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历史典故
我国古典红木家具的由来以及发展史

我国古典红木家具的由来以及发展史
公元1405年,即明永乐三年六月,郑和率领浩荡的船队首次奉命出使西洋。
谁也不曾想到,这支带着政治目的、几十年间先后出访七次的远航船队,在日后的几百年中,竟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据红木中国国家标准的第一起草人杨家驹介绍,郑和七下西洋,途经越南、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苏门答腊、斯里兰卡、印度和非洲东海岸,给这些国家带去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而每次回国,都带回红木做压船舱之用。
其中木质硬重、结构细腻、纹理好的红木,在能工巧匠的雕琢下制造成家具、工艺品及园林设计建筑,其坚固程度和美观实用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
因此,成了专供皇宫帝后们享用之物。
传说,明王朝不仅从全国各地挑选优秀的木工作为工部官吏,官拜工部侍郎、尚书之职,而且还曾经有两位皇帝亲身参与过制作家具,其技艺之高明甚至超过御用工匠。
红木家具便在这样的滋养下迅速发展。
后来,随着航路的开放.红木大量输入及明王朝的覆灭,红木家具才流散到民间,成为高官富贾追捧之物,普通百姓依然无缘接触。
木材的优劣决定了家具的品质。
正是郑和从盛产高级木材的南洋诸国运回了大量的花梨、紫檀等家具原料,促进了明中期以后直至整个清代细木家具的发展。
也正是这些名贵木材,将中国古代家具数千年的历史推向顶峰。
可以说,是明清家具的独特魅力成就了红木的王者之气,而红木也以它的凝重、素雅演绎了明清家具在中国古典家具史上的时代辉煌。
因此,在今人的心中,明清时代的红木家具也就成了中国古典家具的代名词。
红木家具的起源及传承

红木家具的起源及传承
红木家具是明清传统工艺制作的名贵硬木家具在江浙等地的俗称,后来成为全国通用的名词。
相传红木家具发源于郑和下西洋时对所购回的东南亚名贵木材的制作,从只为明朝的宫廷显贵使用到随着历史的演进走向民间,进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象。
红木家具的巅峰是明式家具,它能在数百年间流传不衰,并经过清朝家具繁复演变后回归,并最终获得后世公认的巅峰地位,关键在于其在整个世界家具史上的卓越地位,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底蕴。
从红木家具,我们可以发掘出和谐中庸等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传统文人在寄情山水之余,也在建筑、家具、器物等方面彰显诸如气节风骨的自我主张,和琴棋书画、三教九流、茶文化、酒文化等一起,最终定格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等传统观念的重要表象特征。
今天,红木家具仍然是中国不少人士的品位之选。
从文化名人到商政精英、新富阶层,随着社会整体文化水准的提升和对红木家具知识了解的深入,在家居品位选择上,逐步认识到代表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红木家具的深远魅力,并把在国外已渐成气候的中国文化风通过港台的传接,回归其发源地——中国内地。
在更多的家庭中,通过设计师巧妙运用,把红木家具中如明式圈椅这类的经典单品作为其家居元素点缀在整个居家设计中。
在这里,红木家具作为承载文化的概念性的家具,在很多家庭中摇身成为点睛之笔,或是流行混搭的至上佳品。
由钢木家具门户(/)整理转载!。
红木

• 4.魅力独具,价格攀升。红木家具凭借其精 美的艺术魅力、独特的个性和灵秀的气韵, 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和时光的考验。其品质 的苛刻要求,使它的人文魅力发挥到极致, 蕴涵了成熟与完美,高贵与经典,集实用、 观赏、保值于一体。由于红木的生长周期 非常长,有的可达几百年,因此,物以稀 为贵的红木家具越来越具有独特的魅力, 价格也在不断攀升。
• 由于宫廷阶层追求奢侈生活以及皇帝亲自 参与设计创作等重要原因,红木家具得以 迅猛发展。当时的明式家具没有流派,到 清朝才出现各种地方特色的家具,有苏式、 广式、京式 • 现代的红木家具,出现东作、仙作的称呼。 与传统相比,只是从工艺上有所体现了。
起源(2)
• 日本正仓院保存的唐代乐器和文物精
紫檀(檀香 紫檀)原中 央大学标本
印度小叶紫檀鉴定特征
• • • • 紫檀属木材 导管内具金黄色物质(宏观下观察的关键) 荧光反应不是太明显 黑色条纹少,木材颜色常鲜红色,即使老 料也有不少呈红色的,也有呈黑色的。 • 燃烧有香味,灰呈白色,呈灰能保留住。 • 宏观观察AP。
市场上称“紫檀木”
红酸枝(黄檀属)
• 大红酸枝(交趾黄檀),射线一般单列较多。 对大红酸枝的定义:产自东南亚,木材较 重,油性大,深色条纹较多的。排除巴里 黄檀与奥氏黄檀。巴里与奥氏的轴向薄壁 组织呈规则带状,可见到离管的带状。而 大红酸枝一般为翼状或聚翼状伸长的带状, 为傍管带状。酸味较重。 • 与中南美洲黄檀属同为红酸枝的木材有所 区别。酸味略带蜂蜜味。
分类单位
• • • • • • • • KINGDOM(界) DIVISION OR PHYLUM(门) CLASS(纲) ORDER(目) FAMILY(科) GENUS(属) SPECIES(种) 最常用的是属。
红木家具的历史

红木家具的历史红木家具起源在明朝1460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回国用红木压船舱。
木工把带回来的木质坚硬、细腻、纹理好的红木做成家具、工艺品及园林设计建筑,供皇宫帝后们享用。
到后期红木大量的输入及王朝灭亡,才流散到民间,但普通老百姓还是不能承受的。
传说明朝有二个皇帝亲自参与做家具,技艺之精超过御用工匠。
明王朝还从全国各地挑选优秀的木工作为工部官吏,有著名的工匠朱紫、陕西韩城郭文英、江苏吴县蒯祥等,官至工部侍郎、尚书之职。
由于宫廷阶层追求奢侈生活的享受、社会的基础及皇帝亲自参与设计创作的重要原因,推动了红木家具的迅速发展。
·何谓红木家具红木家具是目前木家具家庭中最珍贵的高档商品。
我国自明朝清代以来,此类家具一向为王宫贵族所拥有,平民无力问津。
改革开放后,高级豪华宾馆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为了招徕贵宾,他们购置高档红木家具进行铺设以示豪华;一些先富起来的成功人士,追求自然与享受,购买红木家具成为财富地位的象征,成为一种时尚。
红木家具集实用、观赏、保值增值于一体,既是豪华的生活用品又是收藏的珍品,当代人用了,下一代,下几代仍然使用,越用越值钱。
红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红木指古代正红木,又称老红木,即酸枝类木材;广义红木即今天所说红木,分为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七大类,涉及到蝶形花科、苏木科和柿树科 3 个科,包括紫檀属、黄檀属、柿树属、铁刀木属、崖豆木属等等个属约 37 个树种。
利用这些木材来制作的家具就是我们所说的红木家具。
红木生长缓慢,资源奇缺,且呈逐年剧减趋势,有的已面临灭绝。
我国产的红木,不但树种极少,而且产量极低。
国内生产的红木家具所用的红木,均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几个东南亚国家及南美洲、热带非洲进口。
随着国际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这些国家相继采取严格的限制制品政策,因而进口渠道日益狭窄、艰难,预计数年后,这些珍贵木材将无法供应,到那时,人们富裕了,想享受这豪华名贵的红木家具,恐怕也很难能买到了。
红木家具历史典故

红木家具历史典故红木家具历史典故一、起源和发展红木家具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中国传统木工艺术的瑰宝之一。
古代中国的红木家具多数以红木为主要材料,并以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
红木家具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红木被视为珍贵的材料,并广泛用于宫殿和豪华宅邸的装饰。
二、名贵红木材料1:榧木:榧木是红木家具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木质坚硬、纹理优美,多呈现出红褐色。
榧木家具通常被视为极为珍贵的收藏品,很受古董爱好者的青睐。
2:黄花梨:黄花梨是红木家具中的顶级材料之一,其质地致密,纹理细腻,具有独特的香气。
黄花梨家具制作精巧细腻,多呈现出黄色调的颜色,被誉为红木家具中的“黄金”。
三、制作工艺1:雕刻工艺:红木家具在制作过程中经常采用雕刻工艺,使得家具表面呈现出精美的花纹和图案。
雕刻工艺的运用增加了家具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2:榫卯结构:传统红木家具多采用榫卯结构,即通过制作各种榫头和卯眼进行拼接,使家具结构更加稳固耐用。
榫卯结构的应用也是红木家具制作的重要特点之一。
四、保养与收藏1:室内环境:红木家具对室内环境相对敏感,应放置在通风、湿度适宜的环境中,避免暴露在阳光下。
2:日常保养:日常保养红木家具应避免使用硬物碰撞,保持家具表面的干燥和清洁,定期涂抹家具专用护理油。
3:收藏价值:红木家具因其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成为收藏界的热门对象。
正确的收藏和保养可以使红木家具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保持和提升。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1:红木家具图片资料2:红木家具保养手册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进出口木材检疫法:指中国的一项法律法规,主要用于监管进出口木材的质量、安全和卫生。
2:文物保护法:指中国的一项法律法规,用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珍贵文物的合法权益。
大家族红木.品牌故事

大家族品牌故事
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带回来许多珍贵红木。
自此,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文人雅士,都为红木举国若狂。
万历年间,出了一个爱木如命的黄帝朱由校。
据史料记载:“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
”朱由校亲自操练工具,打造器物,而且对美学要求极高,反复拆卸重组,一旦造出满意之物,可以开心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难得是,这位皇帝是个货真价实的手工艺大师。
据《先拨志始》载:“斧斤之属,皆躬自操之。
虽巧匠,不能过焉。
”据说,凡他看过的木器用具都能做出来。
不仅如此,他还会创新。
史书记载,天启年间,朱由校潜心技术革新,制造一张可以折叠的红木床,携带方便,床架上还雕镂各种花纹,当时木匠都叹为观止。
但有一天,朱由校忽然失踪了,一起不见了踪影的还有木匠师傅赵富贵。
根据野史上的记载,朱由校是跟着赵富贵潜出京城,云游四方,遍访天下名师,终于学得了更为精湛的木匠手艺。
自此,朱由校特殊的“大家族”身份被世人津津乐道;由朱由校打造的红木家族文化(红木家具、红木雕工、红木把玩等)被世人称赞相传。
因故,’大家族”红木家居名称由此而来。
红木家具的历史渊源

红木家具的历史渊源红木家具源于明式家具,至今已有600年左右的历史。
但真正意义的红木家具是从使用南洋进口的紫檀、花梨木等珍贵木材开始的。
明代海运发达,特别是郑和七次下西洋,引进了大量的珍贵木材,为精美家具的生产创造了物质条件。
在明代有一大批文人墨客热衷于玩赏收藏、园林和家具设计,刻意追求天然、神逸、优雅的生活意境,提高家具造形和装饰的古朴、典雅、简略的艺术风格,为红木家具的设计注入了新的理念和文人气质,为以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红木家具的文化渊源起于文人墨客。
它从一开始出现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高度重视。
文人崇尚自然,因而对黄花梨木材行云流水的纹理和温润如玉的质感情有独钟。
同样也对紫檀绸缎般的光滑肌理和金属般的光泽,以及内在的典雅和肃穆的气质百般崇尚。
明清历代,文人阶层博古之风盛行,用红木制作的博古架,以及相匹配的客厅、书房组合也正好适应了这一需求,也促进了该类家具发展。
装饰图案中的松、竹、兰、梅以及其它具有文人情结的装饰题材已广泛应用。
雕刻手法中的细密精微高雅古朴的表现形式也十分流行。
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方面无不体现了历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共同追求。
由于文人的积极参与,使得红木家具日臻完善,并带有浓郁的书卷气息。
于此同时,红木家具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清代,受到西方文化渗透,在造型设计风格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出现了许多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
如清代的广式红木家具,一方面继承了优秀红木家具的传统,同时也大量吸收了外来文化艺术和家具造型手法,创造了独具风貌的家具格式。
其艺术形式从原来朴素、单纯的造型逐渐被多变富有动感的曲线造型所取代。
追求富丽、豪华、纤巧、婉致的风格,同时也使用了各种装饰材料,融合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红木家具特色。
可见红木家具在历史上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与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中变化、完善和发展的。
红木家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红木家具的流行与影响遍布全世界,红木家具富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和民族形式,红木家具的发展也注重与西方家具文化的兼容,并且也深深地影响了西方家具的发展,因此中国红木家具是世界家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木家具的历史起源分析

红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红木指古代正红木,又称老红木,即酸枝类木材;广义 红木即今天所说红木,分为紫檀木类、花梨 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 、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七大类,涉及到蝶形花科、苏木科和柿树科3个科,包括紫檀 属、黄檀属、柿树属、铁刀木属、崖豆木属等等个属约33个树种。利用这些木材来制 作的家具就是我们所说的红木家具。
中国家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其漫长的发展过 程中,装饰了灿烂辉煌的东方文化。中国家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世 界的共同文明财富。红木家具,是中国家具中极有代表性的元素,几千年来,红 木家具以其独特的魅力屹立于家具之林,传承着古老绚丽的中华文化。
红木生长缓慢,资源奇缺,且呈逐年剧减趋势,有的已面临灭绝。我国产的红木,不 但树种极少,而且产量极低。国内生产的红 木家具所用的红木,均从印度、缅甸、泰 国、越南、老挝等几个东南亚国家及南美洲、热带非洲进口。随着国际环保呼声的日 益高涨,这些国家相继采取严格的限制制品政策,因而进口渠道日益狭窄、艰难,预 计数年后,这些珍贵木材将无法供应,到那时,人们富裕了,想享受这豪华名贵的红 木家具,恐怕也很难能买到了。
红木家具是目前木家具家庭中最珍贵的高档商品。我国自明朝清代以来,此类家具一 向为王宫贵族所拥有,平民无力问津。改革开放后,高级豪华宾馆如雨后春笋般拔地 而起,为了招徕贵宾,他们购置高档红木家具进行铺设以示豪华;一些先富起来的成 功人士,追求自然与享受,购买红木家具成为财富地位的象征,成为一种时尚。红木 家具集实用、观赏、保值增值于一体,既是豪华的生活用品又是收藏的珍品,当代人 用了,下一代,下几代仍然使用,越用越值钱Βιβλιοθήκη 2.红木家具繁荣期
繁 华 盛 世
唐代初期社会稳定,人们的生活热情高涨,家具在这样的 社会背景下,显现出浑厚气势、稳重讲究的特点,但在工 艺技术和品种上缺少变化。豪门贵族家的家具花色比较丰 富,在装饰上更加华丽,也出现复杂的雕花,并以大漆彩 绘,画以花卉鸟兽。 晚唐至五代,士大夫和名门望族们 以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为时尚,家具发展初步完善,有直 背靠背椅、条案、屏风、床、榻、墩等家具,完整简洁的 形式也为中国家具的进一步完美打下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汉床”
据说罗汉床之所以得此名,主要是因其早期多为僧人使用,而且在崇尚佛教的时期,俗人也常坐此床谈经论道,宋人所绘《维摩图》便是明证。
维摩乃大乘居士,他神态安详,正手持法器在床榻上现身说法。
当然,维摩仅仅是众多居士中的代表而已,在宋元时期这种床式更为普及,即使一些文人雅士,也坐其上修身念佛。
如此说来,将其称为罗汉床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贵妃榻:
是古时妇女小憩用的榻,面较狭小,可坐可躺,制作精致,形态优美,故名“贵妃榻”。
腰身窄而长、距离地面半米左右、类似长櫈而周身三面设有围栏——贵妃榻别具一格的造型赋予了自身优美的气质。
在概念上是专供女人小憩所用——它颇具贵妃醉酒后伏卧其上的古韵,更显流光溢彩
的洋气。
官帽椅
官帽椅以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官帽而得其名。
官帽椅又有出头和不出头之分。
四出头官帽椅
外形特征或功能特征来命名的。
“四出头”,就是它的搭脑两端与扶手要。
靠背板通常是整块的,在它的上端,一般都要雕一组吉祥的纹饰。
“四出头椅”椅身都比较高大,在座面下的前腿间,常镶以券口牙板,这样做,不仅加强了椅子的稳固性,而且更增添了它的造型优美。
明式南官帽椅
不出头的官帽椅被称为南官帽椅,是因为它在南方使用的比较多之故。
而南方的工匠又称之为“文椅”。
南官帽椅又称南式官帽椅,它的基本特征是搭脑(椅背上横梁)两端与扶手的前侧角都不出头。
搭脑与椅背立柱成45度格角榫,其余与四出头官帽椅一样。
“高背文椅”
南官帽椅的一种。
造型特点主要是在椅背立柱与搭头的衔接处做出软圆角。
多为花梨木制作,而且大多用圆材,给人以圆浑、优美的感觉。
“太师椅”
太师椅是古家具中唯一用官职来命名的椅子,它最早使用于宋代。
有关太师椅名称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张瑞义的《贵耳集》。
书中提到“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自来只有栲栳样,宰执侍从皆用之。
因秦师垣
宰国忌所,偃仰,片时坠巾。
京伊吴渊奉承时相,出意撰制荷叶托首四十柄,载赴国忌所,遗匠者顷刻添上。
凡宰执侍从皆用之。
遂号太师样。
”
文中提到的秦师垣,即当时任太师的大奸臣秦桧。
这段记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秦桧坐在那里一仰头,无意中头巾坠落。
吴渊看在眼里,便命人制做了一种荷叶托首,由工匠安在秦桧等人的椅圈上。
太师椅由此产生,太师椅这一名称也由此传开。
这段文字除了告诉我们太师椅的名称由来以外,还清楚地说明,当时的太师椅就是带有荷叶托首的圈椅。
架子床
架子床。
通常的做法是四角安立柱,床顶安盖,俗谓“承尘”,顶盖四围装楣板和倒。
床面的两侧和后面装有围栏,多用小块木料做榫拼接成多种几何纹样。
因为床有顶架,故名架子床。
拔步床。
其外形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平台长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围栏。
还有的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小廊子,廊子两侧放些桌凳小家具,用以放置杂物。
拔步床虽在室内使用,却很像一幢独立的小屋子。
平头案与翘头案
翘头案与平头案,形体都很大,最大者长5米,一般也2米多。
它们古朴沉穆,常置于厅堂的北墙,坐北朝南,上置香烛、佛像、古玩、寿石,墙上还张挂书画。
此类家具,如果两端有翘头者通常称“翘头案”,无则称“平头案”,一般来讲,翘头案要比平头案更壮硕。
翘头案江南俗称天然几。
架几案:
其造型特征是:两端为两只几子,架起案面。
其特点是两头几子与案面,不是一体,而是分体的家具,装配灵活、搬运方便。
历来受文人的宠爱。
面条柜“大小头”
面条柜,明代经典的纯粹储物用的柜子。
上窄下宽,外国称A形柜,南方通俗的叫法称为“大小头”。
面条柜的设计十分经典,它的柜门利用物理上重心偏里的原理,可以自动关闭。
因为它上窄下宽的造型,这种柜子有非常稳定的视觉感受。
但是面条柜的摆放要分开,因为当两个面条柜摆放在一起的时候,两个柜子之间就会产生一个倒三角的空隙,很不美观
顶箱柜
顶箱柜又叫四件柜,为居室组合家具,恰好四件,故而得名。
因为上面的小柜与下面的立柜相连,一竖到底,故也称顶竖柜。
顶箱柜的造型端庄大气,容量也大,多为上层社会所用。
插屏:一般为独扇,屏扇为长方形,插在屏座之上,故名插屏,又有叫“座屏”。
折屏:是有两扇到十几扇大小一样的屏扇组成,每扇都有木框制的大边,并都有足,扇与扇之间用铜合页相连,可以随时拆开。
摆放时,
扇与扇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便可摆立在地上。
围屏为临时性陈设,摆放位置随意。
围屏也有隔断室内空间的用途。
挂屏:指单扇无座无脚挂在室内墙上的屏,行止较简单,多为一框式,与其他家具配套使用,相当于工艺装饰画,是纯陈设品。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