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电泳

合集下载

血红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电泳是一种检测人体血红蛋白组成的方法,通过分离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可以对一些血液病和遗传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

其临床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诊断血红蛋白病:血红蛋白电泳可以检测出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变异,从而诊断和区分各种血红蛋白病。

比如,可以分辨出镰状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2. 确定携带者和患者:血红蛋白电泳可以帮助鉴定携带血红蛋白基因变异的人群,比如地中海贫血的携带者。

3. 预测疾病进展:通过观察血红蛋白电泳的结果,可以评估一些血红蛋白病的预后和疾病进展情况。

比如,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电泳结果可以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并发症。

4. 确定输血治疗方案:血红蛋白电泳可以帮助确定输血治疗方案,特别是对于一些血红蛋白病患者来说,血红蛋白电泳结果可以指导是否需要输血以及血型选择。

总的来说,血红蛋白电泳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诊断和区分各种血红蛋白病,评估预后和疾病进展情况,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血红蛋白电泳实验报告

血红蛋白电泳实验报告

实验汇报实验名称:血红蛋白电泳项目名称:两种碱性血红蛋白样品处理方法的电泳结果实验时间:2018年9月17日实验室: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实验人员:杨松报告单位:成都温伦科技有限公司一、实验目的:1、掌握生理盐水处理血红蛋白样品的方法2、掌握四氯化碳处理血红蛋白样品的方法3、掌握电泳仪实验的操作4、分析两种碱性血红蛋白样品处理方法电泳结果的不同二、实验原理:血红蛋白电泳就是利用在电场的作用下, 由于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本身大小, 形状等性质的差异, 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 从而对样品进行分离, 鉴定或提纯的技术,在临床检验中, 主要用于分离各类蛋白分子。

三、实验方法:琼脂糖电泳法四、实验器械:样品:10个EDTA抗凝管抽取的病人全血样品试剂:0.9%生理盐水500ml,四氯化碳500ml,界面液250ml,美国Helena Spife3000血红蛋白电泳检测试剂盒器材:移液枪,一次性移液枪头若干,EDTA抗凝管10个,玻璃试管10个设备:美国Helena Spife3000 全自动电泳仪五、实验步骤:1、取得医院检验科EDTA抗凝管抽取的病人全血样品10个,编号为1,2,3......10。

2、将1-10号十个个样品分别用移液枪取200ul到玻璃试管中,编号为1-1,2-1,3-1,.....10-1。

3、将1-10号10个样品进行生理盐水前处理,处理方法如下:-用0.9%生理盐水混匀,3500 rpm离心10分钟.-吸走弃去清液。

-以上步骤连续进行三次。

-完全吸走弃去上清液。

-20ul制作后的样本+80ul溶血素,混匀。

-取溶血后的样本17ul加入样品孔。

4、将1-1到10-1号10个样品进行四氯化碳前处理,处理方法如下:-用0.9%生理盐水溶液5000μL与样品混合。

-3000rpm离心5分钟。

-弃去上清液,只留下红细胞。

-加入200ul 蒸馏水溶解红细胞。

-加入300ul 的四氯化碳,混合均匀,3000rpm离心5分钟。

血红蛋白电泳

血红蛋白电泳

血红蛋白电泳检查(电泳法)1. 原理血红蛋白是由两对多肽链组成的复杂分子。

每一条链含有血红素和络合铁原子的卜啉。

所有血红蛋白的血红素部分都是相同的。

所测定的血红蛋白的蛋白部分称之为珠蛋白。

正常人血红蛋白多肽链包括α、β、δ和γ。

血红蛋白的结构、分子特性取决于形成其肽链的氨基酸顺序和性状。

氨基酸不同可形成不同的血红蛋白,其表面电荷不同,在电场中的泳动率不同。

本实验在碱性(PH=8.60)条件下,以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进行,对红细胞洗涤后造成溶血,电泳分离血红蛋白后以氨基黑染色。

多余的染色液用酸性液体洗去。

待琼脂糖凝胶板干燥后,肉眼可直接判别有无电泳条带异常。

运用光密度扫描仪检测准确定量分析电泳条带异常情况。

血红蛋白异常有二种类型:血红蛋白性质或结构的异常称之为血红蛋白病。

血红蛋白中的一条链合成减少引起血红蛋白性质异常,称之为地中海贫血。

2. 标本采集2.1 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受检者应空腹。

2.2 标本种类:抗凝血2.3 标本要求:抗凝剂选用EDTA,柠檬酸或肝素均可,避免碘乙酸。

常规静脉采血1.8ml,加入含有109mmol/L枸橼酸钠溶液0.2ml的干燥。

清洁试管中,充分混匀。

4. 标本储存:储存于2-8℃冰箱中,5天。

5. 标本运输:储存于2-8℃状态下的冰壶或泡沫箱密封运输。

6.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或脂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7. 试剂7.1 试剂名称:血红蛋白电泳检查试剂7.2 试剂生产厂家:法国Sebia公司7.3 包装规格:150tests7.4 试剂盒组成琼脂糖凝胶10块溶血素1瓶缓冲液条带10包×2条薄滤纸1×10张氨基黑(浓缩液)1瓶×100ml 点样模具滤纸10条×1盒7.5 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贮存于室温(15~30℃)或冰箱(2~8℃),不能冷冻。

有效期两年。

8. 仪器设备8.1 仪器名称:SEBIA电泳仪8.2 仪器厂家:法国Sebia公司8.3 仪器型号:HYDRASYS9. 操作步骤9.1 血红蛋白液制作:抗凝血离心,5000rpm,5分钟,去掉血浆,用10倍体积的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次,若红细胞体积小于10ul,需特别小心。

血红蛋白电泳实验报告

血红蛋白电泳实验报告

血红蛋白电泳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血红蛋白电泳实验一、引言血红蛋白(hemoglobin)是一种具有输送氧气功能的蛋白质,存在于人类和许多动物的红细胞中。

它由四个亚基构成,包括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

血红蛋白的功能和结构与其所含的亚基类型密切相关,而异常的血红蛋白亚基组合可能导致一些血液疾病的发生。

血红蛋白电泳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血液中血红蛋白的类型和数量,以帮助诊断和监测相关疾病。

二、实验目的通过血红蛋白电泳实验,了解不同类型血红蛋白的迁移速度,并根据实验结果对血液样本进行分类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1. 血液样本2. 血红蛋白电泳试剂盒3. 相关实验设备:电泳仪、垂直电泳槽、电源等实验方法:1. 血液样本处理:将血液样本离心,取上清液得到红细胞。

2. 血红蛋白裂解:将红细胞加入裂解液,用振荡器进行充分混合。

3. 准备样品槽:将电泳槽填充足够量样品缓冲液,并插入电泳纸。

4. 样品加载:取相应量的裂解液,滴于电泳纸上。

5. 电泳:将电泳槽连接至电源,设定电压和时间。

6. 停止电泳:电泳结束后,断开电源,取出电泳纸。

7. 进行染色:用染色试剂将血红蛋白带染色。

8. 结果分析:观察电泳纸上的血红蛋白带,根据迁移速度和染色程度对其进行鉴定和分类。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通过血红蛋白电泳实验,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不同类型血红蛋白的迁移带。

血红蛋白A带出现在电泳纸上最远的位置,表明它的迁移速度最快,而其他类型的血红蛋白则随着亚基结构的不同而迁移速度差异明显。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将血红蛋白带分为以下几类:1. 血红蛋白A:正常血红蛋白,包括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

2. 血红蛋白S:镰状细胞贫血患者中常见的异常血红蛋白,由两个α亚基和两个替代的βS亚基组成。

3. 血红蛋白C:血红蛋白C病患者中可见的异常血红蛋白,由两个α亚基和两个替代的βC亚基组成。

4. 血红蛋白F:胎儿血红蛋白,包括两个α亚基和两个γ亚基。

血红蛋白电泳的原理

血红蛋白电泳的原理

血红蛋白电泳的原理血红蛋白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血红蛋白的组成和性质。

它基于电泳原理,通过将血红蛋白样品置于电场中,并利用血红蛋白的电荷和大小差异,将其分离成不同的带状图谱。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都含有一个被铁离子结合的血红素分子。

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亚基组合形成了不同种类的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电泳通过分离这些不同种类的血红蛋白,可以提供有关血红蛋白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信息。

血红蛋白电泳的原理是利用电场对血红蛋白的电荷和大小进行分离。

在电泳过程中,血红蛋白样品被置于一个凝胶或纸张上,然后通过施加电场,使血红蛋白在凝胶或纸张中移动。

由于血红蛋白的电荷和大小不同,它们在电场中以不同的速率移动,从而分离开来。

血红蛋白电泳有两种常用的方法:直接测定和间接测定。

直接测定是将血红蛋白样品与凝胶或纸张直接接触,然后施加电场进行分离。

间接测定则是将血红蛋白样品与某种荧光标记物结合,再将其与凝胶或纸张接触,通过荧光信号来分析血红蛋白的分离情况。

血红蛋白电泳可以根据血红蛋白的电荷和大小差异,将其分离成不同的带状图谱。

这些图谱可以通过染色或荧光标记等方法进行可视化,以便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通过观察这些图谱,可以确定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的存在,并评估它们在某些疾病或异常情况下的变化。

血红蛋白电泳在临床诊断和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检测血红蛋白病和其他血液疾病,如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贫血。

通过分析血红蛋白的分离情况,可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血红蛋白电泳还可以用于研究血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比较不同血红蛋白的分离图谱,可以揭示其结构差异和功能特性。

这对于深入了解血红蛋白的生物学过程和疾病机制非常重要。

血红蛋白电泳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通过利用电泳原理,将血红蛋白样品分离成不同的带状图谱。

它在临床诊断和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提供有关血红蛋白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信息。

分离血红蛋白的方法

分离血红蛋白的方法

分离血红蛋白的方法血红蛋白是一种存在于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它起着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的重要作用。

在某些疾病的诊断和研究中,分离血红蛋白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操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分离血红蛋白的方法。

1. 血红蛋白的盐析法盐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蛋白质的方法,也适用于分离血红蛋白。

首先,将血液样品离心,得到红细胞沉淀。

然后,加入适量的盐溶液,如氯化钠溶液,使溶液中的盐浓度超过血红蛋白的溶解度。

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血红蛋白会逐渐沉淀出来。

最后,通过离心将血红蛋白沉淀分离出来。

2. 血红蛋白的电泳法电泳法是利用电场将带电的分子分离的方法,也可用于分离血红蛋白。

首先,将血红蛋白样品溶解于缓冲液中,然后将溶液加载到电泳胶上。

接下来,施加电场,使血红蛋白在电泳胶中进行迁移。

由于血红蛋白具有不同的电荷性质和分子大小,它们会在电场中以不同的速率迁移,从而实现分离。

3. 血红蛋白的层析法层析法是一种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将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的方法,也可用于分离血红蛋白。

在血红蛋白的层析分离中,通常使用柱层析或薄层层析。

柱层析是将混合物加入柱中,在流动相的作用下,不同成分在柱中以不同的速率迁移,从而分离出血红蛋白。

薄层层析则是将混合物涂抹在薄层层析板上,随后将其浸入流动相中,通过吸附和迁移的机制实现血红蛋白的分离。

4. 血红蛋白的超滤法超滤法是一种利用滤膜将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分离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分离血红蛋白。

利用超滤装置,将溶液通过滤膜,大分子物质如血红蛋白会被滞留在滤膜上,而小分子物质则通过滤膜。

最后,通过洗涤和离心等步骤,将滞留在滤膜上的血红蛋白进行收集。

5. 血红蛋白的结晶法结晶法是利用物质的溶解度差异将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的方法,也可用于分离血红蛋白。

首先,将血红蛋白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控制溶剂的温度和浓度,使血红蛋白逐渐结晶出来。

最后,通过离心和洗涤等步骤,将血红蛋白的结晶分离出来。

总结起来,分离血红蛋白的方法有盐析法、电泳法、层析法、超滤法和结晶法等。

血红蛋白电泳标准

血红蛋白电泳标准

血红蛋白电泳标准
血红蛋白电泳标准是用于诊断血红蛋白病的重要实验室检查方法之一。

血红蛋白电泳可以将血红蛋白分离成不同的组分,并测量各组分的百分比,从而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的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电泳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红蛋白A(HbA):正常成人血红蛋白的主要组分,约占95%以上。

在血红蛋白电泳标准中,HbA的百分比应该位于95%~98%的范围内。

2. 血红蛋白F(HbF):胎儿时期的主要血红蛋白组分,但在成人中仅占少量。

在血红蛋白电泳标准中,HbF的百分比应该位于1%~2%的范围内。

3. 血红蛋白A2(HbA2):一种成人血红蛋白的组分,约占2%~3%。

在血红蛋白电泳标准中,HbA2的百分比应该位于2%~3.5%的范围内。

如果血红蛋白电泳结果显示HbA的百分比明显降低,而HbF或HbA2的百分比明显升高,则可能存在异常的血红蛋白,如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

此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血红蛋白电泳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不同实验室和不同设备之间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医生在解读血红蛋白电泳结果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血红蛋白Hb电泳

血红蛋白Hb电泳

注意事项:
1. 电泳时间不能太长; 2. 点样量不能太多,否则色带易脱落,出现
HbA相对增高的假阳性结果; 3. 避免醋纤膜被蛋白质污染; 4. 电流不应过大,否则血红蛋白分不开带; 5. 应同时作阴性和阳性对照。
临床意义:
1. 通过与正常人的Hb电泳图谱进行比较,可 发现异常Hb区带。如HbH、HbE、 HbBarts HbS、HbD和HbC 等;
4. 按下式计算 抗碱血红蛋白(%)= 测定管吸光度(A) 100% 对照管吸光度(B) 5
注意事项:
1. 每份标本要重复测定,以提高准确性,每次 测定应作正常对照;
2. 碱液浓度和碱化时间、温度应准确,过滤后应 1h内完成比色;
3. 血红蛋白液应新鲜,否则会形成高铁血红蛋 白,可被碱变性,使测定结果偏低。
血红蛋白电泳
实验要求:
1. 掌握血红蛋白电泳的原理、操作、注意 事项和临床意义;
2. 熟悉血红蛋白电泳的方法学评价; 3.了解血红蛋白电泳的试剂配制。
原理:
不同的Hb带有不同的电荷及等电点不同, 在一定pH缓冲液中, Hb的等电点小于缓冲液
的pH时带负电荷,电泳时在电场中向阳极泳动, 反之,Hb带正电荷向阴极泳动。在一定电压下 经过一定时间的电泳,不同的Hb所带电荷及分 子量不同,其泳动方向和速度不同,可分出各 自的区带,同时对电泳出的各区带进行比色或 电泳扫描,可进行各种Hb的定量分析。
2. 在HbF、 HbH、HbE含量>4%、G6PD 缺乏、α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时均可 出现阳性结果。
空白带, 放入试管内,再分别加入10mL 、 2mL和2mL的蒸馏水,轻轻震摇,待白完全洗脱 后,混匀; 血红蛋
6. 比色: 将以上洗脱液用空白带管调零,在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红蛋白电泳检查(电泳法)
1. 原理
血红蛋白是由两对多肽链组成的复杂分子。

每一条链含有血红素和络合铁原子的卜啉。

所有血红蛋白的血红素部分都是相同的。

所测定的血红蛋白的蛋白部分称之为珠蛋白。

正常人血红蛋白多肽链包括α、β、δ和γ。

血红蛋白的结构、分子特性取决于形成其肽链的氨基酸顺序和性状。

氨基酸不同可形成不同的血红蛋白,其表面电荷不同,在电场中的泳动率不同。

本实验在碱性(PH=8.60)条件下,以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进行,对红细胞洗涤后造成溶血,电泳分离血红蛋白后以氨基黑染色。

多余的染色液用酸性液体洗去。

待琼脂糖凝胶板干燥后,肉眼可直接判别有无电泳条带异常。

运用光密度扫描仪检测准确定量分析电泳条带异常情况。

血红蛋白异常有二种类型:血红蛋白性质或结构的异常称之为血红蛋白病。

血红蛋白中的一条链合成减少引起血红蛋白性质异常,称之为地中海贫血。

2. 标本采集
2.1 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受检者应空腹。

2.2 标本种类:抗凝血
2.3 标本要求:抗凝剂选用EDTA,柠檬酸或肝素均可,避免碘乙酸。

常规静脉采血1.8ml,加入含有109mmol/L枸橼酸钠溶液0.2ml的干燥。

清洁试管中,充分混匀。

4. 标本储存:储存于2-8℃冰箱中,5天。

5. 标本运输:储存于2-8℃状态下的冰壶或泡沫箱密封运输。

6.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或脂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7. 试剂
7.1 试剂名称:血红蛋白电泳检查试剂
7.2 试剂生产厂家:法国Sebia公司
7.3 包装规格:150tests
7.4 试剂盒组成
琼脂糖凝胶10块溶血素1瓶
缓冲液条带10包×2条薄滤纸1×10张
氨基黑(浓缩液)1瓶×100ml 点样模具滤纸10条×1盒
7.5 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贮存于室温(15~30℃)或冰箱(2~8℃),不能冷冻。

有效期两年。

8. 仪器设备
8.1 仪器名称:SEBIA电泳仪
8.2 仪器厂家:法国Sebia公司
8.3 仪器型号:HYDRASYS
9. 操作步骤
9.1 血红蛋白液制作:抗凝血离心,5000rpm,5分钟,去掉血浆,用10倍体积的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次,若红细胞体积小于10ul,需特别小心。

取10ul红细胞加入130ul溶血液造成溶血。

震荡混匀10秒钟,室温下培育5分钟待测。

9.2 启动电泳仪
9.3 将加样器放在一平板上,有数字的一端向上。

各加样孔加入10ul溶血的样品,2分钟内加样完毕。

将加样器放入保湿盒内,齿端向上(转运时用塑料齿保护架)。

等待5分钟,使样品扩散至齿端。

打开电泳仪盖,抬起电极和加样器支架。

9.4 使用HYDRAGEL 15 HEMOGLOBINCE时选择仪器的“HBTOTAL”程序(位于链盘左侧)。

9.5 从包装袋内取出缓冲条,拿出末端的塑料片,将缓冲条两端塑料片固定在电极支架背侧的钉上,塑料片应紧贴支架。

9.6 取出凝胶板。

将薄的滤纸轻轻吸去凝胶板表面的多余液体,然后立即丢弃滤纸。

在电泳仪温度控制板表面的边线内加200u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凝胶面朝上,放置凝胶板,边缘对齐边线。

略略将凝胶弯曲,然后放平,使水均匀分布在凝胶板下面而不含气泡。

9.7 降低支架,使缓冲条不接触到凝胶板。

9.8 从保温盒里取出加样器。

取时拿保护框。

折断加样器齿端保护框。

将加样器放在4号位置。

9.9 关上电泳仪盖子,按下键盘左侧的绿色箭头“START”键,电泳开始。

9.10 凝胶染色扫描
9.10.1打开盖子
9.10.2取出并丢弃加样器
9.10.3升高两个支架,握住塑料端取出并丢弃缓冲条。

9.10.4打开凝胶托架,平放,将干燥的凝胶片放入两层间,然后关上托架。

9.10.5将凝胶支架放入染色池
9.10.6取出凝胶支架,打开盖子,取出干燥的凝胶片。

9.10.7在光密度仪的570nm处或以黄色滤光片扫描测定。

使用HYDRYS,DVSE 或PREFERENCE光密度仪时,使A2片段的标记置于扫描板5mm的标志处。

10. 结果判断与参考范围
扫描得到的只是每种血红蛋白条带的相对浓度值。

取出胶片后,首先清洁胶片的背面。

判断溶血液的浓度是否合适,主要看基质带的浓度,如基质带浓度过淡,说明溶血液的浓度太淡。

正常时A2浓度大约为基质带浓度的1-2倍。

半岁-成人:HbA≧94.5﹪,HbF﹤2.0%,HbA2﹤3.5%
1个月:HbA 12-40﹪,HbF 60-93%,HbA2 0.1-1.0%
6个月:HbA 86-98﹪,HbF 0.84-10.7%,HbA2 0.87-2.9%
脐带血:HbA 4-40﹪,HbF 30-96%,HbA2﹤1.0%
11. 质量控制
建议测定每一批样本时都附有一控制品或含有血红蛋白A,F,C和S的血样本。

12. 临床意义
12.1 检测β-地中海贫血
12.1.1轻型:HbA2轻度升高,大多在4%-8%
12.1.2中间型:HbA1A2缺如,HbF可达10%
12.1.3重型:HbF:30%-90%,HbA多低于40%或甚至0%
12.2 检测α-地中海贫血
12.2.1标准型α-地中海贫血:新生儿期HbBart′s可达5%-15%,几个月后消失。

经煌焦油蓝温育后,少数红细胞内有H包涵体。

血红蛋白电泳无异常发现。

12.2.2血红蛋白H病:HbH在PH8.6或8.8电泳时,向阳极方向移动,泳速快于HbA;在PH6.5电泳时,仍向阳极方向移动。

12.2.3血红蛋白Bart胎儿水肿综合症:Hb Bart′s占80%-100%,可有少量HbH。

HbA、A2及F均缺如。

12.3检测血红蛋白病:引起临床注意的异常血红蛋白有四种:S,C,E和D。

12.3.1血红蛋白S:在碱性缓冲条件下血红蛋白S的条带位于A和A2片段之间12.3.2血红蛋白C:在碱性缓冲条件下血红蛋白C,E和A2的条带重叠在一起。

若这一片段﹥15%,应怀疑有血红蛋白C或E的异常。

12.3.3血红蛋白E:与血红蛋白C不同的是,E在酸性凝胶电泳中不与A2分离。

12.3.4血红蛋白D:在碱性缓冲条件下,血红蛋白D和S的条带重叠在一起,但D在酸性凝胶电泳中不与A2分离。

13. 操作性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重复性好。

14. 注意事项:
14.1 试剂贮存于室温(15~30℃)或冰箱(2~8℃)内,不能冷冻。

14.2 不要应用溶血标本
14.3 若检测到异常血红蛋白,而又与常见的异常血红蛋白S,C,D或E不同,可使用其他方法(如球蛋白链电泳)检测,或求助于有关专门实验室。

14.4 HbF小于全部血红蛋白的2%-3%时,扫描检测HbF(或其它一些较少见的血红蛋白)只是半定量的,结果不十分准确。

14.5 对于中度或重度贫血的病例,点样量应增大为15ul或20ul,其结果不受影响。

14.6 电泳过程中不能打开盖子。

在染色脱色以及干燥过程中,仪器的一些程序处于锁定状态。

14.7 最后染色后立即扫描测定。

若欲保存,可用一保护物覆盖后置于干燥、暗处,避免受热,可保存约3个月
[临床意义]
(1)HbA2增高是轻型β—海洋性贫血最重要的诊断依据;
(2)HbS病、β链异常的不稳定Hb病及某些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HbA2也可增高;
(3)缺铁性贫血时,HbA2常降低,可与轻型β—海洋性贫血鉴别;
(4)正常人Hb电泳后,一般只见两条区带(HbA和HbA2),若出现新的区带,
则可能为异常Hb,应进一步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