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浓缩问题——超滤浓缩管的使用及保存

合集下载

Amicon Ultra 超滤离心管说明书

Amicon Ultra 超滤离心管说明书

本说明仅供参考超滤离心管蛋白浓缩和换Buffer 通常会使用到超滤管,有多种不同MWCO 和处理量的型号可选,视目的蛋白的分子量与浓缩前体积、浓缩目标体积而定。

超滤离心管具有快速超滤功能,能够达到较高的浓缩系数,易于从稀释液和复杂的样本组合中进行浓缩回收。

其竖式设计以及可用的滤膜表面积能提供快速的样本处理和较高的样本回收率(通常大于90%的初始溶液),并能进行多倍浓缩。

竖式设计将溶质极化之后造成的滤膜结垢降至最低,过滤装置中的物理止滤点防止过滤器旋转过度使样本干燥和造成样本的损失。

浓缩液用移液管从过滤器的样本槽中收集,而超滤出液则收集到所提供的离心管中。

该装置可在离心机中进行。

装置未经消毒,只供一次使用(但是国内众多科研院所及科研单位的老师,都在重复使用,毕竟使用一次就扔掉太浪费。

)超滤离心管储存在15-30°C 下,保质期自生产之日起3年。

整套装置包括一个盖子、一个过滤器和一个离心管,如右图所示:一、使用方法:1预清洗:超滤离心管的过滤薄膜含有微量甘油。

如果此材料干扰分析,可用缓冲液或超纯水预清洗。

如果干扰仍然存在,用0.1M NaOH 清洗,然后用缓冲液或超纯水再次清洗后甩干。

注意:Amicon®Ultra 超滤离心管中的滤膜一旦润湿后应避免重新干燥。

若在预清洗后没有立即使用该装置,则应保持滤膜湿润,直到使用该装置为止。

瑞达恒辉恒辉恒辉瑞达恒辉瑞达瑞达恒辉2.向超滤离心管加入不超过处理量的样品。

3.将盖好盖子的超滤离心管放入离心转子中。

4.适当转速离心。

(关于旋转时间,请参见图1和图2以及表1和表2)5.如要回收浓缩后的样品,在超滤离心管底部插入一个移液管,然后左右摇摆着吸取样本,以确保完全回收。

超滤液可以保存在离心管中。

二、除盐或渗滤举例:除盐、更换缓冲液或渗滤是去除含有生物分子的溶液中的盐分或溶剂的重要方法。

可以在超滤离心管中,通过浓缩样本、然后向浓缩液加入任何所需溶剂复原至样本原始体积的方式,去除盐分或更换缓冲液。

蛋白浓缩SOP

蛋白浓缩SOP

蛋白浓缩SOP一、浓缩管Millipore的Amicon-Ultra-15超滤管(MWCO10kD和3KD)1、选择应截留分子量不应大于目的蛋白分子量的1/3的超滤管,2、新买来的超滤是干燥的,使用前加入MilliQ水,水量完全过膜,冰浴或冰箱里预冷几分钟。

然后将水倒出;若为旧柱子,则需将其中的乙醇倒出,用水清洗几次后加入水平侵泡,超滤管需要插在冰上预冷。

3、向超滤管中加入蛋白液,以不超过管顶的白线为准。

以3500-4000rpm,4℃离心99min.4、前面几步用以浓缩蛋白,如果要换Buffer,在总蛋白液浓缩至1ml左右的时候,轻轻加入新的Buffer(经0.22um超滤膜超滤),再浓缩至1ml左右,连续三次,最后一次的浓缩终体积根据需要的蛋白浓度而定,一般不多于500ul5、倒出超滤管里的水,用milliQ水轻轻润洗几次,【若管底有可见的蛋白沉淀,可以先加入水,然后用枪头吹打,注意不要碰到膜,吹打至沉淀悬起,然后倒掉,不可用自来水猛冲】然后加入0.2M的NaOH溶液,室温放置20min,期间平衡超滤管。

再离心10min。

倒出残留的NaOH溶液,将管芯浸入MilliQ水的烧杯中,放置几个小时。

6、向管芯中加满20%乙醇,放4度保存,直到下次使用。

一般来说,按照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每根管用三四年不会坏。

二、PEG20000将透析好的样品连同透析袋一起放在白色盒子中,用预冷的聚乙二醇20000固体包埋。

30min后将吸水后呈浆糊状的聚乙二醇去除,加入新的固体聚乙二醇。

每隔10min观察一次,一旦出现浑浊立即停止浓缩。

透析袋用完后,洗净,保存于20%乙醇中4°存放。

注意:浓缩过度后会有白色小颗粒或絮状晶体出现,由于透析袋使溶液成薄层状,透明度较高,不易发现小颗粒或絮状沉淀,要看仔细。

如果看不到,可根据自己估计的蛋白量留1-2ml 体积。

用透析液将透析袋表面的聚乙二醇洗掉,吸取其中的溶液分装后-20度保存。

超滤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超滤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超滤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超滤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蛋白浓缩和换Buffer通常使用的超滤管,常用Millipore的Amicon-Ultra-15超滤管(MWCO10kD)。

也有其它型号的、不同体积大小和MWCO超滤管可选,视目的蛋白的分子量与浓缩前体积、浓缩目标体积而定。

可重复使用,使用一次就扔掉太浪费。

以下是个人总结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超滤管,主要考虑MWCO和浓缩体积,最常见的是Ultra-15(10kD)。

到底选择多大截留分子量比较合适呢?10kDa、 5kDa、还是30kDa?通常应截留分子量不应大于目的蛋白分子量的1/3,比如目的蛋白分子量为35kDa,就可以选择10kDa截留分子量的超滤管。

若目的蛋白分子量为10kD左右,则可以用截留分子量3kD的超滤管。

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注意超滤膜对各种化学物质的耐受程度有所不同,表格中有。

2、新买来的超滤是干燥的,使用前加入MilliQ水,水量完全过膜,冰浴或冰箱里预冷几分钟。

然后将水倒出,即可加入蛋白液,加入的多少,以不超过管顶的白线为准。

操作要轻,加入蛋白液前,超滤管需要插在冰上预冷。

3、平衡。

质量和重心二者都要达到平衡。

注意转速和加速度不可太快,否则直接损坏超滤膜。

开始离心超滤(离心机预冷至4度)。

不同离心机的转速 rpm 换算成g之后,有所不同。

具体可参阅附件里的说明书。

离心机的加速度调至最低档,减小对膜的压力。

注意,一定要等离心机达到目的转速之后,方可离开离心机,否则离心机出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处理,后果不可预测!膜与转轴的方向根据说明书调整(角转离心机的情况是膜与轴垂直)。

在实际使用中,一般转速开的比说明书里的要低,这样可以延长离心管的使用寿命。

4、当浓缩到剩下1ml时,【取50ul国产Bradford溶液,加入10ul流穿,看有没变蓝色,以此判断超滤管是否漏掉蛋白。

如果管漏了,将上层和流穿重新倒入新管中开始超滤。

要精确判断是否漏管,用5mg/ml的BSA离心10min,再取流穿,跑蛋白胶或Bradford粗测】,继续加入剩下的蛋白液浓缩(在冰上操作,防止蛋白受热),直到所有浓缩液都加完为止。

超滤浓缩管原理

超滤浓缩管原理

超滤浓缩管原理超滤浓缩管是一种常用于分离溶液中不同分子大小的物质的设备。

它基于超滤膜的特性,通过压力差将溶液中的溶质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浓缩目标物质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超滤浓缩管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超滤膜的特性超滤膜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薄膜,其孔径范围通常在0.001-0.1微米之间。

这种膜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较大的通透性,可以有效阻止溶液中大分子物质的通过,而对小分子物质具有较高的透过率。

超滤膜的选择可以根据溶质的分子大小和分离要求来确定。

二、超滤浓缩管的工作原理超滤浓缩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压力差驱动溶液通过超滤膜,从而实现溶质的分离和浓缩。

当溶液通过超滤膜时,大分子物质被滞留在膜表面,而小分子物质则通过膜孔进入膜内。

超滤浓缩管通常由进料端、出料端和中空膜组成。

溶液从进料端进入中空膜内,受到外界施加的压力,通过超滤膜,而大分子物质则被滞留在膜表面形成浓缩液。

浓缩液从出料端排出,而经过膜孔的小分子物质则形成透过液,从膜内排出。

通过不断循环,溶液中的目标物质可以得到浓缩。

三、超滤浓缩管的应用超滤浓缩管在生物技术、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生物技术领域:超滤浓缩管常用于蛋白质纯化、细胞培养液的浓缩和分离等。

通过超滤浓缩管可以将目标蛋白质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并获得高浓度的纯化产物。

2. 食品工业:超滤浓缩管可以用于果汁、乳制品、啤酒等的浓缩和去除杂质。

通过超滤浓缩管可以去除溶液中的水分和大分子物质,从而提高产品的浓度和品质。

3. 环境保护:超滤浓缩管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和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通过超滤浓缩管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浓缩,进而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回收。

四、总结超滤浓缩管是一种基于超滤膜特性的分离技术,通过压力差将溶液中的溶质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浓缩目标物质的目的。

它在生物技术、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选择超滤膜的孔径和施加适当的压力,可以实现有效的分离和浓缩效果。

Millipore的超滤管使用经验

Millipore的超滤管使用经验

蛋白浓缩和换Buffer通常使用的超滤管,可重复使用,使用一次就扔掉太浪费。

常用Millipore的Amicon-Ultra-15超滤管(MWCO10kD)。

也有其它型号的、不同体积大小和MWCO超滤管可选,视目的蛋白的分子量与浓缩前体积、浓缩目标体积而定。

以下是个人总结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超滤管,主要考虑MWCO和浓缩体积,最常见的是Ultra-15(10kD)。

到底选择多大截留分子量比较合适呢?10kDa、5kDa、还是30kDa?通常应截留分子量不应大于目的蛋白分子量的1/3,比如目的蛋白分子量为35kDa,就可以选择10kDa截留分子量的超滤管。

若目的蛋白分子量为10kD左右,则可以用截留分子量3kD的超滤管。

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注意超滤膜对各种化学物质的耐受程度有所不同,表格中有。

2、新买来的超滤是干燥的,使用前加入MilliQ水,水量完全过膜,冰浴或冰箱里预冷几分钟。

然后将水倒出,即可加入蛋白液,加入的多少,以不超过管顶的白线为准。

操作要轻,加入蛋白液前,超滤管需要插在冰上预冷。

3、平衡。

质量和重心二者都要达到平衡。

注意转速和加速度不可太快,否则直接损坏超滤膜。

开始离心超滤(离心机预冷至4度)。

不同离心机的转速rpm 换算成g之后,有所不同。

具体可参阅附件里的说明书。

离心机的加速度调至最低档,减小对膜的压力。

注意,一定要等离心机达到目的转速之后,方可离开离心机,否则离心机出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处理,后果不可预测!膜与转轴的方向根据说明书调整(角转离心机的情况是膜与轴垂直)。

在实际使用中,一般转速开的比说明书里的要低,这样可以延长离心管的使用寿命。

4、当浓缩到剩下1ml时,【取50ul国产Bradford溶液,加入10ul流穿,看有没变蓝色,以此判断超滤管是否漏掉蛋白。

如果管漏了,将上层和流穿重新倒入新管中开始超滤。

要精确判断是否漏管,用5mgml的BSA离心10min,再取流穿,跑蛋白胶或Bradford粗测】,继续加入剩下的蛋白液浓缩(在冰上操作,防止蛋白受热),直到所有浓缩液都加完为止。

蛋白质浓缩问题——超滤浓缩管的使用及保存

蛋白质浓缩问题——超滤浓缩管的使用及保存

二、离心超滤管浓缩样品
2.1 浓缩样品
1、要浓缩的样品含盐量必须0.3M以上,含盐量低的样品须补加到0.3MNaCl。

2、在内管(附有3KD膜)中加入500µl样品,将内管套入外管。

3、对称放置离心管,14520rpm(即14000g)离心。

(离心5min约浓缩2倍,10min约4倍,15min约6倍,20min约8倍,30min约10倍)。

4、离心结束后,将内管倒置套在另一个干净的离心管呢,3880rpm离心min收集浓缩后的样品。

或者用移液器直接吸出内管中的样品。

2.2 浓缩管使用后的处理和保存
1、使用完的浓缩管,立即加入500µl含1MNaCl的缓冲液(此缓冲液与浓缩样品的缓冲液一致),8000rpm离心20min。

2、甩净内管中的盐溶液,将内管放入超纯水中浸泡1h。

3、内管加入超纯水500µl,8000rpm离心5min。

4、甩净内管中的水,加入500µl0.2MNaOH,8000rpm离心20min。

5、甩净内管中的NaOH溶液,用超纯水再8000rpm离心5min。

6、甩净内管中的水,放入含0.2-0.5‰NaN3的生理盐水中。

7、外管用自来水洗净后,用超纯水冲洗干净,晾干。

超滤浓缩管原理

超滤浓缩管原理

超滤浓缩管原理超滤浓缩管是一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低能耗、环保等优点。

它通过超滤膜对溶液进行分离和浓缩,实现对溶质和溶剂的分离。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滤浓缩管的原理和应用。

一、超滤浓缩管的原理超滤浓缩管主要由超滤膜和管壳组成。

超滤膜是一种具有特殊孔径的半透膜,它能够选择性地分离大分子和小分子。

当溶液通过超滤膜时,大分子无法通过膜孔径而被截留在膜表面,而小分子可以通过膜孔径而通过。

超滤浓缩管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过滤和浓缩。

在过滤过程中,溶液从管壳的进料端进入,经过超滤膜的过滤作用,大分子被截留在膜表面,而小分子通过膜孔径进入管内。

这样,溶液中的大分子浓度就会逐渐增加,实现了对大分子的分离。

在浓缩过程中,溶液在管内不断流动,大分子浓度逐渐增加。

同时,管外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溶液在超滤膜上形成一定的压差,从而促进溶液中小分子的通过,加快浓缩速度。

最终,我们可以得到一种浓缩溶液,其中大分子的浓度相对较高。

二、超滤浓缩管的应用超滤浓缩管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食品、化工、制药等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食品工业:超滤浓缩管可用于饮料、果汁、乳制品等的浓缩和分离。

通过超滤浓缩,可以去除水分,提高产品的浓度和口感。

2. 化工工业:超滤浓缩管可用于有机物的分离和浓缩。

通过超滤浓缩,可以将有机物与溶剂分离,提高产品的纯度。

3. 制药工业:超滤浓缩管可用于药物的提取和纯化。

通过超滤浓缩,可以将药物与溶剂分离,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活性。

4. 环保工业:超滤浓缩管可用于废水处理和污水回收。

通过超滤浓缩,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实现废水的净化和回收利用。

超滤浓缩管作为一种高效、低能耗的膜分离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实现对溶质和溶剂的分离,而且可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浓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滤浓缩管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蛋白质溶液的浓缩方法

蛋白质溶液的浓缩方法

蛋白质溶液的浓缩方法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有机物之一,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关键的功能作用。

为了进行相关实验和研究,往往需要浓缩蛋白质溶液以提高浓度和减少体积。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蛋白质溶液浓缩方法。

1.超滤浓缩法:超滤是一种利用膜的选择性渗透性来进行溶质分离的方法。

超滤膜的孔径通常在1至100纳米之间,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孔径的膜来实现对蛋白质的浓缩。

超滤浓缩法操作简单、快速,可以在常温下进行。

首先,将待浓缩的蛋白质溶液用搅拌均匀,再将其放置在超滤膜的上部,然后用压力或离心力将蛋白质溶液通过膜孔径进行过滤。

超滤膜上的蛋白质颗粒被滞留在膜表面,而小分子物质则通过孔径被排除。

通过多次过滤,可以实现蛋白质的浓缩。

2.醋酸盐沉淀法:醋酸盐沉淀法是利用醋酸盐的作用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进而实现蛋白质的浓缩。

首先,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醋酸盐溶液,调整溶液的pH值和离子强度,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并沉淀。

随后,将沉淀后的蛋白质离心沉淀下来并去除上清液,再用适量的溶液重新悬浮沉淀物,搅拌后通过离心分离上清液,最后反复洗涤和离心,可以得到较浓缩的蛋白质溶液。

3.非变性洗涤法:非变性洗涤法常用于浓缩敏感性较高的蛋白质,避免在浓缩过程中对蛋白质造成变性损伤。

该方法主要利用表面活性剂类似于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或Triton X-100等来改变蛋白质表面电荷,增加亲水性从而减少溶液界面张力,从而帮助蛋白质从溶液中浓缩。

同时,非变性洗涤剂也能够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具体操作时,将蛋白质溶液与相应的洗涤剂混合,搅拌均匀后使用超滤膜或有机溶剂进行蛋白质浓缩。

4.枯萎滤纸法:枯萎滤纸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蛋白质浓缩方法。

首先,将待浓缩的蛋白质溶液与适量的滤纸混合,搅拌均匀。

滤纸的枯萎性能可以减少水分量并吸附溶剂,从而帮助蛋白质浓缩。

随后,使用离心力将溶液离心,上清液即为浓缩后的蛋白质溶液。

枯萎滤纸法操作简便、经济,适用于小规模的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离心超滤管浓缩样品
2.1 浓缩样品
1、要浓缩的样品含盐量必须0.3M以上,含盐量低的样品须补加到0.3MNaCl。

2、在内管(附有3KD膜)中加入500µl样品,将内管套入外管。

3、对称放置离心管,14520rpm(即14000g)离心。

(离心5min约浓缩2倍,10min约4倍,15min约6倍,20min约8倍,30min约10倍)。

4、离心结束后,将内管倒置套在另一个干净的离心管呢,3880rpm离心min收集浓缩后的样品。

或者用移液器直接吸出内管中的样品。

2.2 浓缩管使用后的处理和保存
1、使用完的浓缩管,立即加入500µl含1MNaCl的缓冲液(此缓冲液与浓缩样品的缓冲液一致),8000rpm离心20min。

2、甩净内管中的盐溶液,将内管放入超纯水中浸泡1h。

3、内管加入超纯水500µl,8000rpm离心5min。

4、甩净内管中的水,加入500µl0.2MNaOH,8000rpm离心20min。

5、甩净内管中的NaOH溶液,用超纯水再8000rpm离心5min。

6、甩净内管中的水,放入含0.2-0.5‰NaN3的生理盐水中。

7、外管用自来水洗净后,用超纯水冲洗干净,晾干。

超滤管使用注意事项
2012-06-06 18:12:28|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蛋白浓缩和换Buffer通常使用的超滤管,常用Millipore的Amicon-Ultra-15超滤管(MWCO10kD)。

也有其它型号的、不同体积大小和MWCO超滤管可选,视目的蛋白的分子量与浓缩前体积、浓缩目标体积而定。

可重复使用,使用一次就扔掉太浪费。

以下是个人总结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超滤管,主要考虑MWCO和浓缩体积,最常见的是Ultra-15(10kD)。

到底选择多大截留分子量比较合适呢?10kDa、5kDa、还是30kDa?通常应截留分子量不应大于目的蛋白分子量的1/3,比如目的蛋白分子量为35kDa,就可以选择10kDa截留分子量的超滤管。

若目的蛋白分子量为10kD左右,则可以用截留分子量3kD的超滤管。

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注意超滤膜对各种化学物质的耐受程度有所不同,表格中有。

2、新买来的超滤是干燥的,使用前加入MilliQ水,水量完全过膜,冰浴或冰箱里预冷几分钟。

然后将水倒出,即可加入蛋白液,加入的多少,以不超过管顶的白线为准。

操作要轻,加入蛋白液前,超滤管需要插在冰上预冷。

3、平衡。

质量和重心二者都要达到平衡。

注意转速和加速度不可太快,否则直接损坏超滤膜。

开始离心超滤(离心机预冷至4度)。

不同离心机的转速rpm换算成g之后,有所不同。

具体可参阅附件里的说明书。

离心机的加速度调至最低档,减小对膜的压力。

注意,一定要等离心机达到目的转速之后,方可离开离心机,否则离心机出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处理,后果不可预测!膜与转轴的方向根据说明书调整(角转离心机的情况是膜与轴垂直)。

在实际使用中,一般转速开的比说明书里的要低,这样可以延长离心管的使用寿命。

4、当浓缩到剩下1ml时,取50ul国产Bradford溶液,加入10ul流穿,看有没变蓝色,以此判断超滤管
是否漏掉蛋白。

如果管漏了,将上层和流穿重新倒入新管中开始超滤。

要精确判断是否漏管,用5mgml 的BSA离心10min,再取流穿,跑蛋白胶或Bradford粗测,继续加入剩下的蛋白液浓缩(在冰上操作,防止蛋白受热),直到所有浓缩液都加完为止。

离心过程中注意是否发生蛋白沉淀,导致堵管。

若发生沉淀,要确定沉淀的具体原因,是蛋白浓度过高还是Buffer不合适;前者可用多根超滤管同时超滤,降低浓度的办法解决,后者的方法是换不同的Buffer,直到蛋白不发生沉淀为止。

5、前面几步用以浓缩蛋白,如果要换Buffer,在总蛋白液浓缩至1ml左右的时候,轻轻加入新的Buffer (经0.22um超滤膜超滤),再浓缩至1ml左右,连续三次,最后一次的浓缩终体积根据需要的蛋白浓度而定,一般不多于500ul,也有浓缩至200ul以内的情况。

按照每次至少10倍左右的体积浓缩算,三次达到1000倍以上,基本上可以达到换buffer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