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镀挂镀区别分析
滚镀改挂镀建议

故挂镀后的螺纹孔底部100%发黑。
四、两端盲孔类谐振柱
2、改善措施: 1)、 端面盲孔深度大于最大外径的长度时(A类表示),直接在盲孔底
部的位置增加工艺孔Φ1.5+0.1/-0.1漏电镀液,且要保证侧孔避开大外径2.0以
上,如果盲孔深度没有大于最大外径长度2.0以上,按照B类型产品改善
四、两端盲孔类谐振柱
滚镀改挂镀建议
制作: 柳堤
电镀滚镀产品分类
一、深孔类谐振柱
二、无侧孔导向杆 三、无侧孔传输直杆 四、两端盲孔类谐振柱
一、深孔类谐振柱
1、挂镀缺陷分析: 因产品端面孔过深,产品挂镀过程时会在产品底部上挂具,导致产品深孔电镀液流出 不彻底,会导致电镀后深孔底部明显的发黑或发黄的现象。
一、深孔类谐振柱
2)、 端面盲孔深度小于最大外径的长度时(B类表示),需要在盲孔底部继
续加工出Φ2 +0.1/-0.1深孔超出最大外径长度2.0mm以上,再在Φ2孔底部1.5 的位置增加工艺孔Φ1.5+0.1/-0.1漏电镀液。
• 本次所提的所有改善建议近针对我司现有生产加工 过的产品; • 后续新产品如果无法挂镀,我司在样品开发阶段会 及时发出改善建议。
四、两端盲孔类谐振柱
1、挂行挂镀,上端面的 内孔挂镀时电镀液无法流出,且挂镀时过不同的电镀槽,盲孔内的电镀液将上一道工序的 电镀液带到了下一电镀槽内,将会对下道工序的电镀液造成严重的污染与报废; 2)、电镀挂镀孔(螺纹孔)底部电镀液无法进入,电镀层无法对螺纹底部进行上镀,
The End Thanks !
在导向杆中心线的任意位置新增一个Φ1.5+0.1/-0.1的通孔进行挂镀。
三、无侧孔传输直杆
1、挂镀缺陷分析: 因传输杆外径过小,且产品没有额外的侧孔进行上挂,此类产品只能进行滚镀。
电镀工艺详解:滚镀与挂镀的区别

电镀工艺详解:滚镀与挂镀的区别电镀可分为挂镀、滚镀、连续镀和刷镀,这主要与待镀零件的尺寸和批量有关。
悬挂电镀适用于一般尺寸的产品,如汽车保险杠、自行车把手等。
滚镀适用于紧固件、垫圈、销等小零件。
连续电镀适用于线材和带材的批量生产。
刷镀适用于局部电镀或修复。
电镀溶液包括添加了铬剂的酸性、碱性、酸性和中性溶液。
无论使用何种电镀方法,与待电镀产品和电镀溶液接触的电镀槽、吊架等都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挂镀要求零件逐个安装或绑在挂夹具上,耗时、劳动密集、劳动密集,涂层质量差。
如果有“挂痕”或表面光滑度不足等。
此外,还经常使用一种特殊的挂镀,称为篮镀,是将小零件放在金属丝制成的小篮子或底部嵌入电极的塑料篮子中,然后将其挂在阴极棒上进行电镀的方法。
在电镀过程中,为了确保所有零件都尽可能均匀地电镀,有必要偶尔取下小篮子并翻转零件,或者使用非金属棒搅拌篮子内的零件。
因此,操作类似于淘米或炒菜,因此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洗镀或炒镀。
然而,即便如此,涂层的质量仍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每个部件的涂层厚度和表面质量的显著波动,劳动力也受到搅拌和翻转零件等繁琐操作的制约,无法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
这些处理方式和工艺,在华中电镀产业园内都会涉及到,是为了实现电镀行业工艺水平与装备水平提升的环保工业园区,以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资源;有利于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对加快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滚镀的生产约占整个电镀工艺的50%,涉及镀锌、铜、镍、锡、铬、金、银和合金等数十种电镀类型。
滚镀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电镀加工方法,几乎与挂镀不相上下。
但在滚镀发明之前,小零件只能使用挂镀进行电镀。
滚镀的出现改变了小零件电镀过时的技术现状,使电镀工人摆脱了繁琐的安装或吊篮电镀劳动,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镀层质量。
这在小零件电镀领域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滚镀挂镀区别分析

电镀典型工艺流程1.抛光。
2.溶剂脱脂。
3.装挂。
4.电解除油。
5.热水清洗。
6.冷水清洗。
7.酸弱腐蚀。
8.冷水清洗。
9.中和(视需要)。
10.冷水清洗。
11.电镀。
12.冷水清洗。
13.热水清洗(视需要)。
14.钝化、填充或其他附加处理(视需要)。
15.卸装及清洗。
16.脱水或干燥。
17.防锈。
18.包装与转运电镀的工艺类型包括挂镀,滚镀,刷镀,连续镀等…以下主要介绍了滚镀的概念及其优缺点,其中穿插了在同一情况下与挂镀的相关对比。
其中可以了解两种电镀多方面的相关对比及其优缺点。
滚镀的概念和优缺点目录一、滚镀的概念二、滚镀的特征1.滚镀是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在滚筒内进行的2.滚镀是在小零件不停地翻滚过程中进行的3.滚镀的电流是以间接方式进行传输的三、滚镀的优点1.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镀件表面质量好3.镀层厚度波动性小4.占地面积小四、滚镀的缺陷1.混和周期带来的缺陷2.滚镀的结构缺陷3.间接导电方式带来的缺陷4.电流密度控制方面的缺陷一、滚镀及挂镀的概念通常情况下电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挂镀,一种是滚镀。
挂镀也叫吊镀,是将零件装在挂具上进行镀层沉积处理的一种电镀方式,一般用于大尺寸零件(如车圈)的电镀。
其特点是大零件小批量,镀层厚度10μm以上。
而对于因形状、大小等因素影响无法或不宜装挂的小零件(如小螺丝),则一般采用滚镀。
滚镀严格讲叫滚筒电镀,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小零件置于专用滚筒内、在滚动状态下以间接导电方式使零件表面沉积上各种金属或合金镀层、以达到表面防护、装饰或功能性目的的一种电镀方式。
其特点是小零件大批量,镀层厚度10μm以下。
典型的滚镀过程是这样的:将经过镀前处理的小零件装进滚筒内,零件靠自身重力将滚筒内的阴极导电装置紧紧压住,以保证零件受镀时所需要的电流能够顺利传输。
然后,滚筒以一定速度按一定方向旋转,零件在滚筒内受到旋转作用后不停地翻滚、跌落。
同时,金属离子受到电场作用后在零件表面还原为金属镀层,滚筒外新鲜溶液连续不断地通过滚筒壁板上无数的小孔补充到滚筒内,而滚筒内的溶液及电镀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也通过这些小孔不断地排出筒外。
箱包五金不同电镀的区别

不管是咱们买衣服或是箱包皮具类商品;最怕的即是上面的五金配件、标牌LOGO、五金锁扣,没用多久就褪色、呈现杂色、电镀层氧化掉落、发红发黑、生锈等。
那样的话即便咱们买的商品再精贵、再高级,感官上也只能沦为次等货。
这里就有很多人可能不解,为何这些箱包五金配件出现那样的问题呢?主要的原因有:一是运用或防护的不妥,二是运用的五金电镀技术不一样,直接致使了后边的成果。
一般的五金配件商品,一般用的有那么两种镀法:挂镀个滚镀,还有即是过叻架,咱们这叫封油;电镀还分环保电镀和一般电镀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挂镀:箱包五金是通过抛光好后,再发到电镀厂。
其镀法是一个一个配件的独自挂起来电。
因而商品镀好后,亮度好、色泽均匀、外表很润滑等,能够极好的做防护,大大延伸寄存的时刻。
滚镀:没有抛光,只通过简略的过震机、刮批锋等就发了电镀。
镀法是一切的配件放到一个滚镀大缸内,之后是翻滚起来电镀。
这样电镀后的商品外表会有些小小麻点,色泽不大均匀、不怎么润滑、亮度也差。
因而不利于长时刻寄存,更不易做好防护。
封油(过叻架):封油能够称作是箱包五金的第二重防护稳妥。
封油层还能够极好的维护电镀层,使其不易被氧化、刮花、雾水的腐蚀等。
商品运用的功能大大的提高。
像有的白酒生产厂家,他们的包装盒五金配件,封油都要过盐雾测验;由于酒窖里富含必定的酒精成分。
若是过不了盐雾测验,箱包五金简单受酒精的腐蚀而发作变色、发黑的状况。
环保电镀:这个不必多说了,做外贸的兄弟触摸得比较多。
箱包五金的原料、电镀等,每个国家对重金属成分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
做那个国家的商品,就得遵从他们的规则。
环保电镀一般的叫法为:“无叻”。
通过以上的说明大家应该对箱包五金的电镀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
滚镀挂镀优缺点

电镀基本知识介绍----典型工艺流程1.抛光。
2.溶剂脱脂。
3.装挂。
4.电解除油。
5.热水清洗。
6.冷水清洗。
7.酸弱腐蚀。
8.冷水清洗。
9.中和(视需要)。
10.冷水清洗。
11.电镀。
12.冷水清洗。
13.热水清洗(视需要)。
14.钝化、填充或其他附加处理(视需要)。
15.卸装及清洗。
16.脱水或干燥。
17.防锈。
18.包装与转运电镀的工艺类型包括挂镀,滚镀,刷镀,连续镀等…以下主要介绍了滚镀的概念及其优缺点,其中穿插了在同一情况下与挂镀的相关对比。
其中可以了解两种电镀多方面的相关对比及其优缺点。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滚镀的概念和优缺点目录一、滚镀的概念二、滚镀的特征1.滚镀是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在滚筒内进行的2.滚镀是在小零件不停地翻滚过程中进行的3.滚镀的电流是以间接方式进行传输的三、滚镀的优点1.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镀件表面质量好3.镀层厚度波动性小4.占地面积小四、滚镀的缺陷1.混和周期带来的缺陷2.滚镀的结构缺陷3.间接导电方式带来的缺陷4.电流密度控制方面的缺陷一、滚镀及挂镀的概念通常情况下电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挂镀,一种是滚镀。
挂镀也叫吊镀,是将零件装在挂具上进行镀层沉积处理的一种电镀方式,一般用于大尺----------------------------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寸零件(如车圈)的电镀。
滚镀-挂镀-工艺技术讲解

滚镀工艺技术讲解
滚镀的三种方式各有其不同的特征、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等,生产中应根据镀件的形 状、大小、批量及质量要求等具体情况,选择准确合理的滚镀方式,以达到为企业 节约增效、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例如,对于常规小零件,应首选卧式滚镀的方式 。而对于不宜或不能采用卧式滚镀或品质要求较高的小零件,则一般考虑振动 电镀的方式。但振动电镀不是一种“万灵药”,有时对于振动电镀也解决不了的小 零件,可以采用一些比较特殊 电镀方式,如篮筐镀、筛网镀或布兜镀等。 滚镀的三种方式各有其不同的特征、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等,生产中应根据镀件的形 状、大小、批量及质量要求等具体情况,选择准确合理的滚镀方式,以达到为企业 节约增效、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例如,对于常规小零件,应首选卧式滚镀的方式 。而对于不宜或不能采用卧式滚镀或品质要求较高的小零件,则一般考虑振动电镀 的方式。但振动电镀不是一种“万灵药”,有时对于振动电镀也解决不了的小零件 ,可以采用一些比较特殊的电镀方式,如篮筐镀、筛网镀或布兜镀等。
滚镀工艺技术讲解
目前使用的倾斜式滚镀设备叫做倾斜潜浸式滚镀机(如图2所示)。倾斜潜浸式滚镀 机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上海地区使用,由于其操作轻便灵活、易于维护而广受欢 迎。另外,使用倾斜式滚镀机镀件受损较轻,比较适合易损或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 零件。但是,倾斜式滚镀机滚筒装载量小、零件翻滚强度不够,在劳动生产效率和 镀件表面质量等方面逊色于卧式滚镀机。所以,多年来倾斜式滚镀的应用与发展始 终落后于卧式滚镀。 振动电镀 振动电镀是国外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80年代初大量应用的一项小零件电镀新技 术。它比常规的滚镀技术具有更加突出的优越性,因此一经问世即得到快速的应用 与发展。国内振动电镀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并从90年代后期开始在小零件电镀 领域应用逐渐广泛。 1-振荡器;2-振杆;3-传振轴;4-料筐 振动电镀的滚筒形状为“圆筛”或“圆盘”状,滚筒内零件的运动靠来自振荡器的 振动力 来实现。所以,振动电镀的滚筒一般被形象地称作“振筛”(如图3所示)。振筛的 振 动轴向与水平面垂直,则振筛内零件的运动方向为水平方向。
滚镀-挂镀-工艺技术讲解共26页文档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Hale Waihona Puke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滚镀挂镀优缺点范文

滚镀挂镀优缺点范文滚镀、挂镀和镀优分别是一种金属在另一种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的工艺。
它们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首先,滚镀是一种将一种金属通过机械滚动与另一种金属表面结合的工艺。
滚镀的优点包括:1.增加金属的耐磨性和硬度。
滚镀可以使表面金属变硬,提高抗磨损性能,延长金属的使用寿命。
2.提供耐腐蚀性。
滚镀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隔绝氧气和水分的接触,防止金属的腐蚀和氧化。
3.优化金属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滚镀可以改善金属的导热性和导电性,使其更适合用于传热和电传导的应用。
虽然滚镀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1.镀层可能不均匀。
由于滚动的过程,镀层可能在不同部位形成不均匀的厚度,降低了表面的一致性。
2.对于复杂形状的产品,滚镀可能不适用。
滚镀需要金属表面与滚动装置接触,对于形状复杂或内部空间狭小的产品,滚镀工艺可能无法实施。
3.滚镀层厚度有限。
滚镀工艺往往适用于形成较薄的镀层,如果需要厚度较大的保护层,滚镀可能无法满足要求。
接下来,挂镀是一种将金属制品悬挂在电解池中,通过电流使金属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的工艺。
挂镀的优点包括:1.镀层均匀。
挂镀可以使金属表面形成均匀、一致的镀层,提高了金属的外观和保护性能。
2.可形成大厚度的保护层。
相比滚镀,挂镀可以形成更厚的保护层,提供更强的耐磨和耐腐蚀性能。
3.适用于各种形状的产品。
挂镀工艺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大小的产品,可以满足不同需求。
然而,挂镀也存在一些缺点:1.环境污染。
挂镀工艺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物质和电流来形成镀层,可能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液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镀层质量受影响。
挂镀工艺可能受到操作技术、电流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镀层质量不稳定或不达标。
最后,镀优是一种将一种金属在另一种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的工艺,常用于镀铬、镀金、镀银等。
镀优的优点包括:1.提供更高的装饰性能。
金属表面经过镀优处理后,可以呈现出高光泽的金属质感,提高了产品的装饰性。
2.提高表面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滚镀挂镀区别分析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电镀典型工艺流程1.抛光。
2.溶剂脱脂。
3.装挂。
4.电解除油。
5.热水清洗。
6.冷水清洗。
7.酸弱腐蚀。
8.冷水清洗。
9.中和(视需要)。
10.冷水清洗。
11.电镀。
12.冷水清洗。
13.热水清洗(视需要)。
14.钝化、填充或其他附加处理(视需要)。
15.卸装及清洗。
16.脱水或干燥。
17.防锈。
18.包装与转运电镀的工艺类型包括挂镀,滚镀,刷镀,连续镀等…以下主要介绍了滚镀的概念及其优缺点,其中穿插了在同一情况下与挂镀的相关对比。
其中可以了解两种电镀多方面的相关对比及其优缺点。
滚镀的概念和优缺点目录一、滚镀的概念?二、滚镀的特征?1.滚镀是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在滚筒内进行的?2.滚镀是在小零件不停地翻滚过程中进行的?3.滚镀的电流是以间接方式进行传输的?三、滚镀的优点?1.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镀件表面质量好?3.镀层厚度波动性小?4.占地面积小?四、滚镀的缺陷?1.混和周期带来的缺陷?2.滚镀的结构缺陷?3.间接导电方式带来的缺陷?4.电流密度控制方面的缺陷?一、滚镀及挂镀的概念通常情况下电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挂镀,一种是滚镀。
挂镀也叫吊镀,是将零件装在挂具上进行镀层沉积处理的一种电镀方式,一般用于大尺寸零件(如车圈)的电镀。
其特点是大零件小批量,镀层厚度10μm 以上。
而对于因形状、大小等因素影响无法或不宜装挂的小零件(如小螺丝),则一般采用滚镀。
滚镀严格讲叫滚筒电镀,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小零件置于专用滚筒内、在滚动状态下以间接导电方式使零件表面沉积上各种金属或合金镀层、以达到表面防护、装饰或功能性目的的一种电镀方式。
其特点是小零件大批量,镀层厚度10μm以下。
典型的滚镀过程是这样的:将经过镀前处理的小零件装进滚筒内,零件靠自身重力将滚筒内的阴极导电装置紧紧压住,以保证零件受镀时所需要的电流能够顺利传输。
然后,滚筒以一定速度按一定方向旋转,零件在滚筒内受到旋转作用后不停地翻滚、跌落。
同时,金属离子受到电场作用后在零件表面还原为金属镀层,滚筒外新鲜溶液连续不断地通过滚筒壁板上无数的小孔补充到滚筒内,而滚筒内的溶液及电镀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也通过这些小孔不断地排出筒外。
挂镀需要将零件一个一个地装或绑在挂具上,费时、费力、费人工,且镀层质量欠佳,如出现“挂具印”,或表面光洁度不够等。
另外,一种叫做筐镀的特殊挂镀也会经常被采用,它是将小零件放在一个金属丝做成的小筐或底部镶有电极的塑料筐内,然后挂到阴极棒上电镀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在电镀过程中,为使各零件尽可能均匀受镀,需要不时摘下小筐对零件进行翻动,或用一根非金属棒搅动筐内的零件。
因此操作类似淘米或炒菜,所以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淘镀或炒镀。
但即使这样镀层质量同样难以令人满意,主要表现为各零件的镀层厚度及表面质量等波动较大,且劳动力同样受到对零件进行搅动、翻动等繁琐操作的束缚,劳动生产效率不能提高。
但在滚镀发明之前,小零件电镀只能采用挂镀。
滚镀的出现使小零件电镀落后的技术状况得到改变,它将电镀工人从繁琐的装挂或筐镀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且镀层质量也大为改观,这在小零件电镀领域无疑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目前,滚镀的加工量约占整个电镀加工的50%左右,并涉及到镀锌、铜、镍、锡、铬、金、银及合金等几十个镀种。
并且,滚镀的适用范围非常广,诸如紧固件、冲压件、水暖件、电子元器件及其它类似的大批量镀件等。
甚至在电镀界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只要镀件能装进滚筒就能滚镀”,这句话虽有点夸大,但却能形象地说明滚镀在今天电镀工业中所具有的优势。
时至今日,滚镀已发展成为应用非常普遍且几乎与挂镀并驾齐驱的的一种电镀方式。
(ps:一般的大的工件,表面有棱角的大工件,工件的一端的外径小于工件的内孔,有螺纹的(3/8英制,公制在M12以上)镀金或镀银要挂镀.主要是防止外打伤,产品挤入电镀不良,打变型。
滚镀主要是工件小,无棱角,无螺纹.或小螺纹.滚镀成本比挂镀便宜好多. )二、滚镀的特征滚镀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滚镀是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在滚筒内进行的小零件挂镀时单独分装悬挂,当电镀加工量较大时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生产效率极低。
滚镀则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起来进行处理,无需再进行繁琐的装挂操作,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滚筒,滚筒是承载着小零件在不停地翻滚过程中受镀的一个盛料装置。
典型的滚筒呈六棱柱状,水平卧式放置。
滚筒壁板的一面开口,电镀时一定数量的小零件从开口处装进滚筒内,并占其一定的比例,然后盖上滚筒盖将开口封闭。
滚筒壁板上布满许多小孔,电镀时零件与阳极间电流的导通、筒内外溶液交换及筒内气体排出等都需要通过这些小孔才能实现。
滚筒内的阴极导电装置一般通过铜线或棒从滚筒两侧的中心轴孔穿出,然后分别固定在滚筒左右墙板的导电搁脚上。
零件在滚筒内靠自身重力与阴极连接。
小零件滚镀就是在这样的装置内进行的。
滚筒的结构、尺寸、大小、转速、导电方式及开孔率等诸多因素均与滚镀的生产效率、镀层质量等息息相关。
所以,滚筒是整个滚镀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
2.滚镀是在小零件不停地翻滚过程中进行的滚镀时小零件在滚筒内并非静止不动,而是随滚筒旋转不停地翻滚。
这种翻滚具体到某一个零件的情况是:一会儿被埋进整个堆积零件的内部,一会儿又翻到外表面。
这样周而复始,直到整个滚镀过程结束。
那么,为什么要使小零件在滚筒内不停地翻滚呢(1)保证每个零件都能均匀受镀。
小零件在滚筒内是堆积在一起的,其中一部分零件分布在堆积体内部,称之为内层零件;另一部分零件则分布在堆积体外表面,称之为表层零件(如图1-1所示)。
并且,根据表层零件所处位置不同将其分成外露表层零件(图1-1中AB线零件)和紧贴滚筒内壁的表层零件(图1-1中AC、CE、ED、DB线零件)两部分。
滚镀时,金属离子实际只在表层零件表面还原为金属镀层,而内层零件因受到表层零件的屏蔽、遮挡等影响只有电流通过,却几乎没有电化学反应发生。
所以,为能有机会受镀,内层零件就需要从堆积体内部翻出变为表层零件。
但表层零件也不能长时间停留,电镀进行一会儿后,受到滚筒的旋转作用又变成内层零件。
这样,小零件只有不停地翻滚,才能促使内层零件与表层零件不断地变化、转换,并最终保证每一个零件都有均匀受镀的机会。
?图1-1滚筒中内层零件与表层零件分布示意图1-内层零件;2-表层零件(2)避免表层零件烧焦。
小零件在滚筒内如果不翻滚而处于静止状态,那么使用很小的电流密度,就可能使表层零件附近金属离子匮乏而使镀层烧焦。
尤其紧贴滚筒内壁的表层零件,会使从孔眼处进入滚筒的电流受到阻碍,从而集中在零件上紧挨孔眼部位的狭小表面,造成该处镀层烧焦留下黑色眼点,即所谓的“滚筒眼子印”。
这时,小零件在滚筒内翻滚的作用,类似挂镀的溶液搅拌或阴极移动。
挂镀时若无溶液搅拌或阴极移动的作用,则电流密度上限不易提高,镀层沉积速度也难以加快。
3.滚镀的电流是以间接方式进行传输的挂镀时,零件所需要的电流由挂具直接传输,零件与挂具紧密接触,中间没有任何介质。
因此,挂镀的电流传输平稳,接触电阻小,各零件所需要的电流基本不因传输问题而受到影响。
但滚镀时,零件是整体压在滚筒内阴极导电装置上的,与阴极直接相连的零件只有极少部分,而绝大部分只能通过堆积重叠的零件与阴极导通。
所以,滚筒内的阴极只能首先将电流输送给与自己直接接触的零件,然后由这些零件输送给其它零件,并在其它零件与零件间一个一个地传输下去,这就是滚镀的间接导电方式。
这无疑是滚镀的又一重要特征,它因为主要靠零件与零件间间接导电,而非零件与阴极直接接触导电,所以零件的接触电阻较之挂镀要大。
三、滚镀的优点滚镀与小零件挂镀相比,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滚镀将数目众多的小零件集中在一起进行电镀,省掉了繁琐的装挂,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这是与小零件挂镀相比滚镀最大的优越性。
例如,某厂¢5mm×5mm铁螺丝滚镀亮镍,采用GD-10型滚镀机1台,1个工人操作,每班产量约70~80kg。
而该厂最初采用铜丝捆扎挂镀的方法,1个工人每班最多生产5~6kg,若每班产量70~80kg,则约需工人8~12名。
再如,近些年自动化滚镀技术发展迅速,实现了从装料到卸料整个生产过程全自动化无人操作,这真正是把滚镀劳动生产效率高的优越性发挥到了极致。
实践证明,正是由于滚镀代替了落后的小零件挂镀的生产方式,才使小零件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得以实现。
所以,滚镀的发明与广泛应用是小零件电镀技术发展的一次重大飞跃!2.镀件表面质量好滚镀时,因零件与零件间相互抛磨,使粗大的晶体在零件表面不能长大,因此得到的镀层细致、柔和、颜色均匀,表面有很高的光洁度。
例如,水暖管箍及弯头(玛钢件)镀锌,这种零件属可滚镀可挂镀的情况,但滚镀的零件表面质量远优于挂镀。
再如,质量上乘的滚镀镍小螺丝,表面细致、光滑,抓在手里轻轻地揉搓,给人一种丝绸般舒适的感觉;而采用铜丝捆扎挂镀出来的效果却会大打折扣。
3.镀层厚度波动性小镀层厚度波动性,反映各零件间镀层厚度的接近程度。
镀层厚度波动性小,说明各零件间镀层厚度的接近程度好。
滚镀时,小零件在滚筒内一会儿从内层翻到表层,一会儿又从表层翻回内层,翻到表层时零件正常受镀,翻回内层时电化学反应基本停止。
电镀刚进行不久时,总有一部分零件翻到表层的机会多,则受镀机会多,镀层厚;而另一部分零件翻到表层的机会少,则受镀机会少,镀层薄。
但随电镀时间的延长,不同零件翻进翻出的几率逐渐均等,各零件间的镀层厚度逐渐接近,则镀层厚度波动性逐渐变小。
并且,不同零件在滚筒内受到的各种作用也逐渐均等,则各零件间的表面质量也逐渐趋于相同。
而小零件挂镀时,因不同零件受镀的条件(如悬挂位置)不同,则电流分布不均等,各零件间的镀层厚度差别较大。
例如,同样一个挂具上的零件,挂在中间还是边缘,上层还是下层,受金属尖端效应的影响,镀层厚度都会有不同的结果。
4.占地面积小因为滚镀对分散的零件进行集中处理,增加了镀槽对零件的承载量,所以与处理相同数量零件的挂镀相比,占地面积大大减小,这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是难能可贵的。
并且,处理零件的数量越多,滚镀的这种优势就越明显。
例如,一种直径¢50mm内孔¢22mm的铁垫圈镀锌,这种零件可滚镀也可挂镀。
若采用滚镀,使用GD-20型滚筒1只,则溶液量一般约400L即可,整台滚镀机占地约平方米,这时该设备一次可处理零件约20kg。
但若采用挂镀,同样的溶液量及设备占地,一次只能处理零件约,若要一次处理零件20kg,约需8~9倍于滚镀的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