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德国

合集下载

第十六章 第1讲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2025高三总复习 物理(新高考)

第十六章 第1讲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2025高三总复习 物理(新高考)

三年考情光电效应2023·浙江1月选考·T15、2022·河北卷·T4、2021·海南卷·T3、2021·江苏卷·T8能级跃迁、光子的动量2023·辽宁卷·T6、2023·山东卷·T1、2023·新课标卷·T16、2023·湖北卷·T1、2023·浙江1月选考·T15、2023·海南卷·T10、2023·江苏卷·T14、2023·浙江1月选考·T11、2022·广东卷·T5、2022·浙江6月选考·T7、2022·北京卷·T1、2022·重庆卷·T6黑体辐射、原子的核式结构、物质波2023·浙江6月选考·T15、2022·浙江1月选考·T16、2020·天津卷·T1、2020·江苏卷·T12(1)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2023·湖南卷·T1、2023·浙江1月选考·T9、2023·浙江6月选考·T5、2023·海南卷·T1、2022·全国甲卷·T17、2022·山东卷·T1、2022·浙江6月选考·T14、2021·全国甲卷·T17、2021·全国乙卷·T17、2021·山东卷·T1、2021·广东卷·T1、2021·湖南卷·T1、2021·河北卷·T1、2021·福建卷·T9、2021·重庆卷·T2核反应、核能2023·全国甲卷·T15、2023·全国乙卷·T16、2023·湖南卷·T1、2022·浙江1月选考·T14、2022·湖北卷·T1、2022·辽宁卷·T2、2021·浙江6月选考·T14、2021·北京卷·T1、2021·海南卷·T5、2021·江苏卷·T1命题规律目标定位本章主要考查光电效应、能级跃迁、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核反应与核能。

第十六章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

第十六章 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
经济学说史教程 17
2.庞巴维克还提出补全物品的价值构成理论。 生产性物品,如土地、农具和农民的劳动是生产小麦的 补全物品,这些补全物品的价值,是和它作为一个整体所 能提供的边际效用相适应的。 3.维色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从边际效用论和生产三要素 论出发,提出了一个“归算理论”,它既是“归算价值论” 又是“归算分配论”。
经济学说史教程 2
第一节:边际革命
边际革命: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的出现 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爆发了一场全面革命的标志。 这场革命被称为边际革命。 这场革命使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 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 求和效用。 边际革命从19世纪70年代初开始持续到二十世 纪初,相继二、三十年,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 人物应该是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洛桑学派的 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和奥地利学派的门格尔。 他们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先后出版了各自的 代表作,并不约而同地讨论了同一个问题,即 价值由什么决定。
经济学说史教程
6
边际效用论并不是奥地利学派的新创造。
17世纪英国的尼古拉· 巴贲、18世纪意大利的 弗尔南陀· 加里安尼、法国启蒙学者孔狄亚克、 重农学派的杜尔哥和法国经济学家萨伊都在不 同程度上把价值看成人们对产品效用的主观评 价。 边际效用论的奠基者和直接先驱者是德国的赫 尔曼· 戈森(1810—1858),他在《论人类 交换规律的发展及人类行为的规范》一书中, 提出了两个规律。
经济学说史教程 11
二、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抽象演绎法
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上,奥地利学派反对德国历史学派, 以抽象演绎法同德国历史学派的历史方法相对立。 抽象演绎法就是使人类经济的复杂现象还原成为可以 进行单纯而确实的观察的各种要素,并对这些要素加 以适合于其性质的衡量,然后再根据这个衡量标准, 以再从这些要素中探出复杂的经济现象是如何合乎规 律地产生着。 另外,奥地利学派的这种抽象分析以人类追求享乐避 免痛苦的心理来解释个人的一切经济行为的动机,从 而把政治经济学看做一种实用心理学,经济关系变成 人与物之间的一种心理反应关系。由于这种特点,奥 地利学派也被称为边际学派中的心理学派。

第十六章 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第十六章 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
第五编 19世纪
西方教育思想史
‐ 在英国,以斯宾塞和赫胥黎为代表人物的19世纪科学教育思想强调科 学知识和科学教育,制定了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使得欧美 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学校课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影响是深远的。 应该指出,19世纪科学教育思想既源于又高于早期科学教育思想。
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
西方教育思想史
第五编
19世纪
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
第五编 19世纪
西方教育思想史
‐ 由于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发明创造的日益增多,因而19世纪常被人 称为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纪。自然科学的成就与工业革命不仅在西 方国家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而且形 成了一种对自然科学和文化知识的普遍信仰,促使了学校教育的变革 和教育思想的发展。
‐ 在19世纪中期,近代西方国家教育制度开始确立,近代西方教育理论 体系开始形成。在19世纪中期开展的科学教育与古典教育的论战中, 1000多年来一直在西方国家学校教育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的古典教育让 位于科学教育,使得西方教育理论和实践增加了活力,趋于现代化。
‐ 在德国,出现了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主知主义教育思想、幼儿园教 育思想、“全人类教育”思想,使得德国在19世纪西方教育思想发展 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 人物的主知主义教育思想。
发生在德国的这场思想文化运动从来都不是一种单一的思想运动。它从一开始 就处在各种社会思潮(启蒙学说、理性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和以日耳曼 民族主义为代表的国家主义)的影响下,具有综合和调和的特征。尽管参加者 的思想倾向表现各异,但他们却一致对人以及人的特有的精神世界感兴趣。 “新人文主义”的概念恰当地揭示了德意志文化的这一时代特征。

第十六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

第十六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

智力活动的第三个维度是产品,是运用智力操作信 息后得到的结果。这些产品可以是单元(一个单词、 数字或概念),可以是类别(一系列有关的单元), 也可以表现为关系(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系 统(运用逻辑方法组成的概念)、转换(对所安排、 组织和意义的修改)和蕴含(从已知信息中观察某 些结果)六个因素。 而且,吉尔福特相信每一个内容-产品-操作结合 (模型中的每一个小立方体)。

****瑞文测验****
英国心理学家瑞文1938年创制,是一种非文字的 智力测验。主要测量一个人的观察力,推理能力以及 清晰思维的能力。许多心理学家把它当作流体智力的 测验量表。瑞文测验有三个版本。

标准型
彩色型
高级型
60题 36题 型12题 型36题


卡特尔认为,晶体智力,是个体知识经验的结晶,所以称为 晶体智力。晶体智力是过去对液态智力运用的结果,大部分 属于从学校中获得与掌握而形成的能力,例如,词汇理解和 计算方面的能力都是晶态智力。但是,通常这两种智力总是 包含在任何一种智力活动中,彼此很难分开。液态智力是晶 态智力的基础。 在人的一生内中,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有着不同的发展形态。 流体智力随生理成长而发生变化,一般在14岁左右时达到顶 峰,以后逐渐下降将随个体生理机能的衰退而减低。晶体智 力达到最高点的时间要比液态智力晚,下降很慢,根据卡特 尔的研究,液态智力在40岁以前就开始下降。但是,晶体智 力不仅能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保持,而且还能有所增长(如 图)。对健康的85岁老人的晶态智力测验表明,他们的成绩 几乎与中青年人一样。
一、智力测验的起源——高尔顿


最早尝试对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进行系统测量的是英国心理 学家和遗传学家高尔顿(F.Galton),他被称为“差异心 理学之父”。 1859年,达尔文出版划时代《物种起源》一书,使高尔顿 受到了极大的心理震撼。达尔文的基本假设是,在任何物种 的成员中,都有少量遗传变化或变异,进化是通过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原则发生的。尽管《物种起源》针对的是动物, 但高尔顿仍把这一结论应用于人类。他推想,人类的进化极 可能也是通过最聪慧的大脑向子孙传递天生的心理优越性而 发生的。为此,他试图通过对若干遗传的生理特征,特别是 感官的灵敏度和反应时——的测量来评估智力。但后人的研 究发现,这些测量与学业成绩之间并没有相关。虽然高尔顿 失败了,但他关于智力可以量化的观点为智力测验奠定了基 础。

第十六章 TKI冲突测验

第十六章  TKI冲突测验

管理者要鼓励有益的冲突,保持一定水平的有益冲突会 使组织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Thomas-Kilman冲突模型
强硬性——个体试图满足自己的关注的程度。 合作性——个体试图满足他人的关注的程度。
竞争性 Competing
高强硬性,低合作性。
个体的目标是“取胜”,是以他人的代价来追求自己的 需要。这是一种权力定位的模式,在此模式下,人们使 用一切看似恰当的手段以处于优势地位:如争辩能力, 头衔或经济制裁。竞争性可能意味着维护自己的权力, 捍卫他们认为正确的立场,或仅仅是设法取胜。
高强硬性,高合作性。
与回避性相对。个体目标是“找到一种取胜的方式”。 合作性涉及一种努力,即试图与他人合作以找到能充分 满足双方关注的解决办法。这意味着深入研究问题以识 别出两人的潜在关注,并且找到能满足双方关注的办法。 两人间的合作可能采取的形式有:探索分歧以相互学习 对方的见识,一致解决某个情形,否则,它将引起他们 争夺资源或发生冲突;形式还包括尽力找到创造性解决 人际问题的方法。
目 录 冲突理论和冲突模型 冲突测验 课堂活动 讨论题
冲突的概念
发生在同一空间两个或以上事物的互相对抗过程。在 任何情境下,当人和人的想法和愿望出现不一致时, 就产生了冲突。 冲突的4种类型(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
战争,即群体之间的冲突; 派别斗争,即群体内部的冲突; 诉讼,即通过法律途径处理的冲突; 非人格的冲突,即思想观念上的冲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讨论题
哪一种冲突风格是低强硬性高合作性的?
当团队中的所有成员都倾向于使用竞争性风格应对冲 突时,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如果团队中的成员都倾 向于使用回避性风格应对冲突时,可能会发生什么问 题?
小 结

第十六章 开采沉陷盆地土地治理

第十六章 开采沉陷盆地土地治理

第十六章开采沉陷盆地土地治理第一节概述我国地域辽阔,煤炭资源分布广,在全国2100多个县中,1200多个县有预测储量,其中已有煤矿开采的县达1100多个。

据国家土地部门的初步估计,我国因生产建设而人为破坏的土地在21世纪中期将达6000万亩,其中约一半可恢复成农用地。

现在每年仍以70万亩的速度递增。

煤炭占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0%,而这一结构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有较大的改变。

据统计,到1994年底,仅全国国有重点煤矿累积破坏土地约3×106hm2,如果采煤塌陷土地以0.2~0.3hm2/万t估算,全国每年新增塌陷地面积约为2.7×104~4.1×104hm2。

因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一向为世界发达国家重视, 国外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对矿区土地进行复垦,但大规模、有计划、有目的的复垦研究工作也不过20多年历史。

其中历史较久,规模较大,成效较好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前苏联、德国、美国等国家。

美国早在1918年就在印第安那州煤矿的煤矸石堆上进行再种植试验。

1983年西弗吉尼亚州制定了有关的法规,约束采矿工业对土地破坏或占用,并要求依法进行复垦。

目前美国把矿区环境污染分为空气污染、地表特征的毁坏和水污染三种类型,并根据不同污染对象先后颁布了严格的国家法令,如《露天开采控制和复田法令》等。

在国家法令的强制作用及高科技支持下,美国的矿区环保及治理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在复田区种植作物,矸石山植树造林及粉煤灰改良土壤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美国土地复垦率已达80%左右。

德国是世界上采褐煤最多的国家,从20年代开始对露天采褐煤剥离岩地区进行复垦工作以来,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到85年底复垦土地面积是露天采煤占用面积的62%。

其他发达国家平均已达到65%。

我国在50年代至80年代有一些矿山就已经考虑了复垦问题,如1957年辽宁省桓仁铅锌矿将废弃的尾矿池复土造田;1958年郑州铝厂小关矿,在设计中就考虑了复垦问题,利用废石造田千余亩;1964年广东坡潭锡矿利用剥离废土边采矿边回填采空区,开创了当年征地当年补偿的良好先例。

第十六章 费尔巴哈的哲学(《西方哲学史》PPT课件)

第十六章 费尔巴哈的哲学(《西方哲学史》PPT课件)

纽伦堡的费尔巴哈纪念碑
一、人在自然界的地位
1. 试图摆脱机械唯物主义 (1)费尔巴哈自然的唯物主义原理,继承和发展了18世纪法国唯
物主义,但却更强调德国唯物主义的宗教起源。在这里,他试图 把自己的唯物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划清界线。
(2)他的唯物主义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显著区别在于对人的 地位的强调——他虽然同意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自然界是在 我们之外客观存在的独立实体,但是也认为作为哲学的对象,自 然是人所意识到的自然,即对象化了的自然。也就是说,只有从 人的立场来看待自然,它才具有意义。
替教会和宗教,工作代替祈祷,物质的享受代替地狱,世俗社会 代替天国,人代替上帝。
2. 神学的秘密 (1)费尔巴哈认为,神学的秘密就是人本学,人的本质是宗教的
对象和基础,而基督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2)从心理根源上讲,人由于对自然力的恐惧和崇拜而产生的依 赖感是宗教的基础,而意志与能力之间的对立则是宗教出现的前 提。
二、人是感性存在
1. 基本原则 (1)费尔巴哈的人本学从“自然是感性的实体”这一原则出发,主
张人是现实存在的感性存在。 (2)他认为,人作为最现实的、最真实的存在,既不是抽象的思辨
的精神实体,也不是一架复杂的机器,而是有生命的感性实体。
2. 费尔巴哈的感性:不是消极的认识能力
(1)他认为,感官或感觉就是人的第一个可以信赖的东西;除了感 觉之外,人也具有理性和思维。
是被制作的或简直无中创有的事物,而是一个独立的、只由自己 可以说明的、只从自己派生出来的东西”。
2. 自然界的物质实体等同为感性实体
(1)他认为,只有一个感性的实体,才是一个真正的,现实的实 体。只有通过感觉,一个对象才能在真实的意义之下存在——并 不是通过思维本身,而与思维共存的或与思维同一的对象只能是 思想。

第十六章 X 射 线

第十六章   X 射 线

当X射 线管在管电 压较低时才 产生连续X 射线谱。
连续X射线发射谱的基本特征: X射线强度随波长的变
50kV 8 7 6 5 4 3 2 1 0.02 0.04 0.06 20kV 0.08 0.10 30kV
化而连续变化
相对强度I
每条曲线都有一个峰值
40kV
曲线在波长增加方向上
无限延展,强度越来越弱 在波长减少的方向上, 曲线都存在一个最短波 长
a d
b
一般X射线管的阳极靶 面均做成斜面,钨靶 为一矩形。
c c
a
b
d
θ---靶倾角定义为:靶的表面与垂直于电子 流方向的夹角。
实际焦点和有效焦点的关系: 设实际焦点的长 度为ab,宽度为bc 。经过投影后,有 效焦点的宽度bc仍 等于实际焦点的宽 度,而有效焦点的 长度a′b则变成了 absinθ,比实际焦 点的长度短。所以 有效焦点比实际焦 点小。
几种靶材料产生K、L系特征X射线的激发电压(kV) K系激发电 压 1.56 8.89 20.00 69.51 88.00
靶材料 铝(Al) 铜(Cu) 钼(MO) 钨(W) 铅(Pb)
原子序数 13 29 42 74 82
L系激发电压 0.09 0.95 2.87 12.09 15.86
产生标识X射线的条件:
Z越大发生X射线的效率越高。
在兼顾熔点高、原子序数大和其他 一些技术要求时,钨(Z=74)和它的 合金是最适当的靶材料。 在需要波长较长的X射线的情况下, 因采用的管电压较低,用钼(Z=42) 作为靶更好一些。 阳极整体用导热系数较大的铜做成。 可采用不同的散热方法降低阳极的温度。
3、实际焦点与有效焦点
实际焦点 ------ 灯丝发射的电子,经聚焦加速 后在阳极靶面上的撞击面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 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 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 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 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 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 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德国传统服装
男士們:身穿吊帶皮褲(Lederhose), 頭戴一種有羽毛的小氈帽,腳穿 長襪和翻毛皮鞋,上衣外套沒有 翻領,而且顏色大多是黑綠色
2、禁忌 • 德国人忌讳13和星期五。 • 他们忌讳在公共场合窃窃私语,不喜欢他 人过问自己的私事。 • 在德国别穿黑鞋系白带 • 在德国人家里拜访,不能早到,可以迟到5 到10分钟,免得让主人手忙脚乱。 • 还有,给德国人食物要量力而行,否则德 国人会硬撑吃完,以示礼貌。
3、小费 • 在西方国家,给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付小 费已成为习惯,小费已成为服务员的重要 收入来源。 • 小费不等同于服务费,服务费是顾客所付 的附加费,一般为消费的10%一15%,它 列在帐单的末尾。
巴伐利亞
女士們:穿的則是Dirndl, 多以裙裝為主,上衣敞領、 束腰,袖子有長有短,領 邊、袖口還鑲有花邊,並 以白色為主。裙子的樣式 類似圍裙,顏色有的鮮豔、 有的素雅 常常要配有帽子,帽子的 樣式有很多種,有的婦女 乾脆用鮮花編成花環帶在 頭上,十分嬌豔。
頭部上方的紅球是他的特色
德国小孩
5、货币 • 货币:欧元 货币: • 1人民币元=0.1159 人民币元=0.1159 欧元 • 1欧元=8.6297人民 欧元=8.6297人民 =8.6297 币元
6、经济 • 德国是世界的第四大经济体,2008年GDP是 38180亿美元。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 业国家,经济总量位居欧洲首位,世界第 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和中国,且与英法 的差距很大。 • 德国作为西方七大工业国成员,对世界经 济和金融形势起着重要作用。
三、首都及主要旅游城市 • 柏林(德语:Berlin),德国首都,也是 德国最大的城市,现有居民约340万。柏林 位于德国东北部,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 施普雷河和哈维尔河流经该市。
(1)勃兰登堡门 • 勃兰登堡门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市中心, 最初是柏林城墙的一道城门,因通往勃兰 登堡而得名。
勃兰登堡门 • 现在保存的勃兰登堡门是一座新古典主义 风格的建筑,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 世下令于1788年至1791年间建造,以纪念 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
7、文化教育 • 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德国的18 世纪文学走向顶峰。歌德、海涅、席勒、 莱辛和格林兄弟都是杰出的代表。
• 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有托马斯·曼、海因 利希·曼和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作家海因里 希·伯尔和君特·格拉斯分别于1972年和 199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音乐是德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德国造就了各个不同时期的音乐大师,如 贝多芬、巴赫、门德尔松、瓦格纳等。柏 林爱乐乐团更是享誉世界。教堂、宫殿和 古堡德国重要的文化遗产。 • 著名乐曲欣赏 • 大、中、小学和职业教育发达,实行12 年制的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学费全免,教 科书等学习用品部分减免。
二、旅游资讯 • 1、民俗风情 •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 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 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 会去碰它。 • 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 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 情。但细细想来,这种"不灵活"甚为有益。
•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 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 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 • 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 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 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 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 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 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
• 有时在狭义上也指原民主德国东部的专区, 德国统一后成为勃兰登堡州的一部分。另 外与其同名的是美国肯塔基州中北部城市 和首府。
四、出入境知识 • • • • 1、签证 2、海关规定 3、出入境知识 4、旅游小常广场 • 柏林人亲昵地把亚历山大广场叫做“亚 历克斯”。从发音可以看出说话人的来历: 西部人说“Ahlex”,东部人说“Allex”。
亚历山大广场 • 它有辉煌的过去,而且会迎来更加辉煌的 未来。亚历山大广场最早是羊毛和牲口的 交易市场。
(3)柏林墙 • 柏林墙(德语:Berliner Mauer;英语: Berlin Wall,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 (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是 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 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 德(含东德的首都东柏林)和德意志联邦 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从而阻隔 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
柏林墙
柏林墙
2、汉堡
• 德国城市——汉堡
• 汉堡是德国三大州级市之一,也是德国最 重要的海港和最大的外贸中心、德国第二 金融中心,是德国北部的经济和文化大都 市。另外汉堡是德国著名的一支球队,也 是一种食品的名字。
汉堡
3、法兰克福 • 法兰克福是德国重要工商业、金融和交通 中心,黑森州最大城市,位于莱茵河中部 的支流美因河的下游。它也是德国最大航 空站、铁路枢纽。
3、面积与人口 • 国土面积:357020 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8231万 人口数量:8231万 (2008年 (2008年)
4、民族、宗教、语言 • 主要民族:德意志人 主要民族: • 主要宗教:33.7%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 主要宗教:33.7%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 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 33.2%的人信奉罗马天主教 的人信奉罗马天主教。 33.2%的人信奉罗马天主教。 • 官方语言:德语 官方语言:
LOGO
第十六章 德国
由lxym148提供 山寨仿ND模板
一、国家概况 • 1、地理位置 • 德国位于欧洲西部,东邻波兰、捷克,南 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 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邻北海和波 罗的海与北欧国家隔海相望。
2、国旗 • 呈横长方形,长与 宽之比为5∶3。 • 黑色象征悲悯被压 迫的人们,红色是 争取自由的心情, 金色是理想和真理 光辉的表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