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课程教案

合集下载

安徽师范大学(音体美)计算机基础本科教学大纲

安徽师范大学(音体美)计算机基础本科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学时:第一学期52学时;第二学期72学时学分:理论学时:26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26学时+36学时适用专业: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大纲执笔人:陈传明,俞庆英,丁新涛大纲审定人:许勇一、大纲说明本课程分两个学期上完,第一学期讲授前三章内容,第二学期讲授后四章内容。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

通过比较全面、概括性地讲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和重要概念,并配合必要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达到拓展视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使他们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有意识地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期望他们能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利用计算机、认识并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机硬件结构与组成原理;(2)较为深入地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与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3)了解Word2000、Excel2000、PowerPoint2000、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应用领域、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4)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的基础课,其教学基本要求如下:(1)了解计算机发展以及计算机与社会的发展关系;(2)简单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组成,软硬件系统等;(3)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应用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如程序设计、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4)熟悉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应用技能,如学会使用office软件和防病毒软件,以及利用网络工具搜集本专业的学习资料等。

(三)课程教学改革(1)《计算机基础》是一门更新很快的课程,因此我们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的更新,使学生掌握、了解的知识不过时。

(2)针对本课程的开课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较少,利用多媒体教学,对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和操作系统的使用应当作详细阐述,尽可能用实际操作和例子做到形象易懂。

软件工程方法论教案-章程

软件工程方法论教案-章程
(一)起始阶段
(二)细化阶段
(三)构建阶段
(四)转换阶段
(五)生产阶段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通用过程模型,掌握惯用的过程模型。
第三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3
课时数
2
教学章节,阐述软件工程中敏捷理念的四个关键问题:自我组织团队对所开展工作具有控制力的重要性;团队成员之间以及开发参与者与客户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变更代表机遇”的认识;强调快速软件交付以让客户满意。并对最广泛应用的敏捷过程极限编程(XP)做出讲解。掌握用敏捷开发的方法以适应现代软件工程的需求。
□ CAI课件 □ IP课件 □ 其他资源:
课后作业
P15:1.5、1.8




教学课件《第1章软件和软件工程》
第一次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
环节
内容设计与手段




1.全面地介绍《软件工程方法论》的课程内容、课程目的和课程要求
2.提问:软件和软件工程的区别和联系;什么是方法论?
3.导入第一章的课程内容
确定一套解决需求问题的初步方案
4.4开发用例
一组用户场景,描述系统的线程使用
从“参与者”的点-视角来描述每一个场景——人或设备以某种方式与软件交互
4.5构建需求模型
分析模型的元素
基于场景的元素
功能说明——处理软件功能的描述
用例——描述“参与者”和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
基于类的元素
由场景暗示
行为元素
状态图




5.1需求分析
–确定软件的操作特性
–指明软件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

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方案

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方案

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教案质量报告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1、学校简况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同志题写校名)。

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星拱、杨亮功、程演生、陶因、张慰慈、丁绪贤、项南、许杰等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这里著书立说,弘文励教,学校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和教案内容,深化人文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着力打造国内一流本科教育,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3、学生数量截止2018年12月31日,学校各类在籍学生34122人。

其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1801人,占总在籍学生数的63.89%。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中师范生7677人,非师范生14124人。

4、本科生源结构图1 安徽师范大学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图图2安徽师范大学专任教师年龄结构图2、教案设施条件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195.25万平方M,建筑面积79.09万平方M,图书馆占地46911平方M,生均教案行政用房14.41平方M,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3.186平方M。

教案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8亿元,其中:2018年新增教案科研仪器设备值1523.68万,生均教案科研仪器设备值8426.14元<见图3)。

图32018-2018年教案设施情况3、图书资料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种类齐全。

2018年,馆藏各类图书达272.1万册<含电子图书60万种、120余万册、总容量30000GB),较2018年新增图书4.6万册,生均122册。

现有中外文电子资源库28种,电子期刊8800种;古籍总量19万册,古籍善本600余种、8000余册。

教学大纲-安徽大学

教学大纲-安徽大学

教学大纲-安徽大学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大纲-安徽大学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教学大纲,安徽,大学,,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成教大学中查看更多范文。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物理A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physicsA课程代码:gg320XX、gg320XX学分/学时:8/136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课程类別:公共基础课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后修课程:开课单位: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1.课程性质:《大学物理A》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

2.教学目标:通过《大学物理A》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获取有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养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定性分析、估算与定量计算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获得同步提高与发展,提升其科学技术的整体素养。

3.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符合下列毕业要求指标点:1.能够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理解电子信息工程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科学原理。

2.能够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之中。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物理学与我们周围的世界、物理学研究对象、物理学与哲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关系、物理学的发展、学习物理学方法及对学生要求。

(2)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学目的、方法、激发学习物理学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4学时)§1-1质点运动的描述§1-2圆周运动§1-3相对运动(1)教学重点: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概念和相互关联,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安徽大学培养方案

安徽大学培养方案

安徽大学培养方案引言: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大学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纷纷调整和优化本科生培养方案。

作为安徽省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安徽大学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需求,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本科生培养方案。

本文将对安徽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培养目标:安徽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专业知识上,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学科知识;在实践能力上,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综合素质上,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设置:安徽大学的课程设置根据各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国家的基础教育要求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

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选修课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修相关课程。

此外,安徽大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设立了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课程、实训课程和实习等。

三、实践教学:安徽大学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实验、实训和实习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实验课程是通过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训课程是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习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

四、实践活动:除了实践教学外,安徽大学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学校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学生科研项目、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社会实践等,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学分制度:安徽大学根据学分制度进行评价和管理,学生通过学习和通过考试获得学分。

学分制度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实践。

六、质量保证:安徽大学注重质量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评价和教学评估体系,及时收集和反馈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和提高培养方案的质量。

安徽大学本科生辅修法学专业教学计划

安徽大学本科生辅修法学专业教学计划
四级425分以上
7、4/4
考试
英语写作
6
《英语写作手册》
面向全校04级本科生
四级425分以上
5、6/3
考查
翻译实践
6
英汉互译
面向全校04级本科生
四级425分以上
5、6/3
考试
英语口语
2
《英语初、中级口语》
面向全校04级本科生
四级425分以上
8/2
考试
第二外语
8
德、俄、日、法
面向全校04级本科生
四级425分以上
面向全校
04级
本科学生
6/3
考试
运营管理
3
运营的基本概念、战略和需求预测;生产运营系统的设计;生产系统的运行;生产系统的维护和改进。
面向全校
04级
本科学生
6/3
考试
经济法
3
企业法、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破产法、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市场规制法、财政税收银行法、会计审计统计法等。
面向全校
04级
本科学生
7/3
考试
毕业论文
4
面向全校
8/4
论文答辩
总学分
50
安徽大学本科生辅修英语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主要内容
选课要求
学期与
周学时
考核方式
基础英语
6
《新编英语教程》
第3、4册
面向全校04级本科生
四级425分以上
5、6/3
考试
高级英语
8
《新编英语教程》
第5、6册
面向全校04级本科生
面向全校
04级
本科学生
5/4

教学大纲-安徽大学

教学大纲-安徽大学

《高等数学A(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高等数学A(二)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 Mathematics A (II)课程代码:GG31002学分/学时:4/102开课学期:第二学期课程类別:必修;1年级;公共基础适用专业:理工科(非数学类)对数学要求较高的各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A(一)后修课程:高等数学A(三)开课单位:数学科学学院大学数学教学中心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1. 课程性质:《高等数学A(二)》是理工科(非数学)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为后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提供数学基础知识和工具.2. 教学目标:通过《高等数学A(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变量微积分学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符合下列毕业要求指标点:(1)能够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理解理工科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科学原理(1_1);(2)能够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之中(2_1);(3)能够针对一个复杂系统或者过程选择一种数学模型,并达到适当的精度要求(2_2).(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9章空间解析几何(16学时)§9.1 空间直角坐标系§9.2 向量代数§9.3 空间的平面与直线§9.4 几种常见的二次曲面本章的重点是单位向量、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以及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曲面方程的概念.难点是向量的向量积;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解决有关问题;常见二次曲面的画法.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会求平面与平面、平面与直线的夹角、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夹角,并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解决有关问题;会求点到直线及点到平面的距离;会求简单柱面和旋转曲面的方程.本章习题:见配套习题册.第10章多元函数微分学(21学时)§10.1 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10.2 偏导数与全微分§10.3 多元复合函数微分法§10.4 隐函数求导法则§10.5 偏导数在几何上的应用§10.6 多元函数的泰勒公式§10.7 多元函数的极值本章的重点是多元函数的概念;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多元复合函数—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难点是复合函数的高阶偏导数;隐函数的偏导数;求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求条件极值的拉格朗日乘数法.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多元复合函数—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会求全微分;方向导数与梯度的计算;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会求二元函数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最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本章习题:见配套习题册.第11章重积分(14学时)§11.1 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11.2 二重积分的计算§11.3 三重积分§11.4 重积分的应用本章的重点是二重、三重积分的概念,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直角坐标、柱面坐标、球面坐标下求解三重积分.难点是利用一般的变量代换求解二重、三重积分问题.本章要求学生掌握二重积分(直角坐标、极坐标)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三重积分(直角坐标、柱面坐标、球面坐标).本章习题:见配套习题册.第12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24学时)§12.1 第一类曲线积分§12.2 第二类曲线积分§12.3 Green公式§12.4 第一类曲面积分§12.5 第二类曲面积分§12.6 Gauss公式§12.7 Stokes公式§12.8 场论初步本章的重点是两类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概念与计算;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Green公式;Gauss公式.难点是曲面积分的计算;Green公式;Gauss公式;Stokes公式.本章要求学生掌握两类曲线积分的计算方法;掌握格林公式并会应用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会求二元函数全微分的原函数;掌握两类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用高斯公式计算曲面积分的方法,并会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曲线积分;会用重积分、曲线积分及曲面积分求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平面图形面积、体积、曲面面积、弧长、质量、形心、转动惯量、引力、功及流量等).本章习题:见配套习题册.第13章无穷级数(18学时)§13.1 数项级数的概念与性质§13.2 数项级数的收敛判别法§13.3 幂级数§13.4 Fourier级数本章的重点是数项级数的概念与性质,几何级数和p—级数的收敛性,正项收敛的若干判别法,幂级数的收敛区间与收敛域的求法,函数的幂级数展开.难点是任意项级数的收敛性判别,幂级数的和函数,函数的幂级数与傅立叶级数展开.本章要求学生掌握收敛级数的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几何级数与p-级数收敛与发散的条件,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与比值法,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判别法.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及收敛域的求法.掌握e x,sin x,cos x,ln(1+x) 及(1+x) α的麦克劳林展开式,会用它们将一些简单函数间接展开为幂级数.会求一些幂级数在收敛区间内的和函数,并会由此求出某些数项级数的和.会将定义在[ -l, l ]上的函数展开为Fourier级数,会将定义在[0, l ]上的函数展开为正弦级数与余弦级数;会写出Fourier级数的和函数的表达式.本章习题:见配套习题册.(三)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习题课、讨论课与自学.(1)课堂教学主要讲解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分析方法,并将未来专业学习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高数问题等融入基本理论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熟悉或掌握知识,学习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2)对难点和重点例题和习题安排在习题课和讨论课中讲解.(3)对比较容易理解的章节让学生自学,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抓住要点的能力.(四)考核内容及方式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实行教考分离.成绩由平时成绩(30%)和期末考试(70%)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含考勤、作业、课堂提问、小测验等.(五)教学安排及方式:(六)教材与参考资料:1.教材《高等数学(下)》(理工类,第3版),杜先能,孙国正等,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年.2.参考书目(1)《高等数学(下册)》(第7版),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2)《高等数学习题全解指南(下册)》(第7版),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撰写人:郑婷婷审核人:。

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课程教案

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课程教案

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英语语言学
代码:zh45006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
授课教师:朱跃
职称/学位:教授/硕士
开课时间: 2008至2009学年第1学期
课程基本情况
第 1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 1 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 2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2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 3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 3 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4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 4 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 5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 5 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 6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 6 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7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7 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8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8 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9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9 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10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10 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11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11 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12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12 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13 次课程教学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英语语言学
代码:zh45006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
授课教师:朱跃
职称/学位:教授/硕士
开课时间: 2008至2009学年第1学期
课程基本情况
第 1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 1 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 2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2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 3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 3 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4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 4 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 5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 5 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 6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 6 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7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7 次教学活动设计
8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8 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9 次课程教学方案
第9 次教学活动设计
第10 次课程教学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