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旧制度衔接
医院标准规章制度的修订与更新

根据实际情况对规章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
定期评估现有规章制 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收集员工和患者的意见 和建议,及时调整和完 善规章制度
建立规章制度修订与更 新的流程和机制,确保 制度的及时更新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 工对规章制度的认知和理 解,确保制度的顺利实施
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修订规章制度的必要性:确保医院管 理规范化和标准化
规章制度的滞后性和不足
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有规章制度无法满足当前需求。 医疗行业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需要相应调整医院规章制度。 医院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和引导。 原有规章制度存在漏洞和不足,需要修订和完善。
修订与更新的必要性
适应医疗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提高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 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提升医院的形象和声誉
药品监管:建立药品监管制度,对药品的采购、储存和类规章制度
修订内容:确保医 学检验的准确性、 及时性和可靠性
更新范围:涉及医 学检验的流程、操 作规范、仪器设备 管理等方面
目的:提高医学检 验的质量和效率, 保障患者的安全和 健康
重要性:医学检验是医院 诊疗的重要环节,规章制 度的修订与更新对于提高 医院整体诊疗水平具有重 要意义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规章制度 的修订与更新,确保医疗服务 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医疗 质量。
促进人才队伍建设:规章制度是 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石,能够 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升医院 的核心竞争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升医院形象:完善的规章制 度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
添加标题
护理工作流程:明确 各项护理工作的流程 和操作规范,确保护 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 准化。
医院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研究

操作 和体现 也有不 同程度 的影 响。虽 然有很 多有 利之处 , 但是 其
中也 存 在 了 不 少 的 问 题 。 二 . 旧 会 计 制 度 比 较 新
2部分会计 人员 没有 尽快转 变思路 。随着医 院新会计 制度 的 . 推行 , 要 医院财 务 工作者 及时 的转 变 自己的 思路 , 需 深入 学 习新 的会 计制度 , 尽快 的用新会计 制度要求 自己, 成工作 。 部分医 完 一 院会 计工 作 者没 有很好 的转 变思 路 , 及时 跟进 , 还存 在着 受 之前 财务 制度 的影 响 的情况 , 财务处 理的 准确性 和合理性 照成 了一 对 定 的影响 。如果财务 工作者 不能 与时俱进 , 么对 医院造成 的影 那
会计制 度的 比较 研 究, 再分析 了医院新会 计制 度的 实施 中面临 新 旧会 计制 度衔接 滞后 等 方 面的 问题 和挑 战 , 出加 强培 训 , 提 完善
相 关 配 套 制 度 , 强 监 督 检 查 以 及 做 好 新 旧 财 务 制 度 的 科 目衔 接 加
等措施 , 最后 列举 了若 干工作 中的衔接 实例 , 于推 动新 旧会计 对 制度 的更替具有 一定 的现 实意义和理 论意 义。
财 政部 新《 医院会 计制度 》 财 会 [O O 2 ( 2 L ) 7号 ,2月 3 1 1日) 自 2l O 1年 7月 1日起在 公立 医 院改 革 国家 联 系试 点 城 市施 行 , 自 21 o 2年 1月 1日起在全 国施行 。为 了确保 新 旧制度顺 利过渡 , 促 进新 制 度 的有效 贯彻 实施 , 财政 部 制定 了《 旧医院 会计 制度 有 新
关 键 词 : 计 制 度 ; 院 ; 接 会 医 衔
开展新旧医院会计制度衔接内部审计初探

新 制 度 继 承了原 有 会 计 制 度 的优 点 , 融 合 了多 种 理 念 , 并 进 行 金 、 专 用 基 金 中的 修 购 基 金 , 在 专用 基 金 中增 设 了 医疗 风 险 基 金 ,
了合理 的创 新, 与原制度 相比, 在会计体系及核算方面主要有以下 并 增 设 了待 冲 基 金 科 目。
集 中支 付 、 政府收支分类 、 部 门预 算 、 国有 资产 管 理 等 公 共 财 政 相 增 了现 金 流 量 表 、 财 政 补 助 收 支 明细 情 况 表 、 会 计 报 表 附 注 及 财 关 的 会 计 核 算 内容 。 ② 将 基 建 项 目核 算 并 入 医 院 核 算 体 系 , 强化全 面预算功能 。 新 制 度 明确 了 国家 对 医 院 实行 “ 核定 收 支 、 定 向补 助 、 超支不补 、
规 定 医 院 应 当 按 月计 提 固定 资 产 折 旧 ( 图书 除 外 ) , 在 固定 资产 的
度 》( 以下 简 称 “ 新 制 度 ”) ,  ̄ 1 2 0 1 2 年1 月1 日 起 在 全 国范 围内施 行 。 新 制 度 继 承 了原 有 会 计 制 度 的 优 点 , 融 合 了多种 理 念 , 并进 行 了合
账” , 使医 院的核算体系能够真实 、 全 面的反映 医院的资产、 负 债 务 情况 说 明 书 。 2开展 新 旧医 院会 计 制度 衔 接 内部 审计 的意 义
医 院 的 内 部 审 计 部 门是 医 院管 理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它可 以促
依法经 营 、 规范管 理 、 健 康 发 展 的 重 要 手段 。 由前 面 的 分 析 可 以
预 计 使 用 寿 命 内分 摊 固定 资 产 的成 本 , 并 根 据 资 金 来 源 不 同, 对 固定 资 产 采 取 不 同 的折 旧会 计 处 理 方 法 。 ④对 收入 、 支 出、 净 资 产 类 会 计 科 目的设 置 进 行 了调 整 。 新 制
关于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衔接规定(1)

附件2:关于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衔接规定我部于2017年10月24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新制度)。
原执行《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以下简称原制度)的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医院),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不再执行原制度。
为了确保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过渡,现对医院执行新制度及《关于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的有关衔接问题规定如下: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一)自2019年1月1日起,医院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及补充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二)医院应当按照本规定做好新旧制度衔接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原账编制2018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并按照本规定要求,编制原账的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参见附表1、附表2)。
2.按照新制度及补充规定设立2019年1月1日的新账。
3.按照本规定要求,登记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和预算结余科目余额,包括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按照原账科目余额登记新账预算结余科目(医院新旧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表参见附表3),将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科目,并对相关新账科目余额进行调整。
原账科目是指按照原制度规定设置的会计科目。
4.按照登记及调整后新账的各会计科目余额,编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5.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及补充规定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
(三)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
医院应当按照新制度及补充规定要求对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实现数据正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
二、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一)将2018年12月31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1.资产类(1)“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短期投资”、“坏账准备”、“待摊费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短期投资”、“坏账准备”、“待摊费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的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关于基层医疗机构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衔接规定

附件2: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衔接规定我部于2017年10月24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新制度)。
目前执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财会〔2010〕26号,以下简称原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不再执行原制度。
为了确保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过渡,现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新制度及《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的有关衔接问题规定如下: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一)自2019年1月1日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及补充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本规定做好新旧制度衔接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原账编制2018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并按照本规定要求,编制原账的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参见附表1、附表2)。
2.按照新制度及补充规定设立2019年1月1日的新账。
3.按照本规定要求,登记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和预算结余科目余额,包括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按照原账科目余额登记新账预算结余科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旧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表见附表3),将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科目,并对相关新账科目余额进行调整。
原账科目是指按照原制度规定设置的会计科目。
4.按照登记及调整后新账的各会计科目余额,编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5.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及补充规定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
(三)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新制度及补充规定要求对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实现数据正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
二、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一)将2018年12月31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1.资产类(1)“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无形资产”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的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关于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补充规定

附件1:关于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结合行业实际情况,现就公立医院1(以下简称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新制度)做出如下补充规定:一、关于在新制度相关一级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一)医院应当在新制度规定的“1212应收账款”科目下设置如下明细科目:1.“121201 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科目,核算医院因提供医疗服务而应向在院病人收取的医疗款。
2.“121202 应收医疗款”科目,核算医院因提供医疗服务而应向医疗保险机构、门急诊病人、出院病人等收取的医疗款,应当按照医疗保险机构、门急诊病人、出院病人等进行明细核算。
医院应当在本科目下设置如下明细科目:(1)“12120201 应收医保款”科目,核算医院因提供医疗服务而应向医疗保险机构收取的医疗款。
(2)“12120202 门急诊病人欠费”科目,核算门急诊病1本规定所指公立医院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含综合医院、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等,不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人应付未付医疗款。
(3)“12120203 出院病人欠费”科目,核算出院病人应付未付医疗款。
3.“121203 其他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医院除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应收医疗款以外的其他应收账款,如医院因提供科研教学等服务、按合同或协议约定应向接受服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二)医院应当在新制度规定的“1219坏账准备”科目下设置如下明细科目:1.“121901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科目,核算医院按规定对“应收账款——应收医疗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账款”提取的坏账准备。
2.“121902 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科目,核算医院按规定对其他应收款提取的坏账准备。
(三)医院应当在新制度规定的“1302 库存物品”科目下设置“130201 药品”、“130202 卫生材料”、“130203 低值易耗品”、“130204 其他材料”和“130205成本差异”明细科目。
关于医院新旧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的对比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困难固定资产

关于医院新旧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的对比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困难固定资产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会计信息的存在价值在于有用,如果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可靠,就会给投资者等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甚至损失,同时也失去了存在价值。
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医院固定资产在资产中占有决对比重,固定资产的取得、使用、清理过程中的核算显得尤其重要,它的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与否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政府部门对医院的政府调控。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旧的医院会计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形式发展需要,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旧制度的弊端。
现就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的核算进行阐述。
一、旧的医院财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旧的医院财务制度下,固定资产在取得时增加固定资产的同时,增加固定基金,使用过程中按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修购基金,固定资产始终以历史成本计价,不提折旧和减值准备,在清理时,一次性转入支出,不反映清理过程发生的收入和支出。
缺点一、此种核算方法不符合支出与收益配比原则,不能真实反映当期的经营成果。
特别是当下医院大量购置大型医疗设备、纷纷修建门诊住院大楼,提高医院硬件设施,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合理更突出。
同时,此种核算方法也不符合成本核算和管理。
目前,医院的内部管理在不断完善,内部成本核算和管理已成为各级医院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
医院的内部成本核算与企业产品成本的核算基本相似,必须对各项费用进行计算和归集,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是内部成本的主要费用之一,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无法科学、完整、准确地进行内部成本核算和管理。
缺点二、不能如实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
固定资产以历史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并不代表其实际价值,不代表医院的实际偿债能力,导致固定资产会计信息失真。
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在性质上同属于净资产,医院对其拥有充分的使用权。
关于新旧医院会计制度衔接工作及实施初探

关于新旧医院会计制度衔接工作及实施初探摘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带来了医院内部管理与运行的新变化。
医院经济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
旧制度已经暴露出一些比较明显的缺陷。
在预算管理方面,缺乏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在支出及成本费用管理方面,成本核算体系不完善。
新制度的施行并不代表医院会计核算的从头开始,会计核算是会计主体的经济反映,其初始化设立的资产和负债是旧制度核算的延续,可视同一个会计期间的结束与新会计期间的开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用会计处理的方式建立。
关键词新旧医院会计制度衔接实施完善引言:按照国家规定,2011年7月1日起新《医院会计制度》开始试点实施,2012年1月1日在全国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因时间紧,对新政策理解上的偏差,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通过实施一段时间及跟周边二级以上医院的调查和了解,结合医院实际核算情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制度实施准备工作新制度的施行要求我们会计人员准备大量的初始化工作。
1.按照旧制度资产负债的全面清查医院应当对本单位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清查和盘点,对于清查出的资产报废、毁损、盘盈、盘亏以及应确认而未确认的资产,应当按照旧制度规定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报经批准后,按照原制度规定处理完毕。
资产折旧的提取属于会计估计事项,应按照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即不应追溯调整,原来没有计提的折旧,应按照对资产未来可使用年限的估算提取折旧。
由于医院原来制度的特殊性,以及为了正确计算医院的成本,显然,按照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该事项,对使用旧设备的医院不合理或不公平,会对医院的收支结余产生明显的影响。
我院为了正确实施新医院会计制度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着手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实物盘点。
对1500元以下的医疗设备和1000元以下的一般设备进行转账处理,也就是转入到库存物资账,并且根据固定资产的类别和购买日期对所有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进行整理,并进行补提折旧工作。