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视觉识别系统与大学形象塑造
理念识别系统(MIS)

理念识别系统(MIS)对高校品牌形象系统(UIS)理论中的理念识别系统(MIS)进行内涵分析,剖析了理念识别系统在高职院校中应用的意义,提出高职院校要在教育市场竞争中制胜,理念识别系统的构建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理念识别系统高职教育本质品牌竞争力高校品牌形象系统(UIS)的理论包括理念识别系统(MIS)、行为识别系统(BIS)和视觉识别系统(VIS)三个部分,由企业的CIS理论的内涵延伸而来。
CIS理论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升华于60年代的日本,并很快在世界风靡。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一流大学纷纷借鉴CIS战略创设了UIS,在学校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和推广方面走在世界领先地位,取得了成功的品牌效应。
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首次正式导入UIS,其后,云南大学、暨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高校也陆续启动“形象设计和塑造工程”,这些高校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自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新组建了一大批高职院校。
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明显差异,主要体现为教育层次差异、办学类型差异、人才培养类型差异和实践途径差异。
对于我国尚处于发展转型期的高职教育来说,目前尚缺乏普通本科教育的品牌优势和办学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错位发展,建立起决定全局的持久的品牌地位,这正是高职院校在教育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
而决定全局的持久的品牌地位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高职院校的核心办学理念,而学校的办学理念正是理念识别系统的灵魂所在。
因此,理念识别系统的应用与构建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一、理念识别系统(MIS)的内涵理念识别系统(MIS),又谓精神文化,是高校品牌形象系统(UIS)的灵魂所在,是高校各种精神文化的浓缩。
如何塑造学校品牌形象

如何塑造学校品牌形象学校品牌就是学校的名声。
学校品牌建设的过程,就是学校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扩大知名度、美誉度和可信度,增强社会影响力的过程.其本质是追求学校教育的优质化.当前,我国教育正在从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满足型转变,即从“让孩子有学上”到“上好学校"方向发展。
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人们对优质教育需求日益强烈的形势下,通过学校品牌建设战略,谋划学校快速发展,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共同选择.学校品牌形象设计及SIS设计,SIS是School Identity System,直译为“学校识别系统”。
我们根据自身的理解,将其界定为“学校品牌形象塑造工程”。
学校文化SIS整体规划主要包括:理念识别系统(MIS)、行为识别系统(BIS)、视觉识别系统(VIS)、学校环境规划设计(EIS).理念是思想,行为是动作、视觉是外表、环境是氛围。
通过整合学校的SIS,提高学校的品牌力量,使学校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推动学校不断发展。
学校品牌理念识别设计主要包括办学宗旨、办学精神、办学目标、发展战略、办学特色、校训等,是学校形象设计最抽象、最深层的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和实施学校形象的原动力和基础。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所在,是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学校师生最具有影响力的概念,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
它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能为学校起到宣传作用,校训还对其本校的创建历史或文化背景反映.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自身亮点所在,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创建起来的符合自身学校发展的独特发展方向,是有区别与其他任何学校的,也是塑造学校特色品牌形象依据。
统一合理的学校理念识别有助于树立师生价值观,归纳学校经营管理哲学,弘扬学校精神,标明学校鲜明的办学个性等。
优秀、正确的理念识别,是打造教职员工的教育思想、锤炼教职员工的教育理念、铸造学校教育名牌的基础和动力,形成学校具有个性的教育理念,以区别于其他同类学校的动态和定势,从而创立学校在公众中的形象。
基于CIS战略的新建本科院校品牌形象塑造问题探讨

文章编号 : 1 0 0 9—2 2 6 9 ( 2 0 1 3 ) 0 2— 0 1 0 1— 0 4
基 于 CI S战 略 的新 建 本 科 院 校 品牌 形 象 塑 造 问题 探 讨
陆 斌 , 方 元
( 1 . 兰州工业学 院 管理工程系 , 甘肃 兰州 7 3 0 0 5 0 ; 2 . 西北 民族大学 新 闻传播学 院 , 甘肃 兰州 7 3 0 0 3 0 )
职业 性 高等专 科 学 校 和师 范 类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升 格
而来 。它们在 不 断增强 自身竞 争力 的同时 , 逐渐 意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o 5 - 0 6 基金项 目: 甘肃省教育科学 “ 十二五 ” 规划课题([ 2 0 1 2 ] G S G X G 0 7 9 ) 作者简 介: 陆 斌( 1 9 7 8 一 ) , 男, 甘肃定西人 , 讲师 , 硕士.
师生 向共 同 价值 观 靠 拢 , 只 有 这 样 才 能形 成 O M 的收敛 曲线— — 师生 成 长 的 轨迹 。该 理论 简 单 表
中心 的竞 争 。在这 种形 势下 , 形成 和 产生 了企 业形 象 识 别 系统 C I S的概 念 。C I S战略 , 是英文 C o r p o — r a t e I d e n t i t y S y s t e m 的缩 写 , 可 以理 解 为 企 业 组 织
识 到 目前 的高校 竞争 已经 由传 统 的教学 竞争 、 科研 竞 争走 向 品牌 形 象竞 争 。但 是 , 高校 办 学行 为 、 育
・
1 0 2・
兰
州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第2 0卷
院校形象CIS理论设计分析

院校形象CIS理论设计分析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调形象的价值。
市场经济和公共生活的双重背景,使形象塑造成为各种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高校也不例外。
良好的高校形象,不但能给师生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还能够为高校的发展创造更多契机,增强教育能量。
一、CIS理论与高校形象塑造的契合(一)CIS理论的提出近代工业社会,企业大量出现并逐渐成为社会生产的中心。
为了让自己的产品站稳市场——迎合顾客,宣传自己,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著名设计师雷蒙特?罗维和保罗?兰德等人提出了CIS理论(CorporateIdentitySystem),1即“企业识别系统”或“形象识别系统”。
通俗地说,CIS功能就是通过统一的整体传达系统将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形象使社会公众产生认同感。
CIS包括视觉识别系统(VisionIdentitySystem,以下简称VIS)、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IdentitySystem,以下简称BIS)、理念识别系统(MindIdentitySystem,以下简称MIS)三个部分。
理念识别系统(MIS),是指企业在经营上希望达到的理想境界,最高准则,是企业追求利益、经营战略战术的核心。
包括企业独特的经营哲学、宗旨、目标、精神、道德、作风等企业文化系统。
MIS是CIS的灵魂,是企业精神所在,也是整个系统运作的原动力。
它影响着企业内部的活力和制度,组织的管理和教育,并扩及对社会公益活动的参与规划。
它对BIS和VIS具有决定作用,并通过BIS与VIS表现出来。
1行为识别系统(BIS),是指在企业理念统帅下,企业组织的各项活动及全体员工的言行所表现出的统一、规范、有特色的行为方式,是企业形象的动态识别形式。
其实施对象包括对内行为(如员工考评行为、员工激励行为、员工岗位行为、领导决策行为等)和对外行为(如履约行为、竞争行为、服务行为、广告行为、推销行为、公关行为等)两个层面。
关于推广实施中山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通知

关于推广实施中山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通知中大办〔2007〕18号校机关各部、处、室,各学院、直属系,各直属单位,各附属单位,后勤集团、产业集团:为保护学校的无形资产,规范学校视觉形象识别元素的使用,塑造整体品牌形象,展示学校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经研究,学校编制了《中山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 System)手册》(以下简称《VI手册》)。
为有效推广实施学校形象识别系统,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一、成立中山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推广实施领导小组(以下简称“VI推广实施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1),负责指导全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规划、宣传、推广、审核和验收工作,确保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在全校范围内得到统一、全面、深入的贯彻实施。
二、校长办公室为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推广、实施工作的执行机构,在VI推广实施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具体实施和管理工作。
三、学校法律事务室为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具体审核和督办机构,负责学校识别系统实施过程中有关事宜的审核及督办事务,对学校各单位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受VI推广实施领导小组委托,负责中山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知识产权的管理和维护。
四、各单位分管办公室事务的领导,为本单位实施推广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凡专责相关工作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均应熟悉《VI手册》的使用和管理。
五、为方便使用形象识别系统,学校特将《VI手册》制成纸质手册及光盘下发,并将其电子版挂在学校网页上,下载地址为:中山大学-我的中大-信息与服务-资源地带-中山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光盘内含《VI手册》的矢量图(AI格式)及只读文件(JPG格式),可适用于不同方面的使用需求。
六、经研究,特制定《中山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暂行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详见附件2),请各单位遵照执行。
七、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各单位在运用学校的形象识别元素时应严格遵从《VI手册》及《管理规定》,凡涉及学校视觉形象的各类识别元素的应用和更换,各单位应在原有识别元素或标识的载体使用老化或自然耗尽的前提下,以节约实用为原则,逐步推进此项工作。
CIS

大庆师范学院CIS策划姓名:班级:2010级文秘一班学号:大庆师范学院CIS设计(一)MI理念识别系统MI 是学校形象塑造的核心内容。
MI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理念识别设计就是对学校灵魂的塑造,是将校长的思想和学校长期实践的结晶进行高度提炼,从而抽象并形成广大师生员工的共识,确定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共同价值观的过程。
它是学校适应市场经济变革而作出的调整中最困难的部分,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文化精神形态的定位。
它是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方向、战略重点、战略措施、战略步骤的系统规划,是学校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
判定学校形象塑造成功与否,主要也是看MI 能否充分体现学校的发展活力和生机,能否振奋学校精神,并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1、大庆师范学院教学理念:质量立校,追求卓越。
2、办学思想: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办校3、校训:自强不息,臻于至善(二)BI视觉识别系统1、行为识别系统(BI)的构建BI 是学校所有规章策略及运作系统。
BI 是学校运行的所有规章制度,是学校实践办学理念与创造学校精神文化的准则,是学校形象塑造成败的关键。
是依据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政策,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制定能体现学校内在精神特征和文明系统的规章制度与行为方式,它规范着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一切社会活动。
对内而言是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管理、教育培训、科研以及职工的福利制度与行为规范;对外则是透过学校的社会公益文化活动、公共关系、教学与科研活动等方式传达学校的精神理念,展示学校的魅力,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和肯定的形式。
(1)、行为识别系统内部的构建:①、学校的校纪校规的制定和完善;②、学校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部门的优化。
(2)、行为识别系统外部的构建:①、学校的教学成果和科研项目建设;②、学校形象宣传活动、营销活动、广告活动策划;③、公关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2、识别系统(BI)的执行:(1)成文规章制度,完善和补充修改,对《大庆师范学院学生手册》进行补充修改完善,调整不相适宜的部分,完善没有的部分;(2)加强职能部门工作效率,对学校职能部门进行考核,加强各部门的监督,提高工作效率。
VI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在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VI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在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VI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 System)是指通过特定的视觉元素,如标志、字体、色彩、排版等,来表达和传递一个机构或组织的形象和信息。
在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VI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VI视觉识别系统能够塑造高校的品牌形象。
高校作为教育机构,拥有自己独特的理念、文化和价值观。
通过VI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可以为高校建立一个独特的品牌形象,使它与其他高校区分开来。
学生、教职工、潜在合作伙伴和社会大众可以通过高校的VI视觉识别系统来认识和了解高校的特点和优势,进而增强对高校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其次,VI视觉识别系统能够统一校园的视觉形象。
高校校园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空间,包括各个院系、学院、实验室、图书馆等多个单位和场所。
通过VI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可以统一各个单位和场所的标志、标识、海报等视觉元素,使之风格一致、相互呼应,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感和辨识度的校园形象。
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校园整体形象的美观性和专业性,同时也方便了校园内外人员的导航和识别。
此外,VI视觉识别系统能够传递校园文化和精神内涵。
每个高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和精神内涵。
通过VI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可以将校园文化和精神内涵融入到各种视觉元素中,如标志设计中的符号、字体设计中的文字、色彩设计中的色彩等。
这样一来,校园的VI视觉识别系统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标识,更能够通过视觉语言将高校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传递给校园成员和外界观众,使他们能够感受和理解高校的文化底蕴。
另外,VI视觉识别系统有助于提升高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吸引更多的学生和人才成为各个高校争夺的焦点。
通过VI视觉识别系统的精心设计,可以打造一个独特而吸引人的校园形象,从而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不仅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加入,也有利于高校与企业、政府等合作伙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推动高校的发展与壮大。
学校文化SIS系统简介

SIS是英文简称,它的全称是School Identity System,直译为“学校识别系统”,可将其界定为“学校个性形象塑造工程”。
它从研究学校文化现象入手,通过系统作业帮助学校总结与提炼办学的核心理念,设计文化经营、战略服务、有效管理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形成具有浓郁校本特色和独特品牌内涵的学校形象和经营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运作水平。
校园文化SIS整体规划设计包括: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视觉识别系统(VI)、环境文化系统(EI)。
它涵盖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四个层面。
这四个层面如能全面、协调的建设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学校的灵魂——理念识别系统(MI)学校理念识别系统(MI)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工程,是学校最高层次的思想和战略系统,是学校形象定位与传播的原点,包括办学宗旨、办学精神、办学目标、发展战略、治学方针等,对内可以激励师生为学校的办学目标而奋斗,对外可以展示学校的价值追求。
依据教育形势、学校发展历史、现状规模、办学特点等,本着个性化、人文化的原则科学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理念。
通过对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丰富规范,实现塑造全新的学校教育理念。
学校主题系统策划——含子文化、校歌等。
学校办学理念规划——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一体化设计。
学校的表现——行为识别系统(BI)学校行为识别系统(BI)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工程,是理念与行为的完美结合,是对学校办学、行为方式进行统一规范的动态识别系统。
它以学校理念为基本出发点,规范学校行为活动,对内完善组织制度、规范行为;对外进行学校宣传,交流活动等,使理念和行为保持统一和完整,通过学校的行为特征来塑造学校行为形象。
校园活动庆典策划——学校校庆策划、学校主题活动策划、新校开工典礼策划等。
学校的形象——校园视觉识别系统(VI)学校视觉识别系统(VI)是学校文化中最外在、最直观的部分,是以校徽、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的形象系统,它将学校的深层理念抽象转化为具体的符号概念,通过个性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视觉方案将学校的理念和精神传达出去,塑造学校的视觉新形象,给社会公众以良好的印象,从而吸引优秀师资和生源,激发学校成员的活力,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大学视觉识别系统与大学形象塑造
作者:朱凯, 刘剑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学院人文科学系,250023
刊名:
中国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5(8)
被引用次数:1次
1.阎德明现代学校形象的设计与传播[期刊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2.范徵第三代CIS企业形象的战略管理 1998
3.陈恕平;关天冲;吴义庄湛江师范学院形象设计与塑造工程规划纲要 2003
1.陈英浅谈构建全球化标准的高效中国大学视觉形象进程[期刊论文]-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9(7)
2.何仲坚.刘庆雪论高校形象识别系统的战略设计[期刊论文]-企业经济2004(11)
3.周文杰高校CI诠释大学精神[期刊论文]-辽宁教育研究2002(6)
4.汪维丁高校形象识别系统(UIS)的实施战略研究[期刊论文]-美术大观2009(1)
5.刘灵芝高校学报品牌形象识别系统(CJIS)研究[期刊论文]-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
6.王国平现代大学形象创新工程的理论与实践解析[期刊论文]-学术界2005(4)
7.蔡晓艳从新的识别系统设计看重庆交通大学品牌视觉形象的创建[期刊论文]-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4)
8.林春明论高校CI系统的建设[期刊论文]-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17(1)
9.时爱福试论高校图书馆导入CI的策路[期刊论文]-经济师2011(4)
10.陈艳欢.Chen Yan-huan论新时期公安院校形象设计[期刊论文]-政法学刊2005,22(6)
1.韩红江.李俊安全视觉识别系统在高校实验室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7)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kjxx20050818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