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开学演讲西方修辞学浅析
奥巴马就职演讲稿修辞简析

奥巴马就职演讲稿修辞简析Summary:总统大多在美国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其演说亦各具特色。
作为美国的第四十四任总统句子结构,巴洛克.奥巴马就任之际正逢全国性的经济危机,其就职演说不可避免的也会起到表达这位新晋总统的政治思想和增加公众对于政府的信心的作用。
本文将从修辞手段的运用,句子类型以及宗教特色等多方面就这篇就职演说词的语言特色进行分析。
Key words:Repetition, Parallelism, Figures of similarity,Figures of ContrastIntroduction:一、Repetition 反复Re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figure of speech. It usually repeats the same word, phrase, and sentence to intensify the mood, emphasize the ideas, and show the strong feelings. It’s used widely in poetry, prose, novel, speech etc. In the daily life, we also often use it.E.g.:1.But above all, I will never forget who this victory truly belongs to. It belongsto you. It belongs to you .2.Today I say to you that the challenges we face are real.They are serious and they are many. They will not be met easily or ina short span of time. But know this, America, they will be met.3.This is the price and the promise of citizenship.This is the source of our confidence -- the knowledge that God calls on us to shape an uncertain destiny.This is the meaning of our liberty and our creed在奥巴马的就职演说词中,有多个词如“危机”等被反复使用。
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辞的修辞赏析与翻译

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辞的修辞赏析与翻译2009年1月20日,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宣布就任,他激动地讲出了令人难忘的就职演说词“I have come here today,to assume the solemn responsibility that you have placed upon me.”[1]以下是对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词的修辞赏析:从字面上来看,“I have come here today,to assume the solemn responsibility that you have placed upon me”可以理解为“今天我来了,来担负你们赋予我的庄严责任”。
这里包含了两个重要成分:一是他“已经来了”,凭借这句句子,他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与意志;二是“你们赋予我的庄严责任”,凭借这句句子,他表明了自己对者责任的认可,以及对自身使命的认真对待。
第一句话“I have come here today”中的“come”所暗含的语义是“改变”,表明奥巴马的总统任期的开端,同时也意味着美国社会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就此而言,这也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而后一句话“the solemn responsibility that you have placed upon me”中的“solemn responsibility”的语义是“庄严的责任”,意在表明就职至总统之位需要认真对待,同时也表达了对所承担之重任的尊敬。
结合以上句子,可以推断出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中的修辞情景,也就是奥巴马在接受美国首位黑人总统的任命之际,他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与意志,以及对自身使命的认真对待。
结合以上对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词的修辞赏析,以下是对其中“I have come here today,to assume the solemn responsibility that you have placed upon me”的中文翻译:“我今天来到这里,来接受你们赋予我的庄严责任。
奥巴马就职演讲的修辞分析

修辞学期末作业——关于奥巴马就职演讲的修辞格分析11级英语7班1105020224张骁奥巴马就职演讲的修辞分析一、头韵(Alliteration)1.Time and again these men and women struggled and sacrificed and worked till their hands were raw so that we might live a better life.此句中struggled与sacrificed和live与life两组头韵,前一组再现了先辈们浴血奋战的场景和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后一组则把一组对美好明天的向往生动地勾勒了出来。
2.We remain the most prosperous, powerful nation on Earth.此句中prosperous与powerful这组头韵,描绘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繁荣富强,头韵的修辞使表达非常具有感染力。
3.But our time of standing pat, of protecting narrow interests and putting off unpleasant decision-that time has surely passed.此句中pat,protecting与putting三个以“P”开头为头韵的词放在一起,给人以巧夺天工之感。
4.We will restore science to its rightful place, and wield technology’s wonders to raise health care’s quality and lower its cost.此句中wield与wonders的运用浑然天成,运用地非常精准。
5....whether it can help families find jobs at a decent wage, care they can afford, a retirement that is dignified.此句中三组头韵:families和find,decent与dignified,care与can的运用不仅有效地表达了评判一个政府的标准,而且在演讲中演讲极富韵律,让人过耳不忘。
奥巴马就职演说的语言艺术分析

(5)借代或称转喻(Metonymy):不相类似的甲乙之间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代替甲事物。
1)Those of us who manage the public’s dollars will be held to account——to spend wisely, reform bad habits, and do our business in the light of day.(掌管纳税人税金的人应当承担起责任,合理支出,摒弃陋习,在阳光下做事。用“阳光”代表“公开”、“透明”。)
(3)对偶(Antithesis):工整匀称的并列结构,常把字数、结构相同或相近,意义彼此相关的两个词或并列结构对称地排列在一起,是表示对比关系的有效手段。
1)Where the answer is yes, we intend to move forward. Where the answer is no, program will end.(哪个方案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推进哪个方案。哪个方案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就选择终止。)
1)…to carry forward precious gift, that noble idea,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God-given promise that all are equal, all are free and all deserve a chance to pursue their full measure of happiness(.…我们秉承历史赋予的宝贵权利,秉承那种代代相传的高尚理念:上帝赋予我们每个人以平等和自由,以及每个人尽全力去追求幸福的机会。)
从修辞学角度看奥巴马获胜演讲

从修辞学角度看奥巴马获胜演讲本文以奥巴马题为《美国的变革》的胜利感言为语料,从修辞学角度分析其演讲的胜利。
下面店铺分享了修辞学角度看奥巴马获胜演讲,希望对你演讲有帮助。
从修辞学角度看奥巴马获胜演讲一、奥巴马获胜演讲的词语选用1.词语选择的准确性奥巴马的支持者大多来自美国中下阶层,通俗的语言更容易让他的支持者接受他所表达的事实或道理。
人称代词的选用也是此篇演讲的一个特点。
在此篇演讲中,第一人称的使用频率较高,其中尤其以第一人称复数“we”、“our”以及“us”的使用更为频繁。
第一人称单数(I)主要用于演讲者讲述自己的主观态度或描述一般性的事实,在奥巴马回顾选举历程这部分使用较多,他真诚地向为他付出努力的人们表示感谢。
第一人称复数包括说话人在内(inclusive)和不包括说话人在内(exclusive)两种含义。
前者指说话人和听众,当两者有着相同的命运、处境时,使用第一人称复数表示关系亲密。
(如例1)后者指说话人,用来拉近说话者和听话者心理距离。
(如例2)。
此外,奥巴马演讲中,还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给人以一种对话的感觉,使得整个现场活跃起来,拉近了演讲者和听众的距离。
例(1)In this country, we rise or fall as one nation, as one people.(“we”指代说话者和听众。
)2.词语选择的多样性英语演讲中,表达相近的意义要尽量选择用不同的词语,这样不容易给听众带来枯燥乏味的感觉,增强用词的生动性。
比如奥巴马在演讲开头,在表示怀疑、质疑的时候,为了避免重复,谓语动词分别选择了doubt、wonder、question,避免了在一段中使用两次或多次同样的单词。
二、奥巴马获胜演讲的修辞1.反复、平行结构与对照反复、平行结构与对照属于结构类辞格,都在语言形式上造成声势,强调情感感染作用。
反复(repetition)是为了强调某种意义或表达强烈的感情而有意使某些关键词、句等在行文中多次出现的一种修辞手法。
美国总统奥巴马演讲词修辞格分析_英文_

美国总统奥巴马演讲词修辞格分析_英文_科技信息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1年第11期科Analysis on Rhetoric in President BarackObama ’s Speech美国总统奥巴马演讲词修辞格分析王钰潼(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庆163319)【Abstract 】Under the great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today,communic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re more frequent,it becomes significant for us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American presidents'speech.Obama serves as an example for us to study in this aspect.Until now,most people have been studying his speech mainly through either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his speeches or interpretations by the media,conducted through perspectives which are by no means rhetorically informed.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what we are dealing with is political speech,it is high time that the rhetorical perspective be introduced into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Obama'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its original context.Such a perspective will help us obtain a better approach of interpreting his speech.This thesis has widely selected the typical political speeches of president Obama in his Election Campaign process,and analyzed three main rhetorical methods in political speech:simile,metaphor and metonymy.Figure of speech is an expression that departs from the accepted literal sense or from the normal order of words,or in which an emphasis is produced by patterns of sound.It is an especially important resource of poetry;it is also constantlypresent in all other kinds of speech and writing.The figure of speech is commonly used in political speech.In this part of the thesis the author will analyze three main types of figures in Obama ’s speech:Simile,metonymy and Metaphor.【Key words 】Obama ;S peech ;R hetorical analysisA simile is a figure of speech that indirectly compares two differentthings by employing the words “like ”,“as ”,or “than ”.Even thoughsimiles and metaphors are both forms of comparison,similes indirectlycompare the two ideas and allow them to remain distinct in spite of theirsi milarities.The word “simile ”came from Latin word “similis ”,it means“like ”or “as if ”,the use of this figure in English is almost the same as itis used in Chinese.Simile is frequently used in Obama ’s speech:(1)...America that shone as a beacon of freedom and opportunity toso many who had come before.(2)…Cutting the deficit by gutting our investments in innovationand education are like lightening an overloaded airplane by removing itsengine.It may feel like you ’re flying high at first,but it won ’t take longbefore you ’ll feel the impact.By taking two things that don't have much in common andputtingthem together,the simile forces us to imagine the situation in more vividand unconventional ways.The exaggeration inherent in most similes alsoadds a certain force to the comparison,and makes us feel the power ofthe thing or characteristic being compared.In the speech metaphor is often used by the politicians to make theirspeeches more convincing,president Obama is of course not anexception.Single conceptual metaphor can also account for the semanticcoherence of a whole text and this is evident from an analysis of Obama'sinaugural address.(3)...the rock of our family and the love of my life,our nation's nextfirst lady,Michelle Obama.(4)The audacity of hop,In the end,that is God's greatest gift to us,the bedrock of this nation.From the above examples we can find that metaphor can makeabstract things become specific.From the analysis it is clear that thesource domain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our daily life and experience whichmake these metaphors understandable andpersuasive.Political metaphorshave such functions as filtering,persuasion,motivation,simplification andbridge.Metaphors are deeply rooted in people's experience and the American culture.Therefore,it is not difficult to appeal to the emotions of the Americans so as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licies of the politicians.Metonymy may also be instructively contrasted with metaphor.Both figures involve the substitution of one term for another.In metaphor,this substitution is based on some specific similarity,whereas,in metonymy,the substitution is based on some understood association.The special structure of this figure makes it possible for speakers to make his speech simple and vivid.There are some examples below.(5)...it's that we cannot have a thriving Wall Street while Main Street suffers.(6)Its the answer told by lines that stretched around schools and churches in numbers this nation has never seen …In these two exampl e Obama use special subject to represent certain group of people or organization.In example (5),Wall Street symbolized great financial group while Main Street represent small business owner.In example (6),“lines that stretched around schools and churches ”symbolized the polling station where people can vote.This kind of figure makes the speech easier to understand and transfer more information with fewer words.As we can see metonymy,traditionally seen as a figure of speech,actually is a kind of cognitive mechanism by which people connect one thing in the world to another and this ability of association helps people draw inferences easily from implicit conversations.Metonymy as well as the former two figures is frequently used to achieve an effect of polishing the speech.From the above analysis we can see using rhetoric devicesproperly can not only persuade and encourage the audience effectively and increase the appeal of public speech,but also gain great vehemence of the speech and finally make the speech has a sense of history.[责任编辑:常鹏飞]○外语论坛○250。
奥巴马政治演说辞的修辞分析

奥巴马政治演说辞的修辞分析第一篇:奥巴马政治演说辞的修辞分析奥巴马政治演说辞的修辞分析摘要: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并已正式就任,但其竞选演说依然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对奥巴马具有代表性的三篇政治演说辞进行修辞分析,从用词、结构及韵律等方面阐述其政治演说中的主要修辞手段,以期窥见奥巴马政治演说的总体修辞风格。
关键词:奥巴马;政治演说;修辞手段;修辞风格[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831(2010)03-0146-41.引言现代政治演说起源于古希腊。
在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伟大的演说家们通过发表公共演讲,运用修辞手段来获得追随者以及他们的支持,从而获得政治权利。
可以说,修辞学和演讲像孪生兄弟一样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很难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
这个传统在美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美国民众热衷公共演讲和公开辩论,因此美国政治家大多是能言善辩的雄辩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美国政治特色。
奥巴马自参加竞选开始便以其卓越的演说才华折服了成千上万的选民,人们对这位年轻的非裔政治家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期待。
随着奥巴马赢得大选并已正式就任,学术界似乎又掀起另一拨的“奥巴马热”,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奥巴马的成功当选进行研究。
本文选取奥巴马三篇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演说稿,从用词、结构及韵律等方面对其政治演说中的主要修辞手段进行分析,以探讨奥巴马政治演说词的修辞风格及语言艺术。
2.修辞与演说修辞这门学问起源于公元前4世纪,当时它仅指口头表达技巧,即人们平时所说的“辩论”(argumentation)。
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把修辞学定义为:“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Roberts, 1924: 281-286)。
17世纪末期,英国哲学家JohnLocke曾把修辞称作“演说术”,是“说好得体、优美和有力的艺术”(转引自黄任,1996:2)。
我国著名的修辞学专家陈望道(2008:2)在他的《修辞学发凡》中把修辞学定义为:“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
论奥巴马访华上海演讲之修辞论辩

云 红
( 庆 医 科 大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庆 重 重 40 1) 0 0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摘 要 : 巴 马 访 华上 海 演讲 成功 因 素之 一 是 对 修 辞 论 奥 辩 的卓 越 运 用 。本 文 简要 阐述 修 辞 论辩 的组 成 部 分— — 修 辞 理性 论 辩 、 誉论 辩 和 情 感 论 辩 , 奥 巴马 访 华 上 海 演讲 中 的 信 对
一
合 理 维 护 的一 种 实 践 , 抛 弃 了 形 式 逻 辑 中 “ 析 ” “ 明 ” 它 分 、证 的 概 念 , 认论 辩 结 果 的或 然 性 ; 承 它将 论 辩 的合 理 性 与一 定 范 围 内 盛行 的标 准 和 道 德 规 范联 系起 来 ,认 为 论 辩要 充 分 考 虑 受 众 的 具 体 情 况 . 括 他 们 的 价值 取 向 . 要 赢 得 他 们 的认 同 , 包 只 论辩 便 是 可 接 受 的 _ 。 l 3 ] 修 辞 论 辩 应 当 采 用形 式 逻 辑 和 非 形 式 逻 辑 两种 论 辩 推 理 手 段 . 当综 合 演 绎 和 非 演 绎 的 所 有推 理 方 法 , 合 理 论 推 理 应 综
彰 显 修 辞 论 辩 所 具 备 的 强 大说 服 力
学 术 界 , 辩研 究 已经 成 为一 门“ 学 ” 学 者从 各 种 角 度提 出 论 显 。 研究 模 式 , 约翰 逊 ( ap h sn 1 8 ) 的非 形 式 逻 辑 , 如 R lh o n o ,9 0 J 伍 兹 (o nWo d ) 沃 尔 顿 ( o g s l n 1 8 ) 的 谬 误 论 , Jh o s 和 D u l t ,9 9 a Wa o 威 廉 德 ( alsWiad 1 8 ) 的社 会 认 识 论 , 默 伦 ( rn Ch r e l r , 9 9 l 艾 Fas H.a e rn,9 2 ” 的 语 用 一 辩 证 法 , 得 尔 ( h itp e v nE mee 1 9 ) 蒂 C r oh r s W . n a ,9 9 的修 辞论 辩 , 等 。 T dl 19 ) i e 等 在 国 内学 术 界 , 嘉 斐 提 出 : 对 于 新 论 辩 研 究 的 译 介 和 汪 “ 独 立 研 究 . 今 为 止 却 还 极其 有 限 . 自然 不 能 不 令 人 之 感 迄 这 遗 憾 。 ”9n 为 数 不 多 的对 之 进 行译 介 及 研 究 的 学 者 有 施 旭 [() ] ( 9 2 ] 亚猛 ( 9 5 胡 曙 中 ( 9 9 ]樊 明 明 ( 0 3 19 ) 、 刘 19 ) …、 19 ) 、 20 ) l3 l] 温 科 学 ( 0 6 m 等 。 中 , 明 明 先 生 对 修 辞 论辩 的机 制 20 ) 其 樊 进 行 了独立 的深 人 研 究 。 三 、 辞 论 辩 的界 定 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总统奥巴马开学演讲西方修辞学浅析李荣义(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2009级学号:090723067)【摘要】肯尼斯·伯克认为任何语篇都包含着人类动机。
人类的行为是在动机驱使下发生的。
语言作为人类的一种行为,可以成为动机的载体。
西方修辞学的发展史表明,演讲是修辞的最早来源,两者关系密切。
古典修辞学理论认为,修辞学就是研究演说的技巧。
修辞和演讲密不可分,演讲是一门劝说的艺术。
演讲者要得到劝说目的就需要应用各种修辞表达技巧。
而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的动机。
本文试图通过奥巴马总统的开学演讲,浅析其中西方修辞的应用,讨论修辞应用对劝说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奥巴马演讲受众修辞一、戏剧五要素分析肯尼斯·伯克的戏剧五位一体理论作为发现动机工具,其中的五个因素:行动、场景、执事者、工具、和目的。
伯克是这样阐述的:任何有关动机的完整阐述都应该回答这样五个问题:发生了什么(行动),在什么时候或哪里发生的(场景),行动实施者是谁(执事者),怎么发生的(工具),以及为什么(目的)。
在本文研究材料中五要素表现为:美国刚上任总统奥巴马(执事者)在和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市的韦克菲尔德高中(场景),通过麦克风以对现场听众,以及电台及电视台的转播(工具)面对全美国学生及教育者,学生家长等演讲(行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演讲使学生重视并认真学习(目的)。
这五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组合。
按照伯克的观点,戏剧五要素的不同组合可形成十对关系比场景-行为、场景-执行者、场景-工具、场景-目的、行为-目的、行为-执行者、行为-工具、执行者-目的、执行者-工具、工具-目的,颠倒每-对关系比的顺序可创设另外十对关系比。
演讲是由演讲者的动机驱使而发生的行为,动机会决定五个元素在其中的排列组合。
因此,了解动机可以对演讲的理解起到帮助作用。
相比竞选就职等政治色彩演说,开学演讲的动机只需要博得受众的认同并实践,而受众的认同及付诸行动并不需要放弃一放选择另一平行的选择,如投选票。
开学演讲中,没有竞争对手,演讲动机即说服受众承认学习的重要性并采取行动以正确的态度认真学习。
因此演讲动机并不需要顶着另一方同等竞争备选项的挑战。
二、开学演讲受众分析修辞的首要问题便是对受众的把握。
受众应该成为整个修辞过程的中心。
演讲者必须对受众有清晰的认识,了解受众心理,及时调整演讲内容、选定语法结构、框定词汇范围、列举恰当例子帮助修辞目的的成功。
从演讲开头,我们可以发现奥巴马对受众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幼儿园到12年级的学生。
并且奥巴马有对受众进行分层:刚入学新生、毕业班、以及刚完成新生向老生转变的学生这三层次。
鉴于受众受教育程度跨度较大,奥巴马演讲所用词汇,运用的语法都比较简单。
一般而言,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本是教育者的工作。
而奥巴马作为美国新上任的总统,在开学第一天的演讲看来有些“不务正业”。
挖掘潜在的受众,我们发现还有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家长。
当然也不排除政界对立的党派人士。
演讲中,奥巴马一再使用“I’ve”的现在完成时语态,强调了自己对教育的重视,在口头上“兑现”了其竞选演讲许下的承诺。
而作为刚上任的总统,我们其实清楚地知道:教师配备及待遇及教育设施投入等现状其实是以往的领导班子努力的成果。
演讲中,多次用到“I’ve”的排比形式,潜意识里形成受众对他工作的认同,盗用了前人的功劳,为其总统工作的肯定铺下基石,稳定并提高公众对自己的支持率。
据此分析,奥巴马的开学演讲在激励学生的目的的背后,或多或少带有政治动机。
三、博克新修辞学认同说分析根据伯克的定义,修辞指“人们运用语言表明态度或诱导他人完成某种行为”:它以语言的基本功能为基础,其关键在于“认同”,即个体与某个特性或人之间的共同本质。
在伯克看来,人类作为生物学上独立的个体生存在世界上,为了克服隔离感,始终在通过交际追求认同。
伯克认为,“说服是认同的结果”。
想要说服受众,执事者必须在其他方面上和受众达成共识,以谋取受众心理上接受演说者的基础继而进行修辞,从而达到说服的目的。
认同论分为:同情认同、对立认同、误同。
演讲一开始,奥巴马便抓住受众心理,并通自己的童年来表达自己对学生心理的理解:对假日的不舍,对懒床的共性,对开学的压力等。
以“过来人”的身份表示自己完全理解,因为小时候“我(奥巴马)”也是这样的。
这就很自然地迎合了受众心理,与说教的风格立即区别开,取得受众的认同使其有兴趣听下去。
同时,奥巴马总统的身份本身也在此也起到修辞作用:误同。
通过同情认同,总统的身份形成一种误同,即:只要你们现在肯努力,也会和我(奥巴马)一样有无限可能,比如成为总统。
此后结合各种例子,演讲中误同的大量运用起到很好的修辞效果。
误同在广告中最常见,以明星的身材,容貌结合其知名度使受众误以为只要用同一产品,诱使受众误以为只要使用一样的产品,通过同样的努力,就可以和他们一样优秀出众。
跳出演讲,众所周知成功案例毕竟是少数,努力过后,成功也往往需要机会的垂青,也因各人品行修养取向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左右。
也就是说,成功除了努力,也靠各人造化,机遇和运气早就不同人生。
但是,在演讲中误同法运用得当,可以起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让受众备受激励而接受演讲者的观点,从而使演讲者的动机得以实现。
我们可以发现,在该演讲中,几乎没有运用到对立认同。
这也是开学演讲相对于竞选等政治演讲的特点。
开学演讲不需要受众在接受演讲者的观点的同时,抛弃另一平行选项。
所以,这是一种没有竞争的修辞行为。
四、语言细节分析“The future of America depends on you. What you're learning in school today will determine whether we as a nation can meet our greatest challenges in the future.”“If you don't do that -- if you quit on school -- you're not just quitting on yourself, you're quitting on your country. ”“because here in America, you write your own destiny. You make your own future.”演讲者用了一系列的放大夸张法,将放弃学业放大成对国家的抛弃,将国家的前途降临到没一位受众身上。
这使受众倍受激励而自觉放弃反驳同时也失去反驳的余地。
受众被赋予光荣的身份,将认真学习修辞成为热爱国家的不二选择。
同时,之后又用到“because when you give up on yourself, you give up on your country.”再次运用这一修辞,将演说者的观点深入受众内心,修辞动机得以突出。
而这一动机也迎合了奥巴马竞选时候的格调:“I can”以及“Change”等在经济不景气背景下对直接受众,潜在受众的激励,延续竞选时的口号,使其政治手段更加深入人心。
相比于辩论,归谬法这一修辞手段也没有应用到该演讲中。
但是以上夸大事实放大影响提出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展望,本人认为与归谬法的效果有些类似。
根据本人对西方修辞的理解,我认为那是一种“泛归谬法”的应用,道理是一样的。
谬法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它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式在论证中的应用。
人们在运用归谬法反驳某一判断(或称为观点)时,先假定被反驳判断为真,并以它作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大前提的前件,然后经过合理的引申、推导得出一个虚假或荒谬的后件,最后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的规则,达到对被反驳判断的否定。
而放大夸张的修辞则往相反方向,其动机恰恰与驳倒对方观点相左,通过夸大修辞让受众接受同一观点。
因此,本人对修辞中的归谬法认识:归谬法在辩论中较常使用,不适用于开学演讲这种激励型演讲。
此外,开学演讲中运用排比重复形式,推进形式,结合诉诸情感,人格和逻辑与听众达成同一。
通过分析受众、同情认同、引入主题、强调背景,转入正题、反复误同后结合而逻辑分析、正面价值观先入为主、细节关心生活(勤洗手)、推进总结,从而将演讲内容归纳如下:A:发现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每一个人都是有用之才,你们的职责就是发现自己的才能所在!B: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拥有读书和学习的机会。
C:永远不要放弃自己!尽管长相,家庭,智力任何外在的因素的不如意等缘故,都不要当作放弃疏忽学业和态度恶劣借口。
D:问问自己,在未来的社会中。
你将会有什么心新的发现?你将会解决什么问题?你将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E:在成功的路上,就是不断失败不断失败中,走向成功。
F:不要害怕求助,他是力量的象征。
因为你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足,能使你得到进步!五、结语奥巴马成功就职总统是修辞学的成功,然而生活无处不修辞。
本文从政治性较不突出的开学演讲进行浅析,得到不一样的认识。
同时,西方修辞的简单入门学习也为自己演讲稿的撰写得到一些启发。
西方修辞学相比中国零散不成体系的修辞,彰显其强大的力量,吸引着我。
国内对西方修辞学的研究较薄弱,本人认为应该适时加强对西方修辞学的研究,帮助我们在对外政治或商务谈判中少吃亏。
同时,通过本人感悟,认为西方修辞学可以很好地结合营销理论用于实践,指导商家业务推广。
因为修辞的本质就是知道我们如何说话,以及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依据受众特点),更好地达到说服或者取得受众的认同。
此外,鉴于修辞本质是应用语言,我们“实践出真知”的同时,应该注意修辞学应用中的道德问题,即“好人良言”,合理使用并维护西方修辞学的地位和名声。
参考文献:【1】黄坚借鉴西方修辞理论,改进对台传播福建福州350002【2】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外研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