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在药学中应用
化学热力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化学热力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胡丽霞研究生5班201381702003摘要:通过对最近几年热力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进展的综述,介绍了化学热力学方法在药剂学领域中的应用。
包括了药物合成开发,药物制剂等的研究。
关键词:药剂学;化学热力学物理化学中热力学知识在药物研究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这种应用帮助我们展开了一门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新边缘学科。
在药物生产中,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工艺条件、探索制药反应机理、研究药物稳定性、药物保存条件和期限等,就需要掌握物理化学的有关理论知识。
其中,与热力学知识联系最为密切的是药物合成开发、药剂学和药理学等学科。
文章将就药剂学方面阐述最近几年热力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 热力学概说化学热力学是研究物质的热性质及化学、物理过程的方向和限度等普遍规律的基础学科,即在指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应该朝哪个方向进行?进行到什么程度?外界条件如压力、温度、浓度等因素如何影响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这一类问题都属于化学热力学的范畴。
它把热力学理论和化学现象结合起来,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物质变化所引起的能量转化以及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否可能。
即研究物质所处的平衡状态在条件发生改变时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化学热力学的研究是以许多严格的热力学基本定律和热力学状态函数为基础展开的。
在它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及公式从理论上进行严密的逻辑推导,这其中将会用到很多高等数学的理论知识。
化学热力学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化工生产中的能量衡算与能量的合理利用问题,在设计新的反应路线或研制新的化学产品时,有关反应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等。
化学热力学在新型药物及新剂型的研制和生产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药物合成的可能性及最高产率的确定,药物制剂的制备和性质评价以及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等,都需要掌握和应用化学热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
1.1 熔融过程的熵变许多药物分子都具有柔顺性,起原其是高分子链中的σ键的内旋转。
药学专业物理化学热力学教学探讨

作 原理 是 : 煤 锅 炉 内 燃 烧 , 将 化学 能 转 化 成 热能 , 煤 燃烧 所 : 生 的 热 能 对 水 加热 , 水 蒸 发成 属汽 , 水煞 气 经过 热 器进 一 步加热, 成为具有规定几 力干 ¨ 温 度的过热蒸汽 , 然 后 通 过 管道 进 入 汽 轮 机 。 任 汽轮 机 l } 】 , 燕 汽 / f 断 膨胀 , 高速流动, 州t 击汽 轮 机 的 转 以 吝 贝 定 速 度旋 转 , 将 热能 转 换 成机 械 能 , 带 动 汽 轮 机 轴 的 发 电 机 发 电 。 火 电 站 的 工
了相 当严 重 的 影 响 。 通 过设 疑 为 什 么会 发 生核 泄 漏 呢 ? 可 以让 学 生 查 找 原 因 : 核 反应 堆 链式 反 应 产 生 大 量 热 能 , 用 循 环水 ( 或 其 他物质) 带 走 热 量 才 能 避 免 反 应 堆 因过 热 烧毁 , 导出 的热 量 可 以使 水变 成 水 蒸 气 , 推 动 汽轮 发 电 机 发 电 , 而 因 为 地 震 导 致 核 电 站 外 围 的 供 电设 备 无 法 正 常 运 转 , 循 环 水 系统出故障 , 引发 爆炸 , 导 致 了核 泄 漏 。 通 过这些大家熟 悉的案 例, 可 以让 学 生 认 识 到 热和 功 与我 们 的生 活 和 生 产 是 密切 相 关 的, 增 强 学 生 对 热 力学 的兴 趣 , 同时 也 为后 面 热 机 的 学 习有 了 打 下基 础 。
摘 要: 通过 改变物理化 学热 力学单纯依赖课本讲解的方 法, 结合 与生活生产和 药学类专业知识紧 密联 系的案例讲解 , 使学生认识 到热 力
学的重要性; 通 过 让 学 生 围绕 莱一 知 识 点 书 写论 文 的 方 式 , 使 热 力 学知 识 与医 药专 业 知 识 互 相 融 合 , 扩 大 了学 生知 识 面 的 同 时培 养 了学 生 的求 知欲 , 激 发 学 生 对 物 理 化 学 学 习 的主 动 性 。 关键词 : 物 理 化 学 热 力 学 教 学 方 法 药 学 专业 中 图分类号 : G 6 4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9 7 9 5 ( 2 0 1 3 ) 0 3 ( a ) -0 0 5 8 -0 1
药学《医用物理学》教学大纲

《医用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Medical Physics)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072602,14072603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医学/药学/医检等专业学分:3总学时:48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后续课程:医学专业课课程简介:医用物理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物理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也是医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是通过较系统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为医学院学生后续学习现代医学打下必要、坚实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在物理思想、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与创新能力方面得到提高。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以讲课为主,讲课形式兼顾PPT和板书,同时教学视频录像作为辅助手段,网络教学作为资源库和教学辅导手段。
选用教材:陈仲本,况明星.医用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必读书目:[1] 倪忠强,刘海兰,武荷岚.医用物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选读书目:[1] 王振华.医用物理学[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2] 李旭光.医用物理学[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3] 程守洙,江之永,胡盘新. 普通物理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马文蔚.物理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D. Halliday, R. Resnick, J. Walker. Fundamentals of Physics (Extended) [M].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1二、课程总目标:本课程目的在于通过对经典物理学和近代物理学的系统学习,尤其是和医学紧密相关的知识的介绍,了解物理学发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了解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基本实验,基本思路。
掌握经典物理学中力学,热学和电磁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并且能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医学专业课服务。
浅析物理化学在高职药学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析物理化学在高职药学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职药学专业是一门结合了化学、生物学、药剂学等多个领域知识的专业。
在其中,物理化学不仅仅是一门单独的学科,更是整个药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
物理化学所涉及的尺度从微观到宏观,研究的范围广泛,旨在深入探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对化学变化和生命活动的影响,为药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方法和工具。
在高职药学专业学习中,物理化学的地位不可低估。
首先,物理化学作为基础学科,是药学专业的重要基础,为以后的药物分析和制剂等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
物理化学涉及到的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光学、表面化学等学科,与药物的活性成分、稳定性、溶解性、吸收性等相关联,对于药物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物理化学在药物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药物的结构和性质直接影响着其在人体内的反应过程,而药物的化学结构是由物理化学原理所决定的。
因此,药学研究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物理化学的知识。
例如,热力学研究可以用来研究药物分子的热力学性质,分子的稳定性和分解热等;表面化学研究可以用来研究与生物体接触的药物的性质和相互作用;电化学研究可以用来研究药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等。
此外,物理化学在药物分析和制剂技术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药物分析需要对分析样品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这需要物理化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支持。
比如,在药物制剂技术中,药物在加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物理化学问题,比如药物溶解度、晶型转化、结晶性等。
因此,药学专业的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物理化学知识和技能,以解决在药物分析和制剂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药学研究者的100个药学实验方法

药学研究者的100个药学实验方法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制备、制剂、贮存、分析、评价、应用和管理的学科。
药学研究者需要掌握各种药物实验方法,以便进行合理的药物研究。
以下是药学研究者常用的100种药学实验方法。
1. 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吸光度。
2. 毛细管电泳法:利用毛细管和电泳现象使带电小分子迁移。
3.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一种分离技术。
4. 端点法:利用试剂的滴加量来确定分析物的含量。
5. 毒性实验:评估化合物的毒性,通常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6. 生物利用度:药物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程度。
7. 发酵:利用微生物生长和代谢产生化合物。
8. 单晶衍射法:确定晶体结构的方法。
9. 液相色谱法:一种分离技术,通常用于化合物的分离和测定。
10. 瓶中药敏试验:用于检测某些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11. 荧光标记技术:将药物与荧光染料结合以进行药物跟踪。
12. 静态头孢菌素寿命:一种测定头孢菌素的分解稳定性的方法。
13. 除菌法:用于消除细菌或其他微生物。
14. 疏水层析:一种从复杂混合物中分离单一分子的技术。
15. AAS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6. XRD (X-ray Diffraction):X射线衍射,一种确定化合物结构的方法。
17. 感光性实验:用于评估化合物对光的敏感性。
18. 血浆蛋白结合:血浆蛋白对药物分布和药物效应的影响。
19. 热分析:测定物质的热性质,如融点、沸点、热力学性质等。
20. Osmotic Shock:利用渗透压差引起菌细胞破裂,以释放目标蛋白质或靶分子。
21. 细胞分离和培养:分离细胞以进行各种生物活动研究。
22. 表面张力:测定分子间作用的一种物理性质。
23. 电泳:用于分离带电药物或蛋白质。
24. 分子光谱法:通过测定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光谱来确定其化学结构。
药剂学溶解的原理

药剂学溶解的原理
药剂学溶解的原理是指药物在溶剂中分散或溶解的过程。
溶解是指药物的分子或离子在溶剂中分散均匀,形成溶液。
药剂学溶解的原理涉及溶剂的溶解力、药物的溶解度、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等因素。
以下是药剂学溶解的几个重要原理:
1. 溶剂的溶解力:溶剂的溶解力决定了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溶解力大的溶剂能够更好地把药物分散或溶解在其中,促进药物的溶解过程。
2. 药物的溶解度:药物的溶解度是指单位溶剂中溶解了多少药物。
药物的溶解度与其分子或离子的性质有关,如极性、电荷等。
溶解度越大,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就越充分。
3. 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药物在溶解过程中需要克服一定的吸热或放热能力,这与溶剂对药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药物在溶解过程中可能需要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或者形成新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这些过程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4. 混合与搅拌:溶解过程中的混合与搅拌有助于药物与溶剂的接触,促进溶解速度的加快。
5.温度的影响: 高温通常能够提高溶解度,但并非所有药物都适合在高温下溶解。
温度对溶解过程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它还涉及到热力学方面的研究。
总的来说,药剂学溶解的原理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药物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变化以及混合搅拌等因素。
这些原理的理解有助于合理设计和选择药物的溶解方法和条件,提高溶解度,同时还能对药物的溶解动力学过程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药学专业物理化学热力学教学

药学专业物理化学热力学教学探讨摘要:通过改变物理化学热力学单纯依赖课本讲解的方法,结合与生活生产和药学类专业知识紧密联系的案例讲解,使学生认识到热力学的重要性;通过让学生围绕某一知识点书写论文的方式,使热力学知识与医药专业知识互相融合,扩大了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物理化学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物理化学热力学教学方法药学专业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058-01物理化学是中医药院校药学、药物制剂和生物工程等专业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很多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都是以物理化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以物理化学的方法为指导,物理化学是这些专业的必修课。
但物理化学理论性强,而且公式繁多,学生觉得学习起来枯燥,难学又难记,对物理化学总是抱有一种畏惧心理。
而且现在大多数医药院校所采用的物理化学教材基本上还都是在沿用过去的纯化学模式,与实际应用和专业知识的结合力不强,学生在学习中认识不到物理化学应用的广泛性以及对他们未来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为此,物理化学的教学有待于大家去不断的探索让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和方法。
物理化学热力学内容大多以数学推导的公式为主,需要物理、高数和化学知识,公式繁多难以记忆区分,对学生来说内容枯燥无味,理论性又太强,学生觉得这一部分内容对生活生产实际和专业知识学习毫无用处。
所以对热力学部分内容的讲解,我们就不能单纯的依赖于教材的内容,在讲解课本基本知识的同时引加其它相关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热力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
1 热力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紧密结合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贯穿于物理化学课程的始终,也是工程类专业课的基本理论,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但热力学内容抽象,以公式为主,学生不能联系到热力学理论对实际应用的指导作用。
比如当我们讲到燃烧热的时候,同学们很难想象得到物质燃烧过程的热效应会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我们可以列举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燃烧热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的应用。
医药学中物理化学的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三.思考题参考答案1.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判断的依据。
〔1〕状态给定后,状态函数就有定值;状态函数固定后,状态也就固定了。
〔2〕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一定都改变。
〔3〕因为, V p U Q H Q ∆=∆=,所以, V p Q Q 是特定条件下的状态函数。
〔4〕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因为能量不能无中生有,所以一个系统假设要对外做功,必须从外界吸收热量。
〔5〕在等压下,用机械搅拌某绝热容器中的液体,使液体的温度上升,这时0p H Q ∆==。
〔6〕某一化学反响在烧杯中进行,热效应为1Q ,焓变为1H ∆。
假设将化学反响安排成反响相同的可逆电池,使化学反响和电池反响的始态和终态都相同,这时热效应为2Q ,焓变为2H ∆,那么12H H ∆=∆。
答:〔1〕对。
因为状态函数是状态的单值函数,状态固定后,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定值。
反之,状态函数都有定值,状态也就被固定了。
〔2〕不对。
虽然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会改变,但不一定都改变。
例如,系统发生了一个等温过程,体积、压力等状态函数发生了改变,系统的状态已与原来的不同,但是温度这个状态函数没有改变。
〔3〕不对。
热力学能U 和焓H 是状态函数,而∆U ,∆H 仅是状态函数的变量。
V Q 和p Q 仅在特定条件下与状态函数的变量相等,所以V Q 和p Q 不可能是状态函数。
〔4〕不对。
系统可以降低自身的热力学能来对外做功,如系统发生绝热膨胀过程。
但是,对外做功后,系统自身的温度会下降。
〔5〕不对。
因为环境对系统进行机械搅拌,做了机械功,这时f 0W ≠,所以不符合p H Q ∆=的使用条件。
使用p H Q ∆=这个公式,等压和f 0W ≠,这两个条件一个也不能少。
〔6〕对。
因为焓H 是状态函数,只要反响的始态和终态都相同,那么焓变的数值也相同,与反响具体进行的途径无关,这就是状态函数的性质,“异途同归,值变相等〞。
但是,两个过程的热效应是不等的,即12Q Q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系: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2014508260
姓名:宋亚男
热力学方法在药学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通过对热力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叙述了物理化学在药学领域内的应用前景,并提示了新的边缘学科的广阔空间。
论述了热力学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方法和思路。
热力学与药理学中受体研究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介绍了热力学在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和对细菌的热力学研究。
并介绍了物理化学在骨组织愈合及肌肉组织中的应用。
关键词:热力学应用物理化学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physical chemistry in pharmaceutical field is describ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rmodynamics in drug researc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s and ideas of thermodynamics in the study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Thinking method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rmodynamics and pharmacology in receptor research.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rmodynamics in the study of drug interactions and the thermodynamics of bacteria. The application of physical chemistry in the healing of bone tissue and muscle tissue was introduced.
Key words: thermodynamic application of Physical Chemistry
自然科学有若干分支,其中以大量基本粒子构成宏观体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之一就有物理化学。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大量粒子构成的孤立体系中,自发变化朝着消除差别、均匀,混乱度增加,作功能力减小的方向进行。
本文试图通过热力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以说明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在药学领域内的应用前景。
1. 药物制剂热力学研究
1.1药物晶型热力学特性与疗效
自19世纪20年代发现磷酸钠有两种晶型以来,药物多晶型现象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尤其是本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人们对晶型进行了结晶化学和热力学方面的研究,加之生物药剂学的发展,从而对于药物的晶型变化以及晶型对药品质量与临床药效影响的认识逐渐深入,其重要意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1.2药物晶型热力学研究的实用价值
1.2.1晶型不同的药物其理化性质可能有所不同。
且生物利用度也可能有
一差别。
药物的各种晶型之间可发生相互的变型,可分为两种变型:一种为单变过程(不可逆变型);另一种为双变过程(可边变型)。
对于单变型的两种晶型,在常温下必有一种较为稳定。
药物品型的转变过程是相变及相平衡的物理过程,这一过程与其热力学特性密切相关。
因此,在药物多晶型的研究中,不仅要检测出其不同的晶型,而且还要搞洁多晶型在转型中
的热力学关系。
1.2.2有关晶型热力学参数如溶解热、熔化热、嫡及自由能等的测定,往往有助于选择适当的药物品型,并且对晶型稳定性的判别、晶型转型条件的控制以及生物利用度的提高等方面有实际的价值。
(1)用于药物晶型的研究。
药物晶型不同会引起热输.自由能、熔点等热力学参数
的不同。
Abutar等人对甲灭酸与无味氯霉素的热力学数据进行比较时发现。
在
甲灭酸两种晶型中H比I具有稍高的解热,两者之间仪差4.18干焦/摩尔,自由
能也仅比I型的大1.05干焦/摩尔;而无味氯霉素B型的溶解热比A型的高26.75
干焦/摩尔,B型的自由能比A型的大3.24千焦/摩尔。
所以,他们认为,甲灭酸
z与H型之间的生物活镀没有什么差别,而无味霉8素A与B型之间却有显著的
差异。
据报道,溶解量热法现已用于研究At内酰胺抗生素、千氟唾嗓、消炎请
和磺胺堕吐等药品的晶型差别。
此外.熔点分析也是研究药品晶型转变的有力
工具,因为不同晶型的药品往往只表现在熔点的不同上,用一船化学分桥方法
是无法区分的。
应用Dsc或DTA(差热分析法)不仅可区分不同的晶型,还可以观
察药物晶型转变和熔化过程的变化。
(2)用于药物多晶型相对稳定性的研究。
,在药构研究、模型设计到生产制备时,应
该考虑药物晶型与稳定性、溶解度、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关系。
由于亚稳定型
易于转变为稳定型而影响疗效,故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仿制转型,以保证药物的
生物有效性。
(3)用于控制药物品型措施的研究。
在药品生产、使用及贮存过程中,注意按制药
物晶型转型条件,可避免有效晶型转变为无效晶型或促使无效晶型转变为有效
晶型。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将药物晶型的热力学特性与人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大
小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这为探讨药物活性与药效的关系
提供了三个很好的启示。
1.3β一环糊精与阿斯匹林包合反应的热力学研究
由于阿斯匹林分子是部分地嵌入β-CD的空穴中,故使得β-CD的热运动到限制,因而获得较大的烙变Av,同时由于β-CD包台物的形成使Ag被限制在β-凹空穴周围,因而亦产生较大的不利嫡变∆S。
有利的烙变补偿了不利的嫡变果在所有温度下都可得到的自由由能变化(∆Go=∆H—T∆So),因而包合作用为一自发过程,包合作用是烙效应起支配作用。
而AH。
值又小于一般化学反应的数值,故可知包合作用无任何
价键形成,包合物分子间是通过氢镍、范得华力等作用而结合的。
综上所述,阿斯匹林与p 一环糊精形成包物合后能增加阿斯溶度,其溶解度相图为水溶性丸型。
包合作用的原动力是分子间氢键和范得华力等作用的结果,包合为阿斯匹林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2. 热力学在药理中的应用
2.1 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分析
[1]药理学资料的热力学分析为了解其它技术得不到的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过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方法。
本其适用于分析—6物作用初始阶段信息从配体传导到生物系统。
这种分析的内涵是对本局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的推动力的定量测定。
,热力学分析的详细解释可为了解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的潘在机制(超出其它参数分辨能力)提供线索。
2.2 药理学资料的热力学分析是研究发生在药物—受体相互作用中的物理化学变化的一个革新方法。
由于它早在70年代已用于放射标记配体结合资料中,所以热力学分析已为探明其它技术所不能得到的药
—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过程提供了一个大有潜力的方法,使人们能够精确测定药物—受体相
互作用中比解离常数更重要的参数,可帮助澄清伴随药物—受体作用的分子过程,有助于阐明配体对受体”吸引”的力以及激动剂的效率。
2.3 钙阻抗剂的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1]离子交换材脂是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为研究某些药物离子的交换反应特性用以指导新型离子交换树
释药的设计,选择钙通道阻滞剂盐酸维拉帕米和盐酸地尔硫卓作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