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镜检标准

合集下载

检验科血常规五分类标准

检验科血常规五分类标准

检验科血常规五分类标准摘要: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通过测试血液中各类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可以提供有关人体血液功能、机能和病理状态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对血常规检验的五分类标准进行详细解析,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和血细胞比容。

一、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是指在单位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

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计数参考值为(4.3-5.8)× 10^12/L,成年女性参考值为(3.5-5.0)× 10^12/L。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骨髓增生异常或其他疾病的表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贫血的表现。

二、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指在单位体积内的白细胞数量。

正常白细胞计数参考值为(4.0-10.0)× 10^9/L。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感染、炎症、白血病等疾病的表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某些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或其他疾病的表现。

三、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血红蛋白含量。

正常血红蛋白浓度参考值为(110-150)g/L。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或其他疾病的表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贫血或出血疾病的表现。

四、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指在单位体积内的血小板数量。

正常血小板计数参考值为(100-300)× 10^9/L。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炎症、感染或骨髓造血异常的表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出血性疾病的表现。

五、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是指单位体积内红细胞所占的比例。

正常血细胞比容参考值为(37-47)%。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红细胞增多症的表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失血或贫血的表现。

结论: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上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通过对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和血细胞比容的测试,可以获取有关人体血液情况的重要信息。

根据相应的参考范围,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炎症等疾病,并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血常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

常用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常用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1、生理性变化
新生儿; 气压降低; 精神因素; 剧烈体力运动和劳动; 年龄与性别的差异; 妊娠中、后期,6个月~2岁的婴幼儿,老年人。
5
整理ppt
2、病理性变化
(1)RBC和HGB减少: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 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下限,通常称 为贫血),由于各种病因导致外周血单位体积RBC减少, 即为病理性贫血。贫血按病因分为RBC生成障碍、过度 破坏和丢失3大类。
血液一般检查
1
整理ppt
红细胞检查
2
整理ppt
3
整理ppt
一、红细胞计数(RBC)
【方法】
显微镜法:目视计数法 血细胞分析仪法:电阻抗法、光散射法
【参考值】
成男:(4.0~5.5)×1012/L 成女:(3.5~5.0)×1012/L
新生儿: (6.0~7.0)×1012/L
4
整理ppt
【临床意义】
有核RBC只存在于正常成人骨髓中,见于外周血涂片 上即为病理现象。多见于溶贫、急、慢性白血病及红白血 病、骨纤、脾切除术后。
31
整理ppt
简称点彩红细胞,指在瑞氏染色条件下,成熟红细胞 或幼红细胞的胞质内出现形态不一的蓝色点状物,即核糖 核酸(RNA),属于未完全成熟红细胞,其颗粒大小不一、 多少不等。多见于重金属中毒,常作为铅中毒诊断筛选指 标。
48
整理ppt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
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
(granulocyte,GRAN)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
白细胞
(white blood cell,onocyte,M)
49

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液1.血红蛋白【正常值】男:120--160克/升,女:110--150克/升【临床意义】血红蛋白的减少,可反映贫血的程度;增加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

2.红细胞计数【正常值】男:4.0--5.5×1012/升,女:3.5--5.0×1012/升【临床意义】对诊断各种贫血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意义。

3.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0.2--1.5% 【临床意义】对于贫血的鉴别论断及抗贫血治疗的效果观察有意义。

4.血型测定【正常值】A、B、O、AB型。

【临床意义】确定各型血型。

5.白细胞计数【正常值】成人:4--10×109/升,儿童:8--10×109/升。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各种炎症及某些血液病;减低:可见于再障及病毒感染。

6.白细胞分类【正常值】中性:0.54--0.75%,嗜酸性:0.005--0.05%,嗜碱性:0--0.01%,淋巴:0.2--0.4%,单核:0.03--0.08%. 【临床意义】通过观察各类白细胞的形态及百分比,对某些感染、寄生虫病、传染病及某些血液病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7.异常淋巴细胞【正常值】0.048。

【临床意义】增高,多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8.血小板计数【正常值】成人:100--300×109/升,儿童:120--250×109/升。

【临床意义】减少:可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急性白血病,伤寒、脾功能亢进、化学药物中毒等;增多:在临床上较少见,有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术后等。

9.出血时间【正常值】1--3分钟。

【临床意义】延长:可见于血小板减少、血管性假性血友病。

10.凝血时间【正常值】1--5分钟(玻片法);5--10分钟(试管法)。

【临床意义】延长:见于各型血友病,DIC早期。

11.血块收缩时间【正常值】1小时开始收缩,24小时收缩良好。

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

观察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可帮助医生判断疾病,诊断病情。

血常规的正常值是多少呢?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值]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2、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3、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值]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值]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嗜中性粒细胞N 0.3 ~0.7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 ~0.05 (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 ~0.70 (50%-70%)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 (0.5%-5%)嗜碱性粒细胞B 0.00 ~0.01 (0~1%)淋巴细胞L 0.20 ~0.40 (20%-40%)单核细胞M 0.03 ~0.08 (3%-8%)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正常参考值]50~300 ×10的9次方/L(50-300个/mm3)。

尿常规检查百科名片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

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

近年来有不少人强调,负责医生应自己动手做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

公务员体检血常规标准

公务员体检血常规标准

公务员体检血常规标准公务员体检是入职前必须要进行的一项重要程序,其中血常规是体检中的重要项目之一。

血常规检查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对于公务员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公务员体检血常规标准。

1.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其数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白细胞计数在4-10×10^9/L之间为正常范围。

2.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是携氧的主要细胞,其数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人体供氧功能的强弱。

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计数在3.5-5.5×10^12/L之间。

3.血红蛋白浓度。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其浓度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人体贮氧能力的强弱。

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浓度在130-175g/L之间,女性在115-150g/L之间。

4.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是人体内的止血细胞,其数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人体的止血功能。

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在100-300×10^9/L之间为正常范围。

5.红细胞平均体积。

红细胞平均体积是指红细胞的平均大小,其大小可以反映出人体贫血的情况。

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平均体积在80-100fL之间。

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是指血小板的大小分布情况,其大小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出血情况。

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在15.5-18.5fL之间。

以上就是公务员体检血常规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进行体检前,建议大家注意饮食,避免疲劳,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确保体检结果的准确性。

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体检,顺利成为合格的公务员。

血常规复检镜检标准操作程序

血常规复检镜检标准操作程序

血常规复检、镜检标准操作程序目的用于指导血常规复检、镜检。

该SOP的变动程序标准操作程序的变动可由任一是用本程序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血常规复检、镜检标准1.WBC 小于3.0X109或大于15X109;100fl-150fl 出现高尖峰;2.PLT 小于60X109;3.Hb 小于 50g/L;4.特殊病人和特殊病情;必须复查,必须推血片镜检;并登记。

操作程序1.由本科工作人员重新采血。

1.立即测定室内质控,观测结果是非在控,在控,则再次测定,确认。

并手工计数,参照相关手工计数操作程序。

5.结果不在控,查找原因,排除后,则再测室内质控测定。

在控确认,则再次测定。

确认。

并手工计数,参照相关手工计数操作程序。

6.涂片染色镜检。

白细胞手工计数标本种类:新抽取的抗凝血或手指末梢血。

标本要求:抗凝剂采用EDTA K2抗凝。

用手指末梢血作白细胞检验时,如手指有冻疮,则主张采用耳垂血。

标本储存:取材后应立即推制成血涂片,并尽快送检。

标本运输:保持干燥,室温运输。

血液经稀酸稀释后,成熟红细胞全部被溶解,注入计数池后,在显微镜下计数白细胞.《试剂》冰醋酸2ml蒸馏水98ml操作步骤1..用吸管准确吸取末梢血20ul (WBC小于3.0X109吸取40 ul);拭去管尖外部的余血,将吸管插入小试管中稀释液的底部,轻轻将血放出,并吸取上层清液,洗试管数次,最后混合.2.充池,静置2-3分钟,待白细胞下沉.3.用低倍镜计数4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计算白细胞数/L=4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X50X106参考范围成人:(4-10)*1094儿童:(5-12)*1094新生儿:(15-20)X 109/L注意事项1.标本采集时不能挤压过甚,针刺深度必须适当.2.大小方格内压线细胞应按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进行计数.3.稀释液要过滤,小试管,计数板必须清洁,以免杂质,微粒等误认为细胞.4.计数时,两次重复计数误差不得超过10%.涂片染色检查。

血常规复检标准(SOP)

血常规复检标准(SOP)

临检血常规复片镜检标准:1.新生儿:(1)复检条件:首次检测标本;(2)复检要求:涂片镜检。

2.WBC、RBC、Hb、PLT、网织红细胞(Ret):(1)复检条件:超出线性范围;(2)复检要求:稀释标本后重新测定。

3.WBC、PLT:(1)复检条件:低于实验室确认的仪器线性范围;(2)复检要求:按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

4.WBC、RBC、Hb、PLT:(1)复检条件:无结果;(2)复检要求:①检查标本是否有凝块,②重测标本,③如果维持不变,用替代方法计数。

5.WBC:(1)复检条件:首次结果<4.0x10e9/L或>30.0x10e9/L;(2)复检要求:涂片镜检。

6.WBC:(1)复检条件:3天内Delta值超限,并<4.0x10e9/L或>30.0x10e9/L;(2)复检要求:涂片镜检。

7.PLT:(1)复检条件:首次结果<100x10e9/L或>1000.0x10e9/L;(2)复检要求:涂片镜检。

8.PLT:(1)复检条件:Delta值超限的任何结果;(2)复检要求:涂片镜检。

9.Hb:(1)复检条件:首次结果<70g/L或>其年龄和性别参考范围上限20g/L;(2)复检要求:①涂片镜检,②确认标本是否符合要求。

10.平均红细胞体积(MCV):(1)复检条件:24h内标本的首次结果<75fl或>105fl(成人);(2)复检要求:涂片镜检。

11.MCV:(1)复检条件:24小时以上的成人标本>105fl;(2)复检要求:①涂片镜检观察大红细胞相关变化,②如无大红细胞相关变化,要求重送新鲜血标本,③如无新鲜血标本,报告中注明。

12.MCV:(1)复检条件:24h内标本的Delta值超限的任何结果;(2)复检要求:确认标本是否符合要求。

1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1)复检条件:≥参考范围上限20g/L;(2)复检要求:检查标本是否有脂血、溶血、RBC凝集及球形红细胞。

血常规正常值

血常规正常值

血常规正常值临床常规检验项目:一:红细胞记数RBC: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正常参考值:男(4.0-5.5)T/L女(3.5-5.0)T/L二:血红蛋白HGB临床意义:同上正常参考值:110-160g/L三:红细胞比积HCT临床意义:同上正常参考值:0.37-0.49四: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正常参考值:82-92fl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正常参考值:27-31pg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正常参考值:320-360g/L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临床意义:RDW增加可见于营养缺乏性贫血正常参考值:11.6-14.8八:白细胞记数WBC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白血病;降低见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正常参考值:4-10G/L九:白细胞分类DC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

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及传染病的早期;降低见于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正常参考值:分叶核粒细胞GRAN 50-70%嗜酸性粒细胞EOS50-300G/L(G=106)淋巴细胞LYM 20-40%单核细胞MID 3-8%十:血小板记数PLT临床意义: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正常参考值:100-300G/L十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临床意义: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正常参考值:6.8-13.5fl十二:血小板压积PCT临床意义:同PLT正常参考值:0.1-0.3%十三: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临床意义:PDW增加见于血小板降低正常参考值:15.5-18.0%十四:网织红细胞记数RC临床意义:判断骨髓增生情况,评价疗效正常参考值:0.5-1.5%十五:血沉ESR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炎症、恶性肿瘤、贫血、高胆固醇及高球蛋白血症正常参考值:男0-15mm/h女0-20mm/h十六:尿比重SG临床意义:降低:尿崩症、肾功能不全增高: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正常参考值:1.010-1.030十七:尿酸碱度PH临床意义:酸性尿:尿酸盐结石、酸中毒碱性尿:草酸盐结石、泌尿系统感染等正常参考值:5-8十八:尿沉渣镜检临床意义:红细胞:肾炎、肿瘤可增加白细胞:泌尿系统感染上皮细胞: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增加管型:各类肾炎肾病正常参考值:OBL:neg 0-5(±) 2-6(+) 8-15(++) 20-30(+++) >40(++++) LEU:neg 0-5(-) 5-10(+) 10-15(++) 20-40(+++) >50(++++)上皮细胞:少量扁平及圆形上皮管型:偶见透明管型十九:本周氏蛋白临床意义:阴性监狱多发性骨髓瘤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尿胆红素U-BiL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黄疸正常参考值:阴性1(SCHWACH)3(MAESSIG)6(STARK)二十一:尿胆原URO(UBG)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黄疸及肝病正常参考值:0.2 2(+)4(++)8(+++)12(++++)二十二:尿酮体U-Ket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腹泻正常参考值:neg 5(±) 15(+) 50(++) 150(+++)二十三:尿糖U-Glu临床意义:糖尿病、肾性糖尿时增高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四:尿蛋白U-Pro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肾炎、肾病泌尿系统感染正常参考值:neg 25(+) 75(++) 150(+++) 500(++++)二十五:尿亚硝酸盐NIT临床意义:阴性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六:便潜血OB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七:精液常规RT临床意义:鉴别诊断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精囊炎与精囊结核正常参考值:1-1.5亿/ml二十八:脑脊液常规CSF Tt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脑脊液、脑肿瘤、脑出血等正常参考值:颜色:无色水样液体透明度:清晰蛋白:阴性红细胞记数:成人(0-8)×106/L临床生化检测项目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ALT(GP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心梗等正常参考值:3-40U/L二.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AST(GO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心梗发病期、急慢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等正常参考值:3-40U/L三.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等正常参考值:7-50U/L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T(AKP)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肝癌、肝硬化、骨细胞瘤、骨转移癌等正常参考值:30-110U/L五:血清肌酸激酶测定CK临床意义:升高见于心梗、心肌炎、肌损伤、心脏手术等正常参考值:25-200U/L六: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临床意义:升高见于急性心梗、肝脏疾病、恶性肿瘤等正常参考值:109-245U/L七:血清a-羟丁酸脱氢酶HBDH临床意义:升高作为急性心梗诊断标志正常参考值:80-220U八:血清淀粉酶AMY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胰腺炎、胰腺癌、胆道疾病、胃穿孔等,降低见于肝脏疾病正常参考值:0-220U/L九:血清总胆固醇TC(CHOL)临床意义: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血蛋白血症的诊断和分类;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判定正常参考值:80-220U/L十:血清甘油三脂TG临床意义:升高见于糖尿病、肾病等,降低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病变等正常参考值:30-150MG/DL十一:血清总胆汁酸TBA临床意义:作为肝功能检测指标、肝炎、肝硬化、肝损害等正常参考值:0-10umol/L十二:血清肌酐测定CRE临床意义:升高见于严重肾功不全、各种肾障碍、肢端肥大症等;降低见于肌肉量减少、多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常规镜检标准
1.手工复片镜检标准
1.1单一标准
1.血液病初诊病人;
2.临床医生要求分类者;
3.单核细胞高于16%( 确诊的肿瘤病人除外) 者;
4. 成人淋巴细胞高于60%者;
5.嗜酸性粒细胞高于15%者;嗜碱性粒细胞高于5%者;
6.WBC总数超过30×109/L者。

1.2复合标准
7.机器未分类,WBC散点图异常的;并伴随IP信息提示需要分类者;
8.WBC高于20×109/L,并且伴随血红蛋白降低者;
9.贫血,并且伴随血小板降低者;
10.儿童,白细胞总数高于10×109/L,淋巴细胞高于75%者。

2. 血常规检测项目仪器复检(复查)标准
l、检测项目结果处于危急值。

2、本次结果与上次近期结果差别较大。

3、血细胞分析仪提示需复查,如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结果超出参考范围。

4、血常规白细胞未分类或其它不完整项目,复检后的化验报告“备注栏”注明“已复查”。

3. 血常规复片镜检的方法
必须保证良好的制片及染色效果,首先进行对血细胞数量的评估,选择在红细胞排列很少有重叠的部位进行镜检。

评估的方法:(经验)
l、白细胞计数为4.0~7.0×109/L时,每个高倍镜视应见到2~4个白细胞;
2、白细胞计数为7.0~10.0×109/L时,每个高应见到4~6个白细胞;
3、白细胞计数为10.0~13.0×109 /L时,每个野应见到6~lO个白细胞;
4、白细胞计数为13.0~18.01×109/L L时,每个高倍镜野应见到10~12个白细胞;
5、油镜下每视野见到1个血小板相当于血小板计数10×109/L:
6、如果镜检评估的白细胞数量与仪器计数结果相差很大时,需重复进行计数测定。

7、复片镜检分类计数是根据白细胞数量而决定的,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采用分类方法是:(1)白细胞计数1.0~30.0×109/L时,油镜下计数100个白细胞;(2)白细胞计数30.0×109/L以上时应计数200个白细胞;(3)WBC<1.0×109/L,不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