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刘勤

合集下载

创新变电运维班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黄艳青

创新变电运维班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黄艳青

创新变电运维班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黄艳青摘要:电力系统日益复杂,这就对其运行和维护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文主要以“常白班”模式为主,探讨了其具体的应用和实施效果,旨在说明实施该值班模式后,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变电运维;值班模式;电力系统;运维效率1 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维技术特点电力系统运行对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电力系统运行周期内,需要全面做好运行维护与保养,确保实现高质高效目标。

变电运维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电力运维主要是对变电设备而言,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设备的不稳定、损坏等均会造成停电问题,为了保证持续稳定供电,则需要在日常运行中,针对电力系统中各变电设备情况进行维护与保养,针对设备在日常停送电操作或倒换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全面按照国家电力安全规程及管理规范要求,对变电站(开关站)进行变电设备及对变电站(开关站)内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变电运维是电力企业重要的技术,没有运维技术,则无法完成整个电力运行。

通过良好的变运维能够给电力企业提供良好的保障,变电运维实质上就是检和修。

变电运维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根据专业内容看,主要面对的是高压、低压、输电、配电等。

变电运维有着自身的工作特点,主要体现如下:一是检修范围广。

所涉及到的设备种类较多,需要全面对各种设备进行检修,保证设备能够良好运行。

二是检修环境复杂。

电力系统设备所处的环境空间复杂,不同的环境对设备的影响不同,检修起来较为麻烦,运维工作难度大且工作乏味。

三是变电设备故障频率大,一些设备分布不均,检修移动范围大,增加了检修的难度,问题出现的不集中,使运维管理更加不便。

四是技术标准高。

电力运行过程中,对维护管理的技术专业要求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快速判断出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出现更大的安全隐患,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2加强变电运行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猛发展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显著加快,国家社会的各个领域对电能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电能的使用被广泛地应用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

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陈志益

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陈志益

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陈志益摘要:目前,在我国变电运维值班常见的值班模式是“常白班”,该模式可以解决人员紧缺、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传统值班模式存在的弊端越发凸显,就需要不断创新值班模式。

“常白班”模式主要是采取8小时工作制的工作日模式,并与应急值班方式相结合,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工作强度明显减轻,提升了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关键词:变电运维;值班模式;电力系统1常白班工作模式描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中的常白班工作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从而在提升了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安全的同时,也有效的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维效率。

变电运维值班模式中的常白班工作模式规定:每个变电运维值班工作小组采取工作时间8个小时制、24个小时制以及非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的夜班时间和周六周日的全天时间)紧急加班和串休相结合的流动性工作方式。

变电运维值班模式中的常白班工作模式在电网企业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电网企业的工作人员紧缺的问题,使得电网企业在不增加变电运维值班人员人数的情况下,增加变电运维工作站的数目,从而减轻了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量,有效的降低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难度,促使电网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分配模式更加合理。

2“常白班”模式方法2.1“常白班”模式测算(1)根据班组的地理位置、与市区的距离,通常会分为三类,偏远地区班组、近郊班组和市区内的班组。

偏远地区的班组距离市区较远,因此,主要安排近郊班组和市区班组进行“常白班”的值班模式。

工作日正常上班,非工作日和夜间会根据班组驻地与变电站的距离对运维人员的值班进行科学安排。

(2)班组办公地点会设置在市区,所有班组人员都会在工作日期间正常上班。

在工作日的夜间和非工作日状态下,可以安排两名人员值班,在家或者办公室均可。

如果距离比较远,班组就需要考虑应急处置响应效率,保留一部分运维人员进行原来的倒班方式,其他人员可实行部分“常白班”值班模式。

变电运维管理中的模式创新实践

变电运维管理中的模式创新实践

变电运维管理中的模式创新实践摘要:变电设备运维是一项复杂工作,传统的设备运维管理模式缺乏管理主体,过往运行人员主要负责设备日常巡视、停送电操作、一次设备维护、站内事故异常处理、现场工作许可,对设备的状态数据缺乏关注,易造成设备隐患和缺陷处理不及时、设备维护和保养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设备运行状态由“小问题”变成“大故障”,引发事故发生。

随着电网网架扩大和变电站不断增加,运维检修任务日益繁重,然而变电运维人员的增加基本上是零增长或负增长,急需改进传统运维管理模式。

基于此,本文对变电运维管理中的模式创新展开分析。

关键词:变电运维;管理模式;创新引言变电工作复杂性高、操作难度高、危险性高,在具体工作开展时,应当保证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最大程度保证变电工作的有序开展。

为此,在变电设备管理时,应当加强变电运维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变电设备的运行安全性。

在变电运维技术管理时,可合理运用智能化技术,打造智能变电运维体系,实现精准智能的电力设备运维管理,发挥出智能化运维管理工作开展的工作优势。

1变电运维管理中的问题1.1缺乏对变电运维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和维护的支持目前大多数电力自动化变电站采用“分散建设、集中运行”模式发展思路。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对信息化平台进行建设和维护支持和数据共享、应用。

1.2各专业运维管理人员缺乏沟通一方面,运维管理人员在日常变电站运维工作中缺乏与其他专业人员沟通交流,导致各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及时获取变电站各环节的状态参数并作出判断和决策。

另一方面,由于电力自动化程度高,且部分变电站无人值守,导致电网信息无法实现远程传输和共享。

1.3设备状态信息获取不及时和不全面一方面,各变电站设备存在老化、损坏等问题,且大部分设备处于长期运行中,部分状态参数无法有效反映滞后。

另一方面,由于部分设备长期运行维护工作不到位,致使信息来源不足、获取信息困难。

2提高变电站运行维护效率的有效策略2.1构建完善的智能化变电站的运维管理模式智能化变电站运维风险防治针对智能化变电站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

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秦斌

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秦斌

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秦斌摘要:传统的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是三班倒,因为工作强度大,所以容易出现变电运维值班人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由此导致的安全隐患就很大。

所以人们就将传统的值班方法加以创新,使其既可以提高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效率,又能使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从而使电力系统能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使整个电网企业也能获得更光明的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下对现代变电运维值班方式及其创新进行分析。

关键词: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电力系统;运维效率现代社会对于电的需求逐日递增,这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值班出现了问题,则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产生影响,所以电力企业和变电运维单位一定要对此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变电运维工作中不断优化和创新运维值班模式。

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变电运维值班的优劣,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1当前变电运维值班的主要方法及优缺点分析1.1纯三班一倒值班方法这种值班方法主要是把运维人员分为三个组进行值班,每个组连续工作是24小时,值班结束之后休息2天,每3天轮换一次,依次循环,每个运维人员每周的工作时间为56小时。

采用此种值班方法的优点是,没有倒班运维的区分,这样所有的运维人员都可以很好的熟悉站内各个环节和岗位的工作开展情况,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值班工作的配合性。

缺点是,要求每个组的人员要比较多,这样才能维护各个环节的正常工作。

1.2纯四班一倒值班方法这种值班方法主要是把运维人员分为四个组进行值班,每个组连续工作时间是24小时,值班结束之后休息3天,每4天轮换一次,依次循环,每个运维人员每周的工作时间为42小时。

采用此种值班方法的优点是,值班长更容易安排当值工作,有利于统筹管理,没有倒班运维的区分,这样所有的运维人员都可以很好的熟悉站内各个环节和岗位的工作开展情况,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值班工作的配合性。

缺点是,要求每个组的人员要比较多,这样才能维护各个环节的正常工作。

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王书磊

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王书磊

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王书磊摘要:目前的状态下,各地的供电公司都在致力于构建大运行与大营销的新模式,对于供电体系开展集约化的人力配置,相比于传统的人力资源模式,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因此,在变电运维过程中应当推行新型的值班管理模式,这样一来,有利于提升供电系统的整体效率。

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变电运维值班的优劣,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维值班模式;创新;运维效率1变电运维模式的阐述科技水平不断创新,变电运行过程需要创新,提高变电运行效率,提高变电运行职能。

变电科学合理的运行,是保障电网工作的关键因素。

变电运行传统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改革提高变电运行能力,变电运维值班模式引进变电运行过程中,提高变电运行能力和效率,满足人们用电的需求,促使变电运行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化,对提高变电运行的人力资源分配等提供科学的保障。

2传统变电运维值班模式的工作分析2.1浪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电力部门的工作是比较复杂的,工作岗位重复性工作很多,电力企业需要对其岗位投入大量人力,这样能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有效解决工作效率问题,其管理工作没有章法,比较乱,没有形成值班体系,工作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资源分配不合理,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没有起到很好的工作效果,必须改革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2.2传统值班模式分析(1)纯三班一倒值班模式这是一种将运维人员分成3组进行值班的方法。

需要每个组连续工作24h,结束工作后休息2d,每3d进行一次轮转。

这样算下来,每个运维工作人员每周的工作时长多达56h。

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要求每个组的人数要多,这样才能够完全承担运维中个环节的正常运行。

对于运维的工作人员来说,排班是固定模式,调整的空间太小,机动性差,一周的工作时间加起来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也是一种压力。

及时针对于一整天的工作,运维人员结束工作后也缺乏足够的休息时间,长时间下去运维人员的情绪会出现不满,进而影响工作积极性,导致整体工作效率下降。

变电运维“2+N”值班模式

变电运维“2+N”值班模式

变电运维“ 2+N”值班模式摘要:无论是对常见值班模式的分析还是对新的值班模式的设想,都是在理论情况下,在现实的工作中会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员工缺岗,且企业组织的员工培训、团队建设等活动也会影响到运维工作的正常进行,鉴于此,本文对变电运维“2+N”值班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变电运维;“2+N”值班;模式一、概述传统的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是三班倒,因为工作强度大,所以容易出现变电运维值班人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由此导致的安全隐患就很大。

所以人们就将传统的值班方法加以创新,使其既可以提高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效率,又能使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从而使电力系统能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使整个电网企业也能获得更光明的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的要求,优化运维值班方式,提升运维工作效率,保证应急响应时效。

某变电运维班试行“2+N”值班模式,“2”为2名24h倒班人员,采用轮换值班,简称运行班;“N”为正常白班人员,夜间不值班(必要时可留守备班),应急工作保持24h通讯畅通,随叫随到,简称操作班。

人员采用大循环轮换。

运维班满员每日可达到12人(2+10),在不增加人员情况下,人力资源提升50%.与之配套,运维班实行了《运维班“2+N”值班模式相关规定》《运维班车辆使用规定》《运维班交接班相关规定》等细则。

根据地理人员等实际情况,规定细化了运行班和操作班分工。

二、“2+N”值班模式统一要求工作车辆安排由运行班负责,运行班、操作班值长间有效沟通;操作班人员(包括使用车辆驾驶员)食堂报饭09:30前通知运行班;操作班工作所需测温仪、照相机等由操作班人员提前通知运行班准备(包括充电);巡视检查等可利用机器人,工业视频,监控系统等辅助完成;联系沟通可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宜说明详细,避免误读;已执行“两票”、资料带回,测温仪、相机照片需导入者,操作班及时通知运行班整理归档,运行班负责;运维班经济责任制,经运维班管理人员及4位值长研究决定,各值发放系数作调整,每周工作计划安排由班组管理人员与当月操作班值长讨论制订,原则上每周五下班前完成,并通知班组全体人员。

改变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改变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改变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发表时间:2020-09-17T16:25:59.200Z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2期作者:李华荣[导读] 现代社会对于电的需求逐日递增,这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华荣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扬州运维站,江苏扬州 225000摘要:现代社会对于电的需求逐日递增,这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值班出现了问题,则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产生影响,所以电力企业和变电运维单位一定要对此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变电运维工作中不断优化和创新运维值班模式。

传统的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是三班倒,因为工作强度大,所以容易出现变电运维值班人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由此导致的安全隐患就很大。

所以人们就将传统的值班方法加以创新,使其既可以提高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效率,又能使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从而使电力系统能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使整个电网企业也能获得更光明的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变电运维;值班模式;电力系统由于传统的变电运维值班模式实行的是“三班倒’,的形式,因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由此导致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效率较低并且在工作中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保证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的安全性,从而使得电力系统获得更好的工作效率,促使电网企业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1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的概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中的“常白班’,工作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从而在提升了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安全的同时,也有效的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维效率。

变电运维值班模式中的“常白班’,工作模式规定:每个变电运维值班工作小组采取工作时间8个小时制、24个小时制以及非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的夜班时间和周六周日的全天时间)紧急加班和串休相结合的流动性工作方式。

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李泽珣

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李泽珣

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李泽珣发表时间:2018-04-19T16:06:59.96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作者:李泽珣[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电网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的提升。

(国网洛阳供电公司河南洛阳 471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电网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的提升。

开展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的研究,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的变电运维值班模式中所存在的弊端,实现电力系统运维效率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电力系统运维前言由于传统的变电运维值班模式实行的是“三班倒”的形式,因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由此导致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效率较低并且在工作中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保证变电运维值班人员的工作的安全性,从而使得电力系统获得更好的工作效率,促使电网企业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1变电运维值班的常见模式 1.1变电运维的四班二倒值班模式四班二倒值班模式较为常见,是指将值班人员划分为四个值班组,每组轮值的时候日间工作8小时,夜间连续工作16小时,每4天一个轮换,以此循环往复。

这种模式能够保证每一组值班人员的相对工作时间不会过长,从而维持值班人员的体力。

同时,这种值班模式也会导致值班组之间的轮换过于频繁,工作出现断档,过于刻板的排班制度就失去了灵活性。

1.2变电运维的四班一倒值班模式同样是将值班人员划分为四组,每一组轮值期间需工作24小时,休息3天,每4天一个轮换,以此循环往复。

这种值班模式在每周的整体工作时间较短,但连续工作时间较长,会使轮值人员十分疲惫。

1.3变电运维的三班倒值班模式是将值班人员划分为三组,每组轮值期间需工作48小时,休息4天,每6天一个轮换,以此循环往复。

这种轮班模式更加便于管理与调度,对于变电运维工作而言十分有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刘勤
发表时间:
2018-04-12T15:00:43.08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作者: 刘勤1 刘玮2 张华中3 朱玲玲4 刘中印5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电网体系不断完善及运维一体化的进展,要求必须要加强对现场的管控和保障,从而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
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1.国网淮阳县供电公司 河南淮阳 466700;2.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河南郑州 450046;
3.
国网周口供电公司 河南周口 466000;4.国网周口供电公司 河南周口 466000;
5.
国网周口供电公司 河南周口 466000;)

摘要:随着我国电网体系不断完善及运维一体化的进展,要求必须要加强对现场的管控和保障,从而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可靠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工作描述;主要做法;效果

一、“常白班”模式工作描述

变电运维班组“常白班”值班模式,是适应国网“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为解决电网快速发展和运维人员紧缺、工作强度大、运维班组
效率低下等问题而设置的。
“常白班”模式:班组采取工作日8小时工作制、24小时及非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夜班和周六日全天)应急值班相
结合方式。在不增加人员的前提下,每年增加了数个新的变电站同时。减轻了运维人员工作强度,解决了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二、“常白班”模式主要做法
1.“
常白班”模式测算

根据班组驻地所处地理位置及距离市区车程远近情况,分为市区、近郊和偏远三类班组;市区和近郊运维班组推行“常白班”值班模
式,即工作日上班,夜间和非工作日按照班组驻地距离所辖变电站的远近,可以适当安排部分运维人员在家备班或办公室值班,便于应急
处置;
“常白班”值班模式后,班组办公地点迁移至市区,全部班组人员按工作日白班(周一至周五)上班,工作日夜间和非工作日,由班组
内可以安排两名运维人员在家备班或办公室值班,便于应急处置;偏远(车程超过
1.5小时)运维班组考虑应急处置响应效率,留一值(6
人)仍保留原有倒班方式,班组其余人员,也实行部分
“常白班”值班模式,为了保证事故情况下快速到达现场处置。
2.
工作日白班

白班期间,运维人员至少能达到10-12人,2人一组、分为5-6组,运维人员集中在办公室上班,负责变电站的例行业务和配合工作。

“三班倒”模式下4-5人增加近3倍,完全满足白天工作量相对多的需求,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日白班人员原则上将非工作日的巡视、设
备维护等工作在周一至周五做完,非工作日只留有应急处置人员,其他人员周六日休班。
3.
非工作日班、工作日夜班

此期间,班组执行主备班和副备班制度,作为应急处置、担任临时性工作。每天至少安排2名运维人员作为主备班,在办公室值班;
其他运维人员按
2人一组排序、明确组序号,原则上安排1个组担任副备班,作为主备班的后备人员,在家备班。

4.
班值(组)优化与调整

主备班人员按照倒班方式值班,副备班人员正常参加工作日工作;当非白班期间,副备班人员参加工作后,由班长安排倒休。

对于临时性工作较多时,由班长按备班次序,电话通知副备班人员参加工作。班长每月制定备班计划,人员定期轮换。

这样,非白班期间由主备班人员值班,发生临时性工作可以随时进行处置;副备班人员作为主备班人员不足时的人力储备,不会发生
工作多时,因人力不足影响工作的问题。
5.
合理安排班组应急力量

一是市区运维班主备班人员在办公室值班,至少有1名具备主值及以上运维人员;变电站发生故障时,安排值长及以上人员到现场。
二是近郊运维班组在原运维班驻地站安排
2人、1台运维车备班,在变电站发生异常或事故时,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6.
建立运维班组间应急联动机制

在特殊情况下,推行班组间联动工作机制。当出现电网大面积异常时(如通讯中断),如班组驻地当值备班人员不足,由班长立即汇
报主管主任,由变电运维室就近组织抽调其他运维班人员临时补充,然后班长再组织休班人员到站,替换其他运维班人员。这样既保证了
运维人员到站的时间要求,又解决了应急人员不足的问题。
7.
设置运维工作联系中心,建立整体联动机制

改进前。变电运维班组驻地需要24小时有人值班,能随时接听各级调度电话、调控中心监控班工作电话,以及对外联系。每个变电运
维班至少配置
2人,占用运维班组的人力资源,人员利用率低下。


改进后。在变电运维室设置工作联系中心,配置值班人员6人、24h三班值班制度,由工作联系中心,接听各级调度、调控电话以及对
外联,取消原运维班组驻地留人值班模式。方便了与变电运维班的联系。

三、“常白班”模式实施后的效果
1.
工作效率有效提升

一是,能通过常白班集中人力,高效完成各项运维工作,设备巡视、维护完成率等指标得到保障,班组工作效率大大增强。二是,解
决了人员少任务多的矛盾,尤其是预试、大型检修作业、新站投运、大修技改等工作,往往需要工作区域集中大兵团作战,这种生产关系
的制约得到缓解。三是,常白班后,可以合理安排分组操作,人员不会超负荷工作;剩余人员可以进行设备例行周期巡视和维护,做到现
场停电和设备维护两不误。
2.
班组管理有效管控

一是,常白班使得集中办公,人力充沛,便于合理安排各项生产任务和班务活动,尤其是大型现场作业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要求。
二是,常白班使得班组内部,有更多精力开展技能培训、基础管理等工作,班组建设工作得到了加强,有效提升了班组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是,常白班使得班组可以快速部署、实施公司、工区下达的各项指令性或临时性生产任务;四是,常白班使得班组办公地点迁移至市
区,也便于工区对班组各项工作进行督导与指导。
3.
人员压力有效缓解

常白班使得运维班组办公地点设在市区内,运维人员有了归属感,缓解了精神压力,放缓了工作节奏,实现了生活和工作两不误,相
应的运维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4.
电网和设备安全运行水平有效提高

实施前。班组人员相对少与工作任务多的矛盾突出,制约了电网和设备正常检修及消缺处置效率。实施后。每个工作日班组至少有9-
10
人当班,人员集中可完成5-6个项倒方式及停送电操作,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一倍,电网和设备健康水平得到有效保障。

四、变电运维值班方法的优化对策

以某变电站为例,其在岗运维人员为60人,根据上述每种值班方法的优缺点情况,纯三班一、纯四班一以及四班二倒方法都需要较多
的人,不适用当前人员结构,而
“3+N”方法工作时间长且压力大,“4+N”值班方法也存在工作连续性长,人员精力不足的问题。该方法的值
班方法为:将部分人员分为
10个小组,每组2~3个人,其中4个组上正倒班,其余6个组上运维班,正倒班与运维班定期轮换,根据情况的
需要,可以将运维班再分为巡视班、操作班、副倒班以及备班等。其中正倒班连续工作
24小时,然后有3天为休息时间,每4天轮换一次,
依次循环,每周的工作时间为
42小时;运维班组每个班组连续上4天行政班,然后有2天休息时间,每6天轮换一次,依次循环,每周的工
作时间为
42小时。这种值班方法与其它值班方法相比班组排班更加合理,具有较强的机动性,人员比较固定,容易管理,班组的默契度也
比较高,工作时间也缩短为
42小时,能够为人员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并且配有备班,可以执行临时排查等任务,有利于推动工作的顺利
进展。不过这种方法也存在缺点,如果电网出现紧急事件,正倒班夜间人员无法满足调动需求。

结束语

总的来说,不同变电运维值班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变电运维站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最为合适的值班方法,同时也可以灵活
的对其进行调整和创新,以更好的促进电力系统运维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运平.变电运维站规范化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152.
[2]
李昕俊.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优化的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