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榨油机:传统茶籽油精炼技术

合集下载

茶油古法压榨工艺流程

茶油古法压榨工艺流程

茶油古法压榨工艺流程茶油是一种传统的食用油,具有浓郁的茶香和独特的口感。

茶油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采摘、晒青、炒制、压榨等几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茶油古法压榨工艺流程。

一、采摘茶油的原料是茶籽,采摘时需要选择成熟度适中的茶果,以确保茶籽的品质。

一般来说,采摘时间为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间。

二、晒青采摘回来的茶果需要晾晒一段时间,使其变成深棕色。

这个过程称为“晒青”。

晾晒时间视气温而定,通常需要2-3天。

三、炒制晾干后的茶籽需要进行炒制处理。

将干净的铁锅加热至适当温度(约150℃),然后将茶籽倒入锅中,不断搅拌直到出现微黄色并散发出浓郁香味即可。

四、压榨经过炒制后,茶籽需要进行压榨处理。

这个过程是整个工艺流程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制作出高质量茶油的关键所在。

1.选榨油机首先需要选择一台合适的榨油机。

传统的压榨工艺使用的是石磨压榨,现代化的压榨工艺则使用液压压榨等设备。

无论使用哪种设备,都需要保证其卫生、安全、稳定。

2.清洗将选好的茶籽清洗干净,并去除杂质和残留物。

3.加热将清洗干净的茶籽放入锅中加热至适当温度(约100℃),以便更好地释放出油脂。

4.进料将加热后的茶籽放入榨油机中进行压榨。

注意控制进料速度和量,以免过快或过多导致设备故障或品质下降。

5.收集经过压榨后,茶籽会分离出茶油和固体残渣。

需要将茶油收集起来,并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杂质和不纯物质。

6.储存最后将处理好的茶油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受到阳光和空气的影响,以保证其品质和口感。

五、包装茶油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包装和标识。

一般来说,茶油可以使用玻璃瓶、塑料瓶等容器进行包装,并在外部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总之,茶油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处理和控制,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产品。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并注意卫生、安全等问题。

茶油 工艺

茶油 工艺

茶油工艺简介
茶油工艺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榨油工艺,主要用于榨取茶油。

茶油是一种以茶叶籽为原料,通过压榨、精炼等工艺制成的食用油,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营养价值。

茶油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采摘:选择成熟的茶叶籽进行采摘。

2.晾晒:将采摘回来的茶叶籽晾晒,使其含水量降低。

3.炒制:将晾晒后的茶叶籽进行炒制,使其更容易榨取油分。

4.榨油:将炒制后的茶叶籽送入榨油机中进行榨油,得到茶油和茶渣。

5.精炼:对得到的茶油进行精炼处理,去除杂质和异味,提高茶油的品质和口感。

茶油工艺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的榨油工艺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同时,茶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油,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和微量元素,有助于维护人体健康。

古代菜籽油压榨工艺

古代菜籽油压榨工艺

古代菜籽油压榨工艺
古代菜籽油压榨工艺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榨油技艺,源于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在古代,人们使用手工制作的简易榨油机,将菜籽放入榨桶中,通过重重压力将油脂压榨出来。

这种方法简单粗暴,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产量也不高,但是人们仍然坚持使用这一方法,因为它可以保证所榨出的油脂是纯天然的。

在明清时期,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锤式榨油机,这种榨油机比手工制作的简易榨油机更加高效。

锤式榨油机由榨盘、压盘和锤轮组成,可以将油脂从菜籽中快速榨出。

这一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为我国菜籽油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菜籽油压榨工艺虽然已经被现代化机械生产所替代,但是这一文化传统依然被人们传承和发扬。

如今,人们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古代榨油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质的菜籽油产品,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古法小榨的传统来法

古法小榨的传统来法

古法压榨菜籽油的历史起源(2013-05-13 10:00:09)▼分类:老油坊古法压榨工艺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使用了相当长时间的动物油后,因为榨油技术的诞生,才始有素油。

素油的提炼,大约始于汉。

压榨法是一种历史很悠久的制油方法。

早在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压榨取油的记载。

在元代的"王祯农书"、明代的"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中,都有榨油机和榨油方法的记载.根据专家推测,北宋时期大型的木制榨油机就已经出现,它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正是它们的出现,才导致了真正的专业榨油作坊的产生。

在宋、元、明、清近千年的漫长时间里,正是这种榨油设备,为、、、等先后兴起的大都市,提供了充足的食用油。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当中总结出一套非常成熟的加工工艺,如下:写于明代的"天工开物"记当时榨油,"有磨法,朝鲜有舂法,以治胡麻,其余则皆从榨也。

〞其记榨各种菜籽油的方法是:"取诸麻菜子入釜,文火慢炒,透出香气,然后碾碎受蒸。

凡炒诸麻菜子宜铸平底锅,深止六寸者,投子仁于,翻拌最勤。

假设釜底太深,翻拌疏慢,则火候交伤,灭丧油质。

炒锅亦斜安灶上,与蒸锅大异。

凡碾埋槽土,其上以木竿衔铁陀,两人对举而推之。

资本广者,则砌石为牛碾,一牛之力可敌十人。

亦有不受碾而受磨者,则棉子之类是也。

既碾而筛,择粗者再碾,细者则入釜前受蒸。

蒸气腾足取出,以稻秸与麦秸包裹如饼形,其饼外圈箍或用铁打成或破蔑绞刺而成,与榨中则寸相稳合。

凡油原因气取,有生于无出甑之时,包裹怠缓则水火郁蒸之气游走,为此损油。

能者疾倾疾裹而疾箍之,得油之多。

〞"包油出滓存名曰‘枯饼’,凡胡麻、莱菔、芸台〔油菜籽〕诸饼皆重新碾碎,筛去秸芒,再蒸再裹而再榨之,初次得油二分二次得油一分。

假设桕桐诸物则一榨已尽流出,不必再也。

假设水煮法,则并用两釜,将蓖麻、麻子碾碎入一釜中,注水滚煎,其上浮沫即油,以勺掠取倾于干釜,其下慢火熬干水气,油即成矣。

古法压榨茶籽油和精炼设备加工的对比分析

古法压榨茶籽油和精炼设备加工的对比分析
4、脱臭:将脱色油在真空的脱臭锅加热到150℃,注入适量的蒸气,在气一液相接触的表面。水蒸气被挥发出的臭味所饱和,并按其分压。
5、出比率,溢出被真空抽出,脱臭后的便是精制食用油。
6、冬化:即将精பைடு நூலகம்油注入养晶锅中,在-5℃养晶48小时,使油中的部分硬脂蜡形成晶体,经过抛滤分离,既得一级油。
2、蒸茶籽
将碾碎的茶仁装进木榛笼里,放在大铁锅上蒸煮,直到蒸熟蒸透。蒸茶籽的人绝对要是精通的好手,随时控制火候。
3、踩茶饼
踩茶饼又称作做胚饼,先把两个圆形的铁箍摆在地上,然后用干净的稻草垫底,再将蒸好的茶籽仁填入铁箍里,用脚踩实,做一个个的茶饼。
4、榨茶油
茶饼做好装进榨槽后,在油槽侧加入木 ,就等开榨了。榨油人手握杖吹,站成马步,目视前方,全神贯注。然后将丈余的杖槌便高高扬起,随即收步,再迈步,砸向榨槽。金黄色的山茶油,就在挤压之中汨汨地流了出来。
古法压榨茶籽油和精炼设备加工的对比分析
茶油传统工艺介绍
1、采茶籽
山茶树,长有闪光的叶子以及艳丽的常呈红色,白色或品红色的玫瑰般花朵,油茶果从开花到果实成熟,历经秋,冬,春,夏,秋五个季15个月,聚集常年日月精华,民间有 抱子怀胎之佳称,堪称 人间奇果。
碾 碾茶籽 碾茶籽是制山茶油的第一道工艺,将经过挑选的茶籽仁放入碾盘内,利用湍急的流水冲击着巨大的叶轮,再带动着碾盘内的四个铁轮飞速旋转,于是,撒在碾盘内的茶籽仁渐渐被碾碎。
郑州企鹅精炼设备加工茶籽油介绍
精炼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四道工序:
1、脱磷:将原先油放进水化锅中,加入比原毛油温度高5-10倍,盐水,让毛油中磷,蛋白质,胶粉物质吸水膨胀而分离出来。
2、脱酸: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物理蒸馏游离脂肪酸。

劳动人民的智慧!贵州古法榨油!油茶第一村

劳动人民的智慧!贵州古法榨油!油茶第一村

劳动人民的智慧!贵州古法榨油!油茶第一村
贵州古法榨油,是贵州一座古老的村庄中最古老的传统经营方式。

古而传承,
千百年来贵州老百姓们就把榨油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自古以来便有着油茶第一村的美誉。

榨油不仅生产出了贵州知名的月季油,而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以及一种以油为代表的特殊民俗。

一切从古老的榨油设备开始,古法榨油设备古朴典雅,主要由研译头、节流器装置、过滤器以及精榨器等组成,每一部分都精致精良,几乎可以实现全自动化,得益于灵活机械结构及优良油产品,已经成为休旅、游览的一大热门景点。

每年节日前后,油茶第一村的街道总是热闹非凡,游客们纷纷围观,榴莲的香
气扑面而来,游客惊叹道:“这么好的古法榨油,太厉害了!”在这活跃的场景里,老百姓们忙着准备榨油设备,手腕灵活的把榨油的技艺发挥到极致,榨油味中有劳动人民的智慧。

榨油工人们舒展自如,天时地利人和,一锅油唰唰地叮嘱出来,那滋润、香甜、清醇的油香就分外迷人。

一滴清爽的榨油,像一朵活跃的鲜花,把油茶第一村富饶的民俗艺术和传统技艺,一点点让游客们记住,融入了游客爱莫能助的内心。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古老的技艺活跃着,用手艺和智慧发挥极致,那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火花!。

古代榨油加工方式

古代榨油加工方式

古代榨油加工方式
古代榨油加工方式是指在古代时期,人们使用的榨油工具和方法。

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各种手工工具来加工油料,其中最常见的是通过榨油机来榨取油脂。

榨油机是一种传统的工具,由木制或石制的压榨机构组成,可以把植物油料(如芝麻、花生、菜籽等)中的油脂压出来。

这种机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将油料放入压榨机中,然后通过手动转动压榨机的杆来压榨出油脂。

在古代,榨油机的种类也非常丰富。

有些榨油机是由竹子、麻绳和棕榈叶编织而成的,也有一些是用石头和木头制成的。

这些榨油机虽然形式各异,但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

在古代,榨油加工是非常重要的行业,因为植物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和工业原料。

因此,榨油加工也成为了古代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榨油加工方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提高。

- 1 -。

古法双绝(古法榨油、古法制香)

古法双绝(古法榨油、古法制香)

古法双绝毛铺特有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和人文历史,造就了这个古村落在传统加工业方面的“古法三绝”,即古法榨油、古法制香。

一、古法榨油野生山茶油,又名茶油、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由山茶科油茶树种子压榨而得,既是我国最古老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也是全球最珍贵植物油之一。

毛铺油茶树生长在未经污染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大山深处,整个生长过程中不施农药和化肥等,因此山茶油营养价值极高,其营养保健功能超过橄榄油。

据村民口口相传,元末明初,彭氏宗族迁来之时,山上已有不少野生山茶树;村民逐渐发现其果实可榨油食用,于是维护好山茶树、采摘山茶果、食用山茶油,就成为毛铺村民世代相传的重要农事之一。

据2018年统计,毛铺村油茶种植10000余亩,人均约5亩。

按每亩年产11斤油和当年市场价格计算,人均该项年收入约2500元。

山茶树存在两大奇观:一是在秋冬落叶草本凋零之时,茶花始得盛开;二是每到次年春季,多棵茶树挂满茶桃。

其大小和外观与桃子相似,桃心为空,生吃熟吃皆可。

五花肉炒山茶桃,即为本地一道特色菜肴。

随后,山茶籽孕育成长,历经春夏秋三季,到中秋左右,由嫩变老、由黄变黑,即可采摘。

本地常谓“寒露到霜降,茶油上树旺,霜降节后多一日,茶油上树多一滴”,因此每年霜降时节(亦即国庆节前后),村民腰系围裙、手拎布袋、肩挑箩筐,起早摸黑,翻山越岭,采摘茶籽,其间艰辛,可想而知。

茶籽采摘后,经过晾晒,即可拿去油坊榨油。

20年前,毛铺尚有6个油作坊:楼上、徐湾、雷山、甘湾、东楼、陶洼各1个)。

至2018年,在毛铺楼上老油坊里还保存着一台300多年历史的老油榨。

毛铺至今保留古法榨油。

其技艺复杂、工序繁琐,每次榨油都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一开始,榨油师傅以尺量度茶籽厚度,选择适宜茶籽,以免碾坯不均;然后倒入大锅中烘炒,待其自然冷却后,经反复碾压,再踩压成为粉饼;随后便是关键环节“木榨”:五、六位榨油师傅呼着口号,有节奏地小范围巡回奔走,推动撞锤榨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油茶籽的加工主要采用预榨浸出工艺,由于高温热榨和化学精炼,存在产品品质低、能耗和炼耗高等问题,影响了油茶的加工效益。

低温压榨和吸附精炼技术具有产品品质高、能耗和炼耗低等优点,近年来成为油料加工领域研究热点之一。

传统的油茶籽加工工艺主要有两种:一次压榨法和预榨浸出法。

第一种方法主要应用在小型油料加工厂,其特点在于采用“95型”等单螺旋压榨机进行一次性深度压榨,压榨温度很高(125~130℃),因而茶籽油和饼粕的质量较差。

第二种方法主要应用于中大型油料加工厂,此法是首先将60%以上的茶油挤压出来,然后用有机溶剂对压榨饼进行浸提,残油一般在1%左右,茶油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精炼工序得到成品油,其主要工艺
流程如所示:油茶籽→烘干→清理→轧坯→蒸炒→压榨→毛油→精炼→成品油↓油茶饼→浸出→毛油→精炼→成品油图
油茶籽压榨工艺流程图Fig.1.2Squeezingprocessofoilteaseed这两种工艺制取的茶油质量不高,而且生产成本较高,饼粕残油高,大多被作为肥料,造成了资源浪费,影响了油茶籽的加工效益。

传统的茶籽油精炼工艺流程如图1.3所示:茶籽毛油→脱胶→脱酸→脱色→脱臭→高级
精炼油图
茶籽油精炼工艺流程图茶籽油精炼可以改善茶油的品质和口感,且可以延长保存时间。

茶籽毛油中含有大量的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对茶籽油的营养和保健作用以及油脂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茶籽油中的大部分活性物质是热敏感型化合物,在油脂的精炼过程中很容易损失,使、茶籽油的品质下降。

因此,探索茶籽油各加工工序对其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以及探寻出有利于提高茶籽油品质的精炼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以来出现了一些精炼茶油的新型方法,其中研究得较多的方法有低温冷榨精炼和膜技术精炼等。

魏佳等通过应用研究发现,与传统的高温精炼工艺相比,低温精炼油中的VE、VD3、角鲨烯和甾醇的保留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这表明低温精炼技术可以在有效除去茶籽油中不良成分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使茶籽油中的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得到保留。

K.Kondal等在油脂精制过程中使用了膜过滤技术,脱除了油中的胶质物质、色素物质以及一些游离脂肪酸,达到了脱胶、脱酸和脱色的三重作用效果。

陈文伟等(陈文伟等,2008)利用无机陶瓷膜技术对茶油进行精炼,实验结果表明膜技术处理的最优操作工艺5参数为:陶瓷膜2万、混合油浓度50%、压力0.3MPa、温度40℃,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可以使茶油的磷脂含量降到6.86mg/kg,且精炼得到的茶油色泽和酸价等质量指标均能符合茶油的质量标准。

这些研究报道都表明膜技术精炼能非常有效地应用于茶油精炼中,它能减少油脂精炼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节省脱色吸附剂的使用量,降低油的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来说,茶籽油的精炼技术主要包括脱胶技术、脱酸技术、脱色技术、脱臭技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