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论文
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利用论文范文

师大学网络教育本科论文论文题目: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利用摘要民间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它能够丰富幼儿的经验,提高幼儿的思维、想像、创造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应重视开发和利用民间游戏资源,其主要途径包括:广泛搜集幼儿民间游戏、精心筛选幼儿民间游戏、在筛选的基础上对民间游戏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
在幼儿园民间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中,教师应为幼儿营造和创设适宜的民间游戏环境,将民间游戏与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民间游戏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游戏;开发;指导前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园外资源,发挥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整体功能,已成为现代幼儿教育日趋关注的重要课题。
挖掘利用本地区的民间游戏,可使有限的区域教育资源在无限的教育需求中充分发挥作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而民间游戏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进、创新的结晶,游戏的种类丰富,容广泛,形式多样,玩法不一,乡土气息浓厚,来源于生活,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创造机会和创造空间。
一、民间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民间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有的特点及价值,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民间游戏是幼儿园活动中不可多得的可资利用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
民间游戏由于所表现的容往往是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劳动,游戏活动中所配有的歌谣一般是用当地人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出来的。
这就使得民间游戏贴近自然,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
幼儿民间游戏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模仿和想像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社会性活动,这种社会性活动主要反映的足他们已经熟悉的、理解的、感兴趣的,在幼儿印象中最鲜明、最突出并有真正感情经验的生活体验。
如果说幼儿只有在游戏中获得了自由感,同时在对物体、行动、关系有支配的情况下,才能使其在此时此刻最充分地自我实现,感受到情绪的安宁与舒适,那么,民间游戏其独特之处就在于民间游戏本身是民问弦子自己创编的活动。
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论文

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论文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进行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户外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民间户外游戏作为一种传统的游戏形式,在幼儿园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本论文将就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的特点、教育价值以及如何开展民间户外游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二、民间户外游戏的特点1. 多样性和创造性民间户外游戏的特点之一就是多样性和创造性。
在户外环境中,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参与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
这种多样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游戏。
2. 自主性和合作性民间户外游戏通常是孩子们自发组织和参与的,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游戏的方式和伙伴。
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与其他孩子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或达成游戏目标。
这种自主性和合作性的特点,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感官体验和运动发展民间户外游戏通常涉及到感官体验和运动发展,比如奔跑、跳跃、爬行等。
在户外环境中,孩子们可以充分利用大空间,进行各种身体活动,促进他们的运动发展和感官发展。
这对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三、民间户外游戏的教育价值1. 发展综合能力民间户外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
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动手操作、思考解决问题、和其他孩子进行交流等。
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2. 培养社交情感民间户外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交情感。
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这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与人沟通的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友谊意识。
3. 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民间户外游戏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这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他们通过游戏中的自主选择和行动,逐渐培养出独立性。
四、如何开展民间户外游戏1. 选择适合的游戏项目在开展民间户外游戏时,需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游戏项目。
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论文

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论文幼儿园民间户外游戏论文一、引言民间户外游戏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基础。
它们不仅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因此,重新审视和挖掘民间户外游戏的独特价值,对当前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间户外游戏的特点与价值1.民间户外游戏的特性民间户外游戏具有鲜明的特性,包括地域性、易行性、自主性、竞赛性等。
这些游戏通常源于地方习俗和日常生活,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贴近自然,体验生活。
此外,民间户外游戏一般简单易行,对器材和场地的要求不高,易于推广和实施。
最重要的是,民间户外游戏通常具有自主性,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民间户外游戏的价值民间户外游戏对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它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例如,“跳绳”、“踢毽子”等游戏,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跳跃、平衡、反应等能力。
其次,民间户外游戏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游戏,需要孩子们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敌人”。
最后,民间户外游戏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跳房子”、“打陀螺”等游戏,需要孩子们自行设计、创新玩法。
三、幼儿园开展民间户外游戏的实践与探索在幼儿园中开展民间户外游戏,需要教师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和探索。
以下是一些建议: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些特点选择适合的游戏。
例如,对于小班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游戏,如“丢手绢”、“拉大锯”等;对于中班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些稍有难度的游戏,如“跳绳”、“踢毽子”等;对于大班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些更具挑战性的游戏,如“跳房子”、“打陀螺”等。
2.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良好的游戏环境是开展民间户外游戏的基础。
教师可以在园内设置专门的民间户外游戏区,根据需要摆放各种游戏器材,如跳绳、毽子、陀螺等。
幼儿园民间游戏论文浅谈幼儿民间游戏

幼儿园民间游戏论文浅谈幼儿民间游戏摘要:民间游戏作为一种具有自娱性的活动,除了有情趣外,也会有探索,也会有发现,也会有创造,这是游戏中潜在的学习因素,是游戏产生的学习、教育因素,是游戏产生的教育效果。
因此,可将民间游戏作为教育的重要形式,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民间游戏;运用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简便易行,它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以及好游戏的心理特点,而且易学、易会、易传,有的是徒手进行的,有的只需十分简单的材料就可以进行游戏。
种类繁多的民间游戏,及其所涉及领域目标的全面性以及本身具有的文化性,为幼儿教育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容。
一、民间游戏在健康活动中的运用幼儿期是孩子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
因此,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为他们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不仅关系到他们现时的健康成长,还会对他们一生的健康产生持续影响。
幼儿民间游戏种类非常丰富,能很好地满足教师管理的需要和幼儿发展的需要。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可安排运动量较大,能够促进幼儿大肌肉形成的民间游戏,如”老狼几点钟”“切西瓜”“跳皮筋”“套圈”等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民间游戏趣味性强,可以较好地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使孩子们在情绪高涨的状态下,乐而不厌,反复练习,在玩中发展动作,增强体质。
二、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口语的发展(一)在民间游戏中孩子有说的材料在民间游戏中,孩子看到的、听到的材料非常丰富。
例如“你一我一”“点兵点将”等民间游戏。
从中他们会注意到各种不同的事物,产生各种不同的感受,能在谈话活动中进行口语训练,幼儿能讲的内容增多了,说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二)在民间游戏中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许多民间游戏中有多种角色,例如:“猫捉老鼠几更天”,先让幼儿自己选择想要担任的角色,并讲出理由及准备怎样做好等。
因为想当角色就要求幼儿大胆地说,这顺其自然的对幼儿进行了口语训练。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论文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的探索民间游戏是人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加工而形成的。
具有浓烈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已经成为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幼儿品格培养,体魄健全,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在民间游戏的收集、整理、运用、开发、创新过程中,运用民间游戏的特点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和开展各类民间游戏,探索出一套民间游戏的组织和开展的措施、方法。
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发面的发展,作为一种新课程渗透于幼儿园的教育之中。
一、民间游戏具有生活气息和本土特色、随意性、娱乐性、趣味性许多民间游戏之所以代代相传,就是因为它的趣味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取材方便简单,对材料的要求较低,形式多样,灵活多变。
它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不仅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而且易学、易会、易传,没有任何干扰,自娱自乐。
如临湘的民间流传的歌曲童谣的游戏,就具有一定随意性和娱乐性。
推谷记,擦谷记,糯米煮粥记,爷吃三碗,娘吃四碗,分得宝宝刮罐底。
民间儿童游戏之所以得以流传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这使得儿童在自发的状况下也乐于游戏,在想象中开展游戏活动。
如民间游戏《老鼠嫁女儿》,带着民间文学特有的质朴和幽默,轻松自然、琅琅上口,其诙谐、幽默的内容深受孩子的喜爱。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老鼠嫁女儿,哩哩啦,哩哩啦,敲锣鼓,吹喇叭,老鼠家里办喜事,有个女儿要出嫁。
女儿嫁给谁?妈妈问爸爸。
爸爸是个老糊涂,他说:“谁神气就嫁给她。
”爸爸就去找太阳,太阳说:“乌云要遮我,乌云来了我害怕。
”爸爸又去找乌云,乌云说:“大风要吹我,大风来了我害怕。
”爸爸又去找大风,大风说:“围墙要堵我,我见围墙就害怕。
”爸爸又去找围墙,围墙说:“老鼠会打洞,老鼠来了我害怕。
”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老鼠怕谁呀?爸爸乐的笑哈哈:“原来猫咪最神气,女儿应该嫁给他。
幼儿园民间游戏论文

幼儿园民间游戏论文概要:在各级教育中没有比幼儿园教育更需要家长的配合。
对于家长而言,幼儿园的民间游戏不仅仅是要求他们去帮助儿童成长,更重要的是,民间游戏是他们所熟悉的,更有利于儿童的身心成长。
家长和儿童共同参与到民间游戏课程也变得十分重要。
家长的参与,不但能够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加深自己与孩子的亲自之情,而且还能够让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更加了解。
如幼儿园可以设置适合家庭玩的民间游戏,“竹竿舞”,其意义会更耐人寻味。
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是幼儿认知社会和行为发展的主要教学模式,其根本是在于对儿童的纪律约束和集体意识的有效培养,而这种意识的培养与儿童与生俱来的自由天性相背离,所以如何能够激发儿童参与集体活动是幼儿教育者丞待解决的问题。
利用游戏的模式,让儿童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能够有效的环节这一矛盾,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幼儿园都能够有专业的幼儿教师和人员去组织儿童们参与游戏,甚至有的小规模的幼儿园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游戏设备去让孩子们参与的集体的游戏中,此时,民间游戏就能过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就民间游戏而言,民间游戏自身就具有很强的本土性和现实性,儿童不仅仅能够在幼儿园进行游戏,在家庭中同样可以,因此,民间游戏的接受性相对明显。
而民间游戏课程的建立,能够有效地引发儿童参加幼儿园集体活动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跟同伴们、教师们一起游戏和学习,实现增强体质,开发智力以及促进合作等教育目标。
一、构建民间游戏课程的原则民间游戏课程在幼儿园构建的原则主要课题体现为一下三方面:第一,区域性原则。
民间游戏顾名思义是来源于民间,其区域性是普通大众多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也就是说,民间游戏易操作性是儿童热衷于民间游戏的一个原因,并且,区域性的民间游戏是和儿童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更容易让儿童理解和参与。
因此,地域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都是民间游戏的灵魂。
第二,适宜性原则。
民间游戏作为中国历史传承下来的一种物质文化,以简洁生动的民谣,丰富多彩的游戏方式和千变万化的游戏内容吸引着孩子们.所以,我们有必要将民间游戏收集整理,使它能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育实践,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创新与实践摘要范文

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创新与实践摘要范文示例文章篇一:《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创新与实践》我呀,特别喜欢去幼儿园玩。
你们知道吗?幼儿园里有一种特别有趣的东西,那就是民间游戏。
就像宝藏一样,藏着好多好多的欢乐呢。
民间游戏,那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好玩意儿。
像跳皮筋,我看那些小朋友在皮筋之间蹦蹦跳跳的,就像活泼的小兔子。
一根皮筋,三五个小朋友,就能玩出好多花样。
“小皮球,架脚踢(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一边念着口诀,一边变换着脚步。
这口诀就像魔法咒语一样,让游戏变得超级有趣。
还有丢手绢,大家围坐成一个圈,一个小朋友拿着手绢悄悄地跑呀跑,就像一个小侦探在执行秘密任务。
要是把手绢悄悄地放在哪个小朋友的身后,那个小朋友发现了就赶紧起来追,那场景,就像一场激烈的小比赛,大家都特别兴奋。
可是呢,现在的幼儿园呀,好像民间游戏玩得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有些小朋友整天就抱着那些电子玩具,玩什么手机游戏、平板电脑游戏。
那些游戏虽然也好玩,但是哪有民间游戏这么有人情味儿呀。
我就问我的小伙伴小明,我说:“小明,你觉得是跳皮筋好玩,还是你手机上的游戏好玩呀?”小明想了想,说:“手机游戏是很刺激,但是跳皮筋能和好多小朋友一起玩,感觉也很不错呢。
”你看,小朋友们心里其实也知道民间游戏的好。
那我们怎么对幼儿园民间游戏进行创新呢?我就想啊,我们可以给跳皮筋加上新的口诀。
原来的口诀我们都很熟悉了,那如果换成“小星星,亮晶晶,皮筋上面跳不停”呢?而且呀,我们可以改变跳皮筋的方式。
以前是按照固定的动作跳,现在我们可以让小朋友自己创造动作。
我有一次去幼儿园看我妹妹玩跳皮筋,我就跟她说:“妹妹,你能不能跳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呀?”妹妹歪着脑袋想了想,然后就单脚跳着,还转了个圈,可好玩了。
这就像给老游戏注入了新的活力。
丢手绢也能创新呢。
我们可以把手绢换成彩色的小布包,上面绣上小朋友们喜欢的卡通图案。
这样,那个小布包就像一个带着魔法的小物件。
我跟幼儿园的老师说这个想法的时候,老师笑着说:“哎呀,这个主意真不错呢。
幼儿园教育论文《民间游戏与幼儿一日生活的融合》

民间游戏与幼儿一日生活的融合幼儿是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的,因此游戏对幼儿具有特殊的意义。
而民间游戏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游戏形式,具有农村特色和乡土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
因此,我们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民间游戏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开展1、民间游戏在健康教学活动中的选用许多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等大肌肉动作,例如:"跳绳"、"脚尖脚跟脚尖踢"、"舞龙灯""揪尾巴"等。
一部分民间游戏能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的配合协调,例如:"翻花绳"、"吹羽毛"、"弹蚕豆"等。
而"老狼老狼几点了"、"帖人"、"冰棍"、"萝卜"等民间游戏。
那些能促进大肌肉发展的民间游戏,如发展跑、跳、钻爬、平衡等动作的游戏。
因此,我们在预设活动计划时,按照目标适当选用适合年龄特点、班级实际情况的民间游戏。
例如,中班上学期促进动作发展目标之一为--跑,"在一定范围内四散地追逐跑"。
此目标分别制定在月、周计划中,最后落实于日计划中完成。
在预设活动时,我们按班级实际情况分别选择"猫捉老鼠几更天""瞎子摸人""老鹰抓小鸡"等民间游戏。
它们能基本实现"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的目标,且游戏形式生动有趣,幼儿在愉快的嬉戏中发展跑的动作,达到目标要求。
2、民间游戏可使教育教学活动变得灵活有趣。
民间游戏的游戏形式可充当预设活动的桥梁。
教师可结合本班的日常教育目标,如在中班的数学活动中,教育目标为认识"6"的相邻数,就可以利用"跳格子"游戏,在地上画上格子并在格子里分别填上6 的相邻数,引导幼儿边跳边念"6 有两个好邻居,就是5 和7,5 是6的小邻居,7是6的大邻居,大家一起玩跳格,开心又有趣",这样一来,使得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了"6"的相邻数,教学目标也顺利实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游戏的特点及传承发展
班级:姓名:
摘要:民间游戏源于民众的娱乐生活,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
民间游戏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枝奇葩,在新时期新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立足民间游戏的现实意义,充分发挥其积极向上的娱乐性特点做好民间游戏的传承与发展工作。
关键词:民间游戏民间文学时代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游戏在传统意义上是一种游戏方式,但在理论意义上它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时代意义与理论价值都不容忽视。
中国民间文学的多民族性质也决定了民间游戏所寄存的地域的广泛性,方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
民间游戏的所具有的特点显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文化价值,基于此我们所应承担的传承与发展的责任是不容忽视的。
在民间各地流传着许多具有浓厚生活气息、风格各异的游戏,这就是所谓的民间游戏,它在许多人的脑海中留下了属于童年的美好回忆……
一民间游戏所具有的特点。
第一、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简单。
民间游戏即使需要的玩具也比较简单廉价,多是以废旧物品替代即可。
如拈石子亦称“抓子”、“拈石子”。
它是民间的一种传统儿童游戏。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云:“是月也,女妇闲,手五丸,且掷,且拾、且承、曰抓子儿”。
昔时一些少女常玩拈子,其一般的玩法是;用小石子五粒,先把五粒石子握在手中,掷上其中一子,同时将其余四子掷于桌面或地上,俗称“放子”。
而后开始拾子,即掷上一子,接而俯拾一子,
再掷上一粒接而俯拾二子,依次拾完;再把四子都撒在桌上,掷上一子接而俯拾全部四子;最后把四子全部撒在桌上,掷上一子接而先俯拾对方选定二子,再把其余二子叠高,再俯拾之。
按以上程序顺利完成者为赢。
所玩之子,后有改用内装砂子的小布袋的拈子游戏。
第二、民间游戏有浓厚的趣味性与民间文化特色。
趣味性是游戏的生命,有些游戏能够流传就是因为它有浓厚的趣味性,符合游戏的特点。
如女孩喜欢的跳皮筋,边念儿歌边跳,玩法上从一根到两根、三根,位置由低到高。
另一类民间游戏儿歌的趣味则更具文化特色。
儿歌的内容常常是诙谐逗趣的或者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如藏族的一首《催眠歌》:
是小孩,在襁褓
好好睡,好好睡
睡觉给个好机会。
小马备鞍送给你,
天上的星星摘给你
花花喜鹊捉给你
割上牛尾送给你,
缝上衣服送给你,
漂亮的小鞋做给你。
①
此外如斗蟋蟀更是在民间流传久远。
斗蟋蟀亦称“斗促织”、“斗蛐蛐”。
系以蟋蟀相斗为戏的娱乐活动。
相传始于唐代天宝年间(742-755),《宋史-贾似道传》也有斗蟋蟀的记载。
明代盛行,有谣云;“蟋蟀瞿瞿叫,宣德皇帝要”。
传至清代,活动越发考究。
“白露前后,训养蟋蟀,以赌斗之乐,谓之秋兴,俗名
斗赚绩。
提笼相望,结队成群,呼其虫为将军。
斗时在台上两造认色,或红或绿,曰标头,台下观者,即以台上之胜负为输赢,谓之贴标斗。
分筹码,谓之花,以制钱一百二十文为一花,一花至百花、千花不等,凭两家议定,胜者得彩。
②而民间说唱作为民间游戏必不可少的形式更显现出浓厚的趣味性。
民间说唱是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艺术,具有明显的娱乐性。
“一般的民众未必读小说,未必时时得见戏曲的演唱,但是讲唱文学确是时时被当做精神上的主要的食粮的,许许多多旧式的出赁的读物,其中几全为讲唱文学的作品。
这是真正的像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的一种民间的读物,被妇孺老少所深爱着的作品。
”③第三、民间游戏对促进儿童发展有独特的作用。
毫无疑问民间游戏很大程度上是属于儿童的游戏。
如滚铁环作为一种儿童游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男孩手持一根顶端有弯槽铁棍,推一直径一尺多的铁环向前飞跑,发出”哗唧哗唧“的声音,昔时在民间很是流行。
还有跳绳子亦是一种有益儿童身心健康的民间游戏。
跳绳子古称“跳百索”。
早在明代已流行。
“以长绳丈许,两儿对牵,飞摆不定,令难疑视,若百索然,其实一索也。
群儿乘其动时轮跳其上,以能过者为胜,否或为索所绊,听掌绳者以击之为罪,名曰;跳百绳。
”④清代仍流行,并传承至今。
其跳法有一人自抛绳自跳,记数论胜负。
亦有两人抛绳一人跳。
或单脚跳、双脚跳。
还有两人用两根绳交叉而抛,一人在中间用双脚跳等。
这些传统的民间游戏让幼儿从中得到成长,使得民间游戏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财产可以得以延续,让从民间来的游戏,重新回到民间,并在我们民族的世代传承中不断发展和壮大,焕发出新的时代特征!
二民间游戏的传承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丰裕,一些生动有趣的民间游戏不再为人们尤其是
孩子们所熟悉,电视、电脑、影牒等高科技产物走进了家家户户,现代的孩子们也更钟情于这些新奇的高科技电子玩具(如遥控玩具、电子宠物、游戏机等)。
而在一些幼儿园教材中的体育游戏虽然也具有一定的锻炼目的,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进行安排,但却没有民间游戏具有浓厚区域文化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等特点。
我们不少传统的民间游戏已濒临失传的危险。
如阿拉善民间传统棋牌游戏是蒙古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棋类游戏,它不仅是智慧的象征,也是一种精美的民族手工艺制品。
但部分棋牌已经面临失传,羊拐布古、诺日布等棋牌游戏只有阿拉善北部的老一代人才会玩。
当次情况下政府部门给予了极大的重视,阿拉善左旗文化局为了恢复古老的民间游戏和面临失传的民族文化,投资2万元资金制作了蒙古象棋等8种棋牌,还绘制了带有民族图案的精美木盒,给阿拉善民族文化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对于这些民间游戏的传承与发展意义是极为深远的。
上述对于蒙古棋牌的保护对蒙古族文化的研究毫无疑问是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我国地域辽阔的特征也决定了更多的传统民间游戏散布于全国各地,如果对于这些传统民间游戏不加以重视保护,势必导致其面临失传的危机,给各民族的文化研究造成损失。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游戏注定不可能如昔日那般普及,所以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是对民间游戏加以传承发展的另一重要渠道。
呼麦是与蒙古族长调民歌、马头琴并列为蒙古族最典型的文化表现形式。
但随着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呼麦的生存和传承面临巨大挑战。
2007年8月,内蒙古就呼麦“申遗”事宜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调研论证、材料收集整理及比较研究。
2008年9月,申报材料通过文化部评审,如期上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为继蒙古族长调民歌申报成功之后,内蒙古又一冲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
2009年9月30日,被誉为世界音乐界“天籁之音”的中国蒙古族呼麦在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议批准的7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成功与福建南音、南京云锦等22个中国申报的项目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是继蒙古族长调民歌之后,内蒙古第二个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
呼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新疆地区以及蒙古国、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蒙古族聚居地区。
相传,古代蒙古族先民在深山中活动,听到小溪流淌,瀑布飞泻,禽兽鸣叫等,便模仿其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呼麦。
呼麦的曲目,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咏唱美丽的自然风光;二是表现和模拟野生动物的可爱形象;三是赞美骏马和草原等。
由于其地域不同,其演唱方式、风格也有所不同,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一道道绮丽多姿的音乐风景线。
呼麦的申遗成功展现了政府部门对于民间游戏的重视与保护力度,但民间游戏的广泛分布特征注定保护传承民间游戏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
对于更多日渐不为人所熟知的民间游戏我们一方面须就其游戏特点加以革新发展,使其更具有时代主题,另一方面则需做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不让一些淡出时代舞台的民间游戏濒临失传危险。
不少民间游戏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它们是祖先留给人类的共同财富。
发掘它传承它、保护它不但体现着现代人类对于自己祖先的尊重,也更体现着对于我们自己历史的善待。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中华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未间断的传承在世界文化史上更是独一无二的!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民族意识的理性回归,民间游戏的传承与发
展工作一定会做的更好,属于中华文化的民间游戏必将在新时期里更加显耀。
参考文献
①青海省循化县文化馆编印《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民间歌谣》1989年
②据清.顾禄《清嘉录》
③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册)第十页,上海书店出版,1984年
④沈榜《宛署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