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文具的家》第二课时
部编版一下语文文具的家(第二课时)

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话。
5.贝贝终于帮文具找到自己的家了,她还是那个粗心的贝贝吗?
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名读。
出示词语:仔细检查,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给仔细换个词:细心、认真。
我们的贝贝再也不是那个粗心的小朋友了,变得认真、细心起来。
再读第七自然段,指导读好长句子。
3.每个人都可以养成好习惯,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一个“习惯我最棒”的孩子!
四、细观生字、认真书写
1.接下来,又到了写字时间了,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做手指操。手活动好了,今天贝贝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学写两个生字:办、包
2.“办”学生笔顺易写错:先中间后两边
让学生先说一说笔顺,横折钩、撇、点、点。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了解课文内容,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字词
1.小朋友们,上节课的生字宝宝你们还认识他们吗?我们来做个游戏吧:汉字大冲关、词语大丰收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贝贝是一个特别粗心的孩子,文具用了一次就丢掉了,文具们可伤心了。妈妈耐心地给贝贝讲道理,贝贝最终帮助文具找到“家”了吗?
左右两点在横中线上,力字瘦Fra bibliotek。“包”:半包围结构,先外后内,撇从竖中线起笔,竖弯钩要写舒展,像书包的带子。出示书包图片帮助学生书写。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生练写,评价
板书设计
文具——文具盒
教学资源
(课件、教具)
课件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课文15 文具的家
年 级
一年级
课 时
第2课时
备 课 人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继续随文识字,重点是余下的六个生字的学习。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文具的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含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文具的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含反思教材分析《文具的家》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文字活泼,富有童趣,且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课文主要写主人公贝贝由于年纪小而经常丢文具,在妈妈“让文具回家”的教育下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的故事。
教育孩子们要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教学设想】1.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平台,采用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的形式理解课文内容。
2.注重朗读指导,读好贝贝和妈妈情绪和心理上变化的句子。
第一步,引导同学观察图片,尝试读出句子的语气。
第二步,教师发挥范读作用,引导学生注意倾听,读准句子的语气。
第三步,师生合作朗读,体会贝贝的粗心大意和妈妈的耐心教导。
3.注重词语的积累与拓展。
在讲解平平安安这个词语时,注重对AABB形式的词语进行拓展,加强学生的词语积累。
4.加强生活实际联系。
在阅读儿歌的拓展升华中,培养学生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拓展延伸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好习惯?【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具、次”等13个生字和斤字旁1个偏旁;会写“包、次”等7个生字。
2.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的对话。
3.初步养成爱护文具的习惯。
【教学重点】1.掌握“包”字的笔顺。
2.观察插图,联系生活,体会心情,读好对话。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爱护学习用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情境导入1.课件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呢?2.文具们可伤心了,怎样把它们送回家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具的家》。
(板书课题:文具的家)3.复习词语。
课件出示:文具一次丢东西哪里新铅笔每天她们这些仔细检查所有平平安安【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复习旧知,巩固生字内容,引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粗心马虎的孩子。
《文具的家》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文具的家》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文具的名称和用途。
2.学习简单的笔画和结构。
3.了解汉字的基本构成和写法规律。
4.培养学生的汉字识字和听说能力。
教学重点1.文具的名称和用途。
2.汉字的基本构成和写法规律。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和记忆新词汇和汉字的能力。
教学方法1.图文讲解法。
2.认真演示字的结构和笔画。
3.互动式问答。
教学过程一、热身环节(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新的学习主题:文具的名称和用途,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二、新词汇背诵(10分钟)1.观察图片,让学生认识文具的名称和用途,并跟着老师一起朗读。
2.学生自然朗读,老师进行点拨。
三、教学说明(15分钟)1.通过图像演示,让学生观察汉字的构成和笔画。
2.按部首组织汉字,学生联想汉字的组成和含义。
3.向学生讲解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包括起点和终点等方面的内容。
四、练习汉字(15分钟)1.让学生自己动手写字,加深记忆和理解。
2.以练习词语组合的形式让学生加深汉字的记忆。
3.对写的不规范的地方进行指导和纠正,定期进行检查。
五、教学评估(10分钟)1.让学生进行小测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评估后,老师对学生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补救。
六、课后作业(5分钟)1.观看一些与汉字有关的动画或视频,加深对汉字学习的认识和兴趣。
2.练习写一些新的汉字,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收获1.学生能够熟悉文具的名称和用途。
2.学生能够认真听讲和理解课程内容。
3.学生能够根据学习的规律和要求自觉进行汉字学习,提高汉字识字和听说能力。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5《文具的家》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5《文具的家》教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听懂课文内容,初步认知文具的种类。
2.能复述文具名称及其功能。
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文具的用途。
4.能正确使用所学文具完成简单的书写操作。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听懂课文内容,记忆文具名称。
2.难点:正确使用文具进行书写操作。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
2.课件:包括文具图片及名称
3.课堂互动玩具或文具实物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
老师播放一段与文具相关的儿歌或视频,唤起学生对文具的兴趣。
2. 导入
老师出示文具图片,呈现文具名称,让学生跟读。
3. 学习
1.听课文《文具的家》,听完后进行简单问答,确保学生听懂了课文内
容。
2.带领学生复述文具名称及其功能,引导学生说出文具的用途。
4. 操练
1.老师出示文具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说出其名称。
2.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展示一部分文具介绍并操作使用。
5. 输出
让学生用所学文具进行简单的书写练习,如书写数字、简单的字母。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不同的文具种类及其用途,培养了学生使用文具的意识,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六、作业布置
将文具用途进行绘制或描述,并写出对文具的感想。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具相关知识。
15、文具的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5、文具的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
(学生)第二课时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阅读愿望1、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和词语(课件出示,请人读,齐读)2.课件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呢?3.师:文具们可伤心了,怎样把它们送回家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具的家》。
(板书课题:文具的家)二、看图读文,懂得要爱惜文具1.自由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文具的家”是指什么?(文具盒)2. 贝贝有哪些文具?铅笔、橡皮、转笔刀3、再读课文,说说贝贝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1、2段,读出心情失落)4、出示书上的第一幅图,教师指导学生说出与图画相符的话。
预设:生1:我看到桌面上有乱丢的本子。
生2:我看到桌面上的书摆放得乱七八糟。
生3:我看见妈妈惊讶地张开嘴,好像很生气。
生4:我看见小女孩睁着大眼睛,好像在说“对不起”。
5.教师导学:同学们能够准确地说出图画上的内容,真了不起。
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第3自然段中的语句。
)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贝贝和妈妈的话。
6.你认为妈妈为什么生气?预设:生1:贝贝是一个粗心的孩子,总把文具弄丢。
生2:她不爱惜文具,不会整理,不会照管。
生3:她总这样肯定会影响学习。
(师引导教育:文具是我们学习上的好帮手,好伙伴,我们应该像对待好朋友一样爱惜它们。
)7.妈妈说贝贝天天“丢东西”,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贝贝可能丢过哪些东西?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心里在想什么呢?预设:生1:我确实不知道啊!生2:我该怎么回答啊?8.多天真可爱的孩子啊,假如你是贝贝,能不能读出她的感受呢?9.假如你身边的人也有什么事情不知道或者不明白,会眨着大眼睛问什么呢?10、谁能用“眨着眼睛”说一句话?11、出示第四段妈妈的话,请同学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12、贝贝最终找到了文具的家了吗?(找到了:文具盒)他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15《文具的家》第二课时课件

学生讨论文具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理解 文具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的工具。
引出本节课主题
80%
引出本节课主题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 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何 整理和管理我们的文具。
100%
提出本节课目标
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的目标是学 会整理和管理自己的文具,让学 习生活更加有序和高效。
描述性语言
作者运用丰富的描述性语言,将 小女孩与文具之间的互动生动地
呈现在读者面前。
情感性语言
作者在文中使用情感性语言,表达 出对文具的喜爱和珍视之情,使读 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细节描写
作者通过对小女孩整理文具的细节 描写,展现了小女孩对文具的热爱 和珍视,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小 女孩的情感世界。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管理 自己的文具,如分类整理、定 期清理、正确使用等。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 己管理文具的方法和经验,并 评选出最佳方法。
提醒学生注意文具的保养和保 护,如正确使用、避免浪费等 。
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具文化
准备一些不同国家使用的文具图片或实物,如日本的橡皮擦、韩国的彩色笔等。
探讨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态度
关注文中描述的情感
在《文具的家》这篇文章中, 作者通过描述小女孩与文具之 间的互动,传达出对文具的喜 爱和珍视之情。
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
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将情感 融入到对文具的描述中,展现 出对文具的深厚感情。
探讨作者的态度
作者通过描写小女孩对文具的 整理和爱护,表达了对文具的 尊重和珍视,同时也传递出对 文具的依赖和信任。
15《文具的家》第二课时课件
授课教师:
2023-12-20
15文具的家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方法得当
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 、示范、小组讨论等,能够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
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参与度较高
本节课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 各个教学环节中,表现出较高的 学习热情和参与度,达到了预期
的教学效果。
教学总结内容
• 教学目标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文具 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并能够根据特征对文具进行分类和整理。通过教 学,学生基本能够掌握这些知识,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设计与安排
导入环节设计
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引出本节课 的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通过展示文具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 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环节设计
讲解示范
教师对每个文具的名称、功能、使用 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 理解并掌握。
小组合作
个别指导
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 进行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和实践操作,了 解不同文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学会分类和整理文具,提高归纳 和整理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合作 精神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文具的正确态度和使用 习惯,珍惜和爱护文具。
增强对学习和工作的热爱和责 任感,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质 量。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知 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以及努力 学习的意义。
• 教学内容充实: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充实,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各种文具的特 征和用途,还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分类和整理文具。同时,在授课 过程中,我还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更多有关文具的知识。
《文具的家》课时2 人教 (共24张PPT)教育课件

第2课时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
学习目标
1.认识斤字旁1个偏旁。 (重点)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体 会心情,读好人物的对话。 (重点) 3.初步养成爱护文具的习惯 。(难点)
被我们丢掉的文具可伤心了,怎样把它们送回家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具的家》。
•
•
在当今社会,大家都生活得匆匆忙忙, 比房子 、比车 子、比 票子、 比小孩 的教育 、比工 作,往 往被压 得喘不 过气来 。而另 外总有 一些人 会运用 自己的 心智去 分辨哪 些快乐 或者幸 福是必 须建立 在比较 的基础 上的, 而哪些 快乐和 幸福是 无需比 较同样 可以获 得的, 然后把 时间花 在寻找 甚至制 造那些 无需比 较就可 以获得 的幸福 和快乐 ,然后 无怨无 悔地生 活,尽 情欢乐 。一位 清洁阿 姨感觉 到快乐 和幸福 ,因为 她刚刚 通过自 己的双 手还给 路人一 条清洁 的街道 ;一位 幼儿园 老师感 觉到快 乐和幸 福,因 为他刚 给一群 孩子讲 清楚了 吃饭前 要洗手 的道理 ;一位 外科医 生感觉 到幸福 和快乐 ,因为 他刚刚 从死神 手里抢 回了一 条人命 ;一位 母亲感 觉到幸 福和快 乐,因 为他正 坐在孩 子的床 边,孩 子睡梦 中的脸 庞是那 么的安 静美丽 ,那么 令人爱 怜。。 。。。 。
二、照样子,写句子。 1、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 他怎么天天迟到呢?
2.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 奶奶一见到我,就十分开心。
儿歌欣赏
爱护文具要牢记 我的文具真不少,铅笔橡皮尺书包…… 读书写字不能少,感谢工人把它造。 爱护文具要牢记,从我做起不忘掉。 大家一起来支招,节约使用方法妙。
新知探究 表示唯一、仅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文具的家
课时
2---2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13个二类字,会写“文、次、找、平、办、让、包”7个生字;能自主积累词语,认识“斤字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二、看图读文,懂得要爱惜文具1、课文讲了件 Nhomakorabea么事情?
2、文章有几个自然段?
(一)学习1-2节
3、读1-2节,贝贝经常丢的是什么文具?
(二)学习3-5节:
1、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
2、教师导学:同学们能够准确地说出图画上的内容,真了不起。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文中第3、4自然段中的语句。)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爱惜文具,养成保管文具的好习惯。
教、学具
课件
预习要求
1.练读课文。
2.思考:你平时是怎样保管文具的?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阅读愿望
1.小朋友的文具盒里都摆着铅笔、橡皮,能说说他们有什么用吗?
2.我们一起来帮助这些伙伴找个家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具的家》(板书)
评价、表扬、鼓励。
3.师生共同总结爱惜学习用品的好办法:包书皮、做笔套、给橡皮洗洗澡、每天清点学习用品、定期整理书包等。
4.总结:如果你们能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再也不会把你们的小伙伴弄丢了。
板书设计:
经常丢文具
15文具的家妈妈教导爱护文具
把文具装进文具盒
6、分角色读3-5节,说说:文具的家在哪里呢?
3、你认为妈妈为什么生气?
(师引导教育:文具是我们学习上的好帮手,好伙伴,我们应该像对待好朋友一样爱惜它们。)
4、妈妈说贝贝天天“丢东西”,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贝贝可能丢过哪些东西?
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心里在想什么呢?
学生从左往右观察,说出与图画相符的话。
分角色朗读
预设:生1:贝贝是一个粗心的孩子,总把文具弄丢。
自读第6节,思考。
2.学生整理书包。
教
后
记
2、怎样才能不丢文具呢?贝贝怎么做的?
3、再读第6节,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爱她一样,爱着她的小伙伴们?
三、朗读全文,总结明理。
1、你觉得贝贝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学完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四、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1、造句:一……就……
2、填空:是的家。
五、拓展延伸评价鼓励
1.导学:刚才小朋友们都明白了要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要进行整理。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整理书包比赛,看谁能最快、最好地把文具和书本送回家。
生2:她不爱惜文具,不会整理,不会照管。
生3:她总这样肯定会影响学习。
预设:生1:我确实不知道啊!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5、多天真可爱的孩子啊,假如你是贝贝,能不能读出她的感受呢?
(三)学习6节
1、铅笔,只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你有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想过为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