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藻多糖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藻类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藻类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藻类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徐渊(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2009级学号:2008013859)摘要:藻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资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目前对藻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藻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本文主要概述了藻类植物资源在生物燃料,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藻类植物生物燃料藻类多糖进入21世纪,人类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危机。

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而传统能源的储量不断减少,能源危机加剧[1]。

工业生产,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抗生素的滥用致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细菌出现抗药性,哮喘、艾滋病、癌症等多种疾病发病率升高。

人类健康受到很大威胁。

从藻类中提取油脂,生产柴油,可以缓解能源危机。

藻类多糖可以应用于多类疾病的治疗。

藻类对水质的敏感,可用于监测水质。

藻类植物资源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所以值得人类大力开发利用。

下文将详细叙述目前人类在藻类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1藻类植物资源在开发生物燃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就目前来看,人类通过藻类开发的生物能源主要有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利用藻类开发生物能源,有许多方面的优势。

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

美国和日本在开发生物能源的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

1.1藻类植物资源在开发生物燃料方面的优势未来生物燃料的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通过藻类植物来生产[2]。

这是因为藻类有许多方面的优势,①作为低等植物,藻类繁殖能力特别强,光合作用效率高,在单位面积上具有很高的产量。

②藻类植物种类非常多,而且分布范围很广阔,利用藻类生产生物燃料不会受气候和地域的干扰[3]。

③藻类的油脂含量非常高。

④藻类可以大量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缓解温室效应有一定意义。

⑤藻类在生长的过程中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氮元素和磷元素,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⑥藻类可以在海洋中生长,可以利用海洋来培养藻类,开发藻类资源,这样就不会占用耕地。

蓝藻中多糖的研究进展

蓝藻中多糖的研究进展

蓝藻中多糖的研究进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多糖及其缀合物作为支持组织和能量来源的传统观念早已被突破, 而被认为是生物体内除核酸以外的又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

因此与多糖有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糖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随着海洋生物多糖的药用潜力逐渐被开发出来,海藻在海洋植物中数量和品种最多。

且多糖含量占干质量的50%以上[1]成为目前最具有前景的一类活性物质,海藻多糖是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基通过糖苷键相连而成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2]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此外它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与药用价值,如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国内外学者曾对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最近几年又有了新的研究进展本文简要介绍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及提取分离的方法。

1 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1.1 抗病毒海藻在海洋环境中生存会遭受外界生物的侵袭长期的进化使其对某种微生物产生抗活性化合物目前已从鸭毛藻酸藻松节藻孔石莼和海黍子中分离得到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海藻多糖[1]Hayashi等人[3]研究了岩藻多糖对单纯疱疹病毒HSV 的防御作用发现岩藻多糖能使小鼠免受HSV 病毒感染其机理可能是通过直接抑制病毒复制增强先天和后天的免疫防御功能来防御HSV 病毒的感染朱萧等人[4]研究表明钝顶螺旋藻多糖PSP 可抑制病毒吸附感染细胞内病毒的复制随着PSP 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PSP 对抗单纯疱疹病毒 2 型DNA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具有良好的剂量和时效关系PSP 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抗HSV-2 病毒作用该作用发生在病毒吸附病毒基因复制等多个环节上1.2 免疫调节20 世纪70 年代后人们对糖类物质的生物学功能有了进一步认识发现多糖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如免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与感受林丽琴等人[5]研究了紫球藻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的调节作用发现其可显著抑制小鼠的脾指数胸腺指数碳廓清能力单核细胞吞噬功能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且安全性较高常静瑶等人[6]研究表明螺旋藻多糖对小鼠细胞因子有促进免疫的作用推测螺旋藻多糖主要是通过对肠黏膜系统的受体相互作用刺激相应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来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和多种生理功能的目前临床上已将螺旋藻多糖作为放疗与化疗的重要辅助治疗剂之一1.3 抗肿瘤活性多糖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间接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促进LAK 细胞活性诱导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作用侯洪宝等人[7]研究螺旋藻多糖对S180 荷瘤小鼠的抑瘤率结果显示螺旋藻多糖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抑瘤率>30% 其中高剂量组200 mg/kg 效果最好达到59.26% Hyun 等人[8]发现岩藻多糖能明显地抑制HCT-15 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处理后的细胞出现了DNA 断裂染色体凝聚G1 期亚二倍体细胞增加等细胞凋亡现象将海藻多糖应用于癌症辅助治疗,具有毒副作用、安全性高、抑瘤效果好等优点。

多糖生物活性及其发展状况的研究【文献综述】

多糖生物活性及其发展状况的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食品科学与工程多糖生物活性及其发展状况的研究[摘要]多糖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有机体中.它是自然界中储量丰富的生物聚合物,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辐射、抗菌抗病毒、保护肝脏等功能。

本文就国内外目前对多糖的来源、生物活性及提取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字] 多糖;来源;生物活性;提取方法1 概述多糖(polysaccharide, PS)是由单糖之间脱水形成糖苷键,并由糖苷键线性或者分枝连接组成的链状聚合物,广泛地分布于动物、植物、微生物、海藻等几乎所有的有机体中。

多糖除了作为生物体的能量资源和构成材料外,还是一种生物效应调节剂,能控制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调节细胞的生长与衰老,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1943年,多糖作为广谱免疫促进剂被首次应用于临床,此后应用越来越广。

多糖作为药物始于1943年[1],随着化学和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和分离技术的提高,多糖的生物学功能,特别是多糖作为生命物质参与生命的全部时间和空间功能,如受精、着床、分化、发育、免疫、感染、癌变、衰变等等[2],突破了多糖作为支持组织和能量来源的传统观念。

20世纪70年代发现多糖类物质具有抗病毒、抗凝血、诱导干扰素产生、促进蛋白质、核酸生物合成等功能。

2 多糖的来源糖类物质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壁中,是生物体内除核酸和蛋白质以外的又一类重要的生物分子。

多糖按照来源可分为植物多糖、微生物多糖、藻类多糖和动物多糖等。

植物多糖来源于植物的根、茎、叶、皮、种子和花。

我国今年来对植物多糖,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草药多糖的药物活性已有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例如免疫调节功能是植物多糖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生物活性,药用植物中存在着广泛的免疫活性多糖。

植物多糖研究的比较深入的有黄氏多糖、当归多糖、刺五茄多糖、芦荟多糖等[3]。

目前在中草药中的某些品种,特别是生物活性明确的中草药来源的多糖,如何能较快达到符合国际规范的新药是很迫切的任务。

从小球藻中提取油脂、蛋白质和多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从小球藻中提取油脂、蛋白质和多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从小球藻中提取油脂、蛋白质和多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从小球藻中提取油脂、蛋白质和多糖的研究一、研究背景: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的真核绿藻,具有高产油和蛋白质的特点,而且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是一种具有非常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资源。

同时,小球藻的多糖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因此,对小球藻中油脂、蛋白质和多糖的提取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二、研究目的:1. 研究小球藻中油脂、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分布情况,确定提取目标物的最佳生长期、阶段和条件。

2. 探究小球藻中油脂、蛋白质和多糖的提取方法,如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高压均化法等,评估各种方法的提取效率和成本效益。

3. 对得到的油脂、蛋白质和多糖进行组成分析,确定其品质和应用价值,探寻其最佳应用途径和市场需求。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生长条件和培养方案:采取不同培养条件和培养方案,对小球藻进行生产实验,收集生长状态、生物量等数据。

2. 油脂、蛋白质和多糖提取:选取各种化学试剂和生物物理方法进行油脂、蛋白质和多糖提取试验,如MTBE法、乙醇法、加热法、超声波法等等,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质谱分析等方法对提取物进行分析。

3. 物性分析:对提取得到的油脂、蛋白质和多糖进行营养成分和物性特征分析,以便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功能及应用方向。

四、成果预期:本研究旨在系统掌握小球藻中油脂、蛋白质和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应用价值,为实现小球藻的产业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推广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

预期获得以下成果:1. 小球藻中油脂、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分布情况,确定提取目标物的最佳生长期、阶段和条件。

2. 研究小球藻中油脂、蛋白质和多糖的提取方法,并评估各种方法的提取效率和成本效益。

3. 对得到的油脂、蛋白质和多糖进行组成分析,确定其品质和应用价值,并探寻其最佳应用途径和市场需求。

2023年绿藻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绿藻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绿藻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绿藻是一种带有绿色色素的单细胞或多细胞藻类,广泛存在于淡水、海水和土壤中。

绿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健康保健品、生物能源和环境修复等。

绿藻行业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本文将对绿藻行业的市场状况、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市场状况1. 市场规模:截至目前,绿藻行业的市场规模仍相对较小,但呈逐年增长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绿藻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100亿元。

2. 市场应用:绿藻在食品和饲料添加剂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绿藻提取物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等营养成分,可作为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的原料。

同时,绿藻也被广泛应用于养殖业,作为饲料添加剂可增强动物免疫力和生长速度。

3. 市场竞争:目前,国内外绿藻企业众多,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的竞争者包括中国南方藻业、卡尔藻科技、蓝藻科技等。

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

二、竞争格局1. 市场主导企业:中国南方藻业是绿藻行业的主导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其主要产品包括藻类提取物、藻类粉末和藻类保健品等。

2. 技术创新:绿藻行业存在技术门槛较高的问题。

目前,一些企业在绿藻的培养、提取和加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拥有自主技术和专利。

3. 市场拓展:绿藻企业在市场拓展方面需要多渠道,开展国内外合作,拓宽销售渠道。

同时,与相关行业进行合作,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知名度。

三、发展趋势1. 技术差异化:未来绿藻行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

通过研发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2. 市场多元化:绿藻企业需要拓展新的市场领域,如生物能源、环境修复和医药产业等。

这些新兴领域将为绿藻行业带来更大的市场机会。

3. 资本注入:随着绿藻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本将进入这一领域。

投资者将更加关注绿藻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海藻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3

海藻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3

从马尾藻、海带、昆布、软骨藻中提炼 的海带氨酸具有影响血液循环和血管紧 张度的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的生物活性物质
从麒麟菜、角叉菜中提炼的卡拉胶 对动脉硬化及总脂质、血清胆固醇 的上升有抑制作用。从各种海藻中 提取多糖化合物如墨角藻多糖、海 带多糖、褐藻酸钠等具有降血脂、 抑制胆固醇的作用。
具有抗凝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海藻中能抑制血液凝固的物质是磺胺多聚 糖,主要分布在卡拉胶、琼胶、海带多聚 糖中。具有抗凝作用的海藻有二三十种, 它们无毒性是廉价的抗凝血剂,具有此物 质的海藻有:鹿角菜、羊硒菜、萱藻、马 尾菜、裙带菜、海带、昆布、角叉菜、石 花菜等。
具有免疫及凝集素的生物活性物质
在江蓠,刺松藻、蜈蚣藻、沙菜、墨角藻 等几十中海藻中都具有血球凝集的活性物 质。海藻的凝集素能凝集各种细胞,对复 合糖具有沉降作用,可用为生化与临床试 剂。海藻凝集素还能凝集癌细胞、酵母、 单细胞蓝藻等,尚有激活免疫作用以及抑 制癌细胞繁殖的功能。
海藻生物活性
抗菌、抗病毒的生物活性物质 抗癌的生物活性 影响心血管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的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抗凝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免疫及凝集素的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抗辐射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止痛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抗菌、抗病毒的生物活性物质
在海藻中具抑制微生物活性的物质有100多种, 如软骨藻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凹顶 藻、风地藻等具有抗细菌、真菌的作用。 海藻具有抗艾滋病病毒功效 从蓝藻、褐藻、红 藻中能分离出抗艾滋病的活性物质,主要成分 是硫酸多糖。海带的墨角聚糖与螺旋藻内的糖 脂具有抗艾滋病病毒功效 。 海藻中提取的琼胶、卡拉胶有抗乙型流行性感生物活性物质
从海带中提取的海藻多糖能显著地抑制 淋巴细胞的凋亡率,降低细胞的凋亡反 应,从而对辐射引起的免疫功能损伤起 到保护作用。紫菜中的紫菜素、角叉藻 的角叉菜素能吸收紫外线,多糖具有抗 辐射损伤的作用。此外,螺旋藻、小球 藻、昆布、江蓠藻均有抗辐射物质。

螺旋藻多糖的研究进展

螺旋藻多糖的研究进展

【综述】螺旋藻多糖的研究进展曾凤英(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 吉林长春 130031)摘 要 目的 对螺旋藻多糖的研究。

方法 从螺旋藻中提取分离出来的螺旋藻多糖,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螺旋藻多糖一类具有促进细胞生长、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辐射、抗氧化、抗衰老、对核酸内切酶活性和DNA修复合成有增强作用等功能的重要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结果 螺旋藻多糖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多糖化合物,其生物活性已逐渐为人类所认识,正应用于药理与临床实验。

结论 螺旋藻多糖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其药理作用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针对螺旋藻多糖制备、组成及其药理研究进行了阐述,为螺旋藻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螺旋藻多糖 组成 生物活性 螺旋藻多糖(PSP)是从螺旋藻藻体、螺旋藻培养液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类具有促进细胞生长、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辐射、抗氧化、抗衰老、对核酸内切酶活性和DNA修复合成有增强作用等功能的重要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也是国内外海洋药物研究开发的热点。

本文仅对螺旋藻中多糖类成分的化学组成、含量及药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多糖的提取、组成分析螺旋藻藻粉经热水抽提,乙醇沉淀,Sevag法去蛋白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 AB)沉淀得酸性多糖,再经DE AE-纤维素柱层析分级纯化两次得多糖PSP1和PSP2,PSP1和PSP2经HP LC的Carbohydrate Analysis柱层析为单一对成峰,证明为均一多糖。

纸层析和硫酸-咔唑反应分析表明:PSP1主要由D-半乳糖、D-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及D-葡萄糖四种残基组成,比例为211∶310∶119∶218;PSP2要由葡萄糖醛酸和D-甘露糖两种残基组成,比例为612∶318。

由粘度法测得其分子量分别为12400和16800〔1〕。

所得多糖经蒽酮法测得含量为77163%〔2〕。

另据研究表明,多糖是由甲基鼠李糖、鼠李糖、核糖、葡萄糖及半乳糖醛酸组成,其摩尔比为4∶611∶2∶3∶1〔3〕。

绿藻多糖的研究进展

绿藻多糖的研究进展

综述绿藻多糖的研究进展海藻是生长于海洋中的低等植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之一。

主要由褐藻、红藻、绿藻、蓝藻四大类海藻组成,其中,褐藻和红藻已经被大规模的人工养殖和工业利用,广泛应用于生产和实践中,在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医药卫生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而绿藻则未被广泛开发和利用,只有部分产量高的绿藻被用作饲料、饵料、肥料等,绿藻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程度远不如褐藻和红藻。

然而,绿藻却是种类最多的一类海藻,绿藻是藻类植物中最大的一门,约有350个属,7500~8000种。

绿藻的分布很广,在淡水和海水中均有分布,海产种类约占10%,淡水产种类约占90%。

海产种多分布在海洋沿岸,往往附着在10公尺以上浅水中的岩石上。

绿藻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糖、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各种维生素,人们通过不断的提取、分离、鉴定,得知藻类中具有较高活性的物质是海藻多糖类。

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的Percival研究组开始对孔石莼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进行研究,1961年,日本的三田对石莼的水提多糖水解后进行了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含有D-葡萄糖、L-鼠李糖、D-木糖、和D-葡萄糖醛酸等。

至此揭开了人类研究绿藻多糖的序幕,此后相继有学者投入到绿藻多糖的研究中来,取得了很多令人鼓舞的成果,迄今为止,日本和法国对绿藻多糖的研究报道较多[1],而我国对绿藻多糖的研究则较少。

大量的研究证明,从绿藻中提取的天多糖来源广泛、品种多、毒副作用低、安全性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为近年来研究开发的热点。

1绿藻多糖的组成与结构目前,人们只对绿藻门中某些种属的多糖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这些种属的多糖表现出了较强的生物活性。

总体来看,对多糖研究较多的绿藻种属主要有石莼属(Ulva)、松藻属(Codium)、浒苔属(Enteromorpha)、礁膜属(Monostroma)、小球藻属(Chlorella)、刚毛藻属(Cladophora)等等。

绿藻多糖主要位于细胞间质中,多为水溶性硫酸多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绿藻多糖的研究进展海藻是生长于海洋中的低等植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之一。

主要由褐藻、红藻、绿藻、蓝藻四大类海藻组成,其中,褐藻和红藻已经被大规模的人工养殖和工业利用,广泛应用于生产和实践中,在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医药卫生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而绿藻则未被广泛开发和利用,只有部分产量高的绿藻被用作饲料、饵料、肥料等,绿藻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程度远不如褐藻和红藻。

然而,绿藻却是种类最多的一类海藻,绿藻是藻类植物中最大的一门,约有350个属,7500~8000种。

绿藻的分布很广,在淡水和海水中均有分布,海产种类约占10%,淡水产种类约占90%。

海产种多分布在海洋沿岸,往往附着在10公尺以上浅水中的岩石上。

绿藻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糖、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各种维生素,人们通过不断的提取、分离、鉴定,得知藻类中具有较高活性的物质是海藻多糖类。

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的Percival研究组开始对孔石莼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进行研究,1961年,日本的三田对石莼的水提多糖水解后进行了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含有D-葡萄糖、L-鼠李糖、D-木糖、和D-葡萄糖醛酸等。

至此揭开了人类研究绿藻多糖的序幕,此后相继有学者投入到绿藻多糖的研究中来,取得了很多令人鼓舞的成果,迄今为止,日本和法国对绿藻多糖的研究报道较多[1],而我国对绿藻多糖的研究则较少。

大量的研究证明,从绿藻中提取的天多糖来源广泛、品种多、毒副作用低、安全性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为近年来研究开发的热点。

1绿藻多糖的组成与结构目前,人们只对绿藻门中某些种属的多糖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这些种属的多糖表现出了较强的生物活性。

总体来看,对多糖研究较多的绿藻种属主要有石莼属(Ulva)、松藻属(Codium)、浒苔属(Enteromorpha)、礁膜属(Monostroma)、小球藻属(Chlorella)、刚毛藻属(Cladophora)等等。

绿藻多糖主要位于细胞间质中,多为水溶性硫酸多糖。

它也存在于细胞壁之中,细胞壁微纤维主要不是由纤维素组成,而是由木聚糖或甘露聚糖构成,另外,细胞质内尚有少量的多糖存在。

水溶性硫酸多糖是绿藻多糖的主要成分,其组分和结构随绿藻种类的不同而不同,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聚合物,另一类为葡萄糖醛酸-木糖-鼠李糖聚合物[2]。

1.1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聚合物这类多糖以阿拉伯糖和半乳糖为主要组分,并含有较高的硫酸根,其代表藻类为松藻、蕨藻、刚毛藻等。

Ghosh等[3]研究蕨藻Caulerpa racemosa多糖结构时发现该多糖有分枝,主要由1,3-和1,3,6-半乳糖,1,3,4-阿拉伯糖,1,4-葡萄糖及1,4-木糖构成。

Ramana等[4]提取得到刚毛藻Cladophora socialis多糖,并证实其结构单元为1,3-半乳糖,1,4-阿拉伯糖,并在c-3或c-4位上有硫酸根。

Siddhanta 等[5]从松藻Codium dwarkense Boergs中分离得到两种多糖,一种由硫酸阿拉伯聚糖组成,另一种由硫酸阿拉伯半乳聚糖组成。

胶毛藻Chaetomorpha anteninna 多糖亦主要是由1,4-阿拉伯糖,1,4-半乳糖,1,3-半乳糖组成,并在阿拉伯糖c-2 位上有硫酸根[6]。

Rao等[7]确定绵型藻spongomorpha indica多糖主要是由1,4-半乳糖组成,非还原末端由1,3-和1,2-半乳糖构成。

1.2葡萄糖醛酸-木糖-鼠李糖聚合物此类多糖以鼠李糖、木糖、葡萄糖醛酸为主要组分,代表藻类为石莼、礁膜、浒苔、顶管藻等。

Lahaye等[8,9]研究证明石莼多糖主要由两种重复单元组成,一种为〔→4)-β-D-吡喃型葡萄糖醛酸-(1→4)α-L-吡喃型鼠李糖硫酸-(1→)〕n;另一种为〔→4)-β-D-吡喃型艾杜糖醛酸-(1→4)α-L-吡喃型鼠李糖硫酸-(1→〕m,其中硫酸根的位置在鼠李糖的C-3位上。

lee等[10]发现礁膜Monostroma latissimum多糖主要是由硫酸鼠李糖组成的均聚糖,连接方式为1,3-连接或1,2-连接,硫酸根位于1,2-连接鼠李糖的C-3或C-4位上。

Harada等[11]确定礁膜Monostroma nitidum 多糖主要是由α-1,3-连接的L-鼠李糖组成,硫酸基团存在于C-2位上。

Ray等[12]发现浒苔Enteromorpha compressa多糖主要是由(1→4)-吡喃鼠李糖,(1→2,4)吡喃鼠李糖,(1→4)-吡喃木糖组成,硫酸基团在(1→4)-吡喃鼠李糖的C-3或C-4位上。

2绿藻多糖的生物学活性2.1抗凝血活性海藻的抗凝血活性已经研究了60多年,褐藻、红藻、绿藻均有抗凝血活性。

主要的活性物质是一系列的硫酸多糖,其中硫酸半乳聚糖和硫酸岩藻聚糖分别是红藻和褐藻的活性成分,而绿藻的活性成分主要为硫酸阿拉伯聚糖或硫酸鼠李聚糖。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加强抗凝血酶III和肝素辅助因子II起作用,或者直接抑制凝血酶活性和纤维蛋白的聚合[13]。

绿藻多糖抗凝血活性通常与分子大小、单糖的种类、硫酸根含量、硫酸根的位置、连接方式等有关[14]。

目前,已发现多种绿藻多糖具有抗凝血活性。

石莼属[15]、松藻属、礁膜属多糖多具有抗凝血活性。

Hayakawa等[16]从八种绿藻中提取到八种多糖,全部表现出抗凝血活性,这八种绿藻分属于松藻属、石莼属、礁膜属,多糖通过依赖于肝素辅助因子Ⅱ(HC-Ⅱ)的途径抑制凝血酶,其抗凝血作用机制不同于肝素。

Shanmugam分析了13种印度海岸的海藻硫酸多糖含量和它们的抗凝血活性,得知Codium(松藻属)的几个藻种表现出较高的抗凝血活性。

另外,Kweon[17]也证明Codium多糖可显著延长APTT时间。

Matsubara等[18]Codium cylindricum中提取的多糖也表现出了类似肝素的活性,在浓度为15μg ml-1时,能够显著延长APTT和TT时间。

松藻Codium dwarkense Boergs和C.tomentosum(Huds.)Stackh的冷水提取物也具有抗凝血活性。

Codium fragile的热水提取物也表现出很高的延长APTT的活性[19]hosh等研究发现当蕨藻Caulerpa racemosa多糖浓度达到20-200μg ml-1时使APTT和TT值显著延长。

2.2抗病毒活性绿藻多糖不仅能够抑制病毒的吸附,而且能影响到病毒复制。

从而成为一种有效的抗病毒活性成分。

病毒吸附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病毒与细胞接触,进行静电结合,此过程是非特异的、可逆的。

二是病毒表面位点(蛋白质结构)与宿主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此过程是特异的,非可逆的。

绿藻硫酸多糖通常能抑制以上两个过程,通过掩盖病毒膜糖蛋白上的有效位点或与宿主细胞的CD4受体结合阻断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从而实现抗病毒作用。

通常抗病毒活性依赖于多糖的硫酸化程度。

硫酸化程度加大后,抗病毒活性增强[20]研究表明,绿藻多糖对多种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艾滋病毒(HIV-1)、流感病毒、植物病毒等。

Lee等[21]究了从Monostroma latissimum中提取的一种硫酸鼠李聚糖,其在体外表现出了对单纯疱疹病毒类型1(HSV-1)、人细胞巨化病毒(HCMV)以及人免疫缺陷病毒类型1(HIV-1)复制的抑制作用。

另外,Lee等[22]10种绿藻中提取了11种天然硫酸多糖并测定了它们的抗HSV-1病毒的活性,除一种且外,其它多糖都表现出抗病毒活性。

抑制率为50%的多糖浓度为0.38-8.5mμg ml-1,毒性很低。

Ghosh等研究了Caulerpa racemosa多糖的体外抗病毒活性,该多糖能有效抑制HSV-1和HSV-2两种类型的疱疹病毒。

Ivanova等从石莼Ulva lactuca中提取到一种多糖,它在体外具有抗人和禽流感病毒的作用。

Pardee等[23]明刺松藻多糖能够抑制植物病毒铃薯病毒X(PVX)的活性。

Romanos等[24]定了里约热内卢海岸的四种海藻对HTLV-1诱导多核体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石莼提取物在浓度2%时,抑制率能达到60.2%,能有效抑制多核体的形成。

2.3免疫调节作用绿藻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是其非常重要的作用之一,能在多个途径、多个层面对免疫系统发挥调节作用,如能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活化巨噬细胞、诱导免疫调节因子的表达,促进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的生成等。

目前,已发现了多种绿藻多糖具免疫调节作用。

徐大伦等[25]了浒苔多糖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发现适宜浓度的浒苔多糖能明显促进T、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作用;而且适当浓度的浒苔多糖对抗原提呈细胞活化所致的诱导IFN-γ的产生有非常明显的增强作用。

Pugh等[26]hlorella pyrenoidosa中提取多糖能够激活THP-1人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产生。

能直接增加白细胞和瘤坏死因子。

多糖在体外激活单核细胞的能力是目前应用于临床癌症免疫疗法的多糖一百倍到一千倍。

Suarez等[27]实微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热水提取物具有免疫激活作用。

Nika等[28]藻刺松藻冷水提取物中得到的硫酸多糖能与几种免疫细胞活素协同作用,如内白细胞素-2(IL-2)、内白细胞素-7(IL-7)和干扰素(INF-γ)等,能够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Shan等将8种海藻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用人体淋巴细胞进行免疫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绿藻多糖能明显促进人体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提高免疫活性的良好作用。

2.4抗血脂活性70年代初,就有人研究得出结论,多数绿藻都有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的作用,后经证实其活性组分为多糖。

后来,相继有报道证实了绿藻多糖的降血脂作用。

周慧萍等[29]建产的浒苔中分离和纯化得到一种酸性异多糖,并研究证实其有降血脂及提高SOD活力、降低LPO含量的抗衰老作用。

王艳梅等[30]了孔石莼多糖对高脂血症的影响研究,表明中、高、低三个剂量的多糖样品均有显著的降甘油三酯作用,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徐娟华等[31]证实了石莼多糖对外源性高脂血症有较好的降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

Yu等研究了石莼ulva pertusa多糖对小鼠中脂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糖能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的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当多糖降解为低分子量的多糖片段时,表现出更强的降血脂活性,能够使甘油三酯降低82.4%,另外,喂养了多糖的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显著降低。

2.5抗氧化活性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可引发脂质,蛋白质,核酸分子的氧化性损伤,导致衰老。

研究表明,绿藻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能够延缓衰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