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大雁学写字教案
大雁教案中班幼儿园

大雁教案中班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雁的基本特征、习性和生活习惯;2.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比较的能力;3.开发幼儿语言表达、思维逻辑、创意想象等综合能力;4.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对大自然的关注。
二、教学内容1. 大雁的基本特征和习性1)身材、外貌、飞行方式等特征;2)流浪、候鸟、繁殖和迁徙等习性。
2. 大雁的生活习惯和生态环境1)生活习惯:食性、交配、育雏、群体行为等;2)生态环境:栖息地、危机和保护等。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拟定教学计划;2)准备教具材料:照片、图表、幻灯片、小雁、画纸、彩笔等。
2. 课前导入1)观察和描述照片中的大雁;2)了解大雁的生活环境和群体生活;3)提出如下问题:大雁是怎样飞行的?它们为什么会飞行?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征?3. 新知教学1)用照片或幻灯片展示大雁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2)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比较,描述大雁群体行为和飞行方式;3)利用小雁玩具模拟大雁群体飞行,让幼儿互动体验,加深理解。
4. 拓展创意1)自由绘制大雁和它们的生活环境;2)教育幼儿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提倡环保意识;3)激发幼儿创意想象,设计新的大雁造型或群体飞行姿势。
5. 课后总结重点回顾上课内容,让幼儿总结对大雁的认识和理解。
并提醒幼儿重视环境保护和爱护动物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实验、讨论、交流和游戏中的学习过程和表现;2.检查幼儿自由绘制的大雁图画的创意和水平;3.评价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关注大自然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认知规律、教育需求和兴趣爱好;2.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灵活实用、引导儿童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3.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存在欠缺和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雁2篇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雁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雁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提供学生大雁的基本知识和信息。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特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和掌握大雁的特征和习性。
2. 培养学生描述事物特征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大雁》及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具。
2.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描绘大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引发学生对大雁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根据图片进行描述,鼓励他们谈论大雁的样子、颜色、特征等。
Step 2 学习新课(20分钟)1. 教师朗读课文《大雁》,让学生跟读。
2. 教师解释一些生词和难点词汇的意思,如“短”、“翅膀”、“飞翔”等。
3.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描绘的大雁,并回答相关问题,让学生了解大雁的特征和习性。
Step 3 合作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小组,讨论大雁的特征和习性,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写在练习册上。
2. 学生代表可以在全班面前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
Step 4 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大雁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观看,进一步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
2.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视频中的情景,表达自己对大雁的印象和感受。
Step 5 小结(5分钟)1. 教师复习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大雁的特征和习性。
2. 学生进行简单的回顾总结,用自己的话概括大雁的主要特征和习性。
Step 6 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课相关的练习题。
2. 鼓励学生观察并描述身边的鸟类或其他动物的特征。
教学反思:通过课文《大雁》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大雁的特征和习性,并通过观察和描述训练了观察和描述事物特征的能力。
同时通过相关视频的观看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此外,小组合作和展示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大雁归来教案及板书设计【3篇】

大雁归来教案及板书设计【精选3篇】大雁归来教案及板书设计【精选3篇】一【说教材】1、课标要求:新课程标准提出:学校语文教学应注意对同学养与提高,尤其应加强语言表达力量、阅读力量及写作力量,并且充实词语积累量,培育科学理性的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而这一切都应在保证教学以同学为主体及激发同学学习爱好的前提下进行,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实现教学目标。
2、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篇幅不算短。
内容上虽介绍大雁的生活习性,但同时又象一首抒情诗,抒发了对大雁的宠爱之情,面对大雁的联合观念,人类应当自愧不如。
圆满的是人类的猎杀行经给大雁制造着灾难。
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由于大雁在的心中就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
从写作上来说,形象性、学问性、抒情性的完善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字里行间注满爱鸟之情。
3、教学理念:本课设计主要以体现新课标为主,突出同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整个课堂以同学的动脑、动手、动口为主,以老师的引导为辅,以四人小组、同桌研读沟通法为学习方式,鼓舞同学大胆冲破心理束缚,说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与见解。
4、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将本课目标确定为:学问与力量:⑴了解的相关状况;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学会运用。
⑵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主旨,训练概括力量。
过程与方法:⑴品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揣摩语句,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⑵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对大雁的宠爱之情。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感受的爱鸟情怀,激发珍爱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情怀。
重点:品位语言,理解对大雁倾注的感情难点: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句关键: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争论、归纳【教学过程】1、设疑创境:大雁,我们并不生疏,那么,你对大雁有哪些了解呢?能不能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大雁?(形状、候鸟、合群性、叫声响亮……)据说大雁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简单牵动文人的情思,因此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很多咏雁作品。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学写字》教案(精选12篇)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学写字》教案(精选12篇)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学写字》篇1教学内容:1.《学写字》中的两个句子,认识7个汉字。
2.写字姿势,认识五个基本笔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朗读两个句子,用听读和其他的方法认字7个。
2.能力目标: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初步认识五个基本笔画。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不会就问和认真的学习习惯。
渗透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写字的基本知识,掌握写字的正确姿势。
认字。
难点:掌握写字的技能。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生字卡片、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文。
1.小朋友们都特别爱听故事,老师现在就请大家听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
(播放动画课件《写字很有用》)注:(课件的制作:蚂蚁和蜜蜂的三幅图制成动画,背景是草地,配上《写字很有用》这首儿童诗。
在课件播放完时,屏幕上出现几个字:“赶快学写字,写字很有用”)2.蚂蚁和蜜蜂说写字很有用,谁知道写字有什么用?(生:可以给好朋友写信。
可以写自己的名字。
可以写。
帮助我记住很多字。
……)3.同学们说的真好,谁会写字?你写过什么字?学生纷纷举手示意自己会写字。
(生:我会写自己的名字。
我会写数字。
我会写“好”字。
……)4.这节课我们要学写字。
(板书课题:学写字)大家一起读课题。
“写字”这两个字是生字,谁会读?请一行小朋友读。
【评析】课的开头以动画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漂亮的画面和动听的故事中开始学习。
这样的安排尊重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让学生在情感上进入良好的状态。
又以“写字有什么用?”的问题发散学生思维,紧接着“你写过什么字?”激发学生想写字想表现自己的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充满生命力。
(二)、读文,引导学生进行写字实践,渗透识字。
1.下面听老师是怎样读的?(课件:出示两句话)教师用教鞭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范读。
2.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请举手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读)3.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第4页,平放在桌面上,用小手指指着字,全班一起读。
幼儿园大班大雁教案

幼儿园大班大雁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大班大雁教案教案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大雁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大雁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图片,引起幼儿对大雁的兴趣。
2. 与幼儿进行简短的讨论,询问他们对大雁的了解和想法。
活动一:大雁的特征和习性1. 通过展示图片或使用实物模型,向幼儿介绍大雁的外貌特征,如羽毛的颜色、嘴的形状等。
2. 向幼儿讲解大雁的习性,如它们会在秋天飞往南方过冬,会排成V字形的队列飞行等。
3.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大雁的特征和习性,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活动二:制作大雁手偶1. 提供适量的纸板、羽毛、颜料、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大雁手偶。
2. 向幼儿展示制作手偶的步骤,并给予简单的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为手偶设计独特的外观,并与其他幼儿分享自己的创意。
活动三:大雁队列游戏1. 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选择一名“队长”扮演大雁的角色。
2. 队长带领队伍排成V字形的队列,其他队员依次跟随队长。
3. 指定一个起点和终点,要求队伍在规定的路线上前进,注意保持队形。
4. 给予队伍一定的时间限制,看哪个队伍能最快到达终点并保持队形。
5. 鼓励幼儿团队合作、互相协调,以达到游戏目标。
总结: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大雁的特征和习性。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制作手偶和游戏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提问幼儿,询问他们对大雁的了解是否有所增加,以及他们在观察和游戏中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教案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大雁特征和习性的理解、手偶制作的创意和游戏中的合作能力等。
2. 收集幼儿制作的手偶和游戏的照片,用于展示和评估。
教案扩展:1. 组织幼儿一起观察大雁的飞行,了解它们的迁徙路线和过冬地点。
2. 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创作关于大雁的作品,如画册、手抄报等。
幼儿园关于大雁的教案

幼儿园关于大雁的教案篇一:14《大雁归来》教案大雁归来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
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
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
2.生动描写。
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xǐ) 雾霭(ǎi) 窥(kuī)探缄(jiān)默狩(shòu)猎凋(diāo)零滑翔(×iáng) 顾忌(jì) 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
雾霭:雾气。
狩猎:打猎。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二、导人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的面前,就宣告春天来到了。
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集会,寂寥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 作者,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
三、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文中对大雁描写的句子,互相交流。
四、学习课文(一)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1.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
2.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3.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
4.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
5.爱寻食玉米粒。
6.常六只列队飞。
7.四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二)提问:找出文中作者对大雁的观察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与交流。
明确:作者使用了打比方、拟人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充满生动性和趣味性。
例如:1.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2.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3.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4.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一年级上语文教案-学写字-(2)

《学写字》教学设计知识点分析《学写字》是北师大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写字的意义、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五个基本笔画和正确的写字姿势,这些都是学写字的基础知识。
另外,我还加入了一些良好的写字习惯,期望学生在学写字初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教学目标1.认识田字格。
2.学习基本笔画。
3.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
4. 熟悉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老师今天就请大家听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
蜜蜂用树叶,写信给蚂蚁。
咬了三个洞,表示“我想你”。
蚂蚁接到信,看了半点钟,也咬三个洞,表示“看不懂”。
蚂蚁和蜜蜂,商量大事情:“赶快学写字,写字很有用。
”学会写字,蜜蜂就能和蚂蚁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了,看来写字真的很有用。
二、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写字。
三、认识田字格初学汉字时,要把汉字写在田字格里,首先,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田字格。
(出示田字格及各部分名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不顶格,不贴边;字儿舒服住里面!小朋友,相信你已经认识了田字格,并且做好准备要和它做好朋友了。
四、学习基本笔画接下来,我们学习五个基本笔画:横、竖、点、撇、捺。
(一)笔画横。
写横时要从左向右写,起笔稍顿,行笔轻快,收笔稍顿。
写出的横略微向右上倾斜,左边要比右边稍稍低一点。
(二)笔画竖。
写竖时要从上向下写,起笔时向右下方稍稍顿笔,行笔轻快,收笔迅速出锋,形状像一根悬着的针,这种竖叫做“悬针竖”。
小小一点要点好,学会顿笔很重要;横要平,竖要直,撇有锋,捺有脚;认真练习功夫到,笔画健美字才好。
五、正确的写字姿势要想写一手好字,还需要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首先我们要端正坐姿:(出示图片及儿歌)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
手离笔端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
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
当然,正确的握笔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老师要教大家的是“三指执笔、四点定位”握笔法。
幼儿园教案大雁

幼儿园教案大雁教案标题:幼儿园教案-大雁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大雁的特征和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大雁的外貌特征和迁徙习性。
2. 学习使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大雁。
教学准备:1. 大雁的图片或绘本。
2. 幼儿园室内或室外的空间,以便进行活动和观察。
3. 纸张、彩色铅笔和其他绘画工具。
4. 录音设备(可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观察大雁的图片或绘本,询问他们对大雁的了解,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探究活动:2. 带领幼儿到室外或室内的空间,观察天空中飞过的大雁群。
鼓励幼儿观察大雁的飞行姿势、群体行为等,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
3. 回到教室,与幼儿一起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
引导幼儿提出关于大雁迁徙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大雁要迁徙?它们是如何找到回家的路的?等等。
4. 通过图片、绘本或其他媒体资料,向幼儿介绍大雁的迁徙习性和特征。
解答他们的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疑问。
实践活动:5. 给予幼儿绘画材料,让他们尝试画出大雁的形象。
鼓励他们观察细节,例如大雁的翅膀、颈部等特征,并用适当的语言描述。
6.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创作一幅大雁的大型拼贴画。
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部分,例如画大雁的头部、翅膀等。
鼓励幼儿在合作中分享观察和想法,并进行有效的沟通。
总结活动:7.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绘画作品,并让他们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鼓励其他幼儿提出问题或给予反馈。
8.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雁的特征和迁徙习性。
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与日常观察相结合,并提醒他们继续保持好奇心。
拓展活动:9. 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观察大雁的迁徙现象,并与他们分享所学的知识和经验。
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和描述,评估他们对大雁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继续探索动物迁徙的主题,引导幼儿了解其他动物的迁徙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跟大雁学写字教案篇一: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7》教案(1) 《识字7》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识字7》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拍手歌的形式,带出10个本课学习的生字,这首拍手歌告诉学生“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要牢记”,内容通俗易懂,读音押韵,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
根据本课拍手歌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基础,我们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拍手诵读,激发学习兴趣,对学生比较生疏的一些重要词句进行指导;同时认真分析本课生字的特点,分类组合,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方法科学识记生字;在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渗透一些汉字的演变以及造字规律的知识,学用结合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中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要求的10个生字,学习书写“物”“牢”“猫”等字。
2、在自主学习,生生互学,师生互动中获得多种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3、有节奏地朗读拍手歌,了解“翱翔”“雁群会写字”“唱不休”等词句的意思,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三、教学准备1、动物图文卡片2、学生生字卡片3、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认识“保护”一词。
1、老师出字谜。
“呆在妈妈身边很安全。
”猜一个字。
(课件出示谜底“保”)2、出示“保”的会意文字。
老师讲解:“保”单人旁像一个妈妈,背上背着自己的孩子。
“保”就是看守着,护着的意思。
3、给“保”组个词。
4、出示词语“保护”。
“护”是个形声字。
它的意思和“保”相近。
齐读这个词。
5、说说,什么需要保护?设计意图:谜语导入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巧妙地引出生字词“保护”。
通过造字原理,认清了字形,明白了字意,既凸显了识字课的特点,又为下面理解“保护动物”作好铺垫。
(二)自主练读,整体感知拍手歌。
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拍手歌,讲的就是关于保护动物的事。
(板书:保护动物)2、老师读儿歌,学生打节拍。
3、学生给自己提出读书的要求。
(1)遇到生字怎么办?(2)遇到难读的句子怎么办?4、学生练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老师的范读和学生打节拍,让学生整体感知拍手歌的特点及读拍手歌的乐趣,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
读书前给自己提要求,更能使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有层次地读书。
(三)引出动物名称,归类识字。
1、拼音、图、文结合,玩找朋友游戏(1)拍手歌里藏着许多小动物,(师贴拼音,生说出小动物的名称)kǒng qua xióng yīnghuáng líbǎi língdàyànjǐn jīlǎo hǔxióng māo(2)图文和拼音对照,找朋友。
动物们在哪儿呢?赶紧对号入座。
(生上台贴图)(3)读准字音,整体识记字形。
小老师带读难读的字音。
全班再齐读。
摘掉拼音帽子读。
(开火车读)2、归类识字(1)小动物们不见了,你还认得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锦鸡雄鹰黄鹂孔雀大雁(2)仔细观察说发现仔细观察,红色的字有什么共同点?认识“隹”(课件出示)师:“隹”的四横表示鸟的羽毛。
找找,哪些字带“隹”旁?(点读)3、自主识字你还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学生交流(课件出示)锦鹰鹂孔雀鸡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在“动物入座”打招呼的游戏中认识课文中的动物名称。
在欢快的游戏中进入学习,口呼、眼观,手动把多种感官调动起来先整体识记字形,再通过找同偏旁的字进行理解识记,最后再放手让学生自主识记。
本环节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注重实用结合。
(四)再读儿歌,随文识字。
1、词语送回课文再自由读文。
师抽读,一人读一句。
(老师及时正音)2、全班打节拍齐读。
3、自主学文,质疑解疑。
(1)自己读文,读懂的地方画“!”,不懂的地方画“?”。
(2)交流:能用什么办法解开问号?(3)学生自主交流,解疑。
(4)反馈学习情况。
问号解开了吗?怎么解开的。
预设:“伙伴”“翱翔”“会写字”“丛林”“嬉戏”7、师小结蓝天上雄鹰翱翔,丛林里老虎奔跑,竹林里熊猫嬉戏,大小动物都有家。
动物和我们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我们要保护动物。
问号变成感叹号“!”了。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领会字意,帮助认记字形,“丛”结合简笔画辨认一棵树与丛林的区别,使之意识到“丛”表示:生长在一起的草木。
从而拓展延伸出草丛、花丛,以字带词,结合生活经验感受,加深对字形的理解,这种知其“所以然”的识字方法,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抓住学习汉字的关键。
有利于减少因字音相同或不解字义写错字的现象。
(五)生字复现,换位识记。
1、看图读词花团锦簇孔雀开屏雄鹰展翅保护动物杂草丛生牢不可破2、看图猜字。
(1)出示“牢”的古代写法。
说说怎样猜出“牢”?(2)生交流。
(3)师小结:“牢”上面的宝盖头表示一间房子,房子里关着一头牛。
在古代“牢”是指关牲口的地方,从“牢”的本意引出“牢固”“牢记”两个词。
(板书:牢记)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了换位识字的方法,把生字放到新的语境当中再次复现,不仅起到了巩固生字的目的,还拓展了词汇量。
“牢”放置这里通过字理分析来识记基于两点考虑:1、“牢”字形简单,学生完全可以解决字音的同时识记这个字,所以出示“牢不可破”一词是为了再次巩固生字。
2、通过字理来识记“牢”,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牢记”一词,不仅解疑,还回扣了课文,点明了主题。
(六)指导写字1、先观察,领会书写要领。
(1)第一个“牛勿”以熊猫晶晶学写字,发现怎样正确规范地写好“物”。
(2)第二个“物”出示晶晶重写的字“物”生再点评。
师范写,生书空。
(3)出示“牢”生点评。
师小结后范写。
(4)出示“猫”学生给自己提写字要求。
生交流。
老师范写。
2、学生练写。
(1)学生读帖。
(先看范字,不动笔。
)(2)动笔,描红,注意写字姿势。
(3)临写。
3、书写点评。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不光要把字写正确而且要写漂亮,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这个环节创设了“熊猫学写字”的情境,让学生先对照范字点评,领会书写要领,篇二:识字7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7》一、教材分析《识字7》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拍手歌的形式,带出10个本课学习的生字,这首拍手歌告诉学生“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要牢记”,内容通俗易懂,读音押韵,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
根据本课拍手歌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基础,我们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拍手诵读,激发学习兴趣,对学生比较生疏的一些重要词句进行指导;同时认真分析本课生字的特点,分类组合,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方法科学识记生字;在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渗透一些汉字的演变以及造字规律的知识,学用结合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中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要求的10个生字,学习书写“物”“牢”“猫”等字。
2、在自主学习,生生互学,师生互动中获得多种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3、有节奏地朗读拍手歌,了解“翱翔”“雁群会写字”“唱不休”等词句的意思,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三、教法:创设情境激趣引导四、学法:小组合作学习五、教学准备1、动物图文卡片2、学生生字卡片3、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认识“保护”一词。
1、老师出字谜。
“呆在妈妈身边很安全。
”猜一个字。
(课件出示谜底“保”)2、出示“保”的会意文字。
老师讲解:“保”单人旁像一个妈妈,背上背着自己的孩子。
“保”就是看守着,护着的意思。
3、给“保”组个词。
4、出示词语“保护”。
“护”是个形声字。
它的意思和“保”相近。
齐读这个词。
5、说说,什么需要保护?设计意图:谜语导入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巧妙地引出生字词“保护”。
通过造字原理,认清了字形,明白了字意,既凸显了识字课的特点,又为下面理解“保护动物”作好铺垫。
(二)自主练读,整体感知拍手歌。
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拍手歌,讲的就是关于保护动物的事。
(板书:保护动物)2、老师读儿歌,学生打节拍。
3、学生给自己提出读书的要求。
(1)遇到生字怎么办?(2)遇到难读的句子怎么办?4、学生练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老师的范读和学生打节拍,让学生整体感知拍手歌的特点及读拍手歌的乐趣,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
读书前给自己提要求,更能使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有层次地读书。
(三)引出动物名称,归类识字。
1、拼音、图、文结合,玩找朋友游戏(1)拍手歌里藏着许多小动物,(师贴拼音,生说出小动物的名称)kǒng quèxióng yīng huáng líbǎi língdàyàn jǐn jīlǎo hǔxióng māo(2)图文和拼音对照,找朋友。
动物们在哪儿呢?赶紧对号入座。
(生上台贴图)(3)读准字音,整体识记字形。
小老师带读难读的字音。
全班再齐读。
摘掉拼音帽子读。
(开火车读)2、归类识字(1)小动物们不见了,你还认得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 锦鸡雄鹰黄鹂孔雀大雁(2)仔细观察说发现仔细观察,红色的字有什么共同点?认识“隹”(课件出示)师:“隹”的四横表示鸟的羽毛。
找找,哪些字带“隹”旁?(点读)3、自主识字你还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学生交流(课件出示)锦鹰鹂孔雀鸡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在“动物入座”打招呼的游戏中认识课文中的动物名称。
在欢快的游戏中进入学习,口呼、眼观,手动把多种感官调动起来先整体识记字形,再通过找同偏旁的字进行理解识记,最后再放手让学生自主识记。
本环节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注重实用结合。
(四)再读儿歌,随文识字。
1、词语送回课文再自由读文。
师抽读,一人读一句。
(老师及时正音)2、全班打节拍齐读。
3、自主学文,质疑解疑。
(1)自己读文,读懂的地方画“!”,不懂的地方画“?”。
(2)交流:能用什么办法解开问号?(3)学生自主交流,解疑。
(4)反馈学习情况。
问号解开了吗?怎么解开的。
预设:“伙伴”“翱翔”“会写字”“丛林”“嬉戏”7、师小结蓝天上雄鹰翱翔,丛林里老虎奔跑,竹林里熊猫嬉戏,大小动物都有家。
动物和我们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我们要保护动物。
问号变成感叹号“!”了。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领会字意,帮助认记字形,“丛”结合简笔画辨认一棵树与丛林的区别,使之意识到“丛”表示:生长在一起的草木。
从而拓展延伸出草丛、花丛,以字带词,结合生活经验感受,加深对字形的理解,这种知其“所以然”的识字方法,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抓住学习汉字的关键。
有利于减少因字音相同或不解字义写错字的现象。
(五)生字复现,换位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