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急症(根据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2017版)

合集下载

高血压急症处理指南

高血压急症处理指南

高血压急症的处理高血压急症是临床常见急症,多数患者病情危重,若不及时有效处理,可能后果严重。

根据病因及合并症不同,高血压急症的处理策略也存在很大差异。

充分了解不同类型高血压急症的处理原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一、定义高血压急症指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重度升高,舒张压>130mmHg和(或)收缩压>200mmHg,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脑、肾脏、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并且需要紧急处理。

高血压次急症是指仅有血压突然显著升高,而无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急症和次急症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急性靶器官损害而不是单纯血压升高水平上的差别。

多发生于高血压患者,表现为高血压危象或者高血压脑病,也可发生在其他疾病过程中,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左心衰等。

高血压危象: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通常>210—220/130—140mmHg),伴有症状或有心、脑、肾等靶器官急性损害为特点的高血压。

二、处理原则:首先不是盲目降压,而是通过间断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寻找引起患者血压急性升高的临床情况或诱因,同时初步评估是否有靶器官的急性损伤。

初诊为高血压急症的患者,应及时有效的给予降压治疗,积极预防或减轻靶器官的损伤,同时去除引起血压急性升高的临床情况或诱因。

对于不伴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次急症患者,一般无需过于激进的降压治疗,血压下降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对患者可能弊大于利。

一般情况下,可将高血压次急症患者血压在24~48h内缓慢降至160/100mmHg,数周内将血压降至目标值.多数患者可通过口服降压药控制,一般不需静脉用药,但同样不建议口服快速降压药物。

与高血压亚急症不同,高血压急症患者病情更为危重,应在急诊抢救室或重症监护室治疗,并持续监测血压。

接诊患者后,若确诊为高血压急诊,应及时应用降压药,最好为静脉降压药物,如硝普钠、乌拉地尔。

可遵照以下原则控制血压下降的幅度与速度:1h内平均动脉压降至≤治疗前的25%,此为高血压急症的第一目标,随后2~6h内达到第二目标-—-降至<160/100-110mmHg。

高血压急症的问题中国专家共识

高血压急症的问题中国专家共识

高血压急症的问题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专家共识认为,高血压急症指的是高血压患者出现急
剧升高的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
≥120mmHg),伴随着严重脏器损害和(或)危及生命的症状。

以下是中国专家共识对于高血压急症的问题的回答:
1. 治疗目标:首要目标是降低血压,但降压幅度要适度,
不宜过快过大,以免降压过度引起脏器灌注不足。

2. 降压药物选择:通常首选静脉给药的降压药物,如硝酸
甘油、硝普钠等。

如果没有静脉通路,可以尝试口服降压
药物,如卡托普利等。

3. 治疗原则:在有效地降低血压的同时,要保持器官灌注,特别是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灌注。

对于有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水肿、脑梗死等并发症的患者,还需要根据具
体情况进行特殊处理。

4. 随访和复诊:高血压急症患者在急性期治疗结束后,应定期随访,进行血压监测和药物调整,以达到长期控制血压的目标。

总的来说,中国专家共识强调及时有效的降压是高血压急症治疗的关键,同时要注意保护重要脏器的灌注,采用适当的药物和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高血压急症的问题中国专家共识

高血压急症的问题中国专家共识

高血压急症的问题中国专家共识一、本文概述《高血压急症的问题中国专家共识》旨在汇聚国内高血压领域的专家智慧和经验,针对高血压急症这一临床常见且处理难度大的疾病,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符合中国国情的诊疗指导原则。

高血压急症,作为高血压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其快速、准确的处理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深入分析高血压急症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难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提出了针对性的处理策略和建议,旨在指导临床医师科学、规范地处理高血压急症,提高诊疗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二、高血压急症的诊断高血压急症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压水平以及潜在的靶器官损害。

一般来说,血压显著升高(通常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20mmHg)并伴有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眼、大血管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急症。

在诊断高血压急症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高血压的病程、既往靶器官损害的情况、有无服用可能影响血压的药物等。

同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关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肾脏和眼底的变化。

实验室检查在高血压急症的诊断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心电图、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等常规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靶器官损害情况。

对于怀疑有特定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肾功能不全等,还需要进行相应的专项检查。

在诊断高血压急症时,还需要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相鉴别,如嗜铬细胞瘤、主动脉夹层等。

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与高血压急症有所不同,因此正确鉴别对于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高血压急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压水平以及潜在的靶器官损害。

准确的诊断有助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请注意,以上段落仅为示例,具体内容和表述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应以迅速降低血压、控制病情发展为主要目标,同时注重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急诊指南

高血压急诊指南
2、全身小动脉痉挛 3、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压力性利钠等综合因素
4、遗传因素
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
<4>临床表现
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
短时间内血压急剧升高:
收缩压可高达210-240mmHg 舒张压可达120-130mmHg。 伴随症状: 头痛 眩晕 烦躁 恶心呕吐 心悸 气急 视力模糊
多发病 • 急诊高血压的发病率为1-2/百万。 • 中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6亿,但大约2/3的高血压患者并未获得充分的血压
控制,血压控制不佳导致急诊就诊的比例升高。 • 其中1-2%的高血压患者会发生高血压急症。 危害大 • 高血压急症发病急,预后差。 • 如未及时救治,部分的高血压急症患者12个月内死亡率达50%。 • 是疾病致残的首位疾病。 缺乏统一的高血压急症的分级、综合处理标准。
或者降压治疗不充分,而在就诊时血压收缩压≤210-240mmHg,和/或舒张压≤ 120130mmHg,但检查明确提示并发急性肺水肿,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者,即使血压仅 为中度升高,也应视为高血压急症。
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
<3>发病机制
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
1、各种应激因素、神经反射异常、内分泌激素水平异常等作用下,交感神经张 力亢进和缩血管活性物质(肾素、血管紧张肽II)释放增加,诱发短期内血 压急剧升高。
• 惊恐发作 • 服用限制降压治疗效果的药 物(非甾体类消炎药,胃粘膜保
护剂)
• 急性感染
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
1、急诊高血压的诊断:病史询问
(3)靶器官损害和功能评估: 通过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评估有无潜在的靶器官损伤
主诉症状
胸痛 呼吸困难
提示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主动脉夹层 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高血压急症诊疗规范

高血压急症诊疗规范

高血压急症诊疗规范高血压急症诊疗规范
1.病因及分类
1.1 高血压急症的定义与病因
1.2 高血压急症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2.诊断与鉴别诊断
2.1 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2.2 高血压急症与高血压紧急症的鉴别诊断
3.评估与处理
3.1 急症高血压患者的初步评估
3.2 血压控制的目标与原则
3.3 急症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3.4 急症高血压的药物治疗选择及使用原则
4.监测与护理
4.1 急症高血压患者的动态监测
4.2 急症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评估与干预
4.3 急症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
5.并发症的处理
5.1 脑血管并发症的处理
5.2 心脏并发症的处理
5.3 肾脏并发症的处理
5.4 其他重要并发症的处理
6.随访与转归评价
6.1 高血压急症患者的随访原则
6.2 高血压急症患者的复诊与复查
6.3 高血压急症的转归评价
附件:
1.高血压急症评分表
2.高血压急症治疗药物清单
3.相关鉴别诊断检查流程图
法律名词及注释:
1.急症高血压:指血压升高引起器官功能损害或威胁生命的情况,包括高血压紧急症和高血压危象。

2.高血压紧急症:指血压升高导致器官损伤或功能威胁,但没有急性并发症的情况。

3.高血压危象:指血压迅速升高并伴有急性血管器官损伤的情况。

4.高血压急症评分表:用于评估急症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选择的工具。

5.高血压急症治疗药物清单:列出了用于急症高血压治疗的常用药物和使用说明。

6.相关鉴别诊断检查流程图:呈现了高血压急症鉴别诊断中常用的检查流程和诊断思路。

(完整版)高血压急症处理指南

(完整版)高血压急症处理指南

高血压急症的处理高血压急症是临床常见急症,多数患者病情危重,若不及时有效处理,可能后果严重。

根据病因及合并症不同,高血压急症的处理策略也存在很大差异。

充分了解不同类型高血压急症的处理原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一、定义高血压急症指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重度升高,舒张压>130mmHg 和(或)收缩压>200mmHg,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脑、肾脏、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并且需要紧急处理。

高血压次急症是指仅有血压突然显著升高,而无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急症和次急症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急性靶器官损害而不是单纯血压升高水平上的差别。

多发生于高血压患者,表现为高血压危象或者高血压脑病,也可发生在其他疾病过程中,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左心衰等。

高血压危象: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通常>210-220/130-140mmHg),伴有症状或有心、脑、肾等靶器官急性损害为特点的高血压。

二、处理原则:首先不是盲目降压,而是通过间断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寻找引起患者血压急性升高的临床情况或诱因,同时初步评估是否有靶器官的急性损伤。

初诊为高血压急症的患者,应及时有效的给予降压治疗,积极预防或减轻靶器官的损伤,同时去除引起血压急性升高的临床情况或诱因对于不伴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次急症患者,一般无需过于激进的降压治疗,血压下降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对患者可能弊大于利。

一般情况下,可将高血压次急症患者血压在24~48h 内缓慢降至160/100mmHg,数周内将血压降至目标值。

多数患者可通过口服降压药控制,一般不需静脉用药,但同样不建议口服快速降压药物。

与高血压亚急症不同,高血压急症患者病情更为危重,应在急诊抢救室或重症监护室治疗,并持续监测血压。

接诊患者后,若确诊为高血压急诊,应及时应用降压药,最好为静脉降压药物,如硝普钠、乌拉地尔。

可遵照以下原则控制血压下降的幅度与速度:1h 内平均动脉压降至≤治疗前的25%,此为高血压急症的第一目标,随后2~6h 内达到第二目标---降至<160/100-110mmHg。

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2017年)

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2017年)

Page 6
高血压急症危害严重,通常需立即进行降压治疗以阻止靶器官进一步损害
CN/EB/1801/0015
高血压急症靶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
靶器官损害 急性脑卒中
靶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
脑梗死:失语,面舌瘫,偏身感觉障碍,肢体偏瘫,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 脑出血:头痛,喷射性呕吐,可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动态起病,常进行性加重 蛛网膜下腔出血: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背部疼痛,意识障碍,抽搐,偏瘫,失语,脑膜刺激症(包 括颈强直,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
SBP>160mmHg是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随BP增加,出血风险增加
高的SBP标准差(SBP-SD)和连续变化(SBP-SV) 是大动脉瘤SAH控制后再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
Page 24 1. Ohkuma H, et al.Stroke. 2001 May;32(5):1176-80. 2.Lin QS et al.Medicine (Baltimore). 2016 Mar;95(11):e3028. 3.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 ,中国急救医学.2018,38:1-13
高血压脑病 急性发作剧烈头痛、恶心及呕吐,意识障碍(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常见进展性视网膜病变
子痫前期和子痫 孕妇在妊娠20周到分娩后第一周之间血压升高、蛋白尿或水肿,可伴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上腹不
适、恶心等症状,子痫患者发生抽搐甚至昏迷。
Page 7
CN/EB/1801/0015
高血压亚急症的临床表现
在急诊科处理病人中遇到的需要思考的问 题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有血压升高的患者,是否需要 降压治疗:①降压治疗理论上能减轻进一步的血管损 害和脑水肿,防止新鲜梗死区转化为出血病变。②降 压治疗有可能损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组织灌 注。

《高血压急症》课件

《高血压急症》课件

高血压急症的护理措施
探索高血压急症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健康建议。
国际标准高血压急症分类
了解国际上对高血压急症的常见分类,以及这些分类的适用情况和限制。
高血压危象的临床表现
详细介绍高血压危象的常见症状和体征,以及如何进行早期识别和处理。
高血压急症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探索高血压急症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应用。
高血压急症的常用药物介绍
介绍常用于高血压急症治疗的药物,包括用途、剂量以及常见的不良反应。
《高血压急症》PPT课件
本课件将全面介绍《高血压急症》。涵盖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急症概念、 国际标准分类、危象症状、诊断和治疗原则、药物介绍以及护理措施。
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深入探讨高血压的定义、原因和分类,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以及后续章 节的内容。
高血压急症的概念
什么是高血压急症பைடு நூலகம்探索高血压在急症情况下的表现以及应对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
高血压急症诊治策略
高血压急症的定义
血压急剧升高
重要脏器损害心肌梗死 Nhomakorabea急性脑血管病
急性肺水肿
…… 主动脉夹层
大多数高血压急症患者血压突然、显著升高,甚至收缩压常超过240mmHg或舒张压超过140mmHg; 但高血压急症的定义并不明确包括血压的绝对水平。 高血压急症也可见于并不太显著的血压升高,如并发于妊娠,某些急性肾小球肾炎,如不及时控制血压,可能危及生命。 当合并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病、急性肺水肿、主动脉夹层时,即使血压中度升高,也视为高血压急症。 对于血压>220/140mmHg者,无临床症状也应该按照高血压急症对待。
基本原则 注意事项
治疗 原则
血压控制节奏和降压目标 药物选用原则
高血压急症诊治策略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
初步诊断为高血压急症的患者应及时给予紧急有效的降压治疗,给予静脉降压药物,根据临床 情况选择单药或联合使用,预防或减轻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同时去除引起血压急性升高的可 逆临床情况或诱因,在短时间内使病情缓解,预防进行性或不可逆性靶器官损害,降低患者病 死率。 降压应遵循迅速平稳降低血压、控制性降压、合理选择降压药物的原则。
舒张压常>140mmHg,伴眼底乳头水肿、出血、渗出,患者可出现头痛、呕吐、 嗜 睡、迷糊、失明、少尿甚至抽搐昏迷等。
血压明显升高并有脑、心、肾等严重病变及其他紧急情况
如高血压脑病、脑卒中、颅外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动脉夹层、急 性肾炎、嗜铬细胞瘤、术后高血压、严重烧伤、子痫等。会伴有相应疾病的表现,如 喷射样呕吐、肢体活动障碍、胸痛、呼吸困难、无尿、心律失常、发热、抽搐等。
基本原则 注意事项
治疗时需要个体化; 通常需静脉给药,宜短半衰期药物为主; 应注意可能引起不可控的低血压出现; 加强一般治疗:吸氧、安静休息、心理护理、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并发症等。
治疗 原则
高血压急症诊治策略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
治疗 原则
根据 不同靶器官损害,个体化,有节奏有目标地降低血压 第一目标:30-60 min 将血压降低到一个安全水平,安全水平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
高血压急症诊治策略
高血压急症的病情评估
病情评估








高血压急症诊治策略
高血压急症的病情评估
辅 检
体 病情 病 征 评估 史
症 状
高血压用药情况、血压控制情况
引起血压急剧升高的诱因:
①停用降压治疗; ②急性感染; ③急性尿漪留; ④急慢性疼痛; ⑤服用拟交感毒性药品(可卡因、麦角酸二乙酰胺、安非他命); ⑥惊恐发作; ⑦服用限制降压治疗效果的药物(非笛体类消炎药、胃黏膜保护剂)
①影响短期预后的脏器受损的表现:肺水肿、 胸痛、抽擂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
②基础血压值:通过了解基础血压可以反映血 压急性升高的程度,以评估对脏器损害存在 的风险;
③急性血压升高的速度和持续时间:血压缓慢 升高和(或)持续时间短的严重性较小,反 之则较为严重。
高血压急症诊治策略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
高血压急症诊治策略
高血压急症的病情评估
病 史
辅 病情 症 检 评估 状
体 征
通过特异性的症状评估判定有无潜在的 重要靶器官损伤
高血压急症诊治策略
高血压急症的病情评估
症 状
病 病情 体 史 评估 征
辅 检
①平卧及站立两种姿势的血压,评估有无容量不足; ②双侧上臂血压,评估有无主动脉夹层可能; ③眼底镜检,如果有新发的出血、渗出、视神经乳
根据病情选择:
心肌损伤标记物,心肌酶学,血尿钠肽(BNP 或 NTpro-BNP) ,血气分析,胸部X线或CT、核磁 共振(MRI) ,超声心动图,头部CT 、MRI ,肾上 腺CT或MRI ,血尿儿荼酚胺等检查
高血压急症诊治策略
高血压急症的病情评估
体 征
症 病情 辅 状 评估 检
病 史
根据以下方面评估高血压急症危险程度:
高血压急症诊治策略
XXXXXXXXXXXXXX民院 心内科 XXX 2019年12月05日
高血压急症诊治策略
高血压急症的定义 高血压急症的表现 高血压急症的病情评估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 高血压急症相关疾病的治疗
高血压急症诊治策略
高血压急症的定义 一般180/120mmHg以上
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病程中因某些诱因使血压急剧升高
高血压急症诊治策略
高血压急症的常见表现
高血压急症 靶器官损害
急性脑卒中
急性心衰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主动脉夹层 高血压脑病 子痫前期和子痫
临床表现
脑梗死:失语,面舌瘫,偏身感觉障碍,肢体偏瘫,意识障碍,癫痛样发作脑出血:头痛,喷射性呕吐, 可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动态起病,常进行性加重蛛网膜下腔出血:剧烈头痛、恶心、呕 吐,颈背部疼痛,意识障碍,抽擂,偏瘫,失语,脑膜刺激症(包括颈强直、Kemig 征和Brudzinski 征阳性) 呼吸困难、发纣、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查休可见肺部嗳音、心脏扩大、心率增快、奔马律等 急性胸痛、胸闷;放射性肩背痛、咽部紧缩感、烦躁、出汗、心悸,心电图(ECG) 有缺血表现;心肌梗死患 者可出现心肌损伤标记物阳性 撕裂样胸痛,波及血管范围不同可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如伴有周围脉搏的消失,可出现少尿、无尿 急性发作剧烈头痛、恶心及呕吐,意识障碍(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常见进展性视网膜病变 孕妇在妊娠20 周到分挽后第一周之间血压升高、蛋白尿或水肿,可伴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上腹不适、 恶心等症状,子病患者发生抽擂甚至昏迷
高血压急症诊治策略
常见的高血压急症
急性脑卒中 高血压脑病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主动脉夹层
急性冠脉综合征 子痫前期和子痫
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损害——高血压亚急症,均属于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急症诊治策略
高血压急症的常见表现
加剧性的恶性高血压 ( accelerated-malignant hypertension)
头水肿情况存在则提示高血压急症; ④心血管方面的检查应侧重于有无心力衰竭的存在,
如颈静脉怒张、双肺湿暇音、病理性第三心音或 奔马律等; ⑤神经系统检查应该注意评估意识状态、脑膜刺激 征、视野改变及病理征等。
高血压急症诊治策略
高血压急症的病情评估
体 征
症 病情 辅 状 评估 检
病 史
常规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肝肾功能、电解质) 和心电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