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挥发性成分分析

合集下载

对桂花的详细研究报告

对桂花的详细研究报告

对桂花的详细研究报告
桂花,学名:Osmanthus fragrans,是广东的省花,也是我国著名的芳香植物之一,具有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美丽花朵。

本报告将从桂花的分类、特征、生态习性、化学成分、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

一、分类与特征:
桂花属于木犀科木犀属下的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

它具有宽阔的分枝,株高约2-10米。

叶子对生,皮质革质,椭圆形或长圆形。

花朵小而密集,白色或黄色,花瓣5枚,花萼管状,长约1.5-2.5厘米。

二、生态习性:
桂花是喜阳性植物,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南和长江流域一带,常见于山坡、溪边、小山丘等地。

桂花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栽培也十分方便。

三、化学成分:
桂花的香气主要来源于其花朵中的挥发性芳香族化合物。

据研究,桂花香气的主要成分包括单萜类物质(如桂花烯、香叶醇)、酚类物质(如酚醛、酚酮)、代酸类物质(如橙橙酸)等。

这些成分对桂花的香气贡献很大。

四、药用价值:
桂花不仅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也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

传统中医认为,桂花性味辛温,具有活血、理气、解郁、祛寒、解痉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胸闷胀痛、月经
不调等症状。

此外,桂花还可制作成桂花茶、桂花糕、桂花酒等各类食品,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消积、爽口、健脾等作用。

综上所述,桂花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植物。

其分类、特征、生态习性、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桂花的潜力提供了重要参考。

桂花的香气成分与嗅觉相关研究

桂花的香气成分与嗅觉相关研究

桂花的香气成分与嗅觉相关研究香气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而桂花的独特香气一直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

为了探索桂花香气的成分,以及这些成分与嗅觉的关系,许多研究人员对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桂花香气成分与嗅觉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桂花属于植物中的一种花香,它不仅在烘焙食品、茶叶和调味料中广泛应用,还被用作制作香水和香料的重要原料。

桂花的香气是由其中的化学物质所散发出来的。

研究表明,桂花香气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包括醛、酮、醇、酯等多种有机化合物。

近年来,许多科学家专注于分析和鉴定桂花香气中的主要成分。

他们通常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GC-MS) 来分离和鉴定各种化合物。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令研究人员能够追踪和研究桂花香气的物质基础,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这些化合物如何影响嗅觉系统。

研究人员发现,桂花香气中的化学成分可以直接与嗅觉受体相互作用。

嗅觉受体位于鼻腔的嗅粘膜上,是一种能够感受和识别化学成分的蛋白质。

当桂花香气中的化学成分进入到鼻腔并与嗅觉受体结合时,这种结合会产生信号传递到大脑,从而引起嗅觉的感知。

鉴于这一发现,科学家还探索了桂花香气成分与嗅觉感知之间的关系。

一项研究发现,由桂花香气散发出来的α-长经桂乙醚和β-长经亚乙醚等化学成分可以通过刺激人类主观嗅觉敏感性差异的嗅觉受体影响嗅觉感知的差异。

例如,这些化学物质会通过激活不同的嗅觉受体增强或减弱人们对桂花香气的感知。

除了与嗅觉受体的作用之外,桂花的香气成分还被发现对人们的心理和情感状态产生影响。

一项研究表明,桂花香气中的某些成分具有镇静、抗焦虑和抗抑郁的作用。

这些效应被认为是通过香气成分进入人们的嗅觉系统并激活与情绪相关的脑区域所引起的。

这一发现对进一步开展香气疗法和香水设计有着潜在的影响。

总的来说,桂花的香气成分与嗅觉的关系是一个令人感兴趣且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

科学家对桂花香气成分的鉴定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物质基础,还能为研发香水、调味料、茶叶等提供指导。

桂花树苗的花香成分与香型研究

桂花树苗的花香成分与香型研究

桂花树苗的花香成分与香型研究桂花,又称金桂、金樱子,是中国传统的芳香植物之一,拥有浓郁的芬芳香气,被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和化妆品等领域。

桂花树苗的香气主要来源于其花香成分,对于了解桂花花香的化学成分和香型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桂花树苗的花香成分与香型进行研究探索。

一、桂花树苗的花香成分桂花的香气是由其特定的芳香成分所决定的,科学研究表明,桂花的芳香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性芳香物质、醇类、酸类、酯类等化学成分。

1. 挥发性芳香物质挥发性芳香物质是桂花香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发现的主要挥发性芳香物质包括:芳樟醇、木犀草醇、桂琼醇、芬芳萜类化合物等。

其中,芳樟醇是桂花香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浓郁的花香、木香和清新的果香味。

2. 醇类桂花中的醇类化合物也贡献了花香的一部分特性。

一些研究发现,桂花中含有糖苷醇、萜醇等醇类成分,如山樟醇、桂糖醇等。

这些醇类物质具有独特的香气特点,为桂花的香气增添了一定的复杂度和独特性。

3. 酸类桂花中的酸类成分也对其香气起到一定的贡献。

已发现的酸类化合物有柠檬酸、酒石酸等。

这些酸类物质具有鲜明的酸味特征,为桂花的香气带来一定的酸爽感。

4. 酯类酯类化合物是桂花香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已知的酯类化合物有:醋酸苄酯、乙酸苄酯、异丁酸苄酯等。

这些酯类物质具有丰富的香气特点,为桂花的香气增加了一定的甜美和芳香感。

二、桂花树苗的香型特性香型特征是香味物质的综合效应,描述了一种香气的整体特点和风格。

桂花树苗的香型特性主要包括花香、果香和木香三个方面。

1. 花香型花香型是桂花树苗的主要香型特征。

桂花的花香类型多样,既有鲜花般的甜美香气,也有芬芳扑鼻的木香味。

花香型的桂花树苗通常香气浓郁、高雅,给人以芳香清新的感觉。

2. 果香型果香型是桂花树苗中的次要香型特征。

桂花的果香味主要源自其挥发性芳香物质和酯类化合物。

果香型的桂花树苗在香气中带有果实的甜美和清新感,散发出令人愉悦的香气。

3. 木香型木香型是桂花树苗的次要香型特征之一。

桂花活性成分及其在化妆品中应用概述

桂花活性成分及其在化妆品中应用概述

第一期12桂花活性成分及其在化妆品中应用概述张卫红,李岳秦,曲召辉,刘有停(北京东方淼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48)摘要:桂花是我国一种名贵花木,其气味清香,营养成分丰富,在医药、食品、保健品及化妆品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本文对桂花中的活性成分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为桂花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桂花;活性成分;化妆品;应用桂花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1],系木犀科木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

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

桂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其花香清雅、沁人心脾,除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外,还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桂花性温、味辛,具有健胃、化痰、生津、散痰、平肝的作用,能治痰多咳嗽、肠风血痢、牙痛口臭、食欲不振、经闭腹痛[2]。

桂花现广泛栽种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其适生区北可抵黄河下游,南可至两广、海南等地。

生长地区水热条件好,降水屋适宜,土壤多为黄棕壤或黄褐土,植被则以亚热带阔叶林类型为主。

在上述条件的孕育和影响下,桂花生长良好,并形成了湖北咸宁、江苏苏州、浙江杭州、广西桂林、四川成都五大全国的桂花商品生产基地。

桂花既是名贵香料植物,也是传统中药材,具有重要研究开发价值。

桂花富含多种活性物质,随着桂花成分及功效的深入研究,也为桂花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本文详细地概述了桂花的主要成分,以及桂花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状况和前景,为其在化妆品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1桂花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表明,桂花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灰分、水分等,同时还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激素、酗、生长素、桂花烷、三十碳烷、胡萝卜素、芳香油、花青素等成分,在世界上称为“全营养食品”⑵。

桂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可分为挥发性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两大类。

1.1挥发性成分桂花中的挥发性成分为花芳香物质,挥发油约0.3%(植物学上称为精油)。

4个桂花品种叶片挥发物成分及其对空气微生物的影响

4个桂花品种叶片挥发物成分及其对空气微生物的影响

n s‘ O d o r a t u s ’ ,丹桂 f r o g r  ̄ ‘ A u r a n t i a c u s ’ 和 四季桂 f r a g r a m ‘ S e m -
D e r l f o r e n s ’ 叶 片挥 发 物 ( VO C s ) 的 组 分 和含 量 ;同 时采 用 自然 沉 降 法 ,调 查 了 4个桂 花 品种 林 地 空 气 中微 生物 ( 细
( 1 . S c h o o l o f L a n d s c a p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Z h e j i a n g A&F U n i v e r s i t y ,L i n ’ a n 3 1 1 3 0 0 ,Z h e j i a n g ,C h i n a ;2 . F o r e s t r y B a s i c E x p e r i m e n t T e a c h i n g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C e n t e r ,Z h @a n g A& F U n i v e r s i t y ,L i n ’ a n 3 1 1 3 O 0 ,Z h e j i a n g ,C h i n a )
5 . 庚烯. 2 酮 和 壬烷 ;银桂 和 丹桂 主要 成 分 为 ( Z) 一 乙酸. 3 . 己烯 酯 、 己醛 、辛醛 、 壬醛 、癸 醛 、壬 烯 、6 . 甲基 5 一 庚烯 . 2 . 酮和 3 . 己烯 醇 。金 桂 林地 中 细 茵数 量 在 3 ,5 ,7,9和 1 1月 比对 照分 别 降低 4 6 . 6 %,4 8 - 3 % ,6 7 . 6 % ,3 4 . 6 %和 2 6 . 0 %( P <0 . 0 1 ) 。其 他 3个桂 花品 种 林地 中细 菌数 量 在 不 同 月份 与 对 照相 比均 有 不 同程度 的降低 ;金 桂 林 在 3 ,7 和 9月对 真 菌抑制 作 用极 显 著 ( P<0 . O 1 ) , 比对 照分 别 降低 3 3 . 5 %,3 8 . 8 %和 3 4 . I %;4个桂 花 品种 林 对放 线 茵也 具 有 明显的抑 制 作 用。上述 结 果说 明 :4个桂 花品种 树木 可以降低 林 地 空气 中微 生物 的数 量 ,对 改善 空 气质 量具 有 显 著 的作 用 图 3表 1参 1 8 关 键词 :植 物 学 ;挥 发物 ;桂 花 ;热脱 附. 气相 色谱. 质 谱联 用 ;抑 茵作 用

桂花的有效成分及药理学研究

桂花的有效成分及药理学研究

1桂花的有效成分1.1挥发性成分通过对桂花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2-5] ,目前发现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十六碳酸、二十碳三烯酸甲酯、3- (3-羟基丁基)-2,2,4-三甲基-2-环己烯-1-酮、γ-葵酸内酯、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芳樟醇、二氢-β-紫罗兰酮、牛儿醇、橙花醇、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辛酸乙酯、十氢萘、对羟基苯乙醇、黄樟油素、异薄荷酮、榄香树脂等。

1.2不挥发性成分文献研究显示[6-7]主要非挥发性成分有尼克酰胺、D-阿洛醇、5-羟甲基-2-呋喃甲醛、乙酰氧基齐墩果酸、苯甲酸、麦角甾-7,22-二烯-3-酮、β-谷甾醇、borreriagenin、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C-veratroylglycol、甲基-2-O-β-吡喃葡糖基苯甲酸、3',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羟基香豆素、咖啡酸甲酯、齐墩果酸、(-)-襄五脂素、莳萝油脑、3β,5α,9α-三羟基-麦角甾-7,22-二烯-6-酮、2α-羟基齐墩果酸、桦木酸、白桦脂醇、3,3'-Bisdemethylpinoresinol、羽扇豆醇、Boschniakinic acid 、Ursolaldehyde、Augusticacid、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 酸、5-羟甲基-2-呋喃甲醛、异高山黄芩、6,7-二羟基香豆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3-O-β-D-葡萄糖苷、5,7-二羟基色原酮、柚皮素、乙酰氧基齐墩果酸、绿原酸、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3',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对羟基桂皮酸、丁香脂素、3,4-二羟基苯乙酮、对羟基苯乙酸乙酯、咖啡酸、贝母兰宁、对羟基苯乙酸、对羟基苯乙酮、对羟基苯乙酸甲酯.2桂花的药理作用历史记载:桂花是常用的药材。

桂花挥发性成分分析

桂花挥发性成分分析

桂花的挥发性成分分析摘要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鉴定化合物, 能够提高定性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桂花样品进行了分析检测, 并采用多维定性分析思路对检出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鉴定. 结果共确认出多种挥发性成分, 其中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要组分。

该定性分析策略准确可靠, 可以广泛应用于复杂样品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中。

关键词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桂花挥发性成分桂花(学名:Osmanthus fragrans,英文Sweet Olive),木犀科木犀属。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温带树种。

叶对生,多呈椭圆或长椭圆形,树叶叶面光滑,革质,叶边缘有锯齿。

花簇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黄、橙红等色。

桂花香气幽雅浓郁、芬芳香甜、沁人心脾。

从桂花中提取的浸膏和净油具有浓郁的桂花香气, 是一种高档的食用和日用化妆用天然香料, 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中, 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气相色谱的流动向为惰性气体,气-固色谱法中以表面积大且具有一定活性的吸附剂作为固定相。

当多组分的混合样品进入色谱柱后,由于吸附剂对每个组分的吸附力不同,经过一定时间后,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也就不同。

吸附力弱的组分容易被解吸下来,最先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而吸附力最强的组分最不容易被解吸下来,因此最后离开色谱柱。

如此,各组分得以在色谱柱中彼此分离,顺序进入检测器中被检测、记录下来。

质谱分析是一种测量离子荷质比(电荷-质量比)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试样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带正电荷的离子,经加速电场的作用,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

在质量分析器中,再利用电场和磁场使发生相反的速度色散,将它们分别聚焦而得到质谱图,从而确定其质量。

1. 实验部分1.1 仪器、试剂与材料安捷伦7890A – 5975C型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色谱柱为HP - 5MS(30 m ×0. 25 mm ×0. 25μm) 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回流提取相关设备,恒温水浴锅,0.45μm微孔过滤膜。

桂花不同组织器官挥发物质特征

桂花不同组织器官挥发物质特征

桂花不同组织器官挥发物质特征吴丹;罗世琼;杨占南;马敬;余正文【摘要】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SPME-GC-MS)分析桂花花冠、花蕊、花托、花萼及叶片挥发性物质,其目的是评价桂花不同器官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特征.花冠主要成分为β-芳樟醇、反式-氧化芳樟醇、叶醛、β-紫罗兰酮、α-紫罗兰酮、薰衣草醇、己醛和(Z)-乙酸叶醇酯;花蕊主要成分为安息香醛、β-芳樟醇、β-紫罗兰酮、薰衣草醇、反式-氧化芳樟醇、α-紫罗兰酮、2-辛酮和己醛;花托主要成分为青叶醇、(Z)-乙酸叶醇酯、己醛、顺式-罗勒烯、叶醛、β-芳樟醇、反式-氧化芳樟醇、薰衣草醇和β-紫罗兰酮;花萼和叶片主要成分为已醛、叶醛和(Z)-乙酸叶醇酯,这些物质在花冠、花蕊、花托、花萼及叶片中具有相对稳定的组成、含量及比例关系,但在不同组织器官中存在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组织器官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含量及比例关系可能具有与其形态结构特征相适应的生理、生态和协同进化的功能.【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4(027)003【总页数】5页(P1243-1247)【关键词】桂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挥发性物质;特征【作者】吴丹;罗世琼;杨占南;马敬;余正文【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63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提高自身保护和生存竞争能力、协调与环境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2]。

植物为了健康生长,次生代谢产物在其组织中保持一定组成、含量及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3],但是,解释目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组织中的分布格局的细微结构及变化,还需进一步认识和完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组成、含量及比例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花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鉴定化合物, 能够提高定性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桂花样品进行了分析检测, 并采用多维定性分析思路对检出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鉴定. 结果共确认出多种挥发性成分, 其中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要组分。

该定性分析策略准确可靠, 可以广泛应用于复杂样品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中。

关键词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桂花挥发性成分
桂花(学名:Osmanthus fragrans,英文Sweet Olive),木犀科木犀属。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为温带树种。

叶对生,多呈椭圆或长椭圆形,树叶叶面光滑,革质,叶边缘有锯齿。

花簇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黄、橙红等色。

桂花香气幽雅浓郁、芬芳香甜、沁人心脾。

从桂花中提取的浸膏和净油具有浓郁的桂花香气, 是一种高档的食用和日用化妆用天然香料, 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中, 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气相色谱的流动向为惰性气体,气-固色谱法中以表面积大且具有一定活性的吸附剂作为固定相。

当多组分的混合样品进入色谱柱后,由于吸附剂对每个组分的吸附力不同,经过一定时间后,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也就不同。

吸附力弱的组分容易被解吸下来,最先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而吸附力最强的组分最不容易被解吸下来,因此最后离开色谱柱。

如此,各组分得以在色谱柱中彼此分离,顺序进入检测器中被检测、记录下来。

质谱分析是一种测量离子荷质比(电荷-质量比)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试样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带正电荷的离子,经加速电场的作用,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

在质量分析器中,再利用电场和磁场使发生相反的速度色散,将它们分别聚焦而得到质谱图,从而确定其质量。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试剂与材料
安捷伦7890A – 5975C型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色谱柱为HP - 5MS(30 m ×0. 25 mm ×0. 25μm) 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回流提取相关设备,恒温水浴锅,0.45μm微孔过滤膜。

样品干燥的桂花(未粉碎,采自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

氦气(纯度99.999%),正己烷(分析级), 乙醚(分析级),石油醚60-90(分析级)
1.2 实验方法
1.2.1 相色谱- 质谱联用条件
色谱柱为HP - 5MS (30 m ×0. 25 mm ×0. 25μm) 弹性石英毛细管柱; 载气: 高纯度氦气,流速为1.0ml∕min(横流模式);所用的为后进样口,其温度为270 ℃,载气为氦气,进样量,10μl (正己烷溶液);柱箱打开,平衡时间0.25min,程序升温:初温为50 ℃,保持5 min,以5 ℃/min的速率升至150 ℃,保持0℃,然后再以10℃∕min的速率升至280℃。

) 。

质谱条件:离子源为E I;电子能量69.922 eV;离子源温度230 ℃。

溶剂延迟时间3 min;质谱扫描范围为50~500 amu。

1.2.2 挥发油提取方法
取粉碎好的桂花干样7.684 g,桂花取自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置回流装置中,加入5 00ml,石油醚(30-60℃),恒温40度提取1 h,得到淡黄色的水状液体,将其进行抽提,得到淡黄色油状液体,放置在冰箱中保藏,作为待测品。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条件1.2.2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条件
1.2.3 样品分析
取提取所得样品按照气象色谱-质谱中方法进样,进过N IST标准谱库数据系统检索确定成分
2.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2.1 桂花净油总离子流气相色谱图.
图1
经GCMS 分离分析,各组分鉴定结果见表1 。

由表可知,从桂花的挥发性成分中共分离出了46个组分。

桂花的挥发性成分多种多样,主要以醇、酮、烯烃、酯类、醛类和酚类居多, 共鉴定出α-甲基-α-(4-甲基-3-戊烯基) 环氧甲醇、β-水芹烯、橙花醇齐墩果叶酸、熊果酸、熊果醇、壬醛、丁香醛、β - 芳樟醇、紫罗兰酮、棕榈酸、1-十三烯,对甲氧基苯乙醇,十七烷,十六烷、二十四烷、β-谷甾醇、1-十三烯等46种组分。

2.2 组分1的离子轰击质谱图及其结构式
2.2.1组分1的离子轰击质谱图
图2
2.2.2 组分1的结构式
由上结构式,可知该物质为二十四烷。

化学式为C24H50。

该相对分子质量为338,此物质质量为96,相对含量(占比总数)为4.488%。

由文献[1]可知其物理性质数据为:
由文献[1]可知其分子结构数据为:
由文献[1]可知其计算化学数据为:
二十四烷广泛存在于烤烟烟叶和烟气中,它的存放应放在密闭容器中,置于阴凉干燥处,并且远离氢化物。

2.3 组分2的离子轰击质谱图及分子结构式
2.3.1 组分2的离子轰击质谱图
图3
2.3.2 组分2的结构式
由上结构式可得出该物质为1-十三烯,其化学式为CH3(CH2)10CH=CH2。

其质量为91,相对分子质量为182。

是一种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无色液体。

易挥发。

3.实验结论
3.1 桂花香气成分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桂花潜香型物质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2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桂花中的挥发成分,并且对检出的化合物进行了鉴定,提高了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使定性结果更加可靠。

该定性思路同样也可以应用在其它复杂样品挥发性成分的检测中,以提高定性分析的准确度和可信性。

参考文献:
[1] 靳永斌.二十四烷和原油含水裂解后的成分分析研究[J].中国科学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
[2]李颜文,王文全,陈志容等.小叶格挥发性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87-88.
[3] 刘绍华,黄世杰,胡志忠,刘政,李志华等.烟用桂花香精分析及其对卷烟增香作用的研究[J].中草药,2009,40:110-112.
[4]吴征缢.中国植物志[M].第三十二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 田光辉, 刘存芳, 王晓.四川杜鹃花挥发性成分分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 2007, 23(02) : 49- 52.
[6] 胡春弟, 梁逸曾等.不同品种桂花挥发油成分的分析研究[J]. 化学试剂, 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