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有关风筝的资料

合集下载

风筝百科

风筝百科

三种简单风筝的制作方法
蝌蚪风筝
备课教师:昌吉州一中 刘润刚
王字风筝
八卦风筝
一、 蝌蚪风筝
右图所示为蝌蚪风筝的骨 架图及拴线图。为方便各位制 作,特地加上比例尺网格。这 种风筝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对 材料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按 图制作均能达到放飞的目的。 该风筝所用竹条骨架只有 横竖两根,风筝的制作尺寸一 般宽在450毫米左右为宜,太 大太小均不适宜。以宽450毫 米为例,横竹条宽度和高度分 别为3和3毫米,若为减少些自 重,在边梢部位可以对称地削 到宽高均为2毫米。
课间休息……
备课教师:昌吉州一中 刘润刚 2008.3.15
风筝的类型
风筝分类常以构造分类
备课教师:昌吉州一中 刘润刚
可分为串式、桶式、板子、硬翅、软翅、 自由类和现代类。
串式是把数只相同或者不同的风筝拴在 一根或多根线上放飞的风筝。象龙类、七仙 女下凡、八仙过海等。
桶式是立体 的,一般采用折 叠结构的骨架由 一个或多个圆桶 或其他形状的桶 组成,如宫灯、 花瓶、火箭等。
【著名风筝产地】
【放风筝对健康的好处】
春天放风筝,对人的身体健康 是非常有益处的。传统中医认为, 放风筝者沐浴和煦的阳光和春风, 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 现 代保健医学的研究也表明,在明媚 的春光里踏青放风筝,可以舒展筋 骨,让身体随着放飞的风筝而不停地移动,从而活动四肢百骸;同时,由 于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吐故纳新,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 环状态,从而获得消除冬日气血积郁、祛病健身之功效;此外,放风筝时, 双眼面对蓝天,飞行的风筝千姿百态,可以消除眼肌疲劳,调节和改善视 力,预防近视和弱视。 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医院和疗养院采用“风筝疗法”治疗精神抑郁、 神经衰弱、小儿智力不全等症,也收到了神奇的疗效。

风筝材料有哪些

风筝材料有哪些

风筝材料有哪些
风筝是一种用于在空中飞行的装饰性玩具,主要由框架、杆材、纸或布材料以及线组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现代风筝的材料也在不断更新,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风筝材料。

1. 框架材料:传统的风筝框架通常使用竹材或木材制作。

竹材轻便且柔韧,适合制作风筝的骨架;木材则较为坚固,能够承受较大的风力。

现代风筝的框架材料也可以使用塑料、碳纤维等轻质且坚韧的材料制作。

2. 杆材:风筝的杆材通常用于支撑框架,使风筝保持稳定飞行。

常见的杆材有竹杆、玻璃纤维杆等。

竹杆轻便易得,适合制作小型风筝;而玻璃纤维杆轻、柔韧且耐用,适用于大型风筝。

3. 材料:风筝的外部材料可以选择纸或布料。

纸资料的质地轻薄,能够轻松承受空气的推动,是传统风筝的较为常见的选择。

布料则相对更加坚固和耐用,适合风筝在高风速条件下飞行。

4. 线:线是风筝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控制和操纵风筝的飞行。

常见的线材包括尼龙线和棉线。

尼龙线强度高、耐磨损,适用于大型或重型风筝;棉线更柔软,适用于小型或儿童风筝。

除了以上材料之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创新材料的应用,例如:
- 航空尼龙布: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可以用于制作
大型风筝;
- 聚酯纤维材料:轻便、透气的材料,可用于制作速度和敏捷
性较高的风筝;
- 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具有优异的韧性和耐久性,能够承受更大的风力和外部压力。

综上所述,风筝材料的选择取决于风筝的大小、用途以及飞行环境等因素。

不同的材料和组合可以使得风筝展现出不同的飞行特性和表现。

一般哪个季节放风筝

一般哪个季节放风筝

一般哪个季节放风筝
放风筝一般在春夏季节。

风筝原则上一年四季都可以放,但最适宜的放风筝时间则在气流较为平稳、天气干燥适中的春季,例如我国南方地区通常会在二三月放风筝,而北方地区则需要适当推后至四五月份。

扩展资料:
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等,最早起源于中国,原本是由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通信工具,第一只风筝由鲁班制成,以竹子为主要材质,后来则演变出了纸鸢,但仅供宫廷赏玩。

放风筝是汉族民间传统游戏之一,原本为清明节风俗。

风筝通常是一种比空气重、且能够借助风力在风中飘浮的制品,晚唐时期的人们会在纸鸢上加上竹笛,每当纸鸢乘风而起,便能听到“呜呜”的声响,仿佛筝琴的弹奏声,因此人们便将纸鸢改名为风筝。

风筝 研究报告

风筝 研究报告

风筝研究报告《风筝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1. 探究风筝的起源和历史发展;2. 分析风筝的结构与原理;3. 研究风筝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效果。

二、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论文及资料,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2. 实地调研:参观风筝相关的博物馆、工作室和比赛场地,与专家进行交流;3. 实验研究:利用模型制作风筝,测试其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飞行性能;4. 统计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三、研究内容:1. 风筝的起源和历史发展:介绍风筝的起源及其在古代的应用,以及近代风筝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 风筝的结构与原理:分析风筝的组成部分,包括框架、帆布和控制装置等,并探究风筝在飞行中的运动规律;3. 风筝的应用领域:a. 娱乐与竞技:探讨风筝在休闲娱乐以及国内外风筝比赛中的应用、技巧和效果;b. 科学研究:研究风筝在气象、环境监测等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其在大气科学研究中的价值;c. 军事用途:分析风筝在军事侦察、通信和战略防御中的作用和效果;d. 文化传承:探讨风筝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和意义。

四、研究结果:1. 风筝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中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成为一种飞行器具和娱乐工具;2. 风筝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框架材料选择、帆布制作和控制装置设计等;3. 风筝在休闲娱乐和飞行竞技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能够提供身心放松和挑战的机会;4. 风筝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用于气象监测、环境监测和大气科学研究等领域;5. 风筝在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可以用于侦察、通信和战略防御等;6. 风筝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五、结论:1. 风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2. 风筝的结构和原理研究有助于提高风筝的制作技术和飞行性能;3. 风筝的应用领域可进一步拓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娱乐和科学研究机会。

传统风筝的知识点总结

传统风筝的知识点总结

传统风筝的知识点总结历史风筝最早出现在中国,据说它起源于春秋时期的中国,在当时风筝是一种用来测量风向的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不仅成为了一种工具,还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传统。

在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中,风筝都是不可缺少的活动。

风筝还随着中国的传播和贸易活动而传入了其他国家,比如日本、韩国、印度以及中东和欧洲地区。

制作风筝的制作需经过多道工序,需要精湛的技艺和耐心。

风筝的主要材料是竹子、纸和线。

首先,需要将竹子切割成合适的长度,然后用线将它们固定在一起,组成风筝的框架。

接下来,需要在框架上拉上纸张,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确保纸张的均匀贴附。

最后,要在风筝的尾部系上一根线,这根线用来操控风筝,并让它飞起来。

风筝的图案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的风筝会在纸张上绘制各种图案,这些图案多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图案和意象。

飞行技术风筝的飞行需要一些技巧和经验。

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地,最好是开阔的地方和有风的天气。

其次,要注意风筝起飞的角度,要根据当时的风向和强度来调整角度。

风筝的线也非常重要,要根据风力的大小来选择线的粗细和材质。

最后,要掌握一些操控风筝的技巧,比如拉线、放线和摆动线等。

这些操作可以使风筝上下飞行,左右摇摆,甚至做一些简单的花样动作。

有趣的知识点风筝有一些有趣的知识点,比如它的起源和传播、不同国家的风筝文化、风筝在文学和艺术上的表现等等。

在中国,风筝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被用来象征自由和希望。

风筝也被用来进行竞技比赛,用来表演技巧和创意。

在其他国家,风筝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日本的几十种传统风筝、印度的斯那刹风筝节和中东国家的风筝战斗等都有其独特的传统和民族特色。

总结风筝作为一种古老的飞行器和文化传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

它不仅是一种传统工艺,还是一种文化传统的载体。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可以对风筝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对风筝文化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同时,也希望在传统风筝的基础上,人们可以进行更多创新和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10风筝

10风筝

作者:贾平凹
10 风筝
贾平凹(wā):当代著名作家。是 一位文学奇才,被称为“鬼才”。代表 作有长篇小说《商州》、《浮躁》、 《废都》、《白夜》、《秦腔》、《古 炉》等,曾多次获文学大奖。作品《我 不是个好儿子》选入鲁教版语文必修三、 作品《月迹》已选入苏教版语文课本、 作品《落叶》入选北师大版和鲁教版中 学教材。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
拂 堤 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醉 春 烟 。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
村 居
高 鼎
资料袋
在中国,风筝有两千多 年的历史。最初的风筝是用 木头做的,叫木鸢,后来改 用纸做,叫纸鸢。在纸鸢上 装上竹哨,风吹竹哨,便发 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因此 有了风筝的称呼。 山东潍坊是著名的风筝 之都,从1984年开始, 那里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国际 风节。世界最大的风筝博物 馆也在潍坊。
10 风筝
认真读课文,想 一想,课文写了 哪几件事?
千呼万唤
凌空飞起
磨坊
田埂 憧憬 精心
继续
拼命 奔跑 抖动 寻找
垂头丧气 大惊失色
翩翩飞舞
依然

风筝的认识和设计ppt课件

风筝的认识和设计ppt课件
10
筒子类
11
板子类
12
骨架
连接线
13
骨架
连接线
14
15
软翅 类
16
பைடு நூலகம்
板子类 框架 线 装饰
17
18
温馨提示:
1、设计前先想好设计什么类型的风筝,确定其形状,做到 有的放矢。 2、设计风筝骨架时要考虑其结构和布局是否合理,大小比 例是否恰当。 3、风筝设计是否美观大方,便于制作,选材是否合适。 4、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我们将颁发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 奖、外形美观奖。
1
猜谜语: 天上一只鸟, 用线拴得牢。 喜爱微风吹, 害怕大雨浇。
2
3
资料袋:
在中国,风筝有两千多年的历 史。最初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 木鸢,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在 纸鸢上装上竹哨,风吹竹哨,便发 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因此有了风 筝的称呼。
山东潍坊是著名的风筝之都,
从1984年开始,那里每年都要举
19
评选优秀设计图的要求: 布局结构合理 大小比例合适 选材合适恰当 外形美观大方
20
一节课的学习是短暂的,但是我们追求知识的脚步却是漫长的,愿我们都做一 个生活的有心人,把我们设计出来的风筝制作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在课余时间 去放飞它们……
21
办一次国际风筝节。世界最大的风
筝博物馆也在潍坊。
4
5
风筝的类别:
筒子类、 1、根据 结 构 分,可以分为 硬翅类、软翅类、串子类
板子。类、 2、根据 题 材 分,可以分为动物类、人物类、 物品类、。 3、根据 用 途 分,可以分为 装饰风筝、娱乐风筝、 科技风筝、。
6
7
硬翅类
8
软翅类
9
串子类

风筝的资料和故事

风筝的资料和故事

风筝的资料和故事一、风筝的资料1. 定义与结构风筝啊,那就是一种能在天上飞的小玩意儿。

它主要由骨架和蒙面两大部分组成。

骨架就像是风筝的骨头,给它支撑起形状,一般用竹条或者轻型的金属条来做,这些骨架可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不同形状的风筝骨架也不一样呢。

蒙面就像是风筝的皮肤,通常是用纸或者布做的,糊在骨架上,这样风筝就有了自己的模样。

而且风筝还有一根长长的线,这线就像风筝和咱地面的脐带一样,通过它,咱们就能控制风筝在天上的动向啦。

2. 历史渊源风筝的历史那可老悠久了。

据说在中国,春秋时期就有风筝的雏形了。

那时候的风筝叫木鸢,是用木头做的,还不是现在这么花哨的样子。

后来慢慢发展,到了汉代啊,造纸术发明了,就开始有纸糊的风筝了。

古代人放风筝可不只是为了玩,还有很多其他用途呢。

比如说军事上,把风筝放到天上去,观察敌人的动向,就像在空中安了个小间谍似的。

3. 种类繁多风筝的种类那叫一个五花八门。

从形状上看,有像鸟一样的燕子风筝,这燕子风筝飞在天上,就跟真燕子似的,可灵动了;还有蜈蚣风筝,长长的一串,就像一条在空中游动的大蜈蚣,那气势,老壮观了。

还有三角形的、方形的、圆形的,各种各样的几何形状风筝。

从功能上讲呢,有传统的观赏风筝,就是飞在天上让大家看,觉得好看、好玩儿;还有一些竞技风筝,这种风筝就比较高级了,放风筝的人可以通过高超的技巧让风筝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就像在空中跳舞一样。

4. 制作工艺制作风筝可是个技术活儿。

首先得选好材料,竹条要选粗细均匀、有韧性的,这样做出来的骨架才结实又轻便。

纸或者布也要选合适的,太薄了容易破,太厚了又飞不起来。

然后就是制作骨架,要把竹条弯曲成想要的形状,还得用线或者胶水固定好。

接着糊蒙面,这一步得小心翼翼的,不能有褶皱,不然风筝飞起来就歪歪扭扭的。

最后再画上漂亮的图案,或者贴上彩色的纸条,一个漂亮的风筝就诞生了。

二、风筝的故事1. 鲁班造木鸢传说风筝最早是鲁班发明的。

鲁班那可是个能工巧匠啊,他看到鸟儿在天上飞,就琢磨着自己也做个能飞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有关风筝的资料(1)
风筝起源于战国时期。

据<<墨子.鲁问>>篇记载,“公输般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又说“公输般作木鸢,以窥宋城”。

公输般就是后人所说的七巧匠鲁班或“鲁班爷”。

他制作的“鹊”或“鸢”,其原材料是极薄的木片或竹片。

汉朝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应用,在制作风筝时,逐渐以纸代木。

称为“纸鸢”。

五代时,又在纸鸢上系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故以后称“风筝。

唐宋时期,现属潍坊各地扎放风筝已很普遍。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今潍坊诸城人)的<<清明上河图>>就有六名儿童在放风筝,足以佐证。

明清时期,潍坊的风筝达到极盛。

每年清明节前后,风和日丽,家家户户扶老携幼,踏青登场,竟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蓝天。

清朝诗人郑板桥在<<怀潍县>> 诗中说:“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生动地描写了清明佳节潍坊风筝的情景。

这种春意盎然的民间活动,既是相互观摩、评比的机会,又是呼吸早春空气、享受大自然的恩赐、锻炼身体的好时光。

潍坊风筝扎工精美,画工别致,造型新颖,构图合理。

它还吸收了木版年画的某些特点,博采京津画技之长,线条优美,色彩鲜明,善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主题。

风格独特,栩栩如生。

最有代表性的大型龙头蜈蚣风筝,长达百余尺。

放飞时先将尾闻和身闻渐次放起,靠几十节“腰子”所产生的提升力将首部往高空。

腰子的连缀是按力学原理系结,系绳
之间必须有严格的角度和距离。

“龙头蜈蚣”扶摇蓝天,气势千里,蔚为壮观。

嬴得国内外的普遍赞誉。

自1984年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以后。

每年的四月中旬都被要举办一年一届的国际风筝盛会,1988年,第五届国际风筝会将潍坊定为“世界风筝都。

每年都要吸引来自世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也为潍坊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有有关风筝的资料(2)
风筝,亦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闽南语称风吹。

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

晚唐,人们在纸鸢上加哨子,其鸣如筝如琴,故称“风筝”或“风琴”。

现代以风筝作为统称,包括没有哨子的纸鸢。

起源与分类
风筝起源于中国,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

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

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

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书有“三日不解,临名士且为悦食”之言,取得了成功。

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

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1]。

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来源请求]。

中国传统的风筝一般分为硬翅、软翅、板子、串子、立体(筒形)等几类,按地域和风格又分为潍坊、天津、南通、北京等地方特色的风筝。

全国最大的风筝制造地在山东的潍坊,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每年举办风筝会,2005年还有举办风筝锦标赛。

制作风筝材料
风筝骨的材料一般是竹片。

现在也有用其他化合材料的。

风筝面的材料一般有纸、绢、尼龙布、塑料膜等。

纸和绢的更为传统,着色鲜艳亮丽,充分体现了中国风筝的魅力;但是纸容易破,绢太贵。

尼龙布和塑料膜是科学发展的产物,属于制造风筝的新材料,价格便宜又坚固耐用,可以大批生产。

操作原理
众所周知,风筝上天有两个必要的条件:
1. 风筝要在有风的天气下,风筝才能放飞
2. 风筝都得有提线的牵引,“断线的风筝”在短暂的飘远之后必定会掉下来
扬力作用
扬力的产生:
风筝在空中受风,空气会分成上下流层。

通过风筝下层的空气受风筝面的阻塞,空气的流速减低,气压升高;上层的空气流通舒畅,流速增强,致使气压减低;扬力即是由这种气压之差而产生的,这正是风筝能够上升的原因。

以上可知,扬力的产生有2个要素:1. 风力;2. 牵引力;这就解释了开头提出的问题。

在风力、牵引力和由此产生的扬力三个力的作用下,风筝在空中基本上是达到受力平衡的。

风力的方向基本上是水平方向,而风筝受风的角度和上扬力的大小,可以由提线方便地控制。

几次练习后放风筝者会很快掌握控制风筝的技巧:放风筝的时候,一般是一抽一放。

抽的时候,因为风筝提线一般放在风筝面靠上的位置,加大牵引力可以控制风筝角度变小,上扬力增加,风筝稳步上升;
放的时候,即平衡的风筝牵引力变小,在风力和扬力的合力作用下,风筝会飞高飞远,但是必须很快又抽,以再次保持风筝的角度稳定。

风力正盛的时候可以多放线,当风力稍有下降,就收一些线。

感受风筝文化(三)
春风拂面的阳春三月,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这时候放风筝正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项户外活动。

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

据传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发明于古代的战争中,从唐朝开始娱乐化,到了清朝以后逐渐成了传统的民俗玩具。

现在,孩子们多么希望能亲自动手制作一个风筝,并能成功地放飞到天空中。

上周星期五的下午,我校五年级的所有同学集中在报告厅,由南通风筝博物馆的阿姨讲解制作风筝的程序和注意点。

然后再回到教室,由每个班级的正副班主任负责指导同学们学习制作“福娃”风筝,并到操场上放飞风筝。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涂色--贴骨架—穿引线—贴尾巴”这几个程序紧张有序地制作风筝,不一会儿,一个个漂亮“福娃”风筝就制作成功了。

到操场上,同学们用手索引着线,双臂用力,迎风前后奔跑。

风筝在空中受到气流影响,会上下翻飞,左右摇曳,为保持风筝稳定,同学们要反应灵敏,判断正确,及时对手中的引线作出调整。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既学会了风筝的制作程序、科技知识及放飞要领,又锻炼了同学们的身体,也愉悦了同学们的心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