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起源

合集下载

第八章 法的起源、两大法系、法律移植

第八章 法的起源、两大法系、法律移植

(二)契约说
人类在进入政治社会 之前处于自然状态, 后来为了安全,为了 生产发展,为了社会 安定和发展等原因, 人们相互间缔结契约, 通过缔结契约人们放 弃、让与部分自然权 利,组成政府,这最 初的契约是法律。
(三)禁忌说。
1、谢苗诺夫说:“禁忌是比一般原始社会的禁规更为古 老的社会规范的变种,是最古老的社会规范。”, 2、近年来,许多中外学者也开始认同这一观点,如“禁 忌是法律诞生前的公共规范”,或“禁忌是法律的前身”
在有些国家和地区,例如菲律宾、南非、英国的苏格兰、 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和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等国家或地区,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他们的法律一般兼有西方两大法系传 统的特点。
在亚洲、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也往往兼有某一西 方法系和原先的宗教法系的特征。例如,印度的法律主要属 于普通法法系,但又属于印度教法系。叙利亚的法律主要属 于民法法系,但又属于伊斯兰教法系。
(3)这些国家主要有拉丁族和日耳曼族人构成,故称为 罗马-德意志法系。
(4)法系的内容主要是民法,法系的代表性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和《法国民法典》等都是法典,故 称为法典法系。
2、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和地区
主要有法德两国为代表的很多欧洲大陆国家, 包括意、比、西、葡、荷、瑞士、奥地利等。还 包括法、西、荷、葡四国以前的殖民地国家和地 区,还包括日本、泰国、土耳其、埃塞俄比亚等 国。
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法的产生意味着在社会成员之间财产关系上出现 了“我的”、“你的”之类的观念 B.最早出现的法是以文字记录的习惯法 C.法的产生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的过程
D.法的产生标志着公力救济代替了私力救济
答案及解析:B
法产生的主要标志之一是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形成。社

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

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

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
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在汉代,中国由上古时期至汉朝时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宪法制度,
以内政法则为基础。

内政法则涵盖了政治、经济、民众权利等领域,其内
容主要体现在《后汉书》《汉书》等古籍中,是古代中国法律的重要载体。

汉朝时期,随着政治体制的完善,中国古法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出现了许多有关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施政方面的法律,如
《律历志》、《律令》、《政出》、《户部章程》、《文献》等,这些法
律正式定义了汉朝法律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执行方式,并由宫廷对其进行
审核和执行。

此外,汉朝还将法律的职能向社会各阶层扩展,在社会各种争议中发
挥作用。

比如《裁判文书》记载,汉代以来,开始建立司法实体,通过实
施司法程序,来审理各类纠纷,对争议的解决提供司法保障。

二、中国法律的特点
1、《左传》的“以德治国”思想是中国法律的根本思想。

传统的中
国法律是以礼义为基础,以尊卑礼仪为框架,以礼仪、律法为手段,以安
定民众为目的,以促进国家和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

2、法律具有稳定性。

法字的演变过程

法字的演变过程

法字的演变过程
法字在中国汉字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一些变化。

它的古代形态可以追溯到甲骨文和金文时期,后来逐渐演变为现代的字形。

甲骨文和金文时期:古代的法字形象,起源于甲骨文时期的象形文字。

在甲骨文当中,法字通常表示法度、规矩或者法令。

它的形状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左边是一个表示人或人的手臂的象形部分,右边是一些符号,可能代表了一种标记或符号,表示法令的内容。

楚系、秦系文字:在楚系文字和秦系文字中,法字的书写逐渐演变,形态逐渐接近现代的样子。

这个过程中,字形变得更加规整,整体结构更加统一、清晰,保留了象形的基本特征。

隶书时期:在隶书时期,法字的书写逐渐规范化。

隶书字体更加工整,书写结构也更加规范,形成了更为接近现代书写的字形。

楷书及现代字形:经过漫长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现代汉字法的字形。

在楷书中,法字的结构更加规整,左右结构明确,上下横画清晰。

总而言之,汉字法字经历了从古代象形文字到现代形态的演变过程,字形逐渐规范化、简化,并且还保留了一些古代象形文字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

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

第一节中国法的起源一、中国国家与法起源于夏朝公元前21世纪夏启建立夏王朝时,中国的国家和法律制度即正式形成。

中国国家和法起源于夏朝的建立,其主要依据在于:1.夏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世袭专制帝王。

2.夏已开始按地域划分统治区域。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

3.夏朝已建立了完备的国家机器,包括军队、职官、监狱以及贡赋制度。

4.夏朝还形成了以国家强制力为直接后盾的法律制度。

夏朝统治者对原始社会的“礼”和其他氏族习惯加以改造,使之上升为国家形态的习惯法,成为维护阶级统治的有效工具;同时还颁布了一系列法令,维护专制王权,镇压各种违抗“王命”的行为和其他社会犯罪。

二、中国国家与法起源的特点中国国家和法的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主要是:1.浓厚的宗法氏族血缘色彩。

在中国国家形成之初,虽然在外观上基本具备了国家的各种特征,但在统治阶层内部,仍在相当程度上按血亲关系的亲疏远近来确定人们的社会的地位,并按氏族家长制的传统统治方式来组织和管理社会。

2.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统治方式。

与浓厚的宗法血缘特征相联系。

夏王朝实行家国相通、亲贵合一,君主启是所有臣民的最高家长,各贵族又是各家族的家长,并任有官职,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家长制式的管理。

导致了古代中国在国家形成之初便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统治方式。

此后几千年的中国政治即以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为基本模式,历史统治者均以家长或父母自居而视民众为不懂事的幼儿,由此,古代中国的法律也日益专制化了。

3.法律与道德相结合,界限不清,由于浓厚的血缘关系和相应的伦理观念的存在,在中国国家形成之初,法律、刑罚和伦理道德规范同时当做调节社会的基本手段,结合使用。

法律与道德之间缺乏明确的分界,二者互为表里。

4.刑事法规相对发达,而民事法规相对落后。

为了维护专制王权以氏族奴隶制的严酷统治,镇压被奴役部族和平民、奴隶的激烈反抗,夏王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利用刑法手段来稳固奴隶制国家政权,这使得刑事法在形成初期的夏朝法律中居于首要地位。

法理学-第十一章-法的起源和发展

法理学-第十一章-法的起源和发展
第十一章 法的起源和发展
一、法的起源
1、原始社会及其规范 (1)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 • 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 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 • 原始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
(2)氏族组织 • 氏族大会、氏族首领 (3)原始规范 • 禁忌(taboo)、图腾(totem)、复仇、巫术 2、法起源的原因和标志
3、法起源的模式和规律
• 习惯法
成文法
• 雅典模式,罗马模式,日耳曼模式
•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二、法的历史类型
• 马克思主义: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 主义法、社会主义法。
三、法的发展
1、法的发展的模式 • 梅因:“身份法——契约法”。 • 迪尔凯姆:“简单压制性法——恢复原
状性法律”。
• 马克斯•韦伯:“非理性法——理性法”。 • 昂格尔:“习惯法——官僚法——法
治”。
• 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无形法、成 形法(有形法)。
• 义务、团体本位——权利本位——社会 本位。
2、影响法律发展的社会因素 • 经济因素 • 政治因素 • 文化因素 3、法的发展的方式 • 继承、移植、改革
• 法律继承 ——法律继承的根据 ——法律继承的内容 • 法律移植 ——移植的必要性 ——移植的方式 • 法律改革 ——法律改革和立法
四、法律的历史传统
1、西方社会的法的发展 • 三R运动:Reception of Roman Law;
Renaissance Ferment; Religion Reform • 法律的相对独立性和自治性 • 法治的传统 • 权利文化
2、中国社会的法的发展 • 礼法合流 ——礼与刑;独立法;礼法合流 • 以刑法为主,忽视民法 • 法典编纂技术发达 • 权利观念和权利制度不发达

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

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

从古到今,很多思想家、法学家对法的起源问题实行了探讨,提出了关于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主要有:(1) 神创说:这个学说认为法是人格化的超人类力量的创造物,各种各样的神为人类创造法。

中世纪神学政治的鼻祖奥古斯丁提出:秩序和安排来源于上帝的永远的正义和永恒的法律,即神法;人法服从神法,是从神法派生出来的。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理解。

(2) 暴力说:这个学说认为法是暴力斗争的结果,是暴力统治的产物。

中国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就认为:“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有斗争有暴力才需要解决冲突的规则。

(3) 契约说〔古典自然法学者〕:人类在进入政治社会之前处于自然状态,为了克服自然状态的缺陷或更好地生活,人们相互间缔结契约,通过缔结契约人们放弃、让与部分自然权利,组成政府,这最初的契约是法律。

17、18世纪的古典自然法学者绝大部分都持此说。

(4) 发展说:具体包括两种:①人的水平发展说:随着社会的进化,人的水平有了发展,例如,火的作用,弓箭的发明等,财富有了增加,社会关系开始复杂,因而需要法。

②精神发展说:黑格尔就认为绝对精神在自然界产生之前就已存有,绝对精神发展到自然界阶段,才有了人类,人类精神的发展产生法。

民族精神论者提出法来自民族的精神或历史传统。

(5) 合理管理说〔法社会学者〕:很多法社会学者持此说,如美国当代法的社会学家塞尔茨尼克认为,一个群体的法律秩序,是基于合理性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随着①生产力的发展、②社会经济的发展、③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④国家出现而产生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及其与法的本质学说之间存有内在的一致和对应的关系,如神创说就与法的本质的神意论观点一致,是神学法学的主要内容;契约说则是自然法学派的观点,与法的本质的理性论观点紧密联系。

法产生的过程与标志马克思主义认为,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恒存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古代中国法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中国法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中国法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法的起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形成,中国古代法律也逐渐形成和完善。

中国古代法律的来源主要有三种:
- 生活习惯:从原始部落时期传承下来的生活习惯,内容庞杂,涉及生活的多个方面。

- 战争:古代战争中的军法也是原始法律的重要来源,主要以惩罚性的“刑”为主。

- 祭祀:从原始人时期的祭祀发展至商周,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祭祀程序规定,最为有代表性的是商代祭祀铭文的刻写已经有了明显的撰写格式要求。

学术界的一般结论是中国古代法律起源于夏代。

从夏朝的开创者“启”开始,中国历史由原始社会步入奴隶制社会,出现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同时,也就产生了中国古代最早的法律。

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夏朝的法律制度开始,经过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时期,逐步形成了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法律的起源和发展史

法律的起源和发展史

法律的起源和发展史法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诞生之初,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法律也逐渐成为维护社会秩序、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法律的起源和发展史,以及其中的重要里程碑。

一、原始社会的法律观念在原始社会,法律的概念并不如今天那么完善,但其根本目的与现代法律相似,即希望通过规则和制度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个体权益。

原始社会的法律更多地遵循着部落和族群的传统习惯和规范,以维持社会稳定。

这种法律观念形成了后来法律发展的基础。

二、古代文明时期的法律体系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古代文明的兴起带来了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

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都建立了自己的法典,这些法典包含了关于刑法、民法和宗教法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法典的出现标志着法律逐渐与宗教、道德规范脱离,成为独立的社会管理机制。

古代希腊和罗马则对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希腊的民主思想为法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古罗马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其中的《罗马法大全》被视为西方法律文明的基石。

这些法律体系的形成为后世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经验和范例。

三、中世纪到现代的法律进程中世纪是承上启下的时期,封建社会的法律观念仍然受到很大限制,但其中的一些法律体系对后来的法律发展产生了影响。

例如,英国的英格兰普通法以及法国的民法典被视为今天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民法、刑法和商法等领域的法律发展迅速,不断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同时,国际法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紧密相连。

国际法的诞生和发展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往以及全球治理提供了法律基础。

在现代社会,法律不仅仅是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还包括了法律体系的建立、法律职业的形成以及法律教育的发展等方面。

各国纷纷制定了宪法作为最高法律法规,以保障公民权利和国家机构的权力。

四、法律的未来展望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法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涉及网络安全、数据保护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法律问题日益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马克思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随着生产力和 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国家出现而产生的, 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渐 进的过程。
二、法的发展历史
人类最初的法律脱胎于原始氏族规范。原 始规范是氏族习惯,是简单的、非正式的, 同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低下的状况相适应。 原始规范的实施主要依靠人们内心信念、 习惯、氏族首领的威信,原始规范中没有 权利义务之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建立 社会秩序,其调整范围也以血缘关系为界 限。
主要特点
1、封建等级森严 2、维护专制王权 3、刑罚严酷、野蛮擅断
资本主义法
资本主义法萌芽于封建社会中后期 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的出现有三种情况: 一是商法的兴起,二是罗马法的复兴,三
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法律的出现。
17、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 日益强大,提出了“人权”、“平等”、 “自由”、“民主”等口号。
人类社会迄今已有五种社会形态,除原始 社会没有国家和法外,
同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社会的国家相适应,也有奴隶制法、封 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西方奴隶制法的主要代表 是古希腊法(以实行民主 政体的雅典和实行贵族政 体的斯巴达为代表)和古 罗马法(公元前449年的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 以原习惯法为基础制定的 第一部成文法
公元前18世纪的 《汉谟拉比法典》是 奴隶制社会古巴比伦 法的代表,也是世界 上迄今为止基本完整 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成 文法典。
中国古代奴隶制法大约出现在公元前21世 纪至11世纪的夏商王朝。
其主要依据在于:
1.夏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世袭专 制帝王。 2.夏已开始按地域划分统治区域。恩格斯在《家庭、私 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 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 3.夏朝已建立了完备的国家机器,包括军队、职官、 监狱以及贡赋制度。 4.夏朝还形成了以国家强制力为直接后盾的法律制度。 夏朝统治者对原始社会的“礼”和其他氏族习惯加以改造, 使之上升为国家形态的习惯法,成为维护阶级统治的有效 工具;同时还颁布了一系列法令,维护专制王权,镇压各 种违抗“王命”的行为和其他社会犯罪。
主要罪名
夏商两代无罪刑法定制度,其罪名规定主要散见于各种具 体案例,只能根据文献记载了解其部分内容。
就目前所知,夏代罪名主要有不孝、违命及昏、墨、 贼等。《孝经·五刑章》称:夏代“五刑之属三千,而罪
莫大于不孝”。夏政权以夏后氏为核心,以家族宗族制度 为基础,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忠孝是人们必须遵循的 伦理道德准则,也是维护正常社会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 “不孝”将破坏稳定的宗法社会秩序,自然遭到社会舆论 的谴责,也就成为刑法制裁的重罪。由对尊家长的孝,上 升为对宗主权贵的忠,违抗其命令便成为又一重罪。
《左传》昭公十四年引《夏书》还有“昏、 墨、贼,杀,皋陶之刑也”的记载。据春
秋后期晋国叔向的解释:“已恶而掠美 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 贼。”犯昏、墨、贼三项罪名者,依法应
处死刑。
三、法的历史类型
是指按照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生产关系类 型和所反映的阶级意志的不同,对不同国 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的基本分类。尽 管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法在内容和形式上 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但只要它们 据以建立的生产关系相同,国家政权的性 质相同,体现的阶级意志相同,就属于同 一历史类型的法。
一、法的起源
1.神创说 西塞罗:作为最高理性的自然法来
源于上帝的一贯的意志。
2.暴力说 (中国的法家代 表韩非子:人民众而财货寡, 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立 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 也。”
3.发展说
精神发展说:黑格尔就认为 绝对精神在自然界产生之前 就已存在,绝对精神发展到 自然界阶段,才有了人类、 人类精神的发展产生法。
思考: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是不是法?
社会基 础不同
实施的力 量不同
四、 法系
法系是指根据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 法律体系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对法 进行的基本划分。通常把形式上具有 一定特点的、属于同一历史传统的若 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化为同一类 别。
当今社会存在两大具有影响力的法系,一 是大陆法系,一是英美法系。
主要特点
1、奴隶不享有法律人格,奴 隶主对奴隶人身占有。
2、惩罚方式及其残酷,具有 随意性。
封建制法
战国初期李悝的《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制法典。秦汉后历代 都有统一的系统法典,唐律更以其体系严 谨、内容详备、风格成熟成为封建制法的 典范。
欧洲封建社会地方习惯法、罗马法、教会 法、城市商法以及国王的敕令多种法律并 存。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各有侧重,但一般 都经历了由分散的地方习惯法向全国统一 的成文法的发展过程。
4.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管理说
美国当代法的社会学家塞尔茨尼克认
为,一个群体的法律秩序,是基于合理性
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5、契约说
人类在进入政治社会之前处于自然状 态,后来为了安全,为了生产发展,为了 社会安定和发展等原因,人们相互间缔结 契约,通过缔结契约人们放弃、让与部分 自然权利,组成政府,这最初的契约是法 律。古典自然法学者持此说。
大陆法系,又称为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罗马法 系、罗马——日耳曼法系,它是以罗马法为基础 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它首先产生在欧洲大 陆,后扩大到拉丁族和日耳曼族各国。历史上的 罗马法以民法为主要内容。法国和德国是该法系 的两个典型代表,此外还包括过去曾是法、西、 荷、葡四国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以及日本、泰 国、土耳其等国。大陆法系以1804年的《法国 民法典》和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为代表。
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法系、判例法系、 英国法系。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 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它首先产生于英国, 后扩大到曾经是英国殖民地、附属国的许 多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印度、 巴基斯坦、孟加拉、马来西亚、新加坡、 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非洲的个别国家和 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