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填空题及答案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复习资料考试小抄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复习资料绪论一、填空题1、中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六艺)2、中国古代识字教学的经验有(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识字课本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联系日常生活,(注重激发儿童的兴趣)3、古代阅读教学的主要经验有(熟读精思博览)和(评点法)。
4、中国古代封建教育的主干课程是“(五经)、“(四书)”。
它们作为古代语文教材的典范,一直被沿用到清末。
5、(1903)年,语文开始正式单独设科。
6、1953年.发生了有名的“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
7、“三、百、千、千”是我国古代流传的最为著名的启蒙读物,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8、宋代朱熹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
9、近现代语文教学指的是1903年正式独立设科至今的语文教学。
10、语文学科曾用过读经、词章、字课、习字、作文、读经讲经、中国文字、中国文学等名称。
11、蔡元培等1902年创办爱国学社,梁启超1906年前后创办长沙女子学堂,将语文学科定为“国文”。
12、北洋军阀政府于1920年通令全国,小学开设“国语”,主要教白话文,在中国教育史上,白话文第一次进入语文教材;中学开设“国文”,仍然教文言文。
13、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正式使用“语文”这一名称。
14、1956年秋,我国语文教育进行了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
1958年,该实验停止。
15、1961年以后,语文教育界明确提出了“加强双基”的口号。
16、1963年,新编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目的,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提出了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原则,注重能力训练,强调文道统一。
17、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建国后的第五套全国通用的中学语文教材,恢复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工具性。
18、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
贵州电大(2020-2022)-中学语文教学研究02任务-学习资料3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02任务0003 贵州电大形成性考核课程号:5205528判断题(共15题,共45分)第1题,(3分)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它可能产生速效迁移的效果。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第2题,(3分)诵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第3题,(3分)教室上课必须使用详细教案教学。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第4题,(3分)教学资源专指物质,即可供教学利用的一切硬件、软件资源。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第5题,(3分)阅读教学是一个集体活动过程。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第6题,(3分)教材是教学的凭借,但不是教学的惟一依据。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第7题,(3分)阅读是一种个人行为,不是一种社会活动。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第8题,(3分)阅读是纯粹的精神活动。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第9题,(3分)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品学兼优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第10题,(3分)教学资源包括物质和人。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第11题,(3分)阅读是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的统一。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第12题,(3分)学生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书主体。
最新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2、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3、知识观、新的学生观、生活4、语文内容和形式5、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电脑器材、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活动、家庭亲友交往、学生学习6、多样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二、简答题1、中国古代语文教学有哪些主要特点和经验?答:中国古代教学的的主要特点是:在封建教育阶段①语文教学与文化、史、哲等方面的教学相结合起来;②先蒙先识字后读经书;③读经为主,文选为辅。
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经验为:①识字教学、集中识字、为读写打下基础,识字课本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记诵,正确正理“文”与“道”的关系;②熟读精思、博览;③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基本功,多读多写多改,作文模仿着手。
2、简答如何优化选择教学方法?答:语文教学化选择的依据:①要依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②要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③要依据教学内容;④要依据教师素质;⑤要依据学生特点。
语文教学方法的原则有:①多样性原则;②综合性原则;③灵活性原则;④创造性原则。
三、论述题1、谈谈对语文课程综合性的认识。
答:语文课程综合性表现在:①语文课程目标和综合性是多元性的知识、能力、过程与务实、情感与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综合呈现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三个领域的综合。
②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语文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既在课内,也在课外,既要教知识,也要教能力;③语文教学方法的综合性是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教学,就要运用识字认词语理解;④课程资源的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教学,既要运用汉字认识词语理解,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多种课程资源。
四、分析题:1、结合《归田园居》的教学,谈谈在师生关系、教师地位、学生地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目标内容等方面分析比较在你所进行过的教学中(某一节课)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贵州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01任务-0004形考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01任务-0004
试卷总分:100
一、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45分。
)
1.
语文学习的常规过程为引导--探究--运用。
∙√
∙×
满分3 得分3
2.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伦理学及自然科学的教育等融为一体。
∙√
∙×
满分3 得分3
3.
北宋王安石变法后,科举考试只考文学不考文章。
∙√
∙×
满分3 得分3
4.
我国古代语文教学不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我国现代语文教学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
∙√
∙×
满分3 得分3
5.
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
∙×
满分3 得分3
6.
在中国古代,有独立的语文学科。
∙√
∙×
满分3 得分3
7.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传统学习方法与现代学习方法激烈碰撞,产生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
∙×
满分3 得分3
8.
我国古代和现代语文教学都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
∙√
∙×
满分3 得分3
9.
关于语文教学中结论与过程的关系中,应强调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三)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三)第一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三)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第四章阅读与阅读教学一.填空题1.阅读是一种言语操作技能。
它是一种读者借助(内部言语),以简缩的形式对读物进行加工改造的智力活动过程。
2.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3.阅读的本质决定学生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书(主体)。
4.阅读阐释阶段大致需要经历(披文感言)、拓展运思,得意体情、(言语表述)等活动。
5.欣赏性阅读具有认识属性,(文化)属性和审美属性。
6.学习经典文篇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文化素养)。
7.读解策略包括(认知语言)的策略,还原语境的策略;(提纯撮要)的策略;(联想生发)的策略,问题导向的策略。
8.语文教材中的语音文化知识又可称为“(用件)”,目的是供学生阅读后用。
9.阅读教学的基本属性是(对话)和(活动)。
10.思路就是反映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维条理).作者的思路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形象性思路,抽象性思路和(临界性)思路。
11.对于论说义的教学,教师可以运用下列模式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找观点,(提纲目),探思路,(释逻辑)述思路。
12.语感是主体对于言语的敏锐直觉力和深刻(理解力)。
13.言语分析的具体方法有阍点评注法,(语感笔记法),(佳句模写法)。
14.诵读技巧主要有处理停、连.表达(重音),把握(语气)和掌握节奏。
15、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为起点,为中心,为归宿。
1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了“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
”17、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参谋,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选择和实施阅读方法和策略的知指导者,是学生阅读探究活动中的平等参与者和首席发言人。
18、个性化阅读,已经成为新世纪改革阅读教学的一个科学理念了。
19、个体的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不顾及到个体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育,以及个性倾向的张扬。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复习题

3、语文课程除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等特点。
4
这篇课文不到千字却记载了 50 年经历的自传,如用一般阅读分析的方法,补充相关材料,帮学生理 清作者思想发展的脉络,解说写作特点,估计效果不会太好。因此笔者建议采用相关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和 方法,依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一)学生先自读全文。要求能用自己的话大致说出鲁迅人生经历的三个阶段和主要的文学创作活动。 (二)学生简述鲁迅生平。教师进一步提示:本文表面上看确实是以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家庭、求学 和回国后的情况(人生历程的三个阶段),仔细读,还会发现文中另隐含着一条反映作者性格特点和思想 发展的轮廓线。 (三)学生再细读课文。划出各段能反映作者性格和思想发展的关键语句,并尝试作批注。 (四)课堂讨论交流。教师可用表格或其他形式归纳,勾勒出作者性格形成和思想发展轮廓,如: 文中的语句: ▲“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 表现出性格和思想倾向:幼年鲁迅就具有不甘屈辱、刚强、自尊的性格。 ▲“……我总不肯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不走别人老路,能冲破世俗观念,追求新的生活,开拓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 ▲“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实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把个人志愿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需要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 艺。” 关心民族未来,不“坐而论道”,一旦有新的认识,就弃医从文立即付之实施。 ▲“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 从侧面反映了鲁迅先生对于革命的积极态度。 ▲“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表明鲁迅坚定地站在反帝爱国的人民一边。他对反动政府的揭露击中了要害。 (五)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自传是作者记述自己人生经历的文章,鲁迅先生写自己的经历 和变故并没有事无巨细一律都写,而是有所选择。想一想作者为何有些内容要特意突出,有些却要一笔带 过甚至避而不谈? 引出这一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和深入地认识鲁迅。教师可提供学生查找有关资料的线索——《呐 喊自序》、《纪念刘和珍君》、《藤野先生》、《鲁迅传》(王晓明著)等,还可登陆“在线鲁迅”、“大 鲁迅网”等众多专门网站搜寻。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经思考研究,在基本解决以上问题的同时,也会对本 文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的写法特点有所领悟。 (六)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参读有关资料。 (七)学生交流自己研究的结果。作者突出写的是能反映自己性格和思想倾向的内容,如:受亲戚冷 落而回家,不肯做幕友或商人,决意学医,弃医从文,抨击段政府而遭秘密通缉等。其他内容则略而带过。 即使是重点记叙的内容,也力求文字简练,点到即止。如讲到弃医从文的原因时,只说:“看见一个中国 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 艺”。至于为什么“医好几个人也无用”,“提倡新文艺”怎么就有用了,文章一概略去,因在此之前的 《呐喊自序》、《藤野先生》等文已经提过。再如,讲到去厦门的原因时,只说“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 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告的什么密,并不谈及。这是因为本文是“传略”, 文体要求提纲挈领的叙述。再者,有关详情,作者已在有关文章中记叙过,因而不再重复。教师不必强求 划一的结论。 顺便提一下,本单元的其他几篇人物传记,尽管写法不尽相同,但学习的重点都应是对所记人物有全 面的了解和深层的认识,故也可以采取相类的学习方法。至于写作上的特点,可在学生研读过程中适时点 拨。 附:鲁迅自传
2023年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平时作业一

南京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第一次平时作业(绪论~第四章)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1、中国古代教育分为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三阶段。
2、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现代教育的价值转型必然规定教学目的体现新的价值观,重要体现新的学生观以及教学同生活的联系。
4、“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精辟地道出了语文内容决定语文形式,语文形式为表达内容服务这种辩证统一关系。
5、语文教学设计是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等作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制订语文教学的规划。
6、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辩证统一,是语文教学设计的本质特性。
7、文教学设计的横向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
8、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和两重性的特点。
9、教学资源指两个方面,即物质和人。
10、教学目的是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成以最终结果。
11、语文教学目的的拟定,要依据教学总目的和阶段目的、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和学生的认知状况。
12、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实践的方法、自学成才的方法四类,具体的教学方法尚有发现法、快乐教学法、分步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等。
13、语文教案的整体结构一般分两大部分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
14、阅读期待,重要表现为体裁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自我期待等四个方面。
15、创意性阅读也叫发明性阅读,这种阅读以形成读者自己的创见为目的。
16、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有提问对话法、整体感悟法、理清思绪法、言语分析法、诵读涵泳法、文学鉴赏法、单元阅读法等。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语文教学设计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1).语文教学设计的性质:性质是属于学科教学设计,是从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出发,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按照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规定,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实际,结合教师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对教学过程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所作出的一种策划。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考试复习题.docx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1、1956年秋我国语文教育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科教学实验。
______________ 年,该实验停止。
这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有领导的对语文教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探索。
2、2001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稿)正式颁布,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的大幕拉开了。
本次语文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课程理念,强调“ _________________ ”,凸现____________ ,正在为建立一个新的适合21世纪信息时代需要的语文教学体系,边出坚定的步伐。
3、语文课程除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等特点。
4、语文课程的任务有:积累_________________ 的任务;发展________________ 的任务;培养 ________________ 和价值观的任务;构建和应用 _________________ 的任务。
5、倡导______ 、________ 、 _______ 的学习方法,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6、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调动学生的语感能力、_________________ 、思维能力、_____________ 。
7、诵读技巧主要有处理___________ 、表达________ 把握语气和掌握_________ 等四项。
8、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_______________ 的阅读能力。
9、解读课文应抓住三个主要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鉴赏性评析。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者的阅读期待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 、、和自我期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模拟试题二填空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z1、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正式使用“语文”这一名称。
2、1992 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
3、回归生活世界是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4、发展语文能力包括:发展语文的一般能力,应用能力,审美和研究能力。
5、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调动学生的语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3 i7 S
6、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7、写作是个体智力潜能的言语行为,所表达是某一个体对事物独有的认识。
8、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智力水平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智力潜能的标志。
9、语法修辞等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它是以概念和命题的形式出现的。
* h& l
10、在西尔斯和里奇的著作《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一书中,将教育技术定义为“关于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
1.我国传统学习方法主要是通过(接受)、(仿效)和练习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
2.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学习方法包括制定计划的方法、(有效预习)的方法,(高效听课)的方法,优质作业的方法、(扎实复习)的方法,(课外学习)的方法和(系统小结)的方法。
3.语文学习常规过程中探究阶段的学习方法指导应该主要指导(感知)、分析和(综合)。
4.语文学习常规过程中运用阶段的学习方法指导应该主要指导知识和经验的(构建)和(迁移)。
1、中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六艺)
2、中国古代识字教学的经验有(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识字课本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联系日常生活,(注重激发兴趣)
3、古代阅读教学的主要经验有(熟读精思博览)和(评点法)。
4、中国古代封建教育的主干课程是“(五经)、“(四书)”。
它们作为古代语文教材的典范,一直被沿用到清末。
5、(1903)年,语文开始正式单独设科。
6、1956年,我国语文教学进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
7、1953年.发生了有名的“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
1.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汉语文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包含着多样文化,而且具有较强的文化(教育)作用和文化(传承)作用。
3.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还具有(基础)性、(实践应用)性和(综合)。
4.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是(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
5.语文的一般能力包括(运用检索工具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1.语文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
U2 V5 k* {3 Q' h2.解决学生问题,满足学生需求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3.教学资源包括(物质)和(人)。
4.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为教师提供(反馈)1.阅读是一种言语操作技能。
它是一种读者借助(内部言语),以简缩的形式对读物进行加工改造的智力活动过程。
2.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3.阅读的本质决定学生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书(主体)。
4.阅读阐释阶段大致需要经历(披文感言)、拓展运思,得意体情、(言语表述)等活动。
5.欣赏性阅读具有认识属性,(文化)属性和审美属性。
6.学习经典文篇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文化素养)。
7 读解策略包括(认知语言)的策略,还原语境的策略;(提纯撮要)的策略;(联想生发)的策略,问题导向的策略。
8.语文教材中的语音文化知识又可称为“(用件)”,目的是供学声阅读后用。
9.阅读教学的基本属性是(对话)和(活动)。
10.思路就是反映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维条理).作者的思路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形象性思路,抽象性思路和(临界性)思路。
11.对于论说义的教学,教师可以运用下列模式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找观点,(提纲目),探思路,(释逻辑)述思路。
12.语感是主体对于言语的敏锐直觉力和深刻(理解力)。
13.言语分析的具体方法有阍点评注法,(语感笔记法),(佳句模写法)。
14.诵读技巧主要有处理停、连.表达(重音),把握(语气)和掌握节奏。
1.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
2.写作过程一般要经历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从(模糊)思维向(具体)思维的转化。
3.作文教学中审题的指导方法有(审读圈点)法,(结构分析)法,题目补充法和(比较辨题)法。
口语交际教学
1.口语交际教学日标的特征是(发展)性,整体性和(操作)性。
2.表达与交流的心理特点表现为(临场)性,(敏捷)性.体态语的运用.运用语音(表情达意)。
3.谈话是指说与听在共同创设的(语言情境)相互应答的活动形式。
其主要特点是信息双向交流或多向交流,(话题灵活),语句松散等。
1.语文知识内容包括社会的语言言语规律,(他人的言语经验)和个体的(言语规则)
2.语法修辞等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它是以(概念)和(命题)的形式出现的。
1.在西尔斯和里奇的著作《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一书中,将教育技术
定义为“关于(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设计课件时一般要考虑树型结构、(呈现方式)、呈现控制和(拓展选择)。
1.语文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学和(文学)、(语文教育史)。
2.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涉及钻研教材、(设计教学)、驾驭课堂、处理作业、组织(语文课外活动)
1、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目的是:认识语文教学现象,揭示语文教学规律,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2、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特点是:融入性、先后顺序性。
主辅配合性。
3、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4、语文课程三维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树立语文教学新理念,在学习方式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6、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语文能力,包括发展语文的一般能力、应用能力、审美能力、研究能力。
7、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辨证统一,是语文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8、学生需求包括求知需求、情感需求和发展需求。
解决学生问题,满足学生需求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9、教学评价目的、作用及时间的不同,一般将教学评价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类型。
10 语文教案要求科学性、实用性、有个性色彩。
11 个性化的阅读,已成为新世纪改革阅读教学的一个科学理念。
12 阅读教学的基本属性是:活动和对话。
13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服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14 作文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过程。
15 写作经历两个转化,一是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二是模糊思维到具体思维的转化。
16 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有口语交际的态度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17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是:科学性原则、适用性原则
1.陈述性知识是以概念和命题形式出现的。
2.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活动。
3.语感足主体对于言语的敏锐的直觉力和深刻的理解力。
4浯文正式独立设科是在1903年。
5.指导学生阅读时理清作者思路的步骤是:找观点、提纲目、探思路、释逻辑、述思路。
6.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辨证统—,是语文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7.中国占代封建教育的主干课程是“五经”、“四书’
8.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汉语文是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9.阅读刚释要经历披文感言、拓展运思、得意体情、言语表述等活动
10 一个课件设计时—股要考虑树型结构、呈现方式、呈现控制和拓展选择四个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