了热 回 收效 率 . 次 风 温 度 由 3。 提 二 9 4C提 高 到 了 9 0C左 右 :使 窑 用 煤 量 每 小 时 节 约 0。 5。 0 t而且 使熟 料 吨发 电量 有 了明显 的 提 高 . 3 . WM ., 4 由 3k 3 提 高 到 3. WM : 过 急 冷 还 改 善 了熟 料 质 量 . 熟 料 5k 0 通 使
改 造 前 后 各 项 指 标 的具 体 对 比情 况 见 表 1 .表 l
2 技 改 方 案

风机流量的调节办法

风机流量的调节办法

一、改变管路阻力调节法
通过管路系统中阀门等节流装置的开启程度增减管路阻力,以改变
管路特性曲线,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宜小范围风量条件,操作方便,但耗能、不经济。

二、风机入口导流器调节法
通过风机人口导流叶片角度的调节,改变节流阻力和气流入口流向,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

这是一种比较经济的风量调节方法。

三、改变风机转数调节法
随着转数的降低,风机效率基本保持不变,其功率则由于流量和压
力的降低而迅速下降。

一般改变转数的方法有:变频调速、变级调速、液力耦合调速、皮
带变速及齿轮变速等。

通常认为,改变风机转数是最经济、节能的风量调节方法。

篦冷机安全操作规程汇编(12篇范文)

篦冷机安全操作规程汇编(12篇范文)

篦冷机安全操作规程汇编(12篇范文)第1篇篦冷机安全操作规程1、开停机顺序及注意事项1.1开机顺序:首先启动集中油脂润滑泵,待刮板输送机开启后,即可启动破碎机、篦床主电机;然后根据工艺要求开启各室风机;1.2停机顺序:开机的逆过程;1.3篦床启动时,篦速应设在最低值;1.4停机时篦床上熟料应送干净;2、开机前的准备2.1确认篦板间的缝隙,一般在2~3mm的范围内,篦板固定螺栓锁紧;2.2确认十字传动轴密封是完好,润滑油路畅通;2.3确认各空气室之间的密封完好,壳体密封完好;2.4 确认内部耐火材料完好;2.5确认喷水系统正常;2.6确认空气炮正常;2.7确认安全防护装置完好。

3、运行中的检查3.1、通过观察孔检查篦床上的物料分布是否均匀及红河现象来判断用风量的比例大小;3.2、在各部听听有无异音,从各空气室观察孔观察各室的漏料粒径情况,判断篦板的磨损、烧损及脱落情况;3.3、检查集中供油管的各路分配阀动作情况及供油量的大小;3.4 检查壳体是否有漏料、漏风现象;3.5 检查破碎机入料口是否有大块物料卡住;3.6 观察前段是否有堆雪人现象,及时开空气炮消除;3.7 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

4 停机后的维护保养4.1、检查篦板磨损及烧损情况,间隙有无变化;4.2、检查各室t形螺栓的松紧情况及大梁框架的定位情况;4.3、停机过程中防止篦床压料烧坏篦板,应加大风量,缩短压料时间;4.4 定期检查与维护集中供油润滑系统,防止出现不正常而损坏设备;4.5 保持安全防护装置完好。

5 篦冷机常见故障及处理5.1篦板固定螺栓松动或掉(紧固或更换)5.2熟料冷却效果不好(调整操作);6 离心式风机6.1、开停机顺序及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功率较大的风机启动前须关闭进风阀门。

6.2、开机前的检查6.2.1、确认轴承润滑情况良好,机内无异物;6.2.2、确认各手动、电动风阀灵活;6.2.3、确认各螺栓紧固;6.2.4 确认安全防护装置完好。

篦冷机

篦冷机

史密斯第四代Crossbar-Cooler
空气自动调节阀
各代冷却机主要性能指标
篦冷机热能利用优化基本原则
合理的二、三次风温及风量是新型干法线 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冷却机首先需 要重点保证的;
尽可能降低熟料温度; 提供给煤磨烘干所需的热量; 在保证二、三次风温风量的前提条件下尽
量提高余热发电量
熟料的推动方式采用三角截面的推杆推动; 基本消灭了漏料和漏风; 热回收效率高,达72~76%; 每块篦板下设有特制的空气自动平衡流量调节阀, 可根据篦上阻力,
及时调节所需阻力,及时和调节所需风量, 控制简便准确。 模块化设计, 节省安装时间和费用; 系统配风量较小,1.6~2.2Nm3/kg-cl; 熟料快速冷却,冷却效率高,适应产能大, 50~60t/m2●d; 实际用风量小,一般1.5~2.0Nm3/kg-cl; 篦板使用寿命长,设备运转可靠; 主要问题是活动推杆长期运转的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Leabharlann 篦冷机热能利用优化基本原则
合理的二、三次风温及风量是新型干法线 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冷却机首先需 要重点保证的; 二次风温度高,三次风温也比较高,冷却 机热回收效率也得以提高。 除温度外,二、三次风量也需要得到保证
冷却机热平衡
二次风温度与冷却机热回收效率的关系
冷却机操作优化原则
➢ 一段篦床厚料层操作,提高二、三次风温,利于 改善燃烧,降低烧成热耗;
篦式冷却机发展历程
篦式冷却机发展历程-第三代
➢ 1984年,IKN开发出第三代充气梁篦冷机
采用高阻力充气梁篦板,布风均匀性得到较彻底改善; 厚料层:一段料层厚550~650mm;热回收效率显著提升,达
70~75%; 系统配风量较小,1.8~2.4Nm3/kg-cl(2.6Max); 高阻力篦板出风不与篦板平面垂直,冷却风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篦冷机

篦冷机

篦冷机是水泥生产线上重要的冷却设备,上个世纪30年**发出篦式冷却机设备,为水泥生产线向大型化发展奠定基础,我国从事篦冷机设计开发是在60~70年代,80年代中期我国引进了美国FULLER公司第二代篦冷机制造技术,篦冷机技术的引进开发使我国水泥工业向前迈出一大步,相继开发的一大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都使用的是FULLER型篦冷机,90年代中期我国又开发出第三代空气梁式篦冷机,第三代篦冷机的开发应用成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同规格的回转窑产量提高近20%以上。

丹麦史密斯公司开发的第四代篦冷机已投放市场多台,显示出了高一筹的先进性。

篦冷机的研究工作仍在不断深入进行。

本人多年从事篦冷机的研究工作,谨利用本文针对有关篦冷机设计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篦冷机规格的确定篦冷机规格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用产量表示,例如2000t/d篦冷机,3000t/d篦冷机。

另一种是用篦床宽度×篦床长度表示,篦冷机规格与单位篦床面积产量有关,单位篦床面积产量大,篦冷机规格就小,反之就大。

第二代篦冷机单位篦床面积产量仅为30~40t/m2.d,而第三代篦冷机乃至第四代篦冷机单位篦床面积产量已达到40~50t/m2.d以上。

篦冷机的宽度B,对于一般窑型B是窑的有效内径的80%,对于预分解窑B是窑的有效内径的(50~60)%。

经验公式:B=0.52G0.44,B=1.04Dr—1.75(B———篦床宽度,m;G———窑产量,t/d;Dr———窑有效内径,m。

)篦冷机篦床面积:A=G/g (A———篦床面积,m2;g———篦床单位面积产量,t/m2d。

)篦床长度:L=A/B (L———篦床长度,m。

)关于篦床长度,在设计第二代篦冷机时一般规定1500t/d以下规格,采用一段篦床,1500t/d 以上规格采用二段篦床,3000t/d以上规格采用三段篦床。

在第三代篦冷机设计过程中情况出现大变化,2000t/d规格的篦冷机篦床已有采用一段的,5000t/d规格乃至10000t/d规格篦冷机篦床采用三段。

风机风量调节的三种基本方法

风机风量调节的三种基本方法

风机风量调节的三种基本方法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风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风机运行过程中,有时需要调节风量以满足不同的工艺要求。

本文将介绍风机风量调节的三种基本方法。

一、调节风机转速风机转速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风机的风量。

通过改变风机转速来调节风量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风机转速的调节通常通过调节风机的电机来实现。

电机的转速可以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或改变电机的极数来实现。

当需要增加风量时,可以通过增加电源电压或增加电机的极数来提高风机转速。

反之,当需要减少风量时,可以通过减小电源电压或减小电机的极数来降低风机转速。

需要注意的是,改变电机的极数会影响到电机的功率和效率,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二、调节进出口阀门风机进出口阀门的开度也会影响到风机的风量。

通过调节进出口阀门的开度来调节风量是另一种常用的方法。

进出口阀门的开度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来实现。

当需要增加风量时,可以逐渐打开进口阀门或逐渐关闭出口阀门。

反之,当需要减少风量时,可以逐渐关闭进口阀门或逐渐打开出口阀门。

需要注意的是,过大或过小的开度会影响到风机的运行稳定性和效率,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三、调节叶片角度风机叶片的角度也会影响到风机的风量。

通过调节叶片的角度来调节风量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方法,通常适用于大型风机。

叶片角度的调节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来实现。

当需要增加风量时,可以增加叶片的倾角或扭曲角度。

反之,当需要减少风量时,可以减小叶片的倾角或扭曲角度。

需要注意的是,叶片角度的调节需要考虑到风机的运行稳定性和效率,因此需要进行精细的调节。

综上所述,风机风量调节的三种基本方法分别是调节风机转速、调节进出口阀门和调节叶片角度。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风机类型和工艺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需要注意到风机的运行稳定性和效率,以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篦冷机风量该如何调节
【中国水泥网】 作者:齐砚勇 单位: 【2010-12-13】
摘要: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方式在国内水泥企业的普遍推广,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
消耗也在逐步降低。出篦冷机熟料温度(冷却效果)直接与熟料质量相关。篦冷机各段风量
分配不好,不仅影响入窑二、三次空气温度,对双压型余热发电的发电量影响巨大。本文主
要讲解下篦冷机风量如何调节的问题。
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方式在国内水泥企业的普遍推广,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也
在逐步降低。事实上,由于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能量消耗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能
量利用率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出篦冷机熟料温度(冷却效果)直接
与熟料质量相关。高温熟料不能及时冷却,会造成A矿含量减少,晶体粗大,易磨性变差,
抗硫酸盐性能降低。熟料冷却的好坏对水泥粉磨工序的影响很大。如果篦冷机各段风量分配
不好,不仅影响入窑二、三次空气温度,对双压型余热发电的发电量影响巨大。
世界上第一台熟料冷却机是1890年出现的单筒冷却机, 20世纪40年代才出现篦式冷
却机。推动式篦式冷却机是在与其它类型的篦冷机的竞争中,适应了生产大型化的发展趋势,
而成为当代预分解窑配套的主要产品。推动式篦冷机经过了三代的更新,目前国内外已经开
始使用第四代推动棒式篦冷机,目前国内普遍应用的第三代控制流篦冷机很难适应于粉料增
加,燃料热值变低,有害杂质含量波动大等情况。由于熟料的细粉数量增加,造成阻力篦板
和物料的沿程阻力增加,同时由于物料的离析作用增强,造成阻力篦板的抑制作用降低,从
而再次产生吹穿现象,红河现象增加,二次风温度和三次风温度降低。
本文着重就控制流篦冷机有关风量配置方面的问题给予讨论,为解决篦冷机使用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

1 风量配置与温度间的关系

提高二次风和三次风温度,提高煤粉的燃烧效率,缩短火焰长度,从而提高烧成带温度,
即提高出窑熟料温度。事实上从热交换的角度考虑,在篦冷机内风量一定时,熟料和冷风的
热交换,应尽可能增加热交换时间和热交换面积,因此采用厚料层操作是提高篦冷机换热效
率的基础。假定熟料温度只是位置x的函数,这样整个问题可简化为一维问题求解,篦冷机
冷却物料的过程可以近似地用下面的数学公式来描述。

式中t0——为冷却空气温度,即室温;
ω——为在x处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通风量。
B——为篦床在x处的有效冷却宽度。
K——与传热系数有关的比例常数。
C——为熟料比热。
A——为窑单位时间熟料产量。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5000t/d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采用推动式篦冷机的温度分布状况,
表1为篦冷机的风量配置情况,表2为计算结果,

表1为篦冷机的风量配置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熟料温度在第一段下降速度最快,同时一段的温度最高,而第三代篦
冷机大部分采用一段为二次风和三次风的来源地,这样有利于提高二次风和三次风温度,而
剩余的热量得利用,现在普遍存在有两种方式分别为:一段取风和二段取风。从理论计算可
知,一段取风显然更经济。

上述计算是依照出窑熟料温度1300℃计算的,由此可知,第二段的高温气体,与第三
段的低温气体,采用梯级利用的方式,即高温二段气体用于产生过热蒸汽,而低温的第三段
废气用于加热水,或者在低温段提高蒸汽温度。为双压系统锅炉的运行创造了客观条件。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为了充分利用篦冷机的余热,余热发电应该采用双压汽轮机,因为
双压系统可使相对高温热源产生较高参数的蒸汽,使相对低温热源 (100~210℃烟气) 产生
较低参数的蒸汽,使能量分布优化,系统充分吸收低参数热量,发出更多的电能。对于火力
发电,为了提高热力循环系统效率,一般应尽量提高主蒸汽参数,而对于水泥窑纯低温余热
发电,主蒸汽参数的选取取决于水泥窑排放废气的温度,应尽可能接近废气温度,考虑传热
温差和受热面的经济性,一般有10~15℃的温差。而主蒸汽压力的选取则要多方面斟酌,
例如某项目选取l.7MPa,330℃,对于l.7MPa的主蒸汽,其饱和温度为204℃,因换热温差
的存在,烟气产生主蒸汽后,余热锅炉排出烟气温度在210℃以上,主蒸汽压力选择得越高,
产生主蒸汽后的烟气排出温度越高。这样主蒸汽压力的选取,对210℃以下烟气余热利用有
重大影响。这对于窑尾预热器(SP)是合适的,因为210℃左右以下的烟气热量还要用于原料
烘干。但对于窑头篦冷机(AQC)来说,是不经济的,因为210℃以下的热量排放掉,不仅造
成能源浪费,还对环境产生了热污染。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及技术水平,AQC的排气温度在
90~100℃是合适的,这样造成100~200℃之间热量的利用成为问题,根据分析这部分热量
占总废热量的17%~20%。为了有效地利用这部分热量,采用双压系统,高压主蒸汽(参数
为1.7MPa,330℃)吸收350℃以上的烟气热量,低压系统蒸汽(参数为0.45MPa,165℃)可
以吸收l00~210℃之间的烟气热量。

当然,为尽可能利用余热,提高余热利用率,也可以再设置一级或多级压力,通过定量
分析计算,对上述余热,使用三压后,只比双压多发几十千瓦电,而系统造价却要增加一百
多万元,技术经济性较差,系统会更复杂。同理,多压的技术经济性更差。因此,对水泥厂
中低温余热来说,双压技术是比较合适的。

2 风量配置与热效率的关系

2.1篦冷机热效率的计算

第三代推动式篦冷机采用空气梁供风技术提高了篦冷机的热效率,减少了单位熟料的用
风量 ,二次风温和三次风温均有所提高,这对窑系统的燃料燃烧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优
化了篦冷机本身的性能。要保证篦冷机的正常运行并发挥其优势,节省能耗,必须根据不同
的情况和特点需要进行合理的配风,而配风设计需以篦冷机的热平衡计算为依据 ,表3是根
据某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篦冷机,假定篦冷机表面散热固定时的热平衡计算表,
其中单位冷却风量为1.02Nm3/㎏熟料,计算出的篦冷机效率为83.9%。

表3 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篦冷机热平衡计算

表4 篦冷机热平衡计算

表4为单位熟料配风量为1.25 Nm3/㎏时的篦冷机热平衡计算过程,此时的篦冷机计算
的热效率为82%,对比表3可以发现,配风量的变化很小,因此只考虑调整二次风温度和三
次风温度,结果表明,篦冷机的冷却效率却降低很快。而实际生产过程中配风量的变化不仅
会降低二次风和三次风的温度,更重要的是增加排风量从而携带更多的热量进入大气,造成
热量损失变大和风机排风量增大电耗增加。

2.2 生产例证

实际生产情况也证明了上述理论计算的正确性,表5所示为篦冷机改造前后的参数变
化,表6为改造获得的结果,从表5可以看出,改造后冷却风机的风量,风机功率以及风压,
较改造前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风量的配置增加较少,而表6的结果表明: 篦冷机系统总
风量与推算的数值相差不大; 出篦冷机熟料温度也接近推算的数值。而窑的二次风温比原
来的平均900℃提高了将近200℃,冷却机出口风温下降90℃。

2.3 第四代篦冷机

篦冷机冷却效果的提高应该是一个综合指标,第三代和第四代篦冷机已进步到把篦冷机
的综合指标作为评价指标。正常运转的篦冷机,其产量、二次风温、三次风温、废气温度、
出料温度等指标应该是都处于正常状态, 过分强调某一个指标,而忽视其他指标是不科学
的。冀东磐石水泥公司3 000t/d第四代篦冷机出现废气温度高和出料温度高等现象, 其原
因就是篦冷机本身不平衡所致。改进措施: 优化配料和系统操作, 改善熟料粒度;提高风量,
尾部风室增加风机, 且将尾部篦板上的调节阀都摘掉, 增大风量。因此采用第四代篦冷机能
够全面实现熟料冷却的较多目标,这与第三代推动式篦冷机有了根本区别。

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SF交叉棒式篦冷机, 改变了传统的推动篦板推料的概念, 利用
篦上往复运动的交叉棒来输送熟料, 使篦冷机的机械结构简化、 固定的篦板便于密封, 熟
料对篦板的磨蚀量小, 没有漏料,篦下不需设置拉链机, 降低了篦冷机的高度, SF交叉棒式
篦冷机的另一特点是每块篦板下设置机械气流调节器(MFR) (图1) , 该调节器的原理是根
据料层上不同部位的颗粒大小不均和料层厚度不均造成气体透过料层不均时, 机械气流调
节器根据阻力大小来调节, 自动调节阀板的角度, 从而确保气流透过料层, 使料层上的熟
料得以冷却, 由于每一块篦板下面均设置机械气流调节器, 其控制范围可以准确到每一块
篦板的面积, 使冷风能够均匀地透过每一块篦板上的料层, 从而确保整个篦床面上熟料冷
却均匀。

图1 机械气流调节器(MFR)

第三代篦冷机的配风原则是 “高风压, 低风量”入料口区的最高风压达到11 000Pa~12
000Pa左右而第四代篦冷机入料口区最高风压是在9500Pa。鱼峰水泥厂2 000t/d型第四代
篦冷机, 正常工作风压在7 000Pa~7 500Pa。 2 500t/d型和3 000t/d型第四代篦冷机的风
机参数
见表7。


由于第四代篦冷机采用了推动棒和模块化设计等等方面的改进措施,使原来第三代篦冷
机中冷风通过粗颗粒熟料层的风速与冷风通过细颗粒熟料层风速的比值由1.75降低为1。
这样风量能在全篦床上均匀分布,避免了红河现象的发生。

3 结束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