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糕点制作管理制度
面食制作管理制度模板

面食制作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与范围1. 目的:确保面食制作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保障食品安全,提升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2. 范围: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面食制作的员工及管理人员。
二、原料采购与储存1. 采购: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确保原料新鲜、无污染。
2. 储存:原料应分类存放,遵循先进先出原则,防止交叉污染。
三、工作环境与设施1. 环境:保持工作区域清洁,定期消毒。
2. 设施:确保所有设备正常运行,定期维护。
四、个人卫生与着装1. 个人卫生:员工必须持有健康证明,工作前后洗手消毒。
2. 着装: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子和必要时的手套。
五、面食制作流程1. 准备:按照食谱准备所需原料和工具。
2. 制作:遵循标准操作程序,确保面食制作质量。
3. 包装:面食制作完成后,应迅速冷却并进行适当包装。
六、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1. 检查: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检,确保食品安全。
2. 记录: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便于追溯。
七、员工培训与考核1. 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和操作技能培训。
2. 考核:定期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岗位要求。
八、应急管理1. 预案: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和事后处理。
2. 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九、监督检查1. 内部检查:定期进行内部自检,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外部检查:配合外部监管机构的检查,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十、持续改进1. 反馈: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持续优化管理制度。
2. 改进:根据反馈和检查结果,不断改进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模板内容,确保其适用于具体的面食制作环境和管理需求。
面食制作管理制度

面食制作管理制度一、原料必须新鲜,原料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应注意原料的选择和保管。
原料的贮存,做到离墙离地堆放;调味品贮存的容器应符合卫生要求,容器应该加盖,防止鼠、虫害等污染食品。
有味的原料,应分开贮存,防止相互串味。
二、面点制作使用的一些色素必须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三、面点制作应在专间内进行,所用的工具、容器及双手等必须洗净并进行消毒。
四、各种设备(如绞面机等)应保持清洁。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一、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GB2760-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或者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使用量,杜绝使用《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中物品的现象。
二、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者掺杂、搀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了食品质量和安全要求。
餐饮经营单位加工经营食品为现制现售模式,尽可能不用食品添加剂,确须使用的,应在限量范围内使用。
三、采购使用的明矶、泡打粉、小苏打、臭粉等食品添加剂,包装标签上应注明中文“食品添加剂”字样,食品添加剂的具体标签要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47、48和66条的规定。
四、购入食品添加剂时,须索证索票并登记台账,索取生产许可证明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须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五、严禁违法使用硼酸、硼砂、罂粟壳、废弃食用油脂、工业用料等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禁止餐饮业服务单位(包括食堂、食品摊贩等)及个人购买、储存、使用亚硝酸盐。
含柠檬黄、日落黄等合成色素的吉士粉、油性色素等不可用于面点、糕点、肉类加工。
六、油条、糕点、面食等常用的泡打粉等含铝膨松剂,应严格控制用量,以防止铝含量超标;应首选使用不含铝的酵母粉、塔塔粉等食品添加剂。
糕点禁用苯甲酸、苯甲酸钠等防腐剂。
七、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
面点制作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面点制作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面点制作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及食品加工场所。
2. 面点制作应遵循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二、原料采购与储存1. 采购原料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原料质量合格。
2. 原料储存应分类存放,保持干燥、清洁、防虫、防鼠、防霉变。
三、生产环境与设施1. 生产区域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 设施设备应定期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四、个人卫生与健康1. 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 工作时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和手套。
五、生产操作规程1. 严格遵守面点制作的工艺流程,不得随意更改。
2. 生产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污染,确保食品安全。
六、成品检验与包装1. 成品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
2. 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包装过程应避免污染。
七、食品安全培训1. 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2. 更新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员工知识更新。
八、食品安全事故处理1. 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明确事故报告流程。
2.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九、监督检查与改进1. 定期进行食品安全自检自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2. 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提出的问题积极整改。
十、记录与档案管理1. 建立完整的食品安全记录档案,包括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成品检验等。
2. 记录档案应保存一定期限,以备查验。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面点制作单位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修订。
面食制作管理制度

面食制作管理制度一、制定目的为了保障面食制作的卫生安全和食品质量,切实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面食制作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营者。
三、管理制度(一) 设备管理1.检查设备: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如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维修。
2.设备清洁:设备必须每日彻底清洁,保证设备的卫生。
3.设备消毒:每周对制作设备进行消毒。
4.设备的保养:设备使用后需要进行保养和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二) 食品原材料管理1.进货管理: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营者必须从具有生产许可的正规商家采购原材料,并与相关质检部门合作进行进货质量检查。
2.储存管理:所有采购到的食品原材料必须放置于通风干燥、清洁卫生、无异味、防潮防虫防鼠的储存仓库内。
3.消费日期管理:所有食品原材料及制作出的食品必须标注消费日期,过期食品必须及时清理。
(三) 工作场所管理1.卫生管理:生产场所必须保持干净卫生,定期对场所进行清洁。
2.环境管理:生产场所环境必须符合卫生标准,不能存在任何污染物和异味。
3.物品摆放:生产场所物品摆放必须有序,不可堆放杂物,保持通道的畅通。
(四) 从业人员管理1.培训考核: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营者必须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2.卫生管理:从业人员必须保持个人卫生,否则不得参与食品制作。
3.报告管理:从业人员对于自身或他人患有传染病都必须及时报告,否则将严格追责。
四、监督检查为确保制度实施的有效性,由国家相关质检部门对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营者进行定期监督检查。
五、违规处理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营者如有违反本制度规定,一经发现,相关食品生产许可将被吊销,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六、总则该制度于实施后立即生效,如有任何改动或疏漏之处,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面食制作管理制度

面食制作管理制度面食制作管理制度(集合10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就是在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面食制作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面食制作管理制度11.加工前要检查各种食品原料,如米、面、黄油、果酱、果料、豆馅以及做馅用的肉、蛋、水产品、蔬菜等,如发现生虫、霉变、有异味、污秽不洁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情况,不能使用。
2.做馅用的肉、蛋、水产品、蔬菜等原料要按照粗加工卫生制度的要求加工。
蔬菜要彻底浸泡清洗,易造成农药残留的蔬菜(如韭菜)浸泡时间应在30分钟以上,然后冲洗干净。
3.各种工具、用具、容器要按食品生熟不同分开使用,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定位存放,菜板、菜墩洗净后立放。
4.糕点存放在专库或专柜内,做到通风、干燥、防尘、防蝇、防鼠、防毒,含水分较多的带馅糕点存放在冰箱内,做到生熟分开保存。
5.按规定要求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
6.各种食品加工设备,如绞肉机、豆浆机、和面机、馒头机等用后要及时清洗干净,定期消毒。
各种用品如盖布、笼布、抹布等要洗净、晾干备用。
7.加工结束后及时清理面点加工场所,做到地面无污物、残渣,面板清洁;各种容器、用具、刀具等清洗后定位存放。
面食制作管理制度2一、加工前要检查各种食品原料,如米、面、黄油、果酱、果料、豆馅以及作馅用的肉、蛋、水产品、蔬菜等,如发现生虫、霉变、异味、污秽不洁,以及不符合其他卫生要求的不能使用。
二、作馅用的肉、蛋、水产品、蔬菜等原料要按照初加工卫生制度的要求加工。
蔬菜要彻底浸泡清洗,易于造成农药残留的蔬菜(如韭菜)浸泡时间30分钟以上,然后冲洗干净。
三、各种工具、用具、容器生熟分开使用,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定位存放、菜板、菜墩洗净后立放。
四、糕点存放在专库或专柜内,做到通风、干燥、防尘、防蝇、防鼠、防毒,含水分较高的带馅糕点存放在冰箱,做到生熟分开保存。
面食制作管理制度

面食制作管理制度一、总则面食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作面食对操作工的技能要求较高,同时也对卫生安全有着严格要求。
为了确保面食的质量和安全,提高顾客满意度,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作环境管理1. 面食制作区域应保持清洁整洁,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确保无杂物、尘土和异味的污染。
2. 制作区域要保持通风良好,确保有新鲜空气流通,应安装排气系统和烟雾净化设施。
3. 制作区域的温度、湿度要保持适宜,不得有明显的温度不均匀和过高的湿度,以确保面食制作质量。
三、原料管理1. 所使用的原料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不得使用过期、变质或有异味的原料。
2. 原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污染的储存室中,避免阳光直射,防止霉菌和虫害。
3. 储存室要定期清理和消毒,确保原料的卫生安全。
四、设备管理1. 所使用的制作设备应符合卫生要求,并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无污染。
2. 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应及时进行,发现故障应立即修理或更换,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不影响面食质量。
五、操作工管理1. 操作工必须具备相关的面食制作技能,并持有相关的健康证明。
2. 操作工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戴着无菌手套和口罩,保持个人卫生。
3. 操作工在工作前应进行手部消毒,工作中不得用手直接接触面食原料。
六、加工流程控制1. 面食制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工艺流程进行,确保每个步骤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2. 制作过程中的工具和容器应及时清洗,避免交叉污染。
3. 面食制作过程中,操作工应掌握适宜的面坯发酵时间和火候,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七、卫生安全管理1. 操作工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按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手部消毒,并定期进行体检。
2. 食品接触表面应保持干燥清洁,不得有污渍和异味。
3. 面食制作过程中,操作工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面食原料和面食产品,以防止交叉感染。
八、质量控制1. 面食制作中应严格控制原料比例和加工方法,确保产品的口感和营养。
2. 定期进行面食产品的品质抽检,监控产品的质量。
面点制作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确保面点制作过程中的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从事面点制作的相关人员及部门。
三、食品安全管理职责1. 食品安全领导小组(1)负责组织、协调、监督面点制作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2)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2. 面点制作部门(1)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面点制作过程中的食品安全。
(2)负责面点制作场所的卫生管理,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3)对食品原料、添加剂等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质量合格。
3. 食品检验部门(1)负责对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食品安全。
(2)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食品安全领导小组。
4. 从业人员(1)熟悉并遵守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
(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面点制作,确保食品安全。
四、食品原料采购与验收1. 食品原料采购(1)采购部门应按照食品安全要求,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供应商。
(2)采购食品原料时,应查验供应商的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明等。
2. 食品原料验收(1)验收部门应严格按照采购合同、产品合格证明等要求进行验收。
(2)验收不合格的食品原料,应及时退回供应商。
五、面点制作过程管理1. 操作规程(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面点制作,确保食品卫生。
(2)操作过程中,不得使用已变质的食品原料。
2. 个人卫生(1)从业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
(2)操作过程中,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等。
3. 工作环境(1)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定期清洁、消毒。
(2)防止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受到污染。
六、食品安全事故处理1. 食品安全事故报告(1)从业人员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时,应及时报告食品安全领导小组。
(2)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面食糕点制作管理制度

面食糕点制作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面食糕点制作的质量和安全,规范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面食糕点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采购、储存、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
二、组织机构1. 设立面食糕点制作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监督和管理面食糕点制作的各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
2. 设立原料采购小组,负责采购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料。
3. 设立生产车间,负责面食糕点的加工制作。
4. 设立包装车间,负责面食糕点的包装。
5. 设立运输小组,负责面食糕点的运输。
6. 设立销售部门,负责面食糕点的销售。
三、原料采购与储存1. 原料采购小组应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选择信誉好、质量高的供应商。
2. 采购的原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使用过期、变质、污染的原料。
3. 原料采购小组应建立供应商档案,记录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供应产品的质量情况等。
4. 原料储存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做到分类储存、标识清晰、通风干燥、防虫防鼠。
四、加工制作1. 生产车间应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面食糕点的加工制作,确保产品质量。
2. 生产车间应建立生产记录制度,记录生产日期、生产人员、生产设备等信息。
3. 生产车间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生产车间应建立卫生管理制度,保持生产环境的整洁卫生。
五、包装与运输1. 包装车间应按照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确保包装牢固、防潮、防尘。
2. 包装车间应建立包装记录制度,记录包装日期、包装人员、包装数量等信息。
3. 运输小组应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确保运输过程中产品不受损坏。
4. 运输小组应建立运输记录制度,记录运输日期、运输人员、运输路线等信息。
六、销售与售后服务1. 销售部门应建立销售记录制度,记录销售日期、销售人员、销售数量等信息。
2. 销售部门应定期对销售渠道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销售渠道畅通。
3. 销售部门应建立售后服务制度,对客户反馈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