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

2、从词义轻重情况看: 轻------重. 诛-------责备 《论语•公冶长》:“於予与何诛” 口诛笔伐 杀戮 重-------轻 感激 古义愤激之意 《异苑》卷五:“正月十五日,感激而 死。” •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皆感激为雲泣下.”
• 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而古代汉语则以 单音词为主 • 消息------“消长” • 贾谊《鵩鸟赋》“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 睡觉----睡醒 • 白居易《长恨歌》“云髻半偏新睡觉(刚刚 睡醒)”。
古今词义的异同
• • • • • • • • •
语言是发展的 词汇的发展演变更为突出 词汇的发展 ↙ ↓ ↘ 旧词消亡 新词产生 词义不断演变 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 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 汉语的基本词汇 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 • • •
• • • •
该 古代常用义-----完备 《方言》卷十二:“备、该,咸也。” 《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王逸 注:“该,亦备也。言撰设甘美招魂之具,靡不毕 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乞丈人一言而生”。(《中山狼传》) 丈夫----男子的通称 丈人-----古代对尊敬的老人的称呼,同今称岳父为 丈人意不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xin

显明
苟且
乳臭未干
责无旁贷
xiù ,气味
推卸
党同伐异
去国离乡
偏袒
离开
忠贞不渝
掉以轻心
yú ,改变
摆弄
相知恨晚
遗憾
运斤成风 斧子
现代语词中的古义-4
尔虞我诈 诈骗
百发百中 射箭
怙恶不悛 hù,坚持;
quān,悔改
金城汤池
城墙;
热水;护城河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城墙; 护城河
突如其来
贻笑大方 大方之家,
举
痛哭流涕 眼泪
举世无双
并行不悖
全
违反
感激涕零 眼泪;落
以身作则 准则,榜样
口诛笔伐 责讨
若即若离 接近,走近
赴汤蹈火 开水
避重就轻 接近,走近
呼天抢地 碰
家给人足 丰足,富裕
不速之客 洒扫庭除
招致 台阶
闭门谢客 辞
日薄西山
迫近
现代语词中的古义-2
坚壁清野
营垒
理屈词穷 短兵相接
尽 兵器
怨天尤人
枪声大作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 齐策》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
•2、词义轻重的差异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论语》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史记》 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洛阳伽蓝记》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也。《出师表》 梁王由是怨盎,曾使人刺盎。《史记》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中古后: 羹汤
三日入厨下,洗 手作羹汤。王建 《新嫁娘词》
词义的转移-举例
走:跑→行走 狱:案件→监狱 诛:责备→ 杀戮 去:离开→前往
古今词义的异同完整版

(2)要注意其细微性 水 古:河流;水
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 渡头。”
《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
好 古:女子貌美
《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史记·滑稽列传》:“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
(3)要注意其复杂性
虫
本义:蛇
古时曾泛指一切动物
《孟子》“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现代的“汤”已经不是热水了,而是指带有 食物煮成的汤。如“菜汤、羊汤、肉汤” 等。
10 树:本义种植、栽植。《管子·权修》“一 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由种植、栽植 引申为栽植的对象——“树木”。
二、词义感情色彩变化
(一)词义褒贬的变化 1、由褒义变爲贬义
(四)盗、窃 “窃”是指“盗窃”,偷东西。如“ 窃货日益”(《荀子·修身》)。“盗”相当于今天的 “贼”;古书中的“盗”,多是古代统治阶级对起义的 奴隶或农民的称呼。如“岁凶荒,人饥为盗,河南尤甚 ”(《旧唐书·黄巢传》)。“窃”除指“偷”以外, 还表示“偷偷地,暗中”,如“窃载与之齐”(《史记 ·孙膑列传》)。
2、词义范围缩小(简称词义缩小)
①臭:如《周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气味 象兰草一样芳香)。” 如《礼记·大学》:“如恶恶 臭。”
②金:古义指金属的总称。《左传·僖公十八年》记载: “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 无以铸兵。’故以铸钟。”今义“金”专指黄金。
③宫:古代所有人居住的房子都称“宫”。《说文·宀 部》:“宫,室也。”
现代:昆虫
2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词为主
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词为主,不要误把古 汉语的词按双音词来分析。
3古今词义的异同

二、古今词义的差异
涕 古义指眼泪.《庄子·大宗师》:"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 涕,中心不戚."《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孙入哭,甚 哀,多涕."上古鼻涕用"泗,涕"来表示.《诗经·陈风·泽 陂》:"涕泗滂沱."毛亨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后来由眼泪变为鼻涕.上古汉语中一般不用"泪",汉代 才有"泪".王褒《僮约》:"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于是 泪,涕分工,涕主要表示鼻涕.但汉以后仍有用"涕"表 示眼泪者,如《出师表》:"临表涕零."
二、古今词义的差异
睡 古义指打盹.《说文·目部》:"坐寐也."《史记·商君列 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史记·苏秦列传》:"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 足."苏轼《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以上几例 中"睡"均为"坐寐"义. 后来"睡"由"坐寐"发展到各种方式的睡觉.苏轼《海 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的几种情况 古今词义的异同
(1)完全不同 例:绸,该,抢,行李 绸 古义指缠绕.《尔雅·释天》:"素锦绸杠."郭璞 注:"以白地锦韬(缠绕,套住)旗之杆."《九歌·湘 君》:"薜荔柏兮蕙绸."王逸注:"绸,缚束也." 今义为丝织品的名称.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的几种情况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语言是发展变化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显著最快,尤其是词义,几乎处于经常变动中。
古今词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如天地人马牛,日月风雨雪霜,东西南北左右上下等。
这些词使用频率高,构词能力强,历史悠久,经过各个语言时代一直流传至今,千百年来意义基本相同,没有发生变化,古今一脉相承。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有些词,虽然词形没有变化,但古今词义完全不同,例:①走,今义为慢慢散步,古义为跑。
②去,今为往,古义为离开。
③慢,今为动作迟缓,古义为懈怠无礼。
④行李,今义为出行时携带的行装物品,古义为外交使节。
⑤牺牲,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古义为祭神的猪、牛、羊。
⑥烈士,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生命的人,古义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⑦丈夫,今义为女子配偶,古义为男人。
⑧厌,今义为厌恶,古义为满足。
⑨毙,今义为死,古义为倒下。
⑩卑鄙,今义为品质恶劣行为下流,古义为出身卑贱,见识短浅。
(三)古今词义有同有异古今词义异同是词义演变发展的结果,新义和原义比较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睡——古指打瞌睡,今扩大为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睡。
菜——《说文》:“草可食者。
”扩大为鱼肉及其他食品。
醒——本文为酒醒,扩大为睡醒。
2.词义缩小子——本指儿女,不分男女,统称为子,后专指儿子。
臭——从自从犬,本义指气味,包括香气秽气,后专指秽气。
汤——本指热水,开水,后指菜汤内汤。
3.词义转移脚——原指小腿,后来指人体接触地面的部分。
闻——本义是听,现代指用鼻子嗅。
庙——原指供奉祖先的地方,后专指供奉神的地方。
4.词义褒贬色彩不同谤——古指公开议论,今指诽谤毁谤。
贿——古指财物或赠送财物,后指行贿,受贿。
祥——古指征兆,包吉兆凶兆,后代专指吉兆。
5.词义轻重程度不同疾病——疾:小病,病:大病怨恨——怨古重今轻,恨古轻今重。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词义的扩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词的词义会发生扩展。
例如,古代的“区区”指的是小小、微不足道的意思,如今则常用于表示可怜、不值得称道的意思。
2. 词义的缩小:有些词在古代的意义相对较广泛,到了现代词义则被缩小了。
例如,古代的“子弟”指的是家中的儿子和弟弟,今天则特指官宦人家的子弟。
3. 义项的增减: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一些词的义项也会随之增加或减少。
例如,古代的“交”除了互相交流、沟通的意思外,还有亲近、结交的含义,而现代则强调互相沟通、交流。
4. 词义的变化:随着时代的演变,有些词的词义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例如,古代的“知”指的是了解、明白的意思,而如今则
强调有学问、有知识。
总体来说,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是受到社会文化、语言环境以及时代背景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词义也会随之而变化。
古今词义的异同

二、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
汤:本义指热水。《说文》“汤,热水也。” 《孟子》“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臣请就汤镬。”镬:大锅。汤镬:古代的一种刑罚。 现代的“汤”已经不是热水了,而是指带有食物煮
三、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2.词义轻重的不同 a.从词义的轻重情况看,有些词,古义轻,
今义重。如 诛:最初只是责备的意思。《论语·公冶长》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 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今成语有“口 诛笔伐”。后来发展为“杀戮”的意思,意 义加重了。
三、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变化的基本情况 语言的发展变化,不仅表现在词的数量的增
减和形式上的变化,而且还表现在词义的发 展变化上。古今词义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 不同的地方;既有继承的一面,更有发展的 一面。
一、古今词义变化的基本情况
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
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的(古今通用词):基本词 汇及一些一般词汇。
反义词并用如“高下”、“富贫”、“进 退”、 “穷达”。
四、分析古今词义的异同应注意的问 题
2.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词为主
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词为主,不要误把古汉语的 词按双音词来分析。
消息:古:消散与增长。贾谊《鸟赋》:“合散消 息,安有常则。”
今:news
地方:古:土地方圆。
妻子:古:妻子儿女。
睡觉:古:睡醒。
四、分析古今词义的异同应注意的问 题
b.与此相反的情况是:古义重,今义轻。如: 感激:古义是“愤激”的意思。《异苑·卷五》
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一节古今词义的异同一、词义异同的情况1、古今无别基本词汇,自然现象、亲属名称、肢体名称2、古代使用、现代不用(1)随着历史事物的消亡而消亡,如觥;(2)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而消逝,如祲;(3)被别的词语取代,如倡优。
3、用字相同,但古义与今义迥别,如怕,本为泊的本字,与害怕之意无关。
4、古义与今义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关系较为复杂,可从以下几方面考察:(1)意义的多少不同。
池,古护城河、池塘;今池塘、旁边搞中间洼下的地方(乐池、舞池)。
古汉语中有些词,除有现代常有的意义外,还有些现代所无的意义,如国(都城)、家(卿大夫的封地)、怜(爱)。
(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售,古侧重于行为的结果,如《广韵》:“售,卖物出手。
”《晏子春秋》:“而酒酸不售。
”今只侧重行为的本身,如售票,零售。
再,古侧重行为的具体数量,即两次或第二次,如晁错《论贵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今侧重行为的重复。
(3)词义的轻重不同。
恨,古义轻,今义重。
如司马迁《报任安书》:“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怨则是古义重,今义轻。
《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4)词义感情色彩不同。
干宝《搜神记》: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报任安书》:下流多谤议。
《国语越语上》:“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5)词义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
《孟子·许行》:“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二、词义变化的类型从词义适应的范围看,词义的变化分为词义的缩小、扩大、转移三类。
1、缩小。
古义范围大于今义。
坟:土堆积而成的高地。
亲戚:亲属,包括父母子女。
臭:气味。
宫:室,房屋。
禽:鸟兽。
丈夫:男子。
2、扩大。
古义范围小于今义。
色:脸色。
江:长江。
河:黄河。
雄:鸟父。
雌:鸟母。
户:单扇门。
3、转移。
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词义中心转移,而甲乙两事物之间又有联系。
走:跑。
狱,案件。
诛,责求。
从词汇发展历史看,三者可以交替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脚——古代汉语指膝盖以下部位.如 古代汉语指膝盖以下部位. 古代汉语指膝盖以下部位 韩非子难言 难言》 孙子膑脚於 膑脚於魏 《韩非子 难言》:"孙子膑脚於魏." 中古以后指足. 杜甫《 中古以后指足.如杜甫《乾元中寓居同 谷县作》 手脚冻皴皮肉死. 谷县作》:"手脚冻皴皮肉死." 涕——上古指眼泪. 如《诗经 邶风 燕 上古眼泪. 诗经邶风 邶风燕 上古指眼泪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中古 以后指鼻涕.如王褒《僮约》:"目泪 以后指鼻涕. 王褒《僮约》 鼻涕长二尺. 下,鼻涕长二尺."
雌,雄还可指称植物,如"雄花", "雌蕊".
2,词义缩小:指今义的范围小於古 义,今义被包括在古义的范围之内. 宫:上古泛指房屋.《墨子节用 中》"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 时,因丘陵掘穴而处焉."秦汉以 后,一般民房不能称"宫",只有 帝王的殿堂,住处才能称公,如阿
房宫,未央宫,有些寺庙也可 称"宫",现在除了某些旧有名 称叫"宫"外,只有某些文化娱 乐场所叫,如"少年宫","文 化宫"等.
劝:古义是勉励,鼓励."以劝事 君者."是积极鼓励别人做某事. "劝学","劝耕" 劝 的今义一般是从消极方面来劝说 别人.
汤——古代汉语指热水.《论语 季 古代汉语指热水. 论语季 古代汉语指热水 见善如不及, 氏》:"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 又如成语"以汤沃雪"" ""金 汤."又如成语"以汤沃雪""金 城汤池""赴汤蹈火" ""赴汤蹈火 城汤池""赴汤蹈火". 现代指食 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物煮后所得的汁水.如"米 ""菜汤 菜汤" 汤""菜汤".
对,垂头而睡".现在的"打瞌睡" 就是从此而来. 雌 雄 牝 牡 "雌,雄"本指鸟类的雌雄.《说 文》:"雌,鸟母也.""雄,鸟 父也."《诗经小雅正月》: "谁知鸟雌雄?"
"牝,牡"本指母牛和公牛.殷代 甲骨文中记载商人祭祀用的牛,公 牛作"牡",母牛作"牝".《说 文》:"牡,畜父也." "牝,畜 母也.",已经是扩大的词义. 后来凡是动物都可称为雌,雄,牝, 牡.
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如教材所举"该"的古今词义, "完备——应该"看不出变化的轨 迹,又如"绸"的古义是"缠绕", 今只有"丝绸"义.这样的词语在 词汇系统中只有极少数.
词义的差异性越大,造成阅读障碍 的可能性就越小.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的这种情况,我 们勤於查字典,工具书就可以解决.
3,词义的转移 指词义由古义转移到今义后,古义 的范围和今义的范围互不包容,但 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兵:古义是武器.《说文》:"兵, 械也." 先秦产生"军人,军队"之义.
荤:古义指气味,滋味都较有刺激 性的葱,姜,蒜一类蔬菜.《说 文》:"荤,臭菜也."《苍颉 篇》:"荤,辛菜也." 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 不茹荤者数月也."(《孟子人间 世》)
日:太阳 月:月亮 昼:白天 夜: 晚上/夜裏 晚上 夜裏 江:长江 河:黄河 国: 国都/国家 国都 国家 城:城墙 市:市场 石: 石头 轮:轮子 虎:老虎 鼠:老 男人/男子 女人/女子 鼠 男:男人 男子 女:女人 女子 夫: 丈夫 妻:妻子 父:父亲 母:母 儿子/女儿 亲 子:儿子 女儿 目:眼睛 耳:耳 朵 喜:高兴 戚:悲伤
风流 风流——在汉代的时候有风俗的意思, 在汉代的时候有风俗的意思, 的时候有风俗的意思 是中性词. 汉书刑法志 刑法志》 是中性词.《汉书 刑法志》:"风流笃 禁罔( 疏阔. 魏晋南北朝时 厚,禁罔(网)疏阔."魏晋南北朝时 期有风度,仪表义和英俊,杰出义, 期有风度,仪表义和英俊,杰出义,是 褒义词. 三国志蜀书 刘琰传》 蜀书刘琰传 褒义词.《三国志 蜀书 刘琰传》: 刘备)以其宗姓,有风流,善谈论, "(刘备)以其宗姓,有风流,善谈论, 厚亲待之. 世说新语赏誉 赏誉》 厚亲待之."《世说新语 赏誉》:"范 豫章谓王荆州: 卿风流俊望, 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俊望,真后来 之秀. 之秀."
妾——本义是女性奴隶.《尚书 费誓》: 本义是女性奴隶. 尚书费誓 费誓》 本义是女性奴隶 臣妾逋逃. "臣妾逋逃."后来用於女子在别人面 前的自称,表示谦卑,含有贬义. 前的自称,表示谦卑,含有贬义.《史 扁鹊仓公列传》 於是少女缇萦 缇萦伤 记扁鹊仓公列传》:"於是少女缇萦伤 扁鹊仓公列传 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 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 中称其廉平……'"唐孟郊《织妇 唐孟郊《 吏,齐中称其廉平 唐孟郊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词》:"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现代这个词不再用於女子自称,其贬义 现代这个词不再用於女子自称, 也就消失了. 也就消失了.
史记——上古泛指历史书籍.《吕氏春秋察 史记——上古泛指历史书籍. 吕氏春秋 ——上古泛指历史书籍 子夏之 有读史记者曰: 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 师三豕涉河 '"《史记周本纪》 '晋师三豕涉河.'"《史记周本纪》: 太史伯阳读史记, 伯阳读史记 亡矣!'"中 "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中 古以后专指司马迁所著的历史书《史记》 司马迁所著的历史书 古以后专指司马迁所著的历史书《史记》.司 马迁所著 史记》《汉书艺文志》 所著《 》《汉书 马迁所著《史记》《汉书艺文志》称之为 太史公》 魏晋以后或称为 太史公书》 以后或称为《 《太史公》,魏晋以后或称为《太史公书》, 或称为《太史公记》 南北朝时有将 时有将《 或称为《太史公记》,南北朝时有将《太史公 简称《史记》 直到唐朝 唐朝的 隋书 记》简称《史记》的.直到唐朝的《隋书经 籍志》才正式称为《史记》 籍志》才正式称为《史记》,此后即成为这部 历史书籍的专名. 历史书籍的专名.
3,有相当数量的常用词,古今意义 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 某些相同之点,又有各种不同之处. 词义的古今差异细微,造成误解的 可能性反而大,因为差异细微,学 习者以今义解古义,会自以为已经 读通了,而实际上却似是而非.
《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 走." 走:古义是"跑" 在古今词义的问题上,难处不在同, 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 殊".
二,词义色彩的差异
就是词义体现的褒贬意义的不同或 词义轻重的不同. 古为褒义,今为贬义 爪牙,古指勇猛的助手,得力的武 将,今几同走狗. 喽罗:古指健儿,今为追随恶人的 人
复辟:古指恢复君位,今指被推翻的统 治者恢复原来地位或被消灭的制度复活. 贿 ——古时期是赠送财物的意思 . 《 左 古时期是赠送财物的意思. 古时期是赠送财物的意思 昭公五年》 出有赠贿. 传 昭公五年》: " 出有赠贿. " 中古以 昭公五年 后变成贬义词, 指贿赂, 用财物收买. 后变成贬义词 , 指贿赂 , 用财物收买 . 柳宗元《 答元饶州论政理书》 柳宗元 《 答元饶州论政理书 》 : " 弊政 之大,莫若贿赂行而征赋乱." 之大,莫若贿赂行而征赋乱.
购——上古是悬赏徵求的意思.《史记 上古是悬赏徵求的意思. 史记 上古是悬赏徵求的意思 项羽本纪》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项羽本纪》:"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 万户.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 法律答问》 万户."《睡虎地秦墓竹简 法律答问》: 有投书,勿发,辄燔之, "有投书,勿发,辄燔之,能捕者购臣 妾二人. 后一例中"购臣妾二人" 妾二人."后一例中"购臣妾二人"即 悬赏臣妾二人的意思. 悬赏臣妾二人的意思.中古以后变为高 价收买的意思. 旧唐书禇遂良传 禇遂良传》 价收买的意思.《旧唐书 禇遂良传》: 尝出御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 太宗尝出御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 "太宗尝出御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
猖狂 猖狂——古代指狂放不受礼法羁束. 古代指狂放不受礼法羁束. 古代指狂放不受礼法羁束 王勃《滕王阁序》 阮籍猖狂 猖狂, 王勃《滕王阁序》:"阮籍猖狂, 岂效穷途之哭. 现代变成贬义词, 岂效穷途之哭."现代变成贬义词, 指狂妄放肆. 指狂妄放肆.
古为贬义今变中性词或褒义词. 中性词或褒义词. 中性词或褒义词 锻炼:古义除了"冶炼",又指熟 悉法律的人玩弄法律以愚弄,诬陷 别人.
瓦:上古泛指陶器,《说文》"瓦, 土器已烧之总名."现在人家生小 孩贺喜有"弄璋之喜""弄瓦之喜" 的说法,皆出自《诗经小雅斯 干》,"乃生男子……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弄之瓦."瓦是 上古时代一种原始的纺锤.瓦今只 指盖房顶的建材.
丈夫:古时男子的通称.《战 国策赵策》"触讋说赵太后" 有"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亲戚:不单指外亲,也可指父 母家人.
一,词义范围的差异
(一)词义范围的差异:又可分三 种情况: 1,词义扩大:指今义的范围大於古 义,古义被包括在今义之中. 菜:古义只指蔬菜,不包括肉类, 蛋类.《说文》"菜,草之可食 者."一直到宋代,"菜"仍只包 括蔬菜,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