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厂化真姬菇及白玉菇规模栽培生产
无公害食品真姬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无公害食品真姬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真姬菇又称玉蕈、斑玉蕈、荷叶离褶伞,因它具有独特的蟹鲜味,故有人称它为蟹味菇、海鲜菇。
该菇营养丰富,据分析每100g鲜菇中含粗蛋白3.22g、粗脂肪0.22g、粗纤维1.68g、碳水化合物4.56g、灰分1.32g,磷、铁、锌、钙、钾、钠的含量非常丰富,维生素B1、B2、B6,维生素C的含量也较一般菇类高,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食用菌。
目前多为工厂化栽培。
1 产地环境要求生产场地应生态环境良好,周边2km内无工业“三废”等污染源,远离医院、学校、居民区、公路主干线500m 以上,交通便利。
产地环境空气应符合NY5294-2004的要求。
生产用水包括拌料用水、菇床喷洒用水及生产环境湿度维持用水,应符合GB5749-2006的规定。
2 设施要求2.1 栽培设施菇房采用钢结构或砖混结构建设,通风、保温、保湿。
生产场地布局合理,生产区、加工区和原料仓库、生活区应严格分开。
生产区中原料区、堆制发酵区或拌料区、装料区、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区应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
其中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区应紧密相连,废料堆放、处理区应远离生产区。
排水系统畅通,水泥地面平整,场地环境符合NY/T5333-2006的规定。
2.2 生产设施原辅材料加工、拌料、装瓶、接种、栽培环境控制系统、通风照明、产品加工等设施应符合相关质量标准,保证人身健康、安全。
锅炉、灭菌锅等压力容器,应通过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 生产技术要求3.1 菌株选择3.1.1 品种选择按照农业部颁布的《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有关要求,选用经过出菇试验、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宜工厂化生产、商品性好、货架期长的优良菌株,如玉蕈1号、白玉茹等。
生产菌种的品种(菌株)应符合NY/T5333中3.1.2的要求。
3.1.2 茵种生产菌种生产应符合NY/T528-2002的要求。
3.2 栽培原料3.2.1 主辅原料木屑、棉籽壳、玉米芯、麦麸、玉米粉、饼(粕)粉等主辅原料,要求干燥、纯净、无霉、无虫、不结块、无有害污染物和残留物,木屑应取自水青冈(山毛榉)、抱栎、杨、柳等阔叶树种,针叶树种的木屑应自然堆积6个月以上。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液体菌种制备工艺研究

摇 床 转 速 为 10r i、 养 温 度 (3 1 ℃ 、 种 量 05 、 始 6 / n 培 a r 2+ ) 接 . 初 % p  ̄ 、 气 量 1 . 发酵 周 期 7 8d H56通 : 8、 0  ̄ 。 关键词 真姬菇 工厂化 液 体 菌 种
1 . 不 同摇 瓶 装 液 量 对 菌 丝 生 长 的 影 响 采 用 l 0 L .1 2 0m o 三 角瓶 摇 床 震 荡 培 养 ,每个 摇 瓶 接 5个 0  ̄ .lm 的 菌 .mm 05T 5 l 块 ,H 自然 。试 验 设 置装 液量 为 2 0 L、 0 、 0m p 0 4 6 L三 个 m 0 mL 0 梯度 , 个处 理 重复 3 , 2 o ,7 mn培 养 。 每 次 于 1 10/ i C r 培养 第 7 d观
收 稿 日期 :0 10 — 7 2 1— 6 1
上生长速度快 , 种后 3 满袋 , 丝 生长旺盛 , 接 7d长 菌 出菇 快 ,
产 量 高 , 物 效 率 分 别 为 6 . %和 5 .2 ; 方② 上 菌 丝 生 生 04 5 9 % 配 9
长较慢 , 种后需 4 满袋 , 丝生长 较旺盛 , 菇较快 , 接 2d长 菌 出
处 理 , 2 ℃培 养 , 荡 培 养 18h 摇 匀 各 取 1 L培养 液 , 于 1 振 6 , 0m 离 心 后 测 定 菌 丝鲜 重 。 1 - 发 酵 罐 培 养 时 间 对发 酵结 果 的 影 响 以天 厨 真 姬 菇 发 .3 2 酵 罐 配 方 配 制 发酵 罐液 ,H 自然 。设 6 7 8 9 p 、 、 、 d4个 处 理 , 每 处理 设 3次 重 复 。于 2 ℃培 养 。在 规 定 时 间镜 检 每 个 处 理 菌 1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上 ,移人 高压灭 菌炉 内 。压 力达 1.18x 袋 ,移人 温度 14—16℃,空气 相对 湿度
1O ~1.47×10 帕 斯 卡 、 料 温 126℃ 时 , 90% ~95% , 二 氧 化 碳 浓 度 小 于 0.1%
保 持 2小 时 ,之 后 自然 降压 至 零 再 移 的栽 培 库 房 内 ,料 面 覆 盖 潮湿 的无 纺 布
一 、 生 产 设 施 根据工厂化生产工艺 ,厂 区分 为原 料 场 、晒 场 、拌料 区 、制 包 区 、灭 菌 区 、无菌接种 间 、养菌 问 、出菇 问 、加 工车间等。水 、电配置齐全 ,独立装配 1200千伏安变压器 1套 。菇房墙体通 常 用 双 面 0.5毫 米 的 彩 钢 加 厚 夹 芯 板 建 成 ,板 与板 之 问密 封 ,保温 保湿 耐腐 , 具备环境 自控设施。 接 种 室 约 60平 方 米 ,室 内安 装 YT一015箱式 臭氧发 生器 一体机 、高 效 空气 过滤 器 。养菌 房单 菌房 面 积约 70 平方米 ,内设养菌 架 ,采用 1厘米X1.2 厘 米镀锌 角铁焊接 ,中架 宽 1.3米 ,边 架 宽 0.9米 ,层 间 距 0.35米 ,底 层 架 离
地 0.2米 , 10层 , 架 间 走 道 0.75米 。每库 可 以培养 2万 一 2.4万 包 。安 装 中 央 空 调 机 组 设 备 ,能控温换气 。每间标准 出菇 房安 装 1台 10匹制 冷 机 组 ,2台换 气扇 ,4盏 35瓦 节 能 灯 ,层 架 上 方 装 LED灯 带 , 1台 规 格 9千 克//1,时 超 声 波 加 湿机。出菇床架层问高 0.5米 ,6层 ,架 间走 道 宽 1.1米 ,底 层 架 离 地 0.2米 。 = 、 技 术 要 点 1.品种选择 。工厂化栽培一般只采 收 第 1潮 菇 ,应 选 择 产 量 集 中在 头 潮 菇 的 品 种 。另 外 菌 龄 要 适 中 ,母 种 菌 龄 l5~20天 ,栽 培 种 菌 龄 30~40天 。 2.栽 培 料 选择 。 主料 为 杂 木 屑 、棉 子壳 、玉米芯、麸皮 、玉米粉。原料要新 鲜 、干燥 、无霉变 、无虫 、无异味 、不 结块 、无有害污染物和残 留物 ,使用前 暴 晒2~3天 ,质 耠 我 削 徘 NY5099 (无公 害食 品 食 用菌栽 培基质安 全技 术 要 求 )。辅 料 为 过 磷 酸 钙 、磷 酸 二 氢 钾 、石 膏 、石 灰 、轻 质 碳 酸钙 等 。 3.栽 培 料 配 方 。① 棉 子壳 40% , 木 屑 38% ,麸皮 10% ,玉米粉 10%,碳 酸钙 1%,石灰 l%。②棉子壳 50%,木 屑 25% ,麸 皮 20% ,玉 米 芯 粉 3% ,石 灰 1%,轻质碳酸钙 1%。③棉子壳 36% , 玉 米芯 粉 50% ,麸皮 10% ,石膏 1% , 石 灰 2% ,过 磷 酸 钙 l% 。各 地 可 根 据 当 地 原 料资 源 ,因 地制宜 ,选用 其 他配 方 ,但需做 出菇试验 。 4.拌料 、装袋。按 配方 备料 ,先 主 料 干拌 ,加 麸 皮 、玉米 粉搅 拌 均 匀加 水 至无 白心 ,再加 石灰 等辅料 搅拌 15分 钟 ,培 养料含水 量 63% ~65% ,手 握料 有
无公害农产品真姬菇蟹味菇白玉菇生产操作规程

无公害农产品真姬菇(蟹味菇、白玉菇)生产操作规程1 范围本操作规程规定了工厂化生产真姬菇(蟹味菇、白玉菇)的产地环境、厂房建设、原料要求、菌种制作、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及包装,适用于浦东新区无公害真姬菇(蟹味菇、白玉菇)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9693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GB/T 10463-2008 玉米粉GB/T 12728-2006 食用菌术语NY/T 119-1989 饲料用小麦麸HG 2940 饲料级轻质碳酸钙NY/T 528-2002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 5099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 5095-2006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NY/T 5333-2006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NY 5358-2007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3 产地环境应符合NY 5358-2007《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
4 栽培设施条件控温菇房车间采用钢塑结构或砖混结构加保温层建造,封闭性、隔温性及节能性好,应利于控温、保湿、通风、光照和防控病虫害。
单库菇房大小以10m×6m×4m为宜,中架宽1.8m,边架宽0.9m,层间距0.5m,底层离地面0.2m以上,架间走道0.7m。
按冷库标准要求进行建造。
制冷设备与冷库大小相匹配,配置制冷机及制冷系统、风机及通风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应有健全的消防安全设施,备足消防器材;排水系统畅通,地面平整。
5 生产技术要求5.1品种选择、菌种生产及质量要求5.1.1品种选择选用适宜工厂化生产、发菌及出菇快、抗病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商品性好、保鲜期长,经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的品种,根据市场需要选择不同色泽的品种,从具有相应资质的供种单位引种,并可以清楚地追溯菌种的来源。
白色真姬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技术

21 年第 6 01 期
园艺 学
白色真姬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技术
王 忠宏 林 戎斌
( 福建省顺昌县农 业局 , 福建 顺昌 3 3 0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极具 开发 前景 的珍 稀 食用 菌 , 过 生产 实践 , 通 总结 其 工厂 化 高产 栽培技 术 , 包括 生产设 施 、 养料 配制 、 袋 培 装 灭 菌 、 种 、 茵管理 、 接 发 出菇 管理 、 采收 、 包装 等 方 面内容 , 以为 生产 者提供 参 考 。
b g i gs r iain, c lt n, a r nn a g n e l t i u ai s wnu igma a e n , u t g n g me t h r e t g p c i g dS nI c u d rvd fr n e fr r d c r . ti z o n o p n g me tf i n ma a e n , av s n , a k n a r i i n Oo . o l p o ier ee c s o p o u es t e
真 姬 菇 工 厂化 高 产 栽 培技 术 总 结 如 下 , 为广 大 食 用 菌 种 以 植 户提 供 参考 。
1 生 产 设 施
p o u to r cie,t nd sraie ndhih- il ul v to e h i e r umme z d,n ldngma ua trn a ite , rpaig s b tae, r d ci n p a t c i i u tilz d a g yed c t ain tc nqu swees s i i r e i cu i n fcu igf cl is p e rn u srt i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菌丝培养是不断增加营养菌丝生物量的过程, 在工厂化高效栽培中,接种35—40天之内菌丝就完 全长满菌瓶,但真姬菇菌丝发满菌瓶后仍需继续培 养40—50天,即完成生理成熟(后熟)。
冷却:
灭菌后所有的栽培瓶内部都要冷却至真姬菇菌 丝的培养温度(30℃以下)才能接种,高温时 接种,真姬菇菌丝的成活很缓慢,还会引起菌 丝老化和杂菌侵入。
3、接种
培养料经高温灭菌后,极容易感染杂菌,工厂化 接种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接种时仔细检查所使 用的菌种是否有杂菌污染及生长不良,菌种的菌龄 一般界定在发菌满瓶后再加10—15天,并伴有生理 成熟迹象,菌丝体截面呈淡米色或淡粉油色。临近 接种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原种瓶外壁,接种人 员穿戴经过清洗并消毒的衣帽、鞋和口罩,通过风 淋室洁净后进入接种室。用自动接种机进行接种。
搔菌后,为了防止出菇初期培养料面过于干燥, 我们采取菌瓶内注水,约经1小时后充分倒掉,使环 沟内不要有积水,否则,不仅会推迟菌丝的恢复与再 生,还会增加受细菌等杂菌污染的概率。
6、催蕾
催蕾是通过温度、湿度、气体、光线等调节,促 使真姬菇尽快现蕾的一种出菇方法。
搔菌、注水、排水结束后,把栽培瓶放在14—16 ℃,相对湿度90%以上的环境中,使菇蕾形成。
配方:
棉籽壳40千克,木屑38千克,麸皮10千克, 玉米粉10千克,碳酸钙或硫酸钙1千克,石灰1 千克,PH值7.5—8,含水量65%。
一般来说,营养添加剂增多后,每瓶真 姬菇的产量会相应有所增加,但质量有下降 的倾向。再者,如果营养过多,会破坏培养 基中氮源和碳源的平衡,发生不良(出菇不 好)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多。
真姬菇菌株白玉菇19系工厂化栽培技术

362019年第5期真姬菇菌株白玉菇19系工厂化栽培技术林小花(福清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福建福州350300)摘要:福清市引进真姬菇菌株白玉菇19系进行工厂化袋栽生产,实现周年生产,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总结了白玉菇19系工厂化袋栽生产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生产设施配备、培养料配制、培养料装袋及灭菌、菌袋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及包装处理等内容。
关键词:真姬菇;白玉菇19系;工厂化;栽培技术DOI:10.13651/ki.fjnykj.2019.05.010Industrializ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White Hypsizygus Marmoreus19Series,Bacterial Strain of Hypsizigus MarmoreusLIN Xiao-huaCFuqing Cash Crop 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Fuzhou^Fujian350300) Abstract:White Hypsizygus Marmoreus19Series,the bacterial strain of Hypsizigus marmoreus»was introduced by Fuqing City to carry on the industrialized bag cultivation production,in order to realize the year-round production and obtain the better economic benefit.The main technical points of the industrialized bag cultivation production of White Hypsizygus Marmoreus19Series were summarized including the production facilities,compost preparation,compost bagging&sterilization,fungi bags inoculation,mycelium culture,fruiting managing,harvesting and packaging,etc.Key words:Hypsizigus marmoreus;White Hypsizygus Marmoreus19Series;Industrialized;Cultivation technique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又名玉蕈、斑玉蕈,商品名为海鲜菇、蟹味菇皿,其外形美观,口感脆嫩,味道浓郁鲜美,具有独特的蟹香味,在日本称之为“蟹味菇”⑷。
中国食用菌工厂化市场规模及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食用菌工厂化市场规模及行业发展分析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是在按照食用菌生长环境设计的封闭式厂房中,利用温控、湿控、风控、光控设备创造人工环境,利用机械设备自动化操作高效率生产,通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组织员工有序生产,在单位空间内机械化、自动化、立体化、标准化、周年化培育的现代化生产方法。
行业市场规模预测目前,中国大部分食用菌产品以传统农户生产模式为主,绝大多数产品为农户生产。
但工厂化产量一直稳步增长,工厂化比例也增长较快。
从全球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食用菌大多采用工厂化种植技术,其工厂化率均达到90%以上。
中国食用菌工厂化发展历史较短,整体水平不一,地域分布不均衡,工厂化比例显著低于发达国家。
随着中国食用菌需求量的不断扩大,食用菌工厂化比例正在不断提高。
2020年中国食用菌工厂化比例达9.7%,预计2021年中国食用菌工厂化将达10.32%。
图源:中商情报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中国自然地理条件多样,食用菌品种极其丰富,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统农户型、企业+农户型和工厂化生产三种主要生产模式。
相对于其他两种模式靠天吃饭、易污染、食品安全无保障相比,工厂化生产模式实现了食用菌的机械化、自动化、立体化、标准化和周年化生产,在稳定生产、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产品产量和质量、食品安全等方面均有较明显的优势,将是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存在品种较少、技术水平较落后、产业人才短缺、区域消费不均衡、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决定中国工厂化生产的发展趋势。
下面将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供参考。
①企业新品种不断涌现中国目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品种主要包括杏鲍菇、金针菇、真姬菇、双孢菇等,整体而言生产品种较少。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厂家更加注重提供特色、高品位、高质量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同时,随着常规工厂化食用菌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生产企业研发新的品种,并迅速推向市场,抢占市场份额显得越来越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工厂化真姬菇及白玉菇规模栽培生产
策划
一、项目名称:现代化、工厂化、规模化真姬菇及白玉菇生产
二、项目选址:曲靖市(马龙、沾益、麒麟)
三、项目定位:
1、现代化、工厂化、规模化、高效化生产有机食用菌;
2、产品定位:珍稀、高端、有机、健康产品;
3、市场目标定位:东南亚(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及欧洲市场、国内发
达大城市;
4、产品形态:保鲜鲜菇(超市专供包装)90%,其他10%。
四、项目生产规模:
1、日产优质真姬菇及白玉菇:6吨---15吨
2、年产优质真姬菇及白玉菇(365天):2190吨----5475吨
(生产规模分两期实现,在融资成功前提下也可一步实现;本策划以日产6吨—----一期为目标开展策划)
五、生产策划:
1、栽培模式:
(1)采用空调菇房栽培出菇、层架立体栽培方式;
(2)采用循环使用塑料瓶瓶栽为主、袋栽为辅方式;
2、生产流程:
3、栽培出菇房尺寸:(1)建筑尺寸:长14米×宽8米×高4.5米;占地面
积112平方米;
(2)床架栽培面积:112平米×60%利用率×6层=400平方米;
(3)建筑结构:采用聚氨酯夹心双层彩钢板组装成冷库式的菇房,聚氨
酯墙板为10公分厚板材,顶为15公分厚;冷库置于遮光钢结构设施中。
4、具体规模经济技术指标:
5、建设规模:
(1)基地总面积:≥100亩;要求地理位置好、方便;周围无污染、环境极好。
(2)区域面积:配套菌种菌包生产区10亩,菌包(瓶)培养区10亩,出菇栽培区20亩(扩展区20亩),加工区10亩、辅助区10亩、
绿化区≥20亩。
六、投资预算及财务效益分析
(一)投资预算:
1、固定投资:设施及设备投资,共计投资2100万元
2、流动投资:一季(一茬)原材料投入及劳动力、能耗等投入;共
计投入600万元;
3、开办投资:土地费(100亩40年、7万每亩)、可研编制等咨询费,
共计投入800万元。
合计投资3500万元。
具体见附表-----投资预算分析表(二)财务效益分析:
具体见附表-----投资效益分析表
1、固定资产折旧:按
2、速动比率:
3、投资回收期:
4、财务内部收益率:
5、财务净现值:
6、投资收益率:
7、其他
8、其他
(三)融资:自筹2000万元,对外融资1000万元,银行贷款500万元,合计3500万元;对外融资股份占30%。
七、附表、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