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药物治疗新进展论文

合集下载

人类子宫肌瘤药物治疗进展

人类子宫肌瘤药物治疗进展

床观察啊. 中国妇幼保健, 2 0 1 0 , 2 5 ( 1 6 ) : 2 3 O 5 — 2 3 O 6 . 【 1 8 】 方萍, 练凤莉. 炎琥 宁注射液 治疗小儿麻疹 1 2 6 例报告【 J 】 . 临床 和 实验医学杂志, 2 0 1 0 , 9 ( 2 4 ) : 1 8 8 6 — 1 8 8 7 .
保 健部,广西 玉林
5 3 7 0 0 0 )
【 摘 要 】子 宫肌 瘤 是 女性 生 殖 器 官 最常 见 的 良性 肿 瘤 , 现 代 妇 女 对 无 创 的保 宫 药物 治 疗 需 求不 断增 强 , 该 文 收 集 【 关 键 词 】人 类 ; 子 宫肌 瘤 ; 药物; 治 疗
【 中图分类号】R 7 3 7 . 3 3
【 1 7 】 崔瑞绒, 刘 秀霞. 阿 奇 霉 素 联 合 炎 琥 宁 治 疗 小 儿 支 原 体 肺 炎 临
[ 1 3 】 于雪莲. 炎琥 宁治疗4 , J L 支气管 炎5 8 例临床分 析 . 中外医疗,
2 0 1 1 , 3 0 ( 3 ) : 1 1 5 .
【 l 4 ] 吴学典, 陈小碧. 炎琥宁注射 液联合地 塞米松治疗 毛细支气管 炎疗效观察【 J 】 . 1 f 缶 床合理用药杂志, 2 0 0 9 , 2 ( 9 ) : 4 3 . 【 1 5 】 李 引会 . 炎琥宁. 头孢 曲松 钠联合治疗 d , J L 急性肺 炎4 6 例 临床
2 . 3 宫 瘤 消治 疗
宫 瘤 消 治疗 子 宫 肌 瘤 的 疗 效 , 根据 张秋彦[ 7 1 报 道, 应 用 宫瘤 消 治疗3 9 例 子 宫肌 瘤 患者 , 疗效 较好 。

7 o ・
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半 月刊) ' 2 0 0 9 , 1 3 ( 3 ) : 2 3 — 2 4 .

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9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5 No.6·综述·综上所述,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异丙嗪肌肉注射在后循环缺血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 耿文静.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非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3,28(6):937-939.[2] 王庆松,向阳,王俊,等. 后循环缺血与前循环卒中患者单侧椎动脉优势现象对比.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5):294-297.[3] 李宏.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4):74-76.[4] 王庆松,范进,陈林,等. 老年后循环缺血患者单侧椎动脉优势现象研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2):158-160.[5] 王红卫,张莉,李志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4):11-12.[6] 王姗姗,熊辉.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中南药学,2014,12(6):541-543.[7] 邹立宇,瞿立武. 倍他司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2):5015.[8] 董文红.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2):1160-1161.[9] 李海军,王长娟,张生,等.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高压臭氧大自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对血清CRP的影响. 陕西中医,2014,35(7):822-823.[10] 万玉杰,曹修丽,刘云海,等. 依达拉奉联合参芎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17的影响. 临床急诊杂志,2015,16(12):941-943.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疾病,主要由子宫平滑肌和纤维结缔组织组成,身为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其生长速度的快慢取决于雌激素、生长激素以及黄体酮水平的发展调节,女性妊娠期间,肿瘤将会变大,在绝经后,肿瘤将会逐渐变小。

子宫肌瘤药物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子宫肌瘤药物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下即可完成治疗,减少麻醉引起的风险;(3)能保留子 官及生育能力、不影响女性正常内分泌功能;(4)患者 不良反应较小,多发子宫肌瘤及再发子宫肌瘤可重复 治疗;(5)治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痛苦小,术后恢 复快,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6)治疗时无需进行输血 治疗、营养治疗等,减少了患者治疗费用。

H IF U属 于真正意义上的无创治疗。

治疗后主要的并发症状 有腹部、腰骶部隐痛、腿部发麻、疲乏感、腹胀、阴道出 血或血性分泌物(常见于黏膜下肌瘤)等,多与治疗超 声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导致的无菌性炎症反应有关,通常在数周内恢复。

目前认为其禁忌证包括:(1)无 安全声通道的肌瘤及无有效声通道的肌瘤,不能被焦 域有效覆盖的肌瘤;(2)合并肢原结缔组织病史,合并 盆腔或生殖道急性或亚急性期感染;(3)可疑恶性病 变者;(4)治疗相关区域存在皮肤破溃或感染时,或相 关区域皮肤接受过45 G y以上放疗者;(5)有重要器 官功能衰或者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多项研究均显示H IF U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

如华淑静等报道应用H IF U治疗子宫肌瘤58例,治 疗后3个月最大径平均缩小11.04 mm,体积平均缩 小45.42%,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

R uhnkel等 的研究表明M R介导的H IF U技术用于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6个月后肌瘤体积缩小约(45±21)%.Pr〇n 综述了 10个国家近年内应用H IF U治疗子宫肌瘤的 资料,随访1年内,肌瘤症状的缓解具有明显临床意 义。

在一项涉及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643例患者的 M eta分析中,H IF U治疗子宫肌瘤在完全或部分消融 率、肌瘤复发率方面与外科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但该Meta分析纳入样本量较少、纳入指标度量单 位不统一,造成选择性偏倚可能性较大。

因此,仍有 待于增大样本量来对相关结局指标进行进一步评估。

目前国内有多家医院开展子宫肌瘤的H IF U治 疗,但由于目前总病例数较少,有待循证医学的支持。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论文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论文

内蒙古中医药血带于趾根部捆扎止血,沿患侧甲襞缘,从趾尖至趾根用尖刀纵形切除甲板、甲床,甲后襞下潜行切除嵌入甲的甲母质,彻底刮除甲母质、甲床,修剪或楔形切除甲侧襞坏死部分及增生肉芽组织,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碘伏消毒,凡士林沙条填塞止血、引流,无菌沙布包扎,去除止血带,嘱患者平卧,压迫伤口15~30分钟,防止伤口出血,指导患者正确剪甲方法:即剪趾甲时,不要将趾甲角剪成圆形,应剪成方形[1]。

术后当晚服用止痛药,口服抗生素3日,必要时可静滴抗生素,敷料有渗出者每日更换凡士林沙条及敷料,无渗出者3~5日换药,伤口无明显渗出、渗血者即去除凡士林沙条并更换敷料,工作中发现一般经3日左右即可穿宽松鞋自然行走,伤口经包扎,鞋帮挤压,行走时的应力作用,伤口组织恢复,10~15日即可痊愈。

3结果结果均愈,随访半年~1年无1例复发,且外露甲体无明显缩小畸形,无明显行走疼痛。

4讨论嵌甲就是趾甲外侧边缘于边角处长入甲褶周围,可导致不适,甲沟感染,原因是鞋较紧挤压足趾,甲褶浸渍,感染或趾甲修剪不当,趾甲角长入皮肤,导致肉芽肿形成、感染,常发生于趾[2];嵌甲患者因为不适,常自行修剪,撬拨患处,容易造成损伤,又未进行消毒处理,且常置于鞋内潮湿的环境,易发生感染,如此反复,嵌甲可伴发甲沟炎,趾周围炎,甲旁肉芽肿,还能引起慢性骨髓炎,真菌感染等;对于病程长或肿痛剧烈的病例,则建议行X 线检查,以排除趾骨的慢性骨髓炎[3]。

嵌甲是门急诊常见病,常采用拨甲术治疗,该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患者易接受,但其缺点:①复发率高,分析原因可能是未切嵌甲部分甲床、甲母质,新甲长出后仍为嵌甲;②新甲再生时间长,趾甲拨除后,需要经过3~4月新生的趾甲方可长好[4],此间患趾失去趾甲的保护,会出现走路不适或疼痛;此方法仅适用感染严重,甲下、甲根积脓的患者。

甲的再生组织学基础:甲的再生来源于甲根和甲弧影下方的甲床,此处的甲床上皮厚,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细胞分裂活跃,称为甲母质,为甲的生长区,新生的细胞逐渐角化、增厚,并向浅层和甲的远移动生长[4]。

子宫肌瘤的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治疗新进展
2 0 1 4年第 4期
例, 探讨 中医治疗老年性便秘 的临床效果 , 取得效果较好 , 现将结 果报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3 讨 论
1 . 1 一般 资料 我院2 0 1 0年 6 月至2 0 1 1 年 3月收治老年性便秘患者 1 1 2例 , 经过 同意将这些患者 随机分 为治疗 组和对照组两组 , 每组 5 6例。其中治疗组男 3 2例 , 女2 4例, 年龄5 3 — 7 9 岁, 平均年龄 ( 6 2 . 3 1 ± 3 . 5 2 ) 岁, 病程为 1 — 5 . 3 年; 对照组 男 3 1 例, 女2 5例 , 年龄 5 5— 7 8岁 , 平均年龄( 6 4 . 2 5± 2 . 1 6 ) 岁, 病程为 1 — 5 . 2 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 、 性别 、 病情等 一 般资料 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具有 可比性。 1 . 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芦荟胶囊 ( 河北万邦 复临 药业有 限公司生 产 , 批号: 国药准 字 Z 1 3 0 2 0 3 0 6 ) , 一天两次 , 一 次两粒 , 一个月为一疗程 。 治疗组患者使用 中医疗法进行治疗 : ①气虚便秘。多 由老年 人脾肺气虚 所致 , 患者 脾虚 导致大便蠕动无力 , 肺 虚导致宣将 功能失调 , 腑气不通 导致便秘 。临床症状为患 者 虽然 有便意 , 但 是如厕 时难解 且汗出气短 , 头晕 目眩 , 平 日里 面色苍 白 , 精 神疲惫 , 容 易 出汗 、 食欲不振 。该症 应该运用补气健脾的药物治疗 , 主要 有黄芪汤 、 香砂六 君子丸等 , 可 以加上蜂蜜调服 。②血虚便秘 。多 由老年人 血虚无 法滋润肠 道所致 , 临 床上使用 养 血 润燥的方法治疗 , 如润肠丸和五仁丸等 , 或者 给予单味 当归煎服 。平 时患者应该加 强 自身营养 , 多吃一些猪肝和新鲜蔬菜水果等。③郁热便秘 。该症 主要为便燥 内结 , 大肠 阻滞 , 腑气不通 导致郁 久化热所致。患者容易出现面红身热 、 口臭心烦 等症状。治疗 方 法可以使用更衣丸或者番泻 叶煎服 。 1 . 3 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 的临床疗效 , 中医判 定标准 为: ① 治愈 。I 临 床 症状全 部消失 , 并且 大 便形状恢复正常 , 排便恢复到一 日一次 。②有效 。患者症状基 本消失 , 大便形状恢 复正 常, 排便 次数为隔 日一次。③无效 , 患者症状没有得 到改善 。以前两项之 和为总有效 。

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现代研究 进展

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现代研究 进展

平滑肌作用 对减少子宫出血量 子宫肌瘤逐渐萎缩有一定意义 2 有轻度抗凝和抑制血栓形成作用
并防止瘀血留滞 3 有一定促进体内同化功能的作用 可增强体质 提高抗病能力 4 毒性很低
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 活血化瘀方药能对子宫平滑肌起到扩张和调整作用 能促进纤维化组织软化和收复
吸收 能调整某些内分泌失调 倪氏依据现代医学的药理作用分析即补血活血 破血化瘀 通过改善血循
5 寒凝血瘀型 治宜温经散寒 活血化瘀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此型患者 32 例 总有效率为 90.6%
其组方为 当归 15g 川芎 10g 赤芍 15g 小茴香 10g 炒干姜 肉桂 炒元胡 没药各 15g 重楼 25g
莪术 15g 生三七 4g 研末兑服 炮穿山甲 10g 研末兑服 甘草 10g 桂枝茯苓丸加味亦可治疗此型病人
宫肌瘤 48 例 总有效率 90%
4 阴道给药法 目前 国内外均有报道肌瘤组织中雌 孕激素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 妇疾康阴道给
药法治疗子宫肌瘤 66 例 总有效率 92.4% 其胶囊组成 麝香 珍珠 琥珀 冰片等 本法用药次数少
使用方便 未产生毒副作用 为治疗子宫肌瘤的新途径
3 结语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顽固之疾 其总病机与瘀血分不开 西医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和激素类药物
枝 炮姜 茯苓 续断 治疗 对肌瘤有明显的化解作用 弭氏拟三甲二虫丸 炙鳖甲 炙龟板各 9g,牡
蛎 15g 水蛭 土鳖虫各 7g 桂枝 丹皮 赤芍 茯苓各 10g 炒桃仁 12g 知母 黄柏各 10g 甘草 6g
治疗子肌瘤 60 例 获得较好的效果 逐瘀软坚汤 桃仁 红花各 10g 丹参 20g 赤芍 鳖甲各 12g 海
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现代研究进展摘要
肖颖

子宫肌瘤治疗新方法论文:浅谈子宫肌瘤治疗新方法

子宫肌瘤治疗新方法论文:浅谈子宫肌瘤治疗新方法

子宫肌瘤治疗新方法论文:浅谈子宫肌瘤治疗新方法子宫肌瘤是妇女最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发患者群年龄分布广泛且不断年轻化,目前手术是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但随着子宫肌瘤与内分泌相关的研究进展,对其发生机制有了新的认识,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亦得到长足的发展,故而保留子宫的治疗方法逐渐被医患双方重视起来,现将近年来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1 射频消融术( rfta)射频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热毁损技术,它主要是利用射频电流通过组织时产生的高生物热使局部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

由于子宫肌瘤具有病变相对局限和独立,热耐受性差,性激素依赖性强,经自然通道易于接触等特点,利用射频治疗是通过使肌瘤组织坏死,血管闭塞、血栓形成,肌瘤组织雌孕激素受体低表达等多种作用结合发挥效应[1]曹树军等[2]报道rfta 临床应用效果明显,治疗后不改变子宫、卵巢的血液供应,不影响垂体、卵巢的激素分泌,对子宫、垂体功能无影响。

李丽娜等[3]报道肌瘤经射频热凝固治疗3 个月后,彩色b 超见原病灶内血流回声,乃是肉芽组织长入替代的结果;而6 个月后b 超转变为边界不规则的回声光团,且病灶直径缩小,则系肉芽组织转变为瘢痕组织的变化过程。

本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大小体积的肌瘤,手术简捷、安全,疗效可靠,采用单极射频消融、多点穿刺,可使肌瘤组织得以充分治疗,对直径在3. 0 cm 以下的肿瘤疗效尤为显著。

2子宫动脉栓塞术( uae)uae 于1995 年首次应用于临床治疗子宫肌瘤,从此为子宫肌瘤的微创和保守治疗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相继采用该项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4]。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uae 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可有效迅速控制出血症状,且可保留子宫功能。

它的出现,为子宫肌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具有更少创伤性的方法[5]。

周选民等[6]采用seldinger 技术,确认肌瘤的供血情况,先经导管注入超液化碘油- 平阳霉素乳剂(l pe) 栓塞瘤体,再注入明胶海绵颗粒- 庆大霉素- 造影剂栓塞子宫动脉近端。

子宫肌瘤治疗的新进展

子宫肌瘤治疗的新进展

医药界 2020年03月第05期—152—临床经验子宫肌瘤治疗的新进展黄昶妍(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广西 玉林 537001)【摘要】目的: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本文首先概述子宫肌瘤的发病机理及发病情况,然后就近年来治疗子宫肌瘤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子宫肌瘤;治疗;新进展【中图分类号】R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08(2020)05-152-01根据统计,30岁以上的育龄妇女子宫肌瘤患病率大约有20%左右,患者可出现月经量增多、白带增多、腹部包块等症状,子宫肌瘤多数是良性肿瘤,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肌瘤恶变的可能,因此临床上早发现、早治疗对控制疾病的发展非常重要,子宫肌瘤的治疗以缩小或者切除肌瘤为目标,目的在于缓解或者解除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1]。

本文就近年来治疗子宫肌瘤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1.药物治疗1.1米非司酮片,米非司酮是目前妇科常用药物之一,它的结构和孕激素相似,但和孕激素受体亲和力更强,和孕激素受体结合后,可以使孕激素受体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孕激素受体和热休克蛋白结合作用增强,覆盖于孕激素受体结构与DNA 结合区,影响孕激素受体与DNA 上孕激素效应因子结合,导致其失去转录活性,不能合成蛋白质,对孕激素起着竞争性抑制作用,在治疗子宫肌瘤中应用广泛。

予口服米非司酮片10毫克,一天一次,连用6个月,考虑到使用的疗效及安全性,要严格掌握适应症:⑴不愿意手术治疗者;⑵围绝经期妇女,患有肌瘤且有症状,要求提前绝经者;⑶有手术禁忌症者;⑷术前缩小肌瘤面积为手术做准备;⑸缩小子宫及肌瘤面积,为妊娠做准备者[2]。

1.2亮丙瑞林,亮丙瑞林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可与垂体GnRH 竞争其受体,发挥调节垂体作用,减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减低卵巢性激素水平,引起闭经亮丙瑞林能减少肌瘤血管,减少血供,使肌瘤缩小,长期应用会出现骨质疏松、绝经综合征等症状,所以要把握适应症,亮丙瑞林的使用适应症是⑴缩小肌瘤以利于妊娠;⑵术前用药控制症状、纠正贫血;⑶术前用药缩小肌瘤,降低手术难度;⑷对近绝经妇女,提前过渡到自然绝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方法: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米非司酮、三苯氧胺等药物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药物治疗某些子宫肌瘤可行。

结论:药物治疗子宫肌瘤前景广阔。

【关键词】子宫肌瘤;药物
【中图分类号】r 73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259- 0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30-50岁妇女。

据统计,至少有20%的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但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研究发现,肌瘤组织局部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肌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孕激素有促进肌瘤有丝分裂活动、刺激肌瘤生长的作用。

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应用药物治疗子宫肌瘤。

传统的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因其影响身心健康,越来越难以被广大妇女所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药物治疗子宫肌瘤倍受广泛关注。

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gnrh-a):采用大剂量连续或长期非脉冲式给药,可产生抑制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分泌作用,降低雌二醇至绝经水平,借以缓解症状并抑制肌瘤生长使其萎缩。

但停药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大小。

用药6个月以上可产生围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常用药物有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或丙氨瑞林等,为克服副作用,在应用gnrh-a治疗时应采用反添加法,即补充少量雌、孕激素,能明显减轻潮热等围绝经期症状并防止骨
质疏松。

2 米非司酮:它能直接对抗孕酮活性或抑制pr基因表达、抑制子宫肌瘤组织中上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减少子宫动脉血流。

在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方面,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以连续应用3个月为标准,但用药剂量相差甚远,从每天5毫克至50毫克不等,多认为每天25毫克为理想剂量。

临床研究发现,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应用gnrh-a者,且副反应相对较少。

因而,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米非司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目前在临床应用较普遍。

3 三苯氧胺(tam):有文献报道,用tam每日20毫克治疗子宫肌瘤16例,用药4个月后子宫体积缩小。

但亦有报道称,tam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

而且tam具有轻微的雌激素作用,个别病人长期应用可诱发子宫内膜癌。

因此tam不宜作为一线药物治疗子宫肌瘤,应用时每日剂量应《20毫克,并加强对卵巢、子宫大小、子宫内膜的严密监护。

除上述药物外,内美通、达那唑等也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

但这两种药物的副反应严重,易出现潮热、出汗、体重增加及痤疮,且有肝损害,不能作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线药物。

以上药物均通过对抗雌激素或孕激素活性抑制子宫肌瘤的生长
甚至缩小肌瘤,从而减轻或缓解与肌瘤相关的症状如出血、盆腔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以及不孕等。

但一般不能根治肌瘤,往往停药后,随着体内性激素水平的恢复,肌瘤仍有复发和增大的可能。

因此上
述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应症仅包括:①虽有症状但有其他原因不宜或不愿接受手术②有生育要求③肌瘤不大但出血严重,已接近绝经④术前减少出血,提高血红蛋白水平⑤术前使肌瘤缩小,降低手术难度,或使阴式手术成为可能。

另外,中医认为肌瘤属情志抑郁、饮食内伤、感受外邪、气机不调、脏腑不合、正气日衰,导致气滞血瘀,久则积块为症而成,即气滞血瘀,正虚邪实。

治疗上则需要攻邪扶正。

一般采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方法。

常用的中成药有桂枝茯苓胶囊、消症合剂、大黄蛰虫丸等。

临床发现,中药治疗子宫肌壁间单发性小肌瘤、且病程短者效果好,对粘膜下和浆膜下肌瘤效果差,提示肌瘤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期可采用中药治疗。

国内外有学者发现,有一种生长因子bfgf与子宫肌瘤的发病有关,它能够调节甾体激素,在平滑肌瘤的组织中,bfgf呈现过量的产生和贮存干扰素α、β有对抗bfgf的作用,在平滑肌瘤细胞培养中,显示出干扰素α有降低细胞增殖的作用。

有望在不久以后,能够运用到治疗子宫肌瘤的行列中来。

总上所述,虽然药物治疗子宫肌瘤在目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随着对子宫肌瘤研究的深入,其应用前景却是无限广阔的。

参考文献:
[1] 肖颖丽白秀萍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进展 [j]中国实用
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12):762- 763
[2] 乐杰,谢幸,等,妇产科学[m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8:271
作者简介:
赵宏莉(女)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西医妇产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