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标准

合集下载

高职教学团队建设方案.doc

高职教学团队建设方案.doc

高职教学团队建设方案高职教学团队建设方案为了一个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更好的发展,打造一个很具实力的教学团队很有必要,如果你也想打造一个不错的师资力量,可以来看看这篇由资料站为您准备的高职教学团队建设方案!一、建设目标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要求,以双师结构建设为重点,培养和聘请相结合,造就一支有名师带头,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整体素质高、教学水平好、动手能力强,专兼结合、梯度结构合理,在省内同类院校及英语类相关专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

具体建设目标为:1.团队带头人的培养与水平提升在现有专业师资的基础上,由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浙江工商大学杨森林教授传帮带,对团队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

并通过国内外进修交流、科研项目研究、参与行业领域的工作和企业锻炼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团队带头人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水平,尽快提高团队带头人的在省内同类院校及外贸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团队结构的优化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关键是优化团队结构,使其具有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合理的梯队结构及有效的运行机制。

通过学历提高、国内外进修和企业锻炼等途径,加快骨干教师的培养,促进他们尽快成长,使团队的结构更加合理优化。

注:培养博士教师1人;全部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为省、部两级“双师”素质培训、职业技能考试取得证书、下厂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4人;到区域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聘请兼职教师1~2人。

3.教学水平的提高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为契机,根据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符合行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

以课程建设为依归,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编写讲义,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考试模式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校级教学。

认真研究分析工学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及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内涵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设备的实际能力。

学校优秀团队评审标准

学校优秀团队评审标准

学校优秀团队评审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组织的各类团队活动逐渐成为学生寻求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要想评价团队的优秀程度,并选出最杰出的团队,需要一套科学有效的评审标准。

本文将对学校优秀团队评审标准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团队目标与使命优秀团队必须明确团队目标和使命,并将其贯穿于团队的日常工作中。

团队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团队使命应与学校的宗旨和核心价值观相符合,以有益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二、团队组成和配比优秀团队的组成是多元化的,包括不同专业背景、不同性格特点和不同能力水平的成员。

合理的配比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补充和互帮互助,使团队更有活力和竞争力。

三、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良好的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对团队的运行至关重要。

优秀团队成员应能够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能在团队协作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和协同的工作氛围。

四、团队领导与管理优秀团队需要一位有经验、有魅力和有能力的领导者来带领和管理。

领导者应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善于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能和激情,能够推动团队的发展和进步。

五、团队创新与创造力创新和创造力是推动团队不断发展的源泉。

优秀团队应鼓励成员勇于尝试新鲜事物,推动创新思维的形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团队成果与影响力优秀团队的成果不仅仅体现在完成任务的质量上,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团队的成果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创造性,能够引领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七、团队文化与价值观团队文化和价值观是团队凝聚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优秀团队应当树立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鼓励成员之间的友爱和支持,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八、团队持续发展和学习优秀团队应注重持续发展和学习。

团队成员应自觉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充实,不断跟进行业最新动态,提高团队整体竞争力。

九、团队责任与荣誉感优秀团队的成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高职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评价标准的构建

高职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评价标准的构建
计 7分 , 为 合 理 , 5分 。 较 计
( 团队学历、 三) 年龄 、 职称结构( 7分)
根 据 国家 级 教 学 团队 的建 设 基 本 要 求 , 学 团 队 在 结 构 教
形式 给出评价一支专业教学团队优劣的标准。


“ 师 ” 构 的 专 业 教 学 团 队组 成 (2分 ) 双 结 2
队成 员 难 以形 成 凝 聚力 和相 互信 任 度 。
5 0岁 )占总 人数 的 2 % ~ 5 , 年 教 师 ( 5 0 4% 老 指 O岁 以 上 )
评价标准 : 人数设 置合理 , 3分 ; 计 人数 设 置较 为合理 ,
收稿 日期 :0 10 —3 2 1 -12
占总人数的 1 %左右。 0
基金 项 目: 山西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项 目( 晋教高[ 07 1 2 0 ]9号) 作者 简介 : 任列香 (9 8一) 女 , 17 , 山西文水人 , 讲师 , 研究方 向为高等教育 。
关键 词 :高职 ; 业教 学 团队 ; 价 标 准 专 评 中图分类号 : 60 G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5—15 2 1 )5— 0 0— 3 29 8X( 0 1 0 09 0
高职教育作 为高等教育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肩负着培养 面 向生产 、 建设 、 服务 和管理第一线需 要的高技能人 才的使命 , 在我 国加快 推进社会 主 义现代 化建设 进程 中具有 不可 替代
队 的研 究 , “ 从 双师 ” 构 的 专 业 教 学 团 队 组 成 、 兼 结 合 的 结 专 制度保 障 、 头人 、 才培养 和社会 服务五个 方面 以“ ” 带 人 量 的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标准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标准

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标准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办出中职特色的关键。

我校十分重视模具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制定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标准、建设措施,为建成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提供了制度保障。

1、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标准①团队教师全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教师资格证书②团队教师本科学历比例达80%,其中45岁以下教师本科学历达100%。

③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以上,中级职称比例达50%以上;④模具专业理论教师达到相应模具职业高级工以上资格,实习教师达到技师级以上职业资格。

专业课上岗的“双师型”教师达80%。

⑤教师团队中外聘现场专家达20%。

⑥专业教学团队中必须具有一名以上省级专业带头人,两名市级以上专业带头人。

2、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措施①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建立了科学详细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师团队培养计划,并逐年实施;②学校出台了相关的激励政策,鼓励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③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有计划、有规模地选送年青教师去高校进修研究生课程。

④提供政策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任教。

⑤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在团队内部基本形成以老带新,以先进带后进的帮带机制。

⑥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制定计划定期派年青教师去工厂企业锻炼,理论教师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技能培训,实习教师到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对口专业的理论进修。

3、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效几年来学校通过通过引进、培养等方式,逐步建立了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技能结构、年龄结构等较为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

我校现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师22人,其中,三名省级学科带头人,一名市级学科带头人,三名现场专家,两名省模具学会理事。

22人中,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有17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81.82%;高级讲师7人、高级实习指导师4人,副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2人,占63.64%;中级讲师3人、中级实习指导师3人,工程师1人,占31.82%;双师型教师18人,占81、82%;45岁以下教师10人,本科学历10人,在45岁以下教师中,本科学历占100%;兼职教师6人,占27.27%;现场专家3人,占13.64%;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在当今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还能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增强学校的竞争力。

一、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的内涵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是指由一批具有共同教育理念、相互协作、愿意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努力的教师组成的群体。

他们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

优秀教学团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明确的目标:团队成员清楚地知道共同的教学目标,并且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2、合理的结构:团队成员在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等方面结构合理,能够形成优势互补。

3、良好的协作: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能够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4、创新精神:团队成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5、显著的成果: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

二、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1、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团队成员通过集体备课、交流教学经验、互相听课等方式,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团队中,教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分享教学资源和经验,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同时,团队的合作氛围也能够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3、推动课程改革与建设优秀教学团队能够对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和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

4、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学团队可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增强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1、明确团队目标团队目标应与学校的发展战略和专业建设规划相契合,同时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例如,制定在一定时期内将某门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或者培养出一定数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等具体目标。

学院教学团队评审标准

学院教学团队评审标准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学团队评审
标准
一级指 二级指


评审标准
①团队知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结
合,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
②团队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1-1 专 达到30%以上;
任教师 ③团队中具有行业企业经历教师比例达到20%以
(6分) 上;[说明:行业、企业经历是指在与本专业相关的
②大多数毕业生在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工
5.人才 5-1 人 作,起薪较高,且较稳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
培养效
才培养
价好; ③团队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获得较好
果与社 质量 成绩,取得国家级竞赛三等(含)以上奖项或省部级
会声誉
(8分)
(含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竞赛项目)一等奖,或取得 省部级(含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竞赛项目)二等奖至
口支援
出贡献; ②能够利用基地等教学资源,为中等职业教育培
(5分) 养师资。
①面向行业企业需要主动承担与专业相关的技术
4-3 技 服务与咨询项目,并取得实际效果;
术服务
②教师积极参加专业实践活动,为行业企业和社
(5分) 区提供服务、咨询每人每年累计不少于20学时。
①近两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
行业企业技术岗位工作两年以上];
④团队中获职业资格证书或教师系列以外职称教
师比例达到80%以上。
1-2 兼
兼职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高水平专业技术
职教师
人员或能工巧匠占专任教师与专职教师的比例达到 30%以上。[说明:兼职教师课时工作量(包括其它教
(4分) 学工作量)每学年120学时折算1名教师]
⑤重视梯队建设,自觉指导和帮、带青年教师,

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学科)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

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学科)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

XXXX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学科)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一、目的和意义教学团队建设旨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进老中青教师相结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和“一专多能型”教师培养,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资源开发,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同时,发挥优秀教学团队在学校及行业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创建和完善专业开发与建设的运行机制,建立适合我院特点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制度,明确专业(学科)带头人在专业设置、调研、专业(学科)设施建设、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师资管理、学生就业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相关责任和权力,将有利于激发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激活专业建设的新思路,有效推进深度“校企合作”,形成以特色专业、骨干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扩大专业的知名度,打造专业品牌。

从而开创专业建设规范、活跃的新局面。

二、专业(学科)教学团队组建(一)人员构成专业(学科)教学团队是以教学名师、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专兼职教师为主组成的教学业务组织。

人员构成:1、本系专职教师。

2、院内兼职教师。

3、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

(二)建设期限教学团队建设周期一般为2-3年。

批准认定后第一年进行中期检查,第二年至第三年进行总结验收。

三、专业(学科)带头人的任职条件1、师德修养。

热爱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本专业,关心、爱护学生。

2、学术水平。

具有本专业(学科)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从事本专业(学科)教学或实践工作5年以上。

3、职称。

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和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特殊情况经学校批准可适当放宽条件。

4、科研能力。

能够掌握专业(学科)发展动态,掌握社会对本专业(学科)人才的需求状况。

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5、团队管理能力。

具备本专业(学科)教学管理、教学组织经验和合作共事能力,责任心强,有开拓精神和奉献精神。

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评选和管理办法(试行)

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评选和管理办法(试行)

XXXX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评选和管理办法(试行)为鼓励各类教学团队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自身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优秀教学团队评选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条件优秀教学团队的评选对象为全院专业团队、课程团队,必须具备如下条件:(一)优秀教学团队每年评选一次,评选院级优秀教学团队1-2个(有区级推荐名额时评选1名,无区级推荐名额时评选2个)。

区级优秀教学团队按教育厅分配给我院的推荐名额评选。

(二)为保证优秀教学团队在类型上的均衡分布,连续四年没有公共基础课教学团队入选区、院优秀教学团队,则在第五年从2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名额中划出1个名额,只在公共基础课教学团队中评选。

三、评选流程和要求(一)申请。

教学团队根据教务处下发的通知向所在系部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

往届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可申报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

已获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的不再参加评选。

(二)初审。

各系部按照学院规定的要求和推荐名额组织初评和推荐,并将推荐名单和申报材料报教务处。

初审要求为:1.审核材料的真实性,不真实的不得推荐。

2•往届院级优秀教学团队申报区级优秀教学团队的,经过材料真实性审核后直接上报,不占部门推荐名额。

3.按教务处要求填写推荐表。

(三)复审。

教务处根据本办法规定的评选条件、评审名额以及年度发文公布的评选要求,开展复审,复审要求如下:1.对部门推荐名额进行核对,超名额推荐的,要求其重新推荐。

2.审核材料的真实性,达不到评选条件的退回。

发现参评团队提供虚假材料,交学院师德管理部门处理,团队负责人连续三届不得牵头参评优秀教学团队及其他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四)评选。

教务处组织专家组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团队按照《XXXX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评选指标体系》(见附件)及提供的佐证材料进行量化评比,根据得分确定初步人选。

在评选中,专家组可视情况组织听课、说课、答辩、实地查看等评比活动。

(五)审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教学
研究
*6-1教研教改
①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开展了教学研究;
②近三年主持省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1项以上,有教研教改成果;
③有省级以上精品课程
④近三年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3篇以上。
基本符合
②或③不符
①不符
①查教研教改课题立项、审批材料;
②查教研教改成果;
③查省级精品课程申报、审批材料;
④在区域内同专业教师中有一定的影响。
④不符
③不符
①和②不符
①查指导本专业教师业务提高的有关材料;
②查近三年主讲各类专业讲座,专题报告的讲稿和课件;
③查示范课、观摩课的教学评价表,评教记录;
④查在校园网公布的主讲课程的电子教案;
⑤查有关专业学术组织中的任职情况。。
五、人才培养
*5-1人才培养中团队的作用
介于A等与C等之间
①或②低于标准10个百分点
①查人事档案;
②查相关证书。
*2-3兼职教师
①兼职教师生产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
②占专业教师总数的20%—30%;
③参与教学研究,教学效果好。
基本符合
与①或③不符
与②不符
①查兼职教师个人任职资料
②查兼职教师教学资料
三、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
3-1保障机制
与相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签了有效合同能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
建立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
不符
③ 或④不符
①或②不符
①查系部的教学团队建设方案,带头人培养方案
②查团队个人的培养计划
③查相关文件、会议记录。
二、“双师”结构的团队组成
*2-1团队稳定,结构合理
①团队建设目标明确,队伍稳定,结构合理。
②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70%;
③兼职教师来源、数量稳定;
①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
②团队实力突出,保障了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
③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
基本符合
③不符
①或②不符
①查团队教师近三年的教学任务书;
②查近三年的学生顶岗实习安排表及实习单位考核鉴定
③查毕业生就业档案。
某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标准
评审指标
评 等 标 准
评价等级
等级给定依据
考察方式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A(标准要求)
B
C
D
一、建设
措施
1-1组织与措施保证
①系(部)制定了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②制定了具体到个人的院级团队带头人培养计划,可操作性强;
③系(部)主任亲自抓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
④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教学团队人员提高业务能力;
②良好的社会声誉的佐证材料
注:加“*”号的是核系记录
*3-2专兼结合,分工协作
专兼职教师能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公共基础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模式。
基本符合
不符合
①教学人事安排表;
②查实践技能课程原始记录;
四、团队带头人
4-1师德师风
①遵纪守法。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学校和系部组织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各种学习活动;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无违法违纪事件发生。
基本符合
②和③不符
不符合
①查教学改革项目陈述
②查公开发表的论文;
③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4-3业务能力
①对本团队教师专业水平提高进行示范和指导,每学年为团队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最新成果专题辅导报告、讲座4次以上;
②每学年为团队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4次以上;
③教案在校园网上公布,实现资源共享;
④团队教师全部达本科以上学历,45岁以下教师研究生学历及硕士学位比例达35%。
介于A等与C等之间
②或④低于标准10个百分点
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低于50%
①查相关文件、人事档案、相关聘书
*2-2专任教师
①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中级职称比例达50%;
②实验实训教师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
③查近三年教师教学考核结果。
*4-2凝聚力与创造力
①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
②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群)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群)建设的领先水平;
③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群)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④查公开发表的教研教改论文。
*6-2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
①有较强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吸收、消化和推广能力,掌握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
②近三年,主持过1项以上纵横向的应用技术研究课题,在应用技术研究、产品项目开发中有成果,获得过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
③近三年发表专业论文2篇以上。
基本符合
③不符
①或②不符
①查专业培训和岗位实践材料;
②查专业就业市场调研报告;
③查根据市场进行专业教学内容调整的证明材料。
七、社会服务
7-1团队实力强,社会影响力大
①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每年进行过一次以上在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
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基本符合
②不符
①不符
①查近三年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原始资料;
②不符
③不符
①不符
①查应用技术研究课题立项审批材料;
②查应用技术研究成果;
③查公开发表的专业论文。
6-3市场研究
①近三年,参加过一次以上专业培训,知识结构及时更新,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并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反映;
②每年进行过一次以上的市场调研,有一篇以上市场调研报告;
③根据就业市场和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②爱岗敬业。热爱任教专业,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业务考核近三年均为合格以上。
③为人师表。在思想道德素养和业务素养上率先垂范;关爱学生,积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奉献精神强,关心关爱同志,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基本符合
①②③有一项不符
①查近三年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结果;
②查政治思想类获奖证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