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和《汉书》

合集下载

班固与《汉书》

班固与《汉书》

班固与《汉书》永乐七年(64),班固奉汉明帝诏令撰写汉代国史,经过20多年潜心积思,汉章帝建初年间,恢宏的皇朝史巨著《汉书》编撰完成。

《汉书》纪事起于高祖元年(前206),迄于王莽地皇四年(23),历12世,230年,是西汉一代的断代史,也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包括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100篇。

内容恢宏,结构严谨,其纪,表,志,传四部分的编排体例与《史记》大致相同,“纪”“表”叙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志”述典章制度,“传”写各种人物及少数民族的历史。

废除了《史纪》中“世家”一体。

而改“书”为“志”,突出了“帝纪”对全书的统率地位,增强了“纪”的纲领性,同时“传”更为充实,“志”也更为明晰。

由于是奉命编修的官方史书,更因其时代精神和家学传承关系,《汉书》中表现了班固以皇朝意识和正统思想为核心的鲜明历史观。

他非常自觉地歌颂汉皇朝的功业和它存在的合理性,同时,着力渲染“天命”,回避某些历史事实,极力维护封建正统。

《汉书》是研究西汉历史的重要史籍。

由于班固曾任兰台令史,负责掌管皇家图籍,典校秘书,因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资料;又因编撰本书有《史记》及《后传》的基本依据,因而,就保存西汉历史资料而言,现存的史籍以《汉书》最为完备。

此外,《汉书》具有很多特色。

《汉书》第一次创立了《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

其《百官公卿表》叙述了秦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虽篇幅不多,但却比较清晰地反映了当时的职官制度及其变迁,是研究秦汉官制的重要资料。

《古今人表》收录从传说时代的太昊到秦朝的吴广等人物,并将其区分为九等,加以评价,开创史书设古今人表之先河。

《汉书》的志尤为后人所重视。

一些志虽由《史记》八书演变而来,但内容与《史记》多有不同。

《汉书》首创了《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

《刑法志》系统记载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并兼述了古令兵制的沿革;《五行志》专记五行灾异,其中虽有天人感应的迷信色彩,但志中保留的有关自然灾害、地震、日月蚀的记载,是研究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户口数字以及各地物产、经济概况、民情风俗等,是研究地方历史的重要资料;《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派别的源流,并载录了存世的书籍,是班固与《汉书》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

班固与汉书读后感

班固与汉书读后感

班固与汉书读后感在读完《汉书》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它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首先,《汉书》对西汉历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班固在书中详细记载了西汉历史的发展轨迹,从刘邦起义到汉武帝、武帝时期的改革,再到西汉王朝的兴衰,每一个重要的事件和重要的人物都在书中有所体现。

通过读《汉书》,可以清晰地了解西汉王朝的兴起和崩溃,以及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和人物形象。

其次,《汉书》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历史、崇尚德行的精神。

在《汉书》中,班固对王朝兴衰的原因、功过得失做出了客观的评价,既展现了历史上的伟大成就,也揭示了历史上的悲剧命运。

尤其是在记载一些重要人物时,班固对他们的品行、才能、政绩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评价,既有表扬的,也有批评的,表现了班固对历史的客观、公正态度。

这种崇尚德行、尊重历史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念,是我们今天所应该学习和传承的。

此外,《汉书》还给我带来了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的深刻思考。

在书中,班固详细记载了西汉王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社会风貌等方面的情况,让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

尤其是班固对西汉王朝的兴起和衰亡做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统治者、政府等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政治经济、社会结构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综上所述,读完《汉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到了这部古代史书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通过班固的笔墨,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西汉历史,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历史、崇尚德行的精神,思考古代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汉书》不仅仅是一本史书,更是一部文化传承和道德启迪的宝库,让我们更加珍惜历史、传承文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汉书 班固 阅读感悟

汉书 班固 阅读感悟

汉书班固阅读感悟汉书,作为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其详实的历史记载和深刻的史观至今仍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汉书》的阅读感悟。

《汉书》作为二十四史之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严谨的史学态度,描绘了西汉王朝的兴衰过程。

在阅读这部巨著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历史的风云变幻,更能感受到班固治史的精神和智慧。

感悟首先,《汉书》体现了班固对于历史真实的执着追求。

在《汉书》的编撰过程中,班固坚持“实录”的原则,对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记录。

他不仅仅依据官方文献,更是广征博引,力求从多个角度呈现历史的全貌。

这种对历史真实的尊重和追求,使《汉书》成为了研究西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其次,班固在《汉书》中展现出的史观令人深思。

班固通过《汉书》的叙述,表达了他对于王朝兴衰、政治得失的深刻思考。

他既看到了西汉王朝的辉煌成就,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其中的问题与弊端。

尤其是在“八表”和“天文志”等章节中,班固运用天人合一的思想,探讨历史变迁的规律,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史学观点。

再者,《汉书》的文学价值也不容忽视。

班固在撰写《汉书》时,运用了丰富的文学手法,使得这部史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笔流畅,描写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此外,阅读《汉书》还能感受到班固的爱国情怀。

在书中,班固对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边疆政策进行了详细论述,表达了他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和睦的向往。

这种家国情怀贯穿全书,使得《汉书》不仅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充满责任与担当的著作。

总结:阅读《汉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班固的史学精神、文学才华和爱国情怀。

这部书不仅为我们呈现了西汉历史的真实面貌,更传递了一种对国家、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第八讲 班固与《汉书

第八讲   班固与《汉书

2、继承和发扬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 首先是体现在班固对司马迁史学成就的评价 上。 “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 , 序游侠则退处 士而进奸雄 , 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 , 此其所蔽也。 ” “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 , 皆称迁有良史 之材 , 服其善序事理 , 辨而不华 , 质而不 俚 , 其文直 , 其事核 , 不虚美 , 不隐恶 , 故谓之实录。”(《汉书· 司马迁传》)
本紀/ 紀
《史記》
相同
《漢書》
(1)劉知幾史通:「紀之為體,猶春秋之經,繫日月,以成歲時, 書君上,以顯國統。」 (2)帝皇紀:不論好壞:例:堯、舜、桀、紂
相異
朝代紀:夏、殷、周
沒有
∵與記事(事件)斷限(時代)之分別
標準:在權不在位 例:項羽、呂后入紀
在位不在權 例:項羽、王莽入列傳
∵史記:「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尋找歷 史發展之規律,反映歷史現實 漢書:奉劉氏正統思想,故只有劉氏帝王入紀,高祖排於首
第九讲
《汉书》十志
一、《汉书》十志的的文献价值与思 想价值
㈠反映社会生活与贯通古今 ⒈全面反映社会生活 首先,《汉书》十志在《史记》八书的基础 调整了篇目 , 增写了内容。 其次 , 《汉书》新创了《五行志》、《地理 志》、《刑法志》、《艺文志》 , 扩大了典 志体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范围。 第三,典志体的独立是全面反映社会生活的 结果。
第二 , 《汉书》抛弃了《史记》“究天人之 际、通古今之变”的进步内容 , 而把天人感 应的神秘学说 , 特别是五行灾异学说当作社 会现象的永恒规律来宣扬。 第三 , 《汉书》以强调封建性代替《史记》 的人民性。
作者 體裁 斷限
成書 編修形式
《史記》 司馬遷 紀傳體通史 黃帝至漢武獲麟 西漢武帝時 私修

班固和《汉书》新版课件

班固和《汉书》新版课件
感谢观看
入探讨。
班固在历史编纂学上的贡献和影 响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学 者们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了
深入研究。
研究展望
随着文献资料的不断发现和研究的深入,班固与《汉书》的研究将更加全面和深入。
在研究方法上,将会有更多的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出现,为班固与《汉书》的研 究注入新的活力。
在研究领域上,将会更加注重班固与《汉书》与其他历史时期的比较研究,以揭示 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班固家族世代研究历史,其父班彪是 著名的历史学家,对《汉书》的创作 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书》的主要内容 01 02
《汉书》的历史地位
重要的历史文献 独特的学术价值
CATALOGUE
《汉书》新版特色
版本介 绍
版本类型
编纂团队
校勘注释
新版特点
图文并茂
新版《汉书》加入了大量珍贵的 历史图片,使读者更加直观地了
文学贡献
思想贡献
班固在思想上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注 重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其思想 观点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 响。
班固的辞赋和散文作品在文学史上也 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作品风格独特, 文笔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ATALOGUE
《汉书》概述
《汉书》的创作背景
西汉时期的历史背景
班固家族的学术传统
CATALOGUE
《汉书》新版对学术界的影响
对历史学的影响
丰富了历史资料
1
提高了历史研究的准确性
2
推动了历史学研究的进步
3
对文学的影响
提供了文学研究的珍贵资料 促进了文学研究方法的改进 激发了文学创作的灵感
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班固和《汉书》新版资料

班固和《汉书》新版资料
封建意识。《汉书》批评《史记》: “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 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 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 也。”说明班固对历史的认识和处理以 纲常名教学说为标准。

“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史记·太
史公自序》对道家和儒家的优劣进行了比较,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4、别增《刑法志》、《地理志》、《艺文志》、 《五行志》四志; 5、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内容方面,汉武帝以前的记载多袭用《史 记》原文,但也增添了许多史料。如《萧何传》 增“项羽负约,封沛公于巴、蜀为汉王”等内 容;增立了《史记》所没有的《惠帝纪》和王 陵、吴芮(ruì)、蒯(kuǎi)通、伍被、贾山 等列传以及《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等。
和评论,都还比较符合历史事实。
• 6、此外,行文结构比较严密,词简意
赅,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地位。
• 7、 值得一提的是《艺文志》。《艺文
志》是刘歆《七略》的缩编,在了解古 代学术发展和图书流传方面有其特殊重 要的意义。
《七略》著录图书603家,13219卷, 记书名、篇数、作者和记要。凭《七 略》,当时宫中收藏的一万多卷图书, 可了如指掌。但《七略》久已失传,所 以《汉书·艺文志》为世人所重视。
班固与《汉书》
班固与《汉书》
一、班固其人及《汉书》来由
二、《汉书》之内容与价值
三、《汉书》的不足和传世情况
返回首页
返回末页
一、班固其人及《汉书》来由
班固(公元32年-92年),字孟坚,东 汉右扶风郡安陵人(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班固家族家世显贵,是吸引学者文士造门的 文化贵族。班固伯祖班斿(líu)因为是外 戚的缘故,得到汉成帝庞幸,曾助刘向校书, 并被皇帝赐与宫庭藏书的副本。班固之父班 彪依赖家有赐书,得读《史记》及各种史籍。

班固汉书的历史价值

班固汉书的历史价值

班固汉书的历史价值《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中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由唐朝颜师古释注。

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

它的记事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汉书》是一部断代史。

《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律编入传。

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

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

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

《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

《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

《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

《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了。

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汉书》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从太昊帝记到吴广,有“古”而无“今”,因此引起了后人的讥责。

后人非常推崇《汉书》的《百官公卿表》,这篇表首先讲述了秦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然后用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

班固和《汉书》

班固和《汉书》

2021/4/8
2
《汉书》的体例: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它沿用《史记》的体例略有改变,改书为 志,去掉世家并入传,由纪、表、志、传 四部分组成。全书一百篇,包括纪十二篇, 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八十余万 字。它主要记载高帝元年(前206年)到王 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二百三十年的历 史。
浓的情感,行文也不像《史记》那样富于变
化、挥洒自如,但是,《汉书》叙事平实稳
健,文章组织严谨,语言富丽典雅又很凝练,
一些人物描写的细腻工致,绘声绘影,具有
较高的艺术性,不失为史传文的典范。
2021/4/8

5
三、作品赏析:
《苏武传》艺术特色: 1、选材精当,重点突出。 2、运用对话、细节描写、对比映衬手法 突出苏武性格特点。
班固和《汉书》
2021/4/8
1
汉代史传文学除《史记》外,还有班固的 《汉书》,在历史上被并称为“史汉”。司 马迁与班固被并称为“班马”。
《汉书》既是一部杰出的断代史著作,也是 一部具有一定文学价值的史传文学著作。
一、《汉书》的成书过程及其体例:
班固,东汉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 继承父亲班彪的事业,在《史记后传》的基 础上来写《汉书》的。但是,直到班固死时, 《汉书》没有完全写完,由他的妹妹班昭和 妹夫马续写完了“八表”和“天文志”。
二、《汉书》的成就:
(一)《汉书》的史学成就:
2021/4/8
3
《汉书》在史学上有独特成就。它最受后世
称赞的是“十志”。“十志”在《史记》 “八书”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源溯流,不 少地方较之“八书”的史料更完整、更丰 富。它保存了大量的文化史资料。特别是 象《汉书·艺文志》,已经成为我们研究汉 代以前古代文化、文学、典籍所不可缺少 的一部非常重要的史料根据。另外《汉书》 对《史记》在写作过程中的疏漏及错误也 进行了整理、订正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书》的体例: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它沿用《史记》的体例略有改变,改书为 志,去掉世家并入传,由纪、表、志、传 四部分组成。全书一百篇,包括纪十二篇, 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八十余万 字。它主要记载高帝元年(前206年)到王 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二百三十年的历 史。

(二)、《汉书》的文学成就: 《汉书》也具有一定的“实录”精神。表 现为,暴露了统治阶级的丑恶面目。(如 《外戚传》、《霍光传》、〈陈万年传》、 《张禹传》)也歌颂了张骞、苏武、胡建、 盖宽饶等对历史有贡献、具有民族气节、刚 直不阿的正面人物。 《汉书》的人物传记没有《史记》那样深 浓的情感,行文也不像《史记》那样富于变 化、挥洒自如,但是,《汉书》叙事平实稳 健,文章组织严谨,语言富丽典雅又很凝练, 一些人物描写的细腻工致,绘声绘影,具有 较高的艺术性,不失为史传文的典范。
三、作品赏析:

《苏武传》艺术特色: 1、选材精当,重点突出。 2、运用对话、细节描写、对比映衬手法 突出苏武性格特点。
班固和《汉书》


汉代史传文学除《史记》外,还有班固的 《汉书》,在历史上被并称为“史汉”。司 马迁与班固被并称为“班马”。 《汉书》既是一部杰出的断代史著作,也是 一部具有一定文学价值的史传文学著作。


一、《汉书》的成书过程及其体例:
班固,东汉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 继承父亲班彪的事业,在《史记后传》的基 础上来写《汉书》的。但是,直到班固死时, 《汉书》没有完全写完,由他的妹妹班昭和 妹夫马续写完了“八表”和“天文志”。


二、《汉书》的成就:
(一)《汉书》的史学成就:
《汉书》在史学上有独特成就。它最受后世 称赞的是“十志”。“十志”在《史记》 “八书”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源溯流,不 少地方较之“八书”的史料更完整、更丰 富。它保存了大量的文化史资料。特别是 象《汉书· 艺文志》,已经成为我们研究汉 代以前古代文化、文学、典籍所不可缺少 的一部非常重要的史料根据。另外《汉书》 对《史记》在写作过程中的疏漏及错误也 进行了整理、订正和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