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知识详解
齿轮泵基本知识和检修技术要点

齿轮泵基本知识和检修技术要点01.齿轮泵基本知识(1)齿轮的定义:壳中有一对啮合的齿轮,其中一个是主动齿轮,另一个是从动齿轮,由主动齿轮啮合带动旋转。
齿轮与泵壳之间留有较小的间隙。
当齿轮旋转时,在轮齿逐渐脱离啮合的左侧吸液腔中,齿间密闭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液体在压差作用下吸入吸液室,随着齿轮旋转,液体分两路在齿轮与泵壳之间被齿轮推动前进,送到右侧排液腔,在排液腔中两齿轮逐渐啮合,容积减小,齿轮间的液体被挤至排液口。
(2)齿轮泵的齿轮型式有正齿轮、人字齿轮和螺旋齿轮。
齿轮泵分为外啮合齿轮泵(简称外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简称内齿轮泵)如图外齿轮泵如图内齿轮泵(3)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的性能区别和应用场合。
外齿轮泵,出口压力小于25MPa,流量小于7m3/h,特点运动件多,维修费用高,价格低。
内齿轮泵,出口压力小于2MPa,流量小于340m3/h,特点运动件少,维修费用低,价格高。
如图,回转泵综合曲线图(国际单位制)02.齿轮泵的型号表示方法(1)2CY型齿轮泵表示:不带安全阀的渐开线齿廓齿轮泵。
示例,2CY-3/2.5表示额定压差2.5MPa,流量3m3/h不带安全阀的渐开线齿廓齿轮泵。
(2)KCB型齿轮泵表示:带安全阀的渐开线齿廓齿轮泵。
示例,KCB-300表示额定压差0.33MPa,流量300m3/h 带安全阀的渐开线齿廓齿轮泵。
(3)YCB型齿轮泵表示:带安全阀的正弦曲线双圆弧齿廓齿轮泵。
示例,YCB-10/0.6表示额定压差0.6MPa,流量10m3/h 带安全阀的正弦曲线双圆弧齿廓齿轮泵。
(4)LB型齿轮泵表示:不带安全阀的正弦曲线双圆弧齿廓齿轮泵。
示例,LB-20/0.6表示额定压差0.6MPa,流量20m3/h不带安全阀的正弦曲线双圆弧齿廓齿轮泵。
(5)LYB型齿轮泵表示:带安全阀的正弦曲线双圆弧齿廓立式齿轮泵。
示例,LYB-20/0.6表示额定压差0.6MPa,流量20m3/h 带安全阀的正弦曲线双圆弧齿廓立式齿轮泵。
齿轮泵知识

齿轮泵知识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泵,它利用齿轮的旋转运动将液体从进口吸入,并通过齿轮间的密封空间将液体推出。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简单,结构紧凑,具有稳定的流量和压力输出,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齿轮泵主要由齿轮、泵体、进出口口和密封装置等部件组成。
其中,齿轮是齿轮泵的核心部件,一般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
齿轮通常为圆形,齿数相等且齿形相同。
其中一个齿轮为驱动齿轮,另一个齿轮为从动齿轮。
当驱动齿轮转动时,从动齿轮也会跟随转动。
两个齿轮之间的间隙称为齿轮间隙,通过齿轮间隙形成的密封空间,实现了液体的吸入和推出。
齿轮泵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吸入、密封和推出三个阶段。
首先,在吸入阶段,当驱动齿轮转动时,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由于齿轮的旋转,空间体积逐渐增大,导致压力降低,液体被吸入到齿轮间隙中。
其次,在密封阶段,当齿轮间隙与进口口对齐时,液体被吸入到泵体内部。
最后,在推出阶段,当齿轮继续转动,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分离,密封空间逐渐减小,液体被推出到出口口。
通过这样的循环,齿轮泵可以实现连续的液体输送。
齿轮泵具有一些优点,使其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它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低的噪音水平。
由于齿轮的啮合关系紧密,液体输送的效率较高,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同时,齿轮泵的工作过程相对平稳,噪音水平较低,减少了工作环境的噪声干扰。
其次,齿轮泵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这使得齿轮泵在安装和维护方面更加方便,适用于工厂中较为狭小的空间。
此外,齿轮泵的流量和压力输出稳定,能够满足不同工艺的需求。
然而,齿轮泵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齿轮间隙的存在,齿轮泵在高压下容易产生泄漏现象。
其次,在高速转动时,齿轮泵的噪音水平会增加,影响工作环境的安静。
此外,齿轮泵的密封性能相对较差,容易受到液体的粘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提高齿轮泵的性能,目前在设计和制造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
例如,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工艺,提高齿轮的硬度和耐磨性。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知识本文详细讲解,值得收藏学习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知识本文详细讲解,值得收藏学习齿轮泵齿轮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泵,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体积小,重量轻,自吸性能好,对油液污染不敏感,工作可靠;其主要缺点是流量和压力脉动大,噪声大,排量不可调。
齿轮泵按照其啮合形式分为外啮合式和内啮合式。
1、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由一对完全相同的圆柱齿轮及泵体、前后泵盖、传动轴、密封件等组成。
齿轮泵的实际排量可写为V =(6.66~7) zm 2 b由此得齿轮泵的输出流量为q =(6.66~7) zm 2 b nη V式中:z——齿数;M——模数;B——齿宽;N——转速;ηV——容积效率实际上,由于齿轮泵在工作过程中,排量是转角的周期函数,存在排量脉动,瞬时流量也是脉动的。
2、齿轮泵的流量和脉动率流量脉动会引起压力脉动,使液压系统产生振动和噪声,如果脉动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致,还将引起共振,加剧振动和噪声。
流量脉动的大小,由流量脉动率评价。
流量脉动率:σ =( q max- q min)/ q 0式中σ ——液压泵的流量脉动率;qmax——液压泵最大瞬时流量(m3/s);qmin——液压泵最小瞬时流量(m3/s);q0——液压泵的平均流量(m3/s)。
流量脉动率是衡量容积式泵流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3、齿轮泵的结构特点(1)困油的现象· 为保证齿轮泵平稳连续地工作,齿轮啮合时的重叠系数必须大于1,即至少有一对以上的轮齿同时啮合。
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就有一部分油液困在两对轮齿啮合时所形成的封闭容积内,如图所示,这个密封容积的大小随齿轮转动而变化。
· 封闭容积的减小或增大,引起其内油液压力升高或降低产生强真空和强高压,而引起振动和噪声的现象称为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 困油现象使齿轮泵产生强烈的噪声,并引起振动和汽蚀,同时降低泵的容积效率,影响工作的平稳性和使用寿命。
消除困油现象的方法:在相应结果上开设卸荷孔或卸荷槽。
齿轮泵参数及原理

齿轮泵参数及原理齿轮泵是一种常用的体积式泵,利用齿轮间的啮合来将液体从一个处于较低压力的区域输送到较高压力的区域。
以下将详细介绍齿轮泵的参数和原理。
一、齿轮泵的参数1.产量(Q):指的是齿轮泵单位时间内所能输送的液体体积。
2.压力(P):齿轮泵所能产生的最大压力。
3. 转速(N):泵转子旋转的速度,一般以转/分钟(rpm)为单位。
4.流体性质:液体的粘度对齿轮泵的工作性能有一定的影响,粘度越高,泵的效率越低。
5.齿剖面和加工精度:齿轮泵的齿剖面对泵的噪声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齿轮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齿轮间的啮合间隙和密封性能。
二、齿轮泵的原理齿轮泵由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其中驱动齿轮通常称为驱动轮,从动齿轮通常称为从动轮。
1.泵吸入阶段:当驱动轮与从动轮啮合时,齿沟会随着齿轮的转动逐渐扩大,造成一定的负压,从而将液体吸入齿沟中。
在齿沟的底部,由于齿轮间的密封性,液体无法倒流,只能沿着齿沟向前流动。
2.泵排出阶段:在转动过程中,随着从动轮的转动,液体被推到齿轮与泵壳壁之间的间隙中。
由于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啮合,液体在间隙中被挤压,并沿着齿轮的外缘流动,从而产生一定的排压。
3.导流环的作用:为了防止液体直接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齿轮泵通常还会在泵壳内设置导流环。
导流环通常是一个圆环状的金属部件,通过调整导流环与齿轮的位置来改变液体流道的通道大小,从而控制流量和压力。
总结:齿轮泵是一种简单、可靠的体积式泵,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齿轮间的啮合来实现液体的输送。
通过调整泵的参数和优化齿轮的设计,可以提高齿轮泵的效率和工作性能。
第七章 齿轮泵

第七章 齿 轮 泵齿轮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泵。
它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造价低;重量轻;外形尺寸小;自吸性能好;对油的污染不敏感;工作可靠;由于齿轮泵是轴对称的旋转体,故允许转速较高。
其缺点是流量脉动和困油现象比较突出,噪声高,齿轮泵的排量不可变。
低压齿轮泵的工作压力为2.5Mpa;中高压齿轮泵的工作压力为16~20Mpa ;某些高压齿轮泵的工作压力已达32Mpa 。
齿轮泵的最高转速一般可大3000r/min 左右,在个别情况下(如飞机用齿轮泵)最高转速可达8000r/min 。
其低速性能较差,一般不适于低速运行。
当泵的转速低于200~300r/min 时,容积效率将降到不能允许的地步。
齿轮泵利用一对齿轮的啮合运动,造成吸、排油腔的容积变化进行工作。
啮合的齿轮为其核心零件。
按照它们的啮合形式,可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
外啮合齿轮泵一般都采用一对齿数相同的渐开线直齿齿轮。
内啮合齿轮泵除采用渐开线齿轮外,还有采用摆线齿轮。
§7-1 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流量公式一、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7-1是我国的CB 型齿轮泵。
该系列泵的额定压力为2.5Mpa 。
如图所示,装在泵体3中的一对齿轮由传动轴5驱动。
当传动轴顺时针转动时(见图7-1A-A 剖视),在泵的吸油腔中的齿逐渐退后啮合,使吸油腔容积增加而吸油;在排油腔,主动齿轮的齿挤入被动齿轮的齿间,使排油腔容积减小,通过排油口排油。
在泵体的两端面各铣有卸荷槽b ,经泵体3断面泄漏的油液由卸压槽b 流回到吸油腔,以降低泵体与端盖结合面上的油压对端盖造成的推力,减小螺钉载荷。
在泵前后端盖上开有困油卸荷槽e ,以消除泵工作时产生的困油现象。
孔道a 、c 、d 可以将流入轴承腔的泄漏油排入吸油腔。
因此传动轴的旋转密封圈处于低压,泵不需要设置单独的外泄漏油管。
这种结构的泵的吸油腔不能承受高压,其吸、排油腔不能交换,泵不能反转工作。
二、瞬时流量及理论排量对泵的瞬时流量的分析,其目的在于了解影响瞬时流量脉动的因素。
齿轮泵的相关知识

齿轮泵的相关知识2009-07-06 10:10:19KCB不锈钢齿轮泵主要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的润滑系统中输送润滑油,适用于输送粘度为5×10-6~1.5×10-3m2/s (5-1500cSt),温度在300℃以下的具有润滑性的油料。
由两个齿轮相互啮合在一起形成的泵称为齿轮泵。
齿轮泵的流量公式为:Q=2qZnηv式中 Z——齿数;n——转数,转/分;ηv——容积效率,对一般的齿轮泵,其值可取为0.70~0.90;q——两齿之间坑的容积,立方米。
当齿轮转动时,被吸进来的液体充满了齿与齿之间的齿坑,并随着齿轮沿外壳壁被输送到压力空间中去。
在这里,由于两齿轮的相互啮合,使齿坑内的液体挤出,排向压力管。
液体受挤压时,压力作用在齿轮上,给轴施加了一个径向负荷。
挤压后封闭空间逐渐增大,形成负压区,外界的液体就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之下流进齿轮泵吸入口。
另外,在负压区由于封闭空间容积的增大,会使液体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析出,发生与汽蚀现象类似的冲蚀作用,使齿轮表面受到破坏。
正因为如此,有的齿轮泵上开有平衡孔或平衡槽。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采用斜齿轮;因为斜齿轮在啮合时封闭空间的容积几乎是不变的,即在其中一段容积增大时,另一段容积却在缩小。
所以上述现象并不严重。
齿轮泵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自吸性能,且构造简单、工作可靠。
从上面的公式中可以看出,对一确定的齿轮泵(尺寸D、d、b和n都是定值),其排油量也亦确定,是一个不变的定值。
因而它的特性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即不管外界压力如何变化,它的排油量都是固定不变的)。
又因为齿轮泵的出口和入口是隔绝的,所以在外界需用油量减少时,会引起出口管道的压力急剧升高,致使出口管道和泵壳发生爆破。
因此齿轮泵出口(或出口管道上)都设有安全阀,它在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动作,使出口管内的一部分油泄掉。
特性曲线在高压区域,流量向小的方向偏移,这主要是在压力高时,泵内液体沿齿端间隙由出口向入口的漏泄造成的。
齿轮泵介绍

B 2
( 2Re2
x2
-
y2
)d
Qi B(Re2 R2 f 2 ) Qi B(Re2 R2 f 2 )
外啮合齿轮泵
5 齿轮泵瞬时流量计算
dV
B 2
(
2Re2
x2
-
y2
)d
x2 KS 2 ( R PS )2
O1
y2 KS 2 ( R PS )2
f
2
2
KS
2
PS
dV
B 2
( 2Re2
外啮合齿轮泵
流量脉动的研究动向
3、液压泵出口加装蓄能器
去系统
思考题: 如何计算齿轮泵的流
量脉动频率?
三 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2.2.3.1内泄漏大
1、原因: (1)泄漏途径多(端面与壳体、 齿顶与壳体、啮合齿间); (2)密封面间间隙大; (3)有些密封面为线密封。
2、影响: (1)使泵的效率降低; (2)限制了齿轮泵压力提高。
2、影响: (1)扫堂使各密封面间间隙
加 大,降低泵的效率; (2)使轴承的寿命降低; (3)使泵的压力提高受限。
3、解决办法: 常采取缩小压油口的办法 减 小径向不平衡力。
六 齿轮泵的优缺点
(一)优点:
1、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2、泵的自吸能力强; 3、对油品粘度要求不高; 4、对油液污染不敏感。
S133' 1'
S122' 1'
1 2
(Re2
Rb2
)d
Qi B(Re2 R2 f 2 )
外啮合齿轮泵
5 齿轮泵瞬时流量计算
V11
B 2
(
Re2
Rb2
齿轮泵基础知识

清洗与清洁
定期清洗齿轮泵内部,防止介质残 留和锈蚀。保持设备清洁,避免灰 尘和杂物进入。
06
齿轮泵的发展趋势
技术发展趋势
高精度齿轮泵技术
随着工业领域对高精度齿轮泵的需求增加,高精度齿轮泵技术将不断发展,进一步提高齿轮泵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齿轮泵材料技术
新型材料的不断出现和应用,将进一步改善齿轮泵的性能和寿命,同时提高齿轮泵的抗腐蚀、抗氧化性能。
01
工艺需求
02
流量与扬程
根据使用场合和工艺要求,选择不同 类型和规格的齿轮泵。
根据所需流量和扬程,选择合适的齿 轮泵型号。
03
介质特性
考虑介质类型、粘度、密度等特性, 选择适用的齿轮泵材质和密封材料。
齿轮泵的操作规程
准备工作
检查齿轮泵安装是否牢固,紧固件是否拧 紧,润滑油是否加注等。
运行监控
密切关注齿轮泵运行过程中的压力、流量 、温度、振动等参数,确保正常运行。
齿轮泵基础知识
目录
• 齿轮泵简介 • 齿轮泵的基本结构 •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 齿轮泵的性能特性 • 齿轮泵的选型与使用 • 齿轮泵的发展趋势
01
齿轮泵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齿轮泵是一种依靠泵体和齿轮之间的啮合运动来输送液体的 泵,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价格低廉等 优点。
特点
齿轮泵的齿轮形状简单,易于加工和维修,且具有自吸能力 强、允许高转速、可靠性高等特点。
吸入特性
吸入口压力
齿轮泵的吸入口压力相对较低,能够适应 各种不同工况。
过滤器
齿轮泵的吸入口需要安装过滤器,以防止 杂质和颗粒进入泵内。
气密性
齿轮泵具有一定的气密性,能够防止空气 进入泵内,保证液体的正常输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齿轮泵知识详解齿轮泵知识详解一、齿轮泵的概述、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液压泵,它一般做成定量泵,按结构不同,齿轮泵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而以外啮合齿轮泵应用最广。
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的齿顶圆柱和两侧端面,靠紧泵壳的内壁,各齿槽与壳体内壁之间围成了一系列互不相通的密封工作空腔K。
由啮合轮齿隔开的D、G腔分别是与泵吸入口和排出口相通的吸入室和排出室。
如图所示(外啮合)。
当齿轮按图所示方向旋转时,由于啮合轮齿逐渐退出啮合状态,使吸入室D的容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
在吸液池液面压力和D腔内低压之间的压差作用下,液体自吸入池经吸液管和泵吸入口进入吸入室D。
随后又进入封闭的工作空间K,并由齿轮的转动被带至排出室G。
因两齿轮轮齿从上侧开始逐渐进入啮合状态,一个齿轮的轮齿逐渐占据另一个齿轮的齿槽空间,使位于上侧的排出室容积逐渐减小,室内液体压力升高,于是从泵排出口排出泵外。
齿轮连续转动,上述吸、排液过程就连续不断进行了。
齿轮泵的最基本形式就是两个尺寸相同的齿轮在一个紧密配合的壳体内相互啮合旋转,这个壳体的内部类似“8”字形,两个齿轮装在里面,齿轮的外径及两侧与壳体紧密配合。
来自于挤出机的物料在吸入口进入两个齿轮中间,并充满这一空间,随着齿的旋转沿壳体运动,最后在两齿啮合时排出。
二、齿轮泵的工作原理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它是分离三片式结构,三片是指泵盖4,8和泵体7,泵体7内装有一对齿数相同、宽度和泵体接近而又互相啮合的齿轮6,这对齿轮与两端盖和泵体形成一密封腔,并由齿轮的齿顶和啮合线把密封腔划分为两部分,即吸油腔和压油腔。
两齿轮分别用键固定在由滚针轴承支承的主动轴12和从动轴15上,主动轴由电动机带动旋转。
齿轮泵的结构如图所示,当泵的主动齿轮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时,齿轮泵右侧(吸油腔)齿轮脱开啮合,齿轮的轮齿退出齿间,使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油管路、吸油腔进入齿间。
随着齿轮的旋转,吸入齿间的油液被带到另一侧,进入压油腔。
这时轮齿进入啮合,使密封容积逐渐减小,齿轮间部分的油液被挤出,形成了齿轮泵的压油过程。
齿轮啮合时齿向接触线把吸油腔和压油腔分开,起配油作用。
当齿轮泵的主动齿轮由电动机带动不断旋转时,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变大则不断从油箱中吸油,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减小则不断地排油,这就是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泵的前后盖和泵体由两个定位销17定位,用6只螺钉固紧如图3-3。
为了保证齿轮能灵活地转动,同时又要保证泄露最小,在齿轮端面和泵盖之间应有适当间隙(轴向间隙),对小流量泵轴向间隙为0.025~0.04mm,大流量泵为0.04~0.06mm。
齿顶和泵体内表面间的间隙(径向间隙),由于密封带长,同时齿顶线速度形成的剪切流动又和油液泄露方向相反,故对泄露的影响较小,这里要考虑的问题是:当齿轮受到不平衡的径向力后,应避免齿顶和泵体内壁相碰,所以径向间隙就可稍大,一般取0.13~0.16mm。
三、齿轮泵的分类和结构特点1.按齿轮啮合的形式可分为:外啮合式和内啮合式。
2.按齿形曲线可分为:渐开线齿形式和摆线式。
3.按齿面形式可分为:直齿齿轮式、斜齿齿轮式、人字齿齿轮式、圆弧齿面的齿轮式。
4.按啮合齿轮的个数分:二齿轮式和多齿轮式。
5.按齿轮级数可分为:单级齿轮泵和多级齿轮泵。
齿轮泵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体积小,重量轻,且有自吸能力强、对油液污染不敏感等特性,因而应用较为广泛。
我国齿轮泵行业有两大竞争优势:一方面是拥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是国内的建筑、石油、石化、环保市场的高速增长及重大调水工程也为我国齿轮泵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国持续增长的市场空间是国内齿轮泵行业保持优势的先决条件。
但是,径向力不平衡、流动脉动大、噪声大、轴承寿命短、零件的互换性差,磨损后不易修复,不可调节排量等缺点,让齿轮泵的使用范围受限。
不能做变量泵用。
具有以下特点1、自吸性能好。
2、吸排方向完全取决于泵轴的回转方向。
3、泵的流量不大、连续,但有脉动,噪音较大;脉动率在11%~27%,其不均匀度与齿轮齿数、形状有关,斜齿轮比直齿轮不均匀度小,而人字齿轮又比斜齿轮不均匀度小,齿数越少脉动率越大。
4、理论流量由工作部件的尺寸和转速决定,与排出压力无关;排出压力与负载的压力有关。
5、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损件少(不需设吸排阀),耐冲击,工作可靠,可与电机直接连接(不需设减速装置)。
6、磨擦面多,不宜排送含固体颗粒的液体,宜排送油类。
四、齿轮泵的适用场合及类别齿轮泵适用于输送介质温度≤170℃,粘度不大于100mm2/s的重油、燃油、机械油、等有润滑性的以及性能类似的其他油类介质,此类泵型一般用于石油、化工、机械工程等场合。
齿轮泵分外啮合及内啮合两种。
前者构造简单,价格便宜,应用广泛;后者制造复杂,采用较少,但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流量均匀、效率高,寿命较长,因而适于某些体积要求紧凑、重量要求很轻的机器上(如飞机)。
为了提高泵的流量均匀性和运转稳定性,可采用螺旋齿轮或人字齿轮,在结构上可以做成单级泵、双级泵或双联泵。
与叶片泵、柱塞泵相比,齿轮泵效率较低,吸油高度一般不大于500mm。
由于效率较低、压力不太高、流量不大,因而多用于速度中等,作用力不大的简单液压系统中,有时也用来作辅助液压泵。
一般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农业机械及机床等行业均可应用。
五、齿轮泵的选型原则和选型基本条件根据齿轮泵选型原则和选型基本条件,具体操作如下:1、根据装置的布置、地形条件、水位条件、运转条件,确定选择卧式、立式和其它型式(管道式、潜水式、液下式、无堵塞式、自吸式、齿轮式等)的齿轮泵。
2、根据液体介质性质,确定清水齿轮泵,热水齿轮泵还是油齿轮泵、化工齿轮泵或耐腐蚀齿轮泵或杂质齿轮泵,或者采用无堵塞齿轮泵。
安装在爆炸区域的齿轮泵,应根据爆炸区域等级,采用相应的防爆电动机。
3、根据流量大小,确定选单吸齿轮泵还是双吸齿轮泵;根据扬程高低,选单级齿轮泵还是多级齿轮泵,高转速齿轮泵还是低转速齿轮泵(空调齿轮泵)、多级齿轮泵效率比单级齿轮泵低,如选单级齿轮泵和多级齿轮泵同样都能用时,首先选用单级齿轮泵。
4、确定齿轮泵的具体型号,确定选用什么系列的齿轮泵后,就可按最大流量,(在没有最大流量时,通常可取正常流量的1.1倍作为最大流量),取放大5%—10%余量后的扬程这两个性能的主要参数,在型谱图或者系列特性曲线上确定具体型号。
操作如下:利用齿轮泵特性曲线,在横坐标上找到所需流量值,在纵坐标上找到所需扬程值,从两值分别向上和向右引垂线或水平线,两线交点正好落在特性曲线上,则该齿轮泵就是要选的齿轮泵,但是这种理想情况一般很少,通常会碰上下列两种情况:第一种:交点在特性曲线上方,这说明流量满足要求,但扬程不够,此时,若扬程相差不多,或相差5%左右,仍可选用,若扬程相差很多,则选扬程较大的齿轮泵。
或设法减小管路阻力损失。
第二种:交点在特性曲线下方,在齿轮泵特性曲线扇状梯形范围内,就初步定下此型号,然后根据扬程相差多少,来决定是否切割叶轮直径,若扬程相差很小,就不切割,若扬程相差很大,就按所需Q、H,根据其切割公式,切割叶轮直径,若交点不落在扇状梯形范围内,应选扬程较小的齿轮泵。
选齿轮泵时,有时须考虑生产工艺要求,选用不同形状Q-H特性曲线。
5、齿轮泵型号确定后,对水齿轮泵或输送介质的物理化学介质近似水的齿轮泵,需再到有关产品目录或样本上,根据该型号性能表或性能曲线进行校改,看正常工作点是否落在该齿轮泵优先工作区。
6、对于输送粘度大于20mm2/s的液体齿轮泵(或密度大于1000kg/m3),一定要把以水实验齿轮泵特性曲线换算成该粘度(或者该密度下)的性能曲线,特别要对吸入性能和输入功率进行认真计算或较核。
7、确定齿轮泵的台数和备用率:对正常运转的齿轮泵,一般只用一台,因为一台大齿轮泵与并联工作的两台小齿轮泵相当,(指扬程、流量相同),大齿轮泵效率高于小齿轮泵,故从节能角度讲宁可选一台大齿轮泵,而不用两台小齿轮泵,但遇有下列情况时,可考虑两台齿轮泵并联合作,流量很大,一台齿轮泵达不到此流量。
对于需要有50%的备用率大型齿轮泵,可改两台较小的齿轮泵工作,两台备用(共三台)。
对某些大型齿轮泵,可选用70%流量要求的齿轮泵并联操作,不用备用齿轮泵,在一台齿轮泵检修时,另一台齿轮泵仍然承担生产上70%的输送。
对需24小时连续不停运转的齿轮泵,应备用三台齿轮泵,一台运转,一台备用,一台维修。
8、一般情况下,客户可提交其“选齿轮泵的基本条件”,由泵制造企业给予选型或者推荐更好的齿轮泵产品。
如果设计院在设计装置设备时,对齿轮泵的型号已经确定,按设计院要求配置。
齿轮泵选型时要综合考虑工作压力、流量、转速、定量或变量、变量方式、容积效率、总效率、寿命及原动机的种类、噪声、压力脉动率、自吸能力等,还要考虑与液压油的相容性、尺寸、重量、经济性、维修性等:这些因素,有些已写在产品样本或技术资料里,要仔细研究,不明确的地方最好咨询正规齿轮泵生产厂家相关齿轮泵选型手册内容。
六、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和径向力齿轮泵的啮合过程中,同时啮合的齿轮对数应该多于一对,即重叠系数ε应大于1(ε=1.4)才能正常工作。
留在齿间的油液就被困在两对同时啮合的轮齿所形成的一个封闭空间内,这个空间的容积又将随着齿轮的转动而变化。
这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若整个啮合过程中有某段时间啮合的齿轮对数少于1对,即ε<1时,油泵的输油率就很不均匀,出现时而压送油,时而不压送油,瞬时流量的差值可达30%,齿轮泵不能正常工作。
ε=1的情况也不能保证齿轮泵正常工作。
困油现象危害:轴承负荷增大、功率损失增加、油液发热、引起噪音和振动、影响油泵的工作性能、平稳性和寿命。
说明:封闭空间的容积是动态变化的,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变小时:油液不可压缩,油液被挤压,压力升高,就从零件接合面的缝隙中强行挤出(这个压力比油泵的工作压力高很多,甚至可达几百个大气压),使齿轮和轴承受到很大的径向压力和附加载荷。
变大时,产生局部真空,空气析出,发生汽化,引起汽蚀。
解决方法(消除、减轻的基点是泄压):①修正齿形使封闭空间的容积变化减到最小,该法应用较少。
②泄压孔法在从动齿轮的齿顶到齿根钻径向通孔,在从动齿轮轴上铣出两条沟槽(加工复杂)。
③泄压槽(卸荷槽)法在泵两侧盖的内侧,沿轮齿节圆的公切线方向,开出四个长方形的凹槽(在每个侧盖的进排油方向各开一个)。
凹槽的距离,必须大于一个轮齿齿间的厚度,以免使吸排腔直接沟通。
泄压槽法分为对称泄压槽法:泵能正反转,能大大减轻困油现象,但不完善;非对称泄压槽法:即向吸入侧方向移过一个适当距离,该法能多回收一部分高压液体,噪音显著下降,但泵不允许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