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水典型题

合集下载

初中电解水实验试题及答案

初中电解水实验试题及答案

初中电解水实验试题及答案1.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观察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现象,了解水的组成。

2. 实验器材:电源、水槽、直流电源、电极(碳棒或铂电极)、试管、火柴、火焰、干燥的烧杯。

3. 实验步骤:a. 将水槽中加入足量的水。

b. 将电极插入水中,确保电极不接触。

c. 连接直流电源,观察电极附近的现象。

d. 将电极附近的气体分别收集到两个干燥的烧杯中。

e. 用火柴点燃两个烧杯中的气体,观察火焰颜色。

4. 实验现象:a. 连接电源后,两个电极附近分别产生大量气泡。

b. 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

c. 正极气体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负极气体燃烧时火焰呈淡紫色。

5. 实验结论:a. 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b.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c. 氢气燃烧时火焰呈淡紫色,氧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6. 答案解析:a. 水的化学式为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b. 电解水时,水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分解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氢离子向负极移动,氢氧根离子向阳极移动。

c. 负极上氢离子还原成氢气,正极上氢氧根离子氧化成氧气。

d. 氢气燃烧时火焰呈淡紫色,氧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这是氢气和氧气的燃烧特性。

7. 注意事项:a.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

b. 电极插入水中时,要确保电极不接触,以免短路。

c. 收集气体时,要确保烧杯干燥,以免影响气体的纯度。

d. 点燃气体前,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避免发生爆炸。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并且通过实验现象,我们可以验证氢气和氧气的燃烧特性。

电解测试题及答案

电解测试题及答案

电解测试题及答案1. 电解水时,加入少量稀硫酸可以提高水的导电性,这是因为稀硫酸在水中电离出了什么离子?A.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B. 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C. 氢离子和氯离子D. 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答案:B2.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A. 氧气B. 氢气C. 氮气D. 二氧化碳答案:A3.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多少?A. 1:1B. 1:2C. 2:1D. 无法确定答案:C4. 电解池中,阳极和阴极分别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A.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B. 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C. 氧化反应和氧化反应D. 还原反应和还原反应答案:A5. 电解过程中,电子从哪个电极流向另一个电极?A. 阳极流向阴极B. 阴极流向阳极C. 阳极流向阳极D. 阴极流向阴极答案:B6. 电解池中,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如何影响电解效率?A. 浓度越高,电解效率越高B. 浓度越低,电解效率越高C. 浓度对电解效率无影响D. 浓度适中时电解效率最高答案:D7. 电解水时,如果使用直流电,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A. 2H2O → 2H2 + O2B. H2O → H2 + O2C. 2H2O → O2 + 2H2D. H2O → 2H2 + O2答案:C8. 电解过程中,如果电流强度增加,电解速率会如何变化?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A9. 电解池中,电解质溶液的pH值如何影响电解产物?A. pH值越高,产生氧气的量越多B. pH值越低,产生氢气的量越多C. pH值对电解产物无影响D. pH值适中时电解产物最稳定答案:B10. 电解水时,如果使用交流电,水能否被分解?A. 能B. 不能C. 部分能D. 取决于交流电的频率答案:B结束语:以上是电解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解的相关知识。

电解水试验

电解水试验
正极是------负极是-----正极是------负极是---水的组成--------水的组成--------- --------氧与氢的特点:
OH O H2 氧可以支持燃烧,氢气密度最小。
参 考
例1 下图(Ⅰ)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Ⅱ)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 下图(Ⅰ)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Ⅱ 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甲管生成气体A、一管生成气体B) 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甲管生成气体A、一管生成气体B
(1)图中a、b两级分别是电源的 )图中a
极和
极。 ,说明气体B ,说明气体B有什么性质 。 。
(2)气体B可以用点燃的木条检验,现象是 )气体B
(3)0~30 min,甲、乙两个量筒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为 min,甲、乙两个量筒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为
分析:这是一道识图题,包括一个装置图和一个坐标图。既考察了化学知识, 分析:这是一道识图题,包括一个装置图和一个坐标图。既考察了化学知识, 又考察了数学知识。电解水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关于这个实验的现象、结论、 注意事项在这道题中都所体现。同时也复习了氧气的检验方法。由此可见这 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既涉及到跨单元的小综合,还涉及到跨学科的大综 合。但是所涉及到的知识都不是很难理解,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做到细致认 真,一定会做对的。 答案:(1 答案:(1)负 正 (2)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助燃性 (3)2:1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猜想
水由什么构成?
???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
将两支试管倒扣在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并接 入线导,过一段时间观察变化。
双击
视 频 讲 解
发现
水被电解后产生了氧气和氢气 所以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其比例 是:2 是:2:1 氧 水 如图: 水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电解水实验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电解水实验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电解水实验
考点梳理
2H2O2H2↑+O2↑
产生气体的检验①将燃着的木条靠近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的尖嘴处,木条燃烧更旺;
②将燃着的木条靠近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的尖嘴处,气体能够燃烧,且产生淡蓝色火焰
实验结论①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即“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注意事项电解水时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典型例题
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的实验过程。

(1)气体a为。

(2)通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通电后中间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4)若a玻璃管中产生10 mL气体,则b玻璃管中产生mL气体。

(5)检验b处气体的方法是。

(6)电解水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7)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

答案(1)氢气(2)2H2O 2H2↑+O2↑
(3)a、b两管内汇聚气体,气压变大,将水压入中间球形容器中
(4)5
(5)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处,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b处气体为氧气
(6)增强水的导电性
(7)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探究专题(三) 电解水的实验探究(练习题)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探究专题(三) 电解水的实验探究(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探究专题(三)电解水的实验探究(1162)1.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B.a玻璃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D.a、b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8∶12.如图是验证水的组成的装置,A、B是两个连通并带有刻度的玻璃管(上端是带活塞的尖嘴管),C为连接在A、B中间的球形容器,A、B两管下端是与直流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实验步骤如下:①先将活塞打开,然后从C处将水倒入装置中,使A、B玻璃管中充满水,关闭活塞后再接通电源。

②打开电源开关,几分钟后在A、B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填空。

(1)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

(2)球形容器中液体的液面(填“上升”或“下降”),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3)B管中的气体是,证明B管中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4)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mL或mL。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如图所示,图甲是某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某化学老师针对图甲实验的创新装置,图乙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源至14V,约5分钟,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

请你结合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如果玻璃管a内收集到15mL气体,则在相同条件下玻璃管b内应收集到的气体是mL。

(2)图乙中,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方法是。

(3)你认为图乙的创新实验相对图甲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

①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②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③两极气体的检验非常方便④所用实验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见的物品改制而成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电解水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 实验专题精练 电解水实验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  实验专题精练 电解水实验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实验专题精练电解水实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电解水(如图所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时,水中加入少量NaOH以增强导电性B.试管1中的气体是最清洁的能源C.该实验应该接入直流电源,两电极均产生气泡D.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1、2中收集的气体质量比约为2:12、小明通过预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际实验所得数据显示,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

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C.大胆提出假设:氢气比氧气更难溶于水D.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C.①②D.①②③4、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B.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C.b 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二、实验题5、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做电解水实验时,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增强水的导电能力,在水中加入一些氯化钠固体。

(实验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电极两端有气泡产生,用燃烧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气体能够燃烧且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时,闻到刺激性气味。

化学兴趣小组对这异常现象产生兴趣,继续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正极产生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1:3NH ;猜想2:HCl ;猜想3:2Cl ;猜想4:HCl 和2Cl 。

(讨论与交流)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1不合理,理论依据是_________。

电解计算的典型试题

电解计算的典型试题

电解计算的典型试题一、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 变化1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400mL 某不活泼金属的硫酸盐溶液。

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从6降到1,在一电极上析出金属1.28g 。

不考虑电解时溶液体积的变化。

则该金属是( )。

A. FeB. CuC. AgD. Zn2.将两个铂电极插入500 mL CuSO 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定时间后,某一电极增重0.064 g(设电解时该电极无氢气析出,且不考虑水解和溶液体积变化)。

此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MCE90.29) ( )A. 4×10-3 mol / LB. 2×10-3 mol / LC. 1×10-3 mol / LD. 1×10-7 mol / L3.电解饱和KCl 溶液1.5 L ,当生成的氯气完全被过量的AgNO 3溶液吸收后, 得到沉淀0.4305 g 。

若原电解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时,电解后溶液的pH 值为 ( )A. 10.3B. 11C. 11.3D. 12.34.用惰性电极电解1 L 4 mol / L CuSO 4溶液时,在电路上通过0.5 mol 电子后,发现电极接反了,纠正后又通过1 mol 电子,此溶液中[H +]是(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化) ( ) A . 1.5 mol / L B . 1 mol / L C . 2 mol / L D .3.5 mol / L5.室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V mL 某二价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一段时间后,阴极有m mg 金属析出,溶液的pH 值由6.5变为2.0(电解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忽略不计),析出金属的原子量的数字表达式为 ( ) A . V m 200 B . V m 100 C . V m 5102⨯ D . Vm 5101⨯ 二、活性电极参与反应的计算1.在25℃时,将两个铜电极插入硫酸钠的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上逸出amol 气体,同时有O H 10SO wgNa 242⋅晶体析出,若温度不变,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电解水实验题

电解水实验题

电解水实验题(典型)1.如下图,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

(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

(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 。

(5)开始电解后,A 管收集到 气,B 管收集到 气体。

(6)在D 处,将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2.如下图A 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B 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若甲管生成气体A ,乙管生成气体B(1)试在图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a 、b(2)气体B 可以用点燃的火柴检验,有什么现象?说明气体B 有什么性质?(3)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利用了它的什么性质?(4)0—3分钟,及3—6分钟,甲、乙两管内排除水的体积比各为多少?参考答案:1.所考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坐标系。

答案:(1)a 为电源正极,b 为电源负极。

(2)现象为火柴燃烧的更旺;说明B 具有助燃性。

(3)可用排水法;利用了它们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4)分别为2:1;2:1点拨:电解水实验中用的为直流电源,由图B 知与b 相连气体体积大,故应为2H ,故b 为电源负极,a 为电源正极。

(4)问中无论何时刻,1:2V :V 正负,总成立。

2.答案:(1)甲的装置简单 (2)乙装置检验产物方便 (3)增强水的导电性(4)已进行一段时间 (5)氧气;氢气 (6)用燃烧着的木条 点拨:要正确解答这些问题,关键是要看清甲、乙两图,找出它们在装置上有哪些区别,并比较其优点。

比较两图可知,甲装置比乙装置简单,但乙装置多了检验产物的尖嘴管。

从甲、乙两图可看出,A、B、C、D四管都有一段气体,说明已电解一段时间了。

又根据“正氧负氢”电解水的结论,知道A、C管中是氧气,B、D管中是氢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⑴电解水时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

⑵电解一段时间后,C 、D 两试管理论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为 ,C 为产生的气体为 ,C 连接的是电源的 ,检验的方
法: ;D 产生的气体为 ,检
验的方法: 。

⑶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 。

文字表达式 。

⑷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 .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
C .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D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⑸电解水实验得到的结论:
①水是有 和 组成的;
②在化学变化....
中,分子 ,而原子 。

⑹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与水蒸发形成水蒸气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C 管气体可以作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优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水是生命之源,无色透明的液态水从微观角度看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将液态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发生的是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而将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发生的是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这两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⑴加强水的导电性⑵2:1,氢气,负极;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看气体是否被点燃;氧气,把带火星
的木条放在试管口,看木条是否复燃。

⑶222O H O H +−−→−通电,氧气氢气水通电
+−−→−⑷AD ⑸氢元素,氧元素;可再分,不可分⑹水电解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本事发生了变化,是化学变化。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是水分子受热,能量增大,分子之间距离增大的结果,是物理变化。

(2分)⑺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⑻水分子,物理,化学,有无新物质生成,分解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