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产品安全技术检测指标分类

合集下载

纺织品检测标准

纺织品检测标准

纺织品检测标准
1.纤维成分检测标准:
纺织品的原材料为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或两者混合制成。

其检测标准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和要求,确保纤维成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物理性能检测标准:
纺织品的物理性能包括:断裂强度、撕裂强度、扭曲度、耐摩擦性等指标。

检测标准应明确各项指标的测量方法、测试条件和评定方法。

3.化学性能检测标准:
纺织品接触肌肤或环境后可能产生化学反应,造成污染或危害健康。

检测标准应包括纺织品的pH值、甲醛含量、染料用量等指标。

4.尺寸稳定性检测标准:
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变形、缩水等现象。

检测标准应包括尺寸的稳定性和织物的收缩率等指标。

5.环保检测标准:
纺织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检测标准应包括纺织品的无害化处理、废水、废气等排放标准。

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检测项目及标准

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检测项目及标准

醛含 量 、p 值 、色 牢度 ( 汗 、耐 水 、耐 摩擦 、耐 唾液) H 耐 、异味 、可 分解 芳 香
胺染 料, 五类 。本文 对 G 1 4 卜 2 0 要 求检 测项 目的 中 国标准 与 国际标 共 B 80 03 准进行 比较 。 1甲 醛含 量 G 1 4 1 2 0 《 B 8 0 — 0 3 国家纺 织 产品基 本 安全 技术 规 范》 规定 甲醛 含 量的 测定 按 C / 9 2 1 行 。现 行标准 为 G/ 9 2 卜2 0 纺织 品 甲醛 的 B T 2 1. 执 BT 2 1 . 0 9《 测定 第 一部 分 : 游离 水解 的 甲醛 ( 水萃 取法 ) 。G / 9 2 卜2 0 标准 采取 》 BT21. 09 重新起 草法 修 改采 用 IO 1 14 1 19 纺织 品 甲醛的测 定 第 一部 分 : S 4 8 . :9 8《 游 离水解 的 甲醛 ( 萃取法 ) 水 》标准 。两 者 的主要 差别 为 :B T2 1. 0 9 G / 9 2 卜2 0 标 准 要求 最后 计算 结果 修约至 整 数位, I O 4 8 . : 9 8 准无 此规 定 。 而 S 1 1 4 1 1 9 标 2p H值 G/ 8 0 20 《 B T 1 4 卜 0 3 国家 纺织 产 品基本 安全 技 术规 范》规 定 p H值 的测 定按 G / 5 3执行 , BT77 最新 版本标 准 为 G / 5 3 2 0 《 B T 7 7 — 0 9 纺织 品 水 萃取液 p 值 的测 定 》 H 。此 标准 修改 采用 I O 3 7 : 0 5《 织品 水萃 取液 p S 0 1 2 0 纺 H值 的 测 定 》 它们 的主要 差异 为 : B T 7 7 — 0 9标准 在设 备中增 加 了 1 0 l的量 , G / 5 3 20 0m 筒, “ 将 在萃取 液温 度下用 两 种缓冲 溶液 校准 p 计 ”改为 “ H 在萃 取液 温度 下 用 两 种或 三 种 缓 冲 溶液 校 准 P 计 ” H 。

国家纺织品检测标准

国家纺织品检测标准

国家纺织品检测标准保证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性纺织品的安全主要包括制品所用面料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所用材料是否卫生,产品的结构和附件是否安全和牢固等。

主要有:——甲醛:含过量甲醛的纺织品在人们的穿着过程中会释放出甲醛,对呼吸道黏膜和皮肤产生强烈刺激,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

——PH值:人的皮肤带有一层弱酸性物质,以防止疾病的侵入,因此纺织品上的PH值在中性至弱酸性对皮肤最为有益。

如果PH值过高,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并使皮肤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

——异味:一些挥发性物质,特别是一些奇特气味的物质表示有过量的化学药剂残留在纺织品上。

——禁用偶氮染料:部分偶氮染料在一定条件下会还原出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

这些染料被皮肤吸收后,在人体的正常代谢反应条件下,可能发生还原反应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并经过活化作用改变人体的DNA结构,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症。

——色牢度:染色牢度不佳时,染料会从纺织品转移到皮肤上,在细菌的生物催化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诱发癌症或引起过敏。

有的纺织晶和服装遇水、遇摩擦就会发生掉色的情况。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以控制纺织品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提升纺织产品的质量,保证人们的基本安全健康为目的,在全国范围内强制实施的一部适用于服用和装饰用纺织产品的通用安全技术规范。

该标准适用于品、装饰用品等,对纺织产品中的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耐水、耐汗渍、耐摩擦、耐唾液)、异味和禁用偶氮染料项目提出A类、B类和C类三档指标进行控制,其中婴幼儿用品要求符合A类指标,内衣、衬衣、袜子、床单等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要求符合B类指标,外套、毛衣、床罩等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要求符合C类指标。

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渤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不仅对食品和药品直接入口类产品的安全性严格监控,也对危险性较小的纺织品和服装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关注,强制引导生产者制造安全的纺织品,并倡导消费者转向对纺织产品安全性和环保性的注重;标志着我们的纺织标准更进一步地与国际接轨,由注重产品的耐用质量和外观质量转向安全质量,提高了行业的生态生产意识。

常用纺织产品检测标准与项目

常用纺织产品检测标准与项目

常用纺织产品检测标准与项目纺织产品是指由纺织原料通过加工制成的各类纺织品,包括服装、家居纺织品、鞋帽、箱包等。

为了保障纺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检测标准和项目。

检测项目包括:pH值、着色牢度、打火性能、抗菌性能、甲醛含量、合格标志等。

检测项目包括:pH值、着色牢度、异味、甲醛含量、可分解致污物质。

检测项目包括:纤维组成、色牢度、纺织品饰物的金属含量、纺织品暗部的金属含量。

1.检测标准:GB/T2912《纺织品用铁氰化钾法测定纤维含量》检测项目:纤维含量。

2.检测标准:GB/T3921-202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色牢度氧化法》检测项目:色牢度。

3.检测标准:GB/T4744-1997《纺织品调湿性能测试方法》检测项目:温湿度调湿性能。

4.检测标准:GB/T4442-2024《纺织品手感试验方法触感试验方法》检测项目:纺织品的手感。

检测项目:纺织品的色彩品质。

检测项目:抗菌性能。

2.检测标准:GB/T3903.7-2024《纺织品踏实性测定用流动法》检测项目:纺织品的踏实性。

3.检测标准:GB/T8628-2024《快速悬浮颗粒分析方法》检测项目:纺织品的透气性。

检测项目:纺织品的防水性与透湿性。

检测项目:纺织品色织图案的美观度。

四、纺织品标准和测试方法的更新与变化由于纺织行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纺织品的标准和测试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

相关机构和标准化组织定期对纺织品的检测标准和项目进行修订、完善。

因此,纺织企业和测试机构需要密切关注最新的标准和方法,以确保纺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总结起来,纺织产品的检测标准和项目涵盖了安全性、质量和功能性等方面。

纺织企业和测试机构需要遵守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纺织产品符合标准要求,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同时,纺织行业也需要密切关注标准的更新和变化,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纺织行业纺织品安全检测标准

纺织行业纺织品安全检测标准

纺织行业纺织品安全检测标准纺织行业是一个涉及广泛的行业,产品涵盖了各种各样的纺织品,如服装、家居用品、工业用纺织品等。

在这个行业中,纺织品的安全检测标准至关重要,既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也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发展。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纺织品安全检测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一、纺织品材料安全检测标准(1)纤维成分检测:通过检测纺织品所使用的纤维成分,确定产品是否符合标注要求,并对纺织品材料进行分类和鉴别。

(2)导电性检测:针对电子产品中使用的纺织品材料,进行导电性检测,确保其安全性能。

(3)毒性物质检测:对纺织品材料中的毒性物质进行检测,如重金属、致敏物质等,确保产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燃烧性检测:检测纺织品的燃烧性能,确保产品在发生火灾时的安全性能。

二、纺织品工艺安全检测标准(1)染整工艺检测:对纺织品的染色和整理工艺进行检测,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染色褪色或整理工艺问题导致皮肤过敏等安全问题。

(2)产品包装检测:对纺织品的包装材料进行检测,确保产品包装材料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同时保证产品的完好性,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损坏。

三、纺织品功能性安全检测标准(1)抗菌性能检测:对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品进行检测,确保其抗菌效果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防水性能检测:对具有防水功能的纺织品进行检测,确保其防水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防紫外线性能检测:对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纺织品进行检测,确保其防护效果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四、纺织品环境友好性检测标准(1)可降解性检测:对纺织品的可降解性能进行检测,确保产品在使用后可以自然降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有害物质排放检测:对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等有害物质进行排放检测,确保企业的生产过程符合环保标准要求。

以上是纺织行业纺织品安全检测的一些主要标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者对纺织品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安全检测标准出现。

纺织行业企业应根据相关标准要求,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纺织品国标检测标准

纺织品国标检测标准

纺织品国标检测标准纺织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其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纺织品的质量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纺织品国标检测标准,对纺织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监管和检测。

本文将就纺织品国标检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纺织品国标检测标准主要包括纺织品的原料、成分、色牢度、强力、断裂伸长率、耐磨性、起毛起球性、pH值、甲醛含量等多个方面。

这些标准旨在保证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含有有害物质,同时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其次,纺织品国标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纺织品行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纺织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管,可以有效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减少质量问题产品的流入市场,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信誉度。

另外,纺织品国标检测标准的执行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

企业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否则将面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裁。

这也迫使企业加强了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此外,纺织品国标检测标准的建立也为纺织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对纺织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监管,可以有效防止一些低质量、劣质产品的流入市场,避免了因为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消费者投诉和维权事件,维护了整个行业的良好发展环境。

总的来说,纺织品国标检测标准的建立和执行对纺织品行业和消费者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纺织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监管和检测,可以有效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纺织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信誉度。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纺织品国标检测标准能够不断完善,为纺织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纺织品安全等级

纺织品安全等级

纺织品安全等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纺织品的安全性和品质也越来越关注。

纺织品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安全性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纺织品的安全等级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纺织品的安全等级、检测标准以及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纺织品的安全等级纺织品的安全等级是指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安全性程度。

根据国际标准,纺织品的安全等级主要分为五个等级:A级、B级、C级、D级和E级。

其中,A级为最高等级,表示纺织品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E级为最低等级,表示纺织品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不同等级的纺织品对人体的安全性有着明显的差异,消费者在购买纺织品时应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安全等级。

二、纺织品的检测标准为了确保纺织品的安全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检测标准。

以中国为例,纺织品的安全性检测标准主要包括纺织品基本要求、有害物质限量要求等方面。

纺织品基本要求主要包括纺织品的耐磨性、耐洗涤性、耐褪色性等方面。

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则包括对染料、重金属、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限制。

通过严格按照检测标准进行检测,可以确保纺织品的安全等级符合要求。

三、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纺织品作为消费品,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在购买纺织品时,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保护自己的权益:1.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消费者应选择有信誉的商家购买纺织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2.查看产品标签:消费者在购买纺织品时应仔细查看产品标签,了解纺织品的材质、产地、安全等级等信息。

3.保留购物凭证:消费者在购买纺织品时应保留好购物凭证,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进行维权。

4.维权渠道:消费者在遇到纺织品质量问题时,可以通过投诉、申请退换货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通过以上措施,消费者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确保购买到安全的纺织品。

总结:纺织品的安全等级是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健康的重要指标。

通过严格按照检测标准进行检测,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以确保纺织品的安全性。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的几个化学项目的检测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的几个化学项目的检测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的几个化学项目的检测在GBl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纺织品的甲醛、水萃取液pH值和禁用的偶氮染料三个化学项目皆规定为基本必控项目,它们的检测也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一、纺织品甲醛含量的检测甲醛在常温下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其水溶液的浓度通常为35%-40%,具有特殊刺激性,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黏膜。

甲醛容易氧化,极易聚合,甲醛溶液放置时间过长或气温较低时,会逐渐形成乳白色或微黄色沉淀的聚甲醛。

甲醛对生物细胞原生质是一种毒性物质,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仍有报道甲醛可能会诱发癌症。

甲醛含量的检测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测定游离水解的甲醛,即模拟人体穿着时的甲醛游离,常用的方法为GB/T2912.1-1998《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等效采用ISO 14184.1-1998,以及JISL1041:2000《树脂整理纺织品实验方法》。

二是测定释放甲醛,即模拟仓库储存时的甲醛释放,常用的方法为GB/T2912.2-1998《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2部分:释放甲醛(蒸气吸收法)》等效采用ISO 14184.2-1998,以及AATCC 112-2003《密闭容器法测定织物中甲醛的释放》。

在GB18401-2003中规定的检测方法是GB/T2912.1-1998。

(一)G8/T2912.1-19981、检测原理一定质量的试样在一定温度下萃取一定时间,萃取液用显色剂乙酰丙酮显色,分光光度计测定显色液的吸光度值。

对照标准工作曲线计算出纺织品上的甲醛含量。

2、检测过程(1)试样的测定剪碎试样,分别称取1g 3份(精确至l0mg),各加入100ml三级水,置于40±2℃的水浴中,振荡萃取60±5min,冷却后用砂芯坩埚过滤萃取液。

吸取5ml的萃取液,加入5ml的乙酰丙酮,在40±2℃的水浴中显色30±5min,生成黄色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产品安全技术检测指标分类
根据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进行对甲醛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耐酸/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GB 18401 全项+成分、GB 18401全项检测。

纤维含量
定性分析、显微镜分、加做成衣分析。

外观检验
根据GB 5296.4,GB 18401,GB/T 17759 等标准,进行包含成衣外观检验、标识与使用说明标识、布面疵点检测。

色牢度
色差(色牢度评级)、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酸/碱)、耐摩擦色牢度(干/湿)、耐唾液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耐人造光色牢度、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拼接互染程度、耐海水色牢度、耐氯化水色牢度(游泳池水)、耐热压色牢度、耐刷洗色牢度。

尺寸稳定性及相关测试
水洗尺寸变化率、水洗后扭曲率、成衣扭斜角、松弛收缩、毡化收缩、干洗尺寸变化率、毛织物尺寸变化率(静态浸水法)、洗涤后外观(成衣)、粘合衬服装耐水洗测试
强力及品质
断裂强力及伸长率、撕破强力、胀破强力、粘合强力/剥离强度、拉伸伸长及回复、起毛起球、耐磨性能、硬挺度、防钩丝、折痕回复角、直、横向延伸值(袜子)、脱毛率(毛巾)、脱毛量( 毛毯)。

结构分析
织物密度(机织物)、纱线支数、编织密度系数、织物长度和幅宽、织物厚度、织物重量、纬斜和弓纬、织物组织结构(简单)、织缩。

功能性
保温性能、吸水性、燃烧性能、防静电性能、防水性能、吸湿快干、透气性、透湿性、易去污性、拒油性、防紫外线、抗菌性。

化学分析试验
重金属分析、含水率/回潮率、含油脂率、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PCP四氯苯酚、TECP五氯苯酚、农药残留、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PVC plasticizer、富马酸二甲酯、二甲基甲酰胺、
氯化苯和氯化甲苯残留量、禁/限用阻燃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全氟辛烷黄酰基化合物和全氟辛酸PFOS/PFO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