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案-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教案设计优秀5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教案设计优秀5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教案设计优秀5篇教学目标篇一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一)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毁灭来叙述内容的。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识了圆明园,圆明园烧毁之前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板书:美)(二)学习新课,组织学生自学。

1、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意犹未尽,今天我们将通过孩子们的自学进一步品读课文2、3、4段,感受圆明园的美。

上节课,我们通过大家的推选,邀请了三位自学小组的负责人,他们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准备,今天就将由他们带领大家进一步品读课文。

请大家看自学提示。

2、请三位自学负责人到小黑板前,其他的同学也早就选好了自学的段落,请你们到自学小组负责人那里,进行今天的学习。

3、分组学习。

学生借助小黑板进行学习活动,并且汇报自己在自学中的收获。

4、按照学习小组的顺序进行汇报。

汇报时,由学习负责人选择参加汇报的同学,其他同学面向相关学习小组,听取其他组学习的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点评)5、这三个段学完了,孩子们口中传出的,全是溢美之词,正是因为我们走进课文,用心去读了、才能真正领略到圆明园无穷的魅力。

请你用你能用上的最美的词汇来赞美圆明园。

教师小结:孩子们说得真好。

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历经一百五十年才建成。

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智慧,多少稀世珍宝汇聚园中,才凝结成这座旷世名园。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13 圆明园的毁灭 》优质公开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13 圆明园的毁灭 》优质公开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13 圆明园的毁灭》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圆明园的毁灭为线索,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地位,感受其璀璨的文化价值,体会中国人民的心痛,同时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文化遗产。

本课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历史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对圆明园的了解可能仅限于课文中提到的内容,因此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全面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同时,学生对于情感的把握和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建筑风格和珍藏文物,认识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文化遗产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建筑风格和珍藏文物,感受圆明园的璀璨文化。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圆明园毁灭给祖国文化史带来的巨大损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手段,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主动查阅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珍惜文化遗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的课件。

2.资料:收集有关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珍藏文物等方面的资料。

3.课堂活动用品:如卡片、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圆明园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圆明园的辉煌。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训练学生在读中认真思考、认真体会,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1、让我们举起写字的手,一起写下“圆明园的毁灭”。

“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

齐读“圆明园”。

2、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

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敏化感悟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回忆。

读后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受课文。

三、提挈课文头尾,激发情感:(一)针对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1)接着学生的回答追问:书上怎么说?作者用了哪个词语来形容这种损失?什么叫“不可估量”?课文中用了几个“不可估量”?(板书:不可估量不可估量)(指名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2)打开课文,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第二还是“不可估量”,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痛惜”、愤怒、痛恨)为什么?(师感情诵读—全体诵读第一段—指名读3人—齐读)此时此刻,你们内心的这份感受、这种心情可以估量吗?(板书:不可估量)(二)针对第五自然段的内容。

(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1)大火连烧三天的结果是?(板书:化为灰烬)(2)什么化为灰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结晶;)(板书;化为灰烬)(3)课文在“化为灰烬”四个字中戛然而止,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英法侵略者配得上是联军吗?是什么?强盗!)(4)把积郁在你心中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宣泄出来,指导读两遍(三)紧扣课文重点,体悟情感:针对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教材第七单元中的内容,本组包括《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等四篇课文,重点在使学生感受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本文通过描写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搜集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二、教材处理本课为本单元重点课文,分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使学生掌握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划分段落;第三课时展示学生所收集的资料,写出文章的读后感,背诵第3、4自然段。

本节是第二课时。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字词;(2)学习通过词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能力目标:(1)提高朗读能力,积累语言;(2)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一朝的毁灭,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德育目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自读、感悟、想象,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2、难点:(1)通过自读、感悟和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2)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别具用心。

五、教学手段1、充分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圆明园曾经的辉煌通过文字较难形成完整、清晰的形象,学生很少到过圆明园,对它现在的景象也知之甚少。

本节课通过运用多媒体展示,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更通过圆明园的今昔对比,理解它的毁灭给人类文化所造成的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影片片断,感受侵略者的野蛮,激发痛恨侵略者、振兴中华的情感。

2、学生课下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及音像资料,既丰富文章内容,有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六、教法、学法1、合作交流:以学生自读感悟为基础,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收获和体会;2、自主探究:抓住重点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3、重视朗读:只有反复的朗读和感悟,才能再现圆明园昔日的景象,才能引发学生与作者的共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2.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3.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读懂过渡句这节课,我们将穿越时光,走进当年的圆明园,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三四自然段,想一想,这两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课件出示句子“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建筑宏伟”概括了哪段话的内容“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概括了哪段话的内容这个句子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给句子换两个关联词,使句子意思不变,作用也不变。

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也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二)想象宏伟的建筑,学习写法1.理解宏伟的意思。

(规模、雄壮伟大。

)(1)默读第三段,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宏伟(2)课件出示句子。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③数一数作者用了多少个“有”字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建筑物种类多,数量多。

2.想象园中的景象,引导背诵。

3.模仿写法,说话写话。

校园里,有_________的,也有的_________。

不但有_________,还有_________。

(),有_________的_________,也有_________的_________。

不但有_________,还有_________。

.园中的风景如此美妙,大家还能想出来吗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通用 6 篇)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

先后内容密切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因为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通过采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老师还可以紧扣语言文字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匡助学生理解课文。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体现“五主”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为主源,以学生素质提高为主旨的原则。

坚固树立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创新意识。

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想像能力和采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经历材料采集、自主阅读、合作探索、朗读感悟等过程,引导学生扎扎实实理解语文文字,并展开想像,多读、多想、多体味,分清文章的主次,体味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祖国文化的灿烂悠久,增强自豪感;了解屈辱的历史,激发不忘不了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原来的样子。

2、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

2、体味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圆明园园景的幻灯片。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写《圆明园的毁灭》。

2、学生读课题。

3、读了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4、学生环绕课题质疑。

5、师生共同梳疑(抓住学生提出的牵涉到文章主要内容的问题)如: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它是怎样被毁灭的?是谁把圆明园毁灭的?1、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3课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圆明园的辉煌过去及其在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的遭遇,揭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对国家文化遗产的深深眷恋。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历史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对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辉煌过去及其毁灭的悲剧。

同时,学生可能对战争和侵略者有强烈的反感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历史事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对国家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情景,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包含课文内容、图片、视频等资源的课件。

2.资料卡片:准备与圆明园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卡片。

3.分组标识:准备小组讨论时的标识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圆明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在此过程中,教师重点讲解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让学生了解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部编版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部编版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学会课文14个生字和带生字的新词。

⑵把阅读、感悟和想象结合起来,在网络环境中,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2、能力目标: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⑵培养学生的归纳抽象能力和网上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⑶通过人机交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⑴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⑵在网络环境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用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用精炼、准确的语言介绍它被毁灭的经过,前后内容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由于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

学生对新鲜事物注意力持久,并已初步掌握了word基本操作及上网浏览、上网搜索信息、网上交流的能力。

同时,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他们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下,利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教学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建构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

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因而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作者介绍】
王英琦:安徽寿县人。

作家。

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集《守望灵魂》《背负自己的十字架》《热土》等17部,短篇小说集《爱之厦》《遥远而切近的爱》,电影文学剧本《李清照》等。

散文《我遗失了什么》获1987年全国优秀散文奖。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
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园林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

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课后作业
一、下列各组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宫殿玲珑 B剔透坡澜 C陵园红伟
二、读拼音,写词语。

1.他们在jiāo wài()建造了一座jīn bì huī huáng()的行宫。

2.他们把这些假冒伪劣商品都tǒng yī()xiāo huǐ()了。

三、根据意思填成语。

1.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

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
2.不可以估计。

形容数量大或程度重。

()
3.珍异难得的宝物。

()
四、读一读,完成练习。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段文字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圆明园的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的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整体梳理。

圆明园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座园子组成,因此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

这座园子于_________________(时间)被________焚毁,给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六、重点段落品析。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许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这段文字采用了()的结构方式。

A总分总 B分总 C总分
2.画线句子描写了游人的感受,从侧面表现出圆明园的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从三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建筑特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圆明园毁灭了,我们的很多文物流落海外,陈列在别国的博物馆里,面对这种现实,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A
二、1.郊外金碧辉煌 2.统一销毁
三、1.众星拱月 2.不可估量 3.奇珍异宝
四、比喻大而美喜爱和赞美
五、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圆明三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
六、1.A 2.美丽 3.汇集各地名胜之精华融入祖国灿烂文化元素
吸取西洋建筑的风格
七、示例:圆明园的毁灭告诉了我,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使我们损失了巨大的财富,也严重伤害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我想,只有祖国强大了,才不会受到侮辱。

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建设我的祖国,让祖国变得更强大。

第一次煎鸡蛋
第一次煎鸡蛋
人生有许多个第一次,许多第一次都是战胜自己、自我提升的过程。

其中,第一次煎鸡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我最喜欢吃煎鸡蛋,平时都是妈妈做给我吃,那天我决定自己学做煎鸡蛋。

开始了,我先打开煤气灶,再往平底锅里放入少许油,等锅热了后,我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朝着桌子的一角一嗑,然后用手掰开来,只见一团液体涌了出来,原来是蛋清和蛋黄,蛋黄像一个金太阳,蛋清像一大团白云。

过了一会儿,蛋清不再是透明的了,而是白色的了,蛋黄也变成干巴巴的了。

又过了一会儿,鸡蛋的一面变黄了,我用锅铲把它翻了过来,接着,我往鸡蛋上洒了半勺盐,再把锅子抖了抖,让盐渗透进每一处地方。

最后就出锅了。

我把它盛进碗里,让爸爸妈妈品尝,他们尝了后,赞不绝口地说:“真好吃。

第一次就做这么好,不容易。

”我又乐滋滋地端去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吃了后也对我说:“味道不错。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做家务是很辛苦的,我以后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我还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朝着你的目标去努力,肯定能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