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介选煤厂介耗的分析及对策
简述控制重介质选煤厂介耗的措施

简述控制重介质选煤厂介耗的措施在重介选煤厂的生产运行过程中,重介分选工作过程中介耗的减少能有效地节约重介选煤厂的生产成本,而对于介耗的控制也因此成为了对重介选煤生产过程中工艺好坏的重要衡量标准,本文中对于介质消耗的定义与影响因素进行概述,并提出和分析了几点能够有效降低介耗的措施。
标签:重介质;选煤厂;介质消耗;管理;效益一般的选煤厂其加工的对象都是原煤,在生产过程中普遍需要脱泥与分级处理,而作为一项衡量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介质消耗能决定加工过程中的生产质量是否稳定,也会对选煤厂的生产成本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介质消耗过高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而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的措施分为两个方面,包括减少管理损失和减少技术损失,根据调查显示,通过这些方面的技术改进,介质消耗的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1 介质消耗的影响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和疏忽,很容易导致其生产线上发生介质的浪费,最终由运输等过程中的介质流失导致介质消耗过多,而另一种导致介质消耗过高的因素便是技术问题,由于设备的老化或质量问题导致介质消耗过量。
而通常使用块状原料进行生产的选煤系统比使用粉末状原料的选煤系统介质消耗低,正常情况下只要介质消耗不超过1.5kg/t便可以达到实际生产中的要求。
2 控制介质消耗的相应措施2.1 减少介质管理损失2.1.1 控制重介质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重介质的质量,严格质量的检查力度,包括对渗漏或缝隙进行检查,尽量杜绝重介质跑漏的可能,还要注意改善重介质本身的质量,如粒度组成、纯度或磁性等,将选煤厂中所用的原料进行合理分类,并分别处理,其中对重介质的质量有几点要求,包括介质磁性需要达到一定要求,否则会导致在进入磁选机过程中回收效率较低,使得回收的效果差,2.1.2 介质的添加通常的介质添加是通过用介质桶直接加入的,而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是由工人来完成,这就导致了添加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添加时机不适宜或添加的高度不够等,都容易导致其将管道等堵塞,从而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浪费情况,更严重者还会引起生产事故,因此这一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或采用机械设备替代人工的方式将这一问题尽量避免,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减少介质的浪费。
选煤厂降低介耗的方法研究

选煤厂降低介耗的方法研究(洗煤厂选煤技术员助理工程师)摘要:简介了选煤厂介质损耗现状, 分析了介质损耗的影响因素,探讨降耗的具体方法和防治措施, 对降低重介选煤厂生产过程中的介耗, 降低成本, 提高重介选煤厂的综合经济效益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重介选煤厂介耗磁铁矿粉质量技术措施管理措施1 选煤厂介耗现状在重介质选煤过程中,磁铁矿粉的吨煤损耗量是重介质洗煤厂的一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也是目前选煤厂节能降耗的重点之一。
合理稳定的介质消耗,不仅关系到洗煤厂的经济效益,而且是重介选煤厂生产能否稳定和正常的关键因素。
我国选煤厂设计规范中规定,重介质选煤过程中,吨原煤的介质损耗指标是:块煤分选系统为0.2kg/t;末煤分选系统为0.5~1kg/t。
但目前,国内很少有重介洗煤厂的介质损耗能达到上述指标,据统计介质损耗一般都在2~3kg左右,有的重介洗煤厂的介质损耗甚至达到5—6kg/t。
在重介洗选过程中,磁铁矿粉的损耗不可避免,一个合理稳定的介质消耗关系选煤厂的正常生产,如何有效降低介耗一直是选煤厂管理的一个重点。
2 影响介耗的因素分析介质消耗包括技术介耗和管理介耗。
技术介耗是指重介各产品( 精煤、中煤和矸石) 和各磁选机尾矿带走的介质折合成每吨入选原煤所消耗的介质量; 管理介耗是指介质在存储、运输、添加及生产过程中跑、冒、滴、漏而损失的介质折合成每吨入选原煤所消耗的介质量。
3 优化传统降低介耗措施与技术3.1 控制磁选机的入料量并调节好磁选机最佳工作效果。
为尽最大量的回收介质,必须严格控制磁选机的入料量,并调节磁选机的腰臂,使磁选机达到最佳工作效果。
3.2 调整脱介筛喷水管的位置。
重介质分选机生产过程中,其产物伴同大量悬浮液一起排出。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悬浮液循环再用,就必须泄除悬浮液,并将粘附在产物上的加重质及泥质冲洗干净,这就是悬浮液的回收作业。
悬浮液的泄除和产物的冲洗,一般都在脱介筛上进行。
为了减轻脱介筛的负荷,在脱介筛前装设了固定端,用来预先筛介。
选煤厂降低介耗的实用途径

5 MPa 调 整
到1
8~2
0 MPa之间,通过现场测试喷水 效 果 较
好,随后对其它筛 子 的 喷 水 也 进 行 了 相 应 的 改 造,
和物料堵塞入 料 口; 在 布 料 箱 出 口 安 装 了 导 流 板,
确保了喷水效果.在平时巡检中注意查看喷嘴是否
i
s
t
r
i
bu
t
ema
t
e
r
i
a
le
ven
l
on
t
r
o
l
l
i
ngt
heamoun
to
fs
c
r
e
en
i
ng,c
on
t
r
o
l
l
i
ngt
hea
r
cs
c
r
e
enf
e
ed
i
ng
y,c
i
n
t,f
l
i
i
nga
r
cs
i
e
vet
ime
l
r
ov
i
ngt
heang
l
eandhe
i
to
fmed
i
ums
i
e
vesp
r
ay,s
t30000yuan.
yc
Ke
r
d
s he
avymed
i
umc
oa
lp
r
epa
r
a
t
i
重介选煤的介耗损失与管理

重介选煤的介耗损失与管理重介选煤以其先进的工艺性能优越于其他选煤方法,因而受到我国选煤行业的推崇。
但是重介选煤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不注意管理,特别是介质的管理。
重介选煤工艺不但会失去其先进意义,而且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将是非常巨大的。
我国选煤厂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在重介质选煤过程中,入选1t原煤的磁铁矿粉的技术耗量宜控制在下列指标内:块煤系统为0.2~0.3kg/t;末煤系统为0.5~1.0kg/t。
目前,重介质选煤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介质消耗高。
介质消耗量是衡量重介质选煤厂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选煤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介质消耗损失包括技术损失和管理损失,技术损失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的重介质损失;管理损失包括选煤厂购入加重质后在验收卸料、运输、储藏中的损失,以及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而发生的机械事故、误操作等造成的损失。
降低介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介质的管理1、介质的选择:磁铁粉的质量是影响介耗的首要问题,要严把铁粉的进货、质量检查关,保证铁粉的质量。
我国对介质粉的质量有明确规定,具体包括磁性、粒度组成和纯度三方面:(1)介质粉的磁性强弱不仅影响介耗的大小,还会影响分选效果。
磁性过弱会增大磁选的难度,介质回收效果差;磁性过强,磁性颗粒易集结,不仅难脱介,还会恶化分选效果。
(2)介质粉的粒度组成对分选效果和介耗都有影响。
通常,分选块煤时要求介质粉中<0.074mm(200目)的粒级含量应>80%;分选末煤时要求介质粉中<0.044mm (320目)的粒级含量>90%;分选混煤时要求介质粉中<0.044mm (320目)的粒级含量>80%;这样才能保证悬浮液稳定。
介质粉粒度过粗、过细都不利于介质的回收。
(3)磁性物含量要求在96%以上。
2、介质粉的管理为了降低介质粉的管理损失,选煤厂应设介质粉贮存库,严格介质粉的出入库管理制度,改进介质粉的包装、运输和添加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介质粉在贮运过程中的损失。
如何降低介耗

如何降低介耗胡善群一、概述作为重介选煤工艺来讲,介耗高低是重介选煤厂一项重要的技术评价指标,这一指标能体现出该选煤厂的工艺流程先进可靠程度和现场管理水平。
控制介质的耗量是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直接影响选煤厂经济效益,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分析原因,有效控制介质的消耗是非常必要的。
二、影响介耗高低的原因分析(1)介质质量的影响介质质量在我国设计规范中规定,用磁铁矿粉作加重质时,密度须在4.5g/cm3左右;磁性物含量需达到95%以上。
现场实践表明:-0.044mm粒度含量必须达到80%以上才能保证悬浮液稳定,有利于减少因介质粒度粗、煤泥量大,以至于脱介筛和磁选机效率下降而造成的介耗损失;磁铁矿粉磁性物含量越高,回收再利用的数量也越大,介耗越低。
另外,磁铁矿粉水分重对介耗也是有影响的,如水分高,会使介质结团成块,不仅造成加介困难,而且,介质进入悬浮液中难于分散,造成悬浮液不稳定。
(2)介质制备效果的影响球磨机是主要的介质制备设备,进入系统的合格介质有严格粒度分布要求,为保证生产系统的正常,介质制备也要规范要求。
(3)弧形筛、脱介筛脱介效果经旋流器排出的物料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入料箱时有相当大的冲力。
由于原入料方式为侧面入料,在冲力的作用下,物料进入入料箱后不能均匀分布,从而容易造成物料在弧形筛及脱介筛上形成单边运动,不能沿筛子全宽面运动,使弧形筛及脱介筛的有效使用面积得不到充分运用,导致脱介效果差,介耗增大。
特别是香蕉筛,入料冲程达2m以上,大大降低了脱介效果。
(4)磁选机的分选效果现场实践表明:磁选机滚筒转速、磁偏角、滚筒与精矿接料槽的间隙大小、矿浆的通过量、以及入料浓度对介耗的影响较大。
(5)分流量的调节。
分流量的调节也是影响介耗大小的关键环节之一。
分流量过大,会使通过磁选机的矿浆量增大,导致磁选尾矿带介;分流过小,系统中的煤泥不能及时排除系统,使悬浮液流动性变差,分选精度降低,影响分选效果,所以我们必须保持分流量的稳定。
影响重介洗煤厂介耗的因素分析

影响重介洗煤厂介耗的因素分析随着煤炭装备的不断升级,重介洗煤厂成为了煤炭加工行业的重要环节。
然而,重介洗煤厂介耗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此,深入分析影响重介洗煤厂介耗的因素,对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煤种煤种是影响重介洗煤厂介耗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煤种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不同,对于介的吸附能力和特征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烟煤介耗较低,焦炭煤介耗较高。
因此,对于不同的煤种,需要采用不同的重介洗煤工艺,调整操作参数,以达到最佳介耗效果。
2.洗选工艺洗选工艺是影响重介洗煤厂介耗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洗选工艺的不同,也会导致介耗的差异。
对于传统悬浮介选法,因为粉煤矸石的粒径较小,介吸附能力较大,介耗量较高。
而对于气浮洗选工艺,因为分选介为气体,对煤矸天然具有较小的粘附力,介耗相比传统介选方法落差很大。
3.工艺参数工艺参数是影响介耗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重介洗煤厂采用的各项工艺参数都对介耗产生很大的影响,包括介质浓度、旋流器转速、介质温度、浮选时间等。
适当的调整工艺参数可以达到降低介耗的目的,例如增大悬浮液浓度,可以增加悬浮液的接触面积,降低介耗。
4.设备性能重介洗煤厂的设备性能也是影响介耗的因素之一。
包括设备的维护、清洗、检修、更换等方面的因素。
设备的准确度、对于介体加压的能力等都会对重介洗煤厂产生影响。
5.原材料品质原材料品质也是影响介耗的一个因素。
由于原材料有不同的透气性、不同的化学成分分布、不同热值,因此影响煤炭介耗也不尽相同。
同时,原材料含尘量也是影响煤炭介耗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影响重介洗煤厂介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针对不同的煤种、洗选工艺和原料品质,需要采取不同的优化措施,如调整工艺参数、清洗维护设备等,从而降低介耗,提高生产效益。
选煤厂重介质消耗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

选煤厂重介质消耗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摘要:选煤厂是煤炭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然而,其运营过程中重介质消耗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有效降低重介质消耗对于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选煤厂的重介质消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优化策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基于此,以下对选煤厂重介质消耗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选煤厂重介质消耗;影响因素分析;优化策略研究引言选煤厂的重介质消耗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煤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会直接影响重介质粒度、密度和水分等使用量。
其次,选煤设备的结构和性能对重介质的利用效率有很大影响。
此外,供应链管理和运行管理方法也会对重介质消耗产生重要影响。
1选煤厂重介质概述选煤厂是煤炭加工过程中的一种设施,主要用于对原煤进行筛分、洗选和分类,从而提取出不同品位的煤炭产品。
在选煤过程中,使用重介质(如水、重液等)作为分选介质,根据原煤的密度差异,将原煤分离成多个不同密度的组分。
重介质在选煤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重介质可以根据原煤的密度差异将其分离成较低密度的浮煤和较高密度的沉煤,实现精细分选。
其次,通过调节重介质的密度,可以控制煤炭分级的效果,使得煤样的品位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此外,重介质还可以起到冲击和清洗的作用,去除原煤中的泥土、岩石等杂质,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和利用价值。
然而,选煤厂的重介质消耗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重介质消耗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选煤过程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
高重介质消耗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还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对选煤厂的重介质消耗进行合理管理和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在选煤厂重介质的使用方面,通常需要考虑重介质的选择、循环与回收利用、消耗量的控制等问题。
通过合理调整设备参数、改进工艺流程、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措施,可以降低重介质的消耗量,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因此,选煤厂重介质的概述主要包括其在选煤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重介质消耗所带来的挑战和优化的重要性。
控制重介质选煤厂介耗的措施探讨

控制重介质选煤厂介耗的措施探讨摘要:介耗是对重介质选煤厂的工艺和管理水平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本文对影响重介质选煤厂介耗提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控制选煤厂介耗的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重介质选煤厂;介耗;控制措施引言当前我国的重介质选煤技术已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工艺系统和管理上都有了较好的进步。
然而在重介质选煤技术中普遍存在着介耗较高等问题,对选煤厂的经济效益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1.影响介耗的因素能够对重介质选煤厂介耗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可以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技术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指在生产条件正常的情况下,因为磁选尾矿带介以及重介选产品带走等问题导致的介耗增加。
而管理方面的因素则主要是指由于管理上的不完善而导致的工艺系统出现“跑、冒、滴、漏”等现象,以及突发事故导致的原煤排放、储运、转载以及添加方式等出现问题而导致的介耗增加。
此外,设备的运行、介质的质量都会对介耗的增加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末煤系统的介耗要大于块煤系统。
根据《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中对重介质选煤介耗的规定,块煤系统应在0.8g/t以内,而混煤、末煤系统则应在2.0kg/t以内。
2.控制介耗采取的措施2.1针对管理因素的控制措施为了控制并降低重介质选煤厂介耗过高的问题,就需针对导致介耗增高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主要可以从重介质的质量、介质添加方式以及对工艺系统的“跑、冒、滴、漏”等问题加强管理。
2.1.1提高重介质的质量由于不同的重介质选煤厂有着不同的入洗原煤性质以及工艺系统,因此各选煤厂的重介质质量评价指标也存在的着一定的差异。
对重介质的质量主要会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1)磁性。
介质的磁性会对介耗以及重介质分选工艺造成一定的影响,其影响的大小主要与磁性的强弱有关。
当介质的磁性较弱时,就会导致介质的回收效率降低,磁选机的回收效果较差。
(2)粒度组成。
介质的粒度组成与其磁性同样会影响到介耗以及重介质分选工艺,当介质粉粒度过粗时,为了使循环悬浮液能够保持稳定,就会增加煤泥的含量,进而也就导致了脱介筛和磁选机的效率大大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重介选煤厂介质损耗的分析及对策申报人:所属单位:申报专业:申报时间:重介选煤厂介质损耗的分析及对策在重介选煤过程中,重介悬浮液加重质(磁铁矿粉)的损耗是避免不了的。
而介质损耗一直是重介选煤厂一项重要的技术评价指标。
通常分选块煤的介耗要比分选末煤时低,用低密度悬浮液时比用高密度悬浮液时低。
按选煤厂设计规范规定,吨原煤介质损耗指标是:块煤系统为0.2~0.3kg,末煤系统为0.5~1.0k g。
事实上,选煤厂极少有能达到上述指标的。
目前,吨原煤介质损耗较先进的指标在1.5kg左右,一般在2~3kg,高的在5~6kg。
因此,对重介选煤厂影响介质损耗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十分必要。
选煤厂介质损耗高时,一方面可能是因煤质变化较大而使原设计的系统不相匹配或设计存在缺陷;另一方面可能是生产管理问题,这就需要在生产中进行有效管理,减少管理损失,控制技术损失。
一、影响介耗的因素及对策选煤厂介质损耗(简称:介耗)常规分为管理损失和技术损失两方面。
管理损失一般较直观,主要表现在跑、冒、滴、漏、事故放料、储运等流失的介质;而技术损失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各厂因工艺不同而有所不同。
技术损失主要表现在最终产品带介和磁选尾矿流失两方面。
要减少实际介耗的损失量,必须对影响介耗的因素进行分析、排查并进行治理。
1、磁铁矿粉质量有的选煤厂存在介质技术损失并不大、但介耗却很高的情况,原因可能是由于磁铁矿粉质量没有达到要求。
因为加重质粒度越细,重悬浮液密度也越稳定,在重悬浮液中为起稳定作用而掺入的煤泥量也相应减少;加重质粒度变粗后,重悬浮液稳定性变差,为了满足稳定性的要求势必要加大泥质物含量,从而导致脱介筛和分选机效率下降,加重质损失明显增大。
故我国设计规范规定,用磁铁矿粉作加重质时,密度须在4.5g/cm 3左右。
对加重质磁性物含量的要求是:磁铁矿粉磁性物含量需达到90%以上。
对加重质粒度含量要求是分选块煤时,-0.074mm粒度含量必须达到规定的80%以上;分选末煤时,-0.044mm粒度含量必须达到90%以上。
现场实践表明,分选混煤时,-0.044mm粒度含量必须达到80%以上,才能有效保证悬浮液稳定。
另外,磁铁矿粉水分对介耗影响也不容忽视。
如水分高,会使介质结团成块,不仅造成加介困难,而且介质进入料桶后难于分散,造成悬浮液不稳定。
因此,选煤厂应加强化验管理,根据分选工艺及分选设备的要求储备加重质,磁铁矿粉的磁性物含量越高,加重质回收再利用的数量也越大,介质消耗量越小,生产费用可大大降低。
2、重介悬浮液的粘度和固相体积浓度影响弧形筛和脱介筛脱介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原煤中的煤泥含量、喷淋水的方式和压力、合格介质悬浮液的流动性(固相体积浓度和粘度)。
煤泥含量是客观存在的,喷淋水的方式和压力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然而,重悬浮液的体积浓度过高也会造成严重的“筛上跑介”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
重介悬浮液的粘度随固相体积浓度增大而增大。
当固相体积浓度达到35%时,粘度急速上升,当达到50%后,粘度接近最高值,重悬浮液表现为几乎没有流动性,成浆流状态,悬浮液透筛就会很困难,脱介效果很差。
因此,固相体积浓度越高,产品带介越高,反之越低。
要想降低产品带介,就需加大重悬浮液分流量,排除多余的煤泥,以提高悬浮液流动性,从而降低介耗。
分流量过大时,势必又会加大磁铁矿粉在磁选尾矿中的损失(尽管这部分损失相对稳定)。
磁选尾矿中的介质损失比因固相体积浓度高而导致的产品带介损失要小得多。
因此,应重视重悬浮液体积浓度对介耗的影响。
众所周知,重悬浮液粘度对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效果影响较大。
重悬浮液粘度过高会影响原煤的分选效果,而对末煤和煤泥的分选影响尤为显著。
在悬浮液密度满足分选密度要求的条件下,要求悬浮液粘度低,稳定性好,因此固相体积浓度要适宜,这主要取决于非磁性物含量。
一般认为,固相体积浓度的上限不超过30%~35%,下限不超过15%。
重介质悬浮液中额定的非磁性物含量越高,为保持系统的平衡所需净化回收的悬浮液数量越少。
所以,为减轻净化回收作业的负担,减少净化回收作业中的介质损失,在不影响分选效果和工艺许可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工作介质中额定非磁性物含量是有利的。
但不能高于上限。
在介质平衡操作中,为保持介质系统中工作介质密度和为保持非磁性物含量稳定在规定指标上所必需的分流量往往不一致。
然而工艺上对保持非磁性物含量稳定在规定悬浮液密度的要求是严格的,介质平衡操作应服从于保持介质密度稳定在工艺规定指标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介质中非磁性物含量将是一个随保持介质密度稳定而形成的平衡值。
如不能满足要求,可考虑通过磨细介质来解决。
3、悬浮液循环量的调整合格悬浮液循环量偏大也会造成脱介效果不好、产品带介量大。
在不影响分选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合格悬浮液循环量可减轻弧形筛、脱介筛的工作负荷,从而减少产品带介与磁选尾矿中的介质损失。
4、弧形筛、脱介筛的脱介效果由于弧形筛和脱介筛在脱介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工作效果直接影响到介耗大小。
在生产或调试过程中,一旦出现产品带介高的局面,首先应检测设备运转是否正常,脱介效果如何。
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应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
影响脱介效果的主要因素有:设备的处理能力、入料沿筛宽分布情况、筛面包角、安装角度、筛面材质等。
<1>弧形筛正常情况下,弧形筛的选型应满足循环悬浮液70%~80% 的脱介能力,甚至更大些。
在生产或调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脱介筛筛面跑介现象(此现象是由于弧形筛脱介能力不够,大量的介质进入脱介筛,使一段合格介质跑到二段稀介质段)。
此种情况表明弧形筛脱介能力不够,一般会采取更换更大型号的设备或适当增大筛缝宽度,以满足脱介要求。
否则会影响稀介质段的喷水脱介效果下降,造成产品带介明显增加。
介质随煤流失,又会造成合格介质桶液位和密度不稳定,影响重介系统的正常运行。
根据现场经验,在筛子合格段增设阻尼条,以增加矿浆流动阻力,降低矿浆流速,增强合格悬浮液透筛能力,这也是强化脱介的措施之一。
a、弧形筛筛面包角以53°、60°时的脱介效果较理想。
b、弧形筛安装角度以53°为宜,筛前无堆积物料的现象。
c、弧形筛入料需沿筛宽均匀分布,并使入料沿其切线方向给入,易于脱介。
否则,弧形筛筛面上存在局部堆积物料,影响脱介效果。
d、弧形筛筛面应选用防磁材质。
否则,因筛面材质无防磁性或防磁性较差,而影响弧形筛脱介效果,导致脱介筛不能满足脱介需要,产品带介增加。
<2>脱介筛影响脱介筛脱介效果的因素有:筛板材质、设备脱介能力。
(1)筛板材质脱介筛设备型号一旦选定,其脱介能力也基本一定。
但筛板材质对脱介效果有一定影响。
众所周知,提高筛机振幅和筛板的自清能力是提高其工作性能的根本所在。
要降低介耗,需提高脱介效果。
可供选择的较理想筛板材质有两种:一是聚氨酯筛板。
实践证明,聚氨酯筛板好于不锈钢筛板。
主要表现在:具有自清理能力:由于聚氨酯有较好的挠性,用聚氨材料制作的筛板在筛分过程中会产生二次振动,使细粒物料不易堵塞筛孔,实现筛机自清理功能,从而大大改善筛机的脱介效果,对细粒物料的筛分效果尤为明显。
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耐磨性是钢制筛板的3~5倍。
质量轻:由于聚氨酯密度远远低于钢材,使筛机整体重量下降,参振重量的降低可使振幅增加,从而使筛机的处理能力得到提高,大大改善工作状态,利于脱介。
具有防磁功能:由于聚氨酯筛板属于非金属物,不会被磁化。
二是不锈钢筛板。
选用铱铬18镍9钛合金材料,具有磁性小、易于脱介等特点,而且开孔率比聚氨酯筛板通常高20%~25%。
(2)设备脱介能力a喷水。
产品带介的高低除与上述因素有关外,还与喷水的水压、水量、喷水方式有关。
实践表明,喷水的水压一般以0.3~0.4MPa为宜;喷水量应根据设备性能、物料量和粒度组成而定;喷水方式可根据物料性质、处理量及粒度组成来选择,可分2~3段喷水;喷水装置应采用加压分散性好(如形成扇面)的喷嘴。
此外,在实际操作中,为了进一步降低介耗,需加强对弧形筛和脱介筛喷水制度的管理:b弧形筛的筛面一般需要定期倒换,以保证物料通过弧形筛时均匀流入而不是串入脱介筛,确保大部分介质在弧形筛脱除回收,以减轻脱介筛负担,提高脱介效果,降低介耗。
c调整脱介筛喷水压力、水量、喷水方式(与上述相同)。
喷水量应根据物料量等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否则,水量大时,可能影响磁选效率或造成筛面跑水,后续作业无法正常进行;水量小时,脱介效果不好,产品带介多。
5、分流量的调整.分选后悬浮液中的加重质有一部分被产品带走,又有一部分在悬浮液净化回收过程中流失到磁选尾矿中损失掉。
要减少这部分技术损失,应尽可能减少进入磁选机的分流量,并使合格介质在脱介筛一段完全回收。
6、磁选机的分选效率.磁选机作为介质净化回收系统的一种把关设备,磁选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介质的损耗。
目前,选煤厂用的美国艺利磁选机效率一般在99%左右,仍有约1%的重介质进入磁选尾矿而流失。
因此,需对磁选机的滚筒转速、磁偏角、矿浆通过量、入料浓度等进行必要的调整,提高磁选效率可到99.9%。
就美国艺利磁选机使用情况看,允许矿浆的最大入料浓度为25%左右,当最佳入料浓度20%时,磁选效率最高。
7、磁铁矿粉添加方式.生产所需的磁铁矿粉要能及时添加到系统中,这就要求路径要短、反应要快。
若磁铁粉添加是采用介质添加池和高压水冲方式,当冲加的水量过大时,进入添加系统(一般为中煤及矸石磁选系统)的悬浮液密度就会过低,生产所需的介质就不能得到及时补加,会使生产陷于低密度运行而打乱系统应有的平衡状态,势必造成中煤及矸石产品带介增加的恶性循环。
甚至出现有的选煤厂在调试中一个班加介几十吨而密度仍未正常的现象。
解决的办法是:①调整冲加的水量,提高补加的悬浮液密度。
②改变磁铁粉添加方式:人工将磁铁粉直接添加到重介分选系统附近的浓介质料桶内,使高密度悬浮液能及时补加到合格介质桶;或人工将磁铁粉直接添加到中煤及矸石稀介质桶,经磁选后将精矿添加到系统中。
8、严格控制从重介系统中向外排放介质对于跑、冒、滴、漏、事故放料等流失的介质,应汇集并自成独立的介质回收系统,严格控制从重介系统中向外排放介质。
总之,当重介选煤厂介耗指标较高时,应进行损失分类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
当管理损失占介耗比例过大时,就应从磁铁矿粉质量、存放、转运和添加等环节找原因,加强管理。
当技术损失占介耗比例过大时,应检查各工艺环节:如果是产品带介造成的损失,就应提高脱介环节的工艺效果;如果是磁选尾矿中流失介质多,则应提高磁选机的回收率;若因分流量处理不当,就应对分流量进行严格控制等等。
二、结束语影响重介选煤厂介耗因素很多,分析介耗产生的原因,探讨降耗的具体方法和防治措施,对降低重介选煤厂生产过程中的介耗,降低成本,提高重介选煤厂的综合经济效益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