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购与兼并期末论文
论企业的兼并与收购

论企业的兼并与收购摘要:企业的兼并与收购简称企业并购。
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在我国称为并购。
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
企业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
企业收购是一种纯市场的经济行为,也是一种经营管理策略。
企业收购的目的是追求创利的最大化。
关键字:兼并;收购;利益最大化。
一、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构成与分类由于规模经济、交易成本、价值低估以及代理理论等的长足发展,使得企业并购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非常迅速,成为西方经济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一)、构成1.竞争优势,并购方在选择目标企业时正是针对自己所需的目标企业的特定优势。
2.规模经济,企业并购可以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产权及资产,实行一体化经营,获得规模效益。
3.交易成本,在适当的交易条件下,企业的组织成本有可能低于在市场上进行同样交易的成本,市场为企业所替代,当然,企业规模扩大,组织费用将增加,考虑并购规模的边界条件是企业边际组织费用增加额等于企业边际交易费用的减少额。
4.代理,詹森和梅克林(1976)从企业所有权结构入手提出了代理成本,包括所有者与代理人订立契约成本,对代理人监督与控制成本等,并购可降低代理成本,通过公平收购或代理权争夺,公司现任管理者将会被代替,兼并机制下的接管威胁降低代理成本。
5.价值低估,企业并购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目标公司的价值被低估。
价值低估理论预言,在技术变化快,市场销售条件及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企业的并购活动频繁。
(二)、分类1.横向并购。
横向并购是指同属于一个产业或行业,或产品处于同一市场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
横向并购可以扩大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消除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
2.纵向并购。
纵向并购是指生产过程或经营环节紧密相关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
企业并购论文关于企业并购的论文

企业并购论文关于企业并购的论文摘要我国企业并购起步较晚,由于各种原因,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风险,其中又以财务风险最为突出。
在企业的并购活动中,财务风险问题贯穿始末,能否处理好财务风险问题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
本文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出发,引出并购的财务风险的种类,再针对企业财务风险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即用事前和事后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用事后控制以减轻财务风险程度,从而提高企业并购的成功率,最后提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 Abstract This topic in the guide teacher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opic selection, access to relevant references, academic periodicals and excellent collection of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can learn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oa) is a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of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Ourcountry enterprise merger late start, because all sorts of reasons, in moa process there are a large risk, which is the most prominent financial risk.Inthe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ctivity, financial risk throughout the last, behold, can deal with good financial risk to bee the enterprise key of success or failure.Thispaper, from the merger of the financial risk of basic theory, draw out the financial risk of the merger of the species, again for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specific control measures, which to advance and afterwards financial risk control, use afterwards controls to reduce financial risk degree, so as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merger,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financial risk of the enterprise merger control strategy advice.Keywords Enterpris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financial risk control 目录引言1一、企业并购的概述1 (一)、企业并购的概述1 (二)、企业并购的动因及目的2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3(一)、企业并购的风险4(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概念5(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种类51、目标公司的价值评估风险62、融资风险73、支付风险74、整合期的财务风险7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9(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事前控制10(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事中控制10(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事后控制11 四、针对企业并购中的风险提出的建议11 (一)、发挥政府职能,确保并购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11 (二)、建立并逐步完善目标企业估值与评价体系12 (三)、拓展融资渠道,保证融资结构合理化13(四)、实现并购支付方式的多样化13(五)、建立整合失败的补救机制14结论14 参考文献16 致谢18引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跨国公司主导的西方第五次并购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的企业并购也如火如荼地在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之间进行着。
兼并与收购课程设计论文

兼并与收购课程设计论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兼并与收购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术语和分类。
2. 学生能了解兼并与收购的动机、过程和影响,以及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3. 学生能分析并评价兼并与收购案例中的经济、管理及法律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兼并与收购案例的能力。
2. 学生能够独立或合作撰写关于兼并与收购的分析报告,提出合理建议。
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提高沟通、表达和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兼并与收购在现代企业发展和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对企业和市场经济的关注。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探讨、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增强批判性思维。
3. 学生能够理解兼并与收购中涉及的道德、法律和诚信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经济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兼并与收购的相关知识,提高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经济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但可能对实际案例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兼并与收购的基本概念- 兼并与收购的定义与分类- 相关术语解释:如横向兼并、纵向兼并、混合兼并等2. 兼并与收购的动机与过程- 企业兼并与收购的动机分析- 兼并与收购的过程:战略规划、谈判、审批、实施等3. 兼并与收购的影响- 对企业、市场、消费者、员工的影响-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兼并与收购的监管4. 兼并与收购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兼并与收购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兼并与收购案例5. 兼并与收购的策略与建议- 企业兼并与收购的策略选择- 针对不同案例提出合理建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课时:兼并与收购的基本概念2. 第2课时:兼并与收购的动机与过程3. 第3课时:兼并与收购的影响4. 第4课时:国内外兼并与收购案例分析5. 第5课时:兼并与收购的策略与建议本课程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兼并与收购的知识,为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企业并购毕业论文

1 绪论1.1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并购起源于美国,绝大多数发生在经济处于持续高速增长的时期。
进入20世纪伊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兴起以并购为主的企业资产重组以来,在其证券市场发展的历程中,经历了五次大的并购浪潮。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以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产生的这种同业之间强强联合或者是跨行业的兼并收购的全球并购热潮,为中国企业的并购提供了启示。
例如,全球500强及我国一些成功企业(如海尔集团)走的都是联合兼并之路。
企业的并购已成为大公司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企业并购从1984年兴起,至今也只有20多年的历史。
我国钢铁企业的首例并购、重组案是1998年宝钢、上海冶金控股公司、上海梅山冶金公司合并成立的宝钢集团,合并后年产量达2000万吨左右,成为我国第一大钢铁集团。
宝钢的重组也拉开了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序幕。
此后在1999年湖南的湘钢、涟钢和衡阳钢管厂联合组建了华菱集团公司。
近年来,随着外资大举进入我过钢铁行业以及行业内并购愈发活跃的市场形势下,宝钢集团也开始了自己的战略并购战役。
2006年1月18日,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结成战略合作联盟;2006年3月11日,宝钢与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联盟框架协议,不到10个月,2007年1月16日宝钢与自治区签署了增资重组八一钢铁协议,4月28日,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完成了对八一钢铁的战略性并购。
要使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及可持续性发展,对宝钢集团的并购战略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运用公司并购、公司战略等相关理论,在分析宝钢并购八一钢铁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企业并购的动因以及并购对公司带来的影响等问题。
1.2企业并购与发展战略并购是兼并①与收购②(Mergers and Acquisitions,简称“M&A”)的简称,是企业之间的产权交易方式。
作为企业资本运作最普遍的运作方式,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盘活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的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企业并购论文范文

企业并购论文范文企业并购摘要:企业并购作为一种常用的企业发展战略,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探讨了企业并购的动机、实施方式以及并购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分析了企业并购对经济和企业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企业并购;动机;实施方式;关键因素;经济影响;绩效影响Keywords: corporat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otives; implementation methods; key success factors; economic impact; performance impact一、引言企业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合并等方式,实现与其他企业资源的整合和协同效应,以达到经济和战略目标的行为。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并购已成为许多企业追求快速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企业并购的动机企业并购的动机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扩大市场份额:一些企业通过并购其他企业,以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并获得更多的销售和利润。
2.获取技术和专利:企业通过并购拥有技术和专利,以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和技术优势,从而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3.实现资源整合: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其他企业的资源,如人力资源、物流体系等,以提升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4.拓展国际市场:企业通过并购进入国际市场,以获取更多的商机和客户资源,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规模和影响力。
三、企业并购的实施方式企业并购的实施方式多样,常见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有偿收购:企业通过支付一定的价格,来收购目标企业的股权或资产,实现对目标企业的控制和整合。
2.全并:企业通过合并两个或多个企业的全部资产和业务,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实体。
3.重组:企业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股权进行重新组合,使目标企业成为自己的子公司或控股公司。
4.控制权转让:企业通过购买目标企业的大股东持有的股权,来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
四、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并购的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目标企业选择:选择适合自身战略和资源需要的目标企业,是企业并购成功的前提。
《兼并与收购文章》

《兼并与收购文章》xx年1月日成立xx年10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xx年10月27日在上海、香港两地成功同步发行上市,创造了全球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现在已经成长为全球市值最大、客户存款第一、盈利最多、品牌价值最高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拥有优质的客户基础、多元的业务结构、强劲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基本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跨市场、国际化的经营格局,并在绝大多数商业银行业务领域保持国内市场领导地位泰国acl银行:1969年成立,1978年在泰国证券交易所上市,xx年取得综合银行牌照,总部位于曼谷,在泰国主要城市共拥有16家分支机构,主要目标客户群。
大曼谷地区较大规模的泰国企业客户,属于小型银行,可塑性强,开发潜力较大,不良贷款较少。
交易达成后不需要对银行内部进行大幅调整,业务推广可照常进行。
主要进行贷款、存款、外汇兑换等业务,并通过子公司提供租赁业务,通过参股公司提供证券服务。
截至xx年6月底,acl银行总资产637.1亿泰铢(约18.7亿美元),总贷款为461.9亿泰铢(约13.6 亿美元),总存款为353.1亿泰铢(约10.4亿美元)并购事件:xx年5月12日,泰国报章khaohoon在其网站引述未具名政府官员指出,工行(1398)提出从泰国财政部购入acl银行的30%股权。
xx年6月日,据泰国媒体报道,工行可能向泰国财政部以每股8泰铢购入亚洲商业银行(acl)股权,同时斥资60亿泰铢向其他投资者购入acl银行权益,但未透露购股比例。
受此消息影响,工行h股大涨4.71%,收于5.11港元,a股也上涨3.69%,收于4.5元。
xx年6越30日,泰国盘谷银行同意向工行出售acl银行19.26%股份。
xx年9越29日,签署买卖协议:盘谷银行将其所持泰国acl 银行19.26%股权以每股11.5泰铢(约合2.338元)的价格售予工行。
xx年3月9日,工商银行以每股11.5泰铢的价格对泰国acl银行所有股东发出自愿收购要约,要约期为25个工作日。
《企业兼并与收购》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企业兼并与收购》课程论文写作要求案例分析2015年8月,宁夏新日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新日恒力)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宣布拟筹划重大重组事项,并于9月26日公布拟交易对方为博雅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博雅干细胞)。
11月23日,股东大会通过决议,批准新日恒力以15.66亿元并购博雅干细胞80%的股份,博雅干细胞成为新日恒力的控股子公司。
现将此次并购交易的情况概述如下:一、交易双方基本情况(1)收购方:宁夏新日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7,395.35万元人民币公司类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经营范围:钢丝、钢丝绳、钢铰线等钢丝及其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粮油机械及其他机械制造和销售;针织品、纺织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建筑、装潢、建筑材料加工与生产;洗精煤生产和销售;渔业养殖、加工与销售,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2)被收购方:博雅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注册资本:10000万元人民币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干细胞储存技术、生物制品、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的研究、开发、咨询、技术转让;为医疗机构提供管理方案服务;干细胞储存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二、本次交易标的资产的评估情况本次交易为市场化收购,交易价格系经交易各方在公平、自愿的原则下协商谈判确定。
同时,本公司聘请具有从事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中广信评估对标的公司进行了评估,并出具了中广信评报字[2015]第414号《评估报告》作为本次交易定价的参考。
中广信评估采用收益法和资产基础法两种评估方法对本次交易的标的公司以2015年6月30日为基准日进行了价值评估。
收益法下,标的公司全部股权于评估基准日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197,610.48万元,较经审计净资产增值188,838.81万元,增值率2152.83%。
企业并购毕业论文

企业并购毕业论文企业并购是当今商业领域中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企业并购都是一种常见的商业策略,旨在通过合并或收购其他公司来实现业务扩张、资源整合和市场份额增长。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企业并购的意义、原因、风险以及成功案例,并分析其对企业和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
首先,企业并购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快速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尤其是在同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通过收购竞争对手,企业可以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并购还可以帮助企业拓展新的市场,进入新的领域,实现多元化经营。
此外,通过并购,企业还可以获取新的技术、专利和人才,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其次,企业并购的原因多种多样。
一方面,企业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和市场份额的增长,会主动寻求并购机会。
另一方面,企业也可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市场需求变化、行业竞争加剧等,从而被迫进行并购以保持竞争优势。
此外,企业并购也可能是为了获取特定的资源,如技术、品牌、渠道等。
不同的原因会导致不同类型的并购,如垂直并购、水平并购、跨界并购等。
然而,企业并购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并购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买方往往无法完全了解被收购公司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在财务和经营方面。
这可能导致买方在并购后面临意想不到的问题和风险。
其次,文化差异也是并购中的一大挑战。
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管理风格和组织文化,如果无法有效整合,可能会导致并购失败。
此外,法律法规的限制、反垄断审查以及员工流失等问题也需要在并购过程中加以解决。
尽管并购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成功的并购案例仍然屡见不鲜。
例如,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收购了优酷土豆,通过整合资源和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了在在线视频领域的领先地位。
另一个成功的案例是2017年,美国食品巨头康乃馨收购了英国食品公司联合利华,通过整合供应链和销售渠道,实现了业务的全球化扩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期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实施购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统计学院09级统计学专业李雨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球范围掀起了一股跨国并购之风,劲吹全球。
相比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生过的四次并购浪潮,这次有着不同以往的许多新的特点。
一般,跨国并购包括跨国兼并(Cross-border mergers)和收购(Cross-border acquisitiongs)。
而两者的区别在于,在跨国兼并中,被兼并放原来的法律实体地位不复存在,最终结果是两个法人结合成一个新的法人;如1998年,英国石油公司和美国阿莫科公司并购后,用新的公司名称英国石油-阿莫科公司(BP-Amoco)代替原来各自的公司名称。
而在跨国收购中,被收购方原来的法律实体地位依然存在,只是改变其产权或经营管理权归属。
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统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全球的跨国并购中,跨国收购占绝大部分。
跨国兼并仅占跨国并购的不到3%,以至于在实际意义上,跨国并购基本上就意味着跨国收购。
基上述对跨国并购的理解,我国目前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中,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并购还很少,大部分采取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都不能归纳为跨国并购的范畴,即便是在一些中外合资企业中,外方取得了51%以上的股权。
事实上,在国际惯例上,人们一般讲这些形式算作是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新建投资(绿地投资)或战略联盟中的“产权联盟(equity alliances)”。
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为了扩大规模、快速市场无非是使用两种办法,或者新建或者通过并购。
跨国并购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发达而兴起,因此大多数跨国并购发生在发达国家,而且发生在大型的跨国公司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的跨国并购由于并购方和被并购方都是发达的市场经济,法律比较健全,一般都按照市场竞争规律进行,固然并购会对并购双方的市场结构、规模和经济效益等等方面产生影响,但对各自国民经济的影响很小。
但如果发达国家的公司并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情况就会发生巨大转变。
跨国并购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飞速发展,跨国并购数额陡然增加。
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编辑的《世界投资报告》统计,1987年跨国并购的数额为745.09亿美元,1995年达到1865. 93亿美元,以后逐年增加,1996年为2270.23亿美元,1997年为3048.48亿美元,1998年为5316.48亿美元,1999年猛增到7644.04亿美元,2000年达到最高峰,并购额达到11438.16亿美元,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14919.34亿美元的76.7%。
2001年又下降到5939.60亿美元,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7351.46亿美元的80.8%,跨国并购额占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比例不降反升。
①毫无疑问,中国企业正在进入并购时代。
美、欧、日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告诉人们,现代工商企业的成长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方式,而外部方式主要是并购。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指出:“纵观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但在新中国建立后的40多年里,中国企业并不存在并购的问题。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国有制的框架范围内,由于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属于同一个“全民”,以及受全民信任委托有产权主体及有别于传统的计划体制下产权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的“大一统”的情形,也有别于典型的市场体制下产权主体定义明确的情形,而是表现为由所属主管部门或所属当地政府对该企业拥有某种意义上的部分产权,所以产权的交易具有有偿性,这也就是所谓的“准兼并”。
1996年以来中国并购交易总额(单位:亿美元)1996年1998年2000年2002年图-1资料来源:Thompson Financial从图-1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经过90年代对并购的学习和初步尝试,目前正步入一个“并购时代”。
2000年并购达到高峰也是同世界潮流相吻合的。
在动态竞争环境下,面对世界分工体系的进一步深化,跨国公司并购投资已经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市场,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并购行为也发现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
从总体上看,跨国并购对东道国总体经济环境的影响涉及国际收支、金融资源、就业、税收、技术进步等各个层面,其影响也是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并存。
就产业发展而言,跨国并购的影响是不平衡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并购不但是传统意义上的异国企业逐渐丧失了国籍身份,也使传统意义上的民族产业面临严峻挑战;不但为发展中东道主带来了产业发展所急需的外部金融资源,也使东道主可能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不但为东道主到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也可能使东道国国内企业家要素的积累和成长受到抑制;不但带动东道国积极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有利于东道国产业的出口,也可能导致东道国产业对国际分工体系的以来;不但为东道国完善市场结构创造条件,也可能造成行业垄断,有碍市场效率,等等。
而长期以来最令发展中东道国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深感忧虑的是,对于产业发展来说,跨国并购只是将所有权和控制权从本国人转移到外国人手中,在刚刚发生省市不会增加生产能力,即在刚进入东道国市场是不回带来生产性资产存量的增加。
并由此引发对不充分信息条件下资源的转移、裁员、资产的剥离(包括技术的创新能力的玻璃)。
而且,从长期来看,如果并购者具有技术垄断优势,是全球垄占企业,跨国并购可能导致东道国。
整个产业被外国人控制,从而威胁到当地整个产业的发展,这也正是可口可乐收购中国果汁巨头汇源企业的时候,公众集体反对的首要原因。
作为一个陪伴众多消费者多年的中国企业,汇源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企业名称,它包含的还有众多国人对本国成功企业的情愫,因此一旦这个陪伴国人度过多年果汁生涯的产业易主,众人会有深深的担忧,而商务部以其垄断行业为由拒绝了这项并购,虽然失去了这笔巨大资金的流入,但对消费者来讲却是维护了一个国有的成功品牌。
而上述的那些担忧将进一步演变为侵害国家经济主权、丧失民族企业以及国家总体发展方向,甚至社会、文化、政治等目标控制能力丧失的忧虑,并最终归结为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枫树的成果,截至2000年年底,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909亿美元,一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第二大国际直接投资流入,是世界上吸收外商投资做成功的国家之一。
然而,从外商投资的方式来看,在我国吸收的整个外国直接投资中,90%意思杭十一新建企业的方式实现的,跨国并购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可以直接忽略不计(表-2)。
外资主要一件新项目、企业等“另起炉灶”的方式在我国投资。
截止2001年年底,我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90484个,七成已上市采用合资、或作或者独资的方式,其中又以合资方式为主。
表-2资料来源:OECD2000 from MOFTEC注:①各种形式的投资是指合同价值②跨国并购价值被统计到其他部分体现到中国的实际,从产业发展的总体经济环境来看,跨国并购的影响也不外乎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
(一)正面效应1.为产业发展和国有企业重组提供重要的金融资源(资金来源)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而且,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于一个社会急剧转型、经济规模急剧扩张、国企改革共建的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资金有着特殊的需求。
而跨国并购增加了可用于投资的国外金融资源的流入,弥补国内储蓄的缺口,从而能为东道国带来产业发展急需的资金。
虽然最后可能会导致利润的流出和资本的汇回,但综合起来看,其净影响一般是正的。
因此,从产业发展的总体经济环境看,跨国并购带来的影响第一个可以想象的好处就是提供资金来源,从而缓解我国产业发展面临资金短缺的压力。
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最终还是具体体现在企业是否有竞争力上,而就中国而言,国有企业在各行业中均处在龙头的地位。
因此要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解决好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问题极为重要。
而这背后无疑不需要一大笔资金来支持。
而这笔巨额资金国家难以承担,国有企业的现实状况也难以筹到。
无疑,积极、合理的利用外商并购是有效的解决我国在企业重组过程中资金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
2.有利于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转移,从而有利我我国相对应企业的发展以及整体产业的实力提高众所周知,外国跨国公司,特别是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一般是所在产业的技术领先者。
因此,通过跨国并购,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进行的跨国并购就能直接我国被收购企业的硬技术、软技术及相关能力,而且,进一步通过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溢效应”间接使其他上下游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而有利于促进我国整体产业技术进步。
所以,对我国企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水平提高而言,通过跨国并购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就不失为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外商并购案例中,我国一些企业就成功的通过外商并购实现了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比如,2003年7月1日正式挂牌的东风——日产合作,不仅规模巨大,涉及直接现金投入85.5亿元人民币,是日产汽车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投资,而且合作范围广,即不只是单一产品的合作,而是导入日产公司全套系列产品和先进的生产工艺。
通过这个合作项目,将是东风汽车的研发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为最终实现东风——日产变成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3.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从而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竞争力的提高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项目使用的技术普遍高于我国同类企业,尤其是在并购投资条件下,外商将更多头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
首先,伴随着外商并购而来的外部技术和管理知识流入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起到技术支撑作用。
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决定性因素,伴随外商并购转移而来的技术,管理知识及其外溢是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主要就是依赖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外溢效应”实现的。
其次,外商并购会促进我国需求的升级,从而有利于新兴产业的成长。
再次,外商并购能带动和刺激国内相关产业投资的增长,尤其是第三产业中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完善,并直接改变国内当前以后的投资结构,通过新的先进生产要素的导入,从根本上改变国内产业结构形成的物质基础,实现对其他部门增长的广泛影响,进而提高真个产业的物质基础。
(二)负面效应跨国并购为国内产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即为所相应产生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跨国公司来讲,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天然本性,无论他采取何种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它总是首先满足或服务于自身的全球战略目标,而这种战略目标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目标有相一致的地方,但肯定会存在许多矛盾和冲突,因为两者追求的目标从本质上讲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