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管理】戏曲服装之衣

合集下载

昆曲服饰ppt课件

昆曲服饰ppt课件
18
19
李玉刚《新镜花水月》
20
2013年1月10日晚,昆山文化艺术中心正式落成。作 为昆山唯一一座专业演出艺术场馆,昆山文化艺术中心 以“昆曲水袖”为灵感,将昆曲元素及“昆山三宝”之 一的并蒂莲等应用于现代建筑空间,展示了江南水乡 “神韵”。
21
意境美
戏曲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创造优美的舞台意 境,包括唱作念舞、舞台布景、舞台灯光、服装化妆、 大小道具、各种音响等等。其中服装是创造优美舞台 意境的重要手段,戏曲服装真正是“穿在演员身上的 布景”。———此种舞台画面的意境美,为戏曲所独 有。
5
6
➢ 传统的昆曲服饰在刺绣、盘扣等工艺上已十分考究,在运线 行针方面,以精确的角度组成完美的图案,不强调艳丽,讲求的是 “雅”与“韵传统服装的纹饰有龙、凤、鸟、兽、鱼、虫、花 卉、云、水等。
7
戏曲之美,取决于其丰富的内涵和离超的唱、念、做、 打功夫。而“行头”之美则满足了观众的视觉美感需求。 传统的昆曲艺术往往给人以闲雅整肃、清俊温润的印象。 从审美的角度认识戏曲服装,它具有以下审美特点
8
形式美
戏曲服装如同戏曲的脸谱以及表演,都不是写实 的,而是远离生活真实,追求艺术真实,具有很 强的形式感和形式美。
9
最典型的例子是乞丐 的富贵衣。在话剧、歌剧、 音乐剧、舞剧,乃至电影、 电视剧中,乞丐一定是破 衣烂衫,穿戴得像个叫花 子。
但戏曲里的叫花子,却 穿得挺体面,俗称富贵衣。 这种富贵衣,既能指示乞 丐身份,又能给人以独特 的美感,他是“像不像做 比成样”,意思一下,主 要着眼于形式美。
2
➢ 戏曲服装统称戏曲穿戴,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 的一种重要手段,用以表现人物的性别,年龄,身 份,个性等。 ➢ 行头:泛称一切戏曲演出用具。

中国戏曲之美——服饰篇

中国戏曲之美——服饰篇

中国戏曲之美——服饰篇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舞台艺术,戏曲服饰在这门艺术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从根本上说,戏曲服饰是从生活中来的,但戏曲服装与平常的生活服装有很大区别,是戏曲表演的艺术品。

作为装扮角色的重要工具,服饰在演员和角色之间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戏曲服饰中,服饰称“行头”,是从属于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中的戏曲服饰,是从生活中加工提炼而成的艺术化服饰,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历史生活服饰又并非历史生活服饰。

中国戏曲服饰凭借服饰的艺术性,为戏中人物的塑造,剧情的发展,情感的表达提供了桥梁。

戏剧服饰的规定性是演员演戏时的穿戴要求,即演员或者角色在扮演舞台人物时所遵循的穿戴规则。

服饰穿戴规制严格,剧中各种人物角色其穿戴都有定例和规制,“宁穿破,不穿错”就是说戏曲服饰的规定性要求穿戴者与饰建立稳定的类型对应关系。

戏剧服饰的规定性也侧重于人穿着服饰的行为,要求穿着行为必须符合规则,因为服饰的穿着规则是经过历代观众和演员共同努力才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共同认知,从而这也对戏剧服饰的穿戴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如舞台角色刘备,关羽,张飞,他们因人物性格不同所着袍装颜色各不相同,通常是刘备穿黄色袍,关羽穿红色袍,张飞穿皂色袍。

整体形象鲜明,色彩对比强烈。

不仅丰富了人物性格,也装饰角色的个性形象,美化舞台。

特殊饰物的佩带也有一定的规定性。

戏剧服饰款式的规定性一般是由部件服饰规定性引起而以整套服饰的整体规定性表现。

戏曲服饰除了讲究大方面之外,还注重戏曲服饰的细节,冠饰、佩物都有等级之分。

在戏曲中有30多种盔头,但是只有在社会上有地位的人才有盔,如上层社会中女子所戴的鸡盔、凤冠等,百姓象征的巾,如扎巾、小生巾等。

当然,戏曲服饰穿戴规范并没有条文规定,只能在实际演出中进行分析研究,服装的款式、质料、花纹、色彩等在在穿戴规范中是交织在一起的,要根据剧中人物的社会地位、性格品质、生活环境等多方面来进行判定。

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服装设计

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服装设计

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服装设计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服装设计在戏曲表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服装设计既具有时代的特征,又反映了人物的身份和个性。

本文将通过介绍京剧、豫剧和黄梅戏中的服装设计,展示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服装之美。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为著名的一种,其服装设计以色彩鲜艳、富有装饰性的特点闻名。

在京剧中,戏装和妆容都极具戏剧性和象征意义。

首先,京剧中的戏装通常由五色剧服、黄花袄、黄马褂和花白蟒袍组成。

五色剧服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如红色代表勇猛,黑色代表正直等等。

而黄花袄和黄马褂则是京剧中的标志性服装,经常出现在皇帝或官员等高位人物身上,象征着威严和权力。

此外,京剧中的妆容也十分讲究,不同的脸谱色彩代表了不同性格特征,如红色代表勇猛,白色代表痴呆等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服装设计让观众一眼就能辨认出角色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豫剧是河南省地方戏曲中的代表性剧种,其服装设计以简约、古朴为特点。

豫剧中的服装设计注重体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豫剧中,男性演员的服装通常由戴口巾、穿夹脚裤、披黑单、扎红鞋等组成,寓意着朴素的乡村生活和农民的形象。

女性演员的服装则更加多样,有嫁衣、年衣、巧裙、妆茧包、妆壶囊等。

这些服装设计不仅展示了农村女性的质朴和美丽,同时也突显了剧情的发展和角色的情感。

黄梅戏是湖北省地方戏曲中的重要剧种,其服装设计独具特色,充满了江南的浪漫和柔美。

黄梅戏中的服装设计注重色彩的搭配和细节的处理。

男性演员的服装通常由宽松长袍、配以蓝色或黑色的真丝裤等组成。

女性演员的服装则以宽袖、蓬裙和大领子为主,通常由绸缎、彩色纱等材料制成。

服装上的刺绣和螺钿装饰更是让服装变得华丽而精致。

这些服装设计使观众能够感受到江南的美丽和柔情,与黄梅戏的唱腔相得益彰。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服装设计丰富多样,每个剧种都有其独特之处。

无论是京剧的艳丽和戏剧性,豫剧的朴素和淳朴,还是黄梅戏的浪漫和柔美,都展示了中国传统戏曲中服装之美。

21国史-非遗-京剧【衣】

21国史-非遗-京剧【衣】

21国史-非遗-京剧【衣】
明信片上的戏曲服装——衣
在京剧传统服装中,除蟒、帔、靠、褶四大类服装以外的所有服装统称为衣。

下面展示的明信片只是衣的一部分。

宫装京剧《贵妃醉酒》杨玉环梅兰芳饰演
宫装京剧《贵妃醉酒》杨玉环史依弘饰演
云台装京剧《燕燕》燕燕刘长瑜饰演
官衣京剧《清官册》寇准张学津饰演
改良官衣京剧《徐九经升官记》徐九经朱世慧饰演
花侉衣京剧《连环套》朱光祖董爱军饰演
素侉衣京剧《盗甲》时迁张春华饰演
龙马褂京剧《文昭关》伍员王珮瑜饰演
龙马褂京剧《罗成叫关》罗成叶少兰饰演
战袄战裙京剧《打焦赞》杨排风
战袄战裙京剧《泗州城》水母十二红饰演
战袄战裙京剧《白蛇传》白素贞张君秋饰演
大饭单川剧《迎贤店》店婆周企何饰演
小饭单京剧《金玉奴》金玉奴史依弘饰演
女凤斗篷京剧《霸王别姬》虞姬梅葆玖饰演。

戏曲服装介绍分析

戏曲服装介绍分析
有句老话说“货卖一张皮”,任何事物首先给人看 到的都是外表,京剧艺术之所以能够走遍全国,影响世 界,往往都是从京剧的服装、头饰、脸谱开始的。有的 演员一出场,观众就惊喜地鼓掌叫好,有的观众仅仅因 为喜欢京剧的服饰而爱上了京剧。
就是说京剧对人物的穿戴是非常严谨的。然而时至 今日,有许多人对戏曲服饰存在着很笼统的认识,一些 戏迷却能见衣辨人,其中到底有什么玄机呢?今天,我 们就从京剧戏服看中华国粹之精华,品传统文化之韵味, 看看戏服中的大文章!
【一般官衣】属于长衣的“官衣”类,为职位中等的文官官服。
【彩婆袄】专为饰演丑婆子的彩旦服饰。
【旗装】 旗装形式源自清代贵族妇女服饰。
【 钟馗衣】
【文小生花褶】多为书生、秀才之辈的男性青年角色穿着。
【武生花褶】有身份的青年武将或绿林好汉所穿。
【女青褶子】善良和顺的贫民妇女穿着。
【戏珠大龙蟒】 青、中年武将常穿的礼服。
【龙套衣】 用于龙套角色,举凡官员升堂、升帐或两军对阵时, 龙套既可象征随侍、又可象征军士浩荡。
【雅墨绣杏黄色大靠】 戏曲舞台上扮演武将的战服。杏黄靠是
“三国”戏中黄忠和《闹天宫》中二郎神的 专用服装。
【平金绣墨绿色改良大靠】
戏曲舞台上扮演番将、武将群或新编历史剧中常用改良 靠。
戏曲舞台上扮演女将、女统帅的战服。戏剧中使用的大靠与古 代生活中的甲胄并不一样。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大靠的式样 和色彩逐渐增多,但距生活服装也越来越远,它纯属为了适应 舞台表演的需要而设计。
【彩绣十团白色狮子绣球开氅衣】
戏曲舞台上扮演文官武将和中军的服装。宰相之类大臣告老还 乡时,也穿开氅。
【罪衣罪裤】
犯人的囚衣,分有男罪衣与女罪衣两种。女罪衣虽为女犯囚衣,但 在舞台美学的观点下,运用了沿边与绸缎质料的柔软感加以美化人物形 象。男罪衣则不用沿边。

戏曲服装介绍分析

戏曲服装介绍分析

【彩绣粉红色女大靠】
【平金银绣天青色太极图八卦衣】
戏曲舞台上凡扮演道家、仙官、军师等人物的角色必须穿 八卦衣。
最有代表性的为诸葛孔明。孔明出场除偶尔穿鹤氅外,几乎全 穿八卦衣。身穿八卦、太极图,表示通晓天文、地理,智谋非 凡。用色以沉着的醤紫、天青、宝蓝、黑色等为主,绣以平金 绣。
【平银绣天青色云鹤法衣】
扮演平民百姓或老仆常用的服装。穿用人物有《三娘教子》中 的薛保,《打鱼杀家》中的萧恩,《青风亭》中的张元秀。
黑绉缎富贵衣】 富贵衣,素褶之一,又称为“穷衣”。戏曲舞台上扮演穷困潦 倒的人物时穿着,生行中小生、老生均适用。
【蓝兵衣】 这是早期戏曲舞台上扮演兵卒或勇士的服装,又称号衣。
“上手”军服为土黄色,“下手”军服为宝蓝色。
【团花男帔】
【彩绣驼灰色男帔】
戏曲舞台上扮演名士、老年官员及员外等的便服。男帔的色彩 有紫、蓝、天青、香墨绿等;皇帝的便服为明黄、杏黄帔等。 用平金绣和彩绣,色彩庄重、沉着或富丽堂皇。多用寿字、仙 鹤、五福(蝠)捧寿、宝相花、草龙、圑龙、博古纹、汉瓦等图 案。
【三蓝彩绣黄色凤凰女帔】
戏曲舞台上扮演皇后、贵妃、公主等的専用服装。明黄、杏黄 均属皇家専用色彩,制做时力求富丽堂皇。
戏剧服装的未来发展仍有待我们去全面了解戏剧历史、服饰演变、考证历史 上优秀戏剧的成功经验,从而发展对戏剧服装更深入的认识,发掘戏剧服装表现 形式更新的领域。
【三蓝绣明黄色团龙制度衣】 这是戏曲舞台上扮演孙悟空的专用服装。孙悟空是个武艺高强、 神通广大、敢于与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神话中人物。
【平金绣团龙杏黄马褂】
朝廷中以奖赏“御赐黄马褂”为最高荣誉。但受奖的功 臣们只有当国家举行大典时才能穿一次,平时则要高高供 奉在祖宗堂上,以示荣耀。

中国戏曲服饰分类

中国戏曲服饰分类

中国戏曲服饰分类中国戏曲服饰分类大衣箱传统戏曲中角色穿的衣服,统称“大衣”。

置放文服蟒、官衣、帔、开氅、褶子等的衣箱,称为“大衣箱”。

一、富贵衣富贵衣,即“穷衣”,是大衣箱中第一件戏衣。

即在青褶子上缀若干块不规则的杂色绸缎,表示衣服破烂,满缀补丁。

为穷途潦倒的书生所穿。

这些书生后来又发达富贵了,故名“富贵衣”。

二、蟒蟒,传统戏曲中龙袍、蟒袍的简称。

模仿明代蟒衣制成。

在明代,蟒衣是皇帝的特赐品。

其样式为圆领大襟,宽袖,袖褃下有摆,绣有各种蟒纹。

单蟒面都斜向;坐蟒则面正向,尤贵。

中国封建社会,服装色彩的等级制在戏曲服装上也有一定的反映。

以蟒袍为例,明黄色蟒始终为帝王、后妃专用,五爪明黄蟒则为皇帝的龙袍。

蟒袍最初有五色:红、绿、黄、白、黑,即后来的上五色;至清末,又增加紫、粉红、湖色、深蓝、秋香或古铜色,即后来的下五色。

十色蟒称“双堂蟒”。

大衣箱备男蟒十件,女蟒五件。

1、男蟒有十团龙老生蟒、散团龙小生蟒、打龙净角蟒和改良蟒。

2、女蟒有旦角蟒、老旦蟒和镶边女蟒(花衫蟒)。

旦角蟒,为后妃、公主、郡主、贵妇、女将等穿。

穿时,颈围大云肩,腰际挂玉带,内系裙子。

老旦蟒,为神话剧中的王母、传统戏中的太后、年老郡主、一品诰命夫人所穿。

其角色由老旦扮演,故称“老旦蟒”。

穿时不加云肩,腰围玉带或系丝涤,内系裙子。

镶边女蟒(花衫蟒),是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早年扮演《贵妃醉酒》的杨贵妃时创作的,具有“梅派”特色的服饰。

三、官衣官衣,是模仿明代文武官常服“团领衫”而制作。

上层人物到一般官员穿的礼服,还有些武将在上朝办公时候都可以穿。

它的一个特点是:前胸后背缀有方形“补子”两块,上绣飞禽或走兽,以衣色来区分官秩,分男官衣和女官衣。

1、男官衣,除男官衣,还有判官衣、丑官衣、改良男官衣和女官衣。

2、女官衣,式样同旦角蟒,腋下无摆,长仅过膝,穿时腰际挂玉带。

老旦穿时可腰际可系丝涤。

老旦穿紫、秋香、古铜色女官衣,故又称“老旦官衣”。

关于戏曲服装日常管理与保养的思考

关于戏曲服装日常管理与保养的思考

关于戏曲服装日常管理与保养的思考传统戏曲服装用料讲究,刺绣工艺精致,造价昂贵,妥善精心地管理和养护,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戏服管理人员,面对的对象是演员,塑造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剧中人物,而一个人物在一本戏中往往不止一身装扮,因而服装管理人员除了要具有娴熟的装扮技术外,还必须熟知剧目剧情、角色扮相、扎扮规制、锣鼓经等等,并要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和戏衣制作能力。

同时,对戏服的日常养护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来在一线从业的经验,对戏曲服装的管理与日常保养做一些总结和思考。

1.保持干净入库的存储原则首先,要遵循干燥、洁净、通风的仓储环境。

服装在收藏存放之前要清洗干净,经穿用后的服装都会受到外界及人体分泌物的污染。

对这些污染物如不及时清洗,长时间粘附在服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慢慢地渗透到织物纤维的内部,最终难以清除。

收藏存放服装的箱柜要保持干净,要求没有异物及灰尘,防上异物及灰尘污染服装,同时要定期进行消毒。

另外,这些服装上的污染物也会污染其他的服装。

服装上的污垢成分是极其复杂的。

其中有一些化学活动性较强的物质,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缓慢地与织物纤维及染料进行化学反应,会使服装污染处变质发硬或改变颜色,这不仅影响其外观,同时也降低了织物牢度,从而丧失了服装的穿用价值,皮革服装上的污垢如不及时清洗,时间久了会使皮革板结发硬失去弹性,而难以穿用。

总之,为了避免上述各种不良后果的产生,要将服装清洗干净之后再收藏存放。

2.保持干度与防蛀保持干度保持干度就是要提高服装要收藏存放当中的相对干度。

污垢中的有机物质,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会发生酸败和霉变,而服装的自身就是有机物质,除化纤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外,棉、毛、丝、麻的化学成分是由葡萄糖聚合物理和蛋白质类所组成。

由于服装都带有霉菌,当自然纤维织物在长期受潮下,也会发生酸败和霉变现象,而使织物发霉、发味、变色或出现色斑。

在有污垢存在的情况下,表现就更为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企业管理】戏曲服
装之衣

京剧传统服装中,除蟒、靠、褶、帔之外,其余所有服装,都称为衣。

“开氅”属于便服。

用于高级武将、权臣在非礼仪场合(军旅、家居)。

因为这种服饰气派很大,所以为了强化表现力,也用于戏剧主角的某类人物,如占山为王的寨主,武艺高超的大将及侠士等。

其形制:大襟、大领、氅长及足,带“摆”,有缘饰。

主要纹样为狮、虎、豹、象等走兽(武将专用),尤以“双狮绣球”纹样最为典型。

“狮开氅”多为绿色,大缎料,绒绣,衣边及袖口镶4寸左右的宽边(波线式),满绣装饰纹样。

图为《将相和》之廉颇
角色行当:净行之铜锤花脸
麒麟开氅。

用于高级职官。

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龙首、狮尾、牛足。

将此种神兽用做开氅的主要纹样,插底为“博古”图案(又称“四艺”吉祥),是为了象征人物的位高权重。

麒麟开氅一般为黄色,绒绣。

若用黑色,则采平金绣法。

图为《宇宙锋》之赵高,头戴相巾。

角色行当:净行之架子花脸
团花开氅:用于高级文官。

主要纹样为团花(周身共10个花团)。

绒绣或平金绣。

衣边及袖口绣缘饰纹样,不单镶边。

图为《将相和》之蔺相如
角色行当:文老生之安工老生,即唱功
老生;
团狮开氅:用于身份高的武将。

白色。

绒绣。

狮子本是勇猛的象征,构成圆形图案纹样之后,减弱了气势,增强了装饰性,这就具有了严谨庄重的特点,适用于既勇猛而又有智谋的类型人物。

图为《甘露寺》之赵云,头戴“扎镫”。

角色行当:武生
官衣:
文官的官服。

用于中级文官(个别情况如新科状
元、婚典新郎等也用之)。

源于明代官服—盘领窄袖大袍。

其形制,基本和蟒相同,唯不绣纹样,用素色缎料制成。

胸前和后背各缀一块方形“补子”,上面绣飞禽及旭日海水。

明、清俩代,以“补子”纹样区分官阶、身份,文绣飞禽,武绣走兽,所绣纹样皆有严格规定。

但京剧眼装官衣上的“补子”,仅起到艺术符号的作用。

官衣以眼色区别大致的官级:紫色、红色表示身份品位最高,蓝色次之,黑色最低。

凡穿官衣均佩戴玉带。

图为《群英会》之鲁肃(三国时代东吴的大夫)。

改良官衣
对官衣加以美化,采用平金绣的圆形纹样取代“补子”,且在袖口及腰部以下适当饰以纹样。

此种改革图案的官衣,谓之改良官衣,为近世所创。

图为《赤壁之战》之鲁肃。

青官衣
俗称“青素”。

黑色表示职位最低。

“青官衣”虽具官衣形制,但无“补子”。

一般用于管理驿站的驿丞官或管理官僚门庭的门官,也用于降将。

图为《战宛城》之张绣(战败后归顺曹操的降将)。

红官衣——
丑生红官衣尺寸比官衣略短一些,专用于如七品知县身份的喜剧人物或反面人物。

衣服略短,一则是为造成一种滑稽感觉,再则是为了适应较大的舞台表演动作的需要。

(有时为了更加强喜剧色彩,此类人物干脆使用尺寸更短的女官衣)。

图为《审头刺汤》之汤勤(明代嘉靖朝的严世藩之幕宾)。

角色行当:文丑之袍带丑。

学士官衣——属于官员、学士的常礼服。

它是在缀有“补子”的青官衣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身后仍有“摆”,但补挂玉带,改系软带,软带正中垂俩条飘带。

以纹
样进行局部装饰:绣边,下摆绣海水。

学士官衣虽是其母体——官衣中分离出来的,但它仍未脱离官衣的基本形制。

图为《十道本》之褚遂良(唐代名臣)学士衣——由传统的学士官衣进一步发展而成。

它取消了作为官衣主要标志的“补子”和“摆”,使之真正具有了常礼服的性质。

和之相应的改革,是以学士巾取代纱帽。

这样,就使得新的人物造型趋于合理、完整。

学士衣自近世成型之后,以其古雅潇洒赢得表演艺术家们的青睐,传统的学士官衣遂不再常用了。

图为《洛神》之
曹植
角色行当:文小
生之官生
古装——梅派
古装的创制,在
戏曲服装发展史
上具有重大的开
拓意义和有益的启示。

“云台衣”这种新颖的服式原来是因某一特定剧目而专用的,后来得到发展。

在演进过程中,又和传统的服装造型特色相融合,形成了一种适应面大的
通用服装,且成为定式而保留下来,从而丰富了戏曲服装宝库,这就是我们当下所通用的“古装“。

它和其雏型—云台衣不同之处在于:以圆领对襟云肩取代了直领云肩,以带水袖的阔袖古装袄代替了窄袖古装袄,以飘带软带替代了绦子。

“古装”的造型,在一定限度上突出了女性的曲线美。

其应用范围也扩大了,通用于传统剧目中的仙女,以及红娘等人物,在新编剧目中,更得到了广泛使用。

云台衣——梅兰芳早年编演《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新剧时,参考古代绘画、雕塑中的人物造型特点,大胆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