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合集下载

WHO关于白血病分型

WHO关于白血病分型

AML各亚型免疫标志
亚型 常表达抗原 不常表达抗原
其它粒系或淋巴系抗原
M0 CD11b、13、33
M1 CD13、15、33、HLA-DR
CD11、14
M2 CD11b、13、15、33、34、56、19、HLA-DR
M3 CD11b、13、15、33、34
M4 CD4、11b、13、14、15、33、34 M5 CD4、11b、13、14、15、33、34 M6 血型糖蛋白A、CD13、33、34 M7 CD41、61、因子VII相关抗原
表面分 化抗原
前T细胞
胸腺皮质T细胞
髓质T细胞
末梢T细胞
表面分 化抗原
FAB 分类
单核细胞 前单核细胞 CFU-C 骨髓母细胞 幼稚细胞 M3 M4 M0 M1
M5b M5a M2
粒细胞
CD14
CD13 CD33 CD34
CD11b
HLA-DR
CD38 CD71
Cancer Cytogenetics
CFU-E
CD36、117 EpoR
红细胞
CD33、34 117、EpoR
CD35、 44 59
血小板 CD9、14、 36、41、 42、49 61、126
CFU-MEG CD33、34 116、126 W123、IL-11R
巨核细胞 CD9、14、36 41、42、61 W116、W123 126
我国将CML分为5型: ①典型慢粒(CGL或CGL-CP); ②不典型慢粒(aCML或a-CML); ③幼儿型慢粒(Ch-CML);
④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
⑤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CMML)。 除典型CGL外,aCML、Ch-CML、CNL和CMML均为 Ph-/bcr-,故也称这4型为P h染色体或bcr基因阴性疾病。 WHO 将CGL和CNL归属MPD,将CMML、aCML、Ch-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增多 , 分别 占 85 、%, 各 阶段 比例 大致 正 常 , . 5 余 % 部
分 粒细 胞胞 浆颗粒 减 少 :红系 各 阶段 比例形 态大 致 正 常 ,部分 红细胞 轻 度大 小不 等 ;淋 巴细胞 比例 略 低 , 态正 常 ; 形 巨核细 胞及 血小 板少 见 。 中性 粒细 胞 碱 磷 酶染 色 阳性率 1 %, 5 积分 2 1分 。骨 髓 活 检 : 少 许 骨及 骨髓 组织 , 血组 织增 多 , 中见 较 多异 型幼 造 其 稚 细胞 浸润 。 色体 检查 P 染 h阴性 ;c/ b 融合基 因 b ra l
院 。患 者 于 2 0 0 0年 8月 始无 明 显诱 因 出现 周 身 乏
力 ,间断发 热 , 8 3 ℃,伴寒 战 ,化 验 血常 规 示 T3~ 9
异 常 。 血 常 规 : C 2 .× o/ R C 2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x 0/ WB 21 1 9L. B . l9L. 2
H B 86 g d , L 7 19L G . / lP T 1x 0/ 。入 院诊 断 : 3 慢性 粒一 单 核 细胞 白血 病 。
维普资讯
2 0 第 3 第 6期 0 7年 4卷
中 国 肿 瘤 临 床 ,
・5 ・ 31
・ 篇论 著 ・ 短
僵 惶 单核 细 胞 白 病 急 变 1例 报 遇 再 支 献 复 习
李 冬云 叶霈 智 侯 丽 虞 欣 陈信 义 北 京 中 医药大 学东 直 门医 院肿瘤 血液 科 ( 京市 10 0 ) 北 0 7 0
入 院 后 第 四 天 4月 3 日血 常 规 WB 6 .× 0 C:42 1 9L P T 3  ̄ 0/ 。WB 0/ , L 9 1 9L C分 类 : 单 1 % , 单 原 4 幼 2 %, 粒 8 , 幼粒 6 晚幼 红 4 0 原 % 早 %, %。骨 髓 报 告 :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第 1 期

锦 ,等.慢性粒 一单核细胞 白血病 的临床研究
15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诊 断标 准 .
参照 2 0 年 WHO的诊断 标准 ,2 0 血液 01 07年
病 诊 断 及 疗 效 标 准 .4例 均 为 起 病 1个 月 内确 诊.
13 方法 .
21 临床 表 现 . 4例 患 者 均 为 老 年男 性 ,就 诊 原 因多 为 疲 乏 无力 、面 色苍 白、发 热 等非特 异性 症状 .发 热 :4
[ btat Ob ci T neta h l i lcaatii n hrp saei fcrnc A s c] r j te e v o ivsgt te cnc hrc rtsad teay t t e o hoi i e i a e sc r gs
my lmo o yi lu e a ( M ML) Me h d T e ciia a d lb rtr aa o MML p t ns w r eo n ct c e k mi C . to s h l c l n a oaoy d t f4 C n ai t ee e
The Clni alSt i c udy ofChr oni ye om onoc i Le cM l yt c uke i m a
YAO Jn ig,YI i N Le—fn, YANG Ln e ig
e o m tl y h n f le s i lfK n n dc n esy p.fHe aoo ,T e2 dAf i dHo t u mi Me i U i r t,Ku m n u n n6 0 0 , g i t p ao g l a v i n igY n a 5 1 1 C ia hn )

最新: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全文版

最新: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全文版

最新: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全文版)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CMML )是最常见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 ),年发病率为(3~4 )/10万。

近年,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二代测序(NGS )在临床的应用,更新了CMML的诊断和分型诊断标准和预后危度分组标准。

为了规范我国CMML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制定本指南。

诊断程序疑诊CMML患者以下实验室检查应作为必检项目:1 .外周血细胞计数。

2 .骨髓穿刺涂片和外周血涂片分类计数。

外周血涂片至少要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骨髓涂片应计数200 ~ 500个有核细胞。

原始细胞包括原始粒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和幼稚单核细胞,非特异性酯酶等细胞化学染色有助于原始单核细胞和幼稚单核细胞的确认。

单核细胞应区分正常(成熟)和异常(不成熟,immature )单核细胞。

各系列是否有发育异常,判断标准与MDS的判断标准相同。

3 .骨髓活检组织切片病理细胞学分析和网状纤维(嗜银)染色,必要时用CD34、CD68、CD163和CD16等抗体加做骨髓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4 .骨髓和外周血免疫表型分析,特别是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分析(表 Do表1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型分型单核细胞表型分型表型定义比例经典型(MOl )CD14Eight∕CD16・≥94%中间型(MO2 )CD14brigM∕CD16+<20%非经典型(MO3 )CD14dim ∕CD16÷<5%5 .染色体核型分析。

当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表2 )没有获得足够(20 个)中期分裂象时,应采用包括5q3L CeP7、7q31s 20q 、CeP8、CePY 和TP53探针加做荧光原位杂交(FISH )检测。

采用间期FISH , TET2 (位于 4q24 )、NFl (位于 17qll )和 ETV6 (位于 12pl3 )等基因隐匿性缺失检出率2% ~ 10% (表2 )。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对于不同类型的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
03
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未来治疗前景
随着对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未来可 能会研发出更加有效的药物和
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新型治 疗策略正在研究中,有望为慢 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提供
更多的治疗选择。
随着治疗的进步,慢性粒单核 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将得 到延长,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改
骨髓细胞学检查
通过观察骨髓涂片中的细胞形态和数量,可以协助诊断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并了解病情变化。
分子生物学检查
BCR-ABL融合基因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可检测到BCR-ABL融合基因,该基因的存在是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其他分子异常
部分患者还可能存在其他分子异常,如JAK2基因突变等,这些异常有助于解释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指导治疗。
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对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 病的预后也有很大影响,不同治疗方案的效 果和副作用不同。
生存率统计数据
慢性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80%,而加速 期和急变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
国际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研究组(ISSG) 最新数据显示,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
的中位生存期达到10年以上。
VS
放疗
通过使用放射线局部治疗肿瘤,减轻病情 症状。
干细胞移植
自体干细胞移植
从患者自身采集干细胞, 经过处理后回输到患者体 内,重建患者的造血和免 疫系统。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从供体(非患者)采集干 细胞,经过处理后回输到 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的造 血和免疫系统。
脐带血移植
使用脐带血中的干细胞进 行移植治疗,具有低免疫 排斥反应、高组织相容性 等优势。

白血病分类记忆口诀

白血病分类记忆口诀

白血病分类记忆口诀
1. 急淋和急非淋,哎呀呀,很好分呀!就像苹果和桔子,急淋细胞圆溜溜,急非淋形状各不同嘛。

你看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不就像可爱的小苹果圆滚滚嘛!
2. 髓系白血病要记清,可别搞混啦!这就像区分小猫小狗,慢性髓系那是独特的存在,就像乖巧的小猫,粒细胞白血病这些就像活泼的小狗呀。

慢性髓系白血病的特点不就很突出嘛!
3. 单核细胞白血病,那可得看准咯!这就好像认人一样,单核细胞白血病自有它的特点呀,就像人群中一眼能认出的那个特别的人。

想想那些异常的单核细胞,是不是很有特点哇!
4. 红白血病也别忘了,恰似那独特的花朵!咦,就像花园里那朵颜色特别的花,看到它你就不会忘。

红白血病不就是有着特别的表现嘛!
5. 淋巴系白血病分多种,那不就是各种口味的糖果嘛!比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那颗甜甜的,而其他的又是不一样的味道。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不是挺特别呀!
6.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这个可重要啦!就像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它的特点十分明显呀。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那么突出,能不记住吗!
7.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稳定又特别,多像那一直陪伴你的老朋友!它有着自己稳定的表现,就像老朋友的性格一样。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是挺特别的呢!
8. 浆细胞白血病,独特得很呐!这就仿佛那独一无二的宝贝,有着自己独特的光芒。

浆细胞白血病就是那么与众不同呀!
9. 毛细胞白血病,稀少但也要记住呀!就像珍稀的鸟儿,虽然少见但依然独特。

毛细胞白血病可不就是不常见但得记住嘛!
我觉得这些口诀真的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记住白血病的分类呢,简单又有趣!。

CMML

CMML

组织病理学
• 粒系增生
• 红系前体细胞增多 • 骨髓轻、中度纤维增生( 见于30%病例)
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
• 与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术相比敏感性相对较差
• 最可靠的标记: CD68R, CD163 • 单核细胞:溶菌酶(+)CAE(-)
粒细胞:溶菌酶(+)CAE( + )
CMML的WHO诊断标准
生存期
患者
评分
人数
中位数,月
3年
6年
低危 中危-1 中危-2 高危
CMML新的预后积分系统-CPSS
Such E, et al. Blood. 2013 Jan 31
CMML新的预后积分系统-CPSS
Such E, et al. Blood. 2013 Jan 31
CPSS OS
Such E, et al. Blood. 2013 Jan 31
阿扎胞苷治疗38例CMML患者,每4周 75 mg/m2〃day治疗 7 天或 100 mg/m2〃day 治疗5天,
细胞毒药物治疗
Wattel et al. 105例 CMML 患者口服羟基脲,RR: 60% vs 36% 1,000 mg/天 VS 口服依托泊 Blood OS: 20 months vs 9 1996;88:2480– 苷,150 mg/周 months 2487. Beran et al. 27例CMML患者持续给药拓扑 CR: 44% 替康,1.25 mg/m2 和阿糖胞 OS: 9.4 months J Clin Oncol 1999;17:2819– 苷1.0g/m2 〃2 h,持续5天 死亡率: 7% 2830
0-1
2 3
24
15 8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讲课PPT课件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讲课PPT课件
发生风险。
护理方法
定期监测:定期 进行血常规检查, 监测病情变化
健康饮食:保持 均衡饮食,增加 营养摄入
适度运动:进行 适度的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心理支持:接受 心理辅导,保持 良好心态
康复指导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健康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病例二:患者张某,女性,62岁,因贫血、出血就诊,确诊为慢性粒单核 细胞白血病。
病例三:患者王某,男性,38岁,因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就诊,确诊为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病例四:患者赵某,女性,56岁,因乏力、骨痛就诊,确诊为慢性粒单核 细胞白血病。
治疗经验和教训
早期发现: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漏诊,因此及时 就诊和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药物和 剂量,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心理支持: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长期治疗疾病,患者需要得到充 分的心理支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定期复查: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自我管理和家庭护理建议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预防和护 理
05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定 期进行血液检 查,以便早期 发现慢性粒单 核细胞白血病
的症状。
避免接触有害 物质:避免接 触可能导致白 血病的化学物 质、放射性物 质等有害物质。
保持健康的生 活方式:保持 健康的生活方 式,包括均衡 饮食、适量运 动、戒烟限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一、概述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是临床上少见的血液肿瘤,其发病率在60岁以上人群约为3/100000,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CMML) 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髓粒、单核系细胞显著增殖, 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增多(&gt;1×10^9/L) 。

2001 年WHO造血和淋巴细胞肿瘤分类中,将CMML归属于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综合征(MDS/MPD) 。

其特征是同时具有病态造血和骨髓增殖特点。

中医认为慢粒单归属于“虚劳”、“郁证”“症瘕”、“积聚”范畴,是内伤与外感相互作用所致。

本病的发生乃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引起脏腑亏虚,或由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引起气血功能紊乱,脏腑功能失调,致使毒邪乘虚而入,为气血痰淤邪毒相互搏结而引起本病。

二、病因
(一)、中医病因
“气血不通,血壅不流”,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正气不足,毒
邪入侵,客阻经络,结块成形。

毒邪太盛,伤其正气,邪毒内聚,滞留不散,亦可交合成块。

长期肝气郁结,土壅木郁,剑下故见肝脾肿大;气冲咽喉,结于颈项,可见颈部肿大;肝气不舒,通道受阻,经络瘀滞于阴部,可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不足为病之根本,邪实瘀毒为病之标,病位在肝、脾、肾,乃虚实夹杂之证。

(二)、西医病因
具体病因不明。

没有特异性的染色体异位。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感染、出血、疲乏、体重减轻、盗汗等,约半数病人有肝脾肿大。

CMML 患者中位生存期约20个月,生存期可能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有关。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三、临床表现
病人因骨髓增生异常而发生血细胞减少可表现为乏力、心悸、苍白、低热、感染或出血等。

表现在骨髓增殖性上的特点如:异常单核细胞增生,且这种细胞有浸润的特征,如皮肤、腺体、齿龈、骨等髓外浸润,淋巴结、肝脾肿大,甚至巨脾。

有作者报道[5]24例患者中,50%病人出现肝大,45.8%出现脾肿大,20.8%出现淋巴结受累。

根据CMML的特点,可以将CMML分为慢性期、加速期、急性变期。

慢性期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无症状或仅有低热、乏力等,少见肝脾淋巴结肿大。

进入加速期后病情进展迅速,尤其是单核细胞明显增多者,病情极重,多在急性变之前即死于出血、感染或脏器衰竭。

也有缺乏加速期而从慢性期转为急性变者。

四、诊断要点
1、持续性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gt;1×109/L;
2、Ph(-),BCR/ABL(-);
3、外周血和骨髓中原始细胞&lt;20%;
4、髓系中1个或1个以上细胞系别
有发育异常,如果无发育异常或极微,但其他条件符合,且有以下表现者,仍可诊断为CMML:骨髓细胞有获得性细胞遗传学克隆异常,或单核细胞增多已持续3个月以上,而且排除所有能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的原因;
5、外周血中原始细胞&lt;5%,和BM中&lt;10%者,诊断为CMML1。

外周血原始细胞5%~19%或骨髓10%~19%,或外周血或骨髓原始细胞&lt;20%而Auer小体阳性,诊断为CMML2;
6、符合以上诊断标准且外周血嗜酸粒细胞≥1.5 ×109/L者,诊断为CMML1或CMML2伴有嗜酸粒细胞增多。

(诊断CMML时,原始细胞包括原始粒细胞、原始和幼稚单核细胞。

五、分类分型
1、气滞血瘀:
证候:腔腹胀满、肋下有块,或见颈部肿大,瘰疬累累,或软而不坚,固定不移,或硬而可移,苔薄脉弦。

证候分析:肝气郁结,脉络不和,积证初起,积犹未久,块物软而不坚,气滞则血行不畅,块物固定,胀痛一处,并无攻窜,弦为肝脉。

2、正虚瘀结:
证候:积块坚硬,疼痛不移,神疲倦怠,不思饮食,消瘦脱形,面色
萎黄,倦怠乏力,自汗盗汗,肌肤甲错,头晕心慌,唇甲少华,舌淡或暗,脉弦细或沉细。

证候分析:病势已久,正气已衰:脉络瘀阻故积块坚硬,疼痛加剧,脾胃运化无权,气血来源不足,故形体消瘦、神疲倦怠,不思饮食,面色萎黄,唇甲少华等。

气虚卫外不固,阴液外泄、见自汗阴虚则盗汗。

血虚肌肤失其营养则肌肤甲错。

舌淡、暗,脉细为气血两亏挟瘀之象。

3、邪毒瘀滞:
证候:寒热交替,或汗出不解,或口燥咽干,肋下肿块继增,硬痛不移,倦怠乏力,形体消瘦,面色晦暗,骨节剧痛,或衄血不止,舌红无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邪毒入侵,汗出不解,邪热内消营阴,可见口燥咽干,若迫血妄行则衄血不止。

邪毒留滞不去,气血两伤,气虚血瘀,结块增甚则肿大硬痛不移,骨节剧痛。

气血不能上荣故面色晦暗,骨筋形体失其气血荣养则倦怠无力,形体消瘦。

舌红无苔,脉细数为邪毒留滞不去之象。

六、治疗
(一)、中医辨证治疗
1、气滞血瘀: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膈下逐瘀汤和四海舒郁丸加减。

方中延胡索、乌药、枳壳疏肝理气;红花、当归、莪术、三棱、五灵脂活血化瘀;丹皮、赤芍具有活血止血双重作用,以防活血过量引起出血。

海藻昆布化痰散结,可佐以青黛、雄黄解毒祛瘀;甘草调和诸药。

如纳差加砂仁。

2、正虚瘀结:治法,益气养血,活血散瘀。

方药:八珍汤加味。

八珍汤为益气养血之代表方。

党参、白
术、茯苓,健脾益气;当归、首乌、阿胶补血;三棱、莪术、红花、延胡索活血散瘀;佐以青黛、雄黄解毒祛瘀。

如阴血不足,加地黄、麦冬、枸杞子滋阴,出汗多加用五味子敛阴。

3、邪毒瘀滞:治法: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方中犀角(以水牛角代替)、生地、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桃仁、红花以消积滞,金银花、黄芩、黄连
清热解毒,佐以青黛、白花蛇舌草、龙葵以解毒。

壮热不退加生石膏、知母、生甘草。

便血加用白芨粉、三七粉;尿血选大蓟、小蓟;齿龈出血加藕节、白茅根等。

(二)、西医治疗
1、支持治疗在目前没有更好治疗方法的情况下,支持治疗是CMML 的关键性治疗。

多数CMML患者年龄较大,并常伴有其他疾病,支持治疗尤为重要。

血红蛋白&lt;100g/L 的患者,根据贫血症状,定期输注浓缩红细胞。

血小板&lt;20×109/L伴出血症状时,进行血小板输注,血小板&lt;10×109/L 时,进行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其他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均要选择性应用。

2、化疗CMML具有明显的病态造血,造血功能多数较差。

多数病人不能耐受强烈化疗,而小剂量化疗或许能起到一定疗效。

常用的单药治疗方案有:小剂量阿糖胞苷、5氮杂胞苷、高三尖杉酯碱、依托泊苷等均有一定的作用。

4、高白细胞患者可用羟基脲。

使白细胞维持在(5~10)×109/L水平。

七、疗效标准
临床缓解
1、无髓外白血病细胞浸润。

2、血象正常,白细胞(4-10)×10^9/L,单核细胞<1×10^9/L,中性粒细胞(1.5-7)×10^9/L,血小板>150×10^9/L,血红蛋白>100g/L,不输血。

3、骨髓象正常,原始细胞<5%,单核细胞<5%,无病态造血现象。

4、核型正常。

明显进步:有下列之一
1、原有脏器浸润(皮肤、胸膜、心包、腹腔渗液)消失。

2、白细胞<10×10^9/L,血小板>100×10^9/L,血红蛋白>10^9/L,不需输血。

3已进展为AML,治疗后又回至CMML慢性期。

进步:有下列之一
1、白细胞数较治疗前减少>50%和<10×10^9/L。

2、输血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或血红蛋白增加>20g/L。

3、血小板在治疗前>25×10^9/L者增加1倍;<100×10^9/L者增至50×10^9/L以上。

4、脾脏缩小5cm以上。

5皮肤浸润或浆膜腔渗液>50%。

恶化:有下列之一
1、原来白细胞>10×10^9/L者加倍,<10×10^9/L者增至>10×10^9/L。

2、血红蛋白降低>20g/L,输血需要增加>50%。

3、血小板>50×10^9/L而<200×10^9/L者减少>50%。

4、脾脏增大5cm以上。

5、骨髓原始细胞增加>10%,或进展为AML。

6、皮肤浸润及浆膜腔积液恶化>50%。

稳定:除上所有其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