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手术指征
肠梗阻

肠梗阻[单项选择题]1、高位小肠梗阻的主要症状是()。
A.腹胀B.肠型和蠕动波C.呕吐D.血便E.停止排便排气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2、根据病史和X线表现,下列哪项不可以诊断为肠梗阻()。
A.腹部"阶梯状"排列的扩张肠袢B.腹平片显示多个气液平面及积气肠袢C.空肠黏膜显示"鱼肋骨刺"状D.孤立、胀大的肠袢不因时间而改变位置E.3岁以下幼儿的小肠内有气体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3、闭袢性肠梗阻的特点是()。
A.疼痛为阵发性剧痛B.肠鸣音高亢时,有高调金属音C.呕吐频繁D.腹部有不对称隆起E.可排出黏液血样便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4、2岁以下儿童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是()。
A.嵌顿性斜疝B.先天性肠旋转不良C.先天性肛门闭锁D.胎粪性腹膜炎E.急性肠套叠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5、下列属于机械性肠梗阻的是()。
A.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肠梗阻B.由于慢性铅中毒肠痉挛引起的肠梗阻C.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引起的肠梗阻D.先天性肠道闭锁引起的肠梗阻E.由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而引起的肠梗阻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6、有关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A.腹胀往往显著B.腹痛为持续性钝痛C.肠鸣音高亢,伴气过水音D.常无阵发性绞痛E.X线检查显示大、小肠全部充气扩张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7、女性,26岁。
1个月来腹部有隐痛,近2天大量便鲜血。
直肠指检未发现明显肿物。
X线钡剂灌肠示降结肠壁僵直,可见充盈缺损。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溃疡性结肠炎B.克罗恩病C.乙状结肠癌D.降结肠癌E.肠结核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8、男性,9个月,体重9kg。
哭闹15小时,有规律性,伴呕吐,排果酱样便2次。
查体腹部触及包块,大便镜检蛔虫卵(+)。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痢疾B.蛔虫性肠梗阻C.肠道不完全性扭转D.肠套叠E.过敏性紫癜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9、女性,40岁。
手术指征及禁忌症doc

一、肠梗阻1. 各种类型的绞窄性肠梗阻2. 肿瘤及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梗阻3. 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二、急性胰腺炎1. 重型胰腺炎伴严重休克,弥漫性腹膜炎,腹腔内渗液多,肠麻痹,胰周脓肿及消化道大出血者。
2. 胆源性胰腺炎明确者,或合并胆源性败血症者。
3. 病情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高热不退及中毒症状明显者。
4. 上腹外伤,进行性腹痛,淀粉酶升高,疑有胰腺损伤者,应立即手术探查。
5. 多次反复发作,证实十二指肠乳头狭窄或胰管狭窄及结石者。
6. 并发脓肿或假性胰腺囊肿者。
三、溃疡性结肠炎1. 溃疡性结肠炎紧急手术的指征:并发大出血、肠穿孔、重型患者特别是合并中毒性巨结肠经积极内科治疗无效且伴严重毒血症状者。
2. 择期手术指征:并发结肠癌变;慢性持续型经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虽用糖皮质激素控制但不能耐受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者。
四、肝癌1.手术适应证①癌肿局限于一叶或半肝。
②癌肿未侵及第一、第二肝门及下腔静脉。
③无严重肝硬化。
④临床上无明显黄疸、腹腔积液或远处转移。
⑤肝功能代偿好。
⑥全身情况良好及心、肺、肾功能正常者。
2. 手术禁忌证临床上有明显黄疸、腹腔积液、下肢水肿、肝外癌转移、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者均是手术禁忌证。
五、食道癌1. 手术适应证:全身情况良好,各主要脏器功能能耐受手术;无远处转移;局部病变估计有可能切除;无顽固胸背疼痛;无声嘶及刺激性咳嗽。
2. 手术禁忌证:肿瘤明显外侵,有穿入邻近脏器征象和远处转移;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承受手术者;恶病质。
六、肺癌1. 手术指征①无远处转移者,包括实质脏器如肝、脑、肾上腺、骨骼、胸腔外淋巴结等;②癌组织未向胸内邻近脏器或组织侵犯扩散者,如主动脉、上腔静脉、食管和癌性胸液等;③无严重心肺功能低下或近期内心绞痛发作者;④无重症肝肾疾患及严重糖尿病者。
2. 手术禁忌证①年迈体衰心肺功能欠佳者;②小细胞肺癌除I期外宜先行化疗或放疗,而后再确定能否手术治疗;③x线所见除原发灶外纵隔亦有几处可疑转移者。
肠梗阻考试重点总结

肠梗阻考试重点总结【概述】肠内容物正常运行发生障碍,不能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
由于它变化快,需要早期作出诊断、处理,诊断的延误可使病情发展加重,甚至出现肠坏死、腹膜炎等严重情况。
临床分型1.根据梗阻原因分为(1)机械性肠梗阻。
(2)动力性肠梗阻,又称为麻痹性肠梗阻。
(3)血运性肠梗阻,如肠系膜血管发生血栓形成或栓子栓塞,使肠壁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它可迅速继发肠坏死,处理上与肠麻痹截然不同。
2.根据肠壁血供情况可分为(1)单纯性肠梗阻:无血液循环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有血液循环障碍。
3.根据梗阻部位可分为(1)高位肠梗阻:梗阻发生在空肠上段以上;(2)低位肠梗阻:梗阻发生在回肠末端和结肠、直肠。
4.根据梗阻程度可分为(1)完全性肠梗阻。
(2)不完全性肠梗阻。
5.根据发病的缓急可分为(1)急性肠梗阻。
(2)慢性肠梗阻。
上述分类中有相互交错,而且梗阻也可以转化。
临床常见的是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原因多是腹外疝、手术后肠粘连、肠扭转、肠肿瘤等。
小儿以肠套叠、肠蛔虫症和先天性畸形为多见。
绞窄性肠梗阻是各种类型肠梗阻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必须紧急手术处理。
【诊断要点】1.症状肠梗阻的典型症状为腹痛、腹胀、呕吐和停止排气、排便。
但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原因引起的肠梗阻中,上述症状的有无及严重程度存在着区别。
(1)腹痛:在脐周或梗阻部位,如为阵发性绞痛,多为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或不完全性肠梗阻;而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加重,则为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特点。
(2)腹胀:高位小肠梗阻不明显,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时明显。
(3)呕吐:早期是反射性,晚期是反流性呕吐。
高位小肠梗阻,呕吐出现早而频繁,内容物是胃液、胆汁。
低位小肠和结肠的梗阻,呕吐出现晚,呈粪汁样。
(4)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在梗阻早期或不完全梗阻时,仍可有少量气和粪便排出。
完全性梗阻时,后期完全停止排气、排便。
有肠绞窄时,可有血性液体排出。
2.体检(1)全身情况:早期变化不大,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肠梗阻外科知识点总结

肠梗阻外科知识点总结一、肠梗阻的分类根据病因和解剖部位的不同,肠梗阻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和功能性肠梗阻两大类。
机械性肠梗阻常见的病因包括肠套叠、肠系膜栓塞、肠道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结肠癌等。
功能性肠梗阻则是由于肠道运动功能失常或神经调节障碍所引起的。
此外,肠梗阻还可根据肠腔内内容物的性质分为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
二、肠梗阻的临床表现1. 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包括腹部绞痛、腹胀、呕吐、便秘或稀便等。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发热、血压降低、心率加快等全身症状。
2. 慢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较为缓慢,主要包括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
三、肠梗阻的诊断1. 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初步确定肠梗阻的诊断。
2.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平片、腹部CT、腹部超声等检查,对于明确肠梗阻的位置、程度、病因等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
3.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谷氨酸转氨酶等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内环境情况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四、肠梗阻的处理原则1. 急性肠梗阻患者应立即予以抢救和处理,包括快速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调控失血等。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2. 慢性肠梗阻患者应根据病情轻重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包括腹胀排气、使用肠道营养、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五、肠梗阻的手术治疗1. 手术指征:对于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解除肠梗阻部位的手术、肠镜下取异物等。
对于慢性肠梗阻患者,如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2. 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因和手术部位的不同,手术方式可以选择为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等。
3. 术后管理:术后应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肠道通畅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六、肠梗阻的术后并发症及处理1. 术后肠梗阻:术后早期肠腔内粘连、肠梗阻部位再次堵塞等,可引起术后肠梗阻。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体会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肠梗阻;早期;术后术后早期肠梗阻是指术后30 d内,肠蠕动恢复后再次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存在肠梗阻证据。
术后早期肠梗阻作为机械性肠梗阻的特殊类型,在肠梗阻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总结开腹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类型及诊治,得出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我院从2000年1月自2007年12月,共收治27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12~83岁。
曾行急诊手术者14例,其中腹部刀伤2例,阑尾穿孔行阑尾切除加腹腔引流术5例,脾破裂行脾切除术2例,肠绞窄行肠段切除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2例;曾行择期手术者13例,胆囊切除加“T”形管引流术5例,结肠癌根治术4例,胃癌根治术4例。
2方法与结果23例经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及糖皮质激素、中药管饲等治疗后痊愈;3例行再次手术,1例为内疝,1例为肠袢团块粘连并扭转,1例为粘连带压迫,均经再次手术后痊愈;1例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26 d后好转。
3讨论腹部早期肠梗阻发生的时间多在4周内。
本组27例患者的发病时间为术后4~30 d。
其中约11%的病因为内疝、肠袢粘连扭转、粘连带压迫等机械性因素,一般发生在术后7~30 d,这部分病人需要及时行手术治疗;约8%为麻痹性肠梗阻,发生在术后4~7 d;81%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在术后9~15 d。
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表现可分为炎性、麻痹性和机械性。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指在腹部手术后早期(一般指术后2周),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1]。
肠梗阻病例汇报

鉴别诊断及下一步处置
梗阻原因:粘连 OR 肿瘤复发 转移?
下一步处置:保守 OR 手术?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处置结果
本院多学科会诊+外请专家会诊决定:急诊手 术探查 探查指征: 1.经积极保守治疗腹痛持续加重无缓 解 2.腹膜炎体征加重,复查血常规白细 胞升高 3.少量,心率增快,早期感染性休克 表现
9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
1
病例分析(男,26岁,腹痛入院)
主诉:持续性腹痛7小时 现病史:①诱因:进食坚果②疼痛特点及转归: 右侧腹部持续性绞痛,进行性加重, 6542 解痉 有效③影像学特点:腹部DR 中下腹局限性肠腔 积气,局部不典型液平④一般情况:急性痛苦病 容,肛门无排气、排便、尿少。 既往史:3年前因“淋巴瘤”行“根治性右半结 肠切除术”,术后恢复可,未出现过类似腹痛。 查体:体温正常,下腹右侧旁正中陈旧性手术瘢
20
血运性肠梗阻
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
21
按肠壁有无血供鄣碍
单纯性肠梗阻(simple) 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无血运鄣碍。 绞窄性肠梗阻(strangulation ) 梗阻伴有肠壁血运鄣碍
22
病理和生理改变
(一)肠管改变:
(梗阻部位以上)积气、积液 →肠管高压 →静脉回流障碍 →肠壁水肿,变成暗红色
HCT 52 余(-)
3
生化(2017-04-20 19:19):直胆 9.8umol/L
影像学资料
腹部DR
腹部CT(冠状位)
4
影像学资料
5
影像学资料
6
入院初诊及处置
肠梗阻急诊手术29例临床分析论文

肠梗阻急诊手术29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65岁以上(老年组)和14岁以下(少年组)肠梗阻病人急诊手术指征及术中、术后处理。
方法:回顾分析202例肠梗阻病人资料,6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急诊手术中老年组和少年组共29例。
结果:少年组8例全部治愈,老年组21例,治愈18例。
结论:4年间肠梗阻以粘连性肠梗阻最常见。
肠梗阻的手术指征应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综合评分确定,老年人肠梗阻手术风险较大。
【关键词】肠梗阻;肠粘连;急诊手术【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14-01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病,其中因腹部手术而致粘连性肠梗阻最多见。
肠梗阻手术治疗指征的掌握一直是临床上普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尽管有许多方法可以为肠梗阻的诊治提供依据,如血肌酸磷酸激酶、超声、ct、腹部平片,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不能及时反映病情变化,不易被掌握和推广[1]。
6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中急诊手术为29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2例中,老年组(≥65岁)共49例,男性30例,女性19例。
术后粘连引起25例(51.02%),肠肿瘤6例(12.24%)。
急诊手术治疗21例,其中腹部术后粘连10例(47.61%),肠肿瘤4例(19.05%),腹内外疝嵌顿4例(19.05%),肠扭转、肠套叠各1例(4.76%)。
少年组(≤14岁)共15例,男性13例,女性2例,术后粘连9例(60%),急诊手术治疗8例,其中腹部术后粘连3例,腹内外疝嵌顿2例,粪石嵌顿2例,克罗恩病伴穿孔梗阻1例。
1.2 方法根据临床表现,腹膜炎体征,腹部平片,再结合有无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脱水征、休克征等,综合评分确定手术指征。
即有肠梗阻常见症状(<5分),常见症状+主诉腹痛剧烈、持续,解痉药无效或反复发作者(5分),在此基础上有下列指标者加分:明显脱水征、中毒休克征(4分),sirs各指标(3分),其他如腹部体征、平片、ct、b超(1-2分)。
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2-10-09T09:54:22.8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3期供稿作者:陈维[导读] 肠梗阻是常见外科急腹症之一,起病急,变化快,病因多样,诊断复杂,死亡率高,手术方式不定型。
陈维(云南省景谷县中医院云南景谷666400)【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7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
结果47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经手术治疗,治愈38例,好转7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81.25%,死亡率为4.17%。
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肺部感染3例,脑血管意外1例,伤口感染7例;死亡2例,其中,术后合并肺部感染1例,中毒性休克1例。
结论肠梗阻常见病因依次为:肠粘连,结肠肿瘤,腹股沟嵌顿疝;疑有绞窄,保守治疗无效以及反复发作是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指征。
由此及时、正确诊断老年急性肠梗阻,并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方法的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老年急性肠梗阻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手术病因效果肠梗阻是常见外科急腹症之一,起病急,变化快,病因多样,诊断复杂,死亡率高,手术方式不定型。
因此,及时判断肠梗阻严重程度和准确选择手术时机对肠梗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急性肠梗阻成为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急骤,病情复杂多变,如不及时诊断和处理,病死率很高[1]。
由于我院采用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共收治47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其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60~83岁,平均73.2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肛门排气、呕吐等临床表现;查体发现:腹部膨隆32例,肠鸣音亢进9例,肠鸣音消失7例;引起急性肠梗阻的原因:肠癌引起的肠梗阻8例,嵌顿性腹外疝引起的肠梗阻2例,腹部手术肠粘连引起的肠梗阻34例,急性小肠缺血坏死引起的肠梗阻1例,肠腔内异物及肠结石引起的肠梗阻3例;合并高血压13例,冠心病9例,心律失常7例,2型糖尿病12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5例,2种以上合并症14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梗阻的手术指征
肠梗阻的原因和类型多种多样,大多数需手术治疗,手术指征应结合具体情况来定,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单纯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可观察24——48小时,如梗阻不能解除应手术治疗,观察期间如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表现应及时手术。
2.绞窄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观察不宜超过4——6小时,随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观察期间如病情有好转则可继续观察,否则应立即手术治疗。
3.病程超过6小时,就诊时已有绞窄性肠梗阻表现者急诊手术。
4.幼儿、年老体弱者、孕妇亦应采取积极的措施。
5.原因不明的肠梗阻应按绞窄性肠梗阻的处理原则治疗。
6.麻痹性肠梗阻病因解除后按单纯性肠梗阻处理原则治疗。
绞窄性肠梗阻的判断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因急性腹痛的原因很多,诊断上容易与其它疾病混淆,而且病程进展快,短期内可以发生严重病理变化,临床上延误诊治而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病人死亡的事并不少,主要就是对是否出现绞窄性肠梗阻的判断失误所致。
一.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1.存在肠梗阻的四个主要症状:痛、呕、胀、闭。
2.发病急剧,腹痛趋于持续加剧及部位固定,可伴有腰背部疼痛。
3.腹膜刺激征较早出现或腹部可触及压痛包块。
4.全身中毒症状重,脉搏加快,体温上升及白细胞升高。
5.早期出现休克症状。
6.同时伴有消化道出血体征:呕吐及自肛门排除血性液体,肛门指诊有帮助。
7.腹穿抽出血性液体(显著肠膨胀者慎行)。
8.有绞窄性疝的存在。
二.腹透、腹平片的特征性表现:
1.孤立的充气肠袢屈曲呈“咖啡豆”形。
2.绞窄的肠袢内充满液体表现为软组织阴影的“假肿瘤”征。
3.小肠全扭转时可见充气的小肠排列异常。
4.局限性肠袢突出,较其他肠袢为大,呈巨大液平面。
5.乙状结肠扭转时巨大胀气的肠袢从盆腔向上延伸到肝脏。
三.化验检查可了解血容量、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情况,但对判断有否绞窄性肠梗阻帮助不大。
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判断,临床观察一定要细致,在判断不很明确时宁可采取积极的手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