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请假制度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教职工请假制度管理规定

教职工请假制度管理规定

教职工请假制度管理规定为了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正常秩序,加强教职工队伍的管理,规范教职工请假行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教职工请假制度管理规定。

一、请假类别(一)病假教职工因病无法正常工作,可申请病假。

请病假时需提供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病历等相关医疗材料。

(二)事假教职工因个人事务需要处理,可申请事假。

但应提前说明请假事由,并尽量减少对工作的影响。

(三)婚假教职工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结婚,可享受婚假。

婚假天数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执行。

(四)产假女教职工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生育,可享受产假。

产假天数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执行。

(五)陪产假男教职工配偶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生育,可享受陪产假。

陪产假天数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执行。

(六)丧假教职工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去世,可申请丧假。

丧假天数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执行。

(七)工伤假教职工因工作原因受伤,经认定为工伤的,可享受工伤假。

(八)探亲假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教职工,可享受探亲假。

二、请假程序(一)填写请假申请表教职工请假应提前填写《教职工请假申请表》,注明请假类别、请假时间、请假事由等信息。

(二)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根据请假类别,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如病假需提供医院证明,婚假需提供结婚证等。

(三)审批流程1、一般教职工请假,请假时间在X天以内的,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批;请假时间在X天以上、X天以内的,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分管校领导审批;请假时间超过X天的,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分管校领导签署意见后,报校长审批。

2、中层干部请假,请假时间在X天以内的,由分管校领导审批;请假时间在X天以上的,由分管校领导签署意见后,报校长审批。

(四)请假备案请假审批通过后,请假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应留存所在部门备案。

三、请假期间的待遇(一)病假1、病假在X个月以内的,工资照发。

2、病假超过X个月不满X个月的,从第X个月起,发给本人工资的X%。

教职工请假制度管理规定

教职工请假制度管理规定

教职工请假制度管理规定1. 引言教职工请假制度是学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旨在合理安排教职工的请假事务,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本文将对教职工请假制度的管理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2. 请假申请流程2.1 请假申请书的填写教职工请假前需书面提交请假申请书,包括以下内容:(1)请假原因:请假申请人需要清楚、明确地说明请假的原因,以便学校能够判断请假是否符合规定。

(2)请假时间:请假申请人需要注明请假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以便学校了解请假期间的时间安排。

(3)请假天数:请假申请人需要估算请假期间的天数,并在请假申请书上明确注明。

(4)工作交接安排:请假申请人需提前与相关部门或同事进行工作交接,确保请假期间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请假申请书的审批请假申请书一般需要由申请人的直接上级进行审批,使请假流程更加便捷和高效。

上级审批后,申请书将传至人事部门核对,确认申请人的假期余额是否充足。

最后,请假申请书将提交校长或相关负责人最终审核通过。

3. 请假类型及限制3.1 年休假根据劳动法规定,教职工应享有年休假假期。

年休假的申请应提前至少一个月,由教职工与所在部门协商,最终由校方进行确认。

3.2 病假病假是教职工因身体健康问题无法正常工作时的假期。

教职工请病假需提供医生开具的病假证明,并按照规定办理病假手续。

3.3 事假事假是教职工因私人或特殊事情需要请假时的假期。

事假通常需要提前向上级或人事部门提出申请,并注明请假事由。

3.4 婚假教职工结婚时可享受婚假,婚假的长度根据校方规定进行安排。

教职工需提前向所在部门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

3.5 产假女性教职工怀孕期间可以享受产假,产假待遇根据国家和学校规定执行。

教职工需提前与所在部门进行沟通,并及时办理产假手续。

3.6 丧假教职工遭遇亲属不幸去世时可请丧假,根据亲属的关系和离世的距离可以申请不同长度的丧假。

教职工需提供相关丧假证明材料。

4. 其他相关管理规定4.1 迟到早退教职工在工作期间如果有迟到或早退的情况,需要提前向所在部门请示,事后填写迟到或早退的申请表格,以便系统内进行记录和管理。

2024年中学教职工请假制度规定(2篇)

2024年中学教职工请假制度规定(2篇)

2024年中学教职工请假制度规定根据2024年中学教职工请假制度规定,教职工在请假前需要提前向学校提交请假申请,经过审批通过后方可请假。

请假事由应当真实合理,并且符合学校规定的请假理由范围。

以下是具体的请假制度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中小学教师管理条例》中关于教职工请假的规定,制定本请假制度,规范教职工请假行为,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条所有中学教职工(包括教师、行政人员、后勤人员等)均适用本请假制度。

第三条请假制度适用于学校教职工在工作期间的请假行为,不适用于带薪休假、年休假等规定有关的工作休假。

第四条教职工请假需提前向学校领导部门提交请假申请表,并在请假事由栏中详细说明请假原因、具体时间、请假天数等信息。

第五条学校领导部门在收到教职工请假申请后,应当及时进行审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批准或者驳回。

第六条请假事由应当真实合理,并符合学校规定的请假理由范围。

不得以虚假理由或者过度频繁的方式请假。

第七条请假时长原则上不得超过7天,特殊情况下可由学校领导部门酌情批准。

第八条教职工请假期间,应当尽量避免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影响,确保学校教学质量不受影响。

第二章请假流程第九条教职工请假需提前填写请假申请表,申请表应包含以下信息:1. 请假人员姓名、性别、职务、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2. 请假事由、具体时间、请假天数等请假信息;3. 请假人员签字,并在批准意见栏中填写学校领导的批准意见。

第十条请假申请表应当在请假前的足够时间内提交至学校领导部门。

第十一条学校领导部门在收到请假申请后,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审核,并在申请表上填写批准或者驳回意见。

第十二条教职工应当按照学校领导部门的批复意见执行,请假期间应当准时返校。

第十三条若教职工请假期间有特殊情况导致无法如期返校,应当及时向学校领导部门请假延期,并提供合理的延期理由。

第三章违规处理第十四条若教职工请假事由不真实、不合理,或者频繁请假且无正当理由,学校领导部门有权予以批评教育,并依据相应规定进行纪律处分。

学校教职工请假销假制度

学校教职工请假销假制度

学校教职工请假销假制度学校教职工请假销假制度「篇一」一、教师请假要履行请假手续,返校后到教导处履行销假手续条,若未及时履行销假手续,在原有请假天数上多记一天假。

二、教师有事必须请假,半天假(上、下午定义为半天,跨越上下午的为一天)向教导处请,并自行调课(向教导处交请假条并登记代课的教师后方可离校),写清具体时间段,一周内请半天假超过两次的,超一次扣5元;一天假向分管副校长请,两天假、三天假向校长请,不准自行调课,教导处统一派课,离校时向教导处交假条,假条上必须有分管副校长或校长的签字,一天扣30元。

另外连续请假未超过10天的除去双休日记为请假天数,连续请假超过10天未超过20天的(星期六、日记入请假天数),一个月内累计请假加请假期间双休日超过20天的扣700元,不再享受当月绩效工资。

教师如有旷课,旷一节扣10元、旷半天扣30元、旷一天扣日工资。

三、产假、婚丧假等法定假,按上级部门的规定执行。

四、请假人在校内请假留请假条;未在校请假,以短信形式请。

五、一学期内事假累计超过30天,学期考核定为不合格。

(请假中若有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扣取一月绩效。

)学校教职工请假销假制度「篇二」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教职工请销假制度。

一、教职工请病、事假均应具假条,向学校报告,经批准后,在教导处登记,假条存于教导处备案。

二、事假:1、每个教职工每月的事假控制数为1天。

不累计计算。

2、预发性事假凭借假条(需调课的凭调课表)请假,批准后方能离岗。

如果调课未落实不予批假;如果调课后(以调课双方签字为准)又无人上课,则按实际节数处理接受者。

3、突发性事件:家人或受委托人凭借假条到学校请假,批准之时起生效,1天以内的事假需调课的代课费自付,凡事假1天/月以内,学校不予扣减津贴,超事假扣60元/天。

这种情况下,学校安排教师代课,代课费由学校统一支付10元/节。

教职工请假制度管理规定

教职工请假制度管理规定

教职工请假制度管理规定一、请假的类型教职工请假可以分为病假、年休假、产假、陪产假、婚假、丧假、探亲假、事假等几种类型。

每种请假类型的假期天数和请假手续略有不同,下面将逐一介绍。

二、病假1. 病假是指员工因疾病需要请假休息的情况。

2. 病假的请假手续:员工应在请假前一天或请假当天尽早向所在部门或主管提交书面病假申请。

3. 病假的请假时长:病假的天数应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假证明进行统计,每次病假不得超过30天,连续请假超过3天的,需提供医院的病情证明。

4. 病假期间的工资支付:员工在请假期间,根据公司规定可以享受全薪、半薪或者无薪的待遇,具体以公司相关规定为准。

三、年休假1. 年休假是指员工因年度休假而请假的情况。

2. 年休假的申请方式:员工应在计划休假前提前向所在部门或主管提交书面年休假申请。

3. 年休假的请假时长:年休假的天数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和公司制度进行累计,具体年休假天数将在员工入职后告知。

4. 年休假的工资支付:员工在享受年休假期间,按照正常工作工资支付。

四、产假和陪产假1. 产假是指女性员工因怀孕和生育需要请假的情况,陪产假是指配偶因陪伴女性员工产假而请假的情况。

2. 产假和陪产假的请假手续:员工应提前向所在部门或主管提交产假或陪产假的书面申请,并提供医院开具的相关证明。

3. 产假和陪产假的请假时长:一般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执行,具体的请假天数将在员工申请时告知。

4. 产假或陪产假期间的工资支付:员工在享受产假或陪产假期间,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公司规定,可以享受全薪、半薪或无薪的待遇。

五、婚假1. 婚假是指员工因结婚而请假休息的情况。

2. 婚假的请假手续:员工应提前向所在部门或主管提交婚假的书面申请,并提供结婚证明或相关证明文件。

3. 婚假的请假时长:婚假通常以3天为标准,具体以公司规定为准。

4. 婚假期间的工资支付:员工在享受婚假期间,按照正常工作工资支付。

六、丧假1. 丧假是指员工因家人去世而请假休息的情况。

2024年教职工请假制度

2024年教职工请假制度

2024年教职工请假制度教职工请假制度是指针对教职工在工作期间因病、事假、婚假、产假、年休假等原因需要请假的情况,学校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请假制度的完善和规范,有助于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教育教学的正常顺利进行。

一、病假制度1.病假的定义:教职工因疾病需要请假的情况。

2.请假方式:教职工应向学校请假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请假申请,并提交健康证明或病假证明。

3.请假时限与次数:每年病假累计不得超过15天,连续请假不得超过30天,且须提供医院开具的病假证明。

4.薪资待遇:在病假期间,教职工的工资仍按正常发放。

二、事假制度1.事假的定义:教职工因私人事务需要请假的情况,如参加亲友婚丧嫁娶等。

2.请假方式:教职工应提前向学校请假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请假申请,并说明请假事由和请假时间。

3.请假时限与次数:每年事假累计不得超过10天,且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4.薪资待遇:事假期间,教职工仍可以正常领取工资。

三、婚假制度1.婚假的定义:教职工因结婚需要请假的情况。

2.请假方式:教职工应提前向学校请假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请假申请,并提交结婚证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3.请假时限与次数:婚假一般为3-7天,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但不超过15天。

4.薪资待遇:婚假期间,教职工仍可以正常领取工资。

四、产假制度1.产假的定义:女性教职工因怀孕生育需要请假的情况。

2.请假方式:女性教职工应提前向学校请假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请假申请,并提交医院开具的孕检报告或检查单。

3.请假时限与次数:产假为女性教职工分娩前产前假、分娩时产假和产后假三个阶段。

分娩前产前假一般为1个月,产假一般为3个月,具体时间根据国家政策和医嘱执行。

4.薪资待遇:在产假期间,女性教职工可以享受正常的工资待遇,并享受相关的社会保险福利。

五、年休假制度1.年休假的定义:教职工在年度内享受的带薪休假。

2.请假方式:教职工应提前向学校请假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请假申请,并报备本单位负责人。

教师请假规章制度条例(13篇)

教师请假规章制度条例(13篇)

教师请假规章制度条例(13篇)教师请假规章制度条例(13篇)教师请假规章制度条例怎么写?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请假规章制度条例,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教师请假规章制度条例(篇1)一、公假:学校行政人员或教职工,出席会议、派出培训学习、参加教研活动等公事外出时间为公假。

公假期间不扣除教职工奖励。

二、事假:1、教职工事假原则上每学期最多4天,全年8天,如遇特殊情况,确实要超假者,由单位核实后,教职工应办理好请假手续,所有假期均应报批后方可执行。

2、教职工因事请假,,应提前办理好请假手续。

请假时间1天以内的,直接向教导主任主任申请,并有教导主任批准;请假1天以上的,须向校长申请,并校长批准后,方可离开岗位。

请假理由不充分或可能影响学校正常工作时,了不语准假或暂缓准假或缩短假程。

3、事假每次不得超过3天,一学期不得超过7天,全年事假累计不得超过15天,事假超过规定天数一般不予准假,特殊情况必须经校委会研究决定。

4、教职工凡未按请假报批程序办理好请假手续而离开工作岗位,或请假到期未办理续假的一律按旷工处理。

5、事假天数的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事假的绩效工资扣除按《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执行。

6、因请假不能正常上课的,所所带课程由本人自行安排,特殊情况。

三、病假:1、教职工因病不能出勤的,可以请病假,病假2天以内有教导主任批准,2天以上的应由医院出具病假证明,报请校长批准。

变相请病假,如经查实按旷工处理。

7天以上的,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后,到教育局办理请假手续,学校负责安排代课。

2、教职工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按上级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奖励性绩效工资按《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执行。

3、经查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按旷工论处。

4、长期病假康复后要求工作的,应由医院出具健康证明。

5、教职工因探亲或在外出差是生病,应提交县级以上医院证明。

教职工请假制度管理规定

教职工请假制度管理规定

教职工请假制度管理规定1. 请假申请流程1.1 教职工应提前向所在部门或上级主管提交书面请假申请。

1.2 请假申请中需包含请假事由、请假时间、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

1.3 请假申请应经上级审批后方可生效。

2. 请假类型及时长2.1 病假:教职工因身体健康问题无法履行工作职责时,可申请病假。

2.1.1 病假的请假时长应与医疗证明或相关医学证明文件相符。

2.1.2 连续病假超过规定时长的,需提供专科医生或医院的诊断结果。

2.2 事假:教职工因私人事务需请假时,可申请事假。

2.2.1 事假的请假时长应与请假事由相符。

2.2.2 若事假超过一天,教职工需提前通知上级并说明事假原因。

2.3 年假:每年,教职工可享受一定数量的年假。

2.3.1 年假的申请需至少提前一个月向上级主管提交书面申请。

2.3.2 年假的安排需考虑部门工作需要和其他员工的请假情况。

2.4 陪产假:男性教职工在妻子生育期间可享受一定天数的陪产假。

2.4.1 陪产假的请假时长应与医院产检或生育证明相符。

2.4.2 陪产假的具体时长应根据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来执行。

2.5 哺乳假:女性教职工在生育后可享受一定时间的哺乳假。

2.5.1 哺乳假安排应考虑员工的生理需要和工作任务的合理安排。

2.5.2 哺乳假的时长可根据个人需求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3. 请假条例3.1 教职工请假应尽量避免影响工作进度和团队合作。

3.2 长期请假(超过三天)应提前制定项目延期计划。

3.3 请假期间,教职工应及时与上级沟通工作进展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4. 请假违规处理4.1 教职工未经批准擅自离岗者,将被视为旷工处理。

4.2 教职工提供虚假请假理由或伪造相关证明者,将受到相应纪律处分。

4.3 教职工频繁请假或滥用请假制度者,上级主管有权进行警告、记过等处理。

请假是教职工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合理的请假制度能够保证员工的权益,同时维护组织的正常运转。

教职工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请假流程和要求进行申请,尊重组织的决定并履行自己的职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职工请假制度管理规定
请假是教职工在工作期间需要暂时离开岗位、中断工作时按照规定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的行为。

为了有效管理和规范教职工请假制度,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制定以下请假管理规定:
一、适用范围
本请假管理规定适用于学校的全体教职工。

二、请假种类及申请程序
教职工请假分为病假、事假、年休假和其他特殊假等,请假种类及其申请程序如下:
1. 病假
教职工因身体健康原因无法正常工作时,可申请病假。

具体程序如下:
(1)教职工须在请假前尽早向所在部门或上级汇报请假原因和预计请假时间;
(2)如请假时间超过3天,教职工应提供医生证明,由所在单位或上级审核确认。

2. 事假
教职工在工作期间因私事无法正常工作时,可申请事假。

具体程序如下:
(1)教职工在请假前尽早向所在部门或上级汇报请假原因和预计
请假时间;
(2)请假时间不得超过3天,否则需提供充分的事由并得到所在
单位或上级的批准。

3. 年休假
教职工享有年度带薪休假,在经过单位批准后可以休假,具体程序
如下:
(1)教职工须提前向所在部门递交休假申请,包括休假起止日期;
(2)休假申请需提前1个月提交,减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

4. 其他特殊假
教职工如遇到婚丧喜庆事宜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请假时,可向所在
部门提出特殊假的申请。

具体程序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协商并由所在
单位或上级审核批准。

三、请假批准及备案
1. 请假批准
教职工请假申请需经过所在部门或上级审核批准后方可生效。

(1)病假、事假、年休假请假申请须由所在单位审核后签字确认;
(2)其他特殊假请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审核批准。

2. 请假备案
凡有请假行为的教职工,请在请假期满后及时向所在部门报备返岗日期,以备案管理。

四、请假期间的事项安排
1. 请假期限内非紧急情况,请假人员与所在部门保持电话、电子邮件等有效联络方式,配合解决可能产生的相关工作问题。

2. 对于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岗位,请假人员应提前做好工作交接,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 请假期间,如遇重大突发事件或特殊情况需要教职工返校工作,应及时按照通知返岗,确保校园正常秩序。

五、请假管理的责任与违纪处理
1. 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应严格执行请假管理规定,确保请假制度的严密执行,做到公正、公平。

2. 教职工应按照规定请假,不得擅自越权或利用请假制度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3. 对于违反请假制度管理规定的教职工,学校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违纪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扣减工资、面警告、停职,甚至解雇等。

六、附则
本请假管理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并适用于全体教职工。

总结
教职工请假制度管理规定是为了规范和管理教职工请假行为,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请假种类及申请程序、请假批准及备案、请假期间的事项安排以及违纪处理等方面都有了详细规定。

通过严格执行请假管理规定,学校能够更好地管理教职工的请假行为,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