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科学溶液稀释与浓缩含问题详解
八年级上科学溶液稀释与浓缩含问题详解

溶液计算部分重难点:1、溶质质量分数计算:与其计算公式有关的计算;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联系的综合计算。
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2、溶液的稀释计算原则: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有两种情况:(1)加水法进行稀释(2)加入低浓度的同种溶质的溶液。
3、溶液的浓缩计算三种方法:(1)补充溶质使溶液浓缩(2)蒸发溶剂使溶液浓缩,蒸发溶剂时,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不变(3)加入高浓度的同种溶质的溶液进行浓缩,计算方法铜一浓一稀两种溶液的稀释。
4、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联系的综合计算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生成溶液质量的计算,方法(1)溶液组成法: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2)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反应物质量总和-不溶固体或生成沉淀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5、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总结经典规律:化学计算题涉及面广,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贪多求难,应把各种典型题解剖好,理解透。
可采用下列方法:(1)要认真审题,仔细析题。
审题就是仔细阅读原题,理解题意,了解题目的特点、类型,弄清有哪些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审题是解题第一步,要尽力做到认真阅读全体,仔细分析题意,反复推敲关键句子。
析题就是剖析原题,即在审题的基础上对全题进行分析和解剖,应用化学知识沟通已知数和未知数,弄清它们的关系。
习题时既可以从已知数推及到未知数,也可以从未知数追溯到已知数,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
(2)要注意解题格式规范,步骤清晰,过程简洁,答案准确。
(3)要坚持做题后总结。
(4)要不断提高解题技巧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或多题一解,以提高自己分析、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注意多练和巧练相结合知识点八:计算专题一、 溶解度的计算:主要有求溶解度,根据溶解度配制饱和溶液,根据溶解度进行析出晶体的计算1、 求溶解度:例1 : 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
如何稀释溶液

如何稀释溶液稀释是指将一定浓度的溶液稀释为更低浓度溶液的过程。
你可能会出于各种原因而需要对溶液进行准确稀释或随意稀释。
例如,生化学家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稀释母液并配置新溶液来进行研究,此时需要将溶液准确稀释到一定浓度。
另一方面,调酒师常常用软饮料或果汁稀释烈性酒来制作更加可口美味的鸡尾酒。
一般我们进行稀释所使用的计算公式是C 1V 1= C 2V 2,其中C 1和C 2分别表示起始溶液和最终溶液的浓度,V 1和V 2代表它们的体积。
1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
一般情况下,在化学实验中进行溶液稀释就是向少量的、浓度已知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溶液(如水)来制成体积更多的、浓度更低的溶液。
在化学实验室中做实验,你需要非常频繁地稀释溶液。
这是因为,在实验室中为了提高效率一般将溶液配成很高浓度的母液来保存,以便在实验使用时只需将其稀释即可,无需从头开始配制。
在大多数实际操作中,你一般已知起始溶液的浓度和最终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而不知道你需要取多少体积的起始溶液进行稀释。
然而,在其它情况下(尤其是在学校功课的题目中),你可能需要求得其它变量。
例如,你可能已知起始溶液的浓度和体积,需要计算将溶液稀释到一定体积时该溶液的浓度。
在解决任何稀释问题前,你最好先理清已知变量和未知变量。
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例子。
比如说我们需将一个5 M 的溶液用水稀释为1升1 mM 的溶液。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知道起始溶液的浓度和最终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但是不知道我们需要取多少体积的起始溶液来稀释。
提示:在化学中,M 是浓度单位,叫做“摩尔”,代表每升液体中的物质的量。
方法1通过稀释方程准确稀释溶液浓度345将数值代入方程C 1V 1 = C 2V 2。
在这个方程中,C 1是初始溶液的浓度,V 1是初始溶液的体积,C 2是最终溶液的浓度,V 2是最终溶液的体积。
将已知的数字代入到方程中,这样你就可以轻易计算出未知量的数值。
你可以在要求的量的单位前标一个问号,这样有助于你求解。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4-7节知识点+练习

第一章4-7节知识点+练习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知识点①溶液、溶质和溶剂1、指出下列溶液的溶质和溶剂:(1)“茅台”白酒:溶质是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
碘酒中,溶质是______,溶剂是______。
(2)生理盐水:溶质是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
2、打开雪碧或啤酒瓶盖,会冒出许多气泡,这些气体是___________气体,说明了_______也可溶解于水中。
总结:溶质可以是__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__或_________。
溶剂除了水之外,常用的溶剂还有________等知识点②悬浊液、乳浊液、混合物1、悬浊液是______ __而形成的混合物,如泥水、血液就是悬浊液。
2、乳浊液是________而形成的混合物,如油水、牛奶、肥皂水就是乳浊液。
3、悬浊液和乳浊液不稳定,久置会______,而溶液是______、_____的混合物。
4、混合物:由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叫混合物。
如空气、各种溶液、饮料等5、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共同点:6.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均一稳定的一定是溶液吗?例:衣服被油污污染后,用水不能洗净,而用汽油却能洗净,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________。
1.5物质的溶解(1)知识点②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溶解性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内因)有关,也与_______、________(外因)有关。
如:食盐易溶于水,却不易溶于油脂,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和有关。
高锰酸钾易溶于水,碘却不易溶于水,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和有关。
气体溶质的溶解性与压强、温度有关,而固体、液体溶质的溶解性一般只与温度有关,不考虑压强。
知识点③物质溶解时吸热、放热的情况1、某些物质溶于水时会放热,如__________溶于水放出热量,表现为溶液温度升高。
某些物质溶于水时会吸热,如___________溶于水吸收热量,表现为溶液温度降低。
八年级科学配制溶液

难过。 3、“扑”表现风来得猛,“砸”表现雨下得大,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人们不理解废墟价值的一种愤怒与悲哀。(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凭吊、拜谒无数在此长眠的死难者(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 提醒自己不忘历史的耻辱,不能让悲剧重演。(意同即可) 5、一方面突
出圆明园今非昔比,另一方面突出对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的痛心和强烈的不满。 6、符合要求即可,例如:知耻而后勇,知耻而后进。 千岛湖春游 ①高一那年,我们学校组织去千岛湖春游。 ②新来的李老师一宣布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教室里马上被大家的喧闹声炸响。同学们纷纷
问起一些关于春游要注意的事项和所交的费用等问题。最后,李老师问了一句:“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很长时间,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站起来,谁也没有注意到角落里来自山区的那个女孩子,(甲)她犹豫着举起手,手指颤抖着却没有张开来,嘴张了几张却没有声音。但她还是站了
起来,用极低的声音问:“老师,我可以带馒头吗?”一阵其实并没有恶意的笑声刺激着女孩,她的脸通红通红的,低着头默默地坐下,眼泪沿着脸颊流了下来。李老师走过去,抚摸着她的头说:“你放心,可以带馒头的。” ③出发的前一天,女孩子拿着饭票在学校食堂买了六个馒头,
50g5%氯化钠溶液便配制完成了。
(1)复习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①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
②溶液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
2)复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思考并回答以
下问题: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前,首先应该把游码放在 处
B、今非昔比的圆明园 标题:_________(填序号)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艾青在
八年级科学配制溶液

里称量。
④称量质量一定的药品时,先把砖码放在右盘,游码移
至预定示数,再用药匙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3)复习量筒的使用方法,思考并回答以下 问题:
①实验时不直接用天平称量液体的质量,而是换算 成 后用量筒量取。
②量取液体的量筒需选用大小合适的。量筒的量程应 比量液量略大,这样可减少误差。
③在使用量筒量液时,先将液体倾倒入量筒,接近所 需刻度时,改用 逐滴滴加。读数时,量筒必须 放 ,视线必须 。
练习2:配制500mL20%的硫酸(密度 为1.14g/cm3)需要98%的硫酸(密度为 1.84g/cm3)多少毫升?
练习3、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 (密度是1.19g/ml)配制体积比为1∶4的 溶液,求所配制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个步骤:
计算
称量(或量取) 溶解
活动1:配制氯化钠溶液
注意:
⑴溶液通常是用量筒量取体积来计算的,
要注意溶液体积与质量之间的换算,即密度 的应用。
⑵对于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的计算, 要抓住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前后,溶质的 质量不变,即
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练习1:配制1000ml质量分数为10 %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ml), 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
溶液的配制过程
本节课你学到了 哪些知识?
每课一练
指纹锁 指纹锁 观鬻乸
,检查天平是否左右平衡。如果天平未达到平衡,可
以调节
,使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 盘。如果称量物与游
码放反结果?
如果移动了游码,称量结果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实际质量可怎样推算出来?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强化2溶液(问题详解版)

期末强化2:八上专题复习训练之溶液基础强化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硝酸钾 B.橄榄油 C.面粉 D.泥土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稳定性D.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3.为了探究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D.对比实验①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4.县第一实验中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食盐、蔗糖和淀粉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你认为他们做这个实验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A.溶质颗粒大小 B.溶剂的温度 C.溶剂的种类 D.溶剂的质量5.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硝酸铵6.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B.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D.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7.在一定温度下,使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A.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 B.加入溶剂C.都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D.都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8.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还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A,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9.一定温度下,向图I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C.溶质的质量增加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10.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 g,分别加入到四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B.丁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最大C.20℃时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丁>甲>乙>丙D.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为:丙>乙>甲>丁11.如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0℃时,100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B.4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D.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12.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象不正确的是()A B C D13.现有100毫升2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14克/毫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gB.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6C.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D.该溶液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414.2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把40g的氯化钠加入到20℃的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36% B.40% C.28.6% D.26.5%15.如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A.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B.20℃时,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D.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初中化学溶液浓缩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浓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掌握溶液浓缩的方法和步骤;
3. 能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2. 溶液浓缩的方法和步骤;
3. 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
2. 掌握溶液浓缩的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试管、量筒等;
2. 实验药品:盐酸、硫酸等;
3. 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溶液浓度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并示范如何计算;
3.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溶液浓度的计算和浓缩实验;
4. 数据处理: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5. 讨论和总结:讨论实验结果,总结溶液浓度计算和浓缩的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和任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这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浙教版科学八上重点梳理与培优:溶液问题——计算汇编(学生版+解析)

浙教版科学八上重点梳理与培优:溶液问题——计算汇编【要点提要:】溶液相关的计算题整体可分四大类别: 第一类别:配置指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该类问题考核的是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基本运用,难点并不在计算而是在实验操作中的相关提问。
例如,在计算出溶质后,有关溶质的称量过程中指针偏转问题的提问、称量过程中各种状况对于结果的影响等。
第二类别:溶液的稀释、溶液的浓缩(没有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该问题为溶液计算题中主要常见问法,计算时主要根据变化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来建立等式:%%后液体后液体原液体原液体a m a m ⋅=⋅,无论问法如何变化,无非就是本等式的不同变形体的运用来求解即可。
第三类别:溶液的浓缩(有溶质从溶液中析出,且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析出晶体中含结晶水的问题在中考中也是可能构建的,但那种问题学习化学知识后才可以进行解答了,非本章学习中会出现的)该问题需要注意溶液的浓缩过程中有部分原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故,可得等式:析出后液体后液体原液体原液体m a m a m +⋅=⋅%%,无论问法如何变化,也可根据本等式进行适当变形来进行求解。
第四类别:不同浓度溶液混合问题该问题常规解法也是利用混合前各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之和等于混合后溶液总质量来建立等式:%%%2211混合后液体混合后液体原液体原液体原液体原液体a m a m a m ⋅=⋅+⋅,利用该等式即可求解。
也可以利用便捷方法来进行求解:如:假设有溶质质量分数a%的原溶液1与溶质质量分数b%的原溶液2按一定质量比混合成溶质质量分数c%的目标溶液,则:原溶液1与原溶液2需要按照质量比:||:||:21c a c b m m --=来进行混合即可,该简便方法可以简单运用加减法通过口算即可快速求解混合溶液质量比问题。
【题型讲解:】1、配制5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密度为1.1ml g /,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2、在医院质量分数为 75%的酒精常被作为消毒剂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计算部分重难点:1、溶质质量分数计算:与其计算公式有关的计算;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联系的综合计算。
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2、溶液的稀释计算原则: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有两种情况:(1)加水法进行稀释(2)加入低浓度的同种溶质的溶液。
3、溶液的浓缩计算三种方法:(1)补充溶质使溶液浓缩(2)蒸发溶剂使溶液浓缩,蒸发溶剂时,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不变(3)加入高浓度的同种溶质的溶液进行浓缩,计算方法铜一浓一稀两种溶液的稀释。
4、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联系的综合计算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生成溶液质量的计算,方法(1)溶液组成法: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2)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反应物质量总和-不溶固体或生成沉淀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5、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总结经典规律:化学计算题涉及面广,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贪多求难,应把各种典型题解剖好,理解透。
可采用下列方法:(1)要认真审题,仔细析题。
审题就是仔细阅读原题,理解题意,了解题目的特点、类型,弄清有哪些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审题是解题第一步,要尽力做到认真阅读全体,仔细分析题意,反复推敲关键句子。
析题就是剖析原题,即在审题的基础上对全题进行分析和解剖,应用化学知识沟通已知数和未知数,弄清它们的关系。
习题时既可以从已知数推及到未知数,也可以从未知数追溯到已知数,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
(2)要注意解题格式规范,步骤清晰,过程简洁,答案准确。
(3)要坚持做题后总结。
(4)要不断提高解题技巧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或多题一解,以提高自己分析、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注意多练和巧练相结合知识点八:计算专题一、 溶解度的计算:主要有求溶解度,根据溶解度配制饱和溶液,根据溶解度进行析出晶体的计算1、 求溶解度:例1 : 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
求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解析:溶液的质量为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因此5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是:50克-12克=38克设:20℃时100克水里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x溶质 溶剂 溶液12g 38g 50gx 100g (x+100)gg g x g 1003812= 解得x=31.6g答: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例2:把100克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硝酸钾。
则:(1)若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2)若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多少克?解析:设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的质量分别为x 和y 。
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质量为z 。
溶质 溶剂 溶液24g (100-24)=76g 100gx y 350g78g z (78+z )gg g y g x g 3501007624== 解得x=84g ,y=266gz g g 767824= 解得z=247g总之,关于溶解度计算的关键就是将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关系一一对应,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算。
例3: 现有500g20℃的A 物质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 水后,有5gA 析出,若再蒸发掉20g 水后,又有7gA 析出,则在20℃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
解析:20℃时500g A 溶液−−−−−−−−−→−gg 520水,析晶蒸发(500-25)gA 溶液(饱和)−−−−−−−−−→−g g 720水,析晶蒸发(500-25-27)g A 溶液(饱和) ∴ 20℃时A 饱和溶液中 溶质 溶剂S 100g7 20g∴ S=35g答案:35g例4:t ℃时,将425g 含有A 物质的溶液,蒸发掉300g 水后,溶液恰好饱和。
若另取85g 原溶液,加入25gA 物质和40g 水,充分搅拌后也恰好饱和。
则在t ℃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g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常规策略:原溶液为t ℃时的不饱和溶液,所提供的两组数据不能用来直接求解溶解度,需要找出t ℃时饱和溶液的有关数据。
假设原425g 溶液中会含有A 物质质量为x ,则sg s g g x +=-100300425 ① 假设原85g 溶液中会含有A 物质质量为y ,则=+++g g g g y 40258525s g s +100② 由此可得到下列关系式: =+++g g g g y 40258525g g x 300425-可得到6525=+g y x 又因85g 溶液为425g 溶液的1/5,所以x=5y ,则求得y=5g 。
根据②可求得s=25g 。
由此求得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g/(100g+25g )×100%=20%巧妙解法:有上述解法可看出,关键是找到t ℃时A 物质饱和溶液及其相关数据。
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可将原425g 溶液的蒸发分5份进行,即425g/5=85g ,蒸发300 g/5=60g ,这样便直接找到t ℃时饱和关系。
设85g 原溶液中含A 物质质量为x 得到gg g g x g g x 402585256085+++=- 解 x=5g 则s g gx g g x 100*408525+-+==25g ,再求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画龙点睛:对于一定温度下,从不同量的同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当分别采取不同的办法变为饱和溶液时,求其溶解度时,可以依据题设条件,对其中的一种进行分解、转换,使其变为质量相等的原溶液,进而找出饱和关系,利用相应的数据架起求解的桥梁。
2、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例1 t ℃时,某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为25g ,则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解析:溶液为饱和溶液,所以根据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求该物质的溶解度。
W%=S/(S+100)=25g/(25g+100g) ×100%=20%例2 t ℃时,一定量的A 物质的溶液,恒温蒸发掉25g 水后,可析出A 晶体(无结晶水)6.8g ,留下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则该温度下,A 物质的溶解度为( )解析: 本题中蒸发水析出晶体后留下的溶液为饱和溶液,可根据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求算A 物质的溶解度。
g g gS)20100(20100-= s=25g例2 某物质30℃时溶解度为100g ,如果加水稀释30℃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溶液200g ,问需要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和水多少克?常规策略:根据溶解度可以求出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即%50%10*100100100=+gg g 设该饱和溶液的质量为m ,则m*50%=200g*30% m=120g ,需水的质量为200g-120g=80g 巧妙解法:设该饱和溶液的质量为m ,gg m g 200100%30*200= m=120g , 需水的质量为200g-120g=80g3、 配制饱和溶液的计算例1 配制200g20℃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与水各多少克?(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2克)解析:(1)设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x32g/(100g+32g)=x/200g x=48.5g 需要m(水)=200g-48.5g=151.5g4、 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计算例1 已知氯化铵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8克。
30℃时将68.7克氯化铵配制成400克的溶液,通过计算:(1)溶液是否饱和?(2)若不饱和,为了使其饱和,可用下面的方法:① 蒸发溶剂法: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② 加溶质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溶液才能成为饱和溶液?解析:(1)30℃时将68.7克氯化铵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为x 。
30℃时,溶质 溶剂 溶液45.8g 100g 145.8g68.7g x (x+68.7)gx g g g 1007.688.45=解得x=150g ,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68.7g+150g=218.7g<400g ,是不饱和溶液。
(2)① 需蒸发水的质量=400g -218.7g=181.3g② 方法一:设使溶液成为饱和溶液需再加入氯化铵的质量为x.30℃时,溶质 溶剂 溶液45.8g 100g 145.8g 68.7g+x 400g+xx g g x g g +=+4008.1457.688.45 解得x=83.0g方法二:因为蒸发掉181.3g 水可成为饱和溶液,也可考虑若向181.3g 水中加入氯化铵至饱和,也可使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30℃时,溶质 溶剂45.8g 100g x 181.3gg g x g 3.1811008.45 解得x=83.0g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浓溶液的稀释;不同浓度(同种溶质)溶液的混合;稀溶液的浓缩;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1、用固体溶质配制溶液的计算例1:现要配制50kg15%的食盐溶液,需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解析:略例2:配制500ml2%的氢氧化钠溶液(ρ=1.04g/cm 3)需要氢氧化钠固体及水各多少克? 解析:略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例:将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50g 稀释成20%的稀硫酸,需加水多少克?设需加水x 克 50×98%=(x+50)×20% x=245g-50g=195g3、浓溶液与稀溶液的混合例:实验室用20%的稀硫酸制氢气。
若用7%的硫酸和98%的浓硫酸混合配制,需用7%和98%的硫酸的质量比为多少?设:稀溶液与浓溶液的质量分别为m (稀)和m (浓)m (稀)×7%+ m (浓)×98%=[ m (稀)+ m (浓)] ×20%所以m (稀):m (浓)=6:14、稀溶液浓缩的计算例:现有500g5%的硝酸钾溶液,如果要使它变为10%,问:(1)需要补充溶解多少克硝酸钾固体?(2)或者蒸发掉多少克水?(3)或者跟多少克35%的硝酸钾溶液混合?(4)或者补充溶解20克硝酸钾,再蒸发掉多少克水?解析 (1)设需补充硝酸钾的质量为x g500g ×5% + x = (500 + x )×10%x =27.8g(2)设需蒸发水的质量为y500g ×5% = (500 –y )×10%y=250g(3)设需要35%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z500g ×5% + z ×5% = (500 + z )×10%z=100g(4) 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a500g ×5% + 20= (500 +20 – a )×10%a=70g5、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例1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如把20克氯化钠溶于5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析:先要分析20g 氯化钠能否全部溶于50g 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